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面对老师过激批评的调查报告文件

关于如何面对老师过激批评的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余志林

组员:黄天伟,陈舜林,匡文杰,彭福山,刘通,李硕

关键词:过激 批评 接受 反驳 调查背景:因为老师过激或不恰当的批评而导致部分学生做出一些过激的反抗行为,甚至导致部分学生自杀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的报道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虽然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面对一个个同学疑惑不解以及一个个家长绝望的眼神,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调查目的:这是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导致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之差,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师不恰当的批评呢?。。。我们明白现今的许多的人都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方案,可是往往是问题发生了人们才想起该怎么做,平时并不对这一类事情这一类人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我们想通过这一份调查报告,惊醒一些人们,这些事离我们并不远,同时通过对同学们的调查了解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并对其中可以化解的问题提出建议。 调查过程及结果:调查范围是高二的各层次各班级中随机抽取出的班级,我们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所以在在结论中可能更多的会体现出主观色彩,但这也正好符合我们调查我校真实情况的目的。

问题一的结果和分析:约14%的同学没有被老师过激批评,约4%是经常,约82%选择B项——很少给老师过激的批评,这说明在大多数同学们和老师的关系是不温不火的恰倒好处,这是乐观的成分。但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因为受到批评的是广大的同学们,所以每个人被过激批评的次数不多这容易理解,不过每个人两个月受一次过激批评应该说属于“很少给老师过激批评”,但是老师一轮下来却每天都在过激的批评同学(以一班为60人计算)。那么问题就出来了,纵然被老师经常批评的人很少,但是如果老师每天过激的去批评同学,显然的,不满和委屈的情绪的将不只是在一两位同学上累计,而是所有知道时间的人。长此以往,将会对老师(包括其他没有批评同学的老师)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试问有谁能在充满着抱怨压抑的情绪中高效率的学习?纵然老师不是针对所有同学,但其行为的影响力将辐射性的扩展,所以我们应该遏止这样的现象的发生而不是认为少则等同于无。

问题二的结果和分析:问题二实质上是问题一的拓展,当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后,进而思考责任方。约3%的人不清楚责任该谁担,约14%选择责任在于部分过于捣蛋的学生,还有9%的人是认为是老师的责任,有64%认为双方都有责任。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是明白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师生件一件事情的不愉快的事情的发生,以及时件的恶化,往往不是单方面造成的。实际上,教师主动严厉或过激批评学生甚至伤害学生的情况虽然偶有听闻,但这是非常罕见的,在大城市里(包括深圳)基本不存在这种状况,那么也就是说教师的批评或者过激批评往往是学生犯了一些错误导致的(数据中14%的A项选择率可进一步说明),学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挫折教育广泛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并不反对挫折教育(批评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承认了老师可以随意大发雷霆的权利,批评甚至是过激的批评有时是很必要的,但是合理运用这样做的方法和功用却更重要!

问题三和四的结果和分析:问题三中只有不到1%的人选择B项是和87%的同学选择C项是值得乐观的,说明大体上同学的思想还是很乐观理性的,但是却有高达12%的人选择A项就有点令人担忧了。在调查发现,决大多数同学在受到批评的时候根本没有给学生辩解的机

会,有的同学还说就算辩解也没有用有时越辩解越受到严厉的批评,而且对一些不是经常犯错的同学也是如此。也许是现在的学生与老师建立的信任关系十分薄弱,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大部分老师对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往往认为会辩解就是会撒谎,而学生遭此待遇后不仅不会心悦诚服,更多的是变本加厉,以达到“报复”的目的。这是十分不良的恶性循环,我们当然不能不公平的把责任都附加在老师上,但是作为学生可以信任的人,应该灵活运用老师在沟通教育方面的优势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也应该尽量配合,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并不比建设和谐社会简单多少,但是我们不能以纪律代替人情,不能妄想批评能达到沟通理解的效果!问题四选择E项的同学只有0.6%我想在同学与老师的劝解下以及这次调查的帮助问题并不大。只有9%的同学选择A项,说明大部分同学还是以尊重老师(有一小部分是以为畏惧老师)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冷静的思考是同学们最为认可的做法,就算那9%的同学也有大部分是只要老师不要太过分是能接受批评的。问题五通过筛选已经融合到以上的问题分析。

展望:我们不能期望问题能在短期内快速的解决,燕子每年都会飞回它上一年筑的巢育雏,年年如故,但是只要有人去捣了鸟窝,不仅这一窝燕子不再回来,甚至同一屋檐下的燕子也不再回来。破坏信任有时只需要一指头的力量,但是建立信任确实一个长久而费经精力的过程。正如调查表的最后一席话:无论谁对谁错,冷静的处理事情才不会使事情进一步恶化,才不会使更多人受到伤害,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相信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定能指日可待。

关于确定调查报告中“过激”一词的确定的讨论:

我们组在第一次命题自己的调查报告时就已经注意到“过激”一词的使用与否,与大部分人的意见相同的事,刚开始我们都认为“过激”与“非过激”含有太多的主观成分,不容易界定,这会为调查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最后我们之所以坚持使用,因为我们认为虽然人们在认知身边的事物的时候都是先通过自己主观的认识,那么所谓的客观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客观之所以为客观,是以为当一个人主观认知后会与自己身边的人进行交流或讨论,当这一认知被大部分人肯定后,即为之“客观”。譬如说当一个人受到老师的批评,心里十分不服气,认为老师的批评过激,这时候心里的一肚子郁闷必会向他人抒发,如果身边的人也认为这是过激的批评也愤愤不平,那么这就会被他们认定的“过激”。但是如果身边的人不认为这是恰当的批评,为了使其心情平服虽不一定会直言进谏,但也会有一些客观的批论,这样受到他人的理解开导还会怒火中烧吗?

但是,这其中还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有些人并非没有交流而是来不及交流就做出一些不当行为。二是没有人于之交流的人。这两者对我们的调查将带来不稳准确的因素,前者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是不存在的。后者在调查对象中的比例很低,而且其本身就是涉及多方面的问题。这是难以避免的不客观的因素。

最后,我们更认为“过激”更能激起同学们深一层的思考,而不是给带来同学们更多不解与模糊不清,这并不会阻碍我们得到客观的调查报告!

活动感想:做了这么多次的实践活动,其实大体的感觉是差不多的。这次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为了不让同学们把做社会实践或参与社会实践当成难缠的功课,或者当成一次外出游玩的机会,在调查表的设计以及选定调查对象上做了一些创新,并得到了一定的成果。个人认为组长的工作量依然过大,希望能够强化组长的权利,比如说将组长的评定作为认定学分的主要基准,因为只有组长真正了解组员做了什么、做了多少。

注:以上部分资料参照《人民日报》。如有任何疑问可致电作者李硕:135xxxxxxxx。

附录:组员现班级:黄天伟,陈舜林,匡文杰,彭福山,刘通,李硕

关于如何面对老师过激批评的调查报告

大家都有十几年的学龄了,见过不同的老师,有许多老师都曾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吧,其中有不乏一些改变你一生的老师,现在我们要调查的就是这一部分人,希望你能积极参与,认真对待!(选项请写在背面,完成后请交给各班负责人)

1. 你曾经有过被老师“过激”批评的经历吗?

A没有 B很少 C经常

2. 什么是导致了部分老师过激的批评的关键呢(即责任方)?

A部分学生的过于捣蛋 B老师的性格问题

C双方都有责任 D不知道,我是无辜的

3.在许多地方都发生过有学生因为受不了老师批评或为了表示自己的抗议而做出过激行为,甚至是自杀,你对此的看法是?(想清楚!)

A老师与学生的斗争是有的,但是为了更好的改善这种状况,起码要保住小命,伺机反动。

B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意思是支持以硬碰硬,自杀证明自己的清白。。。)

C这又何必呢,一人少说一句,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万事以为贵,善哉善哉

4.如果是老师让你受了委屈(可能是你一时很难接受的)你可能会?

A奋起反击,顶嘴,死不认输 B冷静接受,当作无所谓

C焦急不安,事后反省 D忍气吞声,事后找老师辩驳 E跳楼。。。(不要随便选这个,我们是认真的)

5. 你认为过激的批评有必要吗?

A有 B没有

原因(比如说认为有的同学可能认为这样有助于威吓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也不是吃素的。。。认为没有的同学则可能考虑到对双方的不良影响,不管如何畅言吧):

最后,谢谢同学们的帮助,同时忠告一言,无论谁对谁错,冷静的处理事情才不会使事情进一步恶化,才不会使更多人受到伤害,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第二篇:调查报告 翟老师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调查报告

撰写规范(试行)

调查报告是考核学生定岗实习效果的基本依据,调查报告是学生对定岗实习的系统性总结。为了规范调查报告的撰写,提高各专业调查报告质量,特制定本规范,供师生参考。

一、调查报告内容组成

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l 题目: 2 .摘要(中文);3 .关键词; 4 .正文; 5 .注释; 6 .参考文献

二、调查报告撰写内容要求

1 .题目

调查报告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 20个汉字。如有特殊要求,可加注副标题。 2 .摘要

调查报告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全文的内容,中文摘要在 200 汉字左右。

3 .关键词

关键词是表述调查报告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不超过 6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问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

4 .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前言、正文主体两部分。前言应说明调查报告的意义、目的、主要内容、范围及应解决的问题。正文主体是对调查报告内容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

5 .注释

正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及原话、主要数据等必须注明出处,有需要解释的内容,可以加注说明。

6 .参考文献

调查报告如有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三、调查报告撰写规范

1 .调查报告按规定要求,用计算机打印。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纸张选用 A4 。

2 调查报告必须按照如下统一格式打印:

( l )封面内容一律按照统一封而的样张式打印,必须正确无误。

( 2 )题目和标题

调查报告题目为3 号黑体字,可以分为 l 或 2 行居中扫印。 例:

关于某地区盗抢机动车犯罪阵地控制的调查报告

——自行选择是否添加副标题(四号楷体)

调杳报告题目下空一行左起空二格打印“摘要:”二字(小四号黑体,字间空一格)。“摘要:”二字后打印中文摘要内容(小四号楷体)。例: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占有量的增大,我国盗抢机动车犯罪数量也在近年来呈现猛增势头,逐渐成为侦查机关重点打击对象 … …

中文关键词置于中文摘要文后,另起一行,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小四号黑体),后接关键词内容(小四号楷体)。例:

关键词: 机动车;盗抢机动车犯罪;侦查阵地控制

中文关键词下空二行为调查报告正文。

( 3 )标题:一级标题以三号字黑体居中打印;二级标题以四号黑体左起空二格打印;三级标题以小四号黑体左起空二格打印。换行打印调查报告正文。

( 4 )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 5 )注释:注释一般用页末注,即将注文放于加注页下端,而不可用中注(夹在正文中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注释格式见下例(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相同)。

例如:文中“ 2005 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盗抢机动车案件 48655 起,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5 %①。

页下端:

(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在调查报告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居中排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 1 ],[ 2 ],?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

的最后均以“。”结束。

3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 l )期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 刊名 》,xx年第x期。 例如:[1]党日红:“论证据的充分性”, 《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 , 2006 年第 2 期。

( 2 )著作

[序号] 主要责任者: 《 文献越名 》 ,出版社,版次。 例如: [ 3] 尹琳著: 《 日木少年法研究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l 版。

四、调查报告的装订

调查报告必须按规定的要求进行装订,装订顺序为: 第一页:封面

正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

正文后:参考文献

①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商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20xx年第号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