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施政报告调查

香港政府施政报告调查

香港政府施政报告调查:逾八成香港青年急盼安居

20xx年01月13日13: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 香港《文汇报》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楼价持续高企,不少小市民都未能圆置业梦。一项专为青年对施政报告期望的调查发现,多达40.3%受访者认为施政报告应首要处理香港的房屋问题,其次为政制发展(14.4%)及社会福利(11.5%)。调查又发现,82.9%受访者认为处理青年住屋有相当迫切性,应加强压抑炒楼措施及加强增建居屋和公屋。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霍启刚指出,房屋问题不仅是青年的问题,全港市民均表示关注,期望当局多聆听青年意见,制订长远建屋策略。

香港青年联会月初以电话访问了617名18岁至39岁香港青年,了解他们在学业、就业及置业问题上的意见,并于12日公布“青年对20xx年施政报告的期望”暨网络讨论分析结果。调查显示,房屋问题最受青年关注,多达40.3%受访者认为施政报告应首要处理。

针对住屋方面,66.7%受访者认为现时青年面对的最大困难是楼价高及难置业,其次为租金贵(20.8%)、居住空间狭窄及没有私人空间(各占5.5%),多达82.9%受访者认为解决青年居住问题有相当迫切性。

同时,23%受访者认为,港府施政报告应优先加强压抑炒楼措施;20.5%受访者及20.3%受访者则认为加强兴建居屋与公屋最为重要;亦有受访者建议放宽单身人士申请公屋的限制、加快落实新界西北及东北发展计划及增加单身青年宿舍宿位等。

79.6%称解决就业有迫切性

就业方面,受访者认为青年面对的最大困难是欠缺工作经验(21.7%);79.6%受访者认为解决青年人就业问题有相当迫切性;最多受访者(43.8%)期望施政报告优先推动产业多元化,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出路。此外,64.6%受访者认为有相当迫切性解决青年人升学方面的问题,他们认为现时最大问题在于本地资助学位不足(38.0%);增加大学资助学额(34.9%)及增加技术或专科学校的资助学额(32.5%)则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霍启刚指出,解决房屋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考虑长远土地供应、人口政策及发展新市镇计划等多项因素,而港府在过去一年亦积极觅地建屋,建议当局集中精力、加大力度处理房屋问题;维持现时压抑炒楼的措施;加快兴建公屋与居屋;及考虑放宽单身人士申请公屋的限制。

对于受访者建议增加大学资助学额,霍启刚认为当中涉及庞大的财政开支,不易实行。

青联倡增副学士升学名额

他建议当局考虑增加衔接副学士的大学二、三年级资助学额,并增加技术或专科学校的资助学额;亦可考虑放宽学费免息或低息贷款条件及放宽还款期。

此外,他又希望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协助青年人拓展海外或内地的就业机会,并鼓励政府及商界为青年人提供工作实习的资助及机会,累积工作经验,“如能成功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能使青年人有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出路。”他同时建议当局考虑在中学阶段提供机会,让学生参加师友计划及培训计划等,让学生可以尽早接触不同行业,减少职业错配问题。

 

第二篇:Policy11-12香港政府施政报告(繁体)

二零一一至一二年施政報告

繼往開來

目錄

甲、引言乙、福為民開

房屋政策

目前概況公共房屋私人市場現行政策面對挑戰保持公屋產量

私樓價格超出市民負擔能力土地供應不足物業銷售不當手法舊區房屋的老化

?房」現象

重新定位

公屋興建的長期承擔復建居屋新政策資助對象訂價政策轉售限制優化置安心計劃

房屋土地供應與限呎出售土地

段落

1–67–122

8–528–119–10111213–201415–161718192021–522122–3022–252627–3031–3839–42

段落

發展及積存土地政策立法規管住宅銷售舊區發展

樓宇安全

市區重建

起動九龍東活化工業大廈口老化

目前概況

老化程度

低生育率

現行政策與挑戰具體對策

優化長者照顧方式長期護理

相關配套

加強醫療服務優惠長者

康樂設施優惠

長者與殘疾人士公共交通優惠

退休保障

全民退休保障強積金檢討廣東計劃

內地醫療支援434445–5245–474849–5051–5253–8153–54535455–6162–8162–7463–72737475–76757677–797778–798081人

生活負擔

目前概況貧富差距通脹高企現行政策具體對策

一次性紓困措施食品價格食品供應食物銀行在職貧窮援助加強培訓及就業支援

勞工政策檢討

標準工時僱員侍產假

支援弱勢社

康復服務殘疾人士精神健康服務新來港人士與少數族裔家庭、婦女及兒童

支援青少年

青少年外展服務單身青年宿舍青年臨時工作職位

段落

82–9382–8382838485–938586–88878889–9091–9394–95949596–10396–9996–9899100101–103104–106

104105106

公共醫療

醫療政策

增撥資源

提升服務

基層醫療

人手培訓

拓展教育

多元升學途徑

國際廚藝學院

青年學院

建造業人手培訓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高等教育研究經費發展電子教科書

學生資助檢討丙、美好生活

環境保護與保育

改善空氣質素

環保巴士

加強車輛維修

船隻清潔能源

更新空氣質素指標應對氣候暖化

核電安全段落107–112107108109–110111112113–122114–116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46123–141124–132125–126127128129130–131132

水資源管理維港水質東江水供應海水化淡固體廢物處理自然及文化保育地質公園禁止拖網捕魚保育中環食物安全文化藝術體育發展

地區小型改善工程動物福利

丁、發展經濟

配合「十二五」規劃開拓市場

新興市場內地市場

區域合作

成渝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台灣

六項優勢產業

醫療產業環保產業

段落

133–136133–134

135136137–138139–141

139140141142143144145146

147–171

148149–150

149150151–152

151152153–162

154155

段落

檢測及認證產業教育產業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產業

支柱產業

提升香港金融競爭力離岸人民幣業務其他優化措施旅遊業物流

競爭條例草案

扶助中小企

戊、一國兩制

一國兩制中央政府支持高度自治

己、民主發展

政治制度發展政團與政治人才政治倫理政治委任制度公務員團隊國民教育

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70163–166

164165–166

167168–169

170171

172–177

173–174

175176–177

178–187

178–179180–182

183184185186–187

庚、未來挑戰

政府角色人口老化政治改革辛、信任自己段落188–203190–197198–200201–203204–210

主席先生:

甲、引言

1.零七年競選第三任行政長官,我明確提出以基建帶動經濟發展的整體思路,同時平衡發展與環境保護和保育的需要,創造優質、進步的生活環境。我的政綱獲得香港市民認同,當選後立即推動十大基建工程上馬,讓香港的經濟發展登上新的台階。

要持續發展經濟,必須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我在任內有兩大工作,首先是配合國家第十一及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發展成為國家的全球金融中心,推動本港工商專業進入內地,在這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第二項工作是來自零八年全球金融海嘯,我集中應付金融危機,推動上下一心拼經濟,在穩金融、撐企業、保就業之餘,也捕捉機會,發展六項優勢產業,推動經濟多元化。

香港經濟在二零零九年第二季已開始復蘇,然後持續向好,去年經濟有百分之七的增長,估計今年會有百分之五至六的增長。經濟發展不是目標,而是手段,最終是令香港市民可以分享繁榮成果,改善生活,安居樂業。

貧富差距、房屋問題及高齡化社會是香港近年最受社會關注的民生議題。我成功落實了最低工資立法,保障基層工作收入,也全力推動社會企業發展,並先後推出多項援助基層及長者的措施。而房屋問題自金融海嘯後出現資產急促升值,樓價屢創新高,市民置業難而生出怨氣,我正全力從土地供應、打擊炒樓及重整資助房屋政策三方面入手。稍後我會交代有關政策的新發展。

在政制方面,我承諾在任內落實普選時間表,二零零七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我提交的報告後,決定香港在二零一七年可以實行行政長官普選,在行政長官實行普選後,二零二零年可以實行立法會全部議員普選。我隨後提出政改方案,擴大二零一二年選舉的民主成分。去年六月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為走向普選邁出了關鍵一步。

12.3.4.5.6.

乙、福為民開

7.社會發展最終目標是要為人民帶來美好生活,這也是我從政的理想。我深信政府的任何努力,也必須要以持續改善市民生活為目標。

房屋政策

目前概況

8.住屋一向是香港市民最關心的課題。經過政府和市民幾十年來的努力,我們在房屋方面已取得不錯的成績。今天,香港有二百六十萬個住宅單位,約二百三十五萬個住戶中,七十三萬戶居於公屋,三十八萬戶居於資助置業的居所。換言之,全港共有接近一半的住戶正接受政府提供的房屋資助。另外,在一百二十四萬個居住在私人樓宇的住戶中,有八十七萬戶是住在自置物業。整體而言,有接近八成半的住戶現正居於公屋、資助置業房屋,或自置物業。

公共房屋

「安居樂業」是市民的期望,也是政府的願景。對於住屋,政府一向都有承擔。早在一九五四年,石硤尾大火後令五萬多人無家可歸,政府已經啟動公營房屋建設計劃。9.10.除了公屋,政府以前設有「居者有其屋(居屋)計劃」等的資助置業計劃,一方面為公屋居民提供置業的途徑,使他們可騰出公屋單位以編配給有需要人士;另一方面亦協助其他有需要的市民自置居所。

私人市場

11.私人市場在滿足市民的住屋需要上亦發揮重大作用,為市民提供多元化選擇。九十年代後期,香港經濟先後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和科網股泡沫爆破的打擊,再加上持續通縮,令香港物業市場承受很大壓力,整體樓價一度下調超過六成,不少業主的物業成為負資產。在二零零二年,政府檢討房屋政策,決定逐步退出房地產市場,其後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停止興建居屋及其他資助置業計劃。

2

現行政策

12.我重申政府在房屋政策上有以下基本原則:第一,我們房屋政策的目標是確保所有香港市民都居有其所。第二,政府有責任通過土地開發供應足夠土地予私人市場,興建多元的住宅單位。第三,政府會提供公共房屋予無法負擔租住私人單位的低收入人士。當私人房屋供應短缺和價格上升,脫離市民購買力時,政府需要介入市場,透過增加土地供應和資助房屋政策,作出調節。過去的居屋計劃便是主要資助計劃。面對挑戰

13.近月來檢視房屋市場及聽取社會不同人士意見,我認為香港房屋市場面對以下一系列問題。

保持公屋產量

14.目前要確保平均每年興建一萬五千個公屋單位,正面對兩大挑戰。首先是香港土地供應緊張,公屋及私人房屋均需要土地。為達到這目標,我們要開發新土地,也需要探討在不影響環境質素的情況下,適當地增加公共屋的密度和地積比率。第二個挑戰,是部分社區人士反對公屋建設,我認為這是不合理及不負責任的,置社會整體利益不顧。

私樓價格超出市民負擔能力

15.現時市民「買樓難」問題源於過去一兩年,住宅物業供應量相對較少,流動資金充裕及利率長時期處於超低水平,令樓市異常熾熱。今年八月的整體樓價比較去年八月上升了近百分之十八。第二季的供款與入息比例是百分之四十七,顯示市民置業的壓力和風險都正在增加。

此外,由於海內外投資者對高價的私人住宅物業需求殷切,發展商近年推出的主要是針對高購買力消費者的樓盤。雖然多年來,二手市場平均佔總成交量超過八成,但中低價和中小型的一手住宅物業在市場上的供應量大大減少。這情況對擬置業的人士,帶來了憂慮及壓力,亦影響整體樓市氣氛,尤其是收入較低,而準備首次置業的家庭,價格超出了他們負擔能力。16.

3

土地供應不足

17.自停建居屋之後,加上私人房屋市場在九十年代後期至二十一世紀初持續低迷,土地的需求大減,相關的規劃和基建工程亦受影響,不利開拓新土地的成效。到樓市開始復蘇,樓價上升,但前幾年賣地少,私人房屋供應也減少,價格進一步上升。要確保樓市健康平穩發展,在未來十年平均每年要提供可興建二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我去年已宣布以此為指標,務求政府在一段時間內累積一定土地儲備,穩定住宅土地供應。物業銷售不當手法

18.近年市民對發展商售樓手法有不滿,認為透明度低,容易受誤導,為進一步加強對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的規管,我在去年表示,運輸及房屋局會成立督導委員會,具體討論立法規管一手樓宇銷售事宜,並於一年內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舊區房屋的老化

19.去年馬頭圍道塌樓事件,令我們更加關注日益嚴重的舊區樓宇老化問題,我們隨後提出改善樓宇安全的措施,從立法、執法、支援業主和公眾教育多方面手,全方位加強樓宇安全。「?房」現象

社會大眾關注樓宇失修及僭建問題,也關注「?房」現象。無疑「?房」關乎樓宇安全,但同時也是為未符合上樓資格的基層市民提供居住地方。「?房」不能用一刀切方式去全面取締。20.

重新定位

公屋興建的長期承擔

21.根據房委會的公營房屋建設計劃,未來五年共有約七萬五千個公屋單位落成,亦即平均每年有一萬五千個。加上每年收回的單位,預計這建屋量目前可以維持一般輪候冊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約三年的目標。這是政府重要政策,令社會和諧穩定,政策絕對不會改變,若將來需求有變化,會就建屋量作適當調整,以保持此目標。

4

復建居屋新政策

資助對象

22.我們清楚知道普羅大眾對樓價不斷上升以及「上車」困難的憂慮,特別是家庭收入在公屋之上,但卻未能負擔所謂「上車盤」的家庭。這些月入低於三萬元的家庭,在目前的樓市情況下,由於他們可以負擔首期及按揭供款有限,所以購買力亦很有限,而市場上符合其購買力的私人住宅物業的供應卻越來越少。

為了回應中低收入家庭的置業訴求,政府提出復建居屋的新政策。新計劃的對象是每月收入低於三萬元,主要是屬首次置業人士的家庭。計劃會提供實用面積約四百至五百平方呎的單位,以可負擔的樓價出售。

政府會撥地推行有關計劃。根據現階段已經物色到的土地,由二零一六至一七年起四年,我們會以總共提供超過一萬七千個有關單位為規劃目標,每年約為二千五百至六千五百個單位,而首個年度可先提供二千五百個單位。將來土地供應增加,我們會以每年平均可以提供五千個單位為規劃目標。為了保持靈活性,每年實際上新建和推出的單位數目,要視乎當時市場的需求情況而定。

我已要求房委會負責提供新居屋計劃下的單位,預期首批單位可於二零一四或一五年預售。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房屋署已開始在沙田、荃灣及元朗的選址進行初步規劃及勘探,並會短期內在其他選址開展上述工作。23.24.25.

訂價政策

26.新居屋計劃的定價及轉售政策要與時並進。我決定將售價與合資格家庭的供樓能力掛。例如一個月入二至三萬元的家庭,我們會把實用面積四百至五百平方呎單位的售價訂在有關家庭可負擔的水平,初步估算為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元左右。

5

轉售限制

27.一如以往的資助出售房屋,新居屋計劃下的單位設有轉售限制。我們現時構思是,業主在購入單位後的五年內出售該單位,只能售予綠表人士或房委會。業主在購入單位五年後出售單位,在向房委會繳付補價後,便可自由出售,以方便業主在私人市場轉換單位,以及在物業市場向上流動。有鑑於居屋市場轉售並不活躍,我要求房委會認真檢討幫助受惠業主向上流動的措施,在計算補價方面,將單位購入時的資助額視為對業主的貸款,不會跟隨物業市場往後升值而調整,業主把單位在公開市場出售前須償還有關貸款。但在構思細節時,要顧及對現有居屋業主的公平性,以及有關安排始終涉及公帑的資助,也要考慮整體社會的接受程度。

新居屋計劃的執行細節,我會交由房委會進一步釐定,包括綠表人士及非綠表人士的配額比例、非綠表人士的入息及資產上限的準則,單位以可負擔售價為本的基準,以及單位日後的補價安排等。

新居屋計劃的目的,是當私人住宅物業市場因為供求問題,以及內外的宏觀經濟因素,包括利率環境以及其他地區的量化寬鬆措施,令本地樓市出現失衡時,提供緩衝。

當私人住宅物業市場未能提供合理價格以及數量的中小型單位時,政府會透過房委會每年平均最多五千個新居屋單位,協助符合資格的家庭「上車」。當私人住宅物業市場再次能夠提供合理價格以及數量的中小型單位時,我們會調節該年興建以及推出這類資助單位的數目,甚至停止興建以及出售有關單位。28.29.30.

優化置安心計劃

31.至於收入相對較多,即月入約四萬元以下的家庭,雖然長遠有能力負擔市值樓價,但未能儲蓄到足夠首期的市民,政府會繼續與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合作,推行「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置安心」),提供實而不華的中小型單位,讓他們可以先租住「置安心」單位,同時為日後置業作好準備。6

32.

33.「置安心」的定位在新居屋計劃之上,是住屋階梯中的另一選擇。「置安心」單位的租住期最長五年,其間不會調整租金,讓租客在有預算的情況下,努力儲蓄。另外,計劃會提供租客在租住期間所繳納的一半淨租金的金額,作為租客日後置業時的資助,以協助他們繳付部分首期。

34.公眾一般認為「置安心」計劃的安排夠彈性,此外,亦有意見認為本港樓市瞬息萬變,假如「置安心」的單位以出售時的市值計算,「先租後買」的家庭可能會在樓市攀升時大失預算。

在細心聆聽了各方意見後,我們會優化「置安心」計劃。首先,「置安心」除了提供「先租後買」的模式外,亦會提供「可租可買」的選擇,讓參加者一開始便以市價直接購買「置安心」單位。35.

36.「置安心」單位在首次開賣時的市價,亦是該單位「封頂價」。選擇「先租後買」的參加者在終止租約後的兩年內購買「置安心」單位,在升市時可獲保證以當初訂定的「封頂價」購買,不會因為樓價急升而打亂置業計劃,亦能為儲蓄計劃定下較明確的目標;在跌市時,則可按當時的市價購入有關單位。運輸及房屋局會與房協商討具體執行細節。37.政府目前已經為「置安心」預留了多幅土地,提供合共約五千個單位。首個位於青衣的發展項目將會提供約一千個實而不華的中小型單位。有關單位可於明年接受預租申請,並在二零一四年落成。

我們相信,過去一年推出的增加土地供應包括「限呎」或「限量」安排、遏抑投機、確保市場透明度,和防止按揭信貸過度擴張措施,再加上我剛宣布的新居屋計劃,以及優化「置安心」計劃,有助樓市健康平穩發展。38.

7

房屋土地供應與限呎出售土地

39.增加私人住宅土地供應方面,我去年提出建立土地儲備,並以勾地表制度為主軸,輔以政府主動賣地安排,以確保住宅土地不會短缺,並訂定了在未來十年內,平均每年提供可興建約二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供應目標。本年度可供私人住宅發展的房屋用地,估計可興建約三萬五千個單位。

為了增加市場上中小型單位的供應,我們去年推出首塊指定可建住宅單位最低數目及面積限制的用地。至今,已經出售了三幅這類「限呎樓」用地,提供三千個中小型單位。此外,為確保單位數量的供應,我們亦推出「限量地」。上述政策會持續執行。

在西鐵物業發展項目方面,南昌站項目即將招標,其餘三個項目的招標正在籌備中。四個項目總共可提供約七千五百個單位,當中中小型單位約五千個,比原有方案多一倍。

我們正加緊工作,務求啟德發展區私人房屋土地於二零一三年前陸續推出市場。其他土地供應的來源包括新界北的新發展區、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和東涌新巿鎮餘下發展地區。各項前期工作皆密鑼緊鼓進行中。40.41.42.

發展及積存土地政策

43.

施:我們必須以創新思維開拓土地資源,並選定了下列的措

(一)釋放大約六十公頃工業用地作非工業用途,其中半

數可作房屋發展。

(二)探討在維港以外進行適度填海,即將展開公眾諮詢。

(三)積極利用岩洞重置現有公共設施,從而騰出原址作

房屋和其他用途,初步選定的項目包括沙田污水處理廠和摩星嶺及堅尼地城食水配水庫。

8

(四)檢討新界沒有植被、荒廢或已平整的「綠化地帶」,

把失去其原有功能的土地改作房屋發展用途,首階

段涉及五十公頃,主要屬於政府土地。

(五)檢討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的土地,以避免

長期被預留,卻沒有明確發展計劃的土地未被善用,

並研究減低政府公用設施對周邊土地發展的限制。

(六)研究把約一百五十公頃位於北區和元朗主要用作工

業用途、臨時倉庫或荒廢的農地作房屋發展用途。

我們的目標,是確保供應的土地每年平均能提供約四萬個各類住宅單位。當土地需求下降時,開拓土地工作會繼續,新開拓土地會成為政府土地儲備,在適當時候再推出,務求做到當需求上升時,可及時提供足夠土地應付超過四萬個單位的需求。立法規管住宅銷售

44.我去年提出立法規管住宅銷售。運輸及房屋局成立的督導委員會,已提交有關建議,包括把所有「樓花」納入規管範圍,制訂售樓說明書、價單、單位面積、示範單位、交易資料及售樓安排的規管要求,以及具體罰則和執法機制。我們會在下月以白紙草案的形式進行公眾諮詢。運輸及房屋局會盡力在明年完成立法。希望各位議員充分合作,支持引入立法規管。舊區發展

樓宇安全

45.為提升樓宇安全水平,我們會盡快把實施強制驗樓和驗窗的附屬法例提交立法會審議,使措施早日生效。我們亦會提交立法建議,加強對樓宇安全的管制,包括屋宇署可申請法庭手令入屋檢查,和把「?房」通常涉及的工程納入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加強規管的成效。

9

46.房協和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會為業主提供財務和技術支援,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承擔維修樓宇的責任。自從二零零九年推出以來,「樓宇更新大行動」計劃已涵蓋了約二千五百幢樓宇,當中包括不少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或沒有能力自行組織維修的樓宇。

屋宇署會加強對違例建築物的執法行動。同時,我們將以「分類規管、按序處理」的手法,加強對新界豁免管制屋宇上的違例建築工程和僭建物的執法工作。47.

市區重建

48.我們已於今年二月公布新《市區重建策略》。市建局亦迅速制訂了具體執行措施,包括「樓換樓」計劃,以及市建局在市區重建中擔任「促進者」的新角色,和推行「需求主導」新重建模式的執行細節。在九龍城已成立第一個「巿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和「市區更新基金有限公司」。「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亦已推出,為業主提供一站式維修支援服務。此外,市建局在大角咀設立的首個「市建一站通」資源中心,預計在明年初投入服務。

起動九龍東

49.香港的傳統核心商業區已無法滿足經濟增長對寫字樓的需求,我們必須開拓另一個核心商業區 — 九龍東。過去十年,位於觀塘和九龍灣的甲級寫字樓樓面面積已大幅增加兩倍半至一百四十萬平方米。隨啟德的寫字樓地帶及旅遊休閒設施投入市場,和工廈活化的效應,九龍東有極大潛力蛻變成為優越的商業區,再增添四百萬平方米的寫字樓樓面面積。

九龍東包括新的啟德發展區、觀塘和九龍灣。政府正擬備的策略包括:

(一)加強九龍東的區內連繫,包括改善行人通道網絡,並考慮以環保連接系統貫通全區,及通過港鐵觀塘線和未來沙中線加強對外連繫。

(二)制訂富吸引力的城市設計概念和綠化環境,發展行人通達的海濱長廊,締造舒適怡人的商業區。50.10

(三)倡議包括文化、休閒、水上活動的多元化發展,為

商業區注入動力。

政府亦會把政府寫字樓搬往啟德,和釋放政府設施用地作商業發展。發展局會調配額外人手專責推動九龍東發展的工作。要促成九龍東的蛻變,我們需要有前瞻性的視野和執行的決心。活化工業大廈

51.我在二零零九年,宣布一籃子措施,透過推動重建及整幢改裝,善用現時空置或未盡其用的舊工廈。這些行政措施在二零一零年四月正式生效,有效期三年。活化工廈的工作進展令人鼓舞,截至上月底,地政總署已批核三十五宗申請,涉及拆卸重建九幢工廈和整幢改裝二十六幢工廈,提供總共三十八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作非工業用途,另外二十三宗正在處理中。

根據上個月完成的中期檢討,我們決定把活化工廈的措施延長三年。此外,為改裝工廈提供創意空間,我們會容許小規模改動建築物的現有結構,並鼓勵改裝工廈申請參與綠色建築評估。52.

人口老化

目前概況

老化程度

53.香港人口老化程度日趨嚴重,戰後「嬰兒潮」出生的市民正步入退休年齡,本港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預計會從目前約九十萬,急升至二零三零年的二百一十萬,屆時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將達至整體人口的四分之一。高齡人口劇增,對長者服務及公共醫療帶來極大挑戰,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低生育率

54.香港生育率在過去二十年持續維持在低水平,二零零三年生育率跌至零點九的歷史低位。雖然去年輕微回升至一點一,但仍遠低於每名女性生育二點一名子女的更替水平。

11

現行政策與挑戰

55.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吸納和培育優秀人才,優化人口,以便香港發展知識型經濟,並且平衡人口結構,確保香港的可持續發展。由於人口不斷老化加上持續的低生育率,預期勞動人口在十年後減少,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因此,我們要鼓勵生育。今年財政預算提高了子女免稅額,以減輕父母撫養子女的負擔。

在吸納人才方面,政府一直維持開放的入境政策,近年推出了三項輸入人才計劃及簡化工作簽證的申請程序;也推行寬鬆措施,吸納非本地學生畢業後在港工作。我們會繼續優化人才入境的安排。

我在去年要求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集中研究兩項課題:第一,如何為退休後選擇回內地養老的長者提供便利和支援;第二,內地婦女在香港所生的兒童返港就讀和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就長者回內地養老,委員會認為,對於選擇返內地定居的長者,政府可提供利便措施,讓他們在內地獲得更佳的財政及服務支援。

至於社會關注內地婦女來港分娩,基本原則是必須讓香港居民優先使用醫療服務。因此,在港分娩的非本地婦女人數,須限制在醫療服務所能處理的範圍內。至於她們在港所生的子女,日後可能選擇跨境入學或回港居住,也可能對本港幼兒照顧和教育設施構成壓力。然而,面對人口老化,這些港生兒童可能成為補充香港人口的新血。我必須強調,政府並非鼓勵內地婦女來港產子,但這些港生兒童是香港永久居民,我們要正面看待他們,培育為有利香港的人力資源。為此,我們必須在相關的公共服務作好規劃,對來港定居或就學兒童的數字有更好的掌握。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會統籌有關工作。

對於考慮港生子女來港入學的家庭,我們會加強向他們發放香港教育制度的資訊,以助他們考慮是否和如何安排子女來港接受教育。我們並會於各口岸推行輔助措施,以便跨境學童安全往返。56.57.58.59.60.61.

12

具體對策

優化長者照顧方式

62.隨人口老化,長者對福利及醫護服務需求持續上升,政府除了提供足夠資源擴展服務外,也會優化長者照顧方式,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援。

長期護理

63.根據安老事務委員會的研究,現時投放在社區照顧服務的資源遠比院舍照顧的少。要扭轉這個局面,除了增加社區照顧服務名額,還要改良服務內容、形式,以至資助模式,使之成為院舍以外一個可取的選擇。

去年的施政報告和今年的財政預算分別提出新措施,讓輪候護養院宿位的長者,試用更周全的家居照顧服務,以及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下社區生活補助金的適用範圍,擴大至包括六十歲以上居家安老的受助人。

下一步,我們會研究推行社區照顧服務券,直接資助有長期護理需要的長者選用多元化的服務,並吸引更多不同類型服務機構參與。同時,我們會增加現有社區照顧服務的名額。

院舍照顧服務發展比較成熟,津助及合約院舍宿位佔兩成,私營及自負盈虧院舍佔八成。私營院舍的空置率近年一直維持在三成左右,仍有相當空間分擔服務需求。

資助宿位輪候時間長,除了因為護理程度較高的護養院宿位確實是短缺之外,長者本身的意願也是重要因素。以護理程度較低的護理安老宿位為例,現時輪候冊上百分之九十九長者對院舍的地區都有指定要求,因而需要較長時間配對,平均輪候期是二十二個月;但如果長者沒有任何指定要求,現有宿位隨時可供編配。

現時長者申請資助宿位毋須接受經濟審查,只須通過長期護理需要評估,確認有服務需要。在這情況下,要有效分配公共資源以協助最需要住宿照顧服務的長者,就要一方面善用64.65.66.67.68.

13

私營界別可以有效提供的護理安老宿位,另一方面把政府資源集中用於提供私營界別難以營辦的護養院宿位。

69.多年以來,政府都有透過「改善買位計劃」向私營院舍購買宿位。現時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私營院舍參加了該計劃。我們會增撥資源,鼓勵院舍升級,提高質素,吸引更多輪候冊上的長者選擇入住,並增加買位,以減輕津助和合約院舍的壓力。

近年來政府已集中資源增加護養院宿位,所預留的撥款,已確保到二零一五年時可增加五成以上宿位。另外,我們也會致力增加可提供持續照顧的長期護理宿位。我強調,即使政府大力提倡居家安老,也絕對不會忽略院舍照顧服務的需要。

此外,考慮到不少長者仍選擇入住非資助院舍,我建議在綜援計劃下,為六十歲以上,使用非資助安老院舍住宿服務的受助人提供額外津貼,以減輕他們的院費負擔。殘疾綜援受助人入住非資助院舍也可領取,年齡不限。

現時,政府向資助安老院舍發放補助金,讓院舍聘請額外專業護理人員,為患有癡呆症的院友提供適切的訓練和照顧。去年補助金的適用範圍擴大至包括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我建議增加有關補助金額,加強對癡呆症長者的支援。70.71.72.

相關配套

73.我們明白照顧長者不只需要資金,更需要解決土地和人手短缺的問題。我們除了在新發展和重建項目中預留地方設置福利服務單位之外,也會積極物色院舍專用地。我們也會確保政府在計劃整體醫護人手時,會顧及社福界的需求。加強醫療服務

74.政府會因應人口結構轉變及長者需要,增加公營醫療的資源及加強服務,例如白內障手術、洗腎、更換關節、精神健康服務等。除了為長者加強基層醫療服務之外,我們也會優化為體弱長者而設的長期護理服務。

14

優惠長者

康樂設施優惠

75.游泳是長者及其他年齡市民喜愛的運動。我們會推出公眾游泳池月票,減輕經常使用游泳池的長者的負擔,同時亦可鼓勵市民多游泳。

長者與殘疾人士公共交通優惠

76.目前,主要公共交通營辦商皆有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票價優惠,個別營辦商的優惠有所不同。我建議讓所有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可以在任何時間以兩元乘搭港鐵一般路線、專營巴士及渡輪。政府會以實報實銷的方式,定期向公共交通營辦商發還因執行此項新措施而減少的票價收入。政府會要求營辦商繼續承擔現時自願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的票價優惠。

退休保障

全民退休保障

77.我認為社會對推行全民退休保障並不容易得到共識。我們剛實行了最低工資,也正研究自願參與的醫療保障計劃及檢視如何優化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現時香港基層市民在退休及基本生活上都有一定保障;若把制度作根本性改變,以資源再分配的方法去處理退休保障的問題,中產和專業人士現時普遍不會接受,是不切實際的。更有建設性的做法是優化現行的退休保障制度。政府現正就此進行深入研究。強積金檢討

78.強積金制度實施至今,已有近百分之八十五勞動人口獲得退休保障,而扣除費用後的每年平均回報亦達百分之五點一。強積金制度仍在起步階段,需要不斷完善。

政府與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會致力促進市場競爭,透過增加僱員選擇權,使強積金計劃減費。積金局79.

15

正研究將來推行強積金全自由行的配套措施,亦會研究應否讓僱員在退休時分階段提取強積金,及在特定情況下提早提取。廣東計劃

80.我們會在公共福利金計劃下附設新的「廣東計劃」,讓選擇移居廣東並符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在當地領取高齡津貼,金額與本地高齡津貼相同。申請獲批准後,受惠人毋須回港,亦可以領取全年津貼。勞工及福利局稍後會公布計劃重點。「廣東計劃」的構思是基於四個獨特的理由。首先,現時長居內地的香港長者主要集中在廣東。同時,粵港兩地在各方面都有特別密切的關係。配合《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以及多項大型運輸基建相繼落成,未來兩地往來更為方便,融合會更進一步。最後,長者即使遷居廣東,與香港親友仍可保持緊密聯繫,容易得到家庭支援。

內地醫療支援

81.長者考慮在內地定居時,除了財政及生活環境外,醫療服務亦是重要因素。《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對醫療界別的開放措施,讓香港醫生可在內地執業、開辦診所或醫院,為在內地定居的長者提供港式醫療服務。首間由香港大學及深圳市當局共同籌辦的醫院,也將於明年初開始提供服務。我們會繼續深化本港與內地醫院的合作,及與內地商談優化開辦診所和醫院的手續。我們亦會與廣東探討住在內地的香港病人的跨境運送安排,便利他們回港就醫。生活負擔

目前概況

貧富差距

82.過去數年香港經濟持續增長,但社會仍然對貧富差距擴大有怨氣。香港貧窮問題與經濟轉型有關,轉型後勞動力市場對低學歷和低技術工人需求減少,拖慢他們的工資增長。政府一直以房屋、教育、醫療、福利及各項津貼來提高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今年落實法定最低工資及推出交通津貼,都有助提16

高他們的收入。在一個成熟、自由、開放、奉行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貧富差距難以徹底消除,長遠而言是要靠投資教育、提高社會流動性,以減少跨代貧窮。

通脹高企

83.香港經濟在年初以來維持可觀的增幅,失業率處於低位,基層市民收入明顯增加,但同時面對巨大的通脹壓力。今年的通脹預料平均達百分之五點四,是一九九七年以來最高的年度通脹率。政府會通過為樓市降溫、嚴防信貸過度擴張等措施,力求紓緩來自內部的通脹壓力。

現行政策

84.我十分關注通脹高企加重市民,尤其是基層市民的生活負擔。去年的施政報告及今年的財政預算提出了多項經常及一次性措施,有助紓緩市民在通脹下的生活壓力。這些措施不少已實施並正發揮效用,例如四月開始的一年差餉寬減、七月開始的電費補貼及額外綜援/高齡及傷殘津貼、八月及九月代繳公屋租金。其他措施稍後也會陸續發揮效用。

具體對策

一次性紓困措施

85.來年全球經濟環境並不樂觀,通脹及衰退危機可能會先後出現。為應對這情況,我會推出短期措施,紓緩基層市民的壓力,在與財政司司長商議後,我建議明年:

(一)為全港約七十萬個公屋租戶代繳兩個月租金,涉及

開支約十九億元。

(二)向領取綜援、高齡津貼及傷殘津貼的人士發放相當

於一個月標準金額的額外津貼,涉及開支超過十九

億元。

財政司司長在準備明年預算案時,會再檢視最新的經濟及公共財政狀況,決定明年落實紓困措施的細節,目的是幫助基層市民面對明年可能出現的經濟逆轉。如有需要,亦會考慮加強措施,包括稅務減免。

17

食品價格

86.近期通脹上升,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世界食品價格急升,推高本地食品價格。今年頭八個月,世界食品價格按年上升百分之三十四,而本港的食品零售價格亦按年顯著上升百分之九點一。事實上,香港的基本消費物價升幅之中,接近四成是由食品價格和外出用膳費用所帶動。

食品供應

87.政府致力擴闊食物供應來源,令食品種類多元化,並分散個別地區不穩定情況所帶來的風險,以確保食物供應充足和價格穩定。我們更得到中央政府支持,保障物資供給和加強對供港食品質量的監督管理,繼續保持糧食、肉類、水果、蔬菜等優質農副產品對香港市場的穩定供應。

食物銀行

88.政府的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能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即時及直接的支援。我們稍後會向立法會申請動用已預留的一億元撥款,延續並改善這服務,包括增加食物種類及供應新鮮食物。社會福利署(社署)會密切留意服務的運作,如有需要,政府會再增加一億元撥款。

在職貧窮援助

89.本屆政府在勞工政策領域最大的突破,莫過於今年實施的法定最低工資,以及剛推行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兩項措施在保障基層勞工、紓緩在職貧窮、促進就業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法定最低工資的推行標誌政府傳統思維的改變,在無損本港自由經濟前提下,適度介入市場改善數以十萬計基層市民的生活。

勞工處會主動視察各低薪行業的工作場所,全力協助有需要的僱主及僱員,以及密切監察法定最低工資的影響。90.18

加強培訓及就業支援

91.僱員再培訓局(再培訓局)本年度培訓名額會增至十三萬個,提供近九百項涵蓋約三十個行業範疇的課程,部分課程更設有就業跟進服務。勞工處會繼續提供全面的就業支援,以加強青年人、中年人、殘疾人士及其他弱勢社的就業能力,及向僱主提供經濟誘因,鼓勵他們聘用弱勢社。

部分殘疾人士就業遇到不少困難,當局會強化為他們提供的支援。社署透過「創業展才能」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成立小型企業,聘用殘疾人士。政府會向計劃注資一億元,為殘疾人士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我們亦計劃由明年起,資助聘用殘疾僱員的僱主購買輔助儀器及改裝工作間,提高殘疾僱員的工作效率。

針對待學及待業青年所需,再培訓局自二零零八年起舉辦「青年培育計劃」,提供增強自信、重啟學習意欲的培訓,協助他們重新投入進修或事業發展。職業訓練局會推出試點計劃,把有系統的見習培訓擴展至服務行業,為十五歲以上的青年提供實習及相關的專業教育,預計每年可多提供一千個培訓名額。92.93.

勞工政策檢討

標準工時

94.政府已就標準工時展開政策研究,包括了解其他地方的相關制度和經驗,而統計處亦會協助收集有關香港勞動人口的數據及各行各業目前的工作時數情況,以便深入分析。研究將於明年中完成,結果會為社會討論這個議題提供良好基礎。僱員侍產假

95.不少外國先進國家設有僱員有薪侍產假以鼓勵生育及推動「家庭友善」政策。政府會帶頭推動,研究向公務員提供有薪侍產假。就立法規定全港僱主向僱員提供侍產假,我們會小心衡量香港的實際情況。

19

支援弱勢社

康復服務

殘疾人士

96.殘疾人士對康復服務需求殷切,政府會增加學前、日間和住宿康復服務的名額。此外,我們正籌備殘疾人士院舍發牌工作,以規管院舍運作及提升服務水平。為配合發牌計劃的實施,政府亦推出了「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買位先導計劃」,以鼓勵私營院舍提升服務水平,增加資助宿位的供應,並協助市場發展不同類型的院舍。

政府十分關注嚴重殘疾人士的特別照顧需要,因此在本年推行先導計劃,為他們提供家居照顧服務。此外,社署於二零零八年為四肢癱瘓病人試辦過渡性住宿及日間訓練服務。鑑於成效良好,我們會將服務常規化。

為落實建設無障礙社會,方便殘疾人士進出建築物和使用公共服務,政府已開展大型的改善工程,為約三千七百個政府地方和設施,以及三百個房委會物業提升無障礙設施。其中約三千三百個地方及設施的工程將於明年六月底前完成。97.98.精神健康服務

99.社署去年在全港各區設立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提供一站式的支援服務,成效理想。我們會加強這些中心的服務,以配合醫院管理局的「個案管理計劃」。目前還有九個綜合社區中心未有永久會址,我們正積極物色合適地點。我衷心呼籲地區人士鼎力支持在社區中設立這些中心。新來港人士與少數族裔

100.我們會加強支援少數族裔及內地新來港定居人士,協助他們融入社會,以及與主流社區加深認識及互相尊重。在就業支援方面,少數族裔及新來港人士可報讀再培訓局特設的課程,亦可透過勞工處的就業中心專責櫃位獲得就業服務。勞工處亦會加強在不同地區舉辦招聘會,協助他們就業。我們會為少數族裔設立多一間支援中心和兩間分中心,擴大「融入社區計劃」,又會提供更多以少數族裔語言廣播的電台節目。20

家庭、婦女及兒童

101.為支援暫時未能得到家人適當照顧的兒童及青少年,我們一直透過非政府機構提供不同類型的住宿照顧服務,費用全免。我們將分階段增加兒童住宿照顧服務的名額,包括寄養服務、兒童之家及兒童院等,我們亦會調高給予寄養家長的津貼,包括服務獎勵金及寄養兒童生活津貼。

政府近年來一直撥款予婦女事務委員會推行「自在人生自學計劃」,支援婦女的學習需要,由於成效顯著,我們將把計劃轉為常規項目。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為市民提供預防、支援和補救性家庭福利服務。政府會增撥資源,在服務需求較高的地區,增設四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令中心數目增至六十五間,為有需要的家庭,包括單親家長、新來港定居人士、少數族裔人士及跨境家庭等目標組提供服務。102.103.

支援青少年

青少年外展服務

104.為處理日趨嚴重的童黨問題,我們打算在將軍澳、馬鞍山及東涌增加青少年外展隊的數目,主動接觸邊緣青少年,提供輔導及協助他們接受其他的主流服務。

單身青年宿舍

本地多家非政府機構關注到在職青年希望有自己的居住空間,所以在提供青年服務之餘,也希望利用已獲政府批出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部分用以興建青年宿舍,政府會積極協助。105.

青年臨時工作職位

106.當局於二零零八年透過非政府機構,為十五至二十九歲青年提供三千個臨時工作職位,作為在經濟逆轉的情況下支援青年人就業的特別措施。該計劃原定於明年三月完結,為使青年人有更多時間裝備自己及讓有關服務單位作出適應,我們決定將職位按需要延續一年。

21

公共醫療

醫療政策

107.根據醫療改革諮詢結果,市民支持以政府規範、自願參與為原則的醫療保障計劃,推動私營醫療改革。我們正為落實計劃作準備。第一,制訂計劃的運作細節,包括有關規管和組織架構的建議,以及提出財務誘因,適當運用為醫療改革預留的五百億元儲備;第二,檢討醫護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確保人力供應足以應付未來需求,並提升專業質素;第三,增加醫療市場透明度和發展配套設施。我們預計在二零一三年上半年完成上述三項工作,繼而進行所需的立法程序,確保盡快落實醫療保障計劃。

增撥資源

108.政府過去數年因應市民的醫療需要,不斷投放額外資源以改善醫療服務。政府每年給予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經常性撥款,從二零零七的二百九十億元,大幅增加近四分之一至今年的三百六十億元,並額外撥出二十六億元添置及更新設備。

提升服務

109.醫管局會在五個醫院聯網增加初生嬰兒深切治療病一成,亦會增加為末期腎病患者提供的血液透析服務,以及加強磁力共振掃描和電腦斷層掃描服務,改善危疾診斷。醫管局亦會把嚴重精神病患者個案管理計劃推展至另外四個地區,並透過藥物名冊提供更多具成效的藥物。

110.在設施方面,除了現正積極籌建的天水圍醫院外,北大嶼山醫院將於明年年底落成,將軍澳醫院擴建工程於二零一三年完成。至於在啟德的兒童專科醫療中心,建築工程將於二零一六年完成,聯合醫院亦正籌備擴建。

基層醫療

111.政府已聯同各醫護專業制訂了長遠的基層醫療發展策略,並按部就班推行。自二零零八年起,我們已經撥出超過五十三億元加強各項基層醫療服務,並推展多項試驗計劃。來年我們22

會落實各項措施,包括延續長者醫療券試驗計劃並將金額加倍,和啟用位於天水圍的社區健康中心。我們亦將會聯同志願機構推行試驗計劃,為長者提供健康評估服務,鼓勵預防性護理。人手培訓

112.未來醫護人手需求會大增。我們由明年起的三年度,撥款二億元增加第一年醫科學士學額一百個、護士學額四十個,及專職醫療人員學額一百四十六個。自資專上院校亦會增加護士培訓學額。

拓展教育

113.教育可以提升人口的質素和競爭力,而且有助促進社會流動。本屆政府增撥大量資源,在質和量多方面改善教育。我們落實了十二年免費教育並擴展資助至學前教育、逐步實施小班教學、推行高中和高等教育新學制、擴充專上教育、鼓勵高等院校提升教研水平等。我們並致力為青少年提供多元升學途徑。

多元升學途徑

國際廚藝學院

114.職業訓練局轄下的中華廚藝學院,為有志投身餐飲行業的人士,提供教育培訓。學院在短短十年間已建立國際品牌。我建議在職業訓練局下設立國際廚藝學院,培育精通國際廚藝的優秀人才,並吸引世界各地相關的專才匯聚香港。該學院將有助促進旅遊、餐飲、零售、葡萄酒等相關行業的發展,預期學院於二零一四年成立。

青年學院

115.職業訓練局亦提供多元化和不同程度的職業導向課程,配合青少年的不同學習需要。該局現時設有七所青年學院,為中三以上的青少年,提供以就業為核心的課程,讓學生可按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讀專業科目。他們修畢課程後不但可選擇投身職場,也可以繼續升學。我們建議增設一所青年學院,為非華語學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專項支援,亦為青少年提供更多升學途徑。預計該學院將提供四百二十個新學額。

23

建造業人手培訓

116.在未來幾年,公營部門的基建支出將維持在高水平,而私營部門的建造量亦因土地供應增加而上升,為建造業人手帶來機會和挑戰。我們去年撥款一億元,支持建造業議會透過培訓和工藝測試,提升工人的技術水平,並透過公眾教育,吸引更多人投身建造業。這些工作初見成效,如有需要,我們會提供額外資源支持培訓。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117.教育局計劃進一步擴展「校本教育心理服務」,支援中小學照顧有讀寫困難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服務的覆蓋率將由現時的百分之五十五,逐步擴展至全港公營中小學,預計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學年全面落實。

高等教育研究經費

環球競爭日益激烈,加強研究和開發是提升香港競爭力的關鍵。政府在二零零九年設立一百八十億元的研究基金,為高等院校的學術研究作長遠承擔。在基金支持下,我們推出了「主題研究計劃」,資助與香港長遠利益攸關的研究。118.119.近年,香港在多個領域的研究工作已達國際水平,香港的大學躋身國際及亞洲區知名學府之列。我建議向研究基金注資五十億元,當中三十億元由自資高等教育院校參與競逐研究撥款,推動香港的學術和研究發展。其餘二十億元為教資會資助院校提供穩定的經費來源,其投資收入會取代每年撥給研究資助局的一億元經常撥款。

發展電子教科書

120.使用電子學習資源,已成為教育的大趨勢,除了可為學生提供互動性的學習模式外,亦可提高編製教科書的彈性,減低製作成本及減少浪費,及有助提供價錢合理的教科書,在現時只有印刷版教科書的市場上提供另一合適的選擇。24

121.政府會致力發展電子學習資源。教育局於年中成立的「學與教資源檢討工作小組」,會探討各項措施,以善用電子學習的優勢,優化教科書的供應。

學生資助檢討

122.社會關注專上學生貸款的利息及還款安排。政府已展開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的檢討,範圍包括計劃涵蓋的課程、貸款額、利率、還款安排及改善拖欠還款情況的措施。我們會就具體的建議於年底諮詢公眾。

25

丙、美好生活

環境保護與保育

123.我任內提出進步發展觀,堅持經濟發展優先,但發展必須是可持續、平衡和多元。發展經濟要協調環境保護及文化保育,讓市民得享美好城市生活。

改善空氣質素

124.過去幾年,我們針對本地不同的主要空氣污染源,由發電、燃油,以至汽車和船舶的排放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改善空氣質素的重點,是針對路邊空氣污染。

環保巴士

125.為改善路邊空氣質素,我們必須減少大型巴士的排放。我們正測試在歐盟二期和三期專營巴士加裝「催化還原器」,以減少它們排放的氮氧化物。倘若試驗成功,便會為巴士全面加裝。

去年,我提出在未來的巴士新專營權中加入條款,要求巴士公司在更換適齡退役柴油巴士時,使用零排放或最環保巴士。我們會為此作好準備,除鼓勵巴士公司試驗混合動力巴士外,會要求所有專營巴士公司,盡早試用屬於零排放的電動巴士。我建議撥款一億八千萬元,供專營巴士公司購置三十六輛電動巴士在多條路線試驗行駛,以便全面測試電動巴士在不同環境、不同路線下的運作表現。如測試成功,政府會在顧及專營巴士公司及乘客的負擔能力下,以最合適的方法推動巴士公司更全面使用電動巴士。126.

加強車輛維修

127.缺乏維修的汽油和石油氣車輛會排放過量無色廢氣,亦會令路邊氮氧化物濃度偏高。因此,我們會引進路邊遙測設備和先進的廢氣測試,以管制這些車輛的廢氣排放。我們已預留一億五千萬元為石油氣的士及小巴的車主提供一次性的資助,幫助他們更換「催化器」,改善車輛的環保表現。26

船隻清潔能源

128.我們會聯同粵、深、澳政府研究,要求在珠江三角洲水域的遠洋船泊岸時轉用低含硫量柴油,以及設立排放控制區。我們也會與業界共同研究提升本地出售的船用燃油質量,以減少船舶排放的廢氣。

更新空氣質素指標

129.我們已就更新空氣質素指標,包括多項改善措施諮詢公眾。空氣質素指標是一套有法定效力的標準,政府會擬定更新空氣質素指標的最終建議,然後向立法會提出。

應對氣候暖化

130.我們去年制訂了香港應對氣候變化策略及行動綱領,建議訂定目標,在二零二零年將香港的碳強度由二零零五年的水平減少百分之五十至六十;我們同時建議採取多項減排措施,並推動社區廣泛參與提升能源效益工作,加強電力需求管理。

就如何增加使用清潔能源,我們現正整理公眾諮詢意見,亦會考慮本年初福島事件對核能發展的影響,平衡安全、穩定、環保及合理價格等因素,以決定未來的發電燃料組合。131.核電安全

132.福島的嚴重核事故引起全球關注,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我們正全面覆檢《大亞灣應變計劃》,明年初會進行大型的跨部門演練,並安排公眾參與,確保應變計劃有效。水資源管理

維港水質

133.經過多年努力,改善維港水質的工作已漸見成效。我們已撥款一百七十億元,以收集和處理目前仍排放出海港每天約四十五萬立方米的污水。工程預計於二零一四年完成,進一步改善維港水質。

27

134.同時,我們亦已提早於昂船洲污水處理廠興建部分污水消毒設施。有關設施於去年啟用後,維港西部及荃灣區各泳灘的水質已顯著改善。荃灣沿岸多年來停用的泳灘,都已符合水質指標,適宜游泳,部分亦已重新開放。

東江水供應

135.我們正與粵方商討新一輪的東江水供應協議,確保直至二零一四年,東江水會繼續以可靠及具彈性的方式輸港。海水化淡

136.香港作為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負責任的一員,要致力探索其他供水水源,以滿足香港的需求。我們一直留意最新的海水化淡技術及安排所需的規劃和研究工作,務求在供水緊張時能適時引入其他供水水源。我們正就興建一所中型海水化淡廠進行詳細研究和實地勘察,以確定可行性和成本效益,並已在將軍澳預留土地。

固體廢物處理

137.我們已提高都市固體廢物的回收目標,在二零一五年達到百分之五十五的回收率。為此,我們會加快擬備法例,擴大推行塑膠購物袋環保徵費計劃至全港所有零售店,以及引入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鼓勵源頭減廢。我們亦會與公眾討論都巿固體廢物收費的可行方案,以直接經濟誘因,鼓勵減廢。政府會透過區議會,在地區推行減廢、回收再造等推廣活動。

我們計劃引入先進技術,以處理未能回收的廢物。我們正籌備興建綜合廢物管理設施、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及擴建現有堆填區,計劃在明年初向立法會申請撥款。138.

自然及文化保育

地質公園

139.

28過去幾年,雖然城市不斷發展,香港受法例保護的土地面積,不減反增。目前本港共有二十四個郊野公園和二十二個

特別保育地區,覆蓋超過全港四成土地。此外,香港地質公園在今年九月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這是對香港保育工作的肯定。地質公園將成為世界標誌,吸引遊客和市民,確立了保育和發展並存的模式。

禁止拖網捕魚

140.我們已立法於明年禁止在香港水域拖網捕魚,為保育海洋生態環境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踏出重要一步。我們會於本立法年度提交條例草案,設立本地漁船登記制度,禁止非本港漁船在香港水域捕魚,減少過量捕撈。草案亦建議設立漁業保護區,以保護重要的魚類產卵及育苗場。

保育中環

141.政府提出「保育中環」的各項目進展良好。經考慮公眾意見後,我們修訂政府合署西座計劃,擴大公眾休憩用地面積,大幅減少商場規模。新大樓部分會用作證監會及港交所辦公室,提升中環作為核心金融區的形象。

食物安全

142.市民關注海內外發生的食物事故。政府自二零零四年先後推出或修訂共十二條有關食物安全的法例。新的《食物安全條例》有助追溯問題食品來源。來年,我們會改善食物安全制度和標準,立法規管高風險的食品入口和食物中殘餘除害劑的含量。我們會繼續為市民做好把關工作。

文化藝術

143.為配合西九文化區發展,政府一直發展藝術節目、拓展觀眾,以及推動藝術教育和培育人才。康文署計劃來年舉辦乾隆花園和秦始皇文物大展,利用新科技及嶄新的陳列方式,吸引市民進場觀賞。康文署會手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內籌建李小龍展覽廳,亦計劃更新多間博物館的常設展,擴闊觀眾。

29

體育發展

144.我們會利用剛成立的七十億元「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支援精英體育,加強照顧運動員在參賽期間以至退役後出路安排。我們亦正就啟德的多用途綜合體育館融資方案及營運模式進行研究,盡快展開前期工作。我們會在各區籌劃及興建更多新的體育設施。

地區小型改善工程

145.為了讓區議會持續改善地區設施,以及支援有關設施完工後的管理和保養,我們會在未來兩屆區議會會期內,將「地區小型工程計劃」的撥款逐步遞增至每年四億元,當中包括工程費用及設施建成後所需的經常開支。

動物福利

146.近年市民關注動物權益與福利,我們會與伙伴團體研究方便市民領養流浪貓狗的方法。另外,我們亦協助有關團體進行「捕捉、絕育、放回」試驗計劃,並會諮詢相關區議會。30

丁、發展經濟

147.二零零八年爆發金融海嘯,兩年來歐美經濟在衰退陰影中度過,美國經濟復蘇後勁不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揮之不去。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轉移至亞洲及金磚五國(即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金融海嘯後,世界經濟版圖正在改變,近年我多次外訪交流,明白全世界都在注視中國發展。香港要保持全球競爭力,必須把握新發展機遇,背靠祖國,面向國際。配合「十二五」規劃

國家「十二五」規劃,表明會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並支持香港發展優勢產業。此外,國家會繼續實施CEPA,並根據《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建設以香港金融體系為龍頭的金融合作區域、建立世界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以及支持廣東對香港服務業開放先行先試。我們會積極配合跟進,尤其是加強與廣東合作。148.開拓市場

新興市場

149.我們會加強與新興市場的貿易和投資合作,積極與貿易伙伴商討更緊密的經貿合作安排,為香港貨物及服務貿易開拓市場,創造商機。我們除了正與智利探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外,亦即將與俄羅斯展開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的談判。此外,我們正積極探討參與東亞區域經濟合作,及與金磚五國的證券市場加強聯繫。

內地市場

150.為支持香港企業拓展內地市場,我們建議撥款十億元,設立專項基金,鼓勵企業朝高增值方向發展,並結合本地設計的優勢發展品牌。我們會爭取在今年年底前簽訂CEPA第八份補充協議。中央明確表示會對香港擴大服務貿易開放,並訂下目標,爭取在「十二五」規劃末期,對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我已要求財政司司長盡快展開跟進工作。

31

區域合作

成渝和海峽西岸經濟區

151.國家「十二五」規劃把發展西部、成渝經濟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升至區域發展的重點戰略定位。為抓緊這些地區的發展機遇,加強和深化香港與成渝地區和福建的多範疇合作,我們打算在重慶和福建設立專責聯絡單位。

台灣

152.我們正積極籌備在台灣成立「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推動與台灣多範疇和多層次的交流,包括加強兩地經貿合作、建立食品安全和醫療生緊急事故通報常設機制,及促進民商事法律的合作和教育交流。

六項優勢產業

153.為推動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我們會繼續發展六項優勢產業。

醫療產業

154.在醫療產業方面,我們預留了四幅土地發展私營醫院,計劃明年第一季先就其中兩幅招標。我們會繼續物色土地,發展不同規模的醫療服務;並在私營醫院發展中加入條件,包括服務種類、水平和收費透明度等,以確保服務切合市民需要。環保產業

155.在推動環保產業上,我們的工作會朝以下幾個方向推行。首先,是以資源投入帶動。我們在環保項目投放超過三百億元,創造了大量環保工程的機會。其次,是以政策帶動。通過推動減廢回收措施,香港的回收行業逐步成形。有關建築物能源效益的立法,也為環保建築業界帶來新機遇。其三,是利用本港優勢,開拓內地環保產業商機。政府會支持業界參與環保博覽會、貿易考察等活動,建立本港環保產業品牌。32

檢測及認證產業

156.政府會落實檢測及認證產業的三年發展藍圖,加強行業整體競爭力。我們會在中藥、建築材料、食品及珠寶四個選定行業發展新服務。我們亦成功爭取中央政府同意,擴大香港檢測機構承擔內地認證檢測任務的試點範圍。

教育產業

157.為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多元化發展,我們會吸引更多海外學生來港升學,擴展交換生計劃至副學位課程,亦會與院校積極配合,提供更多宿位。我們透過批地及貸款,協助院校興建校舍。前皇后山軍營用地預期在明年正式推出供申請。此外,我們將推出二十五億元的「自資專上教育基金」,提供獎學金及提升教與學的質素。我們建議擴大「開辦課程貸款」計劃,支援擁有學位頒授權的自資院校興建學生宿舍,同時將計劃的總承擔額增加二十億元。

158.隨四間新國際學校相繼落成,預計未來數年會增加約五千個學額。我們會繼續協助個別國際學校在原址擴建或在適合的空置校舍作短期擴充。

創新科技

159.全球對數據服務需求日益增加,政府在將軍澳預留約兩公頃土地作發展數據中心之用。首幅土地最早可在二零一三年供市場競投。香港科技園公司亦會檢視各工業內的情況,推動活化,以配合這方面的發展需要。另外,我們會積極考慮利用活化工廈措施發展數據中心。政府會推動本地業界開發先進的雲端運算技術及應用,並在未來數年構建政府雲端運算平台,及採購公共雲端運算服務。

我們會檢討「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和「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更有效支援中小企研發工作。李克強副總理訪港時宣布,在香港建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中心,及設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我們正積極跟進,並已向中央提議,在香港科學園發展國家綠色科技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60.

33

文化及創意產業

161.在推動文化產業方面,今年我們推出「藝能發展資助計劃」,每年發放約三千萬元,為有潛質的藝團及藝術工作者,以及較大型和較長期的活動,提供資助。資助包含配對成分,藉以培養各界捐助藝團、支持文化的風氣,促進政府、藝團、私人三方的伙伴關係。另外,我們會撥款予藝術發展局在合適的工廠大廈提供藝術空間,以優惠租金出租予藝術工作者進行創作。

在創意產業方面,我們會投入更多資源,加強支援香港設計中心。我們計劃將明年定為「香港設計年」,舉辦多項設計界的盛事,以加強香港作為亞洲創意之都的地位。162.支柱產業

提升香港金融競爭力

163.香港的戰略定位是國家的全球金融中心。我們會推行措施,以加強香港金融競爭力。

離岸人民幣業務

164.在完善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平台方面,我們會加強人民幣資金的使用和循環機制,通過貿易、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三條橋樑,擴大和深化與內地在岸人民幣市場的連接:

(一)在貿易方面,我們會推動銀行發展覆蓋全球的人民

幣業務網絡,鞏固香港作為全球貿易結算平台的地位。

(二)在直接投資方面,隨外商以人民幣到內地進行直

接投資的管理辦法出台,企業以人民幣融資的需求會大為增加。我們會進一步拓展銀行貸款、債券及股票發行的人民幣融資業務。

(三)在證券投資方面,透過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及

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安排,香港人民幣資金有更多投資的渠道。我們會爭取進一步擴大這些安排。我們亦會促進金融市場和產品的多元化發展,並且積極向外推廣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

34

其他優化措施

165.為了令香港的上市平台更多元化,我們會完善規管制度,包括於本立法年度完成規定上市法團披露股價敏感資料的法例,吸引更多歐美和新興市場的企業來港上市。我們亦會增加香港債券市場的廣度及深度,以及爭取於本立法年度完成更新《公司條例》。我們會積極推行成立獨立保險業監管局的工作、改進保險中介人的規管制度,以及擬備設立保單持有人保障基金的方案,作為立法基礎。

我們正在積極跟進李克強副總理訪港期間宣布的多項與金融有關的措施。166.

旅遊業

167.我在去年公布檢討香港旅遊業的運作和規管架構。其後我們發表諮詢文件,現正考慮收集到的意見,並會在年底前公布改革建議。在旅遊基建方面,海洋公園現正積極研究於大樹灣一帶建造全天候水上樂園及配套設施,而迪士尼樂園亦正探討擴建的可行性。啟德新郵輪碼頭大樓和第一個泊位將於二零一三年年中啟用。

物流

168.為了支持物流業提供高價值服務,我們正逐步推出長期用地,供興建現代化的物流設施,預期第二幅位於青衣的物流用地可於年底前公開招標。我們亦會物色後勤用地,以配合業界的發展需要。

機場管理局已完成有關機場未來發展,包括是否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公眾諮詢,並會於今年年底就未來路向提出建議。169.競爭條例草案

170.政府提出《競爭條例草案》,目的是保障消費者利益及維持香港持續競爭力。政府自去年七月向立法會提交《競爭條例草案》後,一直與立法會緊密合作,協助法案委員會審議草案。我關注到商界特別是中小企對草案內容的疑慮。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稍後會向法案委員會提出修訂建議。我期望草案可在本立法年度獲得通過。

35

扶助中小企

171.近期外圍經濟急劇惡化,較通脹威脅更令人擔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能迅速衝擊全球金融體系,引發經濟衰退。明年香港經濟要面對的下行風險明顯增加。我們要做好準備,密切監察外圍形勢變化,特別關注中小企面對的困難,有需要時會推出措施協助他們渡過難關。

36

戊、一國兩制

香港回歸祖國已邁入第十五個年頭,當中出現過不少的起伏。為了繼往開來,我們要實事求是,總結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以及實施《基本法》的經驗。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對回歸以來幾個基本方針政策實施的觀察和感受。172.

一國兩制

173.「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具開創性,在實施初期不少人對其可行性和對中央落實的決心,都抱懷疑態度。174.回歸以來的歷程漸漸消除了這些疑慮。香港與國家關係日益密切,市民對國家認同感大大提高,同時我們成功而有效地保持了香港制度的運作,亦維護和鞏固了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包括自由、法治、人權等市民珍視的權利和義務。我認為這證明了「一國兩制」切實可行,而且在香港成功實踐。中央政府支持

175.回歸後,香港面對不少嚴峻挑戰,中央政府推出多項措施,使香港得以穩步發展之餘,亦能發揮獨特優勢,貢獻國家。中央政府不僅貫徹《基本法》,確保香港的高度自治,還及時給予我們無私的幫助與支持。我代表香港,再次衷心致謝。高度自治

176.《基本法》授予香港特區廣泛的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包括終審權。但是,「一國兩制」畢竟是新事物,在行使高度自治權力時,實施初期無可避免會出現一些有待釐清的地方。

177.月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就終審法院關於剛果(金)案的法律解釋,就是一個例子。特區實行的普通法,與國家的法律體制不同。人大的「釋法」就國家豁免權在香港的實施作出了澄清,指明國家豁免原則或政策是一種涉及外交的國家行為,

37

香港原有相關法律必須符合國家原則才能繼續使用。這例子表明在實踐中逐步明確自治的界限,使制度趨於完善,是必經的過程。

38

己、民主發展

政治制度發展

178.本屆政府在推動政制發展方面,取得兩大突破。首先,我們確立了普選時間表。第二,我們通過了二零一二年政改方案,提升了選舉的民主成分。

這些進展證明人大常委會二零零四年所訂定的政制發展「五部曲」是切實可行的,而且特區政府和立法會有能力就推動政制發展達成共識。只有通過坦誠討論、求同存異、衷誠合作,才可以推動政制進步。現在我們已經成功打開了普選的大門,未來的特區政府要致力推動社會討論如何落實普選,尋求共識。179.

政團與政治人才

180.

181.在發展政治制度的硬件時,我們亦需要軟件配合,當中政團和政治人才均是重要元素。政團在社會扮演重要角色。他們向政府反映民意,提出政策立場供政府參考,並經選舉加入立法會監察政府施政。隨民主政制發展,政團所擔當的角色將會更加重要。

政府已經並將繼續採取一系列措施,培育政治人才,包182.

括:

(一)進一步發展政治委任制度,吸納不同背景,包括具政團背景的人才加入政府,擴闊社會各界人士參政空間。

(二)增加立法會及區議會選舉議席數目,拓寬社會各界人士參政機會。

(三)提高對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候選人的財政資助。政治倫理

183.作為從政者,不論身處行政機關或立法機關,縱使所持意見不盡相同,都應該以社會整體利益為依歸。事實上,過去

39

數年的經驗表明,要推動社會發展,必須建立求同存異的政治文化。若政團選擇毫不妥協,甚至採取激烈抗爭手法,將會窒礙社會進步。

政治委任制度

184.政府推行政治委任制度,目的是加強主要官員對其政策範疇承擔責任,保持一支常任及政治中立的公務員隊伍,以及吸納合適的人才出任主要官員。在民主國家,政治委任制度十分普遍,但在香港,不過是近十年的事,是新的嘗試,同時亦帶來新挑戰。政治委任制度仍在演進,我們會仔細聆聽政府內外人士的意見,總結經驗,以調整和改善這個制度,確保能與時並進,為普選作好準備。

公務員團隊

185.隨市民對公共服務的要求日益提高,公務員會秉承專業精神,提供優質服務。我衷心感謝公務員同事的努力。各決策局正陸續遷入添馬新政府總部,我深信公務員團隊必定能夠體現新總部「民永繫」、「門常開」的設計理念,堅守以民為本的信念,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服務市民,貢獻社會。國民教育

186.在國民身分認同方面,有系統的國情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和多角度認識祖國,有助提升學生國民身分的認同,從而對國家發展有所承擔。

我們已於本年就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進行了公眾諮詢。學界大都認同推行該科目的理念及其重要性,並就推行模式及時間表、課程內容及支援措施等提出了意見。課程發展議會稍後會提交修訂建議,政府會詳細考慮。187.

40

庚、未來挑戰

188.主席先生,四十多年前我加入政府工作,由二級行政主任一直到行政長官,見證了香港的起落變遷,與香港一同成長。現在已到了我公務生涯的最後階段,還有八個月我就卸任行政長官一職。我任內的工作表現應留給市民去評價,但過去七年治理香港的體驗,我有責任與市民分享。

我認為香港在經濟、民生及政治上都面臨巨大挑戰,本屆政府在短時間內是不能徹底解決的。未來我們能否成功克服這些挑戰,將影響深遠。189.

政府角色

190.多年來治理香港,我們是以「大市場、小政府」為核心理念,自由市場先行,政府配合為輔,由此衍生出低稅制、量入為出、嚴格控制政府經常開支等的理財哲學。香港過去三十年的經濟轉型,都是跟從世界經濟大勢改變而作出回應,並非由政府規劃的結果,市場與企業家先行一步,政府作出積極配合。今天這種管治理念正受衝擊。

第一,貧富差距帶來所得再分配的要求。隨經濟全球化,工作職位兩極化,全球人才競爭本地條件優厚的工作,而低技術工作收入則停滯不前。再者,由於科技發展及工業北移,本港部分藍領與中層管理職位正逐步消失,即使保住職位亦要提升技能,應付知識型經濟的需要,貧富差距由此擴大。因此,社會出現一種呼聲,希望政府介入所得再分配,以公共政策及財政手段縮窄貧富差距,市民對政府角色的期望越來越高。191.192.貧富差距已變成結構性社會矛盾。處身全球化經濟和高端行業,例如金融業,工資會持續增長;相反在低端服務業,收入會停滯不前;而中層工作的消失,也減少市民向上流動的階梯。香港是城市經濟體,這種由全球化衍生的貧富差距會更加突出,我相信這問題是難以徹底解決的,但我們會用各種政策措施去緩和矛盾。

41

193.我認為香港應維持低稅率、簡單稅制及市場主導的基本理念,靠加稅、發債以期達到大幅增加經常性福利開支並不可行。自金融海嘯以來,歐洲不少政府陷入公共財政危機,被迫削減開支,結果引發社會暴亂,對此我們要時刻警惕。公共福利開支擴張,容易受市民歡迎,但同時要慎防一旦過度膨脹,會變成尾大不掉。我們亦不要忘記,加稅會削弱香港對企業的吸引力,持續赤字和發債會影響香港的信貸評級。作為高度對外開放的經濟體,我們要捍衛香港賴以成功的經濟特色。

市場力量是集體智慧的表現,政府不應該隨便作出干預。但這並不代表完全放手不理。當市場失效時,政府要適度介入,例如資助房屋及法定最低工資,都體現了政府適度介入市場的重要性。

目前政府在審慎理財原則下,公共開支以不超過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二十為指標。我認為這財政紀律要保持下去。從實踐可見,這有助保持香港長遠的競爭力和應對世界經濟的急速變化,但這並不表示政府無視基層市民困苦。政府應有策略地扶助基層家庭。我任內已就最低工資立法,並推出交通津貼直接援助基層;在財政狀況許可下,也推出多項直接紓困措施。

另一個對管治理念的衝擊,是來自希望政府加強經濟規劃、揀選和扶植產業,以強化香港競爭的優勢。

對此我認為要實事求是。對於宏觀規劃、介入市場及帶有傾斜性的產業政策,我認為必須緊守「捕捉機遇、優勢互補」原則,不能以教條方式或長官意志而行事。香港是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我們無法改變世界大趨勢,只能乘勢而上,這方面企業家往往比政府官員更能把握先機。政府的配合工作,包括批撥土地、財政資助、促成企業配對及簽訂經濟協議等,目標是把自己擅長的工作做到最好,將已有的優勢盡量擴大。194.195.196.197.人口老化

198.除了政府角色以外,香港社會正面臨高齡化問題的困擾。全球先進經濟體系都正面臨類似問題。出生率偏低、平均壽命延長,令老人扶養比率上升,令不少國家公共醫療及福利體系的可持續性成疑。

42

199.香港應對高齡化挑戰,刻不容緩。早前我已提到需要有年青生力軍,要維持開放的入境政策、吸納海內外人才、以及盡早做好規劃,為在港出生居於內地的兒童回港做好準備。

對於退休問題,我們要以政策協助長者回鄉定居。為了令長者安心選擇回鄉生活,他們在港享有的福利可攜性至為關鍵。香港須全面展開各種福利可攜性研究,包括從法律、政策及公共財政層面,探討安老院舍、醫院、診所等公共服務,應否擴展至內地。200.

政治改革

201.最後在政治方面,回歸以來香港人圍繞普選問題反覆爭論。今天時間表已確定下來,社會分歧逐步收窄。要令民主制度在香港生根,維持政府高效率施政及建立共識,我們須聚焦思考,設計相關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團角色、行政立法關係、政治人才培育及政治倫理建立等,並要捍衛香港人講求理性、互相尊重的核心價值免被蠶食。我們同時亦要虛心研究及比較其他民主國家實施民主制度的經驗。

在行政改革方面,當今全球政經環境正處於變革階段,民眾對政府的要求不斷上升。香港推行政治問責制,是希望迅速回應社會訴求。我們要檢視行政體制是否適合未來的民主化發展,議題包括:問責官員與公務員的相互職權界定;編制與及流動;政府內部財政、人力及土地資源分配模式和程序;進一步下放權力予地方行政;各司局長及其下部門的分工安排;以及政策制訂、倡議及諮詢工作安排等。

香港與全球政府一樣,正面對全新的政治挑戰,這是來自資訊革命後網絡社交媒體普及化所引發的政治生態轉變。傳統上我們以代議政制為主軸,通過選舉產生民意代表,授權他們參與制訂政策。但新網絡媒體出現後,年青一代以社會運動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政治觀點,也以此作為政治參與方式。網絡媒體及年青人社運正在改變傳統主流的政治生態,政府須回應青年人的多元訴求,也要深化溝通。我們仍在摸索之中。202.203.

43

辛、信任自己

204.在多年公務生涯中,我一直信任香港人,也信任大家的理性與包容,可以求同存異,尋求共識,一起面對挑戰。香港在回歸後經歷種種挫折,都能夠再次奮起。以下數字說明這十多年來大家的成就。

首先,我們的經濟總量由一九九七年至二零一零年實質擴大了百分之五十五,就業職位增加五十萬個,就業人口達到三百六十四萬人的歷年新高。全職僱員的平均就業收入實質增加百分之三十一。憑我們的經濟實力,香港贏得「AAA」級的長期評級;目前全亞洲只有兩個經濟體獲得這個評級,香港是其中之一。我們的股票市場總值增加近七倍,至二十一萬億元;過去兩年,港交所首次上市集資總額排名全球第一。今年,香港在世界競爭力排名榜上與美國並列第一。205.

民生方面,政府開支累積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五,將經濟繁榮的成果,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改善民生。隨社會經濟條件改善,香港人平均壽命比一九九七年時延長了三年。香港的年輕人接受專上教育的機會增加超過一倍;免費教育由九年增加至十二年,並擴展資助至學前教育。在保障勞工方面,我們訂立了最低工資,而政府部門亦實施五天工作制。206.207.政治方面,我們確立了普選時間表,成功推動二零一二年的兩場選舉更開放和含有更高民主成分,逐步走近普選目標。政團比回歸前更加活躍,政府更加開放,決策更具透明度,也累積了成功的危機管理經驗。法治方面,我們在普通法體系中保持先進,深受各國讚賞。

這些都是實實切切的香港成就,是每一位香港人努力奮鬥的成果,我們不要因為對未來發展有分歧而妄自菲薄,低估了自己的成就、香港的成就,也低估了香港的潛力。

香港是由移民組成的城市,我們的上一代從五湖四海來到這個小島,多年來辛勤工作只是為了穩定生活,安居樂業。香港人在不知不覺間建立了一個獨特的城市,也塑造了這個城市的性格。我們崇尚自由,尊重法治,要公平、有公義、愛廉潔、多元包容,這成為香港的核心價值所在。208.209.44

210.回歸以來,香港人有憂慮,恐怕核心價值不保。但事實證明,我們的核心價值未有任何削弱,我與每一位市民一樣熱愛香港,熱愛國家。我們全心捍衛核心價值,香港才可以繼續對國家發揮獨特的貢獻,「一國兩制」才可以繼續成功,而香港亦可以繼往開來,迎向更光輝的未來。

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