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年产5亿片缬沙坦分散片 

                    的车间设计        

学    院:    化工与材料学院     

专    业:       应用化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注:可附页

 

第二篇:机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姓       名: 张洋远

学       院: 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号: 20094024140

课 题 名 称:自行车链条的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指 导 教 师: 刘天祥

研究起止日期:2013 年 3月-20##年6月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年4月26日”或“20##-04-26”。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冲压高技术的大力推广与实施,可对各种复杂形状冲压零件,用多工位连续形成,实现安全生产,达到优质、高产、低能耗。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因而促进了冲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

冲压成形理论及冲压工艺方面,在材料冲压性能研究、冲压成形过程应力应变分析、板料变形规律研究及坯料与模具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发展趋势:为了适应高速、自动、精密、安全等大批量现代生产的需要,冲模正向高效率、高精度、高寿命及多工位、多功能方向发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为链板片冲孔落料复合模的设计,本文介绍的模具实例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可靠。本套模具的设计不是以复杂模具的设计为主,而主要是对模具设计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设计的练习,以达到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的目的。

首先,对零件做整体的分析。包括:材料的使用、精度的要求、工序的要求以及成本的要求等。为了降低成本,对排样方式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其次,对零件整体进行工艺设计。通过工艺目的的设计、工序的顺序设计、压力机的选择等来实现所要达到的要求;再次,想要保证制件精度的要求,就要考虑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因为刃口是冲制工件的主要工作部分,刃口处的精度就决定了制件的精度,就必须根据公差来进行精确计算。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首先,对零件做整体的分析。包括:材料的使用、精度的要求、工序的要求以及成本的要求等。为了降低成本,对排样方式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其次,对零件整体进行工艺设计。通过工艺目的的设计、工序的顺序设计、压力机的选择等来实现所要达到的要求;再次,想要保证制件精度的要求,就要考虑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因为刃口是冲制工件的主要工作部分,刃口处的精度就决定了制件的精度,就必须根据公差来进行精确计算。最后,根据计算出的模具刃口尺寸设计出相应的凸凹模,并且查找资料选择冷冲压模的标准零件,符合标准后,就把凸凹模与其它各零部件进行总体装配。在确定了模具体闭合高度后,选出合适的压力机在调试校验后并进行试冲加工,以达到符合的标准,最终完成链板片的加工。

五、课题的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20##年3月10-20##年3年31)材料的搜集整理查阅相关资料

本阶段需要完成与课题相关的调研工作,并对相关的文章进行搜集、整理,选出与设计有关的资料备用,并且找出自己设计的产品与国内外的不同之处,说明其优点所在,拟定设计草图,选出最佳方案。

第二阶段(20##年4.1-20##年4月30)方案设计,总体布置设计,计算

    本阶段主要清楚的表达出数控车床进给伺服系统的组成,及相关方案设计,总体布置设计.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应进行修改,计算,使之满足生产要求。

第三阶段 (20##年5月1-20##年5月15) 绘制原理图 撰写设计说明书

本阶段主要完成与方案相符合的文章的撰写,包括摘要、前言、设计步骤、内容、参考文献等。

六、预期结论


七、参考文献

[1] 王章忠.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曹立文,王冬,丁海娟,郭士清.新编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 郝斌海.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刘建超,张宝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王伯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 高军,李熹平,修大鹏.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7] 翁其金.冷冲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8] 陈孝康,等.实用模具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9] 骆志斌.模具工实用技术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0] 杨江河,魏永良.现代模具植草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