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

                               学号:201204192

                          姓名:李欢

                                  班级:农资31201班

黄棕壤的特性及影响

经过这几天的实习,我收获颇多,回来后我整理了笔记,并对自己感兴趣的黄棕壤上网查了资料,学到了的更多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以下主要讲了关于黄棕壤的两个方面内容:

一、pH对黄棕壤重金属解吸特征的影响

吸附和解吸是土壤表面十分重要的土壤化学现象。研究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一解吸特性,将有助于阐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移动及其植物有效性,从而可为因地制宜地合理施用微肥、制定土壤对重金属的环境容量、防治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措施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重金属离子解吸的研究,对土壤管理和环境保护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般认为重金属离子主要依靠专性吸附而保持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能对重金属离子发生专性吸附;这种吸附,在中性表面,甚至在与吸附离子带相同电荷符合的表面(即带正电荷的表面)均能进行[1~3]。专性吸附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被吸附离子和胶体本性都会影响到吸附的这种选择性。Grimmet7增出,相同pH条件下,针铁矿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顺序为Cu2+>Zn2+>CO2+>Mn2+;Kinniburgh等发现,新鲜水合氧化铁选择吸附次序为Pb2+>Cu2+>Zn2+>Ni2+>Cd2+>CO2+>Sr2+,氧化铝凝胶选择吸附次序Cu2+>Pb2+>Zn2+>Ni2+>CO2+>Cd2+>Sr2+[4]

由于专性吸附离子均为非交换态,因此,对于专性吸附和非专性吸附常用实验加以区别,如Tiller等在区分土壤粘粒对Cd、Zn、Ni等的吸持时,在粘粒吸附金属后洗涤一次,被解吸出来的部分称为非专性吸附,留下的部分则称为专性吸附。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吸附一解吸的因素有pH、离子浓度、土壤胶体性质及有机质等,其中pH是主要因素。目前人们对土壤重金属离子吸附特性的研究较多,而对±壤中重金属离子解吸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不同pH下多种重金属离子的解吸特性研究更少。本文研究了黄棕壤在pH4~7不同吸附量下6种典型重金属(Cu2+、Zn2+、Cd2+、Pb2+、Co”、Ni”)的解吸特性[5~7]

1、材料和方法

供试土壤为黄棕壤底层,采自江苏省南京市郊[8]。其质地为中壤(粘粒质量分数为180 g/kg),pH 6.4(水浸提),阳离子代换量16.6 cmol/kg,游离氧化铁(Fe203)质量分数32∥k。该土壤发育于下署系黄土上,粘粒矿物以水云母为主,蛭石次之,并含有少量高岭石。先进行预试验,确定在不同重金属离子(Cl-、Zn2+、Cd2+、Pb2+、CO2+和Ni2+)加入量下,达到某一预定平衡pH时,pH基本达到稳定时)的酸(HCl)或碱(NaOH)加入量,再配制含有一定酸碱的不同含量的重金属离子系列溶液。重金属离子吸附量的测定:以0.01 mol/L NaCI作为支持电解质,采用一次平衡法,测定pH 4.1、5.0、5.9和6.8下,不同初始重金属离子质量分数下25℃时的吸附量[9]。其基本操作如下:称取研磨过60目筛的风干土5.009置于100rnl离心管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金属离子和一定酸碱的混合溶液50 ml,加氯仿3滴,加塞振荡2 h,平衡22 h,如此反复平衡7 d。然后分离出平衡液,分别用玻璃电极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平衡液的pH和重金属离子质量分数,差减法求得土壤重金属离子吸附量。有关吸附试验的材料详见前文报道。不同pH下重金属离子解吸量的测定:将上述研究所用的吸附重金属离子后的土壤,用体积分数为95%酒精洗去残留的游离重金属离子,用1 mol/L的中性NH4Ac反复连续解吸(每次振荡2 h,平衡10 h),直至溶液中无重金属离子为至。测定解吸的重金属离子量,这种解吸重金属离子称为交换性重金属离子,也即非专性吸附重金属离子。

2、结果与讨论

黄棕壤以上6种重金属离子的解吸量均随吸附量增加而增加,随pH升高而增大(图1)说明黄棕壤非专性吸附重金属的数量随吸附量增加而增大。多种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解吸量与吸附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方程有较高的相关系数[9~10],其决定系数大都在95%以上(表1 o该方程的系数(b)反映了解吸量随吸附量增加的程度,在pH 3~6下,Cu2+、Zn2+、Cd2+、Pb2+、CO2+、Ni2+解吸与吸附关系线性方程的斜率平均分别为0.16、0.21、0.91、0.19、0.59和0.53,Cu2+、Zn2+、Cd2+、CO2、Ni2+吸附质量分数每增加1 mg/kg,其可解吸质量分数相应增加0.1、0.21、0.91、0.19、0.59和0.53 mg/kg。解吸量随吸附量增加的越多,则该离子的专性吸附选择性或亲和力越低。因此,从解吸的这一特征上可以看出,黄棕壤对6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选择性顺序为Cu2+>Pb2+>Zn2+>CO2+>Ni2+>Cd2+

二、不同浓度咪唑乙烟酸对黄棕壤可培养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微生物在土壤环境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作为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其对环境独特的敏感性,成为检测和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生物指标之一[11]。土壤酶活性的测定被认为是能够反映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最直接方法。因此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被许多学者用来判断外来物质对土壤的污染程度以及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旧J。咪唑乙烟酸是我国广泛使用的大豆田除草剂,但由于使用年限的延长,出现了较严重的后茬作物药害的问题,关于该农药的环境行为以及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Pemcci等报道了咪唑乙烟酸在推荐剂量下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史伟等研究了30 d内咪唑乙烟酸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但是由于咪唑乙烟酸残留期在半年以上,需要在更长时间内研究咪唑乙烟酸残留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张昌朋等研究了农药的原药和制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响。由于咪唑乙烟酸在田间的使用量与残留较低,需要进一步研究田间低浓度残留的情况下对于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随着咪唑乙烟酸施用年限的延长,该农药对环境生物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本研究以黄棕壤为供试土壤,按照田间使用剂量,更加细致地研究了60 d内不同浓度咪唑乙烟酸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咪唑乙烟酸对土壤呼吸作用、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安全、合理使用咪唑乙烟酸、评估咪唑乙烟酸对农田土壤环境影响提供科学的依据[12]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为黄棕壤,取自南京农业大学试验田,均为未接触过咪唑乙烟酸的表层土壤(0一20 cm),风干过筛(2 mm)。土壤pH值为6.95,有机质的含量为19.23 g/kg,有机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1.57、0.35、16.48 g/kg。

12供试除草剂和培养基

咪唑乙烟酸原药(有效成分含量为95%以上),购自北京勤诚亦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培养基包括: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普通细菌用)。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NaCl5.0g, pH值7.0~7.5,121℃灭菌30min。

(2)改良高氏1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NacCl0.5 g、淀粉20.0 g,补充去离子水至1 000mL,pH值7.0~7.5,121℃灭菌30 min。

(3)马丁氏培养基(培养真菌用)。MgSO0.5g、葡萄糖10.O g、蛋白胨5.0 g、1%孟加拉红水溶液3.3 mL,补充去离子水至1 000 mL,pH值自然,12l℃灭菌30 min。

13试验设计

在室内条件下,称取上述经风干的新鲜土各5.0 kg,分别装入底部带有通气孔的塑料小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咪唑乙烟酸溶液,混匀,不同处理的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g/kg,以不加药剂土壤为对照。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适时补水,使得土壤含水量为20%,试验温度控制在25度,定时取样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所有试验均3次重复,采用Dunc肌,s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

14土壤细菌、真茵、放线茵的计数

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各处理与对照±壤分别进行系列梯度稀释,取合适稀释度的土壤悬液0.1 mL,分别涂布于相应生理群的培养基平板上。细菌平板、放线菌平板、真菌平板分别在28℃下培养2、5、7 d,计数。

15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

土壤呼吸作用的测定采用密闭静置培养法。本试验根据土壤含水量折算成1 g干土1 d产生CO2的量(L)。

16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定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采用KMnO4。,以1 g土壤消耗的0.1 moL/L KMnO4的量(mL)来表示。脲酶活性的测定采用苯酚钠比色法。,以1 d后1 g土壤中的铵态氮(NH3一N)含量(g)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咪唑乙烟酸对黄棕壤细菌的影响

咪唑乙烟酸处理后14 d,土壤细菌的生长受到较明显的抑制,且抑制程度与土壤中的咪唑乙烟酸浓度正相关;之后,细菌生长开始逐渐恢复,处理后28 d,细菌数量基本恢复至处理前的水平;处理后60 d,10g/kg咪唑乙烟酸处理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这是因为土壤细菌刚刚接触咪唑乙烟酸时还不适应,因此刚开始其生长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但这种影响不是持续性的,随着咪唑乙烟酸的降解,咪唑乙烟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各处理的细菌数量逐渐慢慢恢复。

22咪唑乙烟酸对黄棕壤真茵的影响

在整个试验中只有20、40g/kg咪唑乙烟酸处理在7 d后对土壤中的真菌表现出刺激作用,随后就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其余处理土壤真菌种群数量与同期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某些真菌能够利用咪唑乙烟酸作为碳源,促进自身的生长,也有可能是高浓度的咪唑乙烟酸抑制了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而导致真菌能得到更多的养分进行生长繁殖。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咪唑乙烟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各处理的真菌数量逐渐慢慢恢复。

23咪唑乙烟酸对黄棕壤放线茵的影响

放线菌对各个浓度的咪唑乙烟酸都比较敏感,咪唑乙烟酸对放线菌均呈强烈的抑制效应,这种抑制作用与农药浓度正相关,各处理土壤放线菌数量显著低于同期对照土壤。试验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残留对土壤放线菌有很大的影响,放线菌对咪唑乙烟酸比细菌和真菌更敏感,不容易在咪唑乙烟酸胁迫环境下生长和繁殖,是咪唑乙烟酸胁迫下的劣势菌群。

24咪唑乙烟酸对黄棕壤呼吸强度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咪唑乙烟酸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不同。当咪唑乙烟酸浓度低于10g/kg时,其土壤呼吸强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当咪唑乙烟酸浓度高于10g/kg

时,土壤呼吸强度在14 d内受到强烈抑制,随后抑制强度减弱,到28 d时,各处理与对照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刚开始时咪唑乙烟酸的存在减少了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使土壤呼吸强度受到强烈的抑制。但随着时间延长,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开始逐渐恢复,各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逐渐恢复。

25咪唑乙烟酸对黄棕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土壤和生物体内,土壤过氧化氢酶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能有效防止土壤及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所造成的毒害。施用咪唑乙烟酸的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出先抑制后刺激的变化规律。各个浓度咪唑乙烟酸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在14d内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且抑制作用与咪唑乙烟酸浓度成正相关,直到处理后21 d抑制作用减弱。随着时间的延长,咪唑乙烟酸的施用还会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这可能是由于眯唑乙烟酸的施用初期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微生物种群的适应,过氧化氢酶活性得到恢复,甚至高浓度处理会提高酶活性。

26咪唑乙烟酸对黄棕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施用咪唑乙烟酸后,土壤脲酶与对照组存在一定的差异。

3、结论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咪唑乙烟酸对黄棕壤可培养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咪唑乙烟酸对黄棕壤主要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有不同的影响。各浓度的咪唑乙烟酸短时间内表

现出对土壤细菌的抑制,但这种抑制作用在处理14 d后就可以解除,随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20、40峙/kg咪唑乙烟酸处理在处理后7 d对土壤中的真菌表现出刺激作用,随后就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其余处理土壤真菌种群数量与同期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眯唑乙烟酸对放线菌均呈强烈的抑制效应,这种抑制作用与农药浓度正相关,各处理土壤放线菌数量显著低于同期对照水平。浓度低于10g/kg的咪唑乙烟酸对土壤呼吸强度影响不大,高浓度咪唑乙烟酸对土壤呼吸强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14 d后减弱,28 d时土壤呼吸强度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咪唑乙烟酸对土壤呼吸的抑制效应是短暂的。咪唑乙烟酸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咪唑乙烟酸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表现出先抑制后刺激的规律,而且抑制和刺激作用均与咪唑乙烟酸浓度呈正相关。低浓度咪唑乙烟酸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而高浓度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于对照,随着试验著变化,而高浓度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于对照,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土壤脲酶活性逐渐恢复。

参考文献:

【1】于天一,季国亮,丁昌璞可变电荷土壤的电化学[A]【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王维君,邵宗臣,何群红壤粘粒对CO、Cu、Pb和Zn吸附亲和力的研究[J]土壤学1995;

【3】宗良纲,徐晓炎土壤中镉的吸附解吸研究进展闭生态环境,

【4】MCLAREN R GGRAWFORD D V Studies on soil copper:2 Th:specific adsorption of copper by soils[J]J Soil Sci,1973,24

【5】FORBESE A,POSNER A M,QtnRK J P The specific adsorption ofdivalent Cd,Co,Cu,Pb and Zn ongoethite[J]J Soil Sci,1976,27

【6】朱鲁生,王军,林爱军二甲戊乐灵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环境科学,2002,2000,32(13):1867一1875.

【7】朱鲁生,张玉风,樊得方.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9,18(1):25—27.

【8】孟立君,吴风芝.土壤酶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622—626.,2004,70(5):2966—2973.

【9】关松荫,张德生,张志明.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274—338.

【10】史伟,李香菊,刘士阳,等.咪唑乙烟酸对土壤好氧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4):700一703.

【11】张昌朋,刘新刚,徐军,等.咪唑乙烟酸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J].农药,2010(2):117—120.

【12】金 益.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第二篇:(高起专)毕业实习报告


不用打印,用网络教育学院提供的封面

毕业实习报告

住院患儿家长心理问题的探讨

申请人:杨宇晶

学科(专业):护理学

指导教师:宋梅

20##年03月


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班级1003层次 高起专 姓名杨宇晶  学号  10016105202005

一、报告题目    住院患儿家长心理问题的探讨                     

二、报告工作自   2014  2 月 16 日起至   2014  年4 月16 日止

                              


题目:住院患儿家长心理问题的探讨

学科(专业):护理学

申请人:杨宇晶

指导教师:宋梅

摘  要

目的:探讨患儿家长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适宜护理对策。方法:用口头访问的方式,对数百名患儿家长进行随机访问。结果:总结出6个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 焦虑和紧张、惧怕与缺乏安全感、怀疑和不信任、得到优先照顾、获取患儿疾病信息、早日出院。结论:通过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问题的分析,便于有预见性地对家长进行心理护理, 心理干预,利用家长与患儿亲密关系与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

:患儿家长;心理问题;护理对策


目  录

1 实习目的或研究目的... 1

1.1 心理分析... 1

1.1.1 现状分析... 1

2 实习内容... 3

2.1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3

2.1.1护理措施.... 3

3 实习结果... 5

3.1 患者的主要心理... 5

3.1.1 产生原因... 5

4 实习总结或体会... 7

4.1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7

4.2 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原因... 7

4.3 医护人员要注意仪容仪表 ................................................................... 5

4.4 沟通技巧 ............................................................................................... 5

4.4 沟通技巧 ............................................................................................... 5

4.5 调动家属的积极因素,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 5

4.6 主动交谈,尊重家属,争取配合 ....................................................... 6

4.7 就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 6

5 致    谢... 9

参考文献... 11

附    录... 13


1   实习目的或研究目的

1 实习目的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也就是说,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开展的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层:有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甚至还会达到相反的结果。为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我们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足可以转化为病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如不要某护士阿姨打针等等。在临床,我们发现,家长与患儿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几乎是相同的,例如家长的惧怕感、悲哀感、焦虑感等与患儿的这些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但家长与患儿对疾病的主体感受不同,又使家长有一些患儿没有的心理表现。便如希望角色转换,代替患儿接受痛苦的治疗等。在此我们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2   实习内容

在榆林第二医院儿科几个月的实习,护理的的对象都是0-14岁的儿童,而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患儿哭闹,患儿家长过度焦虑,幼儿治疗依从性差,静脉穿刺不能保证“一针见血”等,这些都会导致患儿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的不满。我们所面对的是许多不会用语言表达的孩子,护患沟通难以进行,这就要求每位护理人员都要有爱心和耐心。要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进,对患儿的需求要及时解决,哪怕是轻声的问侯,指导家长如何抱患儿或者帮助患儿家长倒一杯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无形中就会增强患儿及家长对我们护理工作的信任感,同事也培养了我们的爱心和同情心,并

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3   实习结果

3.1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3.1.1焦虑和紧张

入院时对疾病的缺乏熟悉,对环境的生疏感引起的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转到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所管的床位。

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产生的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对病情变化的反复陈述,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耽心遗漏病情变化。

由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引起的焦虑;表现为不安心治疗,要求提前出院。

3.1.2惧怕与缺乏安全感

家长对疾病预后产生的惧怕感;

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得很悲观,避免说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

由于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的惧怕感;表现为患儿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3.1.3怀疑和不信任

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的对治疗方案的怀疑;表现为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阐自使用自己所谓的办法或找来许多书籍对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书上的方案为准。

对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的不信任,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

对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的局限引起的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表现为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要求转院等。

3.1.4容忍

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的生病是自己照顾不周造成的,对孩子有欠疚感,于是对孩子病中的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错误的行为如打骂医护人员也不加管教;非凡是一些绝症患儿的家长对患儿在吃、穿、玩等方面的不合理的索要和故意毁坏物品不加以制止,并对工作人员的制止表示不满。

3.1.5依靠感

家长对患儿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也依靠于护理人员,而对自己表现得缺乏信心,生怕自己的动作会伤及孩子。

3.1.6同病相怜感

表现为相同疾病的患儿家长非常轻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尤其是重症或绝症患儿家长;新入院的患者家长有时对老病人的经验的信任程度更甚于医生。

3.2护理措施

首先要找出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形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心理护理。

3.2.1对家长焦虑心理的护理

对环境生疏引起的焦虑,护士可具体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定,并对主管医生和护士进行介绍,如需要帮助时可以找谁等,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

对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引起的焦虑,可以通过进行病人教育,介绍病情,疾病的发病原因,一般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尤其对家长在平常可以做到的护理措施进行讲解,如饮食护理,具体说明哪些食品可以吃,哪些不能等。使家长对疾病有所了解,并对自己可以为孩子所能做的事情有信心。

对病情变化引起焦虑,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病情变化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医疗方案放心;同时护士还要加强巡视,以实际行动使家长安心。

对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焦虑,应首先向家长目前的困难表示理解,但要强调现在所用治疗方案的必要性,说明中断治疗可能对患儿造成的影响,鼓励家长克服困难,同时与医生沟通,在用药方面,从价格较低并有适应症的药品开始用,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还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使家长有信心坚持治疗。

3.2.2对家长惧怕心理的护理

对因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惧怕,护士应针对患儿的疾病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预备。对预后良好的疾病,在对家长说明时可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预后差的,应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以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尤其对慢性病应指出现代科技进步,不要放弃希望;而对病情发展较快的,要用肯定的语言告诉家长,医院会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治疗。

如为对患儿进行检查或治疗进行引起的惧怕,应当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要达到的目的在检查前向家长说明,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家长,“我们将会最大程度的减少患儿所受的痛苦。”在做治疗时应提高操作成功率,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如一次成功,可帮助家长减少惧怕感。

3.2.3对家长怀疑与不信任心理的护理

对由于与书籍上治疗方案有差异引起的对治疗怀疑,可以向病人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而书籍上治疗是针对大多数的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通过此类与患儿具体情况相同的治疗方案的分析,从而消除家长的怀疑。

对由于医务人员言行等外在条件引起的不信任,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重有技巧的交流,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

对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引起的对医疗水平的不信任和怀疑,可以通过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护理技术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以良好的护理服务来增强家长的信心。

3.2.4对其他心理表现的护理

对家长容忍心理的护理:要向家长指出一味容忍孩子的溺爱行为是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出孩子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希望家长在护士对患儿进行教育时,不要一味袒护。

对家长依靠心理的护理:可以利用家长对护士的依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但不是将家长原本能够进行的对患儿日常护理工作全部交给护士来做。而是教给家长正确的日常护理知识,如怎样正确更换尿布,怎样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如何正确喂养患儿,如何及时添加辅食等,帮助家长独立的进行日常护理,这样做既使患儿得到了正确的护理,也增加了护患感情,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对家长同病相怜心理的护理: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向大家推荐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而使疾病恢复良好的病例,由这些家长亲自指出配合护理的重要性和有利之处,可以使家长能够主动配合护理。但要避免家长间乱传所谓的‘偏方’,一旦发现,要及时制止,并向家长指出这样做的错误和严重后果。


4   实习总结或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作者认为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注重的几点:

4.1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要具有真挚的同情心要理解家长由于孩子生病带来的痛苦,只有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才能赢得家长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2心里问题的产生和原因

要注重观察和仔细分析不同的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家长的需要并满足这些需要。

4.3医护人员要注意仪容仪表

要有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护士形象是与家长交流的前题,应保持干净整洁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美好的语言,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愿意与护士沟通交流。

4.4沟通技巧

注重沟通的技巧。能够专心倾听家长的陈述,帮助家长更好的交谈,鼓励家长提出疑问,认真解答疑问等,都需要技巧。

4.5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家长是患儿的保护者、支撑者,全部利益的代表者。家长是患儿接受医疗护理的主宰者。家长对患儿的病情症状最早了解,起着提供情况、协助诊断治疗的重要作用。家长在患儿接受治疗护理时的情绪也直接影响患儿,所以护士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心患儿,急家长之所急,痛患儿之所痛,把患儿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家长的疑问作出负责的和科学的解释,因而在护理工作中,要树立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主动帮助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使家长形成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家长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百问不厌,稳定家长的情绪,也有助于消除患儿对治疗的恐惧,使患儿和家长都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可大大提高护理效果。

4.6主动交谈,尊重家属,争取配合

家长陪着患儿来到门诊就医,来就诊患儿的常见病是高热、高热抽搐,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同时家长又缺乏心理准备,加上患儿哭闹而不能完全表达痛处,家长对患儿的持续高热不知所措,家长的心情都焦虑不安,患儿也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而恐惧哭闹,特别是害怕打针。这就要求护士主动与家长交谈,仔细询问病情,态度要热情、和蔼、耐心,使用通俗易懂的医学用语,讲明病情,给家长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尽可能地让家长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希望,使家长深感护士的关爱是发自于内心的,并设身处地体会家长的心情,予以及时的安慰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取得家长的信任,争取其积极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儿疾病的早日康复。

4.7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门诊绝大部分的患儿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接受治疗和护理,比如肌肉注射、静脉输液、换药等,几乎每一步操作过程都是在家长的关注下进行的。护士的一举一动,消毒是否彻底,是否按无菌技术操作,静脉注射的准确率,换药是否认真处理伤口等,直接关系到患儿疾病的转归和家长对护士的信任态度。因此,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掌握好护理技能操作基本功,做到一针见血,具备过硬的护理技能操作能力,在护理工作中做到头脑清晰、机智果断、反应灵敏、手脚勤快、动作迅速、干脆利落、细致周到、井然有序这样就更能增加家长对护士的依赖感和信任感,也是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的重要保证。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除了具备娴熟的专科护理技术、过硬的基本功,还必须不断学习和了解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并运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才能把儿科护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儿童心理特点是年龄小,生活不能自理但活泼好动,情绪情感表露直接、单纯,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儿童难以发挥在疾病中主观能力作用。因此,儿科病人心理护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给患儿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医护人员的服装要干净整齐,无破损及血迹,因为肮脏破旧,带血迹的衣服会给患儿带来恶性刺激,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医护人员说话要和蔼可亲、耐心细心,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疼爱他们。使他们对护士有亲近感容易接受我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操作时医护人员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患儿疼痛感,否则会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所以,第一印象关系到今后心理护理的效果,决不可轻视。掌握好患儿心理发展规律,有针对地实施患儿的心理护理,患儿由温暖的家庭,忽然来到陌生的医院,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且目睹小朋友接受打针,手术等治疗,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性格,而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总之,用护士真挚的同情心,理解家长,设身处地为患儿着想,赢得家长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主动地配合护理和治疗,并直接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交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消除了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能够主动地配合护理和治疗,并主动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进行交流,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进行,护理程序处于良性循环。既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也对患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增强了护患间的关系,对儿科开展整体护理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


5 致    谢

致 谢

首先深深的感谢我的导师宋梅老师在本设计期间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宋梅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令我钦佩不已,胡老师的耐心辅导,使我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设计,同时使我从李老师那里不仅学到了知识,学会了研究的方法,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所有传授过我知识的老师,是您们辛勤的工作促使了我在知识高峰上的不断攀登,让我从懵懂中走出来,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阎红,朱丹.运用心理护理程序开展临床心理讨论的现状[J].护理研

究,2010,19(5):145-147.

[2]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2008.

[3] 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8龚耀先. 医学心

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4] 徐俊冕. 医学心理咨询方法.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

[5] 斯蒂芬·P·罗宾斯,孙建敏,李厚泽.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9.

[6] 洪炜.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7]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8] 刘振声.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与处理[N].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附    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