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井冈山有感

参观“井冈山”有感

“井冈山”在中国大地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一个充满了红色情怀的地方。19xx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先后率领秋收起义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这里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农村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进行了建党、建军、建校等一系列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章,使井冈山享有“中国革命摇篮”的盛誉。

乘上列车开始了井冈山朝圣之旅。经过一夜的舟车劳顿,于20xx年8月25日晨到达井冈山,匆匆吃过早饭,坐上汽车上井冈山。一路上,导游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南昌起义的革命壮举和毛主席在井冈山的传奇故事。第一个目的地--黄洋界,19xx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次围剿,红军取得了革命史上的以少胜多的经典胜利,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巩固时期。今日虽已再听不到隆隆的炮火声,但是当年保卫战中的那尊神勇大炮依旧威风凛凛地矗立在悬崖边上,还有毛主席所作的词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烫金大字鲜明如昨日。

下一站是大井毛泽东旧居,所见屋前毛泽东平时读书、看报时坐过的大石头以及屋后毛泽东常在树下观看红军练兵的两棵常青树。19xx年1月底,红四军主力三千多人向赣南进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留下红五军七百多人坚守井冈山。后来终因敌

众我寡,井冈山失守。2万多敌人窜入大小五井,提出“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烧杀口号。大井村的房屋几乎全被焚毁。井冈山人民按原貌修复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时,将保存下来的残墙镶嵌在新墙中以作历史的见证,并对屋后两棵常青树精心施肥培植,对毛泽东同志坐过的那块石头也加以保护,并将其命名为“读书石”。旧居旁约10米处一栋民房是朱德、陈毅居住地旧址。

经过一夜的休整后,第二天又陆续参观了观龙潭瀑布,接着我们参观了井冈山博物馆。这里记录着我党当年井冈山会师之后的光辉历程,陈列着我党当年的一些文件及革命先烈们使用过的物品,尤其是还有当年我们初中语文课《朱德的扁担》中的那条扁担。当年井冈山的革命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七十多年过去了,但当年的优良革命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作为我党历史上的一个光辉典范,不仅没有被岁月的风尘所遮蔽,而且代代相传,更显得熠熠生辉。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们要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这一根本道理。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涤荡心灵的井冈山之旅,不仅让我们全体党员领略了井冈山如诗如画的秀丽风光,更让我们实地了解了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辛,坚定了我们对党的信念,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井冈

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无私奉献。“井冈山”是珍贵的精神宝库,也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缺少而急需补充的“营养”。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中培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精神使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苦乐观有了新的认识,每一个人的灵魂都被井冈山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井冈山之行无疑给自己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井冈山精神激荡在我们的心中,对党的信仰更加坚定了。这正是我们此次红色之旅的意义所在,她留给我的是永远的红色记忆。

 

第二篇:井冈山有感

井冈山有感

? 机械处 杨 玲

我于20xx年9月14-19日参加了局党委组织的宣传委员培训班,赴井冈山、南昌等地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这次井冈山之行收获颇多,很受教育,一直以来对党都是理性认识,通过这次身临其境的感性参观,深深感到我们党的光荣与伟大,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我觉得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共 产 党员都应该到井冈山去看看。井冈山的自然风光也很秀丽,真的可以说是寓教于乐了。

感慨良多,心头激情澎湃不吐不快,涂鸦一首以作纪念。

游井冈山有感

三湾改编树军魂,八角微光耀苍穹,

大井村头放眼宽,黄洋界上炮声隆。

红军热血染红土,烈士忠骨埋青山,

革命火种代代传,一样青春两样红!

注释:

1、三湾改编:群峰环峙、风光秀丽的三湾村,坐落在永新县西部的九陇山北麓。19xx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八角微光:在宁冈县城东南16公里处的茅坪村谢氏慎公祠后面,有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屋楼房, 楼上有一个八角形天窗,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常在八角楼居住和办公。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

井冈山有感

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八角楼的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3、黄洋界:当年井冈山革命军事根据地有五大哨口——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桐木岭,分别设立在崇山峻岭的险道隘口,屹立在井冈山中心——茨坪的四周,扼守着当时进出井冈山的五条主要山道,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隘。“黄洋界上炮声隆”源自毛主席的一首词《西江月》。

4、大井村:朱毛旧居,19xx年至19xx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等先后在此居住和工作。在大井村头的树下有一块石头,当年毛主席经常在这里看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