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板法

用热板法测试颅痛定的镇痛作用

目的:掌握用热板法测试镇痛药物,比较镇痛效价的方法。

原理:小鼠足底无毛,皮肤裸露,所以对热刺激敏感。

材料:

器材:电子天平、1ml注射器、热板仪

药品:0.2%颅痛定混悬液、生理盐水

动物:雌性小白鼠2只

方法:

1. 将温控热板仪调节在55±0.5℃,放入大烧杯固定。以小鼠放入后至舔后足之间的时间为痛觉反应时间。

2.取雌性小白鼠2只,标记,称重。在给药前,先测试两鼠的痛觉反应时间。取痛反应时间在10~30s内小鼠作以下实验用。

3.1#腹腔注射0.2%颅痛定混悬液0.15ml/10g ,2#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5ml/10g。在给药后15、30、45、60各测痛觉反应1次。在测试中,如60秒内无痛觉反应,应立即取出,并以60秒计。观察两鼠给药前后的表现,并仔细记录观察结果,计算痛阈提高百分率=(药后痛觉反应时间-药前痛觉反应时间)/药前痛觉反应时间×100%。完成实验报告。

结果:

表1 用热板法测定颅痛定的镇痛作用结果

 


          图1. 颅痛定和生理盐水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

分析讨论:

作用机制:   颅痛定为四氢巴汀(左旋),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并伴有镇静、安定和催眠作用,进入中枢后优先阻滞脑内DA受体最丰富的脑区的D2受体亚型,然后通过这些神经核与下丘脑弓状核发生神经连接,由此与内啡肽中央导水管灰质内源性抗痛系统相联系,加强脑干部位的抗痛功能,并抑制脊髓背角水平的致痛信息进人脑内,增强阿片肽的功能,最终达到镇痛目的。颅痛定阻断脑内DA受体,抑制痛觉传入和痛反应,增加与痛觉有关的特定脑区域脑腓肽原和内腓肽原的mRNA的表达,促进脑腓肽、内腓肽的释放。     

结论:颅痛定能缓解机体疼痛感,提高痛阈值。

 

第二篇:热板法镇痛实验

热板法镇痛实验

【摘要】 目的:观察麻醉性镇痛药杜冷丁与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的镇痛效应。方法: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以小鼠出现舔足的时间作用为痛反应指标,判断药物是否具有镇痛作用。结果:杜冷丁组,罗通定组和对照组小鼠在注射药物前痛阈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注射后15min,杜冷丁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267%,罗通定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06%,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注射后30min,杜冷丁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244%,罗通定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42%,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60min时,杜冷丁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04%,罗通定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58%,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 杜冷丁与罗通定都有镇痛效应,杜冷丁镇痛效应可能比罗通定强。

【关键词】:热板法;杜冷丁;罗通定;镇痛

【材料】 小鼠;超级恒温器;2.5g/L dolantin,2.5g/L rotundine sulfate,生理盐水。

【方法】 1.开启超级恒温器,调节超级恒温器温度恒定于55±0.1℃。

2.取雌性小白鼠数只,于实验前预先挑选合格者。方法为:将小白鼠放入瓷罐内记录时间,罐口盖以透明盖,观察到出现舐后足的时间为止,此段时间作为该鼠的热痛反应时间,记录之,凡小白鼠在30秒钟内不舐后足或放入瓷罐内发生逃避、跳跃者弃之。

【观察项目】

1.将筛选合格的小白鼠3只做好记号为甲、乙、丙,测每只小白鼠的正常痛阈值一次,作为该鼠给药前痛阈值。

2.甲鼠腹腔注射(i.p.)dolantin溶液25mg/kg(2.5g/L ,0.1ml/10g),乙鼠

i.p. rotundine 溶液25mg/kg (2.5g/L ,0.1ml/10g),丙鼠i.p.生理盐水 0.1ml/10g作为对照。用药后15min、30min、60min各测小白鼠痛阈一次,如果用药后放入瓷罐内60秒钟仍无反应,即将小白鼠取出,以免时间太长把脚烫伤,其痛阈可按60秒计算。

3.实验完毕,计算各给药组的用药前后各次的小鼠热痛反应时间(即痛阈值)的平均值,并按下列公式计算痛阈提高百分率。

【实验结果】 1. 杜冷丁组、罗通定组、对照组的小鼠在注射药物前的痛阈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注射后15min,杜冷丁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267%,痛阈值为55.2±

9.48s,罗通定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06%,痛阈值为35.60±17.34s,杜冷丁组痛阈提高百分率更大,两者的痛阈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注射后30min,杜冷丁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244%,痛阈值为51.8±10.47 s,罗通定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42%,痛阈值为41.70±15.38 s,两者痛阈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4. 注射后60min,杜冷丁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104%,痛阈值为30.70±15.67 s,罗通定组的小鼠的痛阈提高百分率为58%,痛阈值为27.30±18.02s,两者的痛阈值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5. 具体实验结果记录与统计处理见下表:

热板法镇痛实验

热板法镇痛实验

1. 从实验结果看,杜冷丁和罗通定都表出现镇痛效应。

2. 注射杜冷丁后15min痛阈提高率>注射杜冷丁后30min痛阈提高率》注射杜冷

丁后60min痛阈提高率,而注射罗通定后30min痛阈提高率>注射罗通定后15min痛阈提高率》注射罗通定后60min痛阈提高率,由此可见杜冷丁镇痛效应起效快,持续时间较短,罗通定则相反,镇痛效应起效慢,持续时间较长。 3. 从平均值看,各时段杜冷丁的镇痛效应都明显强于罗通定。但是只有在注射后15min时,这一结论在0.05水平上统计学显著,而注射后30min和60min时,在0.05水平上统计学不显著,但在0.1水平上统计学显著。加大样本数量也许可以改善这种状况。

4. 杜冷丁为合成品,是吗啡的代用品,较吗啡成瘾性轻,与吗啡相似,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而发挥作用,抑制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阻断神经冲动传递。镇痛效力约比吗啡弱十倍,持续时间也比吗啡短。但成瘾性低。

5. 罗通定可以阻断脑内DA受体,抑制痛觉信息在脊髓水平的传递,也可以增加与痛觉有关的特定脑区脑啡肽原和内啡肽原的mRNA表达,促进脑啡肽、内啡肽的释放。镇痛作用比度冷丁弱,但无成瘾性。

【参考文献】

[1]杨世杰. 药理学 2版[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59页

[2]陆源.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 2版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