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思想状况分析

民警二季度思想状况分析

本季度通过调查情况来看,民警队伍中有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解决:

通过巡警大队召开的讨论会议可知,民警普遍感到任务重,心理压力大。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工作任务繁重,值班周期长。一线实战单位民警加班、备勤或通宵值班现象十分普遍。如遇重要外宾来访和重大节日、重大活动,警卫、保卫工作更为紧张、辛苦。基层民警经常是加班加点,工作量成倍增加。基层民警整日泡在琐事杂物堆里不得脱身。

(二)执法要求高、执法难度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基层公安民警成了基层解决各类矛盾的中坚力量,成为基层党委政府最信赖的队伍。但许多案件、纠纷客观上取证难、调查难。

(三)缺乏有效的体能训练、身体素质较差,民警业余文化生活单调。基层一线实战单位由于警力不足,工作任务较重,事务性的工作太多,大部分民警很少能长期坚持体能锻炼。单位和部门偶尔举办的一些体育运动比赛,也只有少数人参加。长期下来,民警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业余活动鲜少,难以满足民警在这方面的需求。

(四)因工作对家庭照顾不周带来的无形压力。基层民警值班频繁,对家庭的关爱、照顾较少,即使在有限的家居生活中,职业的“综合疲劳症”又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时也难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因此和家庭成员之间较易发生冲突。

以上几点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民警的身心健康。日益艰巨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使民警长年超负荷工作,长期积劳成疾。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各项公安保卫工作十分繁重艰巨,加上警力不足,民警长年处于高度紧疲惫状态,是民警患病的一大隐患。

我队通过调研,参考公安机关中激励民警,从优待警的成功例子,总结出以下几点解决办法

(一) 强制休工休假,缓解民警工作压力。制定了民警

休假制度,要求民警每年初制定休假计划,到时强制休假。休假情况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给民警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缓解工作压力。

(二) 加强基本功训练、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全面落实

大练兵长效机制,加强民警警务技能实战训练,进一步提高现场处置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不断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先后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比赛,丰富民警业余文化生活,引导民警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

(三) 定期体检,预防和及时治疗疾病是对民警身体健

康的基本保障。应为民警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同时将体检结果反馈给民警本人,为民警做好健康保障工作提供较好的参考。

(四) 建立民警家属工作制度,积极构建和谐家庭。成

立家属工作委员会,积极协调民警和民警家属之间、民警家属与公安机关之间的关系,协助公安机关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家庭生活、社交交往、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帮助和管理。

 

第二篇: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07级侦查4区队郭帅

[ 摘要 ] 当今中国警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危害着警察的心理健康,加强对警察心理综合素质培养,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援体系,为民警提供心理健康援助和心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本论文试图从对目前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的分析,探讨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对策.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身心健康、意志坚强的人民卫士!

[ 关键词 ]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标准;原因;危害;对策

警察职业是一个“社会刺激多元化”的职业。随着现代治安问题的日益复杂和治安任务日益繁重,警务工作的超负荷,工作对象的危险性,工作时间的不稳定性,公安民警处于极度疲劳和高压环境之中。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是较好的,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状况与我国社会对警察提出的要求是不相适宜的,警察是我们社会当中惟一有权合法行使暴力的群体,对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有重要责任。同时警察又是一个流血又流汗的群体,其职业特点具有高应激性,高风险性。他们最广泛地面向人民群众,24小时为社会公众服务,面临着无处不在的潜在危险,这样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本论文试图从对目前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的分析,探讨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对策。

一、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涵义及标准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含义应当既符合一般人心理健康的要求,又符合公安工作的特殊性,是指警察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经常的、习惯的内心活动与外显行为的一致。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一)热爱警察职业,对警察角色有很强的认同感。

作为一名警察,只有将自已的全部心身和职明才智积极地投入警务活动中去,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才能体会到自身价值承认的愉悦感。

(二)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异常。

例如出现昆虫恐怖症的人往往对特定类型的昆虫表现出一种极度的恐惧,显然这是一种变态反应。

(三)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于同其他人相互交往,并且把人际关系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其他人相互交往过程中,能用积极态度对待他人,尊重别人的人格和生活习惯,相信别人和信任别人,对于他人的差错能予以容忍,采取宽容的态度。具体的说,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相符合,明白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二是能客观地了解评价别人,能正确反应交往情景的变化;三是积极与他人沟通,尊重、信任别人,乐于赞美接受他人。

(四)保持稳定、乐观向上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情绪稳定,没有不必要的紧不知名的不安感,一般事情不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镇定、遇事不慌,及时采取措施。由于警察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因此心理健康由为重要。一是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二是要冷静地处理警务活动,随时保持情绪稳定;三是合理调节工作和生活,及时消除疲劳和紧张。

(五)保持统一健全的人格。

警察应当在需要、动机、理想、价值观等方面与外显的行为相一致。一个人如果内心与外部行为不一致,就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形成双重人格。

(六)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警察必需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才能调节个人与团体、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一是正确反应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二是客观评价自我,不狂妄自大,也不自菲;三是关于善于接受别人的评价;四是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在危急情况下能够临危不惧,果断地作出应对。

(七)社会适应良好。

警察应该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掌握所在社会占据优势地位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掌握普遍的社会规范,又必须学习警察的各种规章制度、任务和要求,才能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具具体工作的来讲:警察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同事适应复杂的警察工作变化,根据不同要求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二、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要和谐心理必须先和谐,必理不和谐,社会和谐就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撑,一个地区要稳定,首先是个体要稳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心理健康、 心理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视,十七大报告就用82个字的较大篇幅,专门阐述了关于在全国重视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和谐方面的工作,为我们公安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面,进一步增强信心,建设和谐警民关系,

(二)心理健康可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警察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应激,这就要求警察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保持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使警察很好的处理各种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三)心理健康可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

身心疾病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起因中占主导地位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等。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矫正不良的心理反应,积极发挥各种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有效防止身心疾病的发生。

(四)心理健康可减少出现某些意外事件

警察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诱因,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出现意外事件。例如:当警察捉到犯罪嫌疑人后,多数犯罪嫌疑人都会想方设法否认罪行。此时如果警察心理健康水平低,很容易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出现刑讯逼供现象。提高警察

心理健康水平可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五)心理健康有利于民警执法规范化

公安机关民警,尤其是刑事警察,他们接触到的往往都是社会最阴暗面,工作对象大部分都是社会的残渣败类,生活毫无规律,常常拖着疲惫的身心去工作,加之我国民警高付出低回报现状的情况下,犯罪分子会想尽一切手段拉拢我们的办案民警和专案负责领导。如果我们的民警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做后盾,在犯罪分子的金钱美色的诱惑下,我们的干警很有可能会迷失自我,为他人所用,陷入犯罪分子设计好的陷阱中,甚至和犯罪分子称兄道弟,从而不能规范的执法,进而放纵犯罪。

(六) 心理健康有利于公安工作的顺利进行

警察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对和处理繁多复杂的工作任务,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警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以更高的效率处理好各类复杂事物。

三、当今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公安队伍的现状,公安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按照日工作量统计,每年的工作时间实际相当于450天左右,高度危险的环境中,生活无规律,不仅面临着精神和体力上的巨大压力,还要和正常人一样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在普通人心目中,或许警察个个都是钢铁硬汉。殊不知警察和平常人一样,也食人间烟火,也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有的警察甚至会因工作任务艰巨担心自己不能按时完成而产生自杀的念头;有的警察因不能及时缓解自己的心理危机而采取过激行为,并进而导致‘激情犯罪’。尽管近几年,我国各级公安机关都认识到了心理健康对每位民警的重要性,一些地方公安机关也采取了大量的积极措施,但部分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依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备受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的困扰

警察这个职业不同于一般职业,属于高危险、高应激的职业。在所有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指数无可争议的高居首位。警察在追捕、堵截罪犯时,可能会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随时会付出血的代价.执行巡逻盘查任务时,无法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惨不忍睹的刑事、交通事故现场,同伴殉职与受伤者等,势必使警察经常处于高度应激的状态。

大量实例和研究证明:真正的危险情境和想象中的危险情境都会使人紧张恐惧,而且想象中的间接危险情境比实际中的更危险可怕。警察值班、巡逻、出现场都存在潜在的危险,潜在的危险必然在警察的大脑中有所反应,为了不放过一个罪犯,警察必须时时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

警察工作的危险不仅是置身于危险的境地,而且也包含随时待命出发、准备应付危急的心理状态。这种强烈的刺激实际上是对他身心的一种破坏,长此以往,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障碍就出现了。如,某市刑警队的一个民警,他晚上一个人不敢回家,一走夜路的时候,他就感到很恐怖,觉得背后不是有人拿刀,就是有人拿枪。

(二)长时间的压抑、郁闷,对别人、对生活缺少信心,变得冷漠和现实。 心理学研究表明,警察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一般人一生中见到的还要多。工作的特点决定他们经常和活动在法律边缘的人打交道,接触的基本都是社会上和人性中自私、残忍、贪婪、虚假等阴暗的一面。再加上自身与同事在与犯罪分子搏斗中的生死一线经历,都会像梦魇一样跟随他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比较压抑、郁闷,对别人、对生活缺少信心,变得冷漠和现实。

19xx年初春的一个晚上,某公安分局两名刑警在执行完任务后,到一家饭馆吃饭。他们谈起了工作,谈起了积郁在心头的不快和苦闷,谈起因突发事件失约惹怒女友,他们越说越失落,对生活失去信心,竟相约同时开枪打死对方。另一名警察在枪响的同时突然醒悟,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在把战友送往医院的途中他还是开枪自杀。

(三)人际关系紧张

公安工作是社会工作,基层民警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现实生活中竞争机制负效应的渗透所造成的人际交往距离的扩大,使沟通难度增大,造成民警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差。

(四)经常性的激动、暴躁、难以自控

一方面社会转型时期犯罪数量的增加,犯罪种类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我国警力严重不足,加上有“破案率”的压力,警察日夜“连轴转”办案是常事,据统计,警察每人一年平均要比一般人多干130个工作日。超负荷的工作,生活极不规律,精神高度紧张,大脑皮层长期出于兴奋状态,极易让人变得暴躁、易激动、自控能力降低。一个平时很内向、稳重的民警,可能会变得狂躁具有攻击性。个别警察在制止犯罪活动时或在讯问一些顽固不化、充满敌意和挑衅的犯罪嫌疑人时,就可能采取极端措施,危害他人安全,如开枪伤人、刑迅逼供致人死亡等。

(五)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降低

警察为社会积极工作,经常流血牺牲,可很多时候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公众对警察不信任,抱怨指责得多.对警察工作不支持,旁观回避得多.对社会治安不参与,躲闪得多.对公安工作不满意,评头品足得多。在公众的眼里,警察工作集严肃、怀疑和专横为一体,警察形象不佳。警察严格执法,进行社会秩序管理,常常引起公众的非议。警察破了案,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可一旦破不了案,便被认为是无能。少数警察以权谋私,败坏了警察的整体形象,这对广大正直的民警不公平。由于警察这种职业在职业群体中地位显要特殊,必然受到社会的广泛监督,警察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特别是有人借监督之名进行贬低、中伤、诽谤,警察满腹委屈无处诉说,对自己的工作到底怎样做才能使老百姓满意感到苦闷和困惑,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也随之降低。

(六)工作负担过重,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民警心理上产生了厌倦感和恐惧感

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休息时间难保障,生活无规律,身体长期得不到休整,使公安民警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据有关资料了解,当前警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有:心脏病、肠胃病、高血压、颈椎病等10余种。

1. 安民警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导致民警思想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工作压力大,是产生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专项行动多、保卫任务多、非警务活动多,工作任务繁重,使民警工作长期处于紧张、疲惫状态,民警工休假难以保障。特别是一线民警,常年超负荷工作,连续作战,加班加点,休息时间严重不足,基层民警超负荷运转,普遍感到身心疲惫,长期存在的心理压力,危险指数较高,使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二)工作责任大,难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执法责任追究制、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重大案件责任倒查制,以及各种各样的实或不实的投诉,加之警察职业没有固定的战场和时空界限,民警总是处于戒备和警惕状态,紧张有余而松弛不足,使民警随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三)执法要求越来越高,执法环境日益复杂,民警职业认同感和安全感下降。 近年来,在公安执法工作中,一些单位存在着重责任追究轻制度建设、重执法检查轻执法指导、重下压指标轻执法保障的认识性偏差,从上到下相继出台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等钢性措施,导致民警在无形中产生了“危机四伏”的感觉,认为执法如越雷区,随时都可能在无意中犯错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执法环境变得日益复杂,执法工作保障不仅未能得到有效加强反而日益弱化,执法工作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警察执法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不法分子随意借机辱骂、围攻接处警民警,直接导致民警在执法工作中缩手缩脚,瞻前顾后,普遍存在“能少干的尽量少干,能不干的尽量不干,必须要干的应付着干”的思想倾向。

(四)个别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薄弱。

在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中重形式、轻效果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基层单位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研究,工作方式简单,对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不到位,随意性大,制度建设滞后,政治教育满足于读文件、念报纸、提要求,抓学习、培训更多表现在业务工作方面,政治学习气氛不浓。平时,干群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负责同志对民警思想上有什么想法,工作上有什么打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缺乏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队伍中激励机制不健全也影响了民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五)部分民警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需要。

当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公安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基层一些民警对形势关心不够,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对当前公安机关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及开展的一系列重大活动认识不到位,对自身要求不高,工作上缺乏积极性,学习上没有主动性,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怨言多于建言,过分强调客观因素,极少从主观因素上查找原因,明显表现出思想观念上的不适应。近几年来,公安机关虽然加大了教育培训的力度,但是由于一些单位学习培训、教育训练制度不健全,时间难以保证等因素,往往使政治、业务学习流于形式,民警的综合素质提高不明显,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六)精神负担大,工作与家庭的矛盾令民警无所适从。

民警工作繁忙,加班多,出差多,在家时间少,与家人沟通少,顾及家庭少,导致家庭矛盾、婚恋危机。加之住房紧张、家属下岗、老人赡养及子女教育就业等,都无形中给民警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亲情与责任的冲突,造成民警普遍的愧疚心理。

(七)付出与回报反差较大,民警心理失衡。

过半数的民警认为自己的工资低、待遇差,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相比差距较大,即使在公安系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超常付出与较低回报悬殊巨大,导致民警心理不平衡,积极性受到的挫伤。在政治待遇上,职级晋升缓慢,基层较多民警临退休也仅能晋升为副科级,与其它政法机关相比“不公平”。因此出现工作情绪化,成就感、职业荣誉感降低等不良心理状态。

(八)基层压职压级现象大量存在,影响了民警队伍活力。

公安机关职务“僧多粥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在基层,一些民警年已不惑,仅仅是科员职务;一些民警年已半百,仅仅是副主任科员。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35-45岁的民警他们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有强烈的上进心和事业心,思想比较活跃。但一些单位由于压职压级矛盾突出,致使部分民警“感到政治前途渺茫”,拼搏争先的劲头明显减弱,有的消极处理,不安心基层工作。经济待遇与职级待遇联系较紧密,民警关心自己的发展进步问题,这也成为影响队伍活力的重要因素。

2. 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危害与解决对策

(一) 危害:

1、影响警察生理健康。

从医学角度讲,长期性的心理压力过大,将不同程度的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民警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因超负荷工作不同程度的出现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的不适应占一定比例。

2、造成警察行为异常。

因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解,一些民警盲目依赖于喝酒,吸烟转移注意力,还有的过度抱怨发牢骚,不遵守工作纪律,因小事爱与人较劲争执;重者表现为酗酒、嗜烟、不负责任、刑讯逼供等极端行为的发生。

3、致使警察生活不和谐。

过度心理压力,会造成民警缺乏耐心和不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情感上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婚姻生活不和谐,与子女、亲属、邻里及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

4、出现警察工作应付现象。

主要表现为工作进取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放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冷、应、横、推”;工作效率低下,不愿承担新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质量不高。

(二) 解决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政府及各级公安机关必须进行根本

性努力。

1、关注警察心理健康,加强从优待警。

(1)要密切关注民警的心理健康,高度重视和积极预防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将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去,经常性地组织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进一步消除和缓解民警心理压力,积极预防和及时发现影响民警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努力提高民警心理素质,使民警能够正确对待各种困难、矛盾和挫折,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2) 进一步从政治上关心民警,从生活上体恤民警,积极推动从优待警各项措施的落实。认真实施组织管理条例,合理设置民警职务级别,着力解决基层民警压职压级问题,拓宽民警职业发展空间;要进一步完善民警抚恤制度,进一步健全民警因公负伤、致残医疗待遇政策,认真落实民警定期体检和休假制度,健全民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保障民警身心健康。依法严肃查处暴力袭警和诬告陷害民警的行为,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民警的职业认同感,不断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丰富警营文化,推动文化育警。

深入推进警营文化建设。结合深化大练兵的有关内容,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民警身体素质,构建和谐、健康、活泼的警营环境,引导民警养成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3、坚持政治建警,积极构建思想先导机制。

要紧紧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历史机遇,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加强民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增强广大民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确保思想认识实现新飞跃。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制,不断加强思想理论骨干队伍建设,规范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明确基层领导班子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责任和权利,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和形式创新,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奖惩机制,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4、建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

建立民警日常心理关爱制度,发生重大应激情况报告制度,严禁有心理健康阻碍的民警配枪制度,民警心理健康保密制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报送制度等。对遭遇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变故的民警,及时实施心理干预,提供心理危机支援服务。对患有严重心理疾患的民警,在尊重民警隐私的情况下,妥善安排心理辅导和矫治,尽快帮助民警恢复健康。

5、进一步加大心理训练在各类教育训练中的比重,提高心理训练的质量和成效。

新录用民警培训、晋升培训、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业务知识培训等工作中,针对民警心理状况,引入心理训练的内容。一是培养民警的意志品质。通过加强体能、技能训练,提高民警忍耐力和工作毅力,促进个人修养;二是培养民警承受压力的训练。比如开展处置群众性治安事件、暴力案件等实战演练,让民警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经受各种锻炼,增强心理适应性和稳定性,提高民警面对各种压力的能力;三是要加强新民警的岗前适应性训练。

6、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站和热线。丰富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内容,开设心理互动栏目,解答民警心理困惑。开通民警心理健康服务热线,随时进行心理沟通咨询。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心理讲座、义诊,开展面对面的心理咨询。

解决警察心理健康问题,除了社会、政府及各级公安机关的努力,还需要公安民警自己个人的努力。

1、积极建立和谐警民的关系,寻求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警民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相当复杂的,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即警察自身因素、群众因素和社会因素。每种因素在警民关系中的作用不尽相同:警察自身因素是警民关系中的关键因素,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群众因素是警民关系中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它起着配合的作用;社会因素是警民关系中的背景性因素,它的影响和作用是弥散的,但却起着指导作用。现阶段我们正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坚持“预防为主”和“警民合作”的原则,同时按照“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工作社会化、治安对策前置化”的要求开展警务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相信密切警民联系,广大群众的理解是缓解警察工作和家庭上的压力的最好途径。

2、保持心理健康,个人是关键

(1)学会正视压力。要认识到心理压力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造成的,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肩负着法律所赋予的神圣职责,必须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优良品质。

(2)要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在人们心目中,对心理问题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对心理问题过分的害怕和恐惧,另一种是认为有心理问题“羞耻”,不敢向他人暴露。正是这两种错误认识会使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一般的心理问题,发展到心理障碍。因此,要治愈心理问题,必须克服这两种错误的心理。

(3)从事各种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更新文化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以适应公安工作对心理产生的压力。

(4)学会适时释放自身压力。当民警自身无法更好的调试心情排解压力的时候,可以试着向家人、朋友、同时寻求新力支持,还可以向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切忌讳疾忌医,形成心理危机。

3、保持心理健康,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民警很难有时间与家人在一起,不能关心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夫妻间也缺乏沟通,有的夫妻感情淡化,甚至闹离婚。婚姻家庭问题同样会给警察带来巨大的心理问题,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港湾”,家庭幸福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工作,家庭因素对警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往往被人们忽略。良好的家庭气氛主要包括:

(1)家庭成员之间说话做事不伤害到对方,夫妻在患难中能更加体贴、感情专一、能够互相体谅避免矛盾发生。

b) 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较少出现打骂和不愉快等现象。

(3)家庭真正成为每个警察的避风港,在这里,每个成员都可以找到温暖.舒缓压力.放松自己。

(4)为了给警察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家庭成员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使民警赌气上班,不带着沉重的包袱去上班。

当警察,说无怨,是假;说无悔,才真。既然你选择了警察这种职业,你就选择了一种使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神圣使命,就意味着流汗、流泪、甚至流血。牺牲和奉献就成了你生命永恒的主题,贯穿于我们的职业生涯。当然,就警察而言,他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名警察,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使之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警察心理健康是国家和社会的迫切需要,警察心理健康是警察工作与生活的基础,警察心理健康是警察团队开展工作的润滑剂。我们相信只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能很好地解决,从而改善警察健康水准,真正减轻警察工作压力,最终提高警察队伍的战斗力,使之更好地担负起维护社会稳定、承受住群众殷切期望的艰巨任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

[ 参考文献 ]

[1] 王淑合 《警察心理调适》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4

[2] 丁文俊 《警察心理健康》 黄河出版社 ,2004-4.268.

[3]何贵初 《公安民警心理压力与应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2

[4]刘伯祥 《公安工作与和谐社会》 群众出版社 2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