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报告)

1-      溴丁烷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用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醇制备1-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有害气体吸收装置的安装,巩固加热回流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主要反应:

         

副反应 

                  

三、实验方法

   1.100ml三口瓶加入13.67g溴化钠加10ml正丁醇烧瓶上装可吸收有害气体的回流冷凝管。

   2.锥形瓶加10ml水,边振摇边加16ml弄硫酸。用冷水冷却,将混合液从三口瓶一口加入,沸石,小火回流59min,冷却、

   3.取下废气装置,30ml冰水于三口瓶一口加入,溶解固体,倒入分液漏斗,有机层加入5ml冷却浓硫酸,震荡,静置分层,放出下层,上层1-溴丁烷依次用8ml饱和碳酸钠,收集下层,然后,10ml水洗涤,收集下层,之后将其加入小锥形瓶,无水氯化钙干燥。

4.然后将粗品滤入50ml蒸馏烧瓶,小火蒸馏,收集馏分,最后温度基本稳定在100‘C、

四、实验药品

1.正丁醇:天津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AR  20100918)

  2.溴化钠: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 (AR  20050310)

  3.NAOH:天津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AR  20100508)

  4.无水CaCl2: 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AR  20101025)

  5. 浓硫酸:北京化工厂 (AR  20100304)

  6.碳酸钠:天津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AR  20100308)

五、注意事项

  分液漏斗分液时,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后(第一次分液)弃去下层;加浓硫酸后(第二次分液)弃去下层;饱和碳酸钠和水洗涤时(第三、第四次分液)弃去上层。

六、数据处理

   1.溴化钠质量:13.67g

2.反应开始时间:14:39            结束时间:15:38

3.蒸馏开始时间:16.10             结束时间:16.28

4.沸程:99-100‘C

5.空瓶重:17.08g        瓶+产物:24.09g

七、实验装置                    

       

八、思考题

  1.制备1-溴丁烷除本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

答:可用三口瓶装置,用恒压滴液漏斗滴加稀释后的硫酸以增加氢溴酸的利用率

2.反应混合液中可能含有那些杂质?如何除去?

①    粗1-溴丁烷中含有小量未反应的正丁醇和正丁醚以及1-丁烯等杂质,他们都能溶解于冷浓硫酸除去

②    粗1-溴丁烷中有事因含有少量游离的溴而显粉红色或红棕色,可用少量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除去

3.    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脱水,蒸馏时为什么要将氯化钙除去?

无水氯化钙的吸水原因是生成了结晶水,加热条件下,结晶水会失去,回到1-溴丁烷中,就失去了干燥的意义。

 ------------------

 

第二篇:1-溴丁烷的制备

1-溴丁烷的制备

思考题

1. 溴丁烷制备实验为什么用回流反应装置?

答:此反应较慢,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时间反应,而玻璃反应装置可达到的最高反应温度是回流温度,所以采用回流反应装置。

2. 溴丁烷制备实验为什么用球型而不用直型冷凝管做回流冷凝管?

答:因为球型冷凝管冷凝面积大,各处截面积不同,冷凝物易回流下来。

3. 溴丁烷制备实验采用1﹕1的硫酸有什么好处?

答:减少硫酸的氧化性,减少有机物碳化;水的存在增加HBr溶解量,不易逃出反应体系,减少HBr损失和环境污染。

4. 什么时候用气体吸收装置?怎样选择吸收剂?

答:有污染环境的气体放出时或产物为气体时,常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剂应该是价格便宜、本身不污染环境,对被吸收的气体有大的溶解度。如果气体为产物,吸收剂还应容易与产物分离。

5. 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加入浓硫酸到粗产物中的目的是什么?

答:除去粗产物中未反应的原料丁醇或溶解的副产物丁烯等。

6. 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粗产物用75度弯管连接冷凝管和蒸馏瓶进行蒸馏,能否改成一般蒸馏装置进行粗蒸馏?这时如何控制蒸馏终点?

答:可用一般蒸馏装置进行粗蒸馏,馏出物的温度达到100℃时,即为蒸馏的终点,因为1-溴丁烷/水共沸点低于100℃,而粗产物中有大量水,只要共沸物都蒸出后即可停止蒸馏。

7. 在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硫酸浓度太高或太低会带来什么结果?

答:硫酸浓度太高:

(1)会使NaBr氧化成Br2,而Br2不是亲核试剂。

 2 NaBr  +  3 H2SO4(浓)   →Br2  +  SO2  +  2 H2O  +2 NaHSO4

(2)加热回流时可能有大量HBr气体从冷凝管顶端逸出形成酸雾。

硫酸浓度太低:生成的HBr量不足,使反应难以进行。

注意事项

1、  加料时,不要让溴化钠粘附在液面以上的烧瓶壁上,加完物料后要充分摇匀,防止硫酸局部过浓,一加热就会产生氧化副反应,使产品颜色加深。

2、  加热时,一开始不要加热过猛,否则,反应生成的HBr来不及反应就会逸出,另外反应混合物的颜色也会很快变深。操作情况良好时,油层仅呈浅黄色,冷凝管顶端应无明显的HBr逸出。

3、  粗蒸正溴丁烷时,黄色的油层会逐渐被蒸出,应蒸至油层消失后,馏出液无油滴蒸出为止。检验的方法是用一个小锥形瓶,里面事先装一定的水,用其接一两滴馏出液,观察其滴入水中的情况,如果滴入水中后,扩散开来,说明已无产品蒸出;如果滴入水中后,呈油珠下沉,说明仍有产品蒸出。当无产品蒸出后,若继续蒸馏,馏出液又会逐渐变黄,呈强酸性。这是由于蒸出的是HBr水溶液和HBr被硫酸氧化生成的Br2,不利于后续的纯化。

4、  如果用磨口仪器,粗蒸时,也可将75°弯管换成蒸馏头进行蒸馏,用温度计观察蒸气出口的温度,当蒸气温度持续上升到105℃以上而馏出液增加甚慢时即可停止蒸馏,这样判断蒸馏终点比观察馏出液有无油滴更为方便准确。用浓硫酸洗涤粗产品时,一定要事先将油层与水层彻底分开,否则浓硫酸被稀释而降低洗涤的效果。如果粗蒸时蒸出的HBr洗涤前未分离除尽,加入浓硫酸后就被氧化生成Br2,而使油层和酸层都变为橙黄色或橙红色。

5、  酸洗后,如果油层有颜色,是由于氧化生成的Br2造成的,在随后水洗时,可加入少量NaHSO3,充分振摇而除去。

6、  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时,一般用块状的,粉沫的容易造成悬浮而不好分离。氯化钙的用量视粗产品中含水量而定。一般加2-3块,摇动后,如果溶液变澄清,氯化钙表面没有变化就可以了。如果粗产品中含水量较多,摇动后,氯化钙表面会变湿润,这时应再补加适量的氯化钙。用氯化钙干燥产品,一般至少放置半个小时,最好放置过夜,才能干燥完全,但实验中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干燥5-10分钟。有时干燥前溶液呈混浊,经干燥后溶液变澄清,但这并不一定说明它已不含水分。干燥后,干燥剂可通过过滤而除去,但本实验为了省事,可用倾倒的方法,用玻璃棒挡住别让干燥剂进入蒸馏瓶中就可以了。

7、  本实验最后蒸馏收集99-103℃的馏分,但是,由于干燥时间较短,水一般除不尽,因此,水和产品形成的共沸物会在99℃以前就被蒸出来,这称为前馏分,不能做为产品收集,要另用瓶接收,等到99℃后,再用事先称重的干燥的锥形瓶接收产品。

   有害气体吸收

    在某些有机化学实验中会产生和逸出有刺激性的、水溶性的气体(例如,在制对甲苯乙酮时会产生大量氯化氢,在制正溴丁烷时会逸出溴化氢),这时,必须使用气体吸收装置来吸收这些气体,以免污染实验室空气。常见的气体吸收装置见图1-6 ,其中图1-6(1)和图1-6(2)是用于吸收少量气体的装置。图1-6(1)中的漏斗口应略为倾斜,使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这样既能防止气体逸出,又可防止水被倒吸至反应瓶中。图1-6(2)的玻璃管应略微离开水面,以防倒吸。有时为了使卤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能较完全地被吸收,可在水中加少些氢氧化钠。若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或逸出大量有害气体,特别当气体逸出速度很快时,应使用图1-6(3)的装置。在图1-6(3)中,水自上端流下(可利用冷凝管流出的水),并在恒定的平面上从吸滤瓶支管溢出,引入水槽。粗玻璃管应恰好伸入水面,被水封住,吸收效果较好。

1、反应装置的密封性要好。吸收液用水即可,气体导管出口处要接近但不能接触吸收液面。

2、实验中采用1:1硫酸,一方面减少副反应,另一方面吸收未反应的溴化氢气体,因此,不能用浓硫酸。

3、蒸出粗产品时,可以不加温度计。检验油滴的方法可用盛少清水的小烧杯接收几滴馏出液,观察烧杯底部有无小油珠。

4、蒸馏时所用的各仪器必须预先烘干,否则产品易浑浊。

5、接受瓶应预先称重,采用减量法可测得产品的重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