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 生产实习

淮 海 工 学 院

实 习 报 告 书

题 目: 德邦化工集团生产实习

学 院: 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安全工程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20xx年 x月 x日

前言··········································································4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4

二、 基本要求·································································5

三、 实习内容及地点···························································5

四、 工厂实习内容·····························································5

1评价企业概况 ····························································5

1.1评价企业概况···························································5

1.2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6

1.3 周边环境和总平面布置···················································7

1.4 生产工艺·······························································8

1.5 公用工程······························································9

1.6 安全、消防及卫生措施和设施············································9

2企业安全管理概况 ························································9

2.1 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9

2.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安全生产责任制······································10

2.3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1

2.4 从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11

2.5 安全投入······························································13

2.6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3

2.7 安全教育制度··························································13

2.8 日常安全管理·························································15

3生产工艺流程 ···························································17

3.1造气工艺过程··························································17

3.2联碱工艺过程··························································18

4特定工段/岗位主要物料及其危险特性········································20

4.1一氧化碳······························································21

4.2二氧化碳······························································21

4.3氢气··································································21

4.4液氨、气氨·····························································21

4.5其他危险化学品························································22

5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2

5.1 燃爆危害······························································22

5.2 化学中毒······························································26

5.3 灼伤··································································26

5.4 化学腐蚀·····························································27

5.5 电气伤害······························································27

5.6 机械、起重伤害·······················································28

5.7 高空坠落·····························································28

5.8 噪声、振动伤害·······················································28

5.9 车辆伤害·····························································28

5.10 粉尘伤害·····························································28

5.11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布情况············································30

6主要安全措施 ···························································30

6.1 防火防爆······························································30

6.2 防化学中毒···························································31

6.3 防灼伤·······························································31

6.4 防化学腐蚀···························································31

6.5 防电气伤害···························································32

6.6 防机械、起重伤害·····················································32

6.7 防高空坠落····························································32

6.8 防噪声、振动伤害·····················································33

6.9 防车辆伤害···························································33

6.10 防粉尘伤害··························································33

6.11 安全技术措施·························································33

6.12工业卫生措施 ························································33

前言

  化工安全工程专业是一门及其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也是涉及范围很广、内容极为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其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极大促进了我国安全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为安全工程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的进步与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地不断涌现。矿业、施工、化工生产等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每年由于人和物的不安全操作和状态导致的事故和死亡率都触目惊心,因此安全关系着每个人的利益。而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更应该肩负起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水平的责任,具备安全知识素质,运用安全检查、分析、评价、等科学方法和技术找出事故隐患,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给人民减少灾难和痛苦、企业单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安全技术人员应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只有事故实例与现场环境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安全工程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的指导安全生产。所以,工厂实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和环境,学到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开拓了视野,长了见识,培养和锻炼我们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社会实践基础。在实习期间,我们深受单位领导和学校老师的照顾,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听见,做好笔记,把工厂实习这个环节做好。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增强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受益匪浅。

一、 实习目的和任务

  进一步认识安全工程专业,巩固专业思想;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实地学习相结合, 深化丰富专业知识;经过了这次实习,积累经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了本次实习的经历,了解我国不同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寻找自己职业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与不足,以利于在今后的学习中予以弥补;希望能从实习地获取信息,以便改进学习工作,提高学习的质量。为今后的生产实习、岗位实训、毕业实习和从事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理解、深化和巩固所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实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统一。熟悉安全评价过程,掌握基本的安全评价方法,对企业的安全现状进行评判。

  实习的任务要求是:每天将自己的实习活动记入实习日记,以便老师的检查,并为实习报告积累一定的素材。对实习调研情况,结合个人对专业的认识,做出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将实习期间的学习情况和心得体会,写成文字报告的形式,最后打印上交。

二、 基本要求

1. 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企业的安全状况和管理水平,对安全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有关岗位、职能及运行管理职责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通过生产实习,使自己在学校学习的安全知识,化工生产及其他的专业知识和具体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加深自身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并根据需要丰富和扩大专业知识领域。

3. 通过生产实习,进一步培养自身独立的观察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安全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结合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生产实习,培养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使自己以积极的态度投入社会之中,投入今后的工作之中。

三、 实习内容及地点

  了解各工段/岗位所涉及危险化学品名称、数量及危害特性,重点掌握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和防治措施。撰写实习评价报告。连云港德邦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实习。

四、 工厂实习内容

1.评价企业概况

1.1评价企业概况

  中外合资江苏德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连云港化肥厂,始建于1966年,是国内较早使用联碱法生产纯碱、氯化铵的样板企业,其铜液吸氨、联碱加压碳化等技术一度国内领先。位于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江化路51号。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职工1500多人。2004年12月,台湾、加拿大、连云港德辅等境内外投资者受让95%的国有股权设立为中外合资企业。2005年12月,德邦兴华公司“银球”牌氯化铵荣获中国首批肥料免检产品。2006年7月25日,德邦集团公司通过中国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的认证,获得安全、环保、质量三标体系证书。2008年3月25日,“江苏德邦兴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淮南分公司”更名为“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在淮南市工商局正式注册。公司下辖江苏德邦兴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德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3个控股公司,3个参股公司。企业主要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一氧化碳、氢、甲烷等气体。

1.2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德邦公司位于坐落于黄海之滨--连云港市,海州区江化路51号,东邻著名风景名胜花果山,南依锦屏山。紧邻沿海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连徐高速公路和204国道,交通便利。 常年平均气温14℃,1月平均温度-0.4℃,极端低温-19.5℃:7月平均温度26.5℃,极端高温39.9℃。历年平均降水量920多毫米,常年无霜期为220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雨量适中。东部沿海平原海拔3-5米。

1.3 周边环境和总平面布置

安全工程生产实习

德邦公司周边的化工企业有泰乐化学工业公司,连吉化学工业公司,双菱公司,晶宇电子有限公司,万泰医药材料有限公司等。

连云港市海州职业教育中心位于企业西北约1千米。

香江花园小区位于东南约400米。

海州区政府位于企业东南约1.5千米

海州区人民医院位于企业西南约2千米

企业内部的总平面布置图

1.4 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流程图

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所生成的半水煤气经燃烧室、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送入气柜。

半水煤气由气柜进入电除尘器,除去固体颗粒后依次进入压缩机的Ⅰ、Ⅱ、Ⅲ段,加压到1.9~2.0Mpa,送入脱硫塔,用A.D.A.溶液或其他脱硫溶液洗涤,以除去硫化氢,随后,气体经饱和塔进入热交换器,加热升温后进入一氧化碳变换炉,用水蒸汽使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变为氢。变换后的气体,返回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并经热水塔的进一步降温后,进入变换器脱硫塔,以除去变换时产生的硫化氢。然后,气体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用水洗法除去大部分二氧化碳。脱碳后的原料进入压缩机Ⅳ、Ⅴ段,升压到压缩机12.09~13.0Mpa后,依次进入铜洗塔和碱洗塔,使气体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进一步降至20(ppm)以下,以满足合成氨的要求。

净化后的原料气进入压缩机的最后一段,升压到30.0~32.0 MPa进入滤油器,在此与循环压缩机来的循环气混合,经除油后,进入冷凝塔和氨冷器的管内,再进入冷凝塔的下部,分离出液氨。分离出液氨后的气体进入冷凝塔上部的管间,与管内的气体换热升温后进入氨合成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氮氢气合成氨。出合成塔的气体中,约含氨10~20%,经水冷器与氨冷器将氨液化并分离后,其气体进入循环压缩机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液氨进入液氨贮槽。

1.5公用工程

企业水、电、气、热的供应和分配,包括具体的用量调度。

联碱分厂:

蒸汽消耗39100,软水消耗25730,改造水消耗60500,电耗5917900

合成氨分:

电耗/吨氨 1450,白煤/吨氨1.33,蒸汽/吨氨-0.55,改造水/吨氨9.7,除氧水/吨氨0.5,自来水/吨氨1.07

动力分厂:

烟煤/吨气0.031,白煤/吨气0.111,水耗/吨气1.3,电耗/吨气3

1.6 安全、消防及卫生措施和设施

消防及医院:

消防支队位于德邦公司东北2.3km,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云医院位于东侧1000米,连云港市急救中心位于东侧1.8km,连云港第二人民医院西院区位于西南1.5km

消防设施:

主要是手提式灭火器,主要为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易,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因而,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引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适用范围,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2.企业安全管理概况

2.1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企业设安环部,专门负责环保和安全生产,主要负责处理伤亡事故。还设有能源动力部,负责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同时负责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此外各个分厂都兼职的安全员,负责安全检查与维护。

2.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制定了较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2)“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级领导在所属职责范围内,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3)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要求做到群管、群防、群查、群治的安全工作方针,确保无安全事故。“四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管理和安全一票否决制原则。

(4)新工人进厂必须坚持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5)发现机、电设备运转声音异常或有异味,必须立即关闭电源、挂牌、停机检查、维修,不得带病运转操作,设备运转部位都必须要安装防护罩。

(6)车间内不准带小孩、洗衣服。

(7)车间、仓库内严禁吸烟、烤火、烧饭,非仓库人员不得擅自入

(8)公司生产区域及仓库各处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妥善保管。

(9)公司的所有电器保险丝要适当,不准任意调大或调小,更不能用铜丝代替,不准用湿手湿布去擦电器设备。

(10)特殊工种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上岗证方可上岗。

(11) 认真执行票证制度,必须先开证后动工。

(12)“四不放过”(对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广大职工群众没受过教育不放过,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得到处理不放过)原则。

(13)事故发生后“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者及广大职工不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主要内容是:

厂长、经理是法人代表,是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各个分厂的管理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有关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必须在自己的业务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

职工必须遵守以岗位现任制为主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不违章作业,并有权拒绝违章指挥,险情严重时有权停止作业,采取紧急防范措施。

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关系图

2.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厂里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2.各生产车间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烟火、明火,严禁穿铁掌鞋进入车间及操作平台。

3.严禁酒后作业。作业时精力集中,严禁打闹,不准在作业场所睡觉。

4.员工在生产车间期间,时刻注意个人保护,配戴防护用具。生产期间严禁“三违”现象发生。

5.作业前要检查所使用的设备、机械及工属具是否完好,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2.4 从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对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预案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的知识;

(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有发电工,焊接工,切割工,送电工,变电工,配电工,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危险化学品操作工,运输押运工,储存保管员。

对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电气、起重、焊接、车辆驾驶、杆线作业、易燃易爆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严格考核并取得合格操作证(执照)后,才能准其独立操作。对特殊工种的在岗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2.5 安全投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企业用于安全的投入每年占总收益百分之五,达到了相关规定的要求,基本可以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

安全投入支出范围:1. 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2.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3.安全检查与评价支出

4. 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5. 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支出

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2.6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公司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企业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公司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企业应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充分考虑了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和附近的的医院,消防等机构积极互动,在演练过程中效果很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事故发生时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2.7 安全教育制度

1.宣传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本公司生产的性质特点,讲解安全原则和防火防爆等指示,教育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

2.结合生产车间特点、工艺状况,进行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教育时间不少于24小时。

3.进行岗位各种安全规程制度、安全装置、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具、使用方法,教育时间不少于16小时。

4.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知识和组织纪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5.做好生产前安全讲话,生产中安全检查,成产后安全讲评。

6.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会并做好记录。

7.公司应根据全年安全教育计划同有关人员对公司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8.公司员工必须按时参加安全考试,因事未能参加考试的应改时间补考不得无故缺考。

2.7.1入厂教育

德邦新入厂人员(包括新工人、合同工、临时工、外包工、培训实习人员以及外部单位调入本厂人员等)均须经过公司、分厂(车间)、班组(工段)三级安全教育。

2.7.1.1公司级安全教育

这属于一级教育,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及安全生产重要意义,一般安全知识,本公司生产特点,重大事故案例,厂规厂纪以及入厂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预防知识,并经考核合格,方可分配到分厂(车间)等单位。

2.7.1.2分厂(车间)安全教育

这属于二级教育,由分厂厂长(车间主任)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分厂(车间)生产特点、工艺及流程、主要设备的性能、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事故教训、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并经考核合格方可分配到工段班组。

2.7.1.3班组(工段)教育

这属于三级教育,由班组(工段)长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岗位生产任务特点、主要设备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技术规程、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2.7.2转岗及复工安全教育

公司内调动(含车间内调动)及脱岗半年以上的职工必须对其进行二级或三级安全教育,其后进行岗位培训,考核合格成绩记入安全作业证内方准上岗作业。

2.7.3参观实习人员的教育

进入本公司参观、实习、学习的人员,接待部门负责对其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指派专业人员参加劳动亦应经过接收单位相应的安全教育。

2.7.4日常安全教育

各级领导、部门应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研究职工安全教育的有关问题。

各单位定期开展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每周一次(每周安全活动日:常白班每周一下午;倒班人员第一个白班下班),利用班前班后会,对典型事故案例有针对性展开学习讨论,从中接收教育。

2.7.5重大危险性作业行前教育

在大修或重点项目检修以及重大危险性作业时,安全监督部应督促指导各检修单位进行事前安全教育。

2.7.6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主要包括: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

(2)对特种作业人员按个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的期限组织复审。

(3)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投产后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岗位作业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能进行对立作业。

(4)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企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教育,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2.7.7经常性安全教育

经常性安全教育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采用多种多样形式进行。如:安全日、安全周、安全月、百日无事故活动、安全生产学习班、看录像、图片展等形式,力求生动活泼。

2.7.8职业健康教育

1.教育对象:是指从事职业危害作业人员,以及有关部门的车间(分厂)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的医务人员。

2.教育内容:

(1)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应掌握其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危害机理、预防方法以及自救、互救的常识。

(2)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要重点了解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掌握本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

(3)工程技术人员应掌握预防职业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以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应具备的职业健康相关知识。

(4)教育周期为每2年一次。目标值为90%。

2.8 日常安全管理

2.8.1 生产安全情况

生产安全情况具体包括:生产情况是否稳定,加减量时各岗位操作有无不妥之处,能否按规程操作;各项指标是否执行良好,有无超温、超压、超负荷现象;各塔液位是否在1/2—2/3,有无满液位或无液位现象。

2.8.2 设备安全情况

设备安全情况具体包括:各种设备是否整洁,有无跑、冒、滴、漏、污染环境或乱排乱放现象;各种设备及安全附件运行是否良好,有无带病运行或超负荷运行现象;操作、维修人员能否按时巡检、及时维护保养。

2.8.3 消防安全情况

消防安全情况具体包括:各消防栓是否良好备用,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消防通道及应急疏散、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现象;各岗位灭火器是否完好,数量是否足够,压力指标是否在绿色区内,有无过期、空瓶或不足现象;消防安全标示警示是否完好;生产区用火管理是否到位,有无违章、无证动火现象,有无人员抽烟,动火现场有无隐患;是否有着火现象,处理情况是否妥当,原因及措施是否查明或落实到位。

2.8.4 用电安全情况

用电安全情况包括:夜班照明是否充足,有无死角;各配电用电设施运行是否良好,有无发热、发味、超电流或低电压运行等异常现象,电气检修人员是否穿有胶底鞋,有无带电作业等不良用电现象;有无电炉烧水做饭现象;新安装的电源线有无私拉乱接现象;移动式用电设施是否有触电保护装置,装置是否灵敏可靠;各闸刀、插座、调速器等有无电源裸露现象。

2.8.5 违章违纪情况

违章违纪情况具体包括:生产指挥系统能否统一口令,有无违章指挥、多令指挥现象;各岗位操作能否做到令行禁止,有无违章作业、蛮干现象;各级人员能否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有无迟到、早退现象;各岗位是否按定额上岗,有无人员缺岗现象,有无班前饮酒人员上岗现象;班中作业人员能否坚守岗位并精心操作,有无离岗、串岗、睡岗或干与生产无关的事的现象;有无人员穿拖鞋、高跟鞋、西装短裤、光背等现象,女工有无留披肩发或长辫子现象;当班发生的事故是否召开分析会,“四不放过”原则是否落实到位。

2.8.6 劳动保护情况

劳动保护情况包括:进入生产岗位人员能否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高温作业人员是否穿有耐高温皮鞋,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是否戴有防毒面具,设备检修交叉作业人员是否戴有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是否戴有安全带,有无安全带低挂高用现象;容器内检修人员是否得到批准,器外是否有人监护;与系统隔断的盲板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标示;各种作业是否有安全措施,消防安全措施是有效、到位;各事故柜管理是否妥善,有无开封现象,防护用具是否齐全、有效。

2.8.7 文明卫生情况

文明卫生情况包括:生产区域内的地坑、沟、池、台设置的盖板、护栏是否完好;各作业场所、场地是否整洁、有无垃圾、废油、积水、废旧设备或绊脚物件;各记录、报表是否认真填写,有无涂改、摸黑或不按时填写制造假指标或表面不干净现象。

在进行上述日常安全管理过程的同时,企业还按时记录了检查的台账,以便日后进行工作小结和对相关资料的查找。

出入重大危险源区的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现对出入重大危险源区域作以下规定:

1. 厂区内两重大危险源区大门(氨库区、气柜区)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上锁,钥匙有脱硫付操(2)保管。

2. 相关工作人员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到脱硫岗位填写出入登记表,写明时间、事宜。

3. 外来人员需要进入重大危险源区,经安环质量管理部批准后填写出入登记表,并安排相关人员陪同进入。

4. 对未按规定填写出入登记表的,一次罚20元。由此造成事故的,将根据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5. 造气分厂负责管理,当班值班长负责监督,安环质量管理部不定期抽查。

凡擅自强行进入的,当班操作人员应立即制止。并通知经警队到现场,必要时可报告公安部门进行处理。

三、生产工艺流程

3.1造气工艺过程

造气一般是以块煤为原料,采用间歇式固定层常压气化法,在高温和程控机油传动控制下,交替与空气和过热蒸汽反应。反应方程式:

C+O2→CO2+Q,CO2+C→2CO-Q,C+H2O(g) →CO+H2-Q

造气工段的主要设备有:蒸汽缓冲罐、余热锅炉(压力达20公斤,设弹簧式安全阀)、造气炉、罗茨机、洗涤塔。

间歇性地通入蒸汽、空气,此工段的安全问题最多,因为涉及到空气和煤气,一个阀门出问题都可能引发爆炸。

夹套里加水用来冷却炉壁,产生蒸汽,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夹套的液位准确性。盲板的作用的是使出口和进口都封死,让整个设备处于封闭系统,洗涤塔若未加盲板会发生水封倒流。阀门使用长时间后会出现内漏。

气柜里有半水煤气的CO、一部分CH4、H2S,从炉子里出来的气体达300℃左右,洗气塔一部分降温,一部分洗涤。

3.2联碱工艺工程

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与氨碱法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化工过程,使过滤碳酸氢铵后的母液中含有的氯化铵结晶出来,总反应为:

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②2NaHCO3===Na2CO3+H2O+CO2

其循环过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分两个过程:

1、制碱过程:先将母液Ⅱ吸氨,然后吸收CO2进行碳酸化,析出NaHCO3。碳化悬浮液经过滤得重碱NaHCO3结晶,滤液称为母液Ⅰ。重碱经煅烧取得纯碱产品。

整个过程又分为以下几个工序:

精制盐水工序

盐水吸氨工序

氨盐水碳化工序

重碱过滤工序

重碱煅烧工序

2、制氨过程:先将母液Ⅰ吸氨,降低温度并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铵析出。

联合制碱法工艺流程:

四、特定工段/岗位主要物料及其危险特性

4.1 一氧化碳 (CO)

一氧化碳的危险性类别属第2.1类——易燃气体。是无色无臭无味,易燃,有毒(窒息性)气体。几乎不溶于水,不与水、酸、碱反应。熔点-199.1℃,沸点-191.4℃,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0.97。

一氧化碳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2.5~74%(体积)。

一氧化碳属Ⅱ级(高度危害)毒物,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一经吸入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的携氧功能发生障碍,导致组织缺氧而使人中毒、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甚至昏迷死亡。

一氧化碳主要存在于造气工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形式为水煤气,水煤气的日均生产量为——吨。

一氧化碳主要在造气工艺过程。

4.2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并用于钢铸件的淬火和铅白的制造等。其化学性质稳定,没有可燃性,一般不支持燃烧,但活泼金属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如点燃的镁条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可跟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碳酸盐。跟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无毒,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也会使人因缺氧而发生窒息。

二氧化碳主要在造气工艺过程和联合制碱工段。

4.3氢气(H2)

氢气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无色、无味、无臭、易燃。常压下沸点-252.8℃,临界温度-239.9℃,临界压力1.32MPa,临界密度30.1g/l。在空气中含量为4%~74%(体积)时,即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氢在各种液体中溶解甚微,难于液化。液态氢是无色透明液体,有超导性质。氢是最轻的物质,与氧、碳、氮分别结合成水、碳氢化合物、氨等。天然气田、煤田以及有机物发酵时也含有少量的氢。

空气中的燃烧界限: 5%~75%(体积)

易燃性级别: 4

毒性级别:0

易爆性级别: 1

氢气主要存在于造气工艺过程和合成氨工段,主要存在形式为水煤气,水煤气的日均生产量为——吨。

4.4液氨、气氨(NH3)

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爆炸极限为15.7-27.4%,相对密度(空气)为0.6;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坏死,接触氨气轻度者出现流泪、咳嗽、粘膜充血和支气管炎,严重时发生肺水肿、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液氨、氨水或高浓度氨气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Ⅳ级(轻度危害)。

氨气吸入人体,少部分为二氧化碳说中和,余下的进入血液,主要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呕吐、乏力等。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氨气及液氨主要存在于合成氨工段和联碱分厂,氨的月均生产量为8000吨左右。

4.5 其他危险化学品

硫化氢

硫化氢,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吸收, 进入体内一部分很快氧化为无毒的硫 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经尿排出; 一部分游离的硫化氢则经肺排出。无体内蓄积作用。人吸入70~150mg/m3/1~2小时, 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 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吸入300mg/m3/1小时, 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吸入760mg/m3/15~60分钟, 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吸入1000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硫化氢主要存在于造气分厂的脱硫过程中,生产系统的设备和管道表面,由于硫化氢气体的作用,常会生成一层疏松的铁的硫化物(FeS与Fe2S)。在进行检修时,硫化物与空气接触可能会引起自燃。

氯化铵

  氯化铵为白色晶体,无气味,在338度时升华,相对密度(水)1.5;接触氯化铵及其粉尘轻微刺激皮肤、眼睛及呼吸系统,食入后可引起低度中毒;皮肤及眼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纯碱

纯碱为白色粉末状晶体,有腐蚀性,可轻微刺激皮肤、眼各呼吸系统。皮肤及眼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硫化钠

  无色或黄色颗粒结晶,工业品为红褐色或砖红色块状。可燃,相对密度1.86,熔点1180℃。本品遇酸分解并放出剧毒的易燃气体硫化氢,水溶液有腐蚀性。另外,本品无水物可自燃,需注意。皮肤及眼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五、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1燃爆危害

生产过程中的绝大多数设备和管道中,都存在有易燃易爆物质,即一氧化碳、氢、氨、以及其混合气,若在生产过程中遇明火、静电聚积等均可能引起燃爆。生产过程中氢、半水煤气、合成气、氨等物质和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且系统中压力较高,容易发生泄漏,遇高温、明火、雷电、静电等有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可能。高速运转的压缩机、由于制造缺陷、轴振过大、轴温过高等情况引起火灾爆炸。液氨储罐在液氨受热气化时压力急剧增大,有发生爆炸事故进而发生火灾事故。此外,电气系统、冷冻装置、仪表控制操作系统、空分装置等也存在火灾、爆炸潜在危险。

生产过程中当出现下列情况时,有导致燃爆事故发生的危险:

1)若操作条件不当,反应失控产生高温;或压力控制不当使设备超压,均可能产生燃爆危害。

2)由于腐蚀、振动、填料磨损等原因,造成输送有害气体的管道、管件、阀门或设备泄漏。如气柜腐蚀漏气;煤气系统阀门腐蚀、填料磨损漏气。

3)转动机械填料或机封磨损造成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如半水煤气风机、压缩机、循环机、冰机等。

4)气液设备液位过低,使得易燃易爆气体通过液体管路系统跑出。如造气冷却塔、脱硫塔、脱碳塔、铜洗塔及分离器等。

5)造气系统中煤气发生炉或煤气管道上防爆膜破裂,造成大量煤气泄漏。

6)造气系统中煤气发生炉系统空气阀内漏,易造成煤气炉内或煤气管内爆炸。

7)系统大修或部分管道、设备停车维修时,设备、管道中的易燃易爆气体置换不达标开始动火;或开车时系统中的氧气置换不达标,均可能引发燃爆危害。

8)高压串低压,如氨冷器、后置锅炉等列管内均为含氢、氨量很高的混合气,且操作压力均在28~30MPa,而氨冷器的列管外为0.15MPa的液氨和气氨,后置锅炉的列管外为1.2MPa的蒸汽,如果列管泄漏,会造成高压串低压,可能会引起燃爆危害。氨分离器中的液位太低时,也会造成高压串低压,即1.6MPa的液氨管路与液氨贮槽中串入高压气,可能引发燃爆危害。

10)系统中的油分、氨冷器等设备排出的油污和溶解的可燃组分,以及转动设备润滑油超温、泄漏,也可能引发火灾。

11)变换炉、氨合成塔在更换催化剂时,如果未将催化剂钝化处理好,在催化剂卸出时,催化剂可能由于剧烈氧化而燃烧,引发火灾。

12) 气柜中所贮存的煤气总量应始终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过高时易造成倾斜而使煤气泄漏,过低时易造成气柜抽瘪,使系统检修时,煤气有可能倒回管道中而引发着火、爆炸及中毒事故。

13) 氨及尿素尾气(含氢、氨、氧、氮等)具有燃爆危险,泄漏遇见火化会引起燃爆事故。尿素包装岗位的筛分与气流降温系统存在尿素粉尘爆炸危险。尿素生产存在高、低压设备,引高压串低压等原因,会引起设备超压,造成物理爆炸。

14)正常放空口,安全阀的泄压口位置较低或在室内,有引发燃爆事故的可能。

15)在有燃爆气体可能泄漏的地方未按要求使用防爆电气。

16)违章作业。在禁火区抽烟、动火,或在动火前未对大气中易燃易爆组分进行取样分析,或在分析未达标前盲目动火。

造气工段

  造气工段主要制造半水煤气,其主要成分如下:H2,CO,CO2,N2及极少量的CH4,O2和微量的H2S。H2,CO、CH4极易爆炸。在生产过程中,一旦空气进入煤气柜、洗气塔、煤气总管,H2,CO和CH4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明火或获得发生爆炸的最小能量,即可发生爆炸。氧含量是煤气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控制指标,要求控制在0.5%(体积比)以下。氧含量的增高,意味着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增加。

  另外,在进行停车作业检修过程中,对于设备、管道、阀门等,如果没有进行置换或置换不干净,在用火作业前没有进行动火分析,确定的取样分析部位不对而导致分析结果失真,或者进行作业时,没有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导致易燃易爆气体进入动火作业区域,均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脱硫工段

  半水煤气中的H2,CO,CH4和H2S等都是易燃易爆的气体。在脱硫工段,常因设备或管道泄漏造成火灾、爆炸;也会因操作不慎、设备缺陷等原因,导致罗茨鼓风机抽负压,使得空气进入系统,与半水煤气混合,形成可爆炸性气体,引起爆炸事故。在生产系统的设备和管道表面,由于H2S气体的作用,常会生成一层疏松的铁的硫化物(FeS与Fe2S),该硫化物遇到空气中的氧,极易引起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很快使自身温度升高并达到其燃点而引起自燃。同时,在检修时,设备管道敞开后,也常会因其内部表面铁的硫化物和煤焦油与进入的空气迅速发生氧化反应而引起自燃着火的现象。

变换工段

  变换工段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的,既存在物理爆炸的危险性,又存在化学爆炸的危险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管道在制造、检维修中本身存在缺陷或者气体的长期冲刷,设备、管道会因腐蚀等造成壁厚减薄、疲劳,进而产生裂纹等缺陷,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消除,极易因设备、管道因为承受不了正常工作压力而发生物理爆炸,其后果又可能引发次生火灾及化学爆炸。

  半水煤气转换为变换气后,气体中的H2含量显著增加,高温气体一旦泄漏出来,遇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或高热很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如果设备或生产系统形成负压,空气被吸入与煤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高温、摩擦、静电等作用下,也会引起化学爆炸;如果生产系统半水煤气中氧含量超过工艺指标,会引起过氧爆炸,违章动火,违章检修,也会引起化学爆炸。

压缩工段

  易燃、易爆气体经压缩机加压后,其压力和温度都得到提高,可燃气体的爆炸范围随温度高、压力大而扩大。若高压气体泄漏到空间,即使有少量的也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同时高温、高压气体泄漏时,气流冲击产生静电火花,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合成工段

  合成工段属于高温、高压工段,且高压、低压并存, 这决定了对生产合成氨的设备、管道必须有更高要求。如果因为材质本身的缺陷,制造质量不过关,维修质量不合格,外界压力超过设备、管道的承受压力,便会发生物理爆炸,同时电会引发化学爆炸。在高温高压下,H2对碳钢有着较强的渗透能力,形成氢腐蚀,使钢材脱碳而变脆(即氢脆);N2也会对设备发生渗氮作用,从而减弱其机械性能;材料自身在高温高压下会发生持续的塑性变形,改变其金相组织,从而引起材料强度、延伸等机械性能下降,使材料产生拉伸、起泡、变裂和裂纹而破坏。氢脆、氮蚀、塑性变形的发生,也可引起爆炸事故的发生。

  合成工段主要使用H2为原料,反应生成了氨。H2和NH3是易燃易爆气体,而且其爆炸极限在高温高压下将扩大,一旦发生泄漏而与空气混合,极易发生爆炸。

锅炉爆炸

在合成氨生产系统中有废热锅炉,如因严重缺水、水质不良、设备缺陷等原因,均有可能引发锅炉爆炸。具体分析如下:

(1)严重缺水事故

由于操作工误操作、水位计或自动给水装置失灵、排污阀关闭不严、止回阀故障等原因均可造成缺水事故,严重缺水事故可能导致受热面过热烧毁,降低受热面钢材的承受能力,金相发生劣化,炉管爆破,形成锅炉爆炸。

 (2)满水事故

由于操作工误操作、水位计或自动上水装置失灵会造成满水事故,蒸汽大量带水会降低蒸汽品质甚至发生水击,损坏管道,破坏用汽设备。

 (3)水质不合格

锅炉水含盐量达到临界量,或超负荷运行,用气量突然加大,压力降低过快可造成汽水共沸,破坏水循环,恶化蒸汽品质,水击振动,影响用汽设备的安全运行。

(4)锅炉选用钢材或焊接质量低劣,水质不良严重腐蚀、结垢,水循环故障等还可造成炉体爆炸事故。

(5)运行压力超过锅炉最高允许工作压力,钢板(管)应力增大超过极限值,同时安全阀与超压连锁失灵也将造成超压爆炸。

容器爆炸

 在各生产装置中存在大量高压设备、压力容器,这些设备、容器如果本身设计、安装存在缺陷;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缺陷或不齐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侵蚀、腐蚀、疲劳、蠕变等现象;未按规定由有资质的质检单位检验或办理安全准用证;人员误操作等原因,均有可能发生容器爆炸事故。

5.2化学中毒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系统中存在的半水煤气、氨均为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如大量泄漏,会造成大面积中毒事故。

可能诱发化学毒物危害的主要因素有:设备老化引起泄露,德邦公司是一个有50年历史的老厂,许多设备都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存在着腐蚀等现象,有可能因为腐蚀而导致设备的破损,引起泄露;操作人员操作失误也有可能导致化学毒物的泄漏引起危害。合成氨和联碱分厂中存在着许多压力容器设备,如果操作人员疏忽大意,是容器压力超过了规定的工作压力,就有可能导致有毒气体的泄漏。

5.3灼伤

高温水蒸汽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热载体的贯穿了整个生产系统,其泄漏可能会造成人员的高温灼伤。

  氨(包括氨气和液氨)存在于合成以后的系统中,其经压缩冷凝后成为液氨,是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产品和制冷剂,常压下,-33.3℃时液氨就会挥发为气氨,挥发的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液氨触及人体,会造成皮肤严重冻伤。液氨系统压力一般都在1.6MPa~2.0MPa之间,一旦泄漏,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二氧化碳生产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有生成低温的液态二氧化碳,触及人体,会造成皮肤严重冻伤。

5.4化学腐蚀

德邦公司内的化学腐蚀主要由造气工艺过程产生的硫化氢引起,硫化氢的腐蚀过程如下:

阳极: Fe - 2e → Fe2+

阴极: 2H+ + 2e → Had + Had → 2H → H2↑

                      ↓

                     [H]→ 钢中扩散

其中:Had - 钢表面吸附的氢原子[H] - 钢中的扩散氢

阳极反应产物: Fe2+ + S2- → FeS ↓

钢材受到硫化氢腐蚀以后阳极的最终产物就是硫化亚铁,该产物通常是一种有缺陷的结构,它与钢铁表面的粘结力差,易脱落,易氧化,且电位较正,因而作为阴极与钢铁基体构成一个活性的微电池,对钢基体继续进行腐蚀。

5.5电气伤害

电气伤害包括雷电、静电、漏电伤害和触电及电弧烧伤等事故。 

     新建工程各高架建(构)物,如烟囱、冷却塔、主厂房、配电装置均有可能遭受雷击,产生火灾、爆炸和设备损坏、人员触电伤害事故。 

     设备较多,操作人员多,电气线路或设备安装或保养不当等将引起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引发短路故障,有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事故。特别在检修时,因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不完备而造成人身触电事故。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事故。

在德邦电气伤害的危险普遍存在于各个生产工段中,电气伤害是由电流和热气引起的,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主要有:电缆线的破损导致漏电,该接地的电气设备没有良好接地,电器设施不完善。

各带电设备若因防护措施不到位(如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方面不可靠),均有可能造成人员触电。

5.6机械、起重伤害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部位,如果没有设置防护罩等防护措施,人体触及运转部位,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起重作业包括: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搭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千斤顶等作业。

德邦厂内有多台吊车、电动葫芦,在起重作业(包括安装、使用、维修)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挤压、坠落、(吊具、吊物)物体打击和触电等人员伤害事故。

从业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在车间或操作平台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5.7高空坠落

德邦生产厂房多为多层厂房,在二层以上的楼层或操作平台距离地面或楼面大于2米处作业,若防护栏杆设置不规范、防护栏杆腐蚀损坏和其他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均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5.8噪声振动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类生产设备(如各类压缩机特别是合成氨生产系统的高压机、泵、鼓风机、起重机、破碎机、各类物料运输机等)在运行过程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因此存在的噪声对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操作等危害。

5.9车辆伤害

车间内行走的车辆,若车间内设施防护不当,易造成车辆撞冲站内设施,另一方面也易对加油工造成碰撞伤害。

5.10粉尘伤害

德邦在合成氨的碳化煤球、造气生产过程中、碱库,会产生生产性粉尘,若防尘、除尘措施不完善、个体防护不当,则会污染环境和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

5.11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燃爆危害主要存在于联碱,合成氨和造气以及维修工段。

化学毒物伤害主要存在于联碱,合成氨和造气工段。

高温灼烫和低温冻伤的危险主要存在于动力,造气,合成氨工段中。

化学腐蚀主要存在于合成氨和联碱工段。

电器伤害存在于各个涉及电器设备的工段。

机械伤害主要存在于合成氨,联碱,装卸和维修工段中。起重伤害主要存在于装卸车间和仓库中。

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主要存在于合成氨,装卸工段中。

震动和噪声伤害主要发生在联碱分厂、合成氨分厂、造气分厂中。

造成车辆伤害的场所主要发生在厂区中的道路上。

粉尘主要在碳化煤球、造气生产过程中、碱库中

场所与有害危险因素分析表

安全工程生产实习

安全工程生产实习

注:“+”表示此场所有此种危害

六、主要安全措施

6.1防火、防爆

易燃易爆生产场所:煤堆、造气、变换、脱硫、精炼、合成、压缩、脱碳岗位

防火防爆措施:

1.配置安全装置和防火设施

(1)可燃气体(Co)泄漏报警仪(固定式)。远程传送到总控制室。

(2)塔内液体液位高、低限自动显示和报警。

(3)塔内温度自动显示和超温报警。

(4)火焰、温度或感光火灾监测器,并与消防水自动打开联锁。

(5)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浓度监控报警装置。

(6)在各危险源处配备消防器材

2.严防物料泄漏

企业根据危险物质的特性制订防泄漏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如采用计划检修、快速堵漏和带压堵漏技术

3.危险作业场所,杜绝各种可能存在的火源

火源的存在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必要条件,而煤气和合成氨生产装置属甲类防火作业场所,建议企业禁止使用一切非防爆电器设施,同时必须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杜绝各种可能的点火源的存在。

4.采取科学的通风方法,改善通风条件

通风对预防火灾爆炸事故、改善卫生条件极为重要。建议对于煤气发生炉和合成单元要以全面机械通风为主,其他单元以自然通风加局部机械通风为主;同时煤气发生炉和合成单元还要装配事故排风装置,在单元发生泄漏大量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时开始启用,进行强制排风。另外,排风的吸风口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散发量最大的区域,排风口要远离发火源。

5.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满足防火防爆要求

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度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改进落后的工艺控制手段和设备,提高装置的整体技术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较为坚实的安全基础。

6.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加强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有计划地进行演练。

存在的不足有:消防设施不足,灭火器大多为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不适合在露天条件下使用,大多防止在角落不易取出,且大多显陈旧。

6.2化学中毒

有毒、窒息气体生产场所:如有造气、合成

配置如下安全装置:

(1)有毒气体泄漏报警仪,远程传送到总控制室。

(2)有毒气体泄漏时,自动报警与通风装置联锁打开,进行机械通风、降温。

(3)有毒气体泄漏时,切断紧急断流装置。

对有毒气体较多的车间内装有毒气检测器,当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向上级报告。安装通风设备,通风降低有毒气体浓度。为操作工配备防毒口罩。

存在的不足有:职工很少戴口罩,管理不严,检查力度不够。

6.3 灼伤

发生灼伤的生产场所:蒸汽管道、合成工段、液态二氧化碳

在蒸汽管道外包裹一层隔热层,高温设备外用围栏隔离,警示标语,进行安全教育。

存在的不足有:部分蒸汽管道的隔热层损坏,有少量蒸汽泄漏。

6.4腐蚀

合成氨装置设备存在H2S腐蚀;脱碳溶液腐蚀;高温高压下氢、氮腐蚀;循环冷却水对冷换设备的腐蚀以及大气腐蚀等。其中,脱碳溶液和循环冷却水对设备造成的腐蚀对生产影响最大。下面重点介绍:

1.脱碳系统设备腐蚀及防护

  二氧化碳脱除系统,腐蚀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腐蚀速率越快。

  主要防范措施:

  (1)严格控制操作温度,防止超温运行。

   (2)严格控制升温速率,防止升温过快。

2.循环冷却水对冷换设备的腐蚀及防护

  循环冷却水中,由于水中溶解有氧,水中还存在各种浓缩的离子如氯离子,加上细菌繁殖,常造成水冷器发生腐蚀与结垢。冷换设备结垢会降低传热效率,腐蚀会造成设备穿孔泄漏,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对冷换设备腐蚀的防护主要是改善循环水的水质。各厂根据本地水源水质情况,通过试联锁的设置及其作用。验,在循环冷却水系统添加适合的复合水稳剂,以达到防腐蚀、防结垢、杀菌的目的。并结合大修,对冷换设备进行腐蚀情况检查和清洗,以减缓设备腐蚀并采取防腐蚀措施。

6.5防电气伤害

对职工进行用电安全教育,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电缆线有无破损,漏电现象,保持地面干燥。职工上班时,禁止穿易产生静电的衣服。对带电设备做好绝缘措施,接地保护,并有“止步,高压危险”一类的安全警示标语。

存在的问题:部分电器设备老化。

6.6防机械、起重伤害

在转动设备外加装保护罩,长发的工人将头发包在安全帽内,可能造成机械伤害的场所张贴警示标语,经常在工作现场巡检排除安全隐患。

存在的不足有:防护措施不完全,部分转动设备外没有防护罩一类的保护装置。

6.7防高空坠落

职工戴安全帽,招贴警示标语,现场检查排除隐患,进行安全教育。

存在的不足有:教育和检查力度不够,部分职工安全意识单薄,不按规定戴安全帽。

6.8防噪声振动

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主要应在设计、制造生产工具或机械过程中,尽力采取消声减振措施。为了防止地板和墙壁的振动,机器设备不可直接安装在地板上,而应装在隔绝的物质上,如空气层、橡皮、软木、砂石等与房屋地基隔开。

2.消除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

3.加强个人防护,对吊车司机、拖拉机、汽车司机、售票员等,应有良好的弹簧坐垫,以减少振动对机体的影响。加强个人防护,常用的有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存在的不足有:教育和检查力度不够,部分职工安全意识单薄,不按规定戴耳塞等防护工具。

5.9防车辆伤害

工厂的道路设计要符合《石化规》的相关规定。车速不能过快,在特殊路段应设防护栏。

6.10防粉尘伤害

有粉尘的场所:碳化煤球、造气生产过程中、碱库

防尘措施:

1)湿式作业是一种经济易行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凡是可以湿式生产的作业均可使用。

  2)密闭、吸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产尘岗位,应采用密闭吸风除尘方法。凡是能产生粉尘的设备均应尽可能密闭,并用局部机械吸风,使密闭设备内保持一定的负压,防止粉尘外逸。抽出的含尘空气必须经过除尘净化处理,才能排出,避免污染大气。

  3)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对受到条件限制一时粉尘浓度达不到允许浓度标准的作业,佩带合适的防尘口罩就成为重要措施。此外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吸烟。遵守防尘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未佩带防尘口罩不上岗操作的制度。

6.11安全技术措施

  1)工厂的天然气管线、液氨贮罐、可燃气体放空管线等均设置阻火器,以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 对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时可能带电的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设置可靠的接地装置。

  3) 根据生产、贮存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确定各新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建筑材料等。在各建构筑物内设置必要的安全疏散及防护设施。如安全出入口、防护栏等,以便现场人员在事故时能紧急撤离。同时在人员集中的建筑物和生产现场设置事故照明、安全疏散标志。

  4) 各转动设备、带式输送设备等的外露部分设置隔离栏、防护罩等安全装置,装置区内有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按规范设置扶梯、作业平台和围栏等附属设施。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均按规范设置各种安全标志及涂刷相应的安全色。

6.12工业卫生措施

  1) 德邦采用目前成熟可靠的合成氨、联碱生产技术,自动化、机械化水平较高,设备密封好,操作人员大多集中在控制室操作,现场巡视人员少,有效地减少了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的机会。

  2) 各装置及设备将尽可能采用露天化或半露天化设计,以防止可燃、有毒气体积聚。针对联碱装置锻烧工序、氯化铵及包装工序可能存在的尘毒危害,生产现场将加强设备密封和通风,部分岗位将设置增设局部通风设施,以保证车间内粉尘浓度达标,同时为操作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3) 在操作人员可能接触液氨、氨水、纯碱及氯化铵等有毒物的地点,将设置一批事故淋浴和洗眼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蚀性物料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

  4) 设计中在蒸汽和气体放空管路上适当位置设置消音器,以降低气体放空的噪声。在进行泵的计算时,满足NPSH有效>NPSH必须,从而防止泵所发生气蚀而产生的振动噪声。合理选择管道内的流体流速,以减小管道振动。各种机泵及电机的噪声级,在设计选用和订货说明中均明确规定其噪声级必须达到国家标准。精心设计该管路的管架,以防止和减小振动。

  5) 根据人身防护安全要求,对允许散热的物料管线和设备,当其介质温度≥60℃时,进行防烫保温。防烫保温范围包括距地面或操作平台2米以下,或距平台边缘0.6米以内操作人员有可能触及到的设备与管道的局部区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