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合力创造转型跨越发展新业绩

——在中国共 产 党高淳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吴 卫 国

(20xx年7月2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 产 党高淳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高淳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社会建设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深化部署今后五年的发展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 产 党高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拼搏奋进,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推进幸福高淳建设,为实现“十二五”发展新跨越而齐心奋斗。现在,我代表中国共 产 党高淳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淳跨入历史新阶段

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七年,是高淳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快速提升期。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凝心聚力推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淳”取得重要进展,圆满完成了县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使过去的七年成为高淳拓展发展新空间、焕发发展新活力的七年,成为高淳探索发展新路子、增创发展新优势的七年,成为高淳应对发展新挑战、开创发展新局面的七年。

七年来,高淳解放思想纵深推进,发展思路更加完善。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主题鲜明地开展了六次全县性解放思想活动,在发展理念上实现了从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特色兴县发展战略,向追求人均财富、绿色崛起、幸福赶超的深化;在发展目标上实现了从打造工业强县、湖滨新区、边贸中心,向建设经济繁荣、生态文明、文化灵秀、和谐安康幸福高淳的提升;在发展思路上实现了从培育产业特色、城市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向营造“五大新优势”、提升“五大竞争力”的拓展;在发展举措上实现了从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向主攻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产业特色化“三大重点”的聚焦,在不断探索特色发展新路中,使发展理念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发展路径更加符合县情特点,发展思路更加符合阶段特征,发展导向更加符合人民意愿。

七年来,高淳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县经济发展呈现增长提速、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0xx年的3.14倍、3.37倍、3.13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位居全省第12位、第15位、第9位、第13位,我县进入全省全面小康达标县行列。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特色富民经济彰显新的优势,建筑业发展跨入全省“建筑强县”行列,造船、水运能力分别突破100万吨和200万吨,高效农业比重提高28个百分点、达到51%,“固城湖”螃蟹成为全国“五个第一”知名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七年来,高淳后发优势日益放大,发展基础明显增强。大工业优势逐步显现。工业规模

企业从104家发展到277家,工业规模经济占全县工业比重从38.7%提升到72%,新增年销售超亿元企业10家、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9家、省级以上科技型企业45家;县经济开发区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迎难而上全面建成“六纵四横”拉框工程,园区载体的空间效应充分显现,发展活力和产业基础逐步增强。大交通优势加速形成。大交通优势加速形成。县域一级公路里程达到42公里,三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346公里,溧芜高速西段、省道246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宁高轻轨、宁高新通道、芜申运河等重点项目列入“十二五”建设规划。大旅游优势得到提升。生态之旅成为全国唯一的“国际慢城”,高淳老街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十五强,成功申报固城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来淳游客年均增长30%以上。大商贸优势日益彰显。县水产批发市场跨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企业行列,年销售超亿元的商贸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场交易额分别达到20xx年的2.9倍、

3.4倍,我县成为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先进县。大环境优势持续放大。秉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断彰显历史文化古城风貌和山水生态原真性,加速形成“一城两貌”的城市形态,高标准建成湖滨大道、双高路景观改造、石固河滨水风光带、县城主次干道沥青摊铺、重点片区立面出新等一批亮点工程,完成县城“三小车”和官溪河流域环境集中整治,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和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城市建成区面积从9平方公里拓展到20.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从39%提高到49.5%;深入实施“强基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123”工程,农村发展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深入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年活动,建立完善机关部门挂钩服务企业、帮促镇村制度,不断加大群众评议机关、阳光政务建设和审批流程改造力度,企业和群众对发展软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七年来,高淳创新创优形成氛围,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三创”实践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优的先进典型,特别是以三大本土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创新发展典型,在引领广大企业做大做强上发挥了示范效应;以武继军“村官楷模”和桠溪镇生态文明建设为代表的镇村科学发展典型,被市委、市政府全面总结推广;以三大特色经济发展为代表的群众首创精神,在促进创业致富、产业富民上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以生态法治和“五无村(社区)”创建等为代表的平安法治建设经验在省市推广,连续七年保持了进京非正常上访“零登记”及刑事发案、信访总量、越级上访全市最低纪录;以两轮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村官防腐保廉体系建设、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等为代表的党建创新经验,树立了党建工作品牌,扩大了党建工作影响;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在“四个一线”等关键领域建功立业,使党员干部队伍展现出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同时,省淳中、县人民医院、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等有着显著发展业绩的“三创”典型,在全县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七年,是高淳负重爬坡、砥砺奋进的一段不平凡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取决于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齐心奋斗、合力拼搏,得益于历届县委打下的良好基础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共高淳县委,向所有为高淳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七年,高淳不仅在发展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成绩,而且在实践中积累了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主要是:

——形成了一条产业与生态相协调的发展路径。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发展战略、发展举措上把生态确立为第一竞争力,不断深化在工业化进程中保护生态、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生态、在特色化进程中彰显生态的思路,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积极探索“以环境促发展”的新路,在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中,实现了工业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发展,使产业与生态逐步变“相互矛盾”为“良性互动”。

——形成了一套抓重点与重点抓相一致的推进机制。坚持把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产业特色化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重点,在新型工业化上突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在城市现代化上突出大交通建设与组团化开发互动并进,在产业特色化上突出三大富民特色经济与三大新兴特色产业齐抓并举,尤其把抓项目作为抓发展的重点,建立完善县领导分工负责的高位协调机制、时间节点控制的成果倒逼机制等管用制度,在牢牢聚焦重点中推动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阶段。

——形成了一种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相统一的工作导向。注重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在不断增进群众福祉的基础之上,将民生为重的人本理念、普惠全民的制度设计、共建共享的执政行为贯穿始终,尤其是实施了区域联网供水、一线圩堤达标建设等一批重大民生实事工程,建成了职业教育学校新校区、新区医院一期等一批重点公共服务项目,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新农保试点县、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省群众文化先进县、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省体育强县等一批荣誉称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形成了一个团结协调与合力创业相促进的发展氛围。注重发挥好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服务发展大局中的职能作用,不断增进县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切实加强对人民团体工作的领导,以“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淳”这一共同的事业凝聚人心、鼓舞干劲,特别是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经受了去年超高水位汛情和今年历史罕见旱情的重大考验,巩固发展了全县上下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干群同心、目标同向、事业同创的生动景象。

七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新一轮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特别是面对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产业能级偏低的矛盾依然突出,开发园区的带动能力仍然较弱,科技人才等要素制约日益加剧;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社会管理创新机制还显滞后,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不断增多,保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压力加大;面对全域统筹的新任务,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体系尚不完备,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还不均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面对区域竞争的新态势,少数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动力不够强,创新解难的办法不够多,狠抓落实的作风不够实,等等。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奋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幸福高淳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是高淳由全面达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高淳正处于转型跨越的黄金发展期、绿色崛起的攻坚突破期,经济社会发展既蕴含着难得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大的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处于孕育期;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全面拓展,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具备坚实基础,这为我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了更多机遇。在新的发展阶段,省委明确把实施“八项工程”作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举措;市委要求把聚焦“四个第一”、推进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作为全市“十二五”发展的根本路径,特别是将“双学双争”两个典型选树在高淳之后,市委主要领导又对高淳“十二五”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希望高淳加

快环境向生态化、产业向高端化、城乡向现代化转型跨越,勇闯新路,奋力赶超,后发先至,创造辉煌”,这一系列重大决定为我们的科学发展实践、转型跨越赶超明确了目标定位、提供了强大动力。从高淳情况看,经过“十一五”的探索实践,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镇村科学发展上赢得了先发效应,在县域交通建设、发展要素集聚上迎来了重要转机,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创业上进入了新的阶段,紧密契合了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方向,构筑了高淳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优势。但是,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纵深推进,对化解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推进体制机制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等进一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置身新的背景、推动新的实践,我们既要因时顺势加速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又要不失时机抢抓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发展机遇,更要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跨越、弯道超越的轨道,努力在“十二五”发展中后发先至、创造辉煌。全县上下务必形成高度共识,务必把握发展大势,务必抓住历史机遇,坚定不移聚焦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幸福赶超,坚定不移推进环境生态化、产业高端化、城乡现代化,奋力走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时代前列,走在生态文明发展的时代前列,走在幸福城市建设的时代前列。

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高淳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跨越为主线,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在更高平台上提升环境生态化、产业高端化、城乡现代化水平,努力把高淳建设成为城乡环境最优美、富民强县最协调、社会关系最和谐的幸福城市。

今后五年,我县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更加繁荣。县域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6%、3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年翻两番,人均发展指标处于全省前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体、新型工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创新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

——生态更加文明。全面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县、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和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生态涵养区覆盖率达到70%,主要水体流域环境指标全面达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在90以上,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达到46%、50%,单位GDP能耗下降16%以上,主要环境指标在省市处于领先水平,生态第一竞争力充分彰显。

——文化更加灵秀。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文化教育群众、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创优在全社会形成浓厚氛围,市民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14.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0%;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城乡社会保障综合参保率达到98%以上;平安法治建设位居全省先进,社会管理创新走在全省前列。根据上述目标要求,今后五年要大

力推进“三个转型”:

(一)以创新驱动主导产业转型,壮大幸福高淳建设的物质支撑

一个地区的发展跨越,必须依托自身特质、选准突破路径。高淳山水生态的特有禀赋、产业发展的特殊现状、区位交通的特定条件,决定了只有发展创新型、高端化的产业经济,才有可能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现超越。

突出创新驱动、高端引领。要突出“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制度先试、园区先行”关键举措,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创业政策意见,推动高淳在新一轮发展中脱颖而出。倾力打造科技创业特别社区。高起点建好以东部科技新城为依托的10平方公里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构筑高端服务平台。按照科技企业成长规律,在空间布局上设立起步区、起飞区和腾飞区,有效整合IBM软件主题技术园、新区科技创业中心、行政服务中心、质量中心、国家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南大苏富特培训中心等创新载体,建成一批高质量的专业孵化器、科技加速器、中试基地和毕业企业基地;在产业定位上按照高端化、专业化、集约化的要求,大力培育生物、环保节能、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基地,创造条件建设大学科技园、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企业研发园;在企业培植上紧扣引进种子孵化、实施创业辅导、加大资金支持、引培智力成员、融合政产学研、加快成果转化、助推毕业企业、加速科技企业上市等关键环节,为科技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到成熟期再到跃飞期的全过程、持续性发展条件和成长环境,不断提升科技企业成长速度。到“十二五”末,建成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毕业企业基地面积3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500家以上,累计毕业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50家以上,新发展科技上市企业不少于5家;建立大学科技园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5个,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高端研发机构3家以上,全县科创扶持基金规模不低于10亿元。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发展作为强县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制定实施人才引进“新十条政策”,突出推进“高聚”工程(高端领军型科技人才集聚)和“海聚”工程(海外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通过强化创业全程服务、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构建融资通畅渠道等政策支持,高标准建成人才创业街、人才公寓、人才社区、专家楼和人才“服务联盟”、“人才驿站”等配套服务设施,以特殊的机制、独到的环境,大力招引和培养处于科技前沿的产业领军人才、渗透新兴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具有战略眼光的科技创业家和企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吸引拥有创业项目、创新成果的高端人才落户发展,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高地。到“十二五”末,集聚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120名、科技创业家5名、“千人计划”专家5名。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继续推动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集聚,充分发挥三大上市公司和大地水刀、美大电器等企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支持骨干重点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科技研发投入、科研成果应用的主体。到“十二五”末,省级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100家,企业专利授权总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4600件和60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突出绿色低碳、高端发展。推进“服务跨越”工程。以服务经济为主是高淳未来产业结构的重构方向,要大力推动服务业集聚化高端化多元化发展,实现服务业投资增长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服务业增速高于GDP增速。加快发展创新服务业,突出以IBM“慧谷精英”计划、创新服务业孵化园为依托,重点突破基础软件、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服务

业,研发设计等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服务业,到“十二五”末全县软件产业营业额、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突破200亿元、2亿美元,高技术服务业税收突破2亿元;大力培育现代商贸业,积极发展城市商业广场、现代购物中心、高档商务酒店等新型业态,全面建成苏皖汽车城、华淳商城、苏宁商贸城、中国螃蟹城等重点项目,着力构建以核心商业圈、专业市场群、城乡连锁网为支撑的苏皖现代商都,到“十二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场交易额双超200亿元;精心打造特色旅游业,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要素,进一步提升生态观光游、历史文化游、乡村体验游、低碳养生游等特色旅游内涵,重点打造“国际慢城”、高淳老街、游子山森林公园、固城湖城市湿地公园等旅游景区,不断增强高淳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到“十二五”末建成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创建一批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公园及全国文保单位。推进“制造升级”工程。坚持新兴产业快增与传统产业快转并重,按照绩优动力路径选择产业,鼓励发展智力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强力培育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全力突破展华电子、华通电子、齐齐哈尔重型机床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建成国睿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冠盛、迦南等产业基地,广泛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扶持工业规模企业实施技术、品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制造业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一批百亿级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亿级的龙头型企业及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的行业单打冠军。“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产值年均递增30%以上,培育年销售超十亿元企业20家。推进“农业超越”工程。坚持以高科技驱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深入实施农业“333”工程,大力发展生物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积极发展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一批在省市具有品牌效应的现代农业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联社,着重把武家嘴农业科技园、龙墩湖现代农业科技园、固城台湾农民创业园、永胜圩现代生态养殖区建成在省市具有示范效应的科技农业创新基地,加快形成以现代装备为基础、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特征、现代园区为基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十二五”期间,建成现代农业园区面积10万亩,园区农业产值比重达到32%,培育年销售超亿元农村合作组织6家。

突出开放融合、高端集聚。要把引进战略投资作为主攻方向,建立内外并举的招商网络,大力引进高投资强度、高科技附加值、高税收贡献的外资项目,关联度大、带动力强、产业链长的新兴产业项目,以及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采购中心、营销中心,务求在集聚国际资本和优质民企上实现历史性突破。“十二五”期间,全县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15家以上,签约外资、注册外资、到账外资分别突破50亿美元、20亿美元、6亿美元。要把培育特色产业基地作为发展重点,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相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相结合、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人才资本与产业投资相结合,举全县之力支持开发区发展,突出以创新园区功能、构建要素支撑、完善运作机制为抓手,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招商水平、集聚重大项目、培育创新经济为带动,大力推进功能建设、征地迁居、产业再造工程,不断提升园区高端人才集聚度、科技密集度和经济贡献度,使之成为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的主要载体,带动东部科技新城发展的强大引擎,抢占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二)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转型,提高幸福高淳建设的发展能级

生态文明城市是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发展的一种复合系统,是人的建设与自然选择协调统一的人居形态的总和,这是满足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最理性、最科学、最负责任的选择。

倾力打造魅力之城。努力形成全域覆盖的生态空间体系,科学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明确东部丘陵山区、西部水网圩区、主要河湖流域为工业不开发区,到“十二五”末实现国家生态文明镇全覆盖、生态文明村基本覆盖。积极构建国际水准的生态环境体系,进一步完善水系规划、加强水系调整、实施清水工程,深入推进绿色通道、绿色林网、绿色镇村等“绿满高淳”造林工程,精心打造环固城湖、环石臼湖等生态湿地区及游子山、花山等生态涵养区,善于组织空间、留出空间,使河湖、丘陵、湿地、村落、大地绿色系统与城镇相互契入、和谐分布,充分彰显“自然山水在城中,城在自然山水中”的生态城市魅力。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健全环境倒逼、约束、激励机制,引导企业从与生态文明城市不相协调的经营理念向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经营理念转变,从资源密集型的生产消耗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转变,从传统末端污染治理向以预防为主的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从浓度控制向浓度和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加强绿色技术研究,推进清洁生产,开发绿色产品,以循环经济、循环社会模式来建设生态城市。

倾力打造品质之城。按照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园林化的要求,大力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水平,高标准构建“一城四区”的空间布局,突出以培育总部经济、现代人居等城市质态为重点,推动北部商务区一年形成框架、两年设施配套、三年初显形象;以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为带动,促进人才与高端产业向东部科技新城加速集聚;以城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为依托,加快山湖风景区开发建设;以高淳老街扩容、筑城圩水街、小河沿风情街开发、保圣寺复建等重点工程为龙头,推进历史文化古城区内涵式提升。紧紧抓住“十二五”交通跨越发展机遇期,全力推动宁高新通道、溧芜高速西段和宁高轻轨三年内竣工、芜申运河四年内通航,争取溧芜高速东段、宁宣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尽快启动实施,确保圩区南北干线、固城湖大桥至水碧桥干线、固城湖环湖大道等县域干线“五年任务三年完成”,“十二五”期间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5公里、干线公路218公里、农村公路200公里以上,实现一级公路镇镇通、等级公路村村通。积极运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应急指挥等公共信息标准化工程,建立完善上下衔接、全域覆盖、调控有力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制度化。以实行差别化考核为手段,引导各镇因地制宜强化集镇个性化设计、特色化发展,高标准推进镇道路、环卫设施等功能提升工程,全方位支持阳江实施强镇扩权改革试点、东坝建设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先导镇、桠溪放大生态文明发展典型效应。按照农民生活富裕、农业生产先进、农村生态良好的要求,突出抓好村级能力建设和环境连片整治,深入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积极稳妥做好“三集中”和“双置换”工作,努力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特色产业村和农村新社区。

倾力打造人文之城。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高淳的城市建设要注重把历史文化与生态文化紧密结合,让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尤其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旧城改造中保留好积淀历史人文的老街、民居和文物单位,在城市发展中修建好薛城遗址、固城遗址等一批历史遗存和文博场所,充分挖掘非遗保护区的文化底蕴;高度重视城市精神的塑造与弘扬,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交融、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大力营造和谐、和美、和畅的人文环境,塑造至真、至善、至淳的人文特质,并在不断丰富、拓展和提升中筑牢幸福高淳建设的思想基础,铸造出新时期高淳精神;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并发挥县文化中心、县体育中心等“城市客厅”的功能效应,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引导文化和科技、金融、现代传播方式融合发展,拓展数字、网络、应用等文化业态,扶持

创意、动漫等文化企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三)以民生需求推进社会转型,夯实幸福高淳建设的群众基础

民生幸福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坚持用民生倒逼转型、用幸福衡量发展、用民意评价政绩,努力让人民群众幸福感受每年都有新提高。

全面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把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硬性任务,制订实施方案,突出工作重点,落实责任措施,确保如期实现。积极拓宽就业、创业、产业、物业、社保、帮扶等增收渠道,注重以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产业特色化为带动增加工资性收入,以支持农村合作组织、民营特色经济发展等为带动增加经营性收入,以扩大商贸市场、物业经济等民众投资领域为带动增加财产性收入,以完善社保和加强帮扶为带动增加转移性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优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公益岗位开发、困难家庭援助等机制,让低收入群体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以体系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统筹发展机制,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高标准建设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成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合格幼儿园全覆盖,形成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到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的大教育格局。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推进制度接轨等方面迈出新步伐,逐步实现城乡基本社会保险同城同待遇,扎实做好失地农民即征即保、低保五保应保尽保工作,形成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相衔接的“全民社保网”。构建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突出抓好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建成新区医院二期工程,提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丰河湾、康桥家园等“经适房”、安置房、廉租房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双困难”家庭住房有保障,城镇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租房有支持。构建惠民工程体系,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的供水供气、水利保障、污水处理等网络,重点推动引长江水入高淳、天然气管网和污水处理管网延伸配套、水阳江下游防洪治理等民生工程,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长江引水村村通、水利设施标准化和天然气、污水管网基本覆盖目标。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完善高淳老年颐养中心、县社区服务中心、武家嘴老年公寓等老年服务设施,探索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支撑、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多元化养老服务新格局。

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增强人民幸福感受的要求,整合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群众的力量,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进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重视环境保护,参与公益事业,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我县企业的独特文化。要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健全完善利益诉求表达、矛盾排查化解、应急事件处置、社会公共安全等机制,切实加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重要信访包案化解、重点领域专项调处责任,不断加大社会共同治理和源头治理力度,形成社会联管、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的工作合力。要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转移,不断深化生态法治、技防村镇建设和“五无村(社区)”创建,全面推行“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管理模式,把农村、

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三、全面加强创先争优、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首先在党,关键在人。要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高淳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大力激发创先争优的发展活力。发展的跨越来自思想的领先,先进的理念铸就成功的实践。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当前高淳正处在科学发展的崭新起点,特别是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深刻启迪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模式的创新,切实把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幸福赶超作为高淳开辟新路、争创优势、铸造辉煌的根本动力和破题之举,把环境生态化、产业高端化、城乡现代化作为高淳转型跨越、奋力超越、后发先至的目标指向和战略任务,在打破传统、突破常规中闯出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开拓跨越发展的新天地。要始终保持争先跨越的精神状态。地区与地区之间比的就是发展的气魄,干部与干部之间比的就是竞争的意志。面对区域发展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我们只有奋发才能有为,只有奋起才能崛起,只有奋力才能超越,切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不断涤除惰气、增加锐气,扫除暮气、焕发朝气,克服娇气、鼓足志气,在重点工作推进上打出有效率的“组合拳”,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创出有质量的“增速器”,努力让争先进位的底气越来越足、跨越赶超的态势越来越强。要始终保持激情干事的精神状态。激情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种面对机遇敢于拼抢、面对艰难敢于探索、面对竞争敢于创新的勇气。推动发展,不能有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之风,而要有虎虎生威的豪迈之气,充分展现埋头苦干、创新实干、紧张快干的精神风貌,营造少说多做、说了就做、做就做好的干事氛围,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快人一拍的速度抓机遇促转型,以追求卓越的心态、争创一流的标准抓项目促发展,在放手放胆放开干事创业中唤起雄心壮志、凝聚人心士气、激发巨大动力,推动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大力培育创先争优的干部队伍。把高淳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各级干部是决定因素。坚持“重实干、看实绩,重发展、论英雄,重品行、凭公认”的用人导向,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选好配强各级党政正职,积极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统筹做好女干部、党外干部、后备干部及优秀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努力形成人岗相适、优势互补、能力叠加的领导班子组合。坚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才到一线锻炼、干部从一线提拔”的常态化机制,进一步扩大公开选拔、公推直选、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的范围和比例,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领导干部横向交流及不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工作格局。坚持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创新社会管理等重点,不断加强理论武装、知识更新和实践锻炼,使各级干部眼界更宽、思路更阔、胸襟更广,增强开拓创新、务实奋进、跨越发展的能力。坚持以创建群众满意机关为抓手,下功夫解决“庸懒浮散”等问题,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浮促实干,治散树正气。大力实施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从今年起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中层正职岗位进行轮岗交流,用三年时间全部轮岗一遍,原则上在一个岗位任职满五年的中层正职必须轮岗交流,同时积极探索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机制。

大力构建创先争优的坚强堡垒。基层党组织处在推动科学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力推进党建工作载体创新,不断深化创先争优实践活动,突出以“强基工程”为抓手,健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的选配、培训和管理机制,打破地域、身份、行业限制,大力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以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为重点,因村制宜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落实推进措施、强化监督考核,全面落实村党组织在富民强村、民生保障、环境建设、民主管理中的责任,促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使村党组织成为执行农村政策、壮大村级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核心,确保行政村平均集体收入达到100万元。要根据经济社会组织的发展变化,大力推进党建工作模式创新,在扩大覆盖面、增强渗透力上取得新成效,切实加强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有效发挥企业、社区党组织在转型发展、增进和谐中的作用,推动更多的村整合资源成立联村党委,使各级党组织推动发展更有力、组织党员更有效。

大力树立创先争优的价值取向。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各级党员干部对任何具体问题的处理都必须具有政治头脑和全局观念,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得失与集体需求、个人政绩与事业发达的关系,时刻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严格的政治纪律,把坚定的政治意识落实到推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速转型跨越为主基调的各个方面,切实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以“和”为重,树立正确的集体观。要坚持团结协作、合力干事,注重用民主增进班子的团结、靠机制提升工作的效率,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权,支持政协组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支持统战、群团、人武等组织围绕发展大局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群体力量、发扬团队精神,切实把发展建立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根植于群策群力的土壤中,以强大合力催生新的智慧、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业绩。以“民”为本,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清醒地意识到以往满足了人民群众幸福感需求的成绩,不能代替现在和将来的新使命;以往基本满足了部分群众的需求的幸福感,不能代替还没有获得满足的那些群众的幸福感;过去没能满足的人民群众渴求的幸福感,应该成为现在和将来人民群众不断获得的幸福感。要经常想一想我们的物质条件改善了,是否等于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是否等于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了,是否等于我们的居民收入提高了?我们当下的经济繁荣了,是否等于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了?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是一道高难度的命题,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带领每一名高淳人为之奋力打拼,共创美好明天。以“廉”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形成教育更深入、监督更有力、制度更完善、惩处更坚决的惩防体系,努力营造党风正、政风清、作风优的良好发展环境。清正廉洁是为政做人的第一底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倍加珍爱工作的岗位,倍加珍视组织的培养,倍加珍惜人民的信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准确把握干工作心无旁骛、成大业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始终保持对事业的进取之心、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对名利的平常之心,既要志存高远、上善若水、宠辱不惊,又要时拘小节、积水成渊、和善成德,做到自重铸品德、自醒管小节、自警慎言行,永葆清正廉洁、勤政优政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同志们,高淳新一轮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美好愿景催人奋进。我们坚信,经过未来五年的努力,一个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发展充满活力的新高淳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肩负起建设幸福高淳的历史使命,承担起实现跨越赶超的时代重任,继往开来,创新实干,为建设城乡环境最优美、富民强县

最协调、社会关系最和谐的幸福城市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