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实验方案(1)

姓名:罗湘林 班级:化学1202班

有机实验设计方案小论文

实验以叔丁基氯制备为项目的设计

一. 设计实验项目的背景与意义

首先了解一下叔丁基氯的性质用途: 分子式:C4H9Cl 分子质量:92.57 沸点:51-52℃

性状描述:也称2-氯-2-甲基丙烷

凝固点-27.1℃,沸点52℃,相对密度0.874。折光率1.3856,闪点0℃。

能与醇、醚混溶,难溶于水。无色易燃液体,熔点-25℃,沸点

51~52℃,折射率1.3848,相对密度0.934,闪点18℃。易发生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易消除氯化氢成烯;与

镁、锂等反应生成叔丁基金属化合物。由叔丁醇与浓盐酸反应或

异丁烯与氯化氢加成制取。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来自王福明的《叔丁基氯NMR水解动力学机理的研究》中显示:

运用NMR技术对叔丁基氯在60%丙酮水溶液中的水解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该水解反应为准一级反应,其速率常数k=(1.34±0.2)×10-4/s,反应的半衰期为τ1/2=k1-1 In2=5284s。

罗六保 邓锋杰 曾小剑的《二甲基叔丁基氯硅烷的合成方法及应》中提到:

介绍了二甲基叔丁基氯硅烷的几种合成方法,如氯化法(包括二甲基叔丁基硅烷氯化法、二甲基叔丁基硅醇氯化法、二硅氧烷氯化法)、有机金属法(包括格氏试剂法、叔丁基锂法)和钠缩合法,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曹俭 肖稳发 胡顺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叔丁基氯含量》中说道:

建立了叔丁基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和水,波长为230nm。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6%,平均回收率为100.8%。

王大威 左华 沙磊 谭伟 赵宝祥的《叔丁基氯的合成工艺研究》 以叔丁基苯、多聚甲醛和盐酸为原料,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制备对叔丁基氯。研究了投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优惠工艺条件为:磷酸作催化剂,叔丁基苯∶甲醛∶氯化氢=1∶3∶3(mol/mol),反应温度80~85℃,反应时间15h。

董为名的《叔丁基氯催化剂聚合1,3-二烯烃》

由三异丙氧基钕(Nd)和甲基铝氧烷(MAO)组成的催化剂可在饱和烃庚烷中,较低的MAO用量([Al]/[Nd]=30)下,聚合异戊二烯(IP),获得窄分子量分布(Mw/Mn=2.0)的聚合物,但产物的顺-1,4含量偏低,约为90%。当添加叔丁基氯(Cl)组成三元催化剂时,聚合产

物的收率及顺-1,4含量(>94%)均有明显的提高。

[Cl]/[Nd]=1.0-1.5时,该三元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三.实验目标

研究叔丁基氯的各种性质来合成化学上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利用它的特点和优点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另外一种物质的性质。

了解叔丁基氯的其他性质,扩展我们的视野。学习到叔丁基氯不仅是书本上说的那几点性质,为以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学习它的缺点,以免制药和其他行业出现没必要的损失。 在文献中我也学到了:

叔丁基氯具有催化剂作用

叔丁基氯的合成工艺

叔丁基氯NMR水解动力学机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来测量叔丁基氯的含量等等。

四. 实验依据

实验目的:1,了解叔丁基氯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掌握微型蒸馏和分液漏斗的应用。

实验原理:

有机实验方案1

3.实验试剂:

3.7g(4.8mL,0.051mo1)叔丁醇,12.5mL浓盐酸,5%碳酸氢钠溶液,

4.实验步骤:

在25mL分液漏斗中,放置1.9mL叔丁醇和5mL浓盐酸。先勿塞住漏斗,轻轻旋摇1min,然后将漏斗塞紧,翻转后摇振2—3min。注意及时打开活塞放气,以免漏斗内压力过大,使反应物喷出。静置分层后分出有机相,依次用等体积的水、5%碳酸氢钠溶液、水洗涤。用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时,要小心操作,注意及时放气。产物经无水氯化钙干燥后,滤入蒸馏瓶中,在水浴上蒸馏。接受瓶用冰水浴冷却,收集48—52℃馏分,产量约1.0g。 纯粹叔丁基氯的沸点为52℃,折光率为1.3877

实验约需2—3h。

有机实验方案1

做完实验后。存在一些思考题。

(1)洗涤粗产物时,如果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过高、洗涤时间过长有什么不好?

(2)本实验中末反应的叔丁醇如何除去?

这些问题在以后的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五 实验对象技术路线及方法

三异丙氧基钕/甲基铝氧烷/叔丁基氯催化剂聚合1,3-二烯烃 由三异丙氧基钕(Nd)和甲基铝氧烷(MAO)组成的催化剂可在饱和烃庚烷中,较低的MAO用量([Al]/[Nd]=30)下,聚合异戊二烯(IP),获得窄分子量分布(Mw/Mn=2.0)的聚合物,但产物的顺-1,4含量偏低,约为90%。当添加叔丁基氯(Cl)组成三元催化剂时,聚合产物的收率及顺-1,4含量(>94%)均有明显的提高。

[Cl]/[Nd]=1.0-1.5时,该三元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六 实验思路

首先根据所学的知识,了解叔丁基氯的性质及它的合成方法,准备试剂和仪器。做好实验工作。做完实验后发现叔丁基氯除了这种合成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查阅有关它的资料。再总结思路 ,国外很多研究关于它的用途。

七 设计实验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这个实验是常规实验,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有机实验。 熟练使用微型蒸馏和分液漏斗。

特色之处:操作简单,方便,试剂便宜,科技含量少。

创新之处:在进行制取叔丁基氯的时候,利用酒精喷灯加热,反应快,

八 参考文献

[1]王福民. 叔丁基氯NMR水解动力学机理的研究

【2】罗六保 邓锋杰 曾小剑的《二甲基叔丁基氯硅烷的合成方法及应》

【3】曹俭 肖稳发 胡顺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叔丁基氯含量》

【4】王大威 左华 沙磊 谭伟 赵宝祥的《对叔丁基氯的合成工艺研究》

【5】王大威 左华 沙磊 谭伟 赵宝祥的《对叔丁基氯的合成工艺研究》

 

第二篇:导学案实验方案1

职教中心初中部

推广“学案导学法”课堂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切实落实课改理念,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

(一)“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假期备课

利用寒暑假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

5、课后备课

第二天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要求:首先是“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四、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和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第六、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语文学科可按篇目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定时间,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对教师的要求

1、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3、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教师必须提高三种能力,即: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

其他使用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组织学生代替教师的批阅。

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

4、定期的巩固复习:实行“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四)“导学案”基本格式:

(五)有关保障措施:

实施“导学案”后,原则上停用除与教材配套练习册外的教辅材料、除“导学案”与“周周清”或“单元清”巩固练习卷外,不得另外印制试卷、不得占用早、中、晚自习时间为学生集体讲课、补课;传统意义的备课模式停止;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足课程,并按标准课时安排学科教学时间。

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合理安排学生座位。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

对实施“导学案”学科教师的工作评价,首先注重备课组的团队绩效。

教中心初中教务处

                                  20##年3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