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开题报告

晋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第二篇:数学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开题报告2

《数学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

的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

课题名称:数学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

的教学策略研究

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差异教学。差异是指学生具有的不同的智能强项及学习水平。差异教学的实质即在班级教学中,有效利用和照顾学生差异,在教学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过程、评价等全方位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意指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它强调教学要适应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他们已经掌握了什么?他们还需要学习什么?它与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相契合,允许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是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教与学是分不开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不可

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有共性,又有巨大的差异性。个体差异无处不在,有关学生个体差异和有效教学的研究也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急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的永恒主题。我们只有公开承认学生作为个体具有差异性,并将这种差异与教育教学有效性结合起来,才有可能理解学生多元学习方式,才有可能优化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也成为我们实施教学的关键,特别是如何去关注那些个体差异生,更成为关键的关键。我们教师必须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情况下,打破统一的模式和传统的做法,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和每一类学生,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类指导,分层次,分组等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帮助他们确立“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的信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他们不会自己动脑筋,不愿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课后作业也不能很好完成,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虽然与学生的家庭背景、智力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有关,但也与我们教师默许这种分化现象不能及时关注每个学生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个体差异总是存在的,是任何人、任何办法都不能避免的,学习能力强的当然越学越好,能力差的,当然越学越落后。他们上课为了完成既定任务赶进度,顾不上关照全体学生。他们在备课时忽略了学情,很少考虑个体差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这种普遍现象,我们才提出了这一研究课题:数学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

学策略研究。

国内外有关学生个体差异的研究很多,然而遗憾的是,在教学研究领域,虽然在理论上也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应建立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上,但长期以来却不太重视对教学活动起点上学生发展状况的具体分析,尤其不重视对学生差异发展状况的具体研究,没有形成分析学生差异发展状况的有效理论分析框架。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曾继耘认为:这种理论研究上的不足,使得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差异发展状况时,因缺乏有效的分析框架而往往流于偶然或片面,不能达到对学生差异发展状况的真实而全面的把握。鉴于此,她在梳理相关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变量的分析框架,为我们全面检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真实状况提供有效的检视工具。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主体素质是学习成效的重要决定方面。因此,可以从影响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角度来把握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学生个体差异变量。影响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身体状况、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潜在优势领域六个方面,其中,前两者构成了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系统,对学习活动起着发起、定向、调节的作用,与学习的目的和追求密切相关;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则与学习活动的实际开展密切相关,构成学习的操作系统,决定着学生

开展学习活动的具体方式;潜在优势领域则与学生的发展方向有关,是指学生在个体素质结构中所拥有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优势,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差异发展的方向。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 研究现状

关于差异教学,我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华国栋在《差异教学论》一文中指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提倡差异教学是为了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除少数智力落后等残疾学生)应更有利于他们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它的主要观点:为学生制订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强调照顾差异要采用全方位的整体教学策略;提倡同质分层和异质分层合作相结合;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扬优补缺,开发潜能等等。《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美国教育专家黛安〃荷克丝编著(杨希洁翻译),作者在书中指出实施差异教学意指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实施差异教学意味者:认识到今日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学习多样性;确信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要、专长、风格、兴趣和偏好;主张教学要符合课程步骤,要为所有学生设定学习目;在教和学以及评价方面都增加了多样性,满足更多学生的要求,适应学生的偏好、风格、兴趣以及专长;创造挑战性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严谨的注重实际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什么,能做什么;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以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诊断出学生的需要,制订学习任务,使学生能依据

自身的需要、风格或偏好来学习;培养学生做适当选择的能力,让他们决定怎样学习,怎样最好地展现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差异式?层递式?学习任务,更好地适应学生特殊的学习需要;使用弹性教学分组策略,为学生提供机会,让有相同需要、风格或偏好的学生一起学习;认为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都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创建公平且平等的程序评价学生。

(二) 本课题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差异教学已越来越显示它的教育魅力。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是人性化的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之根本。唯物主义论中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既没有相同的两个人,那么就没有适合两个人的相同的教育方法。要促进每个人发展,就得寻找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方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特别是在普通课堂中进行差异化教育,是创新和挑战,对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全面素质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开展这一研究,本身就有创新之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我们对数学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认识和看法,进行具有本校特色的小学数学差异教学的个案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符合因材施教的理论

因材施教的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中,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群体或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在学习过程中的多元选择,使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

最佳的发展。

2.符合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教育正在日益成为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教育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3.符合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界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差异教学综合了上述理论,并且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发展和重新建构,生长成自己的理论,而且使理论更具合理性,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班集体教学中,能实施差异教学,将学生的共性与个性辩证地统一起来,能够有效降解因忽视不同学

生的学习需要而发生的教学不和谐因素,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在学科课程中实施差异教学,合理配置教与学的资源,实

现有效教学的最大化。

3.通过理论学习与思考,课题组能系统地掌握差异教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并以此形成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小学差异教学的教学策略与模式。

(二)研究的内容 1.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查

根据平时的观察和相关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情感、意志、品格的不稳定性和知识、智力、能力与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动态安置,把班级学生编成若干弹性小组,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发展情况作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同步活动,异步活动或自由组合等,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活动方式,使小组学生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2.制定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单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个性,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学设计以多角度的适应性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突出了多元性和个性化,设计不同的智能活动,寻求积极的差异教学策略。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针对各类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制定出总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设置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由低到高的目标层次,相邻目标交叉区间,便于弹性滑动。设置目标力求做到:具有全体性、层次性、整体性、张扬个性。

这样“差异教学”的发展目标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3.进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又有兼顾学生个体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或独立的教学、自学、合作和个别指导。其基本模式是 “合”(激趣入题,明确目标)——“分”(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合”(反馈口授,课堂小结)——“分”(课内作业,巡视指导).“分”的教学方式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进行,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同时,还提出“差异教学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准备与铺垫(尊重差异)——课中全员参与(分享差异)——课后延伸拓展(有差异的发展)。

4.安排有差异性的练习作业

布置作业时激发自主参与,丰富作业类型,满足多种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作业.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向其他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差异教学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并考虑到各个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肯定的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我

校的差异性多元评价,实现了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营造了和谐的评价氛围。学生个体差异性和智能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本着激励性,灵活性,严肃性和辐射性的操作原则,把评价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不断地进行评估,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不同成绩做不同的评价。只要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给以肯定性评价,以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不断“升级”。

(三)研究的重点

1.构建差异教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

2.探索实施差异教学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六、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民主平等原则:在自主探索性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特别是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乐于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以鼓励为主,不讽刺挖苦学生,尤其要以一颗真挚的心,去接近那些后进生。请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牛顿曾是“笨孩子”,后来却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更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与建议,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2.活动原则:活动既是人的生命形式,也是人的发展方式。

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实现认知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各种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源泉。”真正的教学活动是多维互动的,包括教学主客体互动、师生间认知互动、师生情意互动、师生实践活动互动等,学生在互动中能自主运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既实现探索、理解、运用和创造,又能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3.差异选择原则: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都具有学习、创造的潜能,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条件、学习手段、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选择适合各自特点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略,并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反馈与矫正。

4.创新原则:善于采取批判性的态度和精神,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威,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善于采取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把分析性思考与创造性思考结合起来,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来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通过书本及网络等渠道搜集、学习课程改革相关文献资料,把握教育改革的趋势,使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

2.行动研究 对全体课题组老师,提出一个理念“让教育科研成为你的工作方式”,提倡做个科研型的老师,要求他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展开研究,研究与教学合二为一,边教学边研究,边研究边反思,边反思边总结。同时调动其他老师参与研究的兴趣,让教师既成为“研究着的实践者”,又成为“实践着的研究者”,

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齐头并进,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

3.案例研究 在学生数学教学中存在哪些个体差异、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探索和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三个方面开展操作的研究,并将实践过程用案例的形式表达出来,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丰富有益的案例。

七、研究工作的步骤

1.实验时间:20xx年3月-- 20xx年3月

2.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实施。

确定研究课题 ,搜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申请立项;开展课题组相关的理论学习,召开会议,落实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制定子课题,确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月

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

的教学策略研究,建立课题资料档案,随时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课题组成员按分工进行学生数学教学中存在哪些个体差异、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探索和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开展教学设计、教学研讨、公开课、汇报课等研究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反思工作,子课题阶段总结工作,撰写论文、案例、反思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3月

整理实验资料,认真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对有关成果进行重复验证,撰写实验报告,并做好成果推广工作。

八、课题研究领导组织及分工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课题组成员:

组 长:张淑英

组 员:陈建华 赵静

2.具体分工:

张淑英,小学高级教师,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

陈建华负责子课题一学生数学教学中存在哪些个体差异的实践研究

赵静负责子课题二: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探索的实践研究

九、完成项目研究的基础和保证

1. 学校保证

学校校长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一,对本课题的研究做直接、有效的筹划、组织和协调、领导,无论从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还是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的保障等,都给予充分的优先考虑。

学校成立了信息中心,自己制作各种精美的师生展示光盘和各类课件。为教师查阅资料,开展网络教研,采用灵活的方法手段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准备阶段我们采取措施与家长沟通,利用“给学生家长一封信”、家长学校开课、家访等形式,引导家长了解学生的潜能、个体差异问题,并讲明研究的目的、意义,具体指导有关策略的使用方法,征得家长对研究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

2. 物质保证

学校为课题研究配备了多媒体、语音室、多功能教室,还为课题提供必要的时间、经费。在物力、财力、人力上,学校无条件的支持。

3. 制度保证

课题组制定了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同时要求课题组成员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组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差异性研究,实施差异性教学。定期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活动,探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反思,及时交流。深入学习,结合实际,提升理论,撰写论文。

4. 人员保证

课题组成员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力量,另外发动学校所有老师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推广,承担这一实验课题研究的三名教师,都富有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乐于钻研,教学成绩突出。

课题负责人张淑英同志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从事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25年。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探究,在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次被评为县级〃学校教学工作者和教学能手。

陈建华大专学历,小教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赵静:大专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以上三位同志既有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又有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都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第一线,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无论从负责人的组织能力,还是参与者的研究水平,都能胜任此项课题的研究,并能从时间上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十、预期成果

1.优秀教学案例、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课件、课堂实录等;

2.各阶段研究计划、小结和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

3.课题研究经验材料汇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