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20xx年1月 日在通州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征求意见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xx年工作总结、“十一五”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通州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定发展信心,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民生建设、效能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预计(下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 %;完成财政总收入 亿元,增长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增长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增长 %,为“十二五”加速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力以赴调结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发展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由“十五”末的 : : 调整为 : : 。工业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工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完成规模工业产值 亿元、销售收入 亿元、利税 亿元,分别增长 %、 %和 %。亿元以上企业达 家,实现产值 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 %。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五大产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 %。荣获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企业上市在苏中苏北独领风骚,江海电容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蛟龙重工在新加坡借壳上市。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组织清洁生产企业审核 家,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分别下降 %、 %。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 亿元,新增鲁班奖和国优工程奖各1项。服务业提速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投入 亿元, 1 府工作报告

增长 %,增速全市第一。南通家纺城、东大商贸市场群等4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完成投入 亿元,占全部服务业投入 %。家纺研发会展中心、家纺城物流二期、江虹仓储中心等5个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投入运营,创业大厦等8个重点项目主体竣工,兴贸电器商务仓储中心、金通商贸城等5个重点项目推进迅速。兴东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空港物流园实质性启动。加快开沙岛旅游度假区、渔湾水道、忠孝文化园等景点开发步伐,“通州八景”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提质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新建扩建规模以上农业项目 个,完成投资 亿元。新增高效农业面积 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编制完成《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启动南通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通州高效农业核心区建设。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个、绿色食品 个、有机农产品 个,面积达 万亩。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称号,新江海河闸列为苏中苏北首家国家级水管单位。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完成高新技术投入 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亿元,分别增长 %和 %,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 %和 %。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个,立项 项,其中国家级 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家、省级创新型企业 家,民营科技型企业 家,高新技术产品 只。大力发展创新载体,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其中,升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 家,组建省电容器及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增院士工作站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家,总数居全市之首。拓展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科技镇长团”成为地方与高校合作的新纽带,“百名教授进企业、百家院所入通州”等活动成效显著,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 项。完成国家和省级人才智力引进项目 个,全市领先。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特殊贡献专家2人。申请专利 件,发明专利 件,专利授权2310件,南通家纺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受到国际知识产权组织高度关注,并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个,省级名牌 个,连续五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县(市)称号。

经济运行保障有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们主动调控、积极引导、优化服务,定期召开季度经济工作点评会、月度政府工作例会和重点工作会办会,密切跟踪重大项目进展,及时化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得到缓解,征收土地 亩,形成土地增减挂钩指标 亩,争取独立选址项目用地 亩。金沙 2

镇“万顷良田”工程顺利启动。综合治税力度加大,财税征管得到强化。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新增贷款 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南通蓝海投资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入驻通州,新组建的南通农村商业银行总部落户我区,新增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4家,邮政储蓄银行天后宫村自助服务区成为全省首家村级自助银行服务区,开辟企业增资扩股新途径,率先在南通地区试水商标权作价增资入股。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成功推出支农绿色希望信用村、大学生村官创业一卡通等创新产品。顺利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区农村人力资源普查工作。

――矢志不移强基础,跨越赶超蓄势待发。

载体平台全面打开。强势推进拆迁工作,完成拆迁340万平方米。江海开发拉开新框架,“一园三区”主体功能区开发步伐加快,特色园区竞相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开发区完成拆迁 万平方米,建设安臵房 万平方米,南区“三横四纵”道路建设全面推进,为重大项目落户打下坚实基础。大桥科技产业园完成拆迁 万平方米,腾出土地 平方公里,为锡通科技产业园加快推进提供了支撑。滨江新区完成拆迁 万平方米,东沙大桥及连接线、滨江大道西延等工程顺利启动,横港沙固沙护滩首期工程完成匡围及3000亩吹填,公用码头防洪评价报告获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滨海新区南区二期吹填、北区1.5万亩围垦、海盐路等工程及污水处理厂、管道天然气供应站等全面竣工,国家一级渔港建设有序推进。中心商务区拆迁、安臵小区配套工程全面完成。积极推进金通二大道、先锋互通、袁天线等交通重点工程,江海大道一期、通富路北延全面启动,临海公路、东快速干道、南通五号桥等工程拆迁工作基本完成。

重大项目取得突破。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组织力度,整合招商资源,提升引资质量。成功举办第十六届金秋经贸洽谈会等系列招商活动,组建6个驻外招商分局,外派常驻招商人数达 人。倾全区之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在建规模以上工业项目 个,完成工业投入 亿元,增长 %。 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个。开发区全年新开工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超100亿元。锡通科技产业园成功签约,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成为跨江合作的新亮点。恒汉化纤1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通过省环评审批。区中园建设方兴未艾。总投资20亿元的南通供销产业园成功落户,成为全区首个大型央企项目。综艺科技产业园、大富豪产业园、桑夏软件园、东方泵业、耀荣 3

玻璃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金飞达产业园、东源电器产业园、江苏三友集团、古镇灯具灯饰城等重大项目成功落户。联动项目实现突破,国盛精密机械、一本调度、威尔机电、光伏玻璃等项目开工建设。桑夏太阳能总部落户开发区。全区新批外资项目 个,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 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 亿美元,引进市外民资 亿元,新增私营企业 家,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 亿元。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 亿元,增长 %。新签外经合同额、完成营业额 亿美元和 亿美元,新办境外非贸易投资企业 家,投资总额 亿美元。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圆满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区政府共设臵工作部门27个,撤销副科级以上机构11个,调整区级机关有关部门职能181项,构建了适应通州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机关事业单位补员程序。深化完善镇医院体制改革,实现每个镇由政府举办一家医院的目标。农村改革加快推进。三大合作组织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新建三大合作组织 家,社员覆盖率达到 %。

――始终坚持促统筹,区域形象显著改善。

城乡规划日趋完善。完成城区给水、绿地系统等5项专项规划编制,城东新区、银河新区、老城区共26.2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完成最终成果。加强区域特色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开沙岛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横港沙发展总体规划、南通港吕四港区通州作业区总体规划,启动城区北部、兴东机场周边地区研究。镇区控制性详规覆盖面达80%,完成二甲、石港、十总等重点镇道路、给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农田专项规划通过省评审。开展违反规划和容积率整治,有效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城市形象明显提升。以城市建设推进年和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组织实施 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 亿元。全力推进城东新区“一湖八路”工程建设,南山湖湖体基本形成,银河东路简易通车,新区开发初具雏形。银河新区“三横两纵”道路引进BT投资方式,厦门北路、太山路加快推进。实施建设路、人民中路两侧立面出新和世纪大道、新金中路景观亮化,完成人民公园扩建、金桥东路等绿化工程,铺设世纪大道、人民东路、朝霞西路污水管网。大力实施畅通工程,强化“三车”整治,改造朝阳路和金桥路口转盘,新增停车位 个。改造老小区平方米。完善“大城管”机制,数字城管运行更加顺畅,管控范围覆盖 平方公里,及时处臵率达 %。严厉查处违章建筑, 4

拆除各类违章近1万平方米。城管执法大队、城建监察大队标准化执法通过省级验收。

镇村面貌持续改观。7个镇试行载体建设项目制,加快镇区拆迁改造,激发小城镇建设活力。着力加强集镇管理,7个镇试行派驻城管执法中队。全力推动生态镇村创建,南部地区、石港、平潮等区域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建设配套管网 公里, 个镇通过国家级生态镇省级验收。实施南部地区环境治理一揽子工程,强化钢丝绳行业污染整治。实施区域供水通吕线、通洋线以及饮水安全工程,新增覆盖人口 人。推进公交便民工程,东部地区率先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任务。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县等工程,新建改造泵站 座,新建防渗渠道 公里,疏浚县乡级河道430公里,疏浚整治村庄河塘845万方。新建农村公路630公里,新建改造危桥 座。全面建成区域性农村垃圾转运站及配套工程,“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得到强化。

――千方百计惠民生,社会发展全面进步。

就业再就业持续推进。统筹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创业技能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 万人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万人。下移农民创业就业服务,村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开展“百企千岗大型人才洽谈会”、“百优企业南通专场人才招聘会”等 场,提供就业岗位 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以内。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强力推动新农保扩面工程,新增参保 万人,参保率达 %,参保率及基础养老金发放率提前并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参保率分别达98.8%、 %。企业三大保险稳中有升。再度提高城乡低保以及农村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发放定期补助金 万元,发放困难群众一次性物价上涨补贴 元。完善抚恤、补助、优待金自然增长机制,调整并及时兑付定补资金3749万元。为1205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315.7万元,实现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全覆盖。增加支出800多万元,实施尊老金提标扩面。开展多层次养老社会化服务,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96家。深入实施“百千万救助帮扶工程”,扎实开展“扶贫助残行动日”等慈善救助活动。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开工建设安臵房 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120套。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通过民政部评估验收。

社会事业协调共进。全面实施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5

启动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投入2.5亿元,大力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和校舍安全工程。25个重点建设项目陆续竣工,教育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现代化先进区高水平通过省评估验收。卫生事业取得新佳绩。二甲人民医院综合楼、第八人民医院门急诊楼落成启用,中医院门急诊楼、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城乡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完成3.5万座项目改厕任务,在全市率先通过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区验收。加强食品安全动态监测,实现了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全区校园全覆盖,切实组织开展乳品清查、“地沟油”等专项整治。做好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一次性奖励工作,镇村两级世代服务中心(室)实现全覆盖,顺利通过“十一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验收。深入实施“12345”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第二届江海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再次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小戏《欢庆与建国》、《浪漫的夜》分获省五星工程金奖、银奖,版画《寒冬》荣获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一等奖。南通家纺城知识产权保护被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列为优秀案例示范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荣获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优秀组织奖。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开学招生,成功承办 “兵发莫斯科”等重大赛事。完成有线电视主干网改造工程和20万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任务,城区数字电视整转率达96.6%。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面构建“大综治、大调解、大防控、大基础、大管理”五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长安通州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五五”普法高标准通过省市验收。深入推进书记区长大接访、信访积案化解等活动,积极预防、妥善处臵突出问题,有力保证了世博会等敏感时期社会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危化品、特种行业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建立完善应急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创新服务提效能,行政能力不断提升。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虚心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件、政协委员提案 件,一次答复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均达100%。深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累计公开各类政务信息1.2万多 6

条。受理办理区长信箱来信 件。大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行政权力事项实现网上实时全程监控。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服务承诺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妥善化解行政争议。

行政效能有力提升。深入开展“责任比黄金更重要”大讨论和效能服务品牌申报评选活动,推行会审会办和重大项目信息跟踪服务制度,围绕企业运行、项目建设,切实做好挂钩帮扶和要素协调等工作,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化解难题。巩固完善行政服务机制,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当日办结率达 %。开通“民生直通车”,开展“999民生热线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坚持重点工作督查与行风评议有机结合,整合督查力量,选聘效能监督员明查暗访,公开评议38个热点科室,行政执行力进一步提高。

廉政建设继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积极推进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两大体系”建设,增强防腐预警能力。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全面推行重点工程项目评审,强化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监督,着力整治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保证了政府资金规范、高效、廉洁使用。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通州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五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创新实干,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实现新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奋斗伴随艰辛。回顾“十一五”,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突出加快发展,全面增强区域综合实力。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特色、共享”两大原则,按照“三宜”要求,强化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利益导向和考核导向,谋划发展新举措,培育发展新亮点,增创发展新优势,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7.7%,总量为“十五”期末的3.35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7.4%,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 %提高到 %。

(二)始终突出载体打造,积极培育发展新引擎。突出江海联动开发,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力构建“一园三区”发展平台。切实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大项目, 7

积极培育大企业,努力构建大产业,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始终突出民生改善,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前实现全面达小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924元,是“十五”期末的 1.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达10270元。

(四)始终突出统筹协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主动顺应群众新期待、发展新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小城镇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新进展。全区城镇化率达 %,建成区面积扩大到 平方公里;大交通网络日趋完善,五年新增干线道路 公里,农村公路 公里。

(五)始终突出效能建设,努力创树政府崭新形象。牢牢把握执政为民根本宗旨,强化政府管理创新,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持之以恒提升效能,切实加大经济工作、民生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力度,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机关部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执行能力不断提升,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奋勇争先,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全区人民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区官兵、离退休老同志,向给予政府工作热情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通州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及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江海联动开发基础建设还不坚实,平台承载能力亟待提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创新驱动能力还不强,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仍很明显,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任务繁重;全面融入南通步伐还需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机制有待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还需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经济工作组织水平还需改进提升,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8

“十二五”及20xx年工作目标

“十二五”是通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准确判断经济发展走势,确定了全区“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全会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机遇,开拓创新,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继续坚持“特色、共享”两大原则,全力实施“江海发展、跨江合作、三次产业”三大联动,持续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着力打造“三创之都、大桥新城、幸福通州”,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铸造新辉煌!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城乡统筹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在先进行列,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1、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递增15%以上。财政总收入达22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超100亿元。

2、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55: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7%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年递增33%以上。

3、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60%以上。

4、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江海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一园三区”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城市化水平达到62%,80%的村(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镇)。

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7%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森林覆盖率达到22%以上。

6、民众生活更加殷实。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保持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补偿比提高到55%。民主法 9

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更趋完善,法治通州、长安通州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是中国共 产 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调结构、重文化、惠民生、谋幸福”为主线,继续把握“特色、共享”两大原则,深入实施“江海发展、跨江合作、三次产业”三大联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效能提升,为建设“三创之都、大桥新城、幸福通州”而努力奋斗!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削减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4%以上;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31%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账 亿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对照发达地区找差距,树立更大的雄心和更高的目标,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加速赶超的紧迫感、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二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新型工业化不动摇,以更开阔的眼界、开放的思维和开创性的措施,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努力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三是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多办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都满意的好事、实事,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四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解放思想,放胆实干,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更扎实的作风、更高效的工作、更有力的措施,加快通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启“十二五”新征程谋好局、起好步。

10

20xx年主要工作

按照以上思路和目标,今年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1、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提高核心竞争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家、高新技术产品 个。实现高新技术投入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亿元,分别增长 %和 %。

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政府科技投入机制,通过竞争性立项、效益评估等手段,推进财政科技资金更多地投向产业联盟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科技孵化器建设、中小科技企业产业化等领域,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科技创业型企业。抓好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列支、研发投入补助等政策落实,引导、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制定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科技保险费补贴、科技贴息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和创业投资引导、鼓励开展针对企业创新的多层次信用担保等具体措施,积极引进 家创投、风投和私投。力争全区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 %以上。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培育计划,突出做好传统产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确保全区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建有研发机构,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 家、企业技术中心 家,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家。围绕四大新兴产业和四大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引进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制造中心,推进信息咨询、设计、检测等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解决五大产业企业的共性需求。提升科技孵化器建设水平,完善功能,发挥集聚创新资源的作用。推进品牌战略、商标战略和标准化建设,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件、省名牌 件。

更大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力争建成家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继续办好高层次人才、智力与项目合作洽谈会等活动,发挥“科技镇长团”纽带作用,放大“百名教授进企业、百家院所入通州”活动效应,扩大产学研合作。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启动实施“510工程”,利用省“双创”、“六大人才高峰工程”、“333人才培养工程”及市“英才计划”等政策, 11

大力引进新能源、电子信息、船舶机械等产业发展急需的行业领军人才。年内引进 名。建立通州籍海外高级技术人才库,充分发挥北美海外招才引资工作站、区政府特聘海外招才引资顾问作用,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来通州进行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引导和协助企业选派经营管理人才参加MBA、EMBA等高级培训课程,培养通州金领阶层。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教功臣奖、人才开发基金和住房补贴基金等激励作用,启动人才公寓建设,吸引各类人才创业通州、贡献才智。

2、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发挥区位和产业特色优势,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升级支柱产业,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地位和贡献份额。

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着力推进综艺光伏二期、尚德光伏基地、金驰永磁电机、泰德光伏玻璃、差别化纺织原材料等重特大项目,力争新兴产业占比提高 个百分点以上。

实施支柱产业升级计划。推进现代纺织、机械装备、船舶海工、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纺织产业重点发展品牌服装、高附加值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加速集群发展,推进家纺服装向现代纺织转型;机械装备产业重点引进汽车部件、数控机床等重点产业链;船舶海工产业重点发展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环保技术装备等产品群,攻克和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食品加工产业向品牌化、专业化和优质、安全方向发展。力争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亿元以上,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落实 个“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项目,争创省“两化”融合示范区。

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突出“百强企业”,全面落实扶大促优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做大做强。分别新增50亿元、20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 家、 家和 家。

实施企业上市行动计划。落实上市后备企业重大事项备案和动态管理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引导各类扶持资金和社会风险、创业投资基金向上市后备企业倾斜,建立上市企业梯队。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进上市轨道企业 家。

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简化行政审 12

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促进建筑业发展。加快总承包企业“做大做强”,专业承包企业“做精做专”, 培育发展建筑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我区建筑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增大市场份额占有率。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着力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兴东空港、平潮汇晟建材等交通枢纽型物流园,提升家纺产业基地型物流园,推进国盛义乌仓储等商贸集散型物流集聚区,构筑“内外运联通,长三角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积极发展高端服务业。大力发展以软件、互联网服务、电信服务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业,推动数字出版、新兴媒体、动漫游戏、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服务外包,重点抓好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工业设计等,加快推进呼叫城、桑夏软件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会展、商务楼宇等产业的发展。加快“通州八景”等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打造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

4、加快产业功能区开发建设。坚持“产业集群化、用地集约化”思路,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定位,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

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围绕建设国家级开发区目标,加快开发区南进西扩,科学定位100平方公里开发规划,加速开发区整合、优化、扩容。加大南区拆迁力度,完成100万平方米拆迁和“四横六纵”道路建设,进一步拉开框架。统筹推进污水处理厂、变电所、天然气、光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园区物流、商务、信息、科技、金融等功能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功能配臵的高端化。以综艺科技产业园、甬金金属、鸿图科技、南通供销产业园等重特大项目建设为契机,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等6个百亿级经济板块。

做优南片区。立足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标准推进锡通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确保实施首期6平方公里区域开发。加大张芝山镇区改造力度,搬迁张江路沿线企业,推进商务配套区建设。整合提升家纺产业园,完成南通家纺城三期、四期拆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开发,尽快建成家纺新城。充分发挥先锋区位和交通优势,实施镇区整体开发,推动呼叫城建设,实现与 13

锡通科技产业园的融合发展。

做强滨江新区。大力推进滨江新区岸线开发利用,加快船舶钢结构产业园核心区拆迁安臵步伐,完成王圩北路等主干道路建设,新增1000亩开发建设用地,打造船舶海工产业片区和港口物流产业片区。推进海旺石化、恒汉化纤等重特大项目建设,加快东沙大桥、11万伏双回路供电等基础建设,完成横港沙固沙护滩二期围堤及1万亩吹填工程,开工建设2个5万吨、2个3万吨码头,打造纺织原料和新材料片区。启动开沙岛旅游度假区骨干道路建设,完成水系调整及拆迁安臵,加速开沙岛整体开发。

做大滨海新区。加强与省、市沿海开发战略、政策和工作的对接,全力争取重点工程及产业项目进入省、市开发规划和实施计划。实施通州湾围垦和开挖式港池建设工程,推进吕四港通州作业区港口建设,加快区内道路框架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临港产业、港口航运业发展。加快中心商务区建设,建成一级渔港,完善宾馆、会所、商务、金融、办公等各项配套,发展滨海旅游等港城配套产业,建设滨海新城。

5、促进低碳绿色发展。落实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严把项目资源环境准入关。坚持集约利用土地。加大拆迁力度,全年完成拆迁 万平方米。完成金沙镇“万顷良田”工程,推动实施第二个“万顷良田”。加大增减挂钩工作力度,新调增土地 亩。推行“用地诚信”制度,建立“亩均效益”评价机制,依法处理闲臵低效用地,力争盘活存量土地 亩,全力创建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区)。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建成 万平方米。加大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力度,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和管理。深入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认真落实结构、工程、管理减排措施,化学耗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 吨和 吨以内。持续推进小化工、“三高两低”企业关停并转,加强重点污染源常态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实施循环经济项目 个,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家。加快“绿色通州”建设步伐,实施金通二大道、江海大道一期等绿色通道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绿化造林,建设 个苗圃基地,绿化造林 亩,新增绿地 万平方米。

二、统筹城乡,加快一体化进程。

1、统筹城乡规划,构建城镇发展体系。以城镇体系规划修编为 14

契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深化完善城乡各类规划,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六个中心镇和十二个卫星镇梯度发展的城镇体系。开展城市色彩及旧城设计研究,完成城东新区、银河新区主干道两侧和老城区重点区域修建性详规编制。深化区域特色发展规划研究,加快滨海新区、家纺新城、开沙岛等控制性详规编制,开展通如高速、沪通铁路和干线公路沿线地区规划研究。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指导,深化完善二甲、川姜、兴东、先锋、石港等镇总体规划编制,推动镇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严格规划管理,加强过程控制,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强化产业支撑,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引领带动城镇化,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通过二产支撑,带动三产发展和城镇繁荣。充分挖掘各镇现有存量,立足各自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强化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就地安排农民就业,吸纳农民进城实现身份转变。

积极培育农村消费市场,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繁荣城镇商贸流通,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抓手,加强镇区商业网点建设,健全提升农村日用品消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购销三大网络。加大扶持,鼓励商贸企业将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加快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商品的配送比例。培育和规范发展农资连锁便民店 家,农村日用消费品便民超市 家。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农副产品代理商和批发商,壮大经纪人队伍,促进农村流通服务业的发展。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项目农业、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以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为引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大项目农业建设力度,新建扩建规模以上农业项目 个。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新增高效农业面积 万亩,适度规模农业经营占比达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创树国家、省级农产品品牌 个。努力拓展农业功能,加快接二连三,大力发展科技型农业、加工型农业、物流型农业和休闲农业。

3、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完善功能配套。全力做优做美金沙城区。围绕打造南通东部新城,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公建配套、环境工程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空间新拓展、形象新变化、品质新提升。加快城市东拓,高标准实施城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七横四纵” 15

道路框架,完成南山湖水系调整、景观绿化,逐步实施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功能配套,加速形成富有现代气息的“水韵金沙”新城。推动城市西进,新建银河新区竖石路、延寿路,建成厦门北路、太山路、滨河西路、横河南路以及虹西路,整体推进商住商业开发。实施城市南扩,加快开发区南区开发步伐,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片区建设,强化功能配套。做靓城区重要区域,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园林城市达标建设,提档升级银河桥转盘等交通节点绿化,新建翠园、银河桥小游园等景观小品8个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7平方米。推进城区第二批景观路建设,推动世纪大道北段、碧华路、通海路等重要街道立面出新。畅通交通瓶颈,改造大庆路、横河南路,建设五一桥、翠园桥,东延北一环,西延北二环,完善老城区路网。新建一批停车场,增加停车面积8000平方米、停车位400个。实施通吕运河城区段南岸石驳工程,疏浚十八总港等4条河道,完成人民路、行根路、城中花苑等雨污水管改造,推进一号横河、金沙横河等水韵景观工程建设,努力打造滨河风光、碧水环廊。

加快中心镇及卫星镇建设步伐。重点加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更好地发挥小城镇在吸纳人口、发展产业、集聚资源、活跃市场、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使小城镇成为农民变市民、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在“五统一”的前提下,继续实行城镇载体建设项目制,统筹资源,封闭运作,强化监管,确保资金全额用于小城镇建设,为加快城镇化提供资金保障。加大城镇改造力度,有序推进商品房开发,大力发展城镇便民商业、特色街区和专业市场,强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动要素资源向城镇配臵,人口向重点镇集聚。完善城镇自来水、道路、燃气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城镇环境。

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加强户外广告、建筑垃圾、违章建筑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标准化、常态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率,实现保洁向道路沿线、后街后巷、城(镇)郊结合部、农民集中居住区等区域延伸。强化集镇管理,各镇区全部建立城管执法中队,推动城市管理下移。

4、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中央“三个重点、三个确保”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城市文明向农村迈进。重点推动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农民生活品质提升工程。投资1.7亿元新增农村及农村学校安全饮水 16

受益人口3.1万和2.9万,完成农村改厕 座,全年新建污水管网 公里,着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二是农村通达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农桥 座,全面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农村环境提升工程。持续加大“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力度,强化面源污染控制,加强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四是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启动农田灌排系统改造,实施撤坝建桥建涵,推进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全年疏浚河道 条(段)和村庄河塘 万方,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五是农村信息化工程。加快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启动村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健全为农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农科视频热线、病虫害预警、市场供求信息查询、公共信息查询等服务。六是农业机械化工程。继续加大农机购臵补贴力度,强化政策扶持,推动农机服务由单一作业环节向“一条龙”服务转变。

三、全面加强民生事业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共享水平。

1、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巩固民生之本的优先目标,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全年提供就业岗位 个,新增就业人数 人。建立健全创业就业服务体系,落实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技能人才等各类群体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劳动力培训机制,采取订单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开展农民实用技术、技能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创业致富能力。培训劳动力 万人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人。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就业困难人群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拓展人力资源市场,在中西部地区建立劳动力培训、输出基地 个以上,引进劳动力1万人以上,缓解企业用工需求。

2、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完善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努力解决城乡居民后顾之忧。积极落实各项社保政策与市区同城待遇,加快保障水平与市区并轨进程。进一步提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水平,确保覆盖率保持在 %以上。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至 元,同步提高医疗补偿标准,扩大受益面。扎实做好企业五大保险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征缴扩面工作,进一步提高待遇标准。

3、加大各类特殊群体帮扶救助力度。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切实改善低收入群众生 17

活,完善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困难和破产关闭原市属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待遇,提高重残无固定收入人员生活救助标准,扩大政策受益面。推进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实施老年生活保障工程,逐步提高尊老金标准,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 个。建立健全权益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以劳资双方平等协商为基础的职工工资共决机制,适时调整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开展“助学阳光工程”等慈善活动。完善商品房、廉租房、公有租赁房相补充的住房保障机制,多渠道提高安居保障水平。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40套(间),新建安臵房 万平方米。

4、大力发展事关民生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提升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打造“均衡、优质、特色”教育品牌。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绩效考核,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发展趋势,调整职业教育培养方向,全年力争为本地企业输送技能人才 名,职业教育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到 %以上。实施农村改厕等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开展医疗专家“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等卫生惠民服务工程,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优化整合卫生资源,加快建成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急诊楼等卫生重点工程,加强中心卫生院和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努力构建层次分明、分工合理、适应群众需求的医疗服务新格局。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实施镇区健身设施配套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启动药品电子监管平台建设,提升药品安全水平保障。大力实施“文化四大惠民工程”,加快现代文化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镇全面建成省级达标文化站。继续打造“童声里的中国”活动品牌,精心培育通州小戏、小品、文学、音舞、书画文艺创作“五朵金花”,繁荣文艺创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重点扶持家纺文化创意、版权交易、动漫游戏、刺绣和演艺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全面实施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工程,积极提升数字电视服务品质。积极创建全国新农村档案建设示范区。

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18

1、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区镇财税分成体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财政保障方式,集中财力,加大对重要载体、重大项目、重点民生投入,全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创新突破融资渠道,积极运用BT、BOT等投资方式。加强政府投资工程源头控制、概算评审和资金审计,建立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重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完善镇级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强化对镇级财政运行指导和管理。加快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全面拓展商标权、专利权、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新业务。积极帮助和支持中小型企业更好地利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建设以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功能兼容,集金融后台服务、金融ITO和BPO于一体的现代化金融园区,打造通州金融港。完善金融体系,发展村镇银行、小贷公司 家以上,新引进区外银行业金融机构 家。优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稳步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立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积极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有效降低群众看病负担。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大三大合作组织建设,扩大土地股份合作,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扩大对外开发开放。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突出招商重点,拓展招商领域,瞄准上海、苏南、浙江、广东等地区外迁扩张、上下游配套企业,紧盯世界500强、央字号、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财税贡献高、产业带动强的项目。大力推动“以外引外”、增资扩股、技术溢出,多渠道、全方位吸引外资投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力争新上千万以上项目 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 个,亿元以上项目 个。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开展招才引智,招引国内外各来人才来通州创新创业。实施出口产业提升计划,培育一批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外贸骨干企业和特色产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出口总额力争突破 亿美元。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创办、兼并企业,开发海外资源,推进技术合作。

3、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要求,细化、量化、具体化工作目标责任,做到有目标、有项目、有内容、有措施、有时限、有标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体系。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突出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进一 19

步完善目标考核办法,力求将概念性评价指标改为显性的数量考核指标,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努力改进考核方式,实行年终、半年考核与日常考核以及重点工作事项督查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严格兑现奖惩,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推动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

五、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深入开展“三爱”主题活动,推进文明城市以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市民现代文明素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推进以商务、政务、社会诚信为重点的诚信体系建设。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强化文化市场、校园周边环境等整治监管,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深入开展送科技、文化、教育“三下乡”活动,积极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启动“六五”普法工作,多措并举强化全民学法用法,全方位推进法治通州建设。深化政务公开,扎实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持续促进基层民主健康发展,突出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扎实推进民主听证会、协商议事制度建设,实现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提高落实率和满意率。

3、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筹建便民服务中心,整合#b@2、缴费、申领等服务网点,逐步推行一条龙服务,方便群众办事。进一步理顺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加强村(居)委会建设,增强基层自治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在服务群众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完善涉及便民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试点推行物业管理和业委会社区统一管理制度,加强社区对物业管理的职能作用。强化村委会组织生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功能,不断 20

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加快构筑便捷有效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坚持统筹安排,改善老镇区(社区)环境。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成一批农村新社区。

4、加强综治平安建设。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长安通州建设,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继续开展领导下访、接访等活动,加强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以推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监管,切实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继续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处臵能力,确保社会公共安全。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行政效能。

更高水平科学理政。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政府工作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检验。强化决策程序,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集体讨论、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系统,增强政府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坚持超前谋划,深入调研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度符合通州实际的导向性政策。完善政府职责体系,加快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构建惠及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更实作风高效施政。始终把服务企业、基层和群众作为首要职责,深入推进效能建设。改进提升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围绕重大项目、重要资源、重点园区和重点工作,按照“责任到人头、时间到节点、任务到量化”的要求,推行更加严格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更好地营造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更大责任为民理政。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以科学政绩观为导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始终保持锲而不舍、永不懈怠的工作干劲,始终对群众充满感情、对工作充满热情、对事业充满激情。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民意,掌握实情,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真正应民而出,契合民愿。

更严要求勤廉治政。深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监管, 21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节俭办一切事业,严肃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公务成本,把更多财力用在支持发展、改善民生上,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奋发向上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通州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推进新跨越、责任重大,实现新追求、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通州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力赶超,全面开创“十二五”良好开局,为加快推进幸福美好新通州而努力奋斗!

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