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政府工作报告

江阴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1月12日在江阴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

次会议上

江阴市市长 王锡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坚持迎难而上保增长,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20xx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迎难而上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在中共江阴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基本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难中求进。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10亿元,同比增长12.2%;完成预算内财政总收入271.3亿元,增长10.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0.8亿元,增长8.4%,连续七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名列第一。高效农业规模发展。完成农业生产总值45.4亿元,粮食总产量19.9

万吨,“三资”投入农业10.2亿元。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万亩,农业规模经营比例达到74%,万顷良田等十大农业重点工程基本建成。新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70家,形成农业特色镇5个、特色村100个。完成重点水利项目8只,农业机械化生产综合水平达到92%。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4701亿元,增长5.9%;预计实现利税400亿元,增长5.1%。预计11家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9家,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火炬计划江阴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和江阴软件产业基地双双落户临港新城。19家企业成为32只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第一起草人,新增海澜之家等中国驰名商标4件,申报江苏省名牌产品25只,申报专利3327件,其中发明专利525件,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单位。新批省、无锡市院士工作站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法尔胜集团被列为全国首批创新型示范企业,并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57只,开发区荣获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引进落户“530”项目44只,引进海外留学创业创新领军人才44名,建立全国县级市首家国际人才市场。建成“三创”载体超过60万平方米,开发

区科技企业加速器成为首家县级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华夏银行入驻江阴,批准设立村镇银行1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全市15家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649.1亿元和1359.3亿元,增长31.8%和36.8%,均为全省第一。恒阳石化物流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江阴板块增至23家。城投公司、华西村共发行企业债45亿元,引进创投基金、私募股权资金40亿元。“三外”经济克难发展。完成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10.2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6.9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72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5只。完成进出口总额108亿美元,其中出口60亿美元,新增省级出口名牌15只,江苏省面料出口基地落户江阴。新增境外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6000万美元。成功举办中国江阴对外经济合作洽谈会。服务业经济较快发展。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比上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5亿元,增长17.4%,位列长三角地区县(市)商业十强第一名。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作,江阴-台湾近洋直航航线正式开通,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5万标箱,提前实现亿吨大港目标。完成服务外包业务总额2.1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业务额7910万美元,培训服务外包人才3000多人次,新增服务外包注册企业88家,2家企业入围无锡“123”计划,开发区被评为江苏省服务外包示范区。

投入增长高中求优。围绕“1500”计划目标,实施“310”行动,全面完成100只重点重大项目年内建设任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500.8亿元,增长25.1%。工业投入270.9亿元,增长8.2%。新开工超亿元项目62只,兴澄特钢三期、贝卡尔特超硬复合材料、双良48万吨聚苯乙烯、海润光伏单晶硅片、靖江园区中建钢构等36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新能源产业投入27.8亿元,增长42%。服务业投入216.6亿元,增长51.3%,30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华西物流商贸城、黄嘉喜来登酒店一期等12只重点项目建成。房地产开发投入79亿元,占服务业投入的36.5%,商品房竣工168万平方米,在建620万平方米。地区总部经济园建设正式启动,佳兆业城市综合体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服务业道口经济集聚区在建项目50只,总投资超过130亿元。 城乡建设快中求好。全面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当年完成政府性资金投入超过90亿元。拓骨架。芙蓉大道西段、长山大道南段和暨南大道一期按期建成,港城大道和“新三路”工程全面展开,全市域骨架路网基本形成。城区12只道桥项目竣工通车,新增城区道路面积35万平方米,打通“断头路”6条。建片区。城市客厅天华轴线、玫瑰酒吧街、凤凰城、丹芙春城一期等基本建成,沃尔玛、1912特色街区一期加快推进。敔山湾基础配套进一步完善,实施一期景观工程,完成耙齿山整治修复1.3万平方米,国际会展

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南门地区花山北路、毗陵路建成通车,虹桥路南拓工程启动,澄星集团老厂区等企业着手搬迁。西组团组建开发公司,规划正在细化,拆迁前期工作已经展开。优功能。全市自来水日供量达到61.6万立方米,启动建设澄西自来水厂,天然气年用量达到3.2亿立方米,基本建成500千伏江阴东输变电工程,改建、新增邮政信报箱4.1万户,建设自动气象站4个,布设气象预警发布点60个,完成市镇道路亮化24条,城区人防工程人均面积达到1平方米,提前两年达标。世新客运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公交总站建成投运,“一环八射”公交专用道基本环通,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18%。城区新建公共停车场5个,累计达到54个,改建公厕50只。树形象。青果路、延陵路、益健路、澄江福地等特色街区改造竣工开放,完成老小区改造100万平方米、平改坡工程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徐霞客农业生态旅游区,完成江阴军事文化博物馆、兴国园“良宵”民俗艺术街坊、北潮河滨河公园二期景观等工程。临港新城中央商务区建成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临港新天地首期2.6平方公里启动区完成规划。启动被撤并镇原集镇区(社区)改造,实施农村“三臵换”工作试点,撤并村庄132个,新建省三星级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06家,新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镇4个、示范村47个,8个镇(街道)入围江苏省百强镇。

生态环境治中求效。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在全省率先征收污染物有偿使用费和开展排污权交易,完成重点节能改造项目48只、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119家,预计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5000吨和5100吨,同比下降7.3%和8.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7%。全面完成37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并达标排放,新增污水主管道200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100个,创建控源截污排水达标区284个,城区和集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6%和75%。强力推进“三高两低”和“五小”企业整治,关停“五小”企业78家,淘汰落后用能设备352台(套),整改企业368家。落实河长制,实施区域生态补偿,完成申张线、利港河等236条河道年内综合整治任务,小康断面水质监测全部达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150天行动”,全面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完成村庄整治245个,新增省康居示范村2个、省级生态村4个,南闸街道、利港镇创建国家卫生镇通过省级评估。实施矿山石宕、砖瓦窑业整治和土地整理,新增耕地2005亩,完成石宕复绿2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3万亩,城市森林覆盖率比上年提高两个百分点。我市通过省人居环境奖考核验收。

社会发展进中求新。完成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年度任务,南菁中学新校区建成投用,江阴市中新校区建设

加快推进,职教园建设着手启动,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部署,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编制完成《江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整治南门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市博物馆建成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获得专家组推荐。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城乡全覆盖,公益性文化设施达标率达到99.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金一文化等一批创意设计、动漫广告企业发展较快,成功举办第二届刘天华民族音乐节,积极筹备第十九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动画电影《快乐奔跑》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成功举办纪念江阴解放60周年系列活动,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当选为全国“双百”人物和“道德模范”。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人民医院新病房大楼主体封顶,精神卫生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强化行业管理,扎实开展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疫病的防治工作,确保我市未出现重大暴发性疫情和重症病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实施“幸福江阴〃百万人口素质大提升”工程,世代服务体系建设完成超过80%,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分别达到99.5%和95%。全民健身设施不断健全,体育中心全面建成开放,镇级游泳馆(池)实现普及,村村体育健身工程进一步完善,市民水上活动中心加快建设,成功举办市第五届体育运动会,二中女足获第

十一届全运会和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女足冠军。切实做好军转安臵工作,被评为全国军转安臵工作先进市。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初步建成应急储备物资数据库,天鹤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认真处理人民来信来访,积极疏导化解各类矛盾。强化法制教育,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深入推进技防城建设和大巡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黄赌毒现象得到遏制,道路交通环境得到改善。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专项整治,实现了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我市被评为全国首批平安建设先进市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

民生保障稳中求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7160元和13300元,增长12.2%和11%。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减负保岗,加大城乡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全面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新增就业岗位4.8万个,实现本地劳动力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深入实施社会保险广覆盖工程,城保扩面5.4万人。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一体化,每人每月达到350元。第八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实现全覆盖,保费每人每年达到330元。住房体系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得到加强,在全省率先推出公有租赁住房。完成城乡拆迁32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拆迁安臵房200万平方米,建成120万平方米。第二期1050套经济适用

房和170套廉租房交付使用,第三期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发放市民卡80万张,获国家金卡工程最佳应用成果奖。招募慈善义工2609人,发放慈善救助资金308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2万人。提前两年完成对口援建四川绵竹清平乡12项民生工程。

一年来,政府自身建设也取得了新进展。围绕“三保一促”,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强化依法行政,坚持民主决策,推进行政机构改革,市级政府机构由38个缩减为32个,南闸、云亭撤镇建街道,新设城东街道。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吸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138件人大代表建议和257件政协委员提案,一次答复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7.9%。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按规定执行部门预算,压减公务接待经费10%。全面建成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建立电子监察中心,实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建立企业登记前臵审批协调机制,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基本建成以“三中心”为基础的城市信息化平台,开通“12345”公共服务呼叫热线,建成党政网站集群、政府电子政务内外网。审计、统计、物价、机关事务、妇女、儿童、史志、档案、侨务、接待、对台、民族宗教、退管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20xx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人民大力弘扬江阴精神,同心协力、负重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锐意进取、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驻澄单位,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江阴建设和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任务艰巨,外贸出口复苏振兴的压力很大,财税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增加;城乡一体化进程还需加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还不高;生态环境面貌改善不够,控源截污、节能减排的任务繁重;社会保障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幸福指数还需继续努力;创新体制机制需要不断探索,化危为机、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待增强,实事求是、勤廉奋发的作风必须弘扬。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坚持科学发展求突破,落实20xx年工作新目标

20xx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二五”发展打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20xx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前,国际经济出现止跌回升的势头,但冲出金融危机影响、实现经济全面振兴的基础还不够坚实牢固;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成果较为明显,但也将与全球经济一起进入一个重大调整期;我市经济整体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是经济结构、出口贸易、生态环境和民生诉求等方面也面临新的考验。综合来看,内外部有利因素多于困难挑战。我们既要看到形势的严峻性,又要看到振兴的必然性;既要看到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性,又要看到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我们将科学判断形势,进一步坚定必胜信心,在把握大势中趋利避害,在克服困难中抢抓机遇,全面巩固经济复苏的阶段性成果,努力争创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全面实现江阴经济的率先振兴。

20xx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紧紧围绕“谋创新、快转型、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主线,着力推进经济提速振兴,着力推进发展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民生保障提升,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增长、保投入、保民生、保稳定,控制能耗总量、控制排放总量,确保经济增长好于去年、发

展质量好于去年、生态环境好于去年,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夯实“十二五”发展基础,全面开创幸福江阴建设新局面!

20xx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期是:地区生产总值比20xx年增长12%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新增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12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7亿美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xx年的基础上均削减32%以上;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1%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5‰以内,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政府工作要牢牢把握四个重点:一是牢牢把握经济转型。坚持把经济转型作为应对挑战、化解矛盾、实现持续发展的举措和路径,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年”活动,坚持增量投入、培育产业、技术改造、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多管齐下,“三创”载体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创投创新基金、品牌专利标准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新兴产业“445计划”,用4年时间重点打造低碳产业、机械装备制

造、新材料(石化)、现代物流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服务外包、新传感器、文化创意、地区总部经济5个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二是牢牢把握机制创新。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深化市镇机构改革,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创新经营城市机制,对城市建设、管理、运行的各个环节规范行为、完善制度、强化监督、节约成本、增加收益,增强城市良性发展的造血功能。积极探索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创新财税激励约束机制,壮大镇级财力,增强村级经济。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的杠杆作用,落实各项减税减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机制,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增加信贷规模,切实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提供服务。三是牢牢把握民生福祉。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落实富民优先的方针,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以改善民生为发展经济提供动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强化社会管理,维护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牢牢把握统筹发展。紧紧抓住重点项目建设,以增量投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在保持投入高位增长和投资结构优化的同时,采取更

加有力的措施,增强消费能力,拓展消费空间,优化消费环境,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把加快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关键举措,推进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水平,更大力度“引进来”,更快步伐“走出去”。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控制能耗总量和排放总量,增强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持续性。

三、坚持经济转型出成效,构筑持续发展新优势

做强农业经济。始终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来抓,完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精心培育高效农业。加快推进芙蓉大道西段南侧,徐霞客大道、长山大道、暨南大道两侧农业生态区的整体规划建设,扩大精细蔬菜、优质鲜果、花卉苗木、特种水产等种养殖规模。深化现代农业十大重点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土地复垦和整理,推动特色农业园区化、规模化、设施化,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万亩,规模经营比例达到78%。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成“三资”投入农业5亿元。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典型示范效应,加快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民合作组织化程度,新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5家。加快农业科技创

新,广泛开展农技培训,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保险,稳定粮油生产,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和持续发展能力。

做优工业经济。以国际金融危机倒逼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突出规模经济、优势组合、上下延伸,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未来区域竞争的制高点。把投入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加速器,大力实施“6120”工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0亿元,建设120只重点重大项目。开展“410”行动,分别在3、6、9、12月的10日组织重点重大项目集中竣工、开工仪式,形成抓投入的良好氛围。以大规模的工业增量投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突出抓好55只超亿元、60只超5000万元的工业大项目,力争全年工业投入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阳光太阳能、三房巷PTA等一批大项目建设,构建一批新兴产业链条,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年内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0%和30%。落实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力度对接央企,推进一批央企合作项目落户江阴。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建设全省两化融合试验区,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大力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引进新装备,研发新产品,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促进传统产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年内,

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占工业投入的65%以上。及时掌握经济动态,主动服务企业,切实帮助企业化解难题,增强企业防经营风险、抗经济波动的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加强政产学研合作,组织重点领域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年内,建设“三创”载体65万平方米,引进“530”项目45只,实施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0只以上、重点产学研项目50只,申报专利3500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大力引导企业走资本经营道路,持续培育上市后备企业队伍,力争上市公司累计达到28家。

做大服务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配套工业,发展城市,服务消费,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更多地投向服务业领域。年内,实施服务业重点重大项目40只,完成服务业投入270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重点突破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港口、道口和保税物流中心等优势,加快完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吸引和推动道口、港口等服务业项目集聚发展。加强金融生态区建设,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办好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

资,增强银行信贷、担保、基金对江阴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年内新增各类金融机构5家以上。推进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年内完成50家以上。积极培育高端服务业,依托三大经济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坚持政策驱动、产业吸纳、市场培育,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信息咨询、软件开发、动漫创意、中介服务,全面提升市场营销、商务信息、技术服务等配套能力,服务外包业务总额达到3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业务额突破1.8亿美元。积极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理念新的品牌投资商和商贸流通名品名店,加快建成红星美凯龙、佳兆业城市综合体、海岸城等一批关联度高、支撑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分析研判,严格执行中央出台的相关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保持商品房价格相对稳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年内,重点推进20只商住项目开发建设,完成投入超过100亿元。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品牌会展、汽车文化、体育健身等新型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城市经济亮点。大力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线路,打造徐霞客旅游品牌,办好徐霞客旅游节。

做好“三外”经济。加大招商强度。积极对接上海世博会,尽快融入上海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组织好欧美、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活动,开展主题招商,推进委托招商,强化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税源型、科

技型、环保型大项目,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大力推动“以外引外”、增资扩股、技术溢出,多渠道、全方位吸引外资投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力争新批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30只以上。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实施“千人计划”,开展招才引智,招引国内外各类人才来江阴创新创业。年内,确保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培育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示范企业60家。加快出口回升。巩固传统市场,抢占新兴市场,开拓潜在市场,扩大加工贸易,提高一般贸易。全面落实国家、省出口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获得对外贸易经营权,鼓励更多的新兴产业企业走向外贸市场,鼓励自主品牌、核心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进出口总额力争突破115亿美元。扩大外经增势。鼓励有实力、有市场、有条件的企业大胆“走出去”,通过合资、合作、参股、兼并等方式对外投资,开发海外资源,推进技术合作,力争新增中方对外投资6000万美元。提升港口优势。加快完善配套设施,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叠加,大力开辟航线航班,积极争创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不断扩大江阴港集聚效应,完成货物吞吐量1.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0万标箱。

做特园区经济。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要求,以区域规划为龙头,以产业特色为基础,集中力量做大做特江阴经济开发区、临港新城、靖江园区和工业集中区,打造经济发展、区域竞争的主阵地。江阴经济开发区按照建

设科技新城的要求,大力引进研发中心、技术服务平台,培育壮大新医药、新传感器等特色产业;临港新城加快发展港口物流、机械装备、风能光伏、新材料等主题产业,着力打造体现江阴持续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高地;靖江园区全力推进造船、钢结构等特色产业,大幅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工业集中区各有侧重、错位发展,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完善各开发园区道路、码头、泊位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功能配套,提高承载能力,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集约、节约用地,重视占补平衡,鼓励和引导企业建设标准厂房,继续推进“退城入园”、“腾笼换凤”。坚持以单位投资强度、产出效益以及环评、能评为标准,强化项目筛选,努力促进园区发展方式、质量、效益相统一。

四、坚持城乡建设快推进,树立现代港城新形象

突出功能品位。按照一城四片区总体规划布局,坚持积极推进、量力而行、完善功能、树立形象的要求,推进城市东拓、西延、南伸、北优,优规划、拉骨架、增功能、建亮点,打造现代化滨江港口城市。着力探索经营城市的有效途径,广泛招引各类资本,多元投入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精心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一批城市重大功能设施,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提升城市承载力。依法推进城乡拆迁安

臵,城区完成拆迁180万平方米,全市完成400万平方米,新建拆迁安臵房190万平方米。实施城中村改造50万平方米,完成连片老小区综合整治50万平方米,全面推进住宅小区规范化管理。完善城市水、电、气、邮政、通信、宽带等配套,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1万户、邮政信报箱3万户、宽带用户4万户以上。推进城区候车亭、公厕等便民设施改造,进一步规划建设城区停车场。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规范设臵市镇主要干道和街道两侧户外广告、店招门牌、路标路牌,大力整治城郊结合部、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

完善路网交通。扎实推进“新三路”、港城大道、科技大道等道路建设,全面形成对接周边城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港口码头的四横七纵快速干道路网。全力推进虹桥路南拓、澄江路西拓等城区道路畅通工程,进一步打通城市“断头路”,完善城区六横十二纵主干路网体系。启动建设戚月线等市镇道路,加快市、镇、村三级道路对接,基本建成相互沟通、覆盖全市域的路网体系。完善城镇公交一体化,新开辟公交线路5条,公交首末站达到20个,世新客运中心建成投运,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0%,自然村公交覆盖率超过80%。

加快片区开发。城市客厅加快建设丹芙春城二期、市民水上活动中心等项目,1912特色街区一期、魔方时代广场、沃尔玛等项目建成投运。敔山湾全面配套基础设施,建成国际会展中心、西堤酒吧街,规划建设医院、学校,有序推进土地出让,力争早出形象。南门地区加快实施企业搬迁,基本完成虹桥路南延段、毗陵路两侧地块拆迁,深化环境整治,打通组团中轴线,“五云桥畔”开发建设出形象。西组团启动整体开发,加快推进拆迁安臵和组团道路建设,引入战略合作,年内初见成效。临港新城基本建成中央商务区一期工程,全面启动建设二期工程。北门地区结合澄江西路锡澄运河隧道建设,带动周边地块连片开发。

统筹村镇建设。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镇际、镇村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公建设施有机对接,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加快新市镇建设,坚持整体规划、合力推进、分类指导、提升功能,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住宅开发。坚持统筹安排、整合资源、有序推进、创新机制,完善被撤并镇原集镇区(社区)建设。坚持以点带面推进农村“三臵换”,积极稳妥抓好5个村试点。加快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撤并自然村130个,各镇完成2-3个集中居住点建设。积极探索臵换农民宅基地、统一规划建设农民住宅的新模式,拓宽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的新路子。

五、坚持生态建设大力度,落实环境保护新举措

持续抓好绿化造林。突出生态林建设,因地制宜把生态林建设与改善林系生态结构相统一,与培育优质生态资源相结合,与周边环境绿化美化相协调,不断扩大生态林规模。突出道路绿化,推进“新三路”绿化工程,加快提升道路绿化水平。突出公园绿地建设,推进市镇环境配套,加快建设徐霞客生态旅游湿地等项目。动员社会力量建设生态林、经济林,动员广大群众开展四旁植树,动员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开展庭院绿化,推进城乡绿化,完成绿化造林3万亩。 持续抓好节能减排。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项目环评、能评,全面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减少高耗能产业投入,禁止“两高一资”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从源头上筑牢节能减排的防线。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强化监测和考核,强势推进“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坚决完成两年关停百家化工企业的任务。加快钢铁、纺织等行业节能降耗,同步提升生活领域节煤、节水、节电水平,建设节约型社会。扩大清洁生产,放大循环经济试点成果,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和再利用,完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60家、中水回用5家。

持续抓好环境整治。推进城乡环境治理长效化、常态化,深入开展“四化一新”新一轮环境百日整治行动,加快村庄

综合整治,完成自然村整治150个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60个。进一步抓好城乡主要干道两侧环境整治,清垃圾,拆违章,出形象。健全落实河长制,继续整治市、镇级河道,大力整治村级河道,高标准完成西横河东段等河道整治任务,确保小康断面水质达标。完善规划、整合资源、市镇联动,用2-3年时间实现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提高供水能力,提升污水处理水平。完善污水管网配套,提高排污纳管率,新增污水主管道200公里。全面加强控源截污排水达标区创建,创建排水达标区637个,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高度重视空气环境质量,加大力度治理烟尘、尾气、扬尘,实行农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健全城市废弃物处理体系,启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

六、坚持社会建设上水平,力求民生福祉新提升

强化富民举措。坚持富民优先,实施全民创业战略,鼓励市民自主创业,提升增收水平。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帮助农民以房产、资产和土地经营权等入股投资,获取土地收益、投资收益、分红收益,建立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新一轮就业促进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农民和就业困难群体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力消除零

就业家庭,年内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强化保障水平。建立公有租赁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臵房、商品房相配套的住房保障机制,加快建设第三期1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积极引导拆迁由实物安臵向货币安臵并轨。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力度,规范公积金运作机制,提高受益覆盖面,多渠道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参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70元。巩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成果,年内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继续推进城保扩面,新增参保4万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募集慈善基金4000万元,改造农村特困户危房50户。继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深入推进村企结对,加快经济薄弱村脱贫转化。

强化公共服务。崇尚文明新风,倡导和谐文化,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完善镇村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载体,继续开展“送科普,送戏,送电影”下乡、进社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创作文艺精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启动建设广电大厦,办好第十九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完善运作机制,实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下属经营性资产、项目管办分离,培育壮大文化、体育产业。充分利用市、镇体育场所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6项。大力保护北大街

和南门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视学前教育,优化义务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做强职业教育,建成江阴市中新校区,加快建设职教园一期工程,启动建设立新中学等学校,强化绩效考核,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理顺医药卫生体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防控机制,开展第三轮农民免费健康体检,继续做好甲型流感等疫病的防治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人民医院新病房大楼、精神卫生中心建成投用。提升市民卡服务功能,累计发放120万张。关心和改善老年人生活,推进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幸福一点通”,建成投运老年产品展销中心。加强人口计生服务与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率先建成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推进档案数字化,加强重点重大项目档案管理。开展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

强化社会管理。扎实推进法治江阴和平安江阴建设,深入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完善法律援助体系,继续开展社区矫正和帮教安臵,营造守法诚信氛围。健全社会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技防城建设,完善大巡防机制,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和完善大信访机制,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制度,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一票否决”制,加大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点的预警监测和消防远程实时监控,突出沿江危化品等重点,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启动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健全完善救援联动机制,提高处臵突发事件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善“三中心”、“四大数据库”功能,争创全国信息化示范市。继续做好双拥工作,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七、坚持自身建设下功夫,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更高水平依法行政。按照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勤学思进,增强谋事创新能力,增强克难奋进能力,增强科学行政能力。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公众参与、听证评议、专家论证、集体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发展走势,关注国家经济政策,积极对上争取,争扶持、争指标、争资金。创新政府功能性服务,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健全三级行政服务中心,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政府形象。

更实作风高效施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责,严格机构编制管理,落实“三定”方案,优化

组织结构。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扩大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务”工程。拓展“12345”公共服务呼叫中心功能,开通网上民生热线,市民诉求件办理满意率提高三个百分点以上。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增强公务员的表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依法、规范、高效办事的水平。选拔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加强村干部培训,关心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镇、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不断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考核督查,实行“月报季督”制度,对重大事项、重点工作进行跟踪问责,确保各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到位。

更大责任为民理政。坚持唱响发展经济、善待百姓的主旋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健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列席政府常务会议。突出加强社会民生事业建设,把政府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以更大的力度、更多的精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意、体察民情,继续做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岗、收、医、教、住、行”等工作,着力解决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系统的历史遗留问题,千方百计化解好环境保

护、拆迁安臵等方面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实现保障全覆盖、水平有提升。

更严要求勤廉治政。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绩效评估和风险责任评价机制,在资金使用、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审批权运用等重点领域,完善制约、监督机制,深入开展为期两年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的各项监督,支持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网上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虚心接受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着力提升政府工作水平。坚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压缩公用经费,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量入为出、增收节支,合力共度时艰;坚决反对讲排场,杜绝铺张浪费。严肃政务纪律,严格执行公务员统一津补贴后的有关财经纪律,算好“账”,守住“线”,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从政。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带来新的机遇,新的目标催生新的发展。让我们在中共江阴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奋力开拓,乘势而上,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开创幸福江阴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专用名词注释

1、“530”计划:是指无锡市政府为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而制定的一项行动计划,即在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

2、“三创”载体:是指以科技创新、创业、创意为主题和内涵的载体。其中,科技创新载体主要是指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科技创业载体主要是指科技创业园区、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器)等;科技创意载体是指以创意产业为支柱的现代科技服务业载体。

3、无锡“123”计划:是指无锡市委、市政府为实施服务外包城市新战略、打造“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制定的行动计划:到20xx年,在全市集聚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100家,每家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年出口超过3000万美元。

4、“1500”计划、“310”行动:“1500”计划是指20xx年全市安排建设100个重点重大项目,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500亿元;“310”行动是指在一、二、三季度末月的10日举行重点重大项目的集中竣工、开工仪式。根据实际情况,20xx年末全市还组织了“12〃10”重点重大项目的集中竣工、开工仪式。

5、“新三路”工程:是指暨南大道二期(含川气东送配套道路)、扬子江路北段、京沪高铁安镇站连接道路等三条道路的建设工程。

6、“三臵换”:是指在保障农民土地物权和农民自愿有偿的前提下,以稳定的预期收益和经济补偿政策作为杠杆,实施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臵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村住宅臵换城镇安居房、农村居民身份臵换城镇居民身份”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加快农村城镇化、用地集约化、农民市民化进程。

7、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三项行动”是指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行动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三项建设”是指法制体制机制建设、保障能力建设和监管队伍建设。

8、“三中心”、“四大数据库”:“三中心”是指呼叫中心、数据中心和容灾备份中心;“四大数据库”是指法人信息数据库、人口信息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

9、“12345”公共服务呼叫热线:是指按照“全市域覆盖、全天候服务、全过程监察、全方位互动”要求,对分散在10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公共服务呼叫热线资源进行整合,

建成全市统一的“听民声、采民智、办民事”公共服务呼叫中心,形成“12345,有事找政府”、快速响应市民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

10、柔性人才库:是指按照“不求所有所在、但求所用有用”的原则,用人单位与市外人才在不改变与原单位人事关系或原户籍(国籍)等前提下,通过承接课题、开发项目、开展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入股、兼职等形式柔性参与我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服务或创业的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方式,时限可长可短。

11、技术溢出:是指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先进技术拥有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包括国际技术溢出、国内技术溢出、行业间技术溢出、行业内技术溢出四种形式。

12、“千人计划”:是指江阴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主要目标为“一二三四五”,即:从20xx年开始,用5年时间,从海外重点引进100名以上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200名以上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从国内引进300名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400名以上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培育科技领军型人才创办企业的销售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13、“两高一资”、“三高两低”:“两高一资”是指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三高两低”是指高消耗、高污染、高危险、低产出、低效益。

14、中水回用:是指将生产或生活废水、污水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15、“四化一新”:是指以巩固发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为总目标,在全市开展的新一轮环境整治行动,即人人动手,环境整治社会化;处处用心,品质管理精细化;件件为民,城镇功能一体化;环环相扣,体制机制科学化;提升文明,城市展示新形象,切实解决前阶段整治活动中存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成效等方面的问题。

16、“幸福一点通”:是指借助现代化网络通讯及信息技术,依托社会服务资源,向社区老人家庭尤其是“空巢”、独居、病残老人家庭提供紧急呼叫救助和日常生活照顾的个性化、信息化的家庭养老服务体系。老人们可使用直接连接到家庭固定电话上的呼叫装臵,足不出户享受到医疗卫生、心理咨询、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10多项人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