战 略 发 展 报 告

战 略 发 展 报 告

20xx级x班  xxx

X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xx年四月

前    言

XXXX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4年12月13日,原名:中扶建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年5月经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批准更名为XXXX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6110万元,资产总额7066万元,固定资产3100万元。XXXX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主管,具备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大型集团企业,在中国各地设有二十多个区域分公司和专业分公司,遍布中国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浙江、广东、江苏、深圳、海南等省、直辖市,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向全国各发达、发展中地区全面发展的集团化经营模式。
    XXXX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很多波折和转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最快时期,“在三年内完成国有建筑企业脱钩改制”时,公司通过扩股增资、主动改变自身治理结构的方式,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并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中扶公司在二○##年度迈出这一步,恰逢十六大胜利召开之时,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的召开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公司要把此次变革作为一个契机,凭借良好的外部环境,适当调整内部组织结构,研究分析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宗旨,脚踏实地的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的管理、技术、人才和机械设备方面的优势,将公司的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为此,公司本着组织结构服从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服从市场要求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中国市场为定位的根本,以国外市场为发展的方向),逐步增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拓展能力,横向发展多种经营,制定XXXX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发展报告。

核心:参与中国建筑市场竞争、以客户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挑战国际建筑业市场

手段:进行组织重组、加强整合能力、调整市场定位、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修订战略方案

远景:成为中国建筑领域内全面领先的企业

创造美好家园,真情奉献社会是XXXX有限责任公司的一贯追求。我们坚信:魅力源自创新力、品鉴力和实力。中扶公司有能力为社会贡献更多、更好的建筑典范之作。

第一章:中扶公司价值观与目标

价值观

如何达成任务和任务本身一样重要,公司成功的基础是三条基本的价值观:

l员工: 以人为本是公司的宗旨。员工为公司贡献着智慧,为公司带来活力与发展空间,员工的表现决定公司的声誉,参与和团队合作是我们核心的价值。

l产品:优良的品牌工程是我们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的一贯的品质追求。

l利润最终衡量企业产品的价值,也是对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的价值回报。

目   标

发挥集团优势,科学管理,创造精品,树立品牌,规模经营,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使公司主业繁荣发展,并为股东带来满意的回报,争取尽早成为具有多项特级总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

图表1:建筑业5-4-7战略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7个指标中的百分比是逐年累进的,即每一年都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改进。要求各分支机构每年至少树立一个示范工程,示范工程的目标是通过“以人为本”的核心良性循环来实现的。

同时,根据建筑施工特级资质企业的要求,公司注册资本金在3亿元以上,企业净资产在3.6亿元以上,3年的年平均工程结算收入15亿元以上方可进升为特级资质。故而公司的发展目标具体表现为:

第二章:环境、趋势分析

第一节   国家大环境、趋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在遭受非典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是来之不易的。按照现行汇率计算,20##年我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达到1090美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247亿元,增长2.5%,增幅同比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属于上升期,促使20##年经济增长继续上扬。1997年受外部环境和国内投资需求减速的影响,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收缩期,经济增长速度呈减缓趋势,GDP增长幅度从1997年前的9%以上逐步回落,在7%~8%范围上下波动。经过持续六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社会总需求逐步得到提高,自20##年年中以来,经济复苏的迹象日趋明显,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扩张期的特征逐步突出地显现出来,多种积极因素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态势和推动经济增幅继续上扬的动力,将延续到20##年。

一、 建筑业全线飘红,形势喜人

日前,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数据表明:20##年我国建筑业全线飘红,建筑业企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稳步提高,市场秩序日益规范,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是建国以来的最高比重,建筑业支柱产业风采凸现。

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为218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按可比口径计算);完成竣工产值14998亿元,比上年增加1259亿元,增长工9.2%;房屋建筑竣工面各式各样11.8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1亿平方米,增长7.4%。

二、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势强劲,加速固定资本形成和供给能力的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继续保持强劲,1~8月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幅度达到了创记录的32.7%,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投资增幅也超过20%以上,民间投资已经逐步走出恢复期,出现了投资热潮。投资资金结构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国家预算投资增长明显趋缓,企业投资需求增加较快,反映了投资需求由政策性为主导转向以企业自主性投资为主导的趋势。从20##年1~8月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均明显高于政府资金投资增幅,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的增长分别为1.2%、52.3%、36.5%和51%,其中,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的投资增幅达到52%。自筹资金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20##年同期的45.6%上升为47.7%,上升了1.6个百分点。

由于经济增长加快的预期和社会投资需求的回升,促使新的固定资本形成和增加,资本形成结构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企业对市场前景看好,增加了对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加快了企业固定资产更新的步伐,社会需求的回升使产品库存减少,长期以来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得到缓解,社会需求与供给平衡关系得到改善,同时,也预示着推动新一轮经济扩张的资本、技术、产能等因素正在形成,使国民经济发展处于继续上升的通道。

三、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较快增长,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稳步上升,自20##年来,住房、汽车、电子通讯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和消费需求总量的平稳增长,意味着消费需求和结构升级出现了新的转折。目前,中国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在居民消费结构上,吃、穿等消费支出比重降低,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消费支出明显提高。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1997年的46.4%逐年下降到20##年的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1997年的55%逐年下降到20##年的46.2%。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方面,住房、汽车、电子通讯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20##年商品房销售总额达到5721.2亿元,其中,个人的销售额达到5223.3亿元,个人购买在商品房销售总额的比重由20##年的86.7%上升到91.3%。进入20##年后,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继续高涨,商品房销售额增长超过40%,轿车销售市场和电子通讯产品市场也出现的消费热潮,并带动了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工业等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产业的高速增长。预计20##年中国消费需求增长的上升主要靠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的带动,并将带动相关产业的较快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综合考虑国内需求的情况及世界经济回升等因素,在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情况,20##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的结果:国内生产总产值达到12.2万亿元,增长8.4%左右,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分别约为2.8%、11%和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万亿元,名义增长10%左右;出口、进口的增长速度将回落在16%~20%左右。

第二节   建筑业环境分析与发展趋势

一、中国建筑业环境分析

     1、建筑业秩序方面:

国内政局稳定,随着政治改革的深化,建筑业和工程建设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并日趋健全,建筑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已初步建立,建筑市场专项整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放、透明和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招投标工程项目也继续增加。20##年,随着建筑市场改革的深化,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完成有形建筑市场与招投标监管机构脱钩,做到了机构分立、人员分开、职能分离、财务分设;在施工项目中实行招投标的项目继续增加。

建筑施工工程中实行投标承包的单位工程53.59万个,比上年增加工厂5.45万个,增长11.3%,占全部施工工程的54.4%,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面积20.21亿平方米,增长22.1%,占全部施工面积的比重为76.7%,与上年基本持平。

当然,由此给施工企业带来的不利也较为明显,即国家对安全技术、环境保护、节省能源要求的提高,不利于企业产品的成本控制;转机建制尚未到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专、新、特、精”企业特异性的发展不充分,合理的建筑业企业结构尚未形成,多数建筑行业仍未摆脱粗放管理的状态。

 2、建筑经济方面:

建筑业对国发经济的发展作用重大。20##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816亿元,比20##年增长11.9%,为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组织发起了一次调查活动,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国内的特级建筑施工企业,其样本分布虽不能完全体现当前建筑业所有制结构的真实情况,但基本上可以代表目前国内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情况。故我们引用其中部分,作为此次战略发展报告分析的基础。

根据调查问卷根据显示,近三年来,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的总体形势喜人,营业规模快速增长,利润额大幅提升。但工程拖欠款的问题也愈加严重。去除近两年总资产项目发生巨变的企业后,得出如下结果:

图表2:施工企业最近三年经营情况

总的来说,由于近三年来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因此各个企业在总体经营情况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无论是合同额、营业额、人均营业额、利润额,还是总资产、净资产,各项参数都体现出了纷纷上扬的好趋势。由于部分企业前些年份的利润水平不高,所以近两年的利润增长速度显得非常突出,高达66.80%。(此信息来自《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

另一方面,除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在岗人数基本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淘汰冗员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相对于国外的建筑企业,国内企业的人员配置依旧不太合理,而仅仅4.5%的年淘汰率还无法在短期内弥补国内企业和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加入WTO以后,留给国内企业进行重组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所以在这个紧要关头,只有加快自身改革,才能有能力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和国外的同行展开竞争。

在这一组指标中,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虽然近三年来整个待业的形势非常喜人,但是施工企业的被拖欠工程款项仍然以平均每年12.7%的速度在不断地增加。无论是拖欠工程款的总量,还是对于施工企业的影响深度,都在不断地加深。建筑业经济收益水平并未能脱离低收益产业的行列,资金运作能力不强,工程款拖欠的同时,垫资、压价、让利、回扣之风也越演越烈。

但在20##年度,随着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建筑企业的亏损面进一步下降。全国建筑业企业个年实现利润459亿元,比20##年增加88亿元,增长23.8%(按现价计算,以下同);企业上缴税金728亿元,比上年增加129亿元,增长21.5%;人均实现利润1768元,比上年增加了223元,人均利税达到4518元,比上年增加531元;产值利税率比上年提高了0.2%,达5.4%;亏损企业有8651个,比上年减少317个,亏损面由上年的18.8%下降为17.1%。

3、建筑业产业布局结构方面:

20##年建筑业总产值15361.56亿元,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13485.95亿元,占总产值的87.79%,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产值1380.44亿元,占总产值的8.99%,建筑物装修装饰业产值495.18亿元,占总产值的3.22%。

图表3:中国建筑业行业布局结构图

在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中,房屋建筑业10086.01亿元,矿山建筑业133.96亿元,铁路、隧道、公路、桥梁建筑业2198.32亿元,分别占总产值的65.66%、0.87%和14.31%。

 

图表4:中国建筑业行业土木工程类布局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比上年提高0.3%,是建国以来的最高比重;建筑业的从业人员达2353万人,全年基本建设新增发电机组容量3000万千瓦,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8300万千伏安;新建铁路投产里程1164公里,增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583公司,新增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615公司;新建公路364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39公里;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8220万吨;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6744万门,新增光缆线路长度45万公里,形势大好。

4、中国建筑业区域布局结构方面:

20##年建筑业总产值在地区间的分配情况为:华北地区14.8%;东北地区9.2%;华东地区40.7%;中南地区18.4%;西南地区11.5%;西北地区5.4%。

以上地区平均水平与浙江相比,浙江省是西北地区各省(区)平均值的13.2倍;是西南地区各省(区)平均值的4.2倍;是华北地区各省平均值的3.6倍;是东北三省平均值的3.9倍。

图表5:中国建筑业区域布局结构图

5、建筑业思想观念方面:

1) 价值观的转变:由“物本”向“人本”的转变。

在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行业竞争力,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输到每位员工的思想中,让大家在工作中开成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团队文化。

2) 成本观的转变:从“建完就走”向一体化和供应链

建筑业的发展首先要与业主和社会的需求保持一致,当这些条件具备才谈得上是否采用先进的技术。

3) 发展观的转变: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与绿色建筑

作为典型的资源和能源高消耗产业,建筑业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责任。作为最大的经济部门之一,建筑业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当可观的。据估计,在世界经济活动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活动占10%以上;建筑业又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其物流量超过世界物流量的40%。我国的各种产业中,建筑业对气候的影响超过12%。上述的所有内容都促使公司研究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引入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的概念,不仅考虑当前的需要,还要考虑未来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不以牺牲当代其它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本地人的利益;既要达到发展经济和改善人们生活的目的,又要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可持续建筑的概念自1994年被首次提出以来,就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它对国际建筑业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对我国的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成本、质量、工期这些一直是影响建筑业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也是建筑业的三大目标。引入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后,建筑业的目标正发生质的变化,企业将更关注环境、员工的职业健康等。   

战 略 发 展 报 告

图表6:从传统建筑向可持续建筑的转变

6、建筑业从业人员结构方面:

1) 一线操作人员结构:

建筑业的门槛较低,目前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纲了大量的农民工转移劳动力。建筑行业农民工约2700万,这个群体的流动性很大,临时性强,因而受过职业上岗培训的人较少,使得农民工因误操作而导致的伤亡率较高。

2) 企业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结构:

企业管理人员在国有建筑业企业所占的比重仅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10%左右,管理人员10%左右。建筑业管理和技术岗位的人才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关键岗位如决策领导、施工技术、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和施工管理等几个岗位的管理人员的学历和职称层次提高较大,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应用型人才多,管理型、科研开发型人才偏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差。项目管理人才,尤其是懂得国际工程管理的总承包项目管理人才、懂得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人才、懂技术善经营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其次,管理人才的专业技术深度不够。在直接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一些新理论、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问题的工程出现时,现有的管理人员难以掌握,而且对本国的建筑规范、法规、条例等能熟练运用,可是对他国的规范或世界通用的规范就了解甚少;

第三,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既懂建筑管理,又熟悉技术、经济、法律、外语的人才极为短缺。

在20##年度却出现了喜人的景象。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83245元/人,比上年增长9.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比上年增长17.5%。(数据为初步统计,全国建筑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因有二:一是建筑业企业以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认证为契机,从而控制建筑队伍,进一步优化劳动组合等措施;二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业企业大规模地使用了新的生产机械设备,提高了效率。

7、建筑业内的特殊环境分析


对于建筑行业内的特殊环境,在这里采用影响企业竞争的五种力量示意图(波特模型)的分析模式,分别对与企业关系程度较大的几种力量进行重点分析。

图表7:波特模型

1) 潜在进入者威胁力:

A.  建筑产业            

·         产业发展阶段:建筑行业属于第二产业,因行业本身在不断演化、改进和创新,使该行业并未因为历史的悠久而走向衰退,借着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达到了又一个发展的高峰。

·         经验曲线:建筑产业技术含量不高,经验曲线平坦,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

·         产业壁垒大:建筑行业是一个耗资规模巨大且复杂的行业,进入和退出成本及障碍都很高;另外建筑产业一般都是一个国家的重点支柱产业,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都会扶持民族或地方产业而限制其它进入者。

·         产业吸引力在增强中:虽然进入、退出成本和障碍都很高,竞争也很激烈;但建筑产业是一个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重的产业,经济衰退时,可能引起整个行业的亏损;行业内的平均收益率低,年总产值仅为美国的20%。

B.  建筑市场

·         中国城市化发展在近年日益兴旺,长期的积淀使得市场存在很大的可发展空间,无论是大型城市,还是郊区农村都有潜力巨大的市场份额;

·         对海新兴的市场而言,中国的建筑业者本身是一个潜在的进入者,对其它厂商产生威胁,主要的竞争力表现为成本低廉。

2) 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A.  现有的建筑施工单位

对于整个建筑行业,中扶公司面临着来自国内许多同业公司的激烈竞争压力,建筑市场兴旺后,新生力量已跨入行业成为了现有的竞争者,而老牌的企业多以优良的业绩工程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B.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方式和状况

建筑市场的竞争是现代商业市场中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之一,也是较为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竞争市场。主要趋势:

·         产品开发、全球化、水平整合为策略方向:随着WTO的加入,新型管理技术的所有者将逐步争夺新的市场,渗透现有市场,并且都以低成本、高附加值为基础。

·         以速度和低成本竞争基础:现有业内人士都知道,招投标阶段固定成本高是会被迫退出竞争舞台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质量与安全,并且形成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以提高竞争力。

·         以合并与联盟为最重要的方式:为追求规模经济,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共享资源以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都竞相寻求合并与联盟。

3) 替代品的威胁

·         主要替代品主要是指:代表先进的技术资源和管理模式的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市场后兴建的建筑产品,所以建筑产品被替代的威胁较小。

4) 供应商的谈判力

供应商指建筑业内专业的分包单位及劳务队伍,以及提供工程施工必须资源的材料商、设备租赁商等等。

A.  有利因素:

·         作为施工单位,我们有很强的向后整合能力;

·         施工单位有更强的创建品牌效应的能力;

·         施工单位的采购数量较大,往往是供应商的主要客户。

B.  不利因素:

·         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供给商给予配合;

·         原材料及专业设备器械的品质决定了我们建筑产品的品质;

·         劳务队伍的工作能力是决定建筑产品的工程质量与安全保证。

5) 购买者的谈判力

购买者主要指建筑产品的投资公司及房地产开发商等甲方。

主要相关因素:

·         供求情况:建筑市场供大于求,;

·         竞争方式和程度:各建筑施工单位为追求规模经济,提高市场的占有率,降低成本是基础策略,低成本竞争程度较激烈;

·         消费价值的大小:建筑产品的消费价值很高,时间很长,招投标阶段购买者都比较慎重。

总而言之,这五种力量强弱状况主要可以表示为:潜在竞争者威胁力适中偏强,供应商的谈判力较弱,购买者的谈判力较强,替代的威胁力很弱,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激烈程度很激烈。

战 略 发 展 报 告

图表8:五种谈判力相对强度图

二、建筑企业市场趋势预测

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国民经济宏观环境趋好,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建筑业企业资质改革完成,为建筑业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三是20##年以来加强建筑市场执法检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以建筑业企业的市场趋势为例,现就建筑业发挥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的趋势、中国境内市场投资集中的发展方向、入世后将面对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业主需求最大的模式、企业适宜的经营范围等几个问题做下列阐述:

1、 建设业发挥着资源配置的枢纽作用

建筑企业与投资商正形成一种相互选择的合作伙伴关系,除提供质量、工期上的保证外,还将提供缩短投资周期、降低工程成本等不断深化的服务。建筑业是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生产能力的必经环节,是社会资源整合形成生产能力时最为基础的环节。

2、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总体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现正在加速发展阶段,这将为建筑业提供新的市场空间。按“十五”计划要求和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在今后十年将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持续增长,其中主要包括:

1)基础设施建设:

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在今后的10年,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将高达2700亿美元以上。仅北京在“十五”期间,基础设施投资就达1800亿元。

2)房地产:

按“十五”计划要求,20##年我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要达到22平方米,20##年时达到25平方米。根据我国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远景规划,未来的10年内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率将从20##年的37.7%增加到50%左右,城市人口还将增加2亿多,新增的城市人口意味着住宅新增的潜在需求。按照城市经济发展、低速提高居住水平、住房折旧拆除重建来预测,至20##年前,每年需新建住房4.86亿平方米至5.49亿平方米。这种预测是一种自然的、平均的预测,而且人均面积提高定在较慢的速度上。因此,未来的20年将是房地产业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3)能源建设: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不足的矛盾已经显现,未来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在内的能源建设仍将持续发展,水、电、气等能源调度工程也将全面展开并继续投入。

4)环境工程:

从目前的市场容量上看,环境工程算不上太大的市场,但种种资料显示,作为越来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环境工程将成为最有潜力和发展远景的一个市场。例如:北京房屋建筑规模和公用工程建设将在20##年~20##年以后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而在其它方面,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方面仍将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未来几年,北京市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将达115亿元,20##年北京市即投资将近36亿元。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对于环境工程的投入也均有显著增长,上海近期追加了450个亿,广东在“十五”期间环保投入更达1500个亿。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外企业参与污水处理工程的内定标准是资金回报率达18%以上。而当前国家政策也已明确希望吸纳各方面的投资进入这一领域,正可谓天时地利。

5)制造业: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制造业在我国的进一步聚集。汽车进入我国居民的家庭消费,对于制造业的投资也将进一步啬,并散布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及东北的广大领域。

6)城市建设:

北京在“十五”期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8000亿元;上海将达10000亿元,其中重大项目的规模达4000亿元;107个西部开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总额达2400多个亿。由此可见,国家的重要省市在未来的3至5年中投资规模将达40000个亿。

3、 加入世贸组织,迎来崭新发展机遇

1)入世将直接刺激建设投资的增长,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今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将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能源、电力、水利、公路桥梁、机场、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内建筑市场向国外公司开放,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国外公司来中国投资,也可以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的贷款。

入世后的中国建设投资将出现下列趋势:一是国外企业会加大对华的直接投资,在中国投资办厂;二是为进一步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改善投资环境,国家会花大力气加大力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行别是交通、能源、市政建设等;三是办公物业的需求将使写字楼市场回暖;四是人民收入提高会导致住宅的需求增加,质量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国内和国外的开发商和资金会进入到住宅业;五是各种投资方式的组合将使项目融资总金额增加,形式会更加复杂。

2)有利于降低建筑成本

随着关税的逐步降低,房屋的建造成本必将相应降低,引入中高档的建材和专用机电设备,会带动工程质量的提高,好处是极为明显的。

3)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技术进步

建筑业本身是资金密集型,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将带来更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手段、先进的工程施工方法和优良的服务。

4、 业主需求的模式选择方面:

在现阶段施工承包和工程总承包仍然是需求量最大的两种模式,占据了较为最要的部分,接下来依次是项目管理、前期咨询、BOT模式、工程监理和装饰装修等。工程总承包作为目前建设部大力推广的一种模式,可见这种发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确的,也是我们企业需要重视的。

[关于BOT]:在这里需要提起注意的是BOT模式。目前已经有多家建筑企业注意到了这种模式的重要性,而且这些建筑企业都是拥有海外市场的大型施工企业,由此可见,这种模式对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BOT是英文建设(build)-经营(operate)- 转交(transfer)的缩写,是80年代以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比较新颖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方式。它的具体运作模式是:在一定的经营期内,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是市政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国内或国际的承包者(一般为国际财团)进行建设和经营。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项目所有权将移交政府等国有部门单位进行管理。我国有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已经或将要采用此方式。实质上,BOT融资方式在我国称为“特许权融资方式”,这对于解决基础设施瓶颈矛盾、缓解资金紧张以及加快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BOT和BT的区别是BOT模式是投资者在项目建成后一定期限内,通过经营收回投资取得赢利;授权期结束后,再将项目无偿转让给政府。而BT模式是企业投资建设、政府一次回购、资金分期支付。通过BT模式投资的着眼点,是以少量的投资获得大量工程承包机会,并因此获利。

5、 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

目前整个建筑市场冷热不均。各项指标表现,目前国内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所选择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住宅、道路、市政、工业建筑、环保等方面的项目上,尤其是住宅和市政等公共建筑,则几乎是每个施工企业都必选的目标市场;而选择将目标市场定位在能源、地铁等方面的企业则相对要少得多,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阶段国内大中型施工企业之间的相似性非常明显:无论是技术水平、人员配备、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都非常相似,因而市场定位也基本相同,这就导致了目前整个建筑市场呈现出过度竞争的态势。另一方面,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子市场的经济效益则相对更高一些。

6、 企业适宜的经营范围

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经营范围广泛到除了已经拓展的横向业务外,还涉足到了各个相关的行业。总体来讲,首选是建筑施工,只有少数企业选为工程总承包或施工承包,其次是装修装饰、房地产、勘探、咨询等,也都是各个企业的热选范畴。

这主要是基于如下两个原因:首先,施工企业间的相似性非常大,造成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竞争优势相差不大;其次,各个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相近,各个企业自认为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范围也就非常之相似。

三、企业对未来两年市场趋势的判断

A、工程投资规模和目标市场前景

调查结果显示,施工企业对近两年内的工程投资规模都非常有信心,超过七成的企业认为未来目标市场会变得更加广阔。建筑施工企业在整个行业投资规模上升的前提下和待业竞争的压力下,不得不努力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以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B、施工企业竞争加剧,强度将继续加大

C、建筑业的兼并和重组情况将发生变化,强调自身整合

D、建筑市场秩序不容乐观

目前市场混乱是影响企业竞争力和制约建筑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市场机制、行业自律、政府管理等都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业主行为不规范的时期,施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相对弱势地位较为突出。

第三节   中扶公司的环境分析

一、地理位置分析

公司总部位于首都北京,公司的分支机构已经辐射到京津为主的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上述区域的城市面积范围正逐步扩大,建筑需求较大,发展空间宽阔。但,按照中国的版图而言,分公司分布状况不均匀,如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的地区,中扶公司仍未开展相关工作。

图表9:中扶公司分支机构布局图

但截止至20##年3月统计数字却明显地告诉我们,中扶公司分支机构的工程区域布局情况已经开始不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除北京周边的区域市场占有量基本满足公司的要求外,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分公司都没有好的表现,而公司的良好资质均被闲置,这已经引起公司方面的更多关注。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能否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才是中扶公司要解决根本问题,也是中扶公司制订战略发展计划的初衷。

战 略 发 展 报 告

图表10:20##年中扶公司新建工程区域分布图(中标项目)

2、公司运行状况分析

1)     中扶公司已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

党的十五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国企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工作的方向。按照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建设部的相关要求,建立起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所有国企改革的共同方向和改革目标。

中扶公司于20##年5月完成了国有企业的脱钩改制工作,增资扩股后的新公司正式更名为XXXX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性质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模式变更为现在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新成立的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要求,起草了《XXXX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将总公司选址在首都北京,并依据《章程》要求成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正以产权制度的改革为核心,以建立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目标,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力求尽快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改革之路。

2)     拥有良好的建筑企业资质,但利用不均衡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设工程质量,自20##年7月1日起建设部实施了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企业都以此为契机,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企业加快了改制的过程,且内部加大了投入,加强了管理,使建筑业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得到明显加强。通过新的资质就位,使建筑业的企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l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

l  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

l  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

l  园林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

l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

l  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

l  具有建筑安装工程和特种专业工程的施工能力。

战 略 发 展 报 告

图表10:20##年中扶公司资质使用情况(参加投标)

由此可见,中扶公司在上一年度的资质使用情况出现偏差,很多的良好资质没有被合理地利用,如地基与基础资质全年未得到使用,钢结构安装也仅有2%的使用率,从而造成了资源的闲置。这是对公司良好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在日后的工作中应当避免的状况。

这张图表显示的是20##年新建工程的资质使用情况,可见,20##年度新建的工程中没有利用到“地基与基础”、“园林古建”这两项壹级资质,市政公用资质也被闲置起来。这是对公司现有资源的极大浪费。

战 略 发 展 报 告

图表11:20##年中扶公司新建工程资质类型使用情况(中标项目)

3)     已取得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体系认证书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建筑业市场的招投标工作也逐步规范起来。国家要求施工企业做绿色工程,首先在招标文件中就规定出了相应的要求。在20##年中扶公司就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又于20##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重新进行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体系认证。凭借着良好的工作成果,中扶公司得到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业主及社会各界的首肯,为日后的经营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     中国建筑业协会的鼎力支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中国建筑业协会履行着政府对行业管理的行政职能和行业组织的社会管理职能。协会作为中扶公司的股东之一,参与建筑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引导和推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探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方面为中扶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是企业难得的无形资产,应当充分利用。

5)     优良人才的加盟使公司的人力资源环境得到不断优化

经过近十年的开拓经营,公司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快速提升的同时,注重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在人才方面加大投入,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现已拥有从业人员三千余人,有职称的各类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三百余人。中扶公司对现有的人员提出要求,鼓励全员参加各项学习,不断接触先进的知识和管理理念,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在新招员工的过程中,则严格按照《职务说明书》中的任职条件,采取宁缺勿滥的原则甄选人才,并对总公司的在职员工提出了限期达到《职务说明书》中职务的任职标准的要求。目前,公司的人员情况基本达到行业要求。

6)     团队型矩阵化的管理模式已初显较高的工作效率

团队型管理是近年中国由外国引入的一个新型的管理理念,目前公司正在总公司进行试行,即要求所有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公司需要的岗位上去,一专多能,发扬团队精神,集中优势完成紧迫的任务。现此项试行已在中扶公司进行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认证取证、项目资格预审的工作中取得初步验证,日后会逐步推行。

7)     已创建完成的VI设计塑造了良好的外部企业形象

目前的市场竞争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中扶公司现已完成VI形象设计,形象工程得到推广。经过20##年度总公司对各分公司的考评,发现形象工程已经在多数分公司得到普及。树立品牌形象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

8)     中扶网站已将信息化管理运用至各个环节

建筑企业要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现代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业软件产业化;发展建筑电子商务和基于Internet网的协同建设系统,实现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信息化。

目前中扶公司的网站建设已经运行近一年,各分支机构也正逐步接受网络管理的方式,如公司发文一改传统的EMS或FAX发文方式,变为网上发布,不仅节省了信息传递的费用,更节省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体现出了及时性;分支机构也将各类报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报送回总公司,双方之间的沟通不再受到限制,体现了沟通迅捷性;国家信息摘录、进行信息电子注册和电子报名招投标登记等已经不是新事物的今天,与政府部门、业主方等地沟通也通过信息化工作完成;公司正在逐步推行的办公无纸化将会体现出它在节约资源方面的功效。所以,中扶公司的信息化发展可以说是走在了建筑业的前面。

9)     粗放松散型管理造成企业控制不利,制度化管理难以一步到位

粗放松散型的管理模式带来的必然后果之一就是控制不利。也正是由于这种管理方式,才加大了中扶公司整体规避风险的难度。近期法律诉讼接连不断,公司面临的风险逐渐露出端倪,甚至影响了总公司和部分分公司的经营运作,所以,战略发展报告中的“风险规避问题”将作为一个课题另行单独讨论,因为这是影响到中扶公司的生存状况的问题,是企业无法忽视的问题。

部分分支机构对总公司的相关管理规范执行情况不佳,对公司的相关要求执行不利,效率较低,没能做到反馈及时,这给总公司统计工作造成极大障碍。分支机构各类报表是中扶公司粗放松散型管理模式中的反馈与控制手段,总公司也正是凭借这些报表的反馈来合理调配公司现有资源,以便更好地为各分公司服务的基本要求。而个别分公司存在不报、瞒报的现象,制造了混乱局面,使得公司的全局发展战略受到影响,阻碍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10)    认证工作尚未贯彻至施工现场,安全、质量隐患仍存在

中扶总公司在20##年度取得了一体化的认证证书,在认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是很多,认证体系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做事要规范。安全和质量问题永远是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当成重中之重、作为常抓不懈的问题来监管和处理。随着认证工作的完成,我们已经在认证试点工地(北京分公司兴建的“中科院空间中心309#住宅楼”)看到了它的功效,所以,如何将其推广到全公司的各个分支机构,并让中扶公司的每个项目部都切实地执行体系和程序文件,这仍是我们要继续探讨并尽快解决的问题。

以上是利用SWOT分析法和影响企业竞争的五种力量示意图(波特模型)对中扶公司这个建筑企业进行的分析,可见,机会与威胁共在,优势与劣势并存。

第三章     战略选择与执行

本着组织结构服务于战略方案,战略方案服务于企业竞争力的思想,制订本方案。

一、 经营策略

l  集中优势资源拓展市场,创建精品工程及标志性建筑,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这个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争取国际市场份额。

l  实施大建筑战略,发展多元化经营,实施“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经营战略,带动新行业发展,如各类专业工程公司、工程咨询服务公司、监理公司等。

l  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实现分公司间的优势互补,集结现有分支机构的力量,力求资源共享与互补,实现集体利润最大化。

l  争取与具有实力的公司结为战略同盟,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优势互补、规模经营的双赢战略。与国际知名工程承包企业合作,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拓展国际市场,培养国际型管理人才。

l  以增值服务为先导,利用公司的优良资质,取得工程总承包,以此带动相关业务的发展。

l  主动参与到“走出去”的行列中,在建筑领域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推广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

二、 调整经营布局和举措:

战略新格局:重点突出、管理清晰、布局合理、资源共享

1、               国内市场:扩大容量,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等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已经纷纷上马,而且又有奥运会、世博会等项目的加入,同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需求和东北振兴工程的启动也要求上马许多基础设施工程,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在未来的几年里,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配置到广阔的市场中去,现公司按照市场容量、市场增长速度、市场风险在国内划定如下区域:

l  重点发展市场:北京、天津地区。对于重点市场,公司将加大市场参与力度,努力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产出点。

l  战略发展市场:以上海为主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划。对于战略发展市场,公司将积极培育市场资源,开拓营销渠道,寻找大业主、承揽大项目,并邀请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加盟。

l  保持发展的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维持公司现有的考评合格的分支机构并发展现有的市场份额,努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利润增长点。

l  等待发展的市场:将西北、东北划入市场区域版图。对于等待发展的市场,公司将根据国家现行政策,谨慎伺机进入市场。

2、               海外市场:观念入世、未雨绸缪

建筑业在我国进入WTO后面临着十分微妙的形势,可以说是利弊参半。中国入世的态度表明中国将继续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由此一来,作为我们建筑企业而言,就必须熟悉、了解并按照国际建筑业的行业规范来管理我们的企业。与此同时,国外的建筑企业享受了国民待遇,也就是开放了我国的建筑市场,我们面临着更为强大的市场竞争。20##年中国境外投资项目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大中型项目增多,技术含量提高,是历年境外投资额的2.1倍。所以,与外面的世界进行更多的沟通、学习与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为下阶段“走出去”做好准备。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首先要“观念入世”,即在政府转向间接管理后,法律体系也日趋透明化,逐步向国际法规靠拢,经济环境成为市场主导型,所以我们要依托协会的管理职能,在其指导下大幅度降低制度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和公共成本;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机制,在技术上、管理上、人才上采取措施,做到剥离不良资产,优化资本结构,尽快向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管理型公司转变,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第三,要构筑科学适宜的企业发展运作体系,加快架构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第四,要尽快熟悉和学会运作WTO的有关规则,合理合法的权益;第五,要实现产权多元化,促进资产优化,实施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经营战略。

三、 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已具有的资质

通常,一个公司的竞争力包括:增长、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也可将其表现为五个参数:技术力量、人力资源开发、固定资产投资、融资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而一个建筑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则包括企业资质等级和公开的声誉。

资质等级、市场活动范围及占有率是被全球化公认的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扶公司目前拥有的资质情况,在中国的建筑行业领域属于优良。为更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公司将不遗余力地提高其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比如在分支机构不能充分的利用时,试图采取成立专业工程公司的方式来加大资质资源的使用频率,使其得到有效利用。

另,中扶公司将努力制造精良工程,力争将现有的资质情况再度提升,将市政公用、钢结构等现有的贰级资质晋升为壹级,并申请逐渐增加绿化、机电安装、消防等优良资质,以满足扩大化的市场需要,并努力将公司在三年内提升为具有特级资质的集团公司。

图表12:社会影响力层次分析图

四、 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扩大经营范围,逐步调整组织结构

西方建筑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就是因为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树立了大生产和大流通、大城市的观念。大生产就是扩大生产范围,向生产的纵横延伸,多角经营,分散风险,多方谋利。

中扶公司的组织结构在更名改制的过程中已经进行过调整,但为使其满足企业继续发展的需要,公司将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中扶公司力争在两年内发展成为一个多元经营的集团公司,在站稳脚步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经营成果,三年内使公司升级成为特级资质的集团公司,这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之一。

 

图表13:产业链及扩大经营范围示意图

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标准:在壹级资质的基础上,公司注册资本金在3亿元以上,企业净资产在3.6亿元以上,3年的年平均工程结算收入15亿元以上方可进升为特级资质。

中扶公司要集团化,就必须整合公司内部,使其具有综合建筑工程和专业建筑工程两类分支机构,即造就一批大而强的承包公司,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承包公司;另外,再建立一些小而专的承包公司,来分包专业工程,不断向建筑行业产业链的纵深方向发展,开发上游和下游的企业加盟中扶公司,形成集团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多渠道发展模式,以便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五、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立适宜的薪酬机制

1、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展开全方位培训

业内人士越来越认识到,人是最宝贵的资源。 “以人为本”的理念,培训集聚人才、建立人才高地的信念,也是中扶公司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面对严峻的形势,企业不能一味采取守势,或者感到大势所趋,束手无策。公司主动研究人才成长、使用的规律,探索市场配置人才的思路,注重挖掘自身优势,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机制,逐步形成人才高地,为不断增树立良好的企业远景与愿景,让全体员工自觉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来,强化关系性运作,即不仅在企业与顾客交往时需要注意关系,在企业与内部员工之间同样要注意各种关系间的沟通,这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信赖和密切联系的基础上的关系,是一种非机械的伙伴关系,是全体员工通过内部沟通来创造共同价值的观念,也就是共享价值,同时注意培训。

“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尊重人才、招聘人才和留住人才。这里的人才是指受过良好教育的、高技能的和有工作积极性的人。

“以人为本”还意味着应该善待建筑工人。

“以人为本”还意味着要训练和培养一批负责任的、能力强的经理和工长。

为此,公司将强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加强人员档案资料管理与分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组织各分支机构参加各种类型的行业内培训,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全员素质。

2、  必须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的薪酬水平也是对劳动价值认可程度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形成人才的聚集。

其一,要研究市场规律,逐步形成符合市场要求的薪酬体系。综合工资、补贴、福利、奖金等诸因素,形成新的薪酬等级、标准等,有利于吸引人才;

其二,实行“一企一制”、“新人新办法”等措施,避开原则制带来的障碍,使新标准能在新进人员中得以实施,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三,对特殊人才,也就是在较短时间内企业内部无法自身产生或培养的经营、技术、管理人才,或当前市场热门、紧缺、引入难度较高的人才,或新兴产业发展中特别急需的高级人才,则可采取更灵活的办法,采取谈判工资、一事一议等措施。

六、 继续加强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由于建筑行业的地位、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决定了网络管理成为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优势在于:

1、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利用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加强文件的收发与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获得项目的各种信息,及时关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情况,适时给予监控,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尽早实现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2、降低管理成本:网络提供了企业与客户直接联系的、即时双向的交流通道,使企业可以避开传统的或业已存在的价值链上的其他环节。实现无纸化办公,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降低文件复印、分发的成本,同时在管理上提高文件收发、流转上的效率。

3、增强分公司间的资讯交流:使用网络作为商业活动的平台,它可以使整个公司进行高度快速的资讯交流,让各部门人员能够更高效快捷地得到企业的营运资料。通过网络还可以为项目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4、为网络会议提供了初始平台:由于地域的限制及工作性质的要求,企业不能经常组织大型的现场会议来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公司在下一阶段将充分利用网络组织各类活动:如通过网络组织学习国家、部委的相关文件,部署工作任务;在中扶公司网站的“企业论坛”内组织涉及公司经营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办法等问题的研讨等等。

七、 加快企业施工技术标准的编制和实施进程:

企业施工技术标准用于贯彻企业的施工技术思想、施工管理和企业内部的施工过程控制,根据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宣传贯彻小组的解释,企业施工技术标准可以作为企业向顾客的一种施工过程管理的承诺,但企业外部的单位对工程检查验收时,则应依据为国家相关标准,而非企业的施工技术标准。企业自身只要采用企业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输出一个合格的产品(等于或高于国家相关标准)即可。这也是企业注重施工工程的质量、安全的体现,也是公司对社会外界树立的企业形象。所以,中扶公司将加快企业的标准建设进度,在本年度完成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并推行至各分支机构执行。具体表现为:

1、   建立专业部门,收集分公司工程管理措施,进行整理后制定统一标准。

2、   对分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统一贯彻技术标准。

3、   建立验收、检验机制,不定期检查、抽查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4、   进行创新管理,定期对企业技术标准更新,不断完善技术措施。

八、 认真推行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认证体系:

有效地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运行,才能够通过贯标活动改进内部质量管理,而ISO14000和OHSAS18000则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对工程施工风险予以防范,

1、   正确认识认证标准,统一思想认识,树立"言必行,行必果"的工作作风。

2、   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体系标准执行方案,由点带面。

3、   组织专人参加贯标培训,发动全员学习领会体系精神,使每个人员明确其岗位职责、办事流程,严格执行体系文件和程序文件。

4、   两手抓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防止全面推行认证工作时出现其它问题。

5、   进行体系内部审核,规定奖惩制度,保证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并持续改进。

九、 品牌效应:

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品牌社会”,品牌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建筑行业也不例外。“鲁班奖”、“长城杯”、“省市优质”等品牌工程奖项已成为建筑行业的灵魂。

1、   诚实守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2、   精细管理,夯实发展基础。

3、   组建一专多能的作业队,提高企业现代化施工能力。

十、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

2、   公司形象与品牌魅力

3、   协会的政府支持指导力

4、   工程再造和组织重建的能力

5、   削减成本的能力和不断增强的财务实力

6、   规模经济的应用能力

7、   组织策略的弹性能力

8、   企业整体的综合管理能力

9、   与政府、供应商、客户和员工间的良好关系

10、 优秀的企业文化及较陡经验曲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