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参考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

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所“松粳号”

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

编制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编制时间:二〇##年七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建设规模. 1

1.3建设内容. 1

1.4项目总投资. 2

1.5资金筹措. 3

1.6建设期限. 3

1.7项目效益. 3

1.8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4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6

2.1 项目背景. 6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2.3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10

第三章  建设单位概况. 12

3.1 建设单位科技优势. 12

3.2建设单位人才优势. 13

3.3建设单位管理和设备使用情况. 13

第四章  市场预测与产品方案. 15

4.1市场预测. 15

4.2产品及营销方案. 16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7

5.1项目选址. 17

5.2项目建设条件. 17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21

6.1建设内容与规模. 21

6.2技术措施和路线. 22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等筹措方案. 24

7.1投资估算的依据. 24

7.2投资构成. 24

7.3资金来源. 24

7.4资金运用. 24

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25

第九章  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26

9.1项目建设期限. 26

9.2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26

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27

10.1项目组织管理. 27

10.2项目建成后生产管理和形式. 27

10.3生产岗位人员设置. 28

10.4人员技术培训. 28

10.5劳动安全保护与工业卫生. 28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 30

12.1财务评价. 30

12.2效益分析. 31

第十三章 结  论. 34

附表:

附表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3: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费估算表

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费估算表

附表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7: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附表8:农业综合开发效益估算表(二〇##年度)

附表9:农业综合开发任务和投资计划表(二〇##年度)

附件:

附件1: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

附件2:土地使用证明复印件

附件3:松粳9号、松粳12号品种权证书

附件4:松粳9、10、11、12、13、松粳香1号品种说明书

附件5:拟扩繁品种的省级以上审定证书彩色复印件及品质分析化

验单

附件6: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五常综合实验站任务书

附件7:单位基本帐户开户行出具的资信等级证明

附件8:单位基本帐户开户行出具的存款证明

附件9:事业单位20##年度财务报表

附件10:现有固定资产明细

附图:

附图1: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内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

位置图

附图2:“松粳号”原原种基地现状图

附图3:“松粳号”原原种基地规划图

附图4:“松粳号”原原种基地生产布局图

附图5:拟建工程平面图、剖面图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所“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

1.1.2建设性质:新建

1.1.3建设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

1.1.4法人代表:张广柱

1.1.5技术负责人:牟凤臣

1.1.6项目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

1.1.7建设地点:黑龙江省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

1.2建设规模

建设标准化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扩繁基地15公顷,建立原种扩繁基地100公顷;年生产“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松粳9号、松粳10号、松粳11号、松粳12号、松粳13号、松粳香1号等原原种2.5万公斤,原种60万公斤;建设成黑龙江省南部检验加工仓储设施齐全、专业技术力量雄厚,集科研,原原种、原种繁育和农业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原原种生产基地。

1.3建设内容

1.3.1基础设施建设

(1)永久性育秧大棚:建设面积1500 m2,用于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育秧,保证秧苗素质。

(2)混凝土晒场:建设面积4000 m2,用于水稻原原种晾晒。

(3)种子检验室改造:对现有160 m2种子检验室进行修缮和改造,确保水稻原原种、原种质量。

(4)考种室、挂藏室:建设面积600平方米。

1.3.2田间工程建设

(1)混凝土灌溉水渠:干渠1200m、支渠2400m。

(2)田间道路修缮:铺设砂石干路1000m,田间步道2500 m

(3)土壤改良:改良原原种、原种繁殖田15公顷。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增施农家肥、改善土壤通透性能,改良土壤环境,增强水稻原原种、原种生产的抗灾能力和稳产机制,确保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质量和数量。

1.3.3辅助设施建设

(1)原原种扩繁基地围栏建设,1000延长米。

(2)变压器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1.3.4农业机械设备

农业机械: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作业机械1套;插秧机1台。

1.3.5检验仪器设备

(1)、植物冠层分析仪

(2)、土壤养分速测仪

(3)、鼓风干燥箱

(4)、水稻茎杆强度分析仪

1.4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80万元。

1.5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0万元,省财政匹配资金5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30万元。

1.6建设期限

项目批复后,建设期限1年

1.7项目效益

1.7.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松粳9号、松粳10号、松粳11号、松粳12号、松粳13号、松粳香1号等“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2.5万公斤;扩繁优质水稻原种60万公斤,每公斤原种以销售价格4.0元计算,年销售收入240万元,销售利润106万元,营业利润87万元。

1.7.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每年为生产提供“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2.5万公斤,扩繁“松粳号”优质水稻原种60万公斤,年可生产“松粳号”优质水稻良种1500万公斤,以销售利润0.5元/公斤计算,可创社会效益750万元;同时可带动适宜区域稻农种植“松粳号”优质水稻良种面积30万公顷,按公顷增产稻谷450公斤,每公斤稻谷1.90元计算,“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可为农民年增收2.565亿元人民币;30万公顷“松粳号”优质水稻,年生产优质稻谷180万吨,每吨优质稻谷增收100元,增加社会效益1.8亿元人民币,三项合计增加社会效益4.44亿元人民币。同时能够带动黑龙江省南部及吉林北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

1.7.3生态效益

“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基地建设,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带来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对提高稻米品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适应性广、抗性强等优势,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降低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同时由于优质水稻品种和优良栽培模式的大面积示范推广,给精米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稻谷原料,提高了该品种适宜区域内稻米的整体品质和市场价格,增强了产品知名度,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为该区域稻米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奠定了基础。

1.8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

《20##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原原种基地每年生产2.5万公斤“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松粳号”优质水稻原种60万公斤,销售收入240万元,实现利润58.3万元。

种子部门利用60万公斤原种,年可生产“松粳号”优质水稻良种1500万公斤,以销售利润0.5元/公斤计算,可创社会效益750万元;同时可带动适宜区域稻农种植“松粳号”优质水稻良种面积30万公顷,按公顷增产稻谷450公斤,每公斤稻谷按1.90元计算,“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可为农民年增收2.565亿元人民币;30万公顷“松粳号”优质水稻,年生产优质稻谷180万吨,每吨优质稻谷增收100元,增加社会效益1.8亿元人民币,三项合计增加社会效益4.44亿元人民币。

水稻种子质量标准按GB-4404.1-1996的规定执行,其中:原原种生产纯度达到100%,种子水分不超过14.5%,出苗率85%以上,净度99.9%以上,无任何检疫对象,加工后实行精量包装,统一标识,专库贮藏,专人管理。原种生产纯度达到99.9%,种子水分不超过14.5%,出苗率85%以上,净度98%以上,无任何检疫对象,加工后实行精量包装,统一标识,专库贮藏,专人管理。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我国年种植水稻面积为3000万公顷左右,年产稻谷近2亿吨,是世界稻谷第一产量大国。黑龙江省稻作区就全国稻区而言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就北方稻区而言有其广泛的代表性。北方粳稻以其品质好、商品性好等优点倍受青睐。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稻谷优质优价,以及国家对“三农”发展的支持,使得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推广、生产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受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的限制,水稻的单产水平一直不高,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安全,是今后发展水稻的着眼点。随着我国水稻生产科技提升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水稻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规模,现有的优质水稻品种原原种、原种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优质稻米品种的市场需求,如何使优质水稻品种的原原种、原种能够标准化规模生产,满足优质稻米的市场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主要辐射黑龙江省的第一、第二积温区以及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区域,辐射面积65万公顷左右,黑龙江省的第一、第二积温区又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是黑龙江省最早发展优质稻米和绿色优质稻米生产的地区之一,也是最早实施优质优价的稻区,该区域是黑龙江省种稻历史较早,栽培水平较高的优质米水稻最重点产区,其中“五常大米”,“响水大米”以其米质优,食味好,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目前生产上却出现了品种退化混杂现象,直接影响到优质大米的高品质生产。因此,加强“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原原种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尤为重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该项目建设是缓解我国水稻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粮食安全实际就是稻米安全。稻米和小麦是我国居民主要的口粮作物,而稻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比小麦高,所以说稻米安全了粮食也就安全了。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的高低对国家粮食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水稻是世界性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第二位,并且全世界多数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均以大米作为主食,尤其是我国粮食能否自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全国粳稻的重点产区在东北,面积占全国的46%、产量占50%以上。据统计,全国60%以上的人口是以大米为主食,20##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为4.45亿亩,总产为1.96亿吨。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水稻产量占全国粳稻总产29%以上,占全国粳稻商品量的45%。20##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达3954万亩,占全省作物播种面积的18.5%,总产达1599万吨,商品量达1199万吨,约占总产的75%,居全国第一位。据市场调查,黑龙江省的优质粳米深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深圳等地人民的欢迎,而品质较差的则无人问津,这就造成了优质水稻品种供不应求,特别是优质水稻品种的原原种原种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该项目建设可以缓解黑龙江省优质水稻品种供需矛盾,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2.2该项目建设是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各地种子公司相继解体,原有的种子繁育体系已不复存在,农民自繁自用、自由串换种子,导致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十分严重,产量下降,品质不一,抗性降低。目前黑龙江省的水稻原原种生产,往往只在育种家手中进行保持性繁殖,由于资金和条件所限,并没有按照实际的生产需求进行繁殖。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建立高标准的原原种、原种基地,源源不断地为生产上提供质量有保证的优质高产水稻种子。为解决生产应用品种多、乱、杂,生产出的稻谷品质差,商品率低,所以需要加强供种体系建设。

另外水稻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南方水稻多数为籼型水稻,而且品质较差,北方水稻为一季粳稻区,品质相对较好,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北方4省现有5亿人口,若每人每年消费75公斤稻谷(合大米50公斤),则每年需要375亿公斤稻谷,目前北方每年生产稻谷只有250亿公斤左右,还有125亿公斤的缺口,虽然南方生产的籼米有余,但北方人比较喜欢吃粳米,因此只有依靠科技,加快优质米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加强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生产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合理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品质,实行一体化经营,有效降低成本,才能增强水稻的市场竞争力。

2.2.3该项目建设是优质水稻生产市场的需要

黑龙江省不仅是我国北方粳稻优势产业带的主产区,并且具有绿色稻米生产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主要服务于黑龙江省南部稻区以及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该区域无重工业污染源,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肥沃无污染;且热量资源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2700-2900℃,无霜期125-135天,有利于优质北方粳稻的形成;区域内江河纵横,水资源丰富,水质佳,年降雨量在500-6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黑土层较厚,土壤主要为黑土,淋溶黑钙土,暗棕壤和草甸土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合优质米水稻生产。

目前,“松粳号” 优质水稻品种在黑龙江省适宜区年种植面积20万公顷左右,占该区水稻播种面积的30%,按年换种率70%,公顷用种50公斤计算,年需要“松粳号”优质水稻良种700万公斤,原原种1.5万公斤。同时“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还辐射吉林省、河北省、内蒙古等省(市、地区)年种植面积约10万公顷,按上述方法计算,还需良种350万公斤,原原种1.0万公斤。

“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原原种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年生产原原种2.5万公斤,生产原种60万公斤,可以满足适应区域对“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的需求,彻底解决“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辐射区内品种多、混、杂的局面,对预防优质水稻品种的混杂、退化,保证优质稻米的原有本性,促进该区的优质稻米生产将起到重要作用。

2.2.4该项目建设是保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需要

“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随着近年来的推广应用,已越来越被广大的稻农认可,推广面积连年攀升,据20##年统计,“松粳号”水稻品种在适应区推广种植达30万公顷,按公顷增产稻谷450公斤,每公斤稻谷1.90元,“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可为农民增收2.565亿元人民币;30万公顷“松粳号”优质水稻,可生产优质稻谷180万吨,按每吨优质稻谷增收100元, 可为农民增收1.8亿元人民币,两项合计为农民增加收入4.365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收入,对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其他农业领域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要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富庶了,农村才能得到更好的稳定,农业的发展才更具实力和后劲,从而才能为国家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2.5该项目建设是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更趋于合理,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生产已日见成熟,在国家持续强农、惠农政策和粮食收储政策的支持下,广大稻农和家庭农场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得到保护,水稻种植面积将得到稳步提高,农民对良种化、标准化生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该项目的建设实施,有利于“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原原种、原种、良种的生产繁育,保障“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的数量和质量,推动黑龙江省良种化、标准化水稻生产进程,有利于保障集约化生产的顺利实施,促进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企业,特别是大米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可满足国内人们对高品质优质大米的需求,还可扩大出口,创收更多外汇,发展黑龙江农业经济。同时也是实现黑龙江省全面发展优质水稻生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抢抓机遇,扩大稻米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3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该原原种基地将建设成黑龙江省南部检验加工仓储设施最齐全、专业技术力量最雄厚,集科研,原原种、原种繁育和农业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原原种基地。根据生产和市场需要能够及时为生产上提供适应性强的优质水稻原原种和原种,提供“松粳号”系列新品种原原种、原种的数量达到60万公斤以上。基地核心区位于五常水稻所试验示范区内,包括600㎡的挂藏考种室建设、1500㎡的永久性育秧大棚建设、4000㎡原原种基地的水泥晒场、3600m水泥灌溉水渠、1000m围栏、3500m道路、15公顷土壤改良及160㎡检验室改造,变压器、仪器设备、农机具的更新等,繁殖辐射区设在五常市民乐乡和安家镇,面积100公顷。


 

第三章  建设单位概况

3.1 建设单位科技优势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是从事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始建于1970年,位于素有“鱼米之乡”的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占地45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0公顷,泡沼面积15公顷,其他用地10公顷。现已发展成为以科研人员为主体,集研究、生产、精洁米加工、销售、科技服务于一体的经济实体。20##年1月被农业部确立为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五常综合实验站。   

自建所以来,共获得国家、省(部)级、厅级奖励4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审定推广优良品种15个,其中松粳2号获黑龙江省优质水稻品种称号,是我国著名优质米水稻品种;松粳3号、松粳5号是黑龙江省有名的高产品种,其最高亩产可达750公斤以上;松粳6号、松粳7号、松粳8号、松粳12号均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20##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的松粳9号,20##年、20##年连续两年通过了全国水稻专家组田间实收产量鉴定,亩产超过700公斤,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第一个优质超级稻品种;选育推广的五优稻1号长粒优质米品种,被老百姓美誉为“长粒香”,20##年荣获黑龙江省政府重大科技效益奖,并获得美国优质米协会认定,是目前消费市场最受欢迎、最畅销的长粒优质米品种,该品种在东北四省区及河北等大面积种植。选育的松粳6号优质水稻品种20##年获得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松粳9号、松粳10号优质水稻品种分别于20##年和20##年获得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松粳7号、松粳8号也分别获得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松粳11号于20##年获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该所还拥有丰富的后备优质高产新品系60余份,选育基础材料4000余份,参加黑龙江省水稻区、生产试验材料15份。目前该所育成的优质水稻品种,在适应区域,年推广种植面积30余万公顷。“松粳号”系列优质水稻品种以其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享誉省内外,为适应区内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3.2建设单位人才优势

该项目建设单位拥有一批多年从事水稻育种、水稻栽培、新品种繁育和推广工作的科技人员,科技队伍梯队结构合理,科研业务能力强,长期工作在基层,事业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目前,在职职工26人,其中科技人员20人,技术工人6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助研9人,研实员5人。

3.3建设单位管理和设备使用情况

该项目建设单位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独立法人单位。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主要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部门之间分工合作,责、权、利清晰,合作密切。全所财务公开,实行微机管理,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对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该所严格遵守所内制定的各项制度,职工素质高,在黑龙江省有很高的信誉,信用等级为AA级。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在科技改革,科研创新,科技开发,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按规章制度办事,实行竞争上岗,采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实行目标合同管理和所室经济责任制。

现有水田耕地20公顷,其中试验用地5公顷,种子繁殖用地15公顷,种子繁殖用地20公顷。房屋及建筑物5200平方米。通用设备50 台件,包括计算机、化验设备(食味分析仪、水分测定仪、精密电子天平、稻谷外观品质判定仪、显微镜、人工气候箱、精米机等)、农机具设备、水利灌溉设备、电力、动力设备,以及一些辅助设施基本良好,能够正常使用,为扩繁基地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现有仪器设备统计表


 

第四章  市场预测与产品方案

 

4.1市场预测

中国是稻谷的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产品只有水稻的受冲击力最小,也就是说中国的水稻在农产品中最具有竞争力,而北方粳稻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极具竞争力。

黑龙江省稻区是北方粳稻的主产区,20##年种植面积达3954万亩,总产达1599万吨,商品量达1199万吨,约占总产的75%,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水稻产量占全国粳稻总产29%以上,占全国粳稻商品量的45%。是全国重要的商品水稻基地,在供应北京、上海、大连、广州、深圳等全国大中城市的同时,还远销俄罗斯、东南亚各国,由于粳稻品质优良,口感好,倍受人们青睐,加之有政策的支持,黑龙江大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就水稻品种而言,松粳号自主知识产权水稻品种年推广面积占黑龙江省水稻面积10%以上,位居黑龙江省自育品种第二位,目前,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以引进日本品种占主导地位,且日本品种抗稻瘟病性差。20##年日本品种空育131稻瘟病大面积发生,减产损失30%左右,20##年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低温冷害,个别品种空壳率达40%以上,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抗病性强,米质优,丰产性好,有望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应用。而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的数量短缺,特别是能够保证质量的优质品种的种子数量更是不足,此时开展“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原原种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尤显必要。“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辐射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等省份,辐射面积达65万公顷,年推广种植30万公顷,年需要良种1500万公斤,原种60万公斤,原原种2.5万公斤。而适宜区域种植“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我所“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的扩繁能力和条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扩繁基地建设,将进一步扩大“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不但可以加强水稻的标准化生产,促进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区域内稻米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基地建设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

4.2产品及营销方案

4.2.1产品

生产“松粳号”水稻品种松粳9号、松粳10号、松粳11号、松粳12号、松粳13号、松粳香1号等原原种和原种。

4.2.2销售方案

销售渠道:通过本所种业公司、适应区内的各省、市、区、县、农场种子公司、各大种业集团,以及精米加工企业定单用种。

销售策略:

(1)、利用自身的研究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做到与优质水稻生产技术咨询服务相结合。

(2)、加强同种子部门、繁育基地间的密切合作,努力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树立良好的信誉,促进原原种原种的销售。

(4)、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强“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应用“松粳号” 优质水稻品种。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5.1项目选址

项目建设地点拟选定于黑龙江省五常市民乐乡,南距五常市15公里,北距哈尔滨市100公里,是五常大米的核心产区,地处黑龙江省的南部,北部同黑龙江省阿城、双城接壤,东部与尚志市相邻,西部、南部与吉林省的榆树市、舒兰市毗邻,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原种基地,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自流灌溉,温光充足,有利于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5.2项目建设条件

5.2.1自然概况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位于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地处北纬 44°03′45″~ 45°26′09″,东经 126°32′50″~ 128°15′54″之间。五常市属多类型地貌结构,由东往西依次为山区半山区、浅山丘陵区和河谷平原区。五常市是驰名中外的大米产区,是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大县,有“张广才岭下水稻王国”之美誉。现有水田面积160万亩,是全国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水稻基地),素有“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之称。自然条件优越,水源充足,有大小河流20多条,自然泡沼400多个。闻名黑龙江省的龙凤山水库蓄水2.7亿立方米,水面4万亩,水质好,无污染,联合国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就设在龙凤山乡。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10 mm,日照时间为2629小时,年有效积温2700℃,无霜期130~140天。大部分水稻区土壤为水稻土和砂壤土,pH值6~7。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干物质积累和提高米质。五常市水稻栽培水平居世界同纬度之首,在全国率先研制出绿色食品水稻栽培模式及大中棚育苗,超稀植,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为生产无污染绿色水稻和项目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技术保障。

5.2.2地点的地理、交通、能源供应、通讯条件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距离安家火车站仅200米,距离“哈五”公路仅1000米,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电力方面除应用小丰满电站的供电外,五常市还拥有龙凤山水库发电站一座,电力十分充足。公用设施如供电、供水、取暖、道路交通以及其他公用设施比较齐全,能够满足扩繁基地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供电、供水不受任何数量和时间的限制。电话通讯已进入国际直拔网,邮政特快专递、商业信函,程控电话、移动通讯、传真电报等已普及,所内还开通了10兆网络光纤。

5.2.2项目建设的保障条件

(1)项目建设的技术保障

五常水稻研究所是水稻科研专业研究所,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梯队结构合理。20##年被农业部确立为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五常综合实验站。现有科技人员20人,技术工人6人。其中从事水稻育种和推广人员20人(本科以上学历18人,硕士研究生5人),自建所以来,共审定推广优良品种15个,目前黑龙江省生产上年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的品种松粳6号、松粳9号、松粳10号、松粳12号,都是我所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其中松粳6号、松粳7号、松粳8号、松粳12号均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松粳9号亩产超过700公斤,是黑龙江省第一个优质超级稻品种;选育推广的五优稻1号长粒优质米品种,20##年荣获黑龙江省政府重大科技效益奖;20##年选育的松粳6号优质水稻品种于20##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年以后省定推广了5个品种,其中松粳9号、松粳10号优质水稻品种分别于20##年和20##年获得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松粳11号于20##年获得了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松粳13号是直立穗型长粒优质抗病新品种;松粳香1号是松粳系列品种中第一个香型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是目前适应区域内最畅销的香型水稻品种之一;松粳12号是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是目前生产上表现最好的优质米品种之一,深受广大稻农的喜爱,这些品种生产上已经有了一定面积,而且推广应用前景好、潜力大。目前还有15份材料参加黑龙江省水稻区域、生产试验,还有60余份优质高产新品系进入所内产量鉴定,保存品种资源700余份,选育基础材料4000余份,现有的20名水稻科技人员从事该项工作5年以上的16人,掌握了国内外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动态,熟悉水稻常规育种、花培育种、太空育种、栽培技术、原种繁殖的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熟练掌握各环节的操作技能。
    (2)项目建设的组织保障
    为加强“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扩繁基地建设的组织管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农科院院长、副院长担任,成员由科研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审计处处长和建设单位所长组成。项目严格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对项目实施统一计划,统一布署,统一管理。

项目立项后,建设单位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并按照省农科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在建设过程中,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3)项目建设的管理形式

①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实行工程招投标制。

②挑选责任心强,懂业务的工程监理人员1-2人,对建设材料、设备仪器、配件物品等严格把关,不合格建材和工序不得签字和放行通过。

③项目建成后,必须按国家规定和合同要求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④仪器设备的采购方式为政府统一采购。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6.1建设内容与规模

(1)基础设施建设

①永久性育秧大棚1500 ㎡,3栋,每栋500㎡。设计长50 m,宽10 m,高2.2 m,为混凝土基础,钢架结构。(详见附图5)  

②考种室、挂藏室600㎡,设计长40 m,宽15 m,为条形基础,砖混结构。

③水泥晒场4000 ㎡,为混凝土浇筑,使用年限为30年。(详见附图5)。

④装修、改造种子检验室160 ㎡,为水电暖改造,墙壁粉刷等。(详见附图5)

(2)田间工程建设

①混凝土灌溉水渠:干渠1200m、支渠2400m。(详见附图5)

②田间道路修缮:铺设砂石干路1000m,田间步道2500 m。

③土壤改良:改良原原种繁殖田15公顷。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增施农家肥、改善土壤通透性能,改良土壤环境,增强土壤抗灾能力和稳产机制,确保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质量和数量。

(3)辅助设施建设

①原原种扩繁基地围栏建设,1000延长米。

②变压器及辅助设施改造

(4)农业机械设备

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作业机械1套;插秧机1台。

(5)检验仪器设备

(1)、植物冠层分析仪1台。

(2)、土壤养分速测仪1台。

(3)、鼓风干燥箱1台。

(4)、水稻茎杆强度分析仪1台。

6.2技术措施和路线

6.2.1技术措施

(1)原原种种子来源:育种者提供的株系圃种子。

(2)播种与管理:采用大棚旱育苗,以穗为单位整穗播种,每穗一个小区,根据穗的大小确定小区面积为20-25cm×15cm,出苗后注意通风和水分管理,防止秧苗徒长。

(3)插秧与田间记录:每穗插一行,插秧规格,30cm×15cm,每穴1苗。出穗时观察并记录各穗行是否相一致。始穗期到齐穗期观察并记录。

(4)收获与决选:根据每个品种的典型特征特性,从株型、穗型、粒型及生育期的田间记录淘汰非典型穗行。把具有典型特征特性的穗行统一混收,晒干、脱粒、烘干、清选脱芒、包装后入库保管。

6.2.2技术路线

育种者提供的株系圃种子→穗行种植并淘汰非典型穗行后混收→原原种→原种→生产良种。

水稻原原种生产流程图: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等筹措方案

7.1投资估算的依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GJD-101-95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GJD201-2006~GJD209-2006

主要仪器设备采用现行国际、国内市场价格

7.2投资构成

总投资18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62万元,仪器设备购置费13.45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55万元。(详见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

7.3资金来源

总投资1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0万元,省匹配资金50万元,单位自筹30万元。

7.4资金运用

20##年1月至6月,投入140万元,用于繁殖水稻原原种、土建工程建设、田间水利工程建设、购买仪器设备。

20##年6月至12月,投入40万元,用于繁殖水稻原原种、土建工程建设、田间水利工程建设、购买剩余仪器设备。

 

 

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基地建成后,可改善种子生产条件,提高种子生产能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周围环境,无任何不良影响。

扩繁基地建成后,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从而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同时,发展无公害生产,推广生物技术防治,减少了农药残留的积累与污染,净化土壤和空气,对保护环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章  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9.1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20##年。

9.2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20##年1月至6月,完成总投资的70%,完成土建工程70%、完成70%田间水利工程、购买70%仪器设备。6月至12月,完成总投资的30%。

20##年繁殖水稻原原种3.5公顷。产种量1.75万公斤;原种70公顷,产种量42万公斤。
    20##年及以后达产,年繁殖水稻原原种5公顷。产种量2.5万公斤;原种100公顷,产种量60万公斤。


 

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10.1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建设期内成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所长担任,副组长为所班子其他成员,组员由办公室、科研科、财务科、水稻育种室、水稻栽培室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订,仪器设备、工程建设招投标,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等。

项目建成后设立基地运行管理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管理小组主要由所领导和负责科研及开发的中层领导组成,负责协调和指导项目的正常运行。技术小组由水稻育种栽培及生产开发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新品种的培育,繁种和推广工作。

项目正常运转后,需要一定的科研业务费,试验材料费,人员费、水、暖、电等费用,这些费用总计约需16万元,基地每年至少可生产原种18万公斤,扣除生产成本,每公斤纯利润能达2元,原种一项就可创收36万元,完全可以满足项目正常运行的成本费用需要。

10.2项目建成后生产管理和形式

黑龙江省松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下设的水稻新品种繁殖和推广部门,该公司具体负责全所的水稻种子繁殖、加工、销售、技术咨询、生产服务、新品种示范和推广。扩繁基地建成后,先由水稻育种室的育种者提供繁殖品种的株系圃种子,并制定扩繁原原种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方案,并指导监督生产,然后再由黑龙江省松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并进行跟踪技术服务。

    项目建成后生产管理形式,以黑龙江省松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来组织生产和管理。

10.3生产岗位人员设置

1、技术管理人员2人。

2、生产技术人员3人。

3、检测检验专业人员2人。

4、加工、包装、保管人员4人。

5、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科技培训5人。

6、田间工程实施、设备管理人员2人。

10.4人员技术培训

项目建成后,要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上岗考评。每年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的意义,达到预期结果,使在岗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0.5劳动安全保护与工业卫生

“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内容,主要开展土壤改良,土建工程,种子生产、加工、检验等建设项目,建设和生产环境安全,对人和周围环境无不良影响,符合有关政策。


第十一章  项目招标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宗物品招标采购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 本项目工程试验室的建设需要进行招投标。

工程勘查:全部招标,自行组织,采用邀标方式;

建筑工程: 全部招标,自行组织,采用邀标方式;

安装工程: 全部招标,自行组织,采用邀标方式;

监理:全部招标,自行组织,采用邀标方式;

主要设备:部分招标,自行组织,采用邀标方式。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

12.1财务评价

12.1.1财务评价的依据

本评价是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规定的经济评价方法,根据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对项目进行分析,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12.1.2项目计算期

    项目计算期为10年。

12.1.3总成本费用估算

项目计算期为10年。

第一年:生产负荷70%,总成本117.9万元,其中:制种成本87.5万元,折旧摊销17.1万元,管理费用10.5万元,销售费用2.8万元。

第二年为达产年,以后满负荷生产,总成本161.1万元,其中:制种成本125.0万元,折旧摊销17.1万元,管理费用15.0万元,销售费用4.0万元。

(详见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2.1.4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达产年经营收入240万元;

达产年总成本费用161.1万元;

达产年利润总额78.9万元;

达产年净利润额59.18万元;

投资利润率(%)43.83;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3.97年

根据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计算得出以下财务评价指标:

项目内部收益率IRR=33.62%,

财务净现值FNPV(ic=6%)=338.10万元,

投资回收期Pt=3.97年(含建设期),

财务内部收益率33.62%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6%;财务净现值338.10万元,大于0;项目投资回收期3.97年,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因此,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12.1.5盈亏平衡分析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资金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总成本费用

                            盈利区        固定成本

           亏损区

盈亏平衡点41.96%                  产量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年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32.1/(240-129-0) ×100%

=28.92%
    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只要达到设计能力的28.92%,企业就可以保本。由此可见,该项目风险较小,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12.2效益分析

12.2.1经济效益

12.2.1.1直接经济效益

基地建成后,可满足我省“松粳号”水稻原原种的生产需要。

年生产“松粳号”水稻原原种2.5万kg。利用2.5万kg水稻原原种可扩繁原种60万kg,以销售价格4.0元/kg计算,销售收入240万元,销售利润106万元,营业利润87万元,可分配利润65.3万元。(见附表12-8项目损益表)
12.2.1.2间接经济效益

基地的建立,扩大了原种的种植面积,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满足了水稻生产的需要,若每年种子部门利用60万公斤原种,可生产“松粳号”优质水稻良种1500万公斤,以销售利润0.5元/公斤计算,创社会效益750万元,这不仅使经营种子部门和农民有了较大的收益,地方财政税收也相应增加。

12.2.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加速黑龙江省种子工程及良种化工程建设,加速“松粳号”水稻新品种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这样,可使黑龙江省优质水稻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增强水稻市场竞争力,并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带动适宜区域稻农种植“松粳号”优质水稻良种面积30万公顷,按公顷增收稻谷450kg,每公斤稻谷1.90元,“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可为农民年增收2.565亿元人民币;30万公顷“松粳号”优质水稻,年生产优质稻谷180万吨,每吨优质稻谷增收100元,增加社会效益1.8亿元人民币,两项合计增加社会效益4.365亿元人民币。同时能够带动黑龙江省南部及吉林北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

12.2.3生态效益

  原原种基地的建设,将改善农田生产水平,增加基地农田的产出率,灌排系统的配套建立,提高了基地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可使土壤、水、空气得到进一步净化,有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基地建成后,将有大量优质水稻新品种提供生产。“松粳号”水稻新品种的大量推广应用,这对提高黑龙江省水稻的产量,改善水稻品质和促进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实现了突出主产区、区域特色,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2.4社会作用

   “松粳号”水稻新品种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这将对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区域经济,以区域性水稻综合技术为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事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新品种选育→育种家种子→基地繁种→种子烘干、精选→集团销售→建立试验示范区→生产技术服务一体化产业工程体系,这是水稻生产和技术服务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一种全程的、综合的、科学的良性发展轨道。通过这一过程,即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促使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就业,带动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增值转化渠道,实行产、供、加、销一体化,增加农民非农业产业的收入。

第十三章 结  论

“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基地建设,将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省种子工程建设,优化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加快水稻生产的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进程,实现农村经济增收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由于“松粳号”水稻品种松粳9号、松粳10号、松粳11号、松粳12号、松粳13号、松粳香1号等,具有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松粳号”水稻品种的推广种植,不断扩大其种植面积,对提高稻米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将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由于“松粳号”水稻品种抗病性强,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降低了农药对土壤、水和空气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是从事水稻科研的专业研究所,全所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科研基础扎实,技术力量雄厚,并具有品种选育、繁殖、销售、推广经验,后备科研材料丰富,可为扩繁基地建设和今后的基地发展提供强有利的科技支撑。

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坐落于黑龙江省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交通运输方便,费用低,育成品种适应该区种植,同时在该地区有密集的销售网络,多年来,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繁育的“松粳号”水稻种子,质量好信誉高,已成为农民信得过的知名品牌,为水稻原原种基地建成后,种子应用推广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内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位置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