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杭州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xx年杭州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

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59069

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cn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

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20xx年杭州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

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

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

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

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济研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 Email:Kf@Cir.cn

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cn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 1559069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675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5@p

咨询电话: 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

Email: kf@Cir.cn

网上阅读: /R_QiTaHangYe/69/HangZhouLvYouHangYeXianZhuangYu

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有着2200年悠久历史的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

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以来就是高频率的

旅游趋向城市。杭州作为以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城市,在实现旅游活动日常化、

亲近化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杭州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

长点,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成为赚取外汇的主要产业之一。

20xx年,杭州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长15.19%;国内旅游人数9

40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3%;入境旅游人数316万人次,同比下降4.57%。

20xx年,杭州航空口岸正式获批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

1886.3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3.18亿美元。接待入境旅游者326.13万人次,接待

国内游客10606.43万人次。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

告认为:按照杭州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杭州将形成全新旅游格局,

未来“一心一轴七区五翼”的旅游空间格局也将得到确定。未来杭州旅游将从观光产品

“一支独秀”,向观光、休闲、会展产品“三位一体”转变,从“景区时代”向“目的

地时代”转变。20xx年的杭州将成为城市旅游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已经巩

固的“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人间幸福天堂”。

济研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 Email:Kf@Cir.cn

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cn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针对当前杭州旅游

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杭州旅游行业发展投资及战略建议。

报告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分析、权威的数据、直观的图表等,帮助杭州旅游行业

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报告是杭州旅游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杭州旅游行业发展趋

势,洞悉杭州旅游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

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文目录

第一章 旅游业相关概述

1.1 旅游产业相关概念及旅游类型划分

1.1.1 旅游的定义

1.1.2 旅游业的定义

1.1.3 旅游类型的划分

1.1.4 旅游资源

1.2 旅游产业的特征

1.2.1 综合性

1.2.2 关联性

1.2.3 敏感性

1.2.4 季节性

1.3 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3.1 世界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2 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导部门

1.3.3 旅游业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

第二章 2012-20xx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分析

2.1 2012-20xx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综述

2.1.1 中国旅游业正迈入全民消费新时代

济研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Email:Kf@Cir.cn

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cn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1.2 旅游业与环境的发展关系

2.1.3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分析

2.1.4 中国旅游业转型与产业政策选择分析

2.2 2012-20xx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分析

2.2.1 20xx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

2.2.2 20xx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

2.2.3 20xx年中国旅游业热点分析

2.2.4 20xx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2.2.5 20xx年中国旅游业面临形势

2.3 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经济学分析

2.3.1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产品的经济学特征

2.3.2 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率机制

2.3.3 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的合理定位

2.4 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挑战

2.4.1 中国旅游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2.4.2 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4.3 中国旅游业中存在的不足

2.4.4 中国旅游资源的产权问题分析

2.5 中国旅游业发展策略

2.5.1 中国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2.5.2 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策略

2.5.3 应构建中国现代旅游资源产权制度

2.5.4 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 2012-20xx年杭州旅游业的发展

济研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传真:010-66183099Email:Kf@Cir.cn

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cn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3.1 杭州旅游资源及旅游品牌概述(订阅电话 010-66181099)

3.1.1 杭州旅游资源

3.1.2 杭州城市品牌与旅游品牌

3.1.3 杭州观光休闲旅游

3.1.4 杭州会展旅游

3.2 杭州旅游业发展综述

3.2.1 杭州旅游业发展进程

3.2.2 杭州旅游业已实现六大跨越

3.2.3 杭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2.4 杭州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3.3 2012-20xx年杭州旅游业运行分析

3.3.1 20xx年杭州旅游业发展回顾

3.3.2 20xx年杭州旅游业发展状况

3.3.3 20xx年杭州旅游业发展分析

3.3.4 20xx年杭州旅游业发展动态

3.4 2012-20xx年杭州假日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3.6.1 20xx年国庆黄金周杭州旅游创历史之最

3.6.2 20xx年春节黄金周杭州旅游业基本状况

3.6.3 20xx年国庆黄金周杭州旅游业基本状况

3.6.4 20xx年春节黄金周杭州旅游业基本状况

3.6.5 20xx年国庆黄金周杭州旅游业基本状况

3.6.6 20xx年春节黄金周杭州旅游业基本状况

3.5 杭州旅游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3.5.1 杭州旅游企业网络平台经营状况分析

济研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Email:Kf@Cir.cn

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cn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3.5.2 杭州旅游企业可利用电子商务营销资源分析

3.5.3 杭州旅游企业电子商务营销的策略

3.5.4 杭州旅游企业电子商务提升与发展的策略

第四章 2012-20xx年杭州特色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4.1 2012-20xx年农村旅游分析

4.1.1 杭州农村旅游产业现状

4.1.2 杭州农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3 杭州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策略

4.1.4 杭州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4.2 2012-20xx年体育休闲旅游分析

4.2.1 杭州发展体育休闲旅游有重要意义

4.2.2 杭州体育休闲旅游需求行为分析

4.2.3 制约杭州体育休闲旅游需求的因素分析

4.2.4 杭州体育休闲旅游需求与项目选择意向分析

4.2.5 杭州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策略

4.3 2012-20xx年茶业旅游分析

4.3.1 茶叶与旅游相结合打造杭州城市品牌

4.3.2 杭州茶业概况

4.3.3 杭州茶业旅游的现状

4.3.4 杭州茶业旅游开发的前景

第五章 杭州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及问题与策略

5.1 杭州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

5.1.1 创新是不竭动力

5.1.2 人本是核心理念

济研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Email:Kf@Cir.cn

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cn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5.1.3 环境是独特优势

5.1.4 品质是目标指向

5.1.5 竞合是关键所在

5.1.6 和谐是深厚底蕴

5.2 杭州旅游业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5.2.1 杭州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5.2.2 杭州旅游业接轨上海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5.2.3 杭州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5.2.4 以产业融合拓展杭州旅游业

5.3 杭州实施“旅游西进”战略的进程及思路

5.3.1 “旅游西进”战略概述

5.3.2 “旅游西进”战略的重要意义

5.3.3 “旅游西进”战略的进程

5.3.4 “旅游西进”战略的发展思路

5.4 杭州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必要性及策略分析

5.4.1 杭州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必要性

5.4.2 杭州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有利条件

5.4.3 杭州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具体策略

第六章 2013-20xx年相关产业的发展分析

6.1 杭州酒店业分析

6.1.1 20xx年杭州酒店业状况

6.1.2 20xx年杭州酒店业状况

6.1.3 杭州酒店业积极转型升级

6.1.4 杭州星级酒店业的发展状况

济研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Email:Kf@Cir.cn

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cn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6.2 杭州餐饮业分析

6.2.1 20xx年杭州餐饮业回顾

6.2.2 20xx年杭州餐饮业状况

6.2.3 20xx年杭州餐饮业概况

6.3 杭州会展业分析

6.3.1 杭州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6.3.2 杭州会展业发展的特色模式

6.3.3 杭州会展业发展的战略及措施

6.3.4 杭州会展业的规划蓝图

第七章 (济研咨询)杭州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7.1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7.1.1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7.1.2 中国旅游业两大潜力市场亟待挖掘

7.1.3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7.1.4 中国旅游服务的文化趋势

7.2 杭州旅游业的前景及趋势

7.2.1 杭州市旅游业前景的分析

7.2.2 杭州旅游业确立未来发展蓝图

7.2.3 杭州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7.2.4 文化休闲旅游是杭州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

7.3 2015-20xx年杭州旅游业预测分析

7.3.1 2015-20xx年杭州旅游业总收入预测

7.3.2 2015-20xx年杭州国内旅游人数预测

7.3.3 2015-20xx年杭州入境旅游人数预测

济研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Email:Kf@Cir.cn

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cn 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附录

附录一:杭州市旅游条例

图表目录

图表 20xx年部分地区国内旅游情况

图表 20xx年入境旅游人数情况

图表 20xx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情况

图表 20xx年入境旅游者构成

图表 20xx年主要客源市场情况

图表 20xx年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按目的分)

图表 20xx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按年龄分)

图表 20xx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按性别分)

图表 20xx年入境旅游者构成

图表 20xx年旅游外汇收入构成

图表 2015-20xx年杭州旅游总收入预测

图表 2015-20xx年杭州国内旅游人数预测

图表 2015-20xx年杭州入境旅游人数预测

略??

订阅《20xx年中国杭州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编号:1

559069

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1099、010-66182099

咨询邮箱:kf@Cir.cn,传真:010-66183099。

阅读全文:/R_QiTaHangYe/69/HangZhouLvYouHangYeXianZhuangY

uFaZhanQuShi.html

济研咨询电话:400-612-8668、010-66181099、66182099 传真:010-66183099 Email:Kf@Cir.cn

 

第二篇:中国旅游资源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资源行业分析报告

世纪证券(筹)余熙 湘财证券 赵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概 述

一、旅游资源 景点 旅游产品

我国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拥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山水旅游资源、民俗风情资源,形成以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构成的著名观光产品,像中国的九寨沟、黄山、张家界、黄果树、香格里拉引人入胜,象北美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澳大利亚的大宝礁,加拿大维多利亚的BUCHARD GARDEN,巴黎的罗浮宫、意大利的庞贝、罗马的城中城梵帝冈一样,都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旅游资源,人类文明的经典、大自然的杰作。 旅游资源定义很多,这里采用由国务院发展中心在"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定义:在特定时代和地域空间中,人类认知能力所能够发现的一切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客观存在。因此,旅游资源不仅仅包括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还包括现代社会创造的一切社会事件、活动和现象,如民风民俗、都市文化、工业农业、科技成就、节日庆典、重大事件等。只要能够刺激旅游需求的资源,都应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旅游产品是商品化了的景点及各种服务的集合。景点是已经充分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景点是激励游客旅行的主要因素,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没有景点,其他的旅游服务就失去了意义。

二、景点的特征:

1、区域性

景点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因此景点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仅自然景观存在区域性差异,人文景观也同样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人们在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同时,创造出的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一定的地域色彩。如居民的建筑特色、饮食文化等都因地理环境不同而有区别。

2、观赏性

景点观赏性越强,则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像我国的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桂林山水,埃及的金字塔,日本的富士山……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可替代性

自然景观的区域差异,意味着资源的可模仿性极差,它难以模仿或复制。像长江三峡、壶口瀑布等更是无法用人工力量来异地再现的。

3、文化性

旅游景点除具有美学特性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参加历史景观可以开阔人们的历史视野,加强人们的修养;参加博物馆,给人以艺术的熏陶。

4、不可再生性

除人工可以栽培与繁殖的动植物外,可以说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旅游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将不可再生。正是这种不可再生性,才唯此珍贵,令人神往。也因此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重要性。

5、季节性

旅游资源的季节性是由其所在的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决定的。比如,严寒的冬季,千里冰封,万

里雪飘,欣赏北国风光则正是时候。自然景观的季节性变化使旅游行业的发展在一年中出现明显的淡旺季之分。

6、综合性

孤立单个的景观,往往很难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单个景观,在不同层次、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面前,会"众口难调",只能吸引其中一部分游客。因此,一个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尺度景观的数量越多,比例协调,则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越大。

三、景点的分类

根据形成原因,景点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景点的四种类型

景点的四种类型

自然环境 最初并非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 专门为吸引游客

而建造的人造景 特殊活动

海滨 庙宇、教堂、清真寺 游乐园 观看、参加体育比赛

岩洞 古代遗址、纪念碑 主题公园 艺术节

悬崖 古代园林 展览中心 市场和集市

河流湖泊 水库 野生动物园 传统的民俗活动

森林 露天博物馆 历史纪念日

野生动植物园 文化遗产中心 宗教仪式

参观工厂、车间

对游客开放的农场

娱乐中心

赌场

矿泉疗养地

业余活动中心

休闲购物中心

应注意的是:1、前三种为长久性景点,而第四种是暂时性的,存在时间有限,通常事先已作好了安排。

2、旅游会对前两种类型景点带来威胁,例如污染、水土流失等。因此这需要管理好游客,合理规划并处理好游客带来的问题。3、四种类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可能会相互重叠。

二、景点行业分析

一、行业的市场特征

1、景点产品的市场结构特征是垄断竞争

景点类型 可否复制 产品差异度 进入壁垒

自然环境 不 很大 由于不可复制,不能任意进入

最初并非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 不 很大 同上

专门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 可 靠品牌和服务特色区别 规模经济壁垒

资本需求壁垒

从上表可以看出,自然景观和最初并非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从资源上看是不可复制,因此具有景点资源垄断性,但景点产品却不具备市场垄断性。因为即使是景点产品完全不同,有很大差别的产品都可以部分相互替代。产品差异度大,差异在于提供给顾客满足的价值取向不一,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桂林山水甲天下","惊险刺激的迪斯尼乐园",让游客获得种种不同的特殊体验。但本质上都是让游客消磨闲暇时光,得到生命的乐趣,这种一致性导致景点的市场结构特征是垄断竞争,任何一个景点产品都不可能满足和吸引所有的顾客。

相对于自然景观,人造景区的独特性相对缺乏,进入门槛主要由规模经济壁垒、资本需求壁垒决定,因此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2、景点分散于各个区域,但是客流有一定的集中度。

1)向大城市集中。据19xx年旅游统计年鉴中抽样调查8743名国内游客,国内游客的主要目的地依次为北京(11.3%)、上海(9.4%)、重庆(5.9%)、天津(5.2%)、西安(4.4%)、广州(3.6%)、青岛(3.6%)、昆明(3.5%)、武汉(3.0%)、厦门(3.2%)。

2)景点主要是向交通便利,名气卓著的名胜景点集中。景点的经济地理位置比知名度更重要,如北极探险,无论多么有魅力,游客也不可能克服交通和区位的限制慕名而去,经济地理位置包括景点区域的道路交通密度、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等等,当然重要的一点还包括区位与景点特色的结合,只有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旅游在嘈杂的大都市里才会具有生命力。

3、大型景点的开发有很强的经济拉动效应

例如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香港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为应对经济不景气,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财政预算案中,提出税务宽减、推动基建等刺激经济增长的举措,这其中被媒体广泛关注的是首推建造迪斯尼乐园项目。

二、景点供给、需求分析

1、景点的供需特性

1)景点产品的供给刚性

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景点供给容量在一定的时空中总是有限的。自然景观的供给和宏观经济周期完全不相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即使需求无限,也不能使它有所增加。最初并非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的特征,也基本和自然景观的特征一样,因为历史不可以复制,像长城,故宫等。专门为吸引游客而建造的人造景观,在宏观经济周期好,而需求旺盛的时候,增加投资,供给可以增加。但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增加供给。

2)景点供给质量和数量整体上还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不足,我国旅游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与海内外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不相适应。例如20xx年"五一"节期间,20多万游客涌到桂林旅游,光过江游客就达到10万多人。各宾馆、饭店、招待所全部爆满,许多安排不到的游客只好到灵川、临桂、阳朔等近郊去求宿,周边县的宾馆价格迅速上浮40%~50%,车船价格成倍翻番,要预定客房及车船票必须现金交易。面对每天从四面八方涌入的4.5万人次游客,桂林高高挂起免战牌,各旅行社早早就婉拒旅游团队,一些旅行社宁可放假也不接团。

3)景点需求的周期性

(1)经济周期影响

任何类型的景点产品,都属于奢侈消费品,它的弹性很大。因此它的需求和宏观经济周期有很强的相

关性,当宏观经济周期处于衰退的时候,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首先要减少的需求就是对景点旅游这种奢侈品的消费。反之,则增加。98年以来,中国由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负面影响和历史罕见大洪水袭击,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没能达到预定目标,国内国际旅游增长速度都明显放慢 了。步入 99年,中国出口增长继续乏力,内需不振,经济疲软,下岗工人越来越多,就业机会越来越难找,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困难,要走出困境还任重道远。经济不景气必然会影响到景点产业的发展。20xx年以后,经济逐步回升。

(2)假日周期

经过22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上的追求,而去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因而,外出旅游便成为众人首选。我国休假制度的改革,更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休闲时间。20xx年全国第一个五一节长假,举国上下4600万人出游,使全国各大景区景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现象。这使人们可支配时间的趋同造成了假日型的淡旺季,我国目前最明显的就是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几个时间较长的假期所形成的旅游火爆。

(3)季节周期

景点旅游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资源的季节特征和人们的消费习惯形成了旅游季节型的淡旺季。从整个行业来说,一般春秋季节是旅游旺季,秋冬季节是旅游淡季。而具体的景点也因为季节特征,而形成季节性周期,这种特性主要体现在自然景观,例如春秋季节的泰山游人如织,而冬季的泰山却是门可罗雀,然而这种特性对主题公园类企业却没有影响。

4、对不同景点类型的需求 各种景点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吸引力,同一旅游者对各类景点的选择取向也是不同的,下面是中国旅游报的统计资料,该资料表明了旅游人群选取比例最高的旅游资源是山水风光,其次是文物古迹,然后才是其他。

感兴趣的旅游资源

感兴趣的旅游资源

山水风光 文物古迹 民俗风情 文化艺术 饮食烹调 医疗保健 旅游购物 海滩 节庆活动 其他

22.7 18.3 14.7 11 10.1 2.5 8.3 2 1.8 8.6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报》,19xx年6月3日

2、景点在供需方面存在的问题:

景点的这种供求特征,形成了旅游的旺季淡季。因为旅游产品是不可储存的,一方面淡季造成了旅游企业资源、人力、设施等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旺季游人的过度集中又给旅游企业造成了一定压力,因为景区容人量的原因,游客大量涌入影响了旅游产品的质量,造成旅游者旅游体验不足、旅游产品质量下降、旅游投诉增多,而且对景区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不利于景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解决景点供需问题的对策:

1、由于旅游景区的不可移动性,虽然时间性的差异不能由企业控制,但旅游企业可以开拓时间性要求不强的旅游者的产品。比如可以针对一些时间性不强的旅游人群,开发一些老年旅游、会议旅游等项目,以平衡淡、旺季的需求。

2、提高旅游产品的经营管理水平,比如:把景区布局得更合理,增加通往景点的线路,让人们充分、全面地了解我国分布广泛的旅游资源,对旅游线路作出理性选择。

3、国家出台政策,普及并延长带薪假。我国的《劳动法》虽然对带薪假也有规定,但相对于国外旅游

发达国家而言,不论从时间上,还是推广的力度上都远远不够。如美国是3-4.5周,法国是5周,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是4-5周,这也是国外旅游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从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来看,还是从实现旅游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或者是从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来看,推广及延长带薪假,均匀分布旅游者的出行时间,都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作为旅游企业和旅游人群都有责任呼吁国家这项制度的建立和推行。

三、景点的生命周期分析

1、整个行业的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

行业所处的寿命周期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从整个行业看,改革开放以来,景点的数量和种类都在迅猛的增加。交通行业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到达以前遥远的景点。另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的消费趋势,出现了大量专门为吸引旅游者、刺激旅游消费而设计的景点的建造,例如主题公园。整体上我国景点行业是朝阳行业,发展处于成长期,但是在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尚处于初级或刚刚起步,而同时我国西部还拥有大量垄断性的旅游资源。

2、单个景点的生命周期分析

一般来说,自然景点的生命周期是很难用目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去套用的。比如长城,只要它存在,没有被毁坏,就总会处于成熟期。

(1)人造景点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

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性是指主题公园的年游客人数在开业头几年达到某一峰值后就很难再次超越,并逐渐走下坡路。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顾客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人造景点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我国有相当数量主题公园是由纯观光性的静态人造景观组成的,园内参与性娱乐项目少,游客看过一次后大多不愿重复游览,因此主题公园重游率较低,公园的旺盛期较短,一般约为3-5年。近年随竞争的加剧,主题公园的旺盛期还有逐渐缩短之势。如何提高重游率,有效延长我国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是一个需要发展商下大力气来解决的问题。

(2)一些景点的生命周期曲线会呈现双峰形。由于推出新的项目重新焕发活力。大多数景点都要经历一两次或更多的改造和推新。比如:在主题公园中新增加游乐项目和一些主题活动;在各种类型的景点中改造服务设施,如改造零售商店、餐饮店等。

(3)如果存在竞争对手,每个阶段都要根据竞争对手的收费来确定自己产品的价格。但是,典型的生命周期理论设想产品的收费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是不变的。

(4)传统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初创期是不会有多少竞争者的。但是除了非常新奇的新景点以外,一般旅游景点在初创阶段便会有很多竞争对手。

三、世界范围内行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历程

二战以前的历史时期,观光旅游占主导地位。在这个时期,旅游业的发展很慢,旅游主要是一游览观光为主,而且主要倾向于风景名胜地或是历史文化名城等传统项目。这种形式的产品是符合当时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进程的。而且旅游者主要集中在皇宫贵族和少数商人富裕者,普通居民并没有多少机会参与。 二战至今,以休闲度假、娱乐购物为主导。二战以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繁荣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主要国家的居民收入已足够他们外出旅游。这个时期,以观光为基础,以娱乐休闲购物为

主的度假型旅游蓬勃发展。

近几年,蓬勃兴起的特种旅游(也即是专项旅游)方兴未艾,呈快速发展之势。这种方式主要满足个人涉猎和个人独特兴趣,有挑战自我的竞争意识,也有融于大自然的愿望。这种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视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这种旅游不包括工作或商务活动及宗教上的朝圣等。特色已经呈现多样化,规模也正与日俱增。举例如下:疗养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草原旅游、海洋旅游、河流旅游、沙漠旅游、修学旅游、体育探险旅游、综合娱乐旅游、观光农业旅游、文化旅游、都市旅游等等。

(二)世界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

从上面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已经逐渐由表及里转向挖掘文化内涵,旅游经营方式和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结构性和阶段性的变化,旅游产品正由传统的陈列式、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以全方位适应现代旅游消费。

世界旅游发展阶段模式和趋势

阶段 旅游类型 主要特征

第一阶段 人文自然景观型 1,以名胜古迹、自然山水景观为载体,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局限性2,是早期旅游的主要形式并延续至今3,借助本地特色,开发成本较低

第二阶段 人造景观型 1,对世界各国自然人文景点的移植汇萃,突破时空界限2,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流3,主要借助大投入产生轰动效应,但人工痕迹明显难以产生持续吸引力

第三阶段 科技参与型 1,在旅游中引入高科技的休闲娱乐项目,强调游客的高度参与2,代表未来旅游开发的潮流方向3,彻底突破时空局限,营造一个充满游戏的崭新、虚拟的文化空间

总体来讲,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表现为以下新特点:

1、传统的观光性旅游向专题旅游转化,如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

2、静态陈列式旅游项目向动态参与旅游项目转化;

3、被动式旅游向主动式、自助式旅游转化;

4、大一统的单一主题旅游向多元化主题的个性化旅游转化。

四、我国旅游景点行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景点发展历程和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旅游业起步较晚,不但比欧美国家晚了几十年,也比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印度尼西亚)和东亚国家(如新加坡、韩国)晚了几十年,这些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早在60年代后期就开始进行大型旅游设施和旅游饭店的建设,对旅游业的发展实施产业政策支持,因而较早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特别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我国旅游业真正的起步时间在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景点的开发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初的19xx年到19xx年,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我国首先对一些名山大川、历史名胜古迹等传统旅游景区、景点,进行了恢复性、抢救性的修建和建设。

第二个阶段,19xx年,为使我国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转变,国务院批准建设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从此以19xx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大连金石滩、青岛石老人等12个地区试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标志。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使中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了由点到面,由景点设施等单体项目建设转变为区域开发、成片发展,同时也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带动了一大批地方级旅游度假区和度假村的建设。截至目前,各地经省(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旅游度

假区已达100 多家。近120个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分布在沿海、沿边共22个省(市、区)中。 中国旅游度假产品覆盖的面积已超过2000平方公里,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以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核心,100多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区)为基础、1000 多个不同类型的度假村度假点为补充,中国的旅游度假产品初步形成金字塔式的产品体系,并具备了发展为多层次、适应国际国内不同需求档次的度假产品体系的条件,为进一步扩大中国旅游产品市场奠定了基础。

在19xx年至19xx年的第二、第三个阶段期间,全国各地就已经开始了人造旅游景点建设,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主题公园,如深圳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河北正定县的"荣国府"、"西游记宫";无锡的"三国城"、"唐城"、"欧洲城"等。但从全国来看,主题公园建设还没有进入高潮。

第三个阶段,从19xx年实行每周双休日至今。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人造景点的高潮,其中包括主题公园。目前全国已有各类人造景点2500多个,其中同时能接待1000人以上的景点1000多个,相当一部分是主题公园。仅游乐园就已经达到300多家。

到20xx年底,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1万多个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古迹、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国的旅游产品类型初步形成了以观光产品为主,观光与度假旅游产品相结合,滑雪、探险、修学、会议等多种专项旅游产品兼有的旅游产品组合。紧跟国际潮流开发的度假旅游、滑雪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和其他特种旅游快速起步,一批产品已拥有世界知名度。依托旅游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扶贫工程,已使400多万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

二、我国景点产品发展的趋势

21世纪,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国内旅游市场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大,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将更加多样化,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旅游者将更加注重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加注重旅游项目的参与性,高科技的旅游产品将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为此,下世纪中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将会采取以下对策:

(1)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观光型旅游产品

我国幅员辽阔,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方面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遍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观光型产品永远是我国旅游产品的主体。但目前观光型产品老化问题突出,如果不进行更新优化,就会逐渐减弱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对传统的观光型产品应进一步丰富其游览内容,把游览和娱乐进一步结合起来,提高参与性与吸引力;老景区里要开辟一些新景点,各地区应根据游客的需要不断推出一些包括自然风光、乡土民俗、技艺表演及观赏性强的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等方面的新的观光型产品。

(2)加快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

各地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会进一步加快开发建设步伐,搞好对外促销和经营管理,争取在21世纪初,使其中的几个度假区成为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度假胜地。

(3)继续大力抓好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

继续抓好专项旅游产品的完善、提高工作;对会议旅游、奖励旅游、游船旅游、汽车旅游、滑雪旅游、保健旅游、探险旅游等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产品继续加快开发工作,争取不断推出新产品。

(4)与有关国家加强联合,推出更多的跨国旅游线路

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以推出更具吸引力的跨国旅游线路。尤其是已经比较成熟的"湄公河跨国游"、"新加坡-郑州-洛阳-西安-新加坡包机游"等跨国游旅游线路应尽快加以完善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三、中国的主题公园

1、发展现状

从我国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第一个阶段,这个过程人造景点发展迅速,尤其是主题公园的发展迅速。因此有必要专门探讨中国的主题公园。

我国主题公园,目前不但数量增长很快,在主题公园类型方面也算比较齐全了。在再现历史、文化方面,有北京的"大观园"、老北京微缩景园;珠海的"圆明新园";无锡的"三国城"、"唐城";河北正定的"荣国府";山东曲阜的"六艺城"等。在展现民俗风情方面,有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昆明的"云南民族村"西安的"华西民族村"等。在展现世界各国名胜古迹方面,有世界微缩景观等。在游乐园、游乐场方面有广州的东方乐园、南湖乐园;中山市的长江乐园;北京的北京游乐园;珠海的珠海乐园等。在科幻公园方面,已出现了广州"天河航天奇观"这种大型项目。据说,深圳华侨城目前正在筹建一个大型的"科幻世界"。

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分析公司的一份《新型娱乐设施市场潜力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主题公园70%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只有10%左右。而国内旅游人士估计,在中国目前的2500个主题公园中,约有2/3景点难以收回投资。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讲,投资于该类公司就不可避免地 "与风险握手"。

2、我国主题公园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

我国主题公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盲目建设,题材趋同。

如广州、成都等地区,市区周围以建有10多家主题公园,各加都面临客源不足。北京则共有39家主题公园,起名"宫、馆、洞、祠",以"看泥人、听故事、走小路"为主要内容的就有16家之多。上海市区、县,1996年游乐园3家,1997年有18家,1998年20多家。人们担心是否会有充足的客源。 从全国看,有类似北京"世界公园"、深圳"世界之窗"的主题公园10多家,有"西游记宫"近40家。这种类似项目过多的现象,如不及时加以控制,有可能在其他项目上重演。

以上问题之所以形成其原因是:

1)至今国家没有一个权威部门能够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管理。

2)缺乏有关主题公园开发建设方面的信息收集、传递和交流。

3)急于求成,设计相互模仿,没有个性。

由于中国主题公园投资建设一直缺乏一个权威机构来统一协调,各地上项目十分随意,从而导致目前中国主题公园在量上总体趋于饱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而相当部分质量低劣的主题公园危害着主题公园整体产业的发展。主题公园供给过剩,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行业利润率趋薄形成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内部发展环境。在目前这段市场调整期内,市场机制将自动起着清道夫的作用,将一些竞争力弱的主题公园淘汰出局,而已确立竞争优势的主题公园企业则可以充分利用这次结构调整的时机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从而获取可观收益。

3、主题乐园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决定因素

一是从客源类型出发,确定主题乐园的主题和功能。二是从客源产出的辐射圈出发,确定主题乐园的选址。三是从客源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出发,确定主题乐园的消费项目和档次。四是从客源的流量出发,确定主题乐园的总体规划、项目数量及其容量。五是从游客的感观与理性、心理与生理需求出发,推出主题乐园的整体形象。六是从游客不断发展的求新、求奇、求异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态势出发,不断追踪研究、策划和推出主题乐园的更新、替代、后续产品。中国的人造景点要想走出低谷,首先要更新旧

观念,分析市场、抓住需求变化的机遇,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要善于投资,利用自身优势,创造品牌,寻找消费者更可以接受的价格,走集团化经营的道路,提高竞争能力,在竞争中才能取得胜利。 经过精心规划并不断推陈出新、管理严格的主题公园必将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五、产业政策

(一)产业政策变迁

第一、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并在空气、水源、噪声等多项技术标准中,对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保护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二,评定旅游资源的国家级重点单位。中国政府分三批公布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50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19处,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700多处,建立了120多处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

第三,加强对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旅游环境资源管理,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主要旅游景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景区的活动。

第四,在编制1996~20xx年的全国旅游发展计划时,明确提出,认真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五,"十五"计划

旅游产品

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和社会经济优势的转化,必须突出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提高规划创意水平为基础,以发展创新为龙头,以配套完善为保障,以扩大市场为目的。完善老产品,开发新产品,建设国家级精品,创建世界级产品,加强民族化内涵,突出特色化建设,参照国际化标准,达到体系化发展。

区域旅游

考虑地理相邻性、资源独特性、文化承接性、产品互补性及市场关联性。发展重点是:东部上水平,中部上规模,西部大开发。即促进三大地区协调发展,同时还要促进重点旅游区突破发展;促进重点旅游圈配套发展;促进重点旅游带加快发展;促进重点旅游线大力发展;促进重点旅游城市高水平的发展。

(二)产业政策构架及变化趋势

1旅游资源的管理体制和开发保护政策逐渐健全完善

中国旅游资源类型众多,存量丰富,涉及到许多不同类型的资源范畴。按照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旅游资源按照不同属性,分别由建设部、文物局、林业总局、环保局、国土资源部、旅游局等国务院主管部、局归口管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各有关部门综合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至90年代,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了管理系统。国家采取了立法,建立保护管理系统,设立管理机构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为规范旅游区点的管理和服务,提高综合素质,19xx年6月,我国颁布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这项标准是我国旅游行业管理、旅游标准化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标准。这一标准自发布以来,各地普遍把旅游区点创A达标,作为全面提高旅游产业素质、扩大旅游市场影响的重要契机。北京八达岭长城、上海豫园等187家旅游区点1月11日喜获首批国家4A标志。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首

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产生,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市场开发与产品开发并举、市场管理与资源管理并重的新阶段。

3、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把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具体如:

延长休假后,我国每年节假日(包括双休日和法定假日)合计达144天之多,其中长假三个(五一、十一、春节); 年初国家计委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债资金范畴,用于景区与干路间的道路建设、公共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安全保障设施建设; 据有关部门透露,20xx年将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以鼓励大众增加旅游休闲活动,届时员工带薪休假、奖励旅游、福利旅游等一系列政策将会出台; 放假安排由目前各地政府自定改为由国家旅游局在获得国务院批准后,提前2周左右向全国公布,以便于旅游者和运输、接待部门合理安排假期行程、运力和接待工作。

4、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也有利于有益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法制建设、制度创新和我国旅游产业在公平的游戏规则下提高整体质量。

六 、入关对行业的影响

(一)主要影响

随着加入WTO的步伐加快,国际资本对中国巨大的旅游市场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兴趣,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并进入到国际化领域,迪斯尼落户香港就是一个证明。在这种大背景下,整合资源,提升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是摆在国内业界面前的紧迫课题。香港迪斯尼将是深、港区域市场最大的变数,香港迪斯尼是华侨城主题公园强有力的对手。据预测,至20xx年,香港迪斯尼的游客量将达540万,其目标将至千万。届时,华侨城将与这个具有国际品牌的庞然大物共处一个区域市场,会分享这个潜在的市场资源。目前,公司正在与深圳市政府协商,对深圳现有的旅游资源作些适当的重组,以增强华侨城绝对优势和竞争力。

旅游业是我国率先开放的行业之一,除了旅行社业还有一些限制外,几乎所有领域都已对外开放,不存在全面适应的问题。在景点子行业中,主要是对人造景点有较大的冲击。在国内一些主题乐园经营开始滑坡、倒闭、转产,甚至有人开始怀疑中国有没有主题乐园生长土壤的时候,世界顶尖级的主题乐园却纷纷向中国市场扩张。与迪斯尼乐园(DISNEY LAND)齐名的美国环球影城(HOLLYWOOD)已在北京恒基中心亮相。热带与亚热带海洋中五彩斑斓的珍奇鱼类、贝类带着太平洋的热浪已经走进北京动物园、中央塔和工体富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大海的魅力。香港迪斯尼乐园正在筹建,对深圳的"欢乐谷"可能是一个冲击。因为它们的定位是重叠的,都是追求刺激,吸引青少年。中国香港政府预期,2006年后迪斯尼公园在竹篙湾落成后,每年将可吸引500万游客访港,其中内地游客占三成半。

对于自然资源类企业和拥有国内名胜古迹经营权的企业,入关是企业发展和企业增值的一大挈机,一方面入关后国外客流大增,另一方面资源性资产在国际市场的增值将带动公司无形资产增值。

(二)对策分析:

1、主题公园的生命力来源于公园的文化内涵。中国的主题公园需要把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固定下来,这种文化的产生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比如,华侨城属下的几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依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理念,目前借助民族大型舞蹈来吸引游客;同时世界之窗以引进世界各地的文化、展现异域文化为主。

2、在主题包装上,从中国文化中寻找相关题材,例如 ,杭州宋城,中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用主办者的话说:"景点是死的,而文化是活的。"每天多达15种民间杂艺表演、9种宋史人物表演、17种作

坊表演和4种大型影视表演,使这一景区成为800年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的鲜活标本。

3、学习欧美主题公园的优点,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吸收借鉴迪斯尼的成功经验,借助动画片的卡通人物,来创造提高主题公园的形象价值,像深圳欢乐谷已经推出了卡通人物"皮皮王",并且准备拍"皮皮王"系列的动画,进而提高欢乐谷的品牌价值。把由国外引进的最新器械娱乐设备融入浓厚的中国文化之中,营造主题鲜明的娱乐氛围。例如欢乐谷在二期中的香格里拉探险区,以"探险"入手,引导游客寻找向往的"仙境"香格里拉。

4、加强竞争意识,采取灵活的经营和定价策略。在华侨城四大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体化建设经营策略,几种套票,景点的门票可自由选择,同时在游客的住宿、饮食、交通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和安全保障。公园内部演出活动的集中化等有效利用资源。

5、同时中国的主题公园与迪斯尼等欧美的主题公园可以形成两大不同风格的主题公园,对比起来各有千秋。比如,迪斯尼不可能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多民族题材的取舍、中西文化的融汇等方面与华侨城一争高低。大家都有不可替代性,迪斯尼乐园有强大的异域主题文化,深入人心;但有一点是迪斯尼永远都不可比的--中国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也就是说中国的主题公园在竞争中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使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与狼共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