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1-16《大数据解说:大学生下一个就业高地在哪里?》

大数据解说:大学生下一个就业高地在哪里?

我要评论

20xx年01月16日 07:22:0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近日,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陆续发布了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称“年报”)。中国青年报记者通过统计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学校所在地成大学生就业首选城市;国有企业仍占主流,但民营企业势头已起来;学生干部和专业成绩好都可能成为获得高薪的要素。

学校所在地成大学生就业首选城市

在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中,明确披露毕业生就业地的有69所。中国青年报记者统计这69份年报时发现,这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城市,并非某个具体意义上的城市,而是每一个学校的所在地。

比如,北京大学毕业生在北京签约的比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留京率,达到了56.15%,位列第一。中国人民大学留京率达52.67%,北京化工大学留京率达42.9%,北京交通大学留京率也达37.74%。相应地,北京也就成了这几所学校中毕业生签约比例最高的城市。

这不是北京高校特有的现象。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其中,在上海市就业人数共310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5.73%。南开大学毕业生在天津市的就业比重最高,其中本科生占比为52.24%,研究生为51.77%。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在大连市的比例也最高,分别为24.59%、20.43%。

中西部高校也是如此。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生在湖北省的就业比重达30.47%,合肥工业大学在安徽省的就业比例有31.11%,四川大学留川工作的毕业生,占该校就业总人数的近一半,被媒体称之为“川才川用”。 除了学校所在地外,毕业生签约率最高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

值得注意的是,受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影响,东部高校毕业生前往中西部就业的比例也不低。比如,清华大学毕业生去中部、西部就业的比例,就分别达到了6.2%和10.3%。华北电力大学的比例更高,本科毕业生去西部的为18%,研究生去西部的为15.7%。

不过,相比实际的签约情况,不少学生从意愿上更倾向于留在东部。根据北京大学关于毕业生期望就业地域的统计,希望前去西部就业的比例为4.78%,去中部比例仅为2.39%,这两者远低于实际签约比例2~3%。而对于北京、上海,他们期待的比例则达到70.22%,8.60%,也高于实际的56.15%和8.14%。

学生干部和专业成绩好都可能成为高薪要素

不管是哪种单位会成为未来的就业高地,对大学生而言,更值得关心的是如何能找到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高校报告提及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个人实际能力(专业能力)。

北京大学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个人能力、道德修养及面试表现等较为重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年报显示,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个人实际能力、所学专业对口程度。在华中科技大学年报中,涉及到的用人单位最看重应聘人员的能力排序中,专业基础也居第一位。

不仅用人单位这么看,毕业生自我评估也验证了这一点。在浙江大学毕业生眼里,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就是专业能力。

也有的讲究“专业对口”。湖南大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要求排序,所学专业是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毕业生个人的品行与态度也是用人单位考量的重要因素。比如南京农业大学,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前三位分别是:工作态度、表达与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和学习成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调查显示,职业道德在用人单位看重因素中排名第二。

在75份教育部直属高校年报中,明确披露毕业生薪酬待遇有38份,其中,985的16份,211的20份,普通高校的两份。

大体看来,本科毕业生与研究生的月薪差距在1000元左右。湖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4145.1元,研究生则为5355.15元;厦门大学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为5037.2元,研究生为6048.4元;武汉大学本科生平均月薪达5176.95元,研究生为6041.45元。

在这些披露数据的年报中,浙江大学的平均薪资最高,本科毕业生为5225元,研究生的达7750元。但也有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情况不容乐观,如北京中医药大学,35.45%毕业生月薪低于2000元。

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担任过学生干部、专业成绩好等都能成为高薪的理由。厦门大学年报提及,男生、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平均薪酬较高。

南京大学更加全面地梳理了这一关系:成绩排名越高、学历层次越高、父母收入水平越高的学生,月薪越高。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年报指出,人文学科学生起薪较低。

国有企业仍占主流,但民企已有起势

年报里的就业,不仅包括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签订劳动合同,也包括升学、出国出境、定向委培、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形式。

值得注意是,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年报中,985高校本科生的升学率(即通俗所说的考研和保研的比例)基本在30%以上,有的还高达40%以上。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升学率为46.65%,北京大学升学率达到46.4%。但与211高校和普通高校相比,这一比例却参差不齐:有的维持在20%以上,也有低至20%的。

从签约单位的性质来看毕业生的走向,三资(外)企业的香饽饽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其中,985高校毕业生签约三资企业的比例基本上都在10%以下,有的还停留在5%以下,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签约三资企业比例是4.87%,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签约三资企业的仅有1.79%。

取而代之的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但两者比例孰高孰低,在不同学校却表现不同,并没有一个共性的比例。 仅以教育部直属的985高校为例,有些高校的毕业生,签约国企的比例牢牢占据了最大比重的位置。比如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入国企的有32.11%,东北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这一比例为48.6%,其研究生的比例更高,为52.7%。

在另一些学校,两者的比例却是不分伯仲。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生进入民企的比例为28.79%,进入国企的则为28.16%。而中山大学42.92%的本科毕业生签约民企,远超其签约国企24.42%的比例。

不过,两者的发展走势,却有一个相对明晰的趋向。正如东北大学年报里所描述那样,“国有企业仍占主流,但民营企业势头已起来”。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与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3届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相比,在2014届毕业生就业年报中,国企签约比例下降,民企签约比例上升的趋势在一些高校十分明显。

比如北京大学,该校20xx年本科生进入国企的比例为25.26%,进入民企的为13.89%,而今年,前者降至14.57%,后者则升至41.52%。

这一点和专业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的数据一致,根据该机构所做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过去连续4年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数据(2009届至2013届),外企就业比例下降了4%,国企的下降了2%,民企的则上升4%。其中,民营企业就业增长较快的行业是健康,制造业和建筑类。麦可思创始人王伯庆说,受经济增长减速和就业观念的影响,变化较大的可能会发生在最近一年。

 

第二篇:昆明大学生20xx就业指南

20xx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教育部门日前公布了全国15个就业“困难户”专业,生物科学、播音与主持、市场营销等招生“热门专业”,却在就业市场中遭遇寒冬。这一反差充分体现出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脱节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高校增强就业市场意识,强化对专业的设置和调节,避免“只管进不管出”的问题。

从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进入规模快速扩张的阶段,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刊

现象严重,造成毕业生供大于求。一些高校却无视这一趋势,继续扩大招生规模,造成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找到工作、工资待遇低的情况较为普遍。

“热专业”遭遇“冷就业”,必须从高校身上找原因。学生报考志愿时刚刚高中毕业,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判断四年后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而高校则完全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对毕业生的跟踪,了解最新的就业市场业市场意识,根据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模,而不能“只管进不管出”。就业的“冷”与“热”,都是由市场需求决定。在日常工作中,高校应当加强就业跟踪和预判,对学科设置、招生规模及时做出调整。对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专业,应及时进行调整。许多高校允许在校学生转专业,就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调节措施。

但是,调节“冷就业”专业招生春城晚报

昆明大学生20xx就业指南

评论:高校应加强就业市场意识

(图 20xx年11月28

昆明大学生20xx就业指南

日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于云南财经大学的宣讲会现场 来听的同学寥寥无几)

“贪大求全”,为了吸引学生而盲目需求,并对哪些专业供过于求有所判规模,高校也不应“一刀切”。对于开设“热门”专业。许多对办学条件断。

一些“招生冷”、就业也不热,但具要求不高的专业纷纷进入大学。部分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教育主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社会需求意义的基高校甚至只要凑够了老师,就敢开一管部门把牢入口关。我国高校在专业础性学科,高校还应当予以保留,将个专业。几乎每所综合性大学都有的设置上自主权较高,负责评估和审批其与技能培养型专业进行区分。教育法学专业就是其中的典型。在今年的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把关,对近主管部门也应当加强这类专业的政策就业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法学年严重过剩的专业,应当从严审批。扶持,鼓励高校保持对这类学科的传专业毕业生就业均遭遇难题。

对于同一高校连续几年就业率过低的承与发展。

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设置体系、专业,应当采取措施削减高校招生规动态质量检测体系和必要的选拔淘汰模。

(转自新华社 记者陈灏)

昆明大学生20xx就业指南

机制,高校专业设置雷同、同质化等

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应当加强就

毕业生就业面临门槛

本报讯 昆明11月20日电 业生人数达727万人,较去(记者 章鹏举)云南财经大年增加28万。继20xx年高校学大四学生王同学希望早作毕业生遭遇了被称为“史上准备,从而尽快找到一份满最难就业年”,再创新高的意的工作。不过,几次被设20xx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被网置“门槛”的应聘遭遇还是友称为“更难就业季”。

令她多少有些忐忑。

“毕业生总量进一步增王同学先后参加了银大,今年就业形势不会好于(云南省人才市场招聘会上 一名毕业生认真记录招聘信行、会计师事务所、外资企去年。”云南财经大学招生业等十几家单位组织的招聘与职业发展处一位老师表息 转自新浪网)

考试。

示,“毕业生需要面对的不王同学顺利通过了大部同的门槛,这都是没办法的分考试,但在面试的时候却事。”

屡屡受挫。

根据此前中国央视新闻 “有含蓄的婉拒,有频道、智联招聘和搜狐网联直白的拒绝。单位一般都要合对5000多名大学生的求职男生,觉得女生受不了高强经历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度的劳动,然后还有产假等示,有超过七成的调查对象等各种因素。”王同学表表示遭遇过求职“门槛”。示,想一开始就找到好工在列出的“门槛”中,遭遇作,但现在看来看来只能学历限制的占52%,遭遇户(云南财经大学就业信息栏 信息数量略显单薄 图/章鹏举)

“碰运气”了。

籍限制的占21%,遭遇性别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显限制的占12%,其他类别限早早规划 轻松过渡 还要学会修打印机”。

示,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

制占15%。

本报讯 记者章鹏举 “一天小王同学并没有准备公都对着电脑录入各种信息,务员和考研的考试,想要趁高校服务周招聘招聘约37万人。共有155家下班后总是腰酸背痛”,这年轻闯一闯。她在大学期间网站举办网络招聘会,其中是应届毕业生小王在实习单参加了大量的社会兼职,53万人

网络招聘会主会场提供职位位的真实写照。

“开始只是发发传单,后来京华时报讯(记者赵鹏)从信息1.5万条,拟招聘人数 小王同学是云南财经大找到一个培训师,帮助他做昨天开始,人社部在全国范约16万人。网络招聘会需求学的应届毕业生,她在大四讲课的课件,顺便学习怎样围内举办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量最多的前五个职位类别是上学期决定参加昆明制造集做培训。”,她对自己的未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销售类、计算机及网络类、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实习。提来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

动,活动将持续到12月7行政后勤类、建筑及房地产前体验朝九晚五的白领生现在已经正在努力寻找日。现场招聘会和网络招聘类、技工类。

活。

自己心仪的工作的小王同学会预计招聘总人数约53万 高校毕业生可登录中国 “以前总觉得坐办公室表示,自己想要挑选一份有人。

人力资源市场网、中国公共是很清闲的工作,但真正体挑战性的工作,能够丰富自 活动期间,各地计划举招聘网、中国国家人才网参验过后感觉做什么都不容己的人生。

办现场招聘会266场,预计加全国网络招聘大会求职择易,即便是办公室文员也要 参会用人单位2.9万家,拟

业。(转自京华时报)

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

本报讯 记者章鹏举 “在财大有过一定规模的宣传,但是根毕本没有几个人来我们的宣讲业会。”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生的工作人员对记者无奈地说。

苦广联达软件是一个有着3000恼名员工的公司,在民营企业里小难有名气。但是在财大却无人问就津。

业 财大会计学院的一位同学表好示,同学们都想进政府机关或大单事务所,如果是要进企业也想进位国企央企外企,到最后实在不行心了才是这些国内的民营企业。 烦 广联达软件的工作人员透苦露,公司的社会招聘是吸纳人才招的主力,校园招聘往往很难招到人

心仪的员工。

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

自从十年前开始高校扩招,几乎每年都面临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这就导致了两个奇特的现象。

第一,毕业生大量涌向政府公务员队伍。公务员的福利和收入虽然不是最好,但是最为稳定。20xx年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考试报考人数129万人,以高校毕业生为主力。第二,学历过剩。就业前景的不理想,会促使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校园、继续升学。以清华大学为例,20xx年清华大学毕业6400人,其中40%选择继续深造。

究其根本,是对面对就业的不自信和没经验。

想要缓解这些现象,关键是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应该对每一年毕业生流向、就业率、薪酬水平等具体信息,形成详细报告,放在网上向所有学生公开。只有充分给予学生信息,才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可以提供技能培训以及与一线人员的经验交流的机会,例如邀请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到校举办专题讲座,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同时,举办广泛的校友经验交流会,这是尽快获得一手资料和减少个人走弯路的好方法。另外要多方面拓宽毕业生的选择面。如果毕业生一窝蜂涌进政府部门,既不切合实际,也会造成恶性竞争。常常出现于报端的几千人争一个公务员岗位的事例即是实证。最后,充分估计毕业生的生活压力,发放一定的个人无息贷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本报评论员 章鹏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