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宜章县2013学年度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

申 报 书

语文学科课堂主体参与的实践与研究 课 题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

课 题 分 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艳芬

课 题 负 责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宜章县三完小

负责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宜章县教育局

填报日期:2014 年11 月 6 日

一、负责人及研究人员情况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方案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第二篇:省级课题: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研究》

课题主持人:张杰

课题组成员:

朱淑英    司玉龙    袁素华

李启明     杨景良    贾银娣

一、课题研究概况及趋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就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的制定与下发,更是把研究性学习提到了新的高度。《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更是把研究性学习放到了重要位置。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的普遍推行与展开,加速了这一进程。探究式学习理念和创造性学习理念也成了大家经常谈论和探索的理念之一。探究式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是在继承了过去接受式学习的优良传统基础上,根据当今教育新形势提出的在学习方式上的一次大的变革,它力图克服以前教学过程中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缺点,以主动、鲜活的学习方式替代以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索中,获得“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重构。伴随着语文新课标而出现的有关“探究式学习”和“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的阐释性文字却时时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中,特别是对“阅读对话理论”的阐述已经达到系统化的程度,比如《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年11月开始在“特别策划”栏目中连续刊载“与教学文本对话”、“课堂教学的垂直性对话”、“课堂教学的水平性对话”等专题,系统分析“多重对话”的几种对话形式,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较有力的理论依据。

资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明确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基本特征、基本要求和一般原则,探索出了探究性阅读中形成问题的方法,以及探究性阅读的一般流程、方法和途径。

沛县体育中学徐兴根等三位老师也进行了《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的实践研究》,他们在“探究式阅读”相关的文献研究中,对“探究”特性和“对话”特性进行了具体阐释。对阅读教学多重对话网络中的核心对话形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多重对话”中教师角色的作用进行探索。在探究性阅读教学设计方面,他们将阅读材料分为韵文类、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四种类型,按探究式阅读的理念,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设计教学方案,初步构建探究式阅读的模式,进行了“探究式阅读”的课堂实践研究。

但是,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探究性阅读与传统的认知性阅读教学和理解性教学有何联系?如何处理这几类阅读间的关系?这几类阅读能力的迁移如何实现?探究性阅读对学生的生活、高考、人生有哪些作用和影响?对探究性阅读过程与结果如何进行科学性评价?以上几个方面两个课题均没有涉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不可回避,有必要进行系统地研究。而目前,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中来看,还没有在进行系统地研究。

二、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因此,探究性阅读是“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的重要途径。所以,探究性阅读是新课标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之一。

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对阅读教学作出重新解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应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据此,可以说阅读教学对话理论是新课标的精髓所在。

在阅读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式和阅读对话理论结合,即为探究性阅读,这应该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阅读教学重要模式。而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其先导和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其培养的对象将要现实的面对人生的选择,面对社会。如何引领高中生由青少年阶段进入成人阶段,顺利通过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普通高中教育应该关注的基本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方案》超越了传统的普通高中教育“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的双重任务的主张,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与学习模式的研究既是落实《<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又是本次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为学生的终身阅读与学习乃至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有:

1.探究性阅读的定义、内涵与地位。2.探究性阅读与传统阅读的联系与区别。3.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地位。4.探究性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其中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即内容与形式)两方面。5.探究性阅读对高中生的影响与作用。其中包括:高考、生活、人生等方面。6.探究性阅读教学效果的评价与认定。

四、预计突破的难题

探索探究性阅读的教学实施与评价及如何实现探究性阅读与语文教学中的其他环节的结合。使学生养成探究阅读的习惯,养成思考生活、探究事物、凡事用心的习惯。探索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模式、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机制,使探究性阅读实现操作与评价方面的科学性。

五、课题研究程序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研究工作的资料准备情况。

六、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本课题20##年3月申报为校级课题并获批准,所参与教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前期调查与理论准备工作。已经在我校的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了将近两年的摸索。其主要过程如下:

1.  第一阶段(20##年5月-20##年8月):组织准备阶段。

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本校“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等关于阅读教学情况的摸底调查,形成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较系统的理论构想并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

2. 第二阶段(20##年9月-20##年1月):行动研究阶段。

(1)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首先,采用问卷、开会讨论、与学生交谈等调查方式,掌握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与阅读教学现状。

其次,组织教师进行有关新课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习,要求学习教师写出学习心得,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2)探索科学合理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

初步制定出探究性阅读的课堂教学和评价方法、阶段性评价方式。

3.第三阶段(20##年2月—20##年2月):具体实施阶段

(1)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模式

主要通过集体备课,定期听课,及时评课,写教学反思,开会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

(2)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课堂内外的师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本课教学重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步骤,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进行合理评价,让学生能够对照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前自主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学会使用工具书及课外资料、总结学习规律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根据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目标,稳步前进;按照学生的基础与学习状况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有意识留一些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4)探索实施并验证评价机制

把初步制定出的评价机制在班内公布,并由班委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后反馈,最后由班委会与教师一起进行探讨修改,适应两周后,如没有学生提出异议,则开始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再由班委与教师共同商讨后修改,其宗旨是以人为本。

4、第四个阶段(20##年3月—20##年4月):结论性研究阶段

对本课题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形成专题报告。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1)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差异教学理论以及有效教学的有关理论,将其作用于教学实践,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2)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2.调查研究方法

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1)采取问卷调查与谈话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现状,发现问题,确定操作对象与主要方向。

(2)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课堂教学与评价教学机制中拓展的新思路、运用的新方法、形成的新思想、取得的新经验。

(3)调查评价方案实施后的学生课堂学习状况,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依据,以便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及时调整。

3.行动研究方法

根植于教学实践,发现、研究并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实践、总结、研究三方面相结合,及时修订行动方案。

4.案例研究法

用于教师运用评价方案,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失败与成功案例反思,优化评价方案中的评价方式与方法。

八、课题分工:

1.探究性阅读的定义、内涵与地位。(张杰,统筹各部分进行情况。)

2.探究性阅读与传统阅读的联系与区别。(朱淑英,与司玉龙一起负责撰写结题报告)

3.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地位。(袁素华)

4.探究性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其中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即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司玉龙,与朱淑英一起负责撰写结题报告)

5.探究性阅读对高中生的影响与作用。其中包括:高考、生活、人生等方面。(杨景良)

6.探究性阅读教学效果的评价与认定。(贾银娣  李启明)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等关于阅读教学情况的摸底调查,形成分析报告。(贾银娣  李启明)

九.研究工作的资料准备情况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3]麦静.《高中新教材“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江西教育》.2008.第1期.

[4]宋秋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意见》.《教育研究》.2001.第四期.

[5]李德彬.《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法初探》.《金色年华》.2009.第10期.

[6]方智范.《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千问题》.《语文建设》.20##年.第1期.

[7]王军.《新课程观要求语文走向开放式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年.第11期.

[8]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9]靳玉乐.《探究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7月第1版.

[10]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年6月第1版.

[1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10月第2版.

[12]肖川.《教育的视界》.岳鹿书社.20##年1月第1版.

[13]刘克兰.《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2版.

[1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