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阈限实验报告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手背触压觉的两点阈》实验报告

李洁玲(2009305020119)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0907班

1 引言

1.1 实验逻辑

用两个刺激物同时刺激皮肤,当刺激间的间距足够大时,我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相距一定距离的两点,当间距逐渐减少时,我们越来越难以分辨此为两点,当间距缩小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只能感觉到一点。刚好能感觉到两点,而不是一点的距离就是两点阈。

通过运用恒定刺激法来测量被试身体局部的绝对阈限。恒定刺激法的特点是测定时只用少数几个刺激,通常为5-7个,并且它们在测定阈限的整个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恒定刺激法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它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按强弱的顺序呈现刺激,而是以随机的方式呈现。每呈现一个刺激就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即感觉到或感觉不到,然后按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的次数来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做次数法(the method of frequency)或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恒定刺激法中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是用最小变化法粗略的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的几个刺激值确定为要用的刺激。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达到90%-95%,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在5%-10%,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呈现的顺序要随机排列。

1.2 实验假设

如果某刺激强度反应为两点的频率是50%,那么那个刺激强度就是该被试的绝对阈限。

1.3 实验预期

各刺激强度出现为两点反应的百分数以等差关系排列,为依次递增。而概率为50%的刺激就是所要测量的绝对阈限。

2 方法(略)

2.1 被试

B8组组员1名,女性

2.2 实验材料

(1)两点阈量规:由一个游标卡尺和A、B两个刺激点组成,量脚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并在刻度上读出来;(2)遮眼挡板;(3)记录表。

2.3 实验设计

(1)实验采用的自变量是刺激强度,因变量是被试的反应;(2)自变量内采用5个水平;(3)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和随机设计相结合

2.4 实验程序

(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为测量区。在测量前,在测量区内划出圆圈,作为刺激区域。

(2)在使用两点阈量规是,必须垂直接触皮肤,对两个尖点施力均匀,接触时间不能超过2秒钟,先在自己手上练习几次后,再在被试的非实验区练习几次。在呈现刺激前约1.5秒前发出“预备”的口令。

(3)实验序列的长度和起点,根据初步测验后确定,在7~15毫米的范围内取5个点,每步变化在2毫米。每种间距做8次,随机安排顺序。主试对被试的指导语必须说明:“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为‘二’,一点时,报告为‘一’,不能确定时,报告说‘二’。”

(3)每隔20次,休息几分钟。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相对持久的两点后像(几时只有一点或相距很近的两点,也报告为两点),此时应让被试适当休息。每隔十次,或觉得被试有疲劳时,插入一个一点刺激, 测试被试是否有这种后像。

(4)主试记录被试的回答,“二”为“+”,“一”记为“-”,插入刺激不予以记录。

2.5 统计方法

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最小二乘法

3 结果

3.1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手背触压觉两点阈的实验结果

3.2 刺激量和反应为两点的百分数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刺激量和反应为两点百分数图

直线内插法:从纵轴的50%处画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点a,从点a向横轴画垂线,垂线与横轴相交处是11mm13mm。因此手背触压觉的绝对阈限为取两者的平均12mm平均z分数:T=平均数+s*z.平均z分数求得阈限为8.219mm。最小二乘法:求得的阈限是8.5mm

实验的准确性不高。

4 讨论

4.1练习和疲劳对两点阈产生的影响

   由于实验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的情境,导致反应的准确性逐步提高,也就是说练习可能使两点阈的值降低;而相反地,随着实验的进展,被试会产生厌倦和疲乏的情绪,导致反应的准确性逐步降低,也就是说疲劳可能使两点阈的值升高。

4.2本实验准确性不高的原因

(1)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本次实验的被试有心理学专业的学习背景,由于清楚实验的目的和过程,所以已经被污染。

(2)被试要求特征影响。

(3)被试受到疲劳误差影响。由于实验时间有限,所以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休息时间不充足。

(4)实验的次数不够,在本次实验中,刺激只呈现了40次,因此造成了误差。

(5)实验时,环境不安静,偶尔有同学观看,其他同学的表情与言语反应影响了被试判断。

(6)主试很难保证两点阈测量器的两个刺激点每次都同时落在被试的实验区内,因为手背有一定弧度,不平。

(7)主试在两点阈测量器上读数时也可能存在误差。

(8)被试的测量区不一定是敏感区,被试可能对此触觉不敏感。

(9)被试受习惯误差的影响。被试习惯了两点的触压,后面的呈现的刺激仍报告两点。

5 结论

1.本实验过程基本正确,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出了手背触压觉的两点阈。

2. 发现手背触压觉的两点阈测量中存在习惯误差、被试要求特征、顺序效应

3. 建议以后实验要选择无污染的被试,实验时要确保安静,避免被试受外界干扰;提高主试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时按要求给予被试充分休息的时间。

 

第二篇:差别阈限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

题   目__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二 级 学 院 _  教育科学学院____

专       业 _  心理学________ _

年       级 ___12心本_________

学       号 ___2012704146______

姓       名 ___罗文______ ____

指 导 教 师 ___陶维东__________

成       绩 __________________

20##年 10 月 25日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

罗文

(12心本,2012704146)

摘要 本实验采用了恒定刺激法,对被试进行重量的差别阈限的测定。将实验记录填入判断记录表并进行统计,绘制出三类反应心理测试函数曲线图,通过直线内插法得出被试的重量差别阈限。结果显示:(1)被试的重量差别阈限为3.83g,(2)实验结果符合韦伯定律,(3)通过使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呈现的次数相等,可以使产生的时间误差在平均值中抵消。

关键词 恒定刺激法 差别阈限 标准刺激 比较刺激

1引言

恒定刺激法(或称固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mulus)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由费希纳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时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比较刺激。一边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到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比较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这里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比较刺激的选取要做预备试验,从预备实验中选取少数刺激一般5-7个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要特别注意的是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选定的刺激最小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选定的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在比较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后作“正”“等”或“否”的判断。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它们分别就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u和下限Ll。上限和下限可用直线内插法求的,并进一步计算差别阈限DL。公式:DL=(DLu-DLl)/2 

韦伯定律:△I/I=KI,K为刺激量,△I为差别感觉阈限,I+△I表示感觉到差别所需要的刺激量。K称之为韦伯分数。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在刺激过强或过弱时,韦伯定律不再适用,其K值就会发生变化。在本实验中,重量差别阈限常数K(韦伯常数)=DL/st

2试验程序

2.1被试

湛师教科院12级一名心理学(师范)专业男生

2.2 仪器与材料

EPT512重量鉴别器一套

2.3实验方法

2.3.1主试首先准备好实验记录的EXCEL数据表格,每个比较刺激(含100g)须与标准刺激100g比较20次,共140次,表中“先”表示先呈现标准刺激后呈现比较刺激,“后”则反之。无论“先”“后”,被试回答都是用第二个重量比较第一个重量,并口头报告“重”、“相等”或“轻”,记录也是相对标准而言分别记录为“+”“=”“-”。

实验中借用EPT713迷宫的挡板,以挡住被试视线。

2.3.2被试坐在试验台前,手绕过迷宫挡板接受刺激,用优势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重物慢慢向上举,上下掂约两秒放下,当掂过第二个根据感觉报告比第一个重、相等或是轻。

2.3.3主试记录完毕后将内容整理成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结果表,通过EXCEL绘制出相对标准刺激是重、相等和轻的三根曲线,用直线内插法找出差别阈限上限L1和差别阈限下限Lu,利用公式DL=(Lu-L1)/2求出绝对差别阈限DL.

2.4数据处理

EXCEL2007

3实验结果

3.1

表一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结果表

表一为被试实验记录汇总后的表达,从而得到不同比较刺激下判断次数的百分数。

3.2

通过图一得到相对标准刺激是重、相等和轻的三根曲线组成的三类反应的心理测试函数曲线图。

用直线内插法分别根据图表求出重量差别阈限(DL):

因为,L1=101.33,Lu=109,因此DL=(Lu-L1)/2=3.83g

4讨论

4.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特点:     

优点:(1)刺激数量较少,而且不需调整刺激强度。所以用这种方法测量不容易改变强度的刺激比较方便;(2)刺激呈现顺序随机,被试不知道,这样就不会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 

但是相对的也有缺点:用三种判断确定差别与现实不肯定间距的大小会随着被试的态度而变化,会影响最终结果。花费时间可能较长,容易引起被试疲劳,产生误差。

4.2对实验中被试时间误差的讨论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比较刺激。测定时,用随机的顺序让被试分别将每个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而在比较过程中被试总是要先拿起一个砝码,再去拿另一个砝码,这就可能会导致时间误差的出现。但是我们在安排呈现刺激的顺序时,使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呈现的次数相等,这样就可以使产生的时间误差在平均值中抵消,所以在计算最后结果时,可以忽略时间误差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4.3 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I/I=KI,K为刺激量,△I为差别感觉阈限,I+△I表示感觉到差别所需要的刺激量。K称之为韦伯分数。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在刺激过强或过弱时,韦伯定律不再适用,其K值就会发生变化。在本实验中,重量差别阈限常数K(韦伯常数)=DL/st,即K=3.83/100≈0.04,因此该实验结果基本符合韦伯定律。

5结论

(1)被试的重量差别阈限为3.83g.

(2)实验结果符合韦伯定律。

(3)通过使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呈现的次数相等,可以使产生的时间误差在平均值中抵消。

6参考文献

(1)郭秀艳 杨治良 著,《基础实验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P89

(2)高湘萍,徐媛,李冰. 品德语词的内隐记忆发展研究初探. 心理科学,20##年第25卷第5期

(3)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实验指导手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