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民警心理研判报告

派出所民警心理研判报告

为及时掌握大队民警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民警问题,汨罗派出所领导采取积极走访民警家庭及与民警个别谈心的形式,对民警当前的心理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掌握,现将具体情况分析汇报如下:

一、当前民警队伍思想状况的主流

一是通过市局及本所部署开展的各项专题教育活动来看,本所民警的思想觉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如通过“六个一律、双八条”“纪律作风整顿”等活动的开展,本所民警在思想认识、政治觉悟、规范执法、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对上级出台的文件、政策和领导讲话,能够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敬业精神进一步增强。

二是通过“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工作上较大程度地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这进一步激发了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工作上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加强了民警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充分展示了新时期民警队伍的精神风貌。

三是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成为广大民警的共识。通过调查我们感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基层民警深感自身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方面的欠缺。基层民警感到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工作能力,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

二、队伍思想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少数民警执法思想和理念仍需进一步转变。在当前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时期,一些民警执法理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执法素质能力、工作水平还不能胜任和履行好岗位职责,表现为少数民警执法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以罚代教,把执法为民当作口号,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少数民警执法上虽无大错,但常有瑕疵,引起信访投诉。

二是一些民警对日常学习提高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市局、本所以集中培训、网上考试等形式来提升民警的业务素质,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民警思想重视程度不够高,也不能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

三是部分民警存在执法畏难、得过且过的的心理。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得不到很好休息,使一些民警身心疲惫;执法上的严格规定,严格的内部管理,使少数民警在执法中存在怕执法、怕投诉、怕丢饭碗的“三怕”思想,一些民警工作中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超常的工作压力,加之高危险的工作环境,导致一些民警心理失衡,左攀右比,认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工作出工不出力。

 

第二篇:心理动态报告

心理动态调查报告

经过多彩的一个寒假,新的学期又如期而至,同学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回到了校园。大学生这个越来越受关注的群体在大学校园里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社会的关心。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了。

我班学生寒假生活丰富多彩,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对众多的社会问题的认识比较理性,返校后精神风貌良好,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当然还是存在些许心理问题:

新学期,同学们已经迅速调整心态,进入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精神状态比较饱满,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涨。但依旧有个别同学出现了“开学综合症”,状态停留在寒假的懒散中,上课注意力不是很集中。

跟据情况来看,想家的人还是有许多的,或许是因为学校离家太远,总有一些学生抱怨,还来不及好好看看爸爸妈妈却又不得不背起行囊,这说明其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恋家情绪较高,自立能力还不是很强。

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事业的艰辛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每一个人,尤其是希望获得知识、赢得未来发展先机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并且呈上升发展的趋势。

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郁闷呀”、“变态”等词风靡各个角落,早已成为莘莘学子的口头禅。然而,在这看似具有解嘲意味的“郁闷”、“变态”词语背后却隐藏着颇受关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自杀、暴力事件、故意杀人等一连串触目惊心的字眼与大学生联系在了一起。一个个原本鲜活的生命黯然失色。生命的脆弱无法承担起心理的负重。在大学这片广裹的沃土上,我们习惯了岁月如歌、青春如画的写意境界,往往忽视了大学校园还是一个多种文化磨励碰接的地带。多样性的价值观、世界观在这里得到延伸或是万向性的改变,大学生心理疾患正是在这一特有环境中多种诱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根据班里最近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从我们班可看出8%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等皆有。

一 这次调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适应环境困难

在激烈的竞争中进入大学,而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如学校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完美,专业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理想,学习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轻松,自己没有在中学时那样卓越等。自豪感与自卑感的交织,不想学和不得不学的矛盾,造成了情绪的波动和低落,因而产生了厌学和压抑等消极情绪。

(2)人际关系不和谐

部分同学因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方法,造成人际交往困难,产生孤独感,缺少安全感,出现焦虑不安、寂寞失落和注意力分散等症状,这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感到空虚无聊,内心困惑,学习、生活失去了动力,整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3) 情感方面的困惑

在校园里谈恋爱司空见惯。有些学生是心理空虚,以此为消遣;有些学生是迫于心理对异性交往的需要而谈恋爱,但在恋爱中有许多心理问题出现。例如,有的女生刚入学就接二连三地受到男生的邀请约会,因不知道如何应付而陷入苦恼之中;有的学生因看到周围的人纷纷交友结伴而自惭形秽;有的学生因失恋而长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轻生;有些学生更沉重的心理负担是性心理方面的问题。

(4) 经济状况带来的问题

个人生活开支增加,许多家庭的经济状况的变化。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1)社会竞争的压力。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样,这也对大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2)社会上不良风气及各种有害思想的影响。

社会上的各种信息通过种种媒介进入校园,良莠难辨。一些学生由于分辨是非能力低,在接受一些有益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接受了一些消极信息。

(3)自我意识不健全,常出现认知偏差。

一个人在自尊、自信基础上建立健康协调的自我统合,即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应对现实的心理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

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等。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严肃活泼、松弛有度的作息安排,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业余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都可以成为一种心理背景,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情趣和色彩。反之,呆板的生活节奏,沉闷、压抑的校园氛围,则很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20xx年04月01日

13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二本(1)班心育委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