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佛山市南海区环境质量报告书公众版

佛山市南海区

环境质量报告书

二○##年度

(公众版)

佛山市南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

二○##年三月

20##年,我区围绕创模复检、创建国家生态区等中心工作,以完成污染减排任务为核心,“治”和“建”两手抓,有力促进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现将20##年我区环境监测工作概况及环境质量状况总结如下:

一、   环境监测工作概况

(一)   城市空气

20##年南海区共有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个降尘监测点及1个降水监测点(监测点位见表1)。

表1   20##年南海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子站及降尘监测点位布设情况

2个监测子站对环境空气进行全年连续自动监测,监测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臭氧、细颗粒物(PM2.5)。

降尘测点经优化后布设在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上,2个监测点全年不间断采样,每月收集样品一次进行分析。

降水监测点设在桂城街道环保大厦,逢雨必测,监测项目有pH值、电导率、降雨量及雨水中阴、阳离子等。

(二)   水环境

20##年,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7个(裕泉水厂为新增断面,沙头水厂20##年8月停产,见表2);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共10个。监测点位、采样频次及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20##年南海区饮用水源地、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采样频率及评价标准

(三)   声环境

对城区(桂城城区)进行昼间及夜间(每5年监测一次)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网格140个(其中省控测点29个),覆盖14.78平方公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路段数43个,总长37.50公里。

二、   环境质量现状

20##年,南海区的环境质量总体一般。空气中部分污染物浓度有所上升,环境空气质量未能得到改善,酸雨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饮用水源地及大江河干流水质保持优级或良好,但部分地表水功能区水质污染严重;声环境质量有所好转。

(一)   环境空气

1. 城市空气

20##年,南海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优良级别天数共231天,优良率为64.5%,其中优秀的天数为55天(由于20##年优良天数使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统计,与20##年无可比性,因此不作比较)。城市测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年评价达标,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年评价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与20##年相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上升3.7%,二氧化氮上升7.1%,PM10上升16.4%, 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20##年未开展监测,无比对数据。(见图1)。

1)  二氧化硫

20##年,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28微克/米3,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污染物浓度序列的第p百分位数,计算方法见《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HJ663-2013附录A.6)为69微克/米3,年评价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日均浓度达标天数为365天,达标率为100%。南海气象局和桂城十七街区测点年平均浓度分别为27和30微克/米3。与20##年相比,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上升1微克/米3,即上升3.7%;桂城十七街区年平均浓度升幅较大,为7.1%,气象局为3.8%,见图2。

2) 二氧化氮

20##年,城市空气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60微克/米3,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为130微克/米3,年评价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日均浓度达标天数为294天,达标率为80.8%。南海气象局和桂城十七街区测点年平均浓度分别为61和59微克/米3,均超标。与20##年相比,城市空气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上升4微克/米3,即上升了7.1%;气象局、桂城十七街区测点年平均浓度分别上升10.9%和 3.5%,见图3。

3)可吸入颗粒物

20##年,城市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78微克/米3,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为170微克/米3,年评价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日均浓度达标天数为342天,达标率为93.7%。气象局和桂城十七街区测点年平均浓度分别为74和81微克/米3,均超标。与20##年相比,城市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上升了16.4%;桂城十七街区测点升幅最大,为26.6%,气象局为7.2%,见图4。

图4南海区城市各测点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区域及年际变化

4)细颗粒物

20##年,城市空气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52微克/米3,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为114微克/米3,年评价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年平均≤35微克/米3)要求,日均浓度达标天数为293天,达标率为81.2%。南海气象局和桂城十七街区测点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3和51微克/米3,均超标。

5)一氧化碳

20##年,城市空气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为1.9毫克/米3,年评价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4毫克/米3),日均浓度达标天数为365天,达标率为100%。气象局和桂城十七街区测点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分别为1.8和2.0毫克/米3,均达标。

6)臭氧

20##年,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为177微克/米3,年评价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微克/米3),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达标天数为314天,达标率为86.3%。气象局和桂城十七街区测点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分别为177和175微克/米3,均超标。

7)降尘

20##年,南海中心城市平均降尘量为2.6吨/公里2·月,符合推荐评价标准(≤8吨/公里2·月)要求,城市平均降尘量范围在1.1~3.8吨/公里2·月,均达标。与20##年相比,平均降尘量下降25.7%,见图5。

图5   南海区城市降尘量区域及年际变化

2. 降水

20##年,南海区降水测点共测雨样数61个,pH值范围为4.08~5.95,酸雨频率为83.6%,酸雨量占总雨量的比率为80.5%,降水平均pH值为4.77。与20##年相比,酸雨频率下降了14.7个百分点,酸雨量占总雨量的比率下降19.2个百分点,降水平均pH值上升0.20个pH单位。我区20##年降水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O3-离子和SO42-离子浓度分别为1.44mg/L和2.28 mg/L,虽然比20##年的1.99mg/L和2.99mg/L稍有下降,但仍高于其它阴离子,因此我区降水受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影响较大,属于混合型酸雨区。综上所述,20##年我区酸雨污染得到一定缓解。

(二)   地表水环境

20##年南海区饮用水源地与功能区水质均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2)22号文进行评价。20##年水质评价指标的项目为: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数外的21个监测项目,其中东风水库总氮参与评价。饮用水源地水质执行Ⅲ类标准,功能区水质按照常规水环境功能类别执行相应标准。南海区监测断面水质现状评价见表3。

1.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20##年南海区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有7个,分别是平洲水道桂城水厂断面,东平水道南海第二水厂和金沙水厂断面,顺德水道沙头水厂和西樵水厂断面,西江干流水道九江水厂和裕泉水厂断面。纳入评价项目统计结果表明,我区的7个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水质符合Ⅱ类标准,水质评价为优。与20##年相比,各断面水质状况得到保持。

2.江河地表水环境质量

1)西江干流

西江干流裕泉水厂为新增断面,与九江水厂、下东断面水质均符合Ⅱ类水质标准。西江干流水质状况为优。

2)东平-顺德水道

东平水道监测断面为南海第二水厂和金沙水厂断面,顺德水道监测断面为西樵水厂和沙头水厂断面,四个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水质符合Ⅱ类标准。东平-顺德水道水质状况为优。

3)南沙涌

南沙涌监测断面是丹灶水厂断面,该断面因总磷轻微超标而未能达到其功能区Ⅱ类水质要求,只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南沙涌水质状况为良好。

4)平洲水道

平洲水道监测断面为桂城水厂、五斗桥及平洲断面,三个断面水质符合Ⅱ类标准,因此平洲水道水质状况为优。

5)三枝香水道

三枝香水道监测断面为三山港东沙桥断面,其溶解氧、氨氮和石油类均超出功能区Ⅲ类水质标准要求,该断面只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因此三枝香水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

6)西南涌、珠江西航道、水口水道水系

西南涌的入境和出境断面分别为凤岗与和顺大桥断面,两个断面均为劣于Ⅴ类水质,未能达到其功能水质要求,出境断面平均污染指数较入境断面低,表明西南涌流经我区污染未有进一步恶化。西南涌主要污染物为表征耗氧有机污染的总磷、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等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和顺大桥和凤岗的氟化物项目均出现了超标,表明西南涌的水质一定程度上受到工业废水污染。珠江西航道的恒大码头断面及水口水道的泌冲大桥断面均为劣Ⅴ类水质,未能达到其功能水质要求。综上所述,西南涌、珠江西航道、水口水道水系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

 7)东风水库

东风水库断面属于劣于Ⅴ类水质,远未达到其功能Ⅱ类水质要求,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石油类、总磷和总氮均超标,超标倍数最大两项为总氮和石油类,分别为5.54倍和3.52倍。

值得注意的是,地表水功能区中多个断面出现粪大肠菌群数超标。其中泌冲大桥、凤岗和恒大码头断面超标倍数较大,分别为18.69倍、23.48倍和14.78倍,表明我区地表水受生活污水影响依然严重。

(三)声环境

20##年,桂城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分别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噪声限值2类和4a类标准要求,昼间平均等效声级相比20##年有所下降;夜间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均达不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噪声限值要求。

1. 区域环境噪声

桂城的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范围昼间为43.1~71.4分贝,夜间为43.3~60.6分贝,分贝值达到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为好或较好水平的测点比例昼间为23.6%,夜间为10.3%。桂城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昼间和夜间分别为57.5分贝和51.4分贝,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相比20##年轻微下降了0.3分贝;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划分,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级划分为三级,属于“一般”水平,夜间划分为四级,属于“较差”水平。

2. 道路交通噪声

桂城的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昼间为60.7~75.1分贝,夜间为57.6~69.4分贝,分贝值达到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评价好或较好水平的路段比例昼间为81.4%,夜间为23.3%。桂城城区的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昼间和夜间分别为66.9分贝和63.7分贝,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与20##年相比下降了1.3分贝,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的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划分,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级划分为一级,属于“好”水平,夜间划分为四级,属于“较差”水平。

三、   20##年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治气和治水

一是严格了环境准入细则,加强了重点控制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实行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点对点”总量调剂,减少大气污染物新增排放量。

二是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

三是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

四是完成重点河涌“一河一策”的编制工作。

五是持续开展打击非法排污专项行动。

(二)基础建设和制度创新

一是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在各镇(街道)建设了1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全面掌握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二是完善环境监管体系。

三是创新。以镇(街道)为基本单元,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环境监管网格,将网格内企业划分为3类,制订分类巡查制度。

此外,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在实施的五个年度里,为环境管理决策的实施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二篇:20xx年度东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公众版)

20xx年度东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公众版)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

二〇〇七年五月

东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二〇〇六年度 公众版)

20xx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稳中好转。城市空气质量保持良好水平,降水酸性有所减弱,酸雨频率明显下降。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东江东莞段整体水质状况达到优的水平,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东莞运河水质污染改善,但水质仍劣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市区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一、大气环境质量

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值为0.048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060毫克/立方米)。比去年上升0.009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为0.048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080毫克/立方米)。比去年下降0.003毫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为0.078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比去年下降0.004毫克/立方米。

灰尘自然沉降量的年平均浓度值为6.87吨/平方公里〃月,符合广东省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比去年降低了0.04吨/平—2—

方公里〃月。

降水pH年均值为4.70,比去年上升0.63个pH单位,酸雨(降水pH值低于5.60为酸雨)出现频率为50.0%,比去年下降15.7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20xx年度市区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降尘符合广东省标准,降水酸性有所减弱,酸雨频率明显下降,说明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二、水环境质量

本年度东江东莞段整体水质状况为优,所有监测断面(石龙南河、石龙北河断面)均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全年监测结果显示,在参与评价的23个项目(总氮不参与评价)均没有出现超标。整体水质与去年相比,在稳定中略有好转。

饮用水源水质继续保持良好,市区饮用水源地(东江南支流樟村断面)全年各月份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年平均达标率为100%。所有监测项目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与去年相比,监测河段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等级不变,保持Ⅲ类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也有所下降,大部分监测项目的浓度略有下降,水质略有改善。

东莞运河水质受上游及沿线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的影响较大,污染物以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为主,监测河段水质仍达不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近几年来,为了全

—3—

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珠江综合整治整体目标,东莞市委市政府对治理东莞运河的水质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使东莞运河的水质逐年改善。

三、声环境质量

市区建成区范围内,主要交通干线的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8.0分贝,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4类区(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昼间标准(70分贝),比去年度上升了0.1分贝,

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5分贝,达到( GB3096-93)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标准(60分贝),比去年下降了0.2分贝。

市区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

二〇〇七年五月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