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气候特征

附件2:苏州气候概况

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境内因地形、纬度等差异,形成各种独特的小气候。太阳辐射、日照及气温以太湖为高中心,沿江地区为低值区。降水量分布也具有同样规律。这种小区域气候差异将全市作物种类分成太湖林果气候区、南部双、三熟制气候区、中部稻麦二熟和三熟并存气候区、沿江棉、粮轮作气候区。

一、辐射和日照

苏州境内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51.1焦耳/平方米,最多的19xx年为5188.3焦耳/平方米,最少的19xx年为4348.9焦耳/平方米。太阳辐射量以夏季为最大,为1580.8焦耳/平方米;春季次之,为1256.0焦耳/平方米;秋季为1045.9焦耳/平方米;冬季仅为768.2焦耳/平方米。

由春到夏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太阳辐射月,总量持续增值。至7月份,总量最大为560.6焦耳/平方米,之后又呈递减状态;2月份,月总量最小为253.3焦耳/平方米。 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5.0小时,最多年份19xx年为2357.6小时,最少年份19xx年为 l630.4小时。

日照时数的季节分布是:春季(3-5月)454.9小时,夏季(6-8月)624.8小时,秋季(9-l1月)486.7小时,冬季(12-2月)398.6小时。日照时数的月 ,总量2月份最少,仅 l19.1小时,以后逐月递增;8月份最多,达240小时。以后又逐渐减少。10月份因晴天日数增多,日照时数比9月份略有回升, l1月份起又呈递减状态。

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为44%,夏季最大为49%,其次是秋季为47%,冬季为42%春季最小为39%。

二、气温

春季(3-5月)由于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快,平均气温为14.2℃,月平均升温幅度达5℃。尤以4月份升温最快,平均升温6℃。但由于冷暖空气频频在长江中下游交流,温度升降不稳定,骤冷骤热变化较大。4月上旬还时常出现低于0℃的“倒春寒”天气。6月份进入梅雨季节,升温幅度不大。7月份出梅后进入盛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最高,月平均28.2℃,平均最高气温32℃,是全年最热的月份。日最高气温>30℃的酷暑天气夏季(6?8月)就占97%。

冬季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寒冷少雨,在全年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日数中冬季占了93%。冬季平均气温4.3℃,平均最低气温1.1℃。1月中下旬,是全年最冷时期,平均日气温3.0℃;平均最低气温-0.1℃;日最低气温<-8℃的严寒天气大都在1月份,平均2?3年一遇。极端最低气温-9.8℃,出现在19xx年1月16日。

气温平均日较差为7.5℃,春季最大为8.2℃,秋季次之为7.7℃,冬季为7.5℃,夏季最小为6.9℃。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为8.5℃;而7、8月份则最小,为6.8℃。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大致随纬度而变化,南高北低,南北差异为0.9℃。另有两种差异:一为太湖水体对沿湖地区的温度调节作用,以冬季最为明显。地处太湖边的东山站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比市区高出0.8℃.比北部各县(市)高 l℃以上,这种在广阔水体影响下的小气候为沿湖地区的柑桔及其他果林安全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二为市区的“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区的地表性质,工商业及人口密度都不同于郊县,因而形成了“城市热岛”。市区夏季最高气温>35”C的曰数比南部的吴江多1.1天,比东南部的昆山多3.5天。

三、降水

一年中以6月份降水量及降水日为最多,常年平均月降水量为160毫米,降水日12.5天。12月份月降水量最少,为40毫米。10月份降水日最少,平均为7.8天。

春季由于暖空气势力不断加强,降水量、降水日数逐月增多。常年春季降水总量为278毫米,最多年份的19xx年达486毫米,最少年份的19xx年仅180毫米。春季平均降水日为36.3天。夏季常年季降水总量为420毫米,为各季降水量之首。最多的年份民国30年为760毫米,最少的年份民国23年为l16毫米。夏季平均降水曰为34.8天,最多的19xx年有55天,最少的民国23年只有22天。秋季常年降水量为220毫米,但各年悬殊较大,最多的19xx年为627毫米,最少的民国21年仅45毫米。秋季平均降水日为27天,是全年降水日数最少的季节。但多的年份也有42天。冬季降水总量为144毫米,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但多的年份如19xx年有302毫米,少的年份如19xx年仅42毫米。冬季平均降水日为27.1天,最多的19xx年有48天,最少的19xx年仅10天。

连续降水的最长日数为18天,出现在19xx年6月30日--7月17日,降水量154毫 米。连续无降水最长日数为66天,出现在19xx年 l1月9日--19xx年1月13日。平均降水强度以夏季最大,为 11.8毫米/日;冬季最小,为6.5毫米/日。6月份是全年降水强度最大的月份,强度为12.7毫米/日;日降水最太强度为343毫米/日,出现在19xx年9月6日。年降水变率为17%,以冬季的降水变率为最大,达34%;春季最小为24%。月降水变率以10月份最大,为68%;6月份最小为36%。

苏州市因地形不同而引起的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不明显,约为100毫米,最多的是吴县东山,最少的是张家港。但在夏季某些局部地域性降水,区域差异就比较明显。

平均初雪日为12月24日,最早的19xx年 l1月17日已见初雪;平均终雪日为3月8日,最迟的19xx年要到4月下旬。常年平均降雪日数为6.7天,最多的1976一19xx年度有20天,最少的1926--19xx年度及1970--19xx年度无雪日。降雪的年分布,1月份平均为2.7天,2月份平均为1.2天。19xx年1月17--19日连续3天共降雪62,3毫米,为百年罕见的大雪。全市l米以上的电信线路因断杆、倒杆使通信中断,不少高压电线先后跳闸停电,输电线被大雪压断。由于雪量大积雪深,各地还发生了房屋倒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19xx年1月18日降雪47.5毫米,为日降雪量最大记录。

年平均积雪日数为5天,最多的1976--19xx年度有22天,但也有8年无积雪日。积雪初日最早是19xx年12月10日,积雪日最迟的为19xx年3月19日。积雪深度最大的为26厘米,出现在19xx年1月19日。

 

第二篇:江苏省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分析

第27卷 第4期

气象科学Vol.27,No.4

江苏省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分析

沈 瑱

1,2 曾 燕 肖 卉21,2 费 松1,2(1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210093)(2江苏省气象局,南京210008)

摘 要 利用江苏省内66个气象站1960)19xx年日照时数实测资料,分析了江苏省日照时

数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江苏省平均而言,尽管在1960)19xx年期间,省内年平均

温度升高了016e,但日照时数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80)90年代年平均日照时数较

60)70年代的平均值下降了16417h,下降幅度为7135%;日照时数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冬

季,秋季和春季不明显;对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局部地区与整个省域的气候变化趋

势并不完全同步,大部分地区是下降的,个别地区则是上升的。关键词 日照时数 气候变化 气候趋势

分类号 P422.11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全球气

[1]候变化研究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科学界的热点之一。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源,地球大气中的

许多化学过程和动力现象都是由此发生的。日照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太阳辐射最直观的表现,它与人

[2-3]类的生产活动及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影响日照时数,使全球辐射热量的供给条件发生

变化,进而影响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对温度、降水、干旱的变化,已从不同的时空尺度作了大量的研究[4-6],但对反映气候状况的另一个重要因子)))日照的变化研究较少。了解日照的气候背景、变

[7]化趋势,对于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文所用资料为1960)19xx年江苏省内66个气象站的逐月日照时数。

1.2研究方法[8]

1.2.1 累计距平[9]

xj=i=1E(xji-x?)(j[n,n为序列长度)(1)

其中xj为从第一年至第j年的累计距平,x?为整个序列平均值。

1.2.2 气候倾向率

将气象要素的趋势变化用一次线性方程表示,即

^t=ao+a1t t=1,2,,,nx

式中,x^t为气象要素的拟合值;a1@10称为气候倾向率,表示气象要素每10a的变化速率。

1.2.3 气候趋势系数

rst=i=1

(2)E(x

ini-x?)(i-?t)

i=1E(x-x?)i=1E(i-n(3)?t)2

收稿日期:2005-08-16;修改稿日期:2006-01-10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委资助项目(编号:BS2005072)

第一作者简介:沈瑱(1977-),男,江苏盐城,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气象自动站资料接收分析

426气 象 科 学 27卷

式中,rst为n个时刻(年)的要素序列与自然数列1,2,3,,,n的相关系数。其中n为年数,xi为第i年要素值,x?为其样本均值;t=(n+1)/2。rst为正(负)时表示该要素在所计算的n年内有线性增(降)的趋势。1.2.4 省内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空间分布图

将计算的每个台站日照时数的气候倾向率,按Spline插值法求出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2 结果分析

2.1 省内台站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趋势

2.1.1 日照时数的逐年变化和逐年累积距平变化

图1给出了江苏省年日照时数的逐年变化和逐年累积距平变化,图1(a)中直线为日照时数与时间序列(年)拟合的趋势线,通过了99%的信度检验,因此江苏省内日照时数明显下降趋势,由逐年累积距平变化曲线图1(b)可看出,1960)19xx年的日照时数基本高于40a平均水平,19xx年为主要的转折年,19xx年后年日照时数基本低于40a平均水平。

图1 1960)19xx年江苏省年日照时数特征变化曲线

(a)逐年日照时数曲线和拟合直线 (b)逐年日照累积距平曲线

Fig.1 AnnualsunshinehourschangetrendovertheJiangsuprovincefrom1960to1999

2.1.2 不同季节的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

表1是江苏省四季不同年代的日照时数平均值,可以看出春季日照时数的突变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夏季日照时数自80年代开始较之前有明显的下降;秋季日照时数近40a来变化不明显;60年代冬季的日照时数平均值较高,之后日照时数明显下降,并且近30a来变化不大。

表1 不同年代江苏省日照时数特征统计(单位:h)

Table1 StatisticsofsunshinehoursoverJiangsuprovinceindifferentdecades(Units:hour)

年代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9

平均日照时数

春季55014550125581751919

夏季68514657195851057014

秋季54118xxxxxxxxxxxx14

冬季50310442174501843519

2.1.3 各季日照时数逐年变化

图2给出了1960)19xx年江苏省不同季节日照时数逐年变化曲线,其中,夏季和冬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线的相关系数通过了99%的信度检验,即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秋季和春季的趋势拟合不能通过信

度检验,即日照时数无显著变化。

2.2 江苏省内日照时数气候变化趋势的空间分析2.2.1 年气候倾向率分析

4期 沈 瑱:江苏省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分析4273中白色部分代表日照时数变化不大,在统计上无显著意义的地区;灰色及阴影区表示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为下降,黑色则是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地区,通过了95%的信度检验。由图3可以看出全省大部分区域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且沛县、赣榆、沭阳、扬州、溧阳、南通及苏州地区下降尤为显著;年日照时数上升的地区较少,主要是靖江及吕泗地区。日照时数上升最大为24h/10a,下降最大为161h/10a,可见下降比上升幅

江苏省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分析

度大得多。

图2 1960)19xx年江苏省日照时数不同季节特征变化曲线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Fig.2 DependenceofsunshinehourschangetrendonseasonsoverJiangsuprovincefrom1960to

江苏省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分析

1999

图3 江苏省年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空间分布图(单位:h/10a)

Fig.3 Spatialdistributionforthechangerateofannualsunshinehoursover

Jiangsuprovince(Units:h/10a)

2.2.2 各季气候倾向率分析

图4为省内不同季节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不同季节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基本与图3相似,只是日照时数上升、下降幅度和地区范围略有不同。夏季和冬季主要表现为下降的气候

428气 象 科 学 27卷趋势,且下降的幅度最大,最高达-77h/10a(出现在夏季),夏季是江苏省粮、棉作物的成熟季节,农作物正处于灌浆成熟和收割期,日照持续偏少,常伴有连阴雨天气,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收割、脱粒、晾晒,导致小麦、油菜等植物病变发生,严重影响水稻、棉花、小麦等作物光合作用,日照偏少对沿海地区海产品晾晒也存在影响,夏季日照时数上升的区域较少;各季节日照时数下降的幅度均比上升的幅度要高,在冬季和夏季,下降幅度是上升幅度的4倍以上,尽管在秋季日照时数的上升区域较多,但总体上升幅度并不大,最高仅为24h/10a。

图4 江苏省四季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空间分布图(单位:h/10a)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Fig.4 SpatialdistributionforthechangeofseasonalsunshinehoursoverJiangsuprovincec(units:h/10a)

2.3 日照时数下降的可能原因

大量研究证实,在过去100a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13~016e;近50a升温幅度为0115e/10a[1]。在中国一些研究表明,在1951)19xx年间,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13e

[11][10],尽管温度不断升高,日照时数却在不断下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这一现象。目前研究认为,日照时数主要受云量的影响,近年大气污染

严重,云量和气溶胶增多,从而增强了大气对太阳光的反射及吸收作用,使太阳辐射减小,日照时数下降。3 小 结

(1)江苏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在过去40a是不断减少的,夏、冬两季下降显著,春、秋季则基本无变化。

(2)江苏省内平均年日照时数在19xx年附近存在突变,1960)19xx年的日照时数基本高于40a平均水平,19xx年后年日照时数基本低于40a平均水平,这一点大部分站点情况相似,其原因值得探讨。

(3)省内各站近40a的日照时数以平均66135h/10a的气候倾向率下降,春、夏、秋、冬四季以夏季、冬季下降显著,春秋两季尽管下降较平缓,但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仍是呈下降趋势。

4期 沈 瑱:江苏省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分析429参 考 文 献

[1] 邱新法,刘昌明,曾燕.黄河流域近40a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437-441.

[2] 张运林,秦伯强,陈伟民,等.太湖无锡地区近40a来日照的变化特征分析.气象科学,2003,23(2):231-237.

[3] 陆忠艳,周军,邱新法,等.可照时间受地形的影响及其精细的空间分布.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28(1):64-71..

[4] 韦惠红,郑有飞.我国臭氧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3):390-395.

[5] 陈优平,余志豪,杨修群.嘉兴市高温和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气象科学,2005,25(2):118-123.

[6] 翟盘茂,任福民.中国近40a最高最低温度变化.气象学报,1997,55(4):418-429.

[7] 唐国平,李秀彬.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地理学报,2000,55(2):129-137.

[8] 施能,陈家其,屠其璞.中国近100年来4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气象学报.1995,53(4):431-439.

[9] 杨宏青,陈正洪,张霞.湖北省气温日较差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气象科技,2000,28(1):45-47.

[10]翟盘茂,任福民.中国近40年最高最低温度变化.气象学报,1997,55(4):418-429.

[11]谭友邦,谢利娟.内江市近40年日照变化的统计特征.气象,1996,22(10):27-30.

CHANGESOFSUNSHINEHOURSINTHERECENT40YEARS

OVERJIANGSUPROVINCE

ShenZhen1,2 ZengYan2 XiaoHui1,2 FeiSong1,2

(1DepartmentofAtmospheric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

(2JiangsuProvinceMeteorologicalBureau,Nanjing210008)

Abstract Utilizingthedataofthemonthlysunshinehoursobtainedfrom66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stationsovertheJiangsuprovincein1960)1999,theclimatetrendsofsunshinehourshavebeenana-lysed.Theresultindicatesthat,intermsoftheaverageofthewholeprovince,thesunshinehourspresentobviousdowntrendinspiteofthefactthattheannualaveragetemperaturehasincreased016eduring1960)1999.Incomparisonwiththe1960s)1970s,theannualaveragesunshinehoursof1980s)1990shasdecrease16417hoursor7135%.Overthepast40years,therateofsunshinehourshasdecreasedsteadilyespeciallyinsummerandwinter.Spatialdistributionofthechangerateshowsthatthistrendisgeneralbutnotuniversal,mostoftheareahasdecreasedbutafewhasincreased.

Keywords Sunshinehours Climatechange Climatetendenc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