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建设调查报告

                  研究生课程建设调查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而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研究生的课程建设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但长期以来, 我国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培养目标不明确,同时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研究生在培养目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日趋突出,研究生科研产出低,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等不良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年,受国务院学位办委托,我校承担了“学数学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支持计划”的研究和调查工作,旨在通过这次调研,系统、细致地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和改革的看法, 揭示课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最终为课程改革的顺利、有效进行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调查情况综述

在研究中, 我们以发放问卷为主, 兼有座谈、访谈的形式, 随机调查了武汉大学各院系的在校生。我们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000份, 回收有效问卷776份, 有效率为77.6%。

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普遍代表性, 我们在发放问卷时, 兼顾了文、理、工、医等各类学科, 涵盖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考虑到学历层次的全面性, 我们发放问卷和座谈以硕士和博士生为主。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 男生381人,占49.1%,女生396人,占50.9%。硕士521人,占67.1%;博士255人,占32.9%。25岁以下522人,占67.3%;26-30岁占201人,占25.9%;30-35岁占37人,占4.8%;35-40岁6人,占0.7%;40岁以上占1人,占0.1%。有工作经历的123人,占15.8%;641人无工作经历,占84.2%。文学类学生120人,占15.5%,理学类学生159人,占20.5%;工学类学生169人,占21.8%;管理学类学生52人,占6.7%;医学类学生70人,占9%,其他73人,占9.4%。

二、对研究生课程的基本态度

     作为学生,上课无疑是一种天职。但能否让学生都上到满意的课,能否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切切实实中得到提高,是摆在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设置面前的一大难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下研究生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如下:十分满意63人,满意332人,合计占50.2%;一般333人,占42.9%;不满意45人,很不满意11人,累计占7.2%。同时,在认为目前所设置的课程对您自身专业研究的作用上,认为作用很大和较大的分别为92和325,占53.7%。从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设置是予以肯定的。

(一)在对课程的学分设置调查

在对目前课程设置的学分上:认为合适的有479人,占61.7%;认为偏多和过多的有248人,占31.9%,认为偏少和过少的有49人,占6.3%。

其中,专业课:认为偏多和过多的236人,占30.4%;认为合适的有468人,占60.3%;认为偏少和少的有65人,占8.4%。选修课:认为多和偏多的有179人,占23.1%;认为合适的有460人,占59.3%,认为偏少115和少14的有129人,占16.6%。跨学科课:认为多和偏多的有110人,占14.7%;认为合适的有321人,占41.4%;认为少和偏少的有323人,占41.6%。公共课外语:认为多和偏多的有279人,占40%,认为合适的有425人,占54.8%;认为少和偏少的有70人,占9%。公共课政治:认为多和偏多的有444人,占57.2%,认为合适的有302人,占41.2%,认为少和偏少的有35人,占4.5%。具体如下表所示:

从上不难看出,经过近年来研究生课程的不断完善,研究生在对课程学分的安排还是基本上予以肯定的。但是,绝大多数研究生还是希望学校能够突出研究生课程“研究型”的特点,在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做文章。增大选修课和跨学科课的比例,适当降低外语课和政治课等公共课的权重,加大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个性化的选择,仍然是研究生课程改革中应着力关注的方面。

(二)在对课程体系的设置调查

本问卷从专业覆盖面、基础理论构建、研究兴趣培养、跟现实的紧密度、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培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认为好与较好的累计分别占:170,358,累计占68%;150,315,累计占59.9%;121,287,累计占52.6%;97,270,累计占47.3%;110,233,累计占44.2%;108,242,累计占45.1%。

从图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专业课设置的专业覆盖面、基础理论构建、研究兴趣培养的满意度明显偏高,均达到了60%以上,但是在跟现实的紧密度、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培养这三个指标上则相对偏低,尤其是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低于了45%。这说明了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中还是存在不太合理的地方,有些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要求脱节,创新性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融入课程的安排中,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研究兴趣。

问卷还从前沿性、系统性和应用性三个指标上对当前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

             

从上表中也很容易看出,学生对课程应用性的满意度和认同感远远低于前沿性和系统性两个指标。认为课程设置中应用性很强和较强的同学,仅占总调查人数的33.2%。

如何让学生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程跟现实的紧密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一直是摆在教育中的一大难题。当前高学历人才愈发普遍,就业竞争压力大,学校仍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写作与研究能力,缺少对研究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社会愈加质疑高校研究生的能力,研究生就业率持续下滑。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就是知识脱离运用。在我们的实践调查中亦不难发现,学生认为需要增加基础课的仅占9.8%,而认为需要加强专业前沿课、实践课人数分别占了39.1%和26.8%。可以说,加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由路径,也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载体。

(三)在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建议

1、课程贯通

针对跨学科以及外校学生知识构成断层的现象,相当多的学生,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建议打通本、硕、博选课体系,根据自身知识构成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选修相关科目,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进而避免在课堂上重复学习。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选择有必要课程贯通的有563人,占了72.6%。同时,57%的同学认为当前课程与上一学历阶段的课程相比有较大的难度。可见加强本、硕、博课程的衔接,是十分必要的。

2、专业课、公共课和跨学科课的调整

相当多的研究生认为应适当减少公共课尤其是政治课,适当增加专业课、跨学科课。相当多的师生认为现有的政治、英语课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实践,但是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公共课教学应该结合学院特点有针对性展开。在调查中,认为专业课需要适当增加的有470人;需要大幅增加的有31人;保持不变的有200人;而认为需要减少的仅有69人。认为需要增加跨学科课的人数有547人,占70.4%,其中认为需要增加1门的有174人,2门的有224人,3门及以上的有149人。认为不需要增加的有226人,占29.6%。

  

3、 研究生阶段的上课方式:

在调查中,相当多的研究生认为当前的开课和选课体制束缚了他们的课程的有效选择。认为需要本专业学生入校时统一开课的有80人,占10.3%,认为需要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入校时选课的有468人,占60.3%;认为最好是在学习和研究需要时随时选课的有238人,占30.7%;认为不需要课程学习及其他的有18人,占2.3%。可见,采取开放式教学,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才是学生所期盼的。

三、对导师和授课教学的态度

    曾经,学生们谈起导师,总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亦师亦友”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作为学生,老师最大的作用无非就是授业解惑,学生最大的希望是在老师的指点下能尽快的成长起来。而在当下的教育机制下,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成长起来,是摆在当下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认识

本问卷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研究水平,导师的指导水平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其中,对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满意的有115人,比较满意的有372人,累计占62.8%;一般的有246人,不太满意的有39人,很不满意的有4人。对本专业教师的研究水平:满意的有159人,比较满意的有387人,累计占70.3%;一般的有197人,不太满意的有27人,很不满意的有5人。对导师的指导水平:满意的有244人,比较满意的有287人,累计占68.4%;一般的有202人,不太满意的有36人,很不满意的有7人。 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是比较满意的。

(二)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认识

在对教师上课态度的情况的调查中,认为在上课时认真负责,重视课堂教学:完全符合的有105人,比较符合的有381人,累计占62.6%,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上课态度基本予以认可。

在对积极主动的合作学习程度上,认为高和较高的分别有38和301人,累计占43.7%。在与教师互动的程度上,认为高与较高的分别有51人和244人,累计占38.4%。在学习经历丰富程度上,认为高与较高的分别有42和253人,累计占38%。在教学支持服务程度上,认为高和较高的分别有57和299人,累计占45.9%。可见,在课堂互动和学习经历上,学校还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四、学术科研与创新

研究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在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问卷调查从学生对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学术会议和科研课题的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的科研情况作了一定的了解:

1、您参加校内外学术报告(讲座)的频率大约为:1周多次的有9人,一周一次的有90人,半月一次的有215人,累计占40.5%;每月一次的有242人,两月一次的有78人,非常少的有147人,没有的有8人。

2、您所在专业研究生学术沙龙开展情况为:一周多次的有21人,一周一次有201人,半月一次的有136人,累计占46.1%;每月一次的有163人,两月一次的有62人,非常少的有221人,没有的有57人。

3、读研期间,您参加校外学术会议的次数为:0次的有388人,占50%;1次的有175人,2次的有107人,3次及以上的有78人。

4、读研期间,您参与的科研课题数为:0项的有179人,占23.1%;1项的有414人,占53.4%;3-4项的有140人,5项或以上的有32人。

5、如果您参与了课题,您认为参加课题对于自身科研能力提高的帮助:很大的有123人,较大的有436人,累计占72%;较小的有124人,很小的有37人。

6、您了解专业前沿的主要渠道是(请排序)(限选三项):选课程学习的有219人,选学术会议的有337人,选纸质期刊的有281人,选国内外访学的有96人,选学术报告的有321人,选参与课题的有139人,选网络资源的有382人,选同伴或师生交流的有307人,选其他的有18人。

 通过参加学术沙龙、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科研课题等,可以给学生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创新能力的习得。广泛参与科研实践是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从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参加上述活动的频率,远远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参加校外会议和科研课题的人数,0次比例高达50%和23.1%。

五、对自我的基本认定

认识的制高点是自我认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本问卷从获取信息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角度,让学生对自我进行了基本鉴定。

1、下列能力类型中,您认为自己哪些是目前最为欠缺的(限选三项):选获取信息能力的有160人;选发现问题能力的有353人;选创新能力的有459人,选解决问题能力的有279人,选书面表达能力的有141人,选口头表达能力有216人,选实践能力的有296人,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259人,选其他的有2人。以上数据显示,学生对自我的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明显表示信心不足,远高于其他选项。

2、下述知识类型中,您认为自己哪些是目前最为欠缺的(限选三项):选专业历史知识的有106人,选专业基础的有269人,选专业实践的有463人,选专业前沿的有432人,选跨学科知识的有328人,选研究方法论知识的有395人,选其他的有7人。不难看出,在各种知识类型中,学生自认为专业实践和专业前沿是相对薄弱的。

3、自己现有外语水平:满意的有29人,比较满意的有163人,一般的有340人,不太满意的有202人,很不满意的有42人。现有的研究方法论水平:满意的有30人,比较满意的有146人,一般的有385人,不太满意的有197人,很不满意的有19人。自己现有研究能力:满意的有28人,比较满意的有162人,一般的有350人,不太满意的有202人,很不满意的有32人。可见,学生对自己的外语能力、研究方法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均不是很高。

六、调查结论及问题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不难得到以下结论:1、在课程学分设置上,研究生课程有必要更加突出“前沿、专业”的整体性功能特征,因此在其总体设置过程中,其实践课、讨论课、跨学科课及前沿课应有所增强,政治课等公共课需适当减少,使课程教学更加符合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研究性特征。2、在课程体系和方向设置上,应更加有利于形成研究生创新的知识构成,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应通过加大本、硕、博课程的连贯性,使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并让学生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程跟现实的紧密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3、对研究生的上课方式、实践方式和学习方式,应鼓励其多元化、多样性、社会化,而不拘泥于上课的45分钟教学,要变研究生教学为研究生学习,通过讲座、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学习热情。4、虽然老师的上课态度和专业水准受到了学生的肯定,但在课堂互动和教学方式上还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应更多地推广个性化教学,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实施以研究为主导的教学改革,在师生的互动中提高研究生生的综合能力。5、应采取更多的措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讲座、项目和学术会议,自主地投入到科研和实践中去。

                                                        黄翠翠

                                                     20##年9月2日

 

第二篇:关于课程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调研报告

雨花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一、 调研的背景

校外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校外教育工作的范围很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校外教育中的特色课程是校外教育生命力所在。如何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能够最大吸引青少年学生的兴趣,能够真正有助于中小学生素质的提高,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雨花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直重视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在活动中鼓励教师创新新课程,每学期都有2—3门新课程推出,深受前来参训活动的师生、来检查的领导的好评。20xx年又被雨花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确定为课程建设年,我们将通过具体的调研开发确立更多更有生命力的新课程。

二、 调研的经过

确立课程调研的目标后,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中心”培训部迅速拟定了雨花台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课程问卷调查表。我们确定本次调研对象为:1.初中一年级至初三年级学生2.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学校领导分成多个小组,深入各中小学师生中开展广泛的调查。本次调研的形式有:填写问卷调查、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家长反馈等,通过调研摸清学生对我们青少年活动中心现开设课程的喜好情况,分析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发、设置新的课程。

三、 调研的思考

通过一系列调研,我们认识到:要提高校外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开发、设置校外特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充分认识校外教育组织在开发校外特色课程资源中的作用。 校外特色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组织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它的创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育的新突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态的新构建,它体现了国际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反映了当代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校外特色课程是指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包括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作为课程要素和作用于课程但不形成课程本身却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因素。

校外特色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校外特色课程资源是根据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而划分的。对应于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各种文化、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服务行业、机关、军队、文化遗址,各类专家、名人、先进人物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校外的网络资源。

二、我们在工作中如何设置校外特色课程呢?最重要的是利用多种渠道开发校外教育特色课程资源。

校外特色课程资源极其丰富。从类型上看有自然生态资源,包括宇宙空间、山川湖泊、动物植物、矿产资源、乡土地理、自然景观等等;社会生态资源,包括各类机构、生产部门、服务行业、生产生活经验、民风民俗、人文景观、网络资源等等。这些校外课程资源不仅丰富多样,同时还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生成性等特点。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校外课程资源同样是发展变化、不断生成的。具体为:

1、现有资源的开发。这是指符合课程资源条件、不需要进行加工即可直接利用。这些资源很多,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直接进行资源的开发。

2、根据校外教育的特点,设置特色课程。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是有差异。首先,校外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因此对青少年施教没有强迫性,它的吸引力更多的来自于孩子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这样孩子参加校外教育活动时,在选择内容、形式、方法、时间和地点上就有很大的自主性,同样,校外教育工作者在上述方面的选择上也是自主的。其次,从校外教育所设置的课程项目来看,虽然知识的系统性不如学校教育,但大量的实践活动,又是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因此,课程设置上,校外教育可从增加德育、科学、文史、艺术、体育等方面课程的实践环节入手,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第三,由校外教育的自主性决定,校外教育具有非常广阔的创新空间。校外教育可以根据学校教育的需要,提供创新的活动思路和方法。它可以及时创新活动载体,满足社会、学校、家长和孩子的发展需求。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提高青少年适应环境的技能和本领方面,具有不能替代的作用。

四、我们采取的对策

根据校外教育的特点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调研后我们确立了我校在特色课程设置上采用“超市”模式。

“超市”模式要求校外教育所设置的课程(活动)要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突出课程(活动)设置的多样性、可选性,具有“超市化”的特色,能够以公益性、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为指导思想,以青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整个社会为大课堂,以实践体验为

特征开展各类活动及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激发青少年主动参与校外教育活动的热情,享受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及趣味性。

首先,为体现素质教育的性质、原则和特点,我们决定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设置校外教育活动的课程:一是注重对所学习的领域和接触的事物应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引导;二是注重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难度的把握;三是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方法和应具备的能力;四是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应养成的行为和习惯。四个方面以正确的态度为核心,以知识技能的程度和方法能力为基础,以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总体目标。这四个方面内容的确立将满足以下条件:相同兴趣的少年儿童群体为教育教学的对象;具有专业特点但又不是专业学校,应面向有学习意愿的少年儿童;具体内容便于少年儿童接受,不过早地传授枯燥的知识体系的内容;生动活泼地渗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地渗透某项专业知识,借此来完善和满足少年儿童的人格、品位要求。校外教育活动课程设置突出时代性,可以达到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和终身发展的目的。

其次,“超市”模式课程设置更加关注青少年儿童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索,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情陶冶,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孩子鼓掌,使教育性与趣味性和谐统一,这是“超市”模式课程设置的重要特点。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可以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兴趣可以丰富儿童少年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兴趣可以加速儿童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校外教育的理念、模式和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条件来满足少年儿童追求兴趣、探索奥秘、表现才艺、充当主体的欲望和要求,使他们愉快参与校外教育活动,在兴奋和“不知

不觉”中学到知识、学会技能、懂得做人、快乐进步。从兴趣发展到乐趣,再从乐趣发展到志趣。针对校外教育的实际情况,在确保不随意增减课时和国家课程开齐、上足、教好的前提下,我们开设“课程超市”让学生自由参加选择课程参加培训,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超市”的建立,让有兴趣参与校外培训的青少年自由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程并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更多有潜力的、有专长能够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需求的人才。

“课程超市”从横向上看可以分为基础课、兴趣课;从纵向上看可以分为活动课、校本课、特色课;从种类上看具体可以分为学科类的课程(写作、奥数、英语等)、活动类选修课程(声乐、舞蹈、武术、乒乓球等文体类;摄影、插花、盆景花卉等艺术类;新闻采访、英语会话、天文观测等兴趣类等等)、探究类的选修课程(学科知识竞赛辅导、科技发明等等)。

把课程的选择权交还给青少年,将增强青少年学习的自主性,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们要把“课程超市”模式不断深化,进而培养青少年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的个性优先发展,然后就能够不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成为具有未来社会素质的高端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