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封面(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封面版

报告题目 作者姓名 程喆

班级学号 小教133 2013211298 学科专业 小学教育 所在学院 教育学院 任课教师 应维华 提交日期 20xx年12月 评定成绩

杭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编制

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宅"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在全球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纷纷加入这一队伍,成为当代的宅男宅女。校园“宅”现象,引发大众的思考和讨论。本调查报告以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宅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探讨大学生的“宅现象”,让人们对“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 宅 网络

近年来,很多年轻人以“宅男”“宅女”自居,“宅”已不仅仅成为了时下青年男女一种渐普遍的生活方式,更是在全球范围内衍生出了一种文化—— “宅文化”。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自然走在了“宅文化”的前端,并衍生出校园“宅一族”。面对日益壮大的大学生“宅一族”,了解高校大学生中“宅”现象的现状、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对其进行正确引导,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课题。

一、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实地发放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形式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问卷调查的样本随机取自各个大学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257人,女生143人,各占64.25%、35.75%;调查对象从大一到大四的年级分布情况分别为56.14%、28.71%、12.85%、2.21%;文、理、工、艺各专业比例分布情况分别为10.53%、50.87%、34.21%、

4.35%。

本次研究我们主要考察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特征及其成因,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访者的人口背景变量,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及成长环境。第二部分是被访者“宅”现象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是被访者如何看待“宅”现象,包括“宅”现象产生的成因、“宅”现象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对身边“御宅族”的态度等。

二、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1、当代大学生“宅”现状和特点分析

调查显示,有58.04%的同学认为“宅”现象普遍,身边的大部分同学都“宅”,仅有1.79%的同学认为“宅”现象很少见。当问到自己是否有过“宅居”时,有55.86%的同学承认经常“宅居”,仅有4.50%的同学表示没有。调查数据说明大学生的“宅”现象已相当普遍。

问卷按照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城市”、“城镇”、“农村”不同家庭所在地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宅”现象在性别、专业、年级、城乡上的差异不显著。“宅”的行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普遍的行为,而不是特定人群的特定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宅”文化在高校发展具有普遍性和高影响力。

“宅男宅女”作息时间不稳定,喜欢把“宅”看成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每天睡到自然醒,整天依赖电脑与网络运用聊天工具或电邮与人互动。游戏、电影、小说、漫画仍是大学生“宅一族”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宅居”过程中基本活动有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看小说和漫画、上网聊天、做作业、睡觉等等。“看电影、听音乐”占63.5%,居于首位;“网络聊天”占56.25%,“睡觉”占58%,“看书学习”仅占37.5%。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依赖电脑是“宅一族”最突出的特征。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 尤其是虚拟社交网站的出现, 更是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 进行人际交流的方法。依赖电脑和网络学习的大学生们, 现在也将生活与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宅男宅女”或者“准宅人”来说, 比起参与室外活动或者与人面对面交流, 待在宿舍坐在电脑前一样可以获取属于他们的天地。

2、“宅”现象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调查对“宅”生活的态度时,41.75%的同学持反对态度,仅5.25%的同学持赞同态度,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对“宅”生活的利弊都有一定清晰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在关于“您认为‘宅居’会对大学生造成哪些负面影响”的调查时,认为“交往面窄,交流障碍”占67.86%,“个性冷漠、脾气暴躁”占56.25%,“对现实社会失去兴趣,脱离现实世界”占42.86%,“因缺少与人交流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占40.18%,“没什么危害”占6.25%。

长时间“宅居”在宿舍,长时间不规律的饮食起居,必然会挤占我们正常的学习时间,肯定会影响到学业的进步,损害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经常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缺乏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机会,容易形成孤僻、冷漠等不良的性格特征,致使大学生交际能力降低,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一旦遭遇挫折便会更加自卑、更加封闭,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从而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3、大学生“宅”现象的原因分析

(1)外界环境过于复杂,压力较大

调查数据显示,关于大学生“宅一族”的出现原因一项中,有25%的学生选择了“生活学习压力太大”。在经历了高考这一“独木桥”后,学生自身压力并没有减小。对大学的不适应,对恋爱的困惑,对未来就业的迷茫等导致压力与日俱增。

(2)性格内向不善交往

调查发现,68.8%的大学生认为“宅” 的原因是性格内向,不自信,自卑心理作怪。46.5%的大学生认为“宅”的原因是人际关系差,没有朋友可以陪伴。一些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性格较内向,不擅长与人交际,感觉到与人交流是一件困难的事,长此以往,他们便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宅”在宿舍,生活在狭小的圈子里。高考前忙于升学,无暇顾忌人际交往。升学后,因没有经验,独自面对生活存在难度,逐渐由不会与人交往到不愿与人交往,于是借助网络游戏获得成就感、借助虚拟网络与陌生人讲心里话的方式来发泄的人逐渐增多。

(3)网络环境的发展

目前网络能触及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电脑能上网,手机也能随时随地上网。在调查中有80.15%的学生选择“休闲时间在寝室玩电脑、上网”。发达的校园网络和完善的生活服务保障进一步强化了“宅”现象。大学生“宅一族”与“非宅族”在生活习惯上是有区别的。在选择人际交往途径中,有56.25%的“宅一族“选择网上交流,因为网络提供了更便捷、更轻松自由,畅所欲言的平台和空间。虚拟世界的网络聊天、交友摆脱了面对面的尴尬和无措,也可以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和不悦。同时网络新闻信息量大、透明度高、时效性强,使“宅一族”足不出户便能开阔视野和知晓天下。在数据统计中也可以看出叫快餐外卖的“宅一族”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比例上远远高于“非宅族”。网络的迅速发展与完善为大学生“宅一族”流行奠定基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活中的各个层面。网上聊天交友、网络新闻、网络电视、网络订餐、网络购物,不仅仅是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甚至通过网络已经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而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包括获取知识、信息和生活用品、食物。网络游戏的吸引力、网络电影的廉价清晰、网络文学的横行霸道、网络聊天的快捷虚幻让越来越多的“宅人”们乐此不疲的“宅”着。

(4)课程、校园活动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数据显示有28.57%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或老师无趣”,35.71%的学生认为校园生活不够丰富。因此形成了大一积极参与、大二热情减退、大三失去兴趣、大四无动于衷的恶性循环。甚至有些学生因对课程不感兴趣而逃课宅于寝室,而现在大学考核全用分数说话,考核内容单一、死板,很多同学即使平时缺课,但通过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也能顺利通过考试。这使得大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宅”在宿舍,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宅一族”。

三、对大学生“宅”现象的评价与建议

全球时代的不断前进,文化的持续繁荣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宅”

现象的出现和迅速流行正是当代大学生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寻求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又一尝试。通过“宅”这种独特的方式,大学生“宅一族”或能更加有效廉价地获取各种资源,迅速达成学习、工作目标;或能在网络世界中袒露真实自我,舒缓压力,寻求快乐;或能独自享受私人生活,不受外界打扰;或能交流和互动,彰显自身能力等等。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大学生“宅”现象看做是个体自我实现遇到困难而采取的一种消极生活方式的表现。而是应该把它归属为个体努力探索新途径以实现自我的一种挑战。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大学生“宅一族”,从而引领大学生“宅一族”的健康发展。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宅”现象有利也有弊。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宅一族”宅得并不健康,身体素质普遍不高,缺乏锻炼和口头表达等并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甚至有碍于其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宅一族”去粗取精。

1、“宅”学生个人层面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合理利用网络,提升网络素养。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和平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日常网络使用中,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网络素养,不断提升网络信息辨别能力、运用能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要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使网络真正成为促进自身发展的一个平台和工具,而不是禁锢自己的“魔咒”。这就要求“宅居”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仅要有上网了解时事、休闲娱乐的时间,更要有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时间。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逐步把时间调整到均衡、高效利用的状态,循序渐进,逐步改变“宅居”状况。

二是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提升能力和素质。 “宅居”大学生应该主动走出宿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些富有挑战性的社团活动,并积极投身其中,这样能够帮助他们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提高网络使用效率。比如,可以参加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利用课外时间多参加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降低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而且还有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是全面发展自己,不断完善人格。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是集中系统学习知识的最佳阶段,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关键期和基础期。长时间处于“宅居”生活状态下的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精神恍惚,这样就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和极大的危害。“宅居”大学生应该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积极寻找机会去大胆锻炼和提高自己,有针对性地去弥补自身发展的短板;多参加一些团体的活动,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合作、分享;积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力求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个性、有特长地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学校层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针对“宅居”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渠道和途径,积极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开发一些与“宅居”学生特点相匹配的团体训练项目,通过QQ交流、微博互动等手段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进一步提高校园活动质量,吸引“宅居”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校园活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实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大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和提升自己。针对“宅居”学生所反映的校园活动吸引力不够的现状,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活动质量的内涵建设,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和品牌建设。在开展活动时要能够充分考虑和关切当代大学生的诉求和需要,多举办一些能够迎合大学生兴趣特点的、形式新颖的活动,注重提升活动的创新力和吸引力。能够有针对性的针对“宅居”学生

的特点,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兴趣,积极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力争使更多的“宅居”学生愿意投身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健康全面地锻炼自己和发展自己,从而摆脱“宅居”生活的困扰。

此外我觉得改善交通条件,满足正常的出行需求,也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宅”现象。大部分高校的新校区都在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通往市区的公共交通条件不便利,公交线路不够,大学生日常出行不方便,也是导致大学生“宅居”的一个客观原因。我们建议学校相关部门能够积极与公交公司协调沟通,反映学生出行难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在周末、放假和开学等学生集中出行的高峰期,公交公司应该多增加一些公交线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学生出行的困难,满足其出行需求,使他们有更多的出行机会、更便捷的出行条件到市中心从事兼职、实习、休闲、购物等多种活动。这样也就增加了大学生课外活动选择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从客观上减少了他们窝在宿舍上网“宅居”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钱旭红.大学校长的忧虑———家长和学校正合力培养“宅男宅女”[N].文汇报,2010-01-15

(9).

[2] 李璐璐.大学生,你“宅”了吗?— — 走近当今大学校园“宅文化”[N].中国人民大学校报,

2009-6-15(4).

[3] 赵思.浅谈“御宅”现象及其心理分析[J].科教文汇,2009(4).

 

第二篇:社会实践报告封面及表格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

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

姓 名:

学 号: 年 级: 专 业:

学生类别: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年 月 日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情况表

社会实践报告封面及表格

所附资料明细表

社会实践报告封面及表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