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北解实验小学

20##--2016年体质健康测试分析

总成绩分析

20##年上报1323人

各项目成绩分析: 男生691   女生632

50M跑主要是测试学生的灵敏速度下肢的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从整体来看情况不是很乐观,我们在课堂和课外活动应多加强学生的摆臂练习、下肢爆发力速度的训练;50M×8主要是测试学生中长跑速度和耐力的水平从整体测试的成绩分析看比较差.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应加强下肢力量、肺活量、耐力等这样方面的教学及课外训练。

坐位体前屈,主要是测试学生腿腰部等方面的柔韧性,从分析表中看出情况也不是很理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加强柔韧方面的教学知识。仰卧起坐主要是测试学生的柔韧和腰部腹部的力量,分析看出学生成绩普遍很差,为了改变和提高这一现象,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和阳光体育活动中融入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加以练习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为了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具体措施:每年开展不少于1次大型体育活动,不少于5次小型比赛活动,如: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运动会、篮球、拔河等等,在平时周一至周五进行大课间活动,在课堂上更加严格要求学生,把平时表现纳入期末同一考评。

 

第二篇: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卷质量

分析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学科考试试卷质量与学情分析报告

平鲁三中 初一历史组集体智慧分析总结 一,从试题上分析:

1,题型与分值:本套试题是仿照南方等其他省市的中考出题模式来命题的,选择题18个共36分,读图简答题(14分)、材料分析题(15分)、探究题(10分)各一个。而山西省历年来的中考试题都是选择题15个共30分,简答题两个共八分,有填空有问答的,材料分析题两个,共22分,探究题一个,共15分。

很明显,试题的角度不同,得分与失分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的。基础知识好一点,善于做选择题的同学,本套试题得分占优势,问答题失分多;但是如果平时多注重问答题的钻研,也许从问答题上容易得分,善于动脑的同学也许选择题也拿上分数的。而山西省中考试题涉及面广,知识点多,分数细致,既有得分的机会,也有失分的机会,但是不管得失,分数较小,要想得高分,那就不折不扣地认真细致地学好基础知识,而且得活学活用。

2,重点与难点:

a,选择题基本上把所考范围的每一课的重点知识都考了,比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山顶洞人),原始农耕生活(半坡原始居民),华夏之祖(黄帝及其妻子的贡献),夏、商、西周的兴亡(禹,世袭制,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灿烂的青铜文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春秋战国纷争(春秋时期时代特征与战国七雄、晋楚争霸、牛耕)大变革时代(都江堰、商鞅变法),中华文化勃兴一(文字),中华文化勃兴二(儒家思想),秦王扫六合(“焚书坑儒”)西汉的建立(陈胜、吴广起义)。 b.读图解答题:原始农耕生活中考察了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民的名称与居住房屋名称及特征,华夏之祖中祭奠黄帝的原因,学习大禹治水后的启示。

c,材料分析题:中华文化勃兴二的老子、韩非、墨子的思想与意义,以及春秋战国时代特征。 d, 探究题:大变革时代的政治变革:商鞅变法,认同?内容?分歧?条件?启示? 试题命题者着实把所学内容的精华做了考察,给我们以后的猜题与学习指明了方向。

3,难易程度与得分失分的可能:试题本身并不难,但是由于引出答案的问题太绕弯路,所以对于基础薄弱或者后进生而言,压根儿就不可能读懂题目所问的意思,所以下不了手的,像三中学生很多不认得字的,就得不上分数的。当然,对于基础好的同学,通过这些高质量的试题能够见多识广,了解到答案以外的内容。——捎带充电了。

二、从学生答题的角度来分析(待续)

1、从态度上看: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认真对待考题,像242班几位同学,虽然不会写字,但是从答题的内容上来看,即使用错别字连成句子也要写下来,充分说明他们课上认真听课了,也认真读考题了;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凑乎对待,本来自己通过审题、思考、应该能完成的,结果由于不太当回事情,把老师在课堂上,左三番有五次强调过的重点内容可惜了;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是纯粹的态度不端正,也因为识字少、品德也比较差劲,所以认为考好考不好无关紧要,属于一种麻木式的态度不端正。

2、从时间上来看:本套试题是按照中考试题的难度考察的,但是75分的试题,时间计划了40分钟,幸亏三中延长10分钟,实际上除了少数优秀的同学能勉强完成任务,大多同学已经心不在焉了,所以想认真做的同学没有足够时间去回顾所学知识,所以不小心会张冠李戴的。

3、从答题方法上来看,学生还是比较缺乏科学答题方法。比如选择题,就是再难,对于好学生来说,应该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用排除法逐一排查,但是往往连同好学生都不能保证准确率很高。对于中差生来说,再怎么也不至于错那么多。对问答题、材料分析题、探究题,多数学生还没审好题目,就认为自己不会,所以失分很多。

4、从分数段来看:历史前十多名的情况,最高分70分有一人,69分有一人,67分四人,

66分6人,65分8人;60分——69分有49人,50——59分有65人,45——49有27人;其余为不及格的。

5、从学生做选择题的丢分原因来看:优等生属于跳跃性思维,心里想的正确选项,结果手写的就不一致了,本来会嘛;也有本来很简单的,结果因为考虑复杂就选错了,比如选项为“儒家”的那道题,或者说,这也是理解能力差的问题吧;还有压根没注意到问题的关键部分而选错的,比如选项为“种植粟”的那道题,没看到“黄河流域”,选项为“牛耕”的没看到“春秋时期”,这都属于审题不清;三分之一的同学不管会不会,不分青红皂白的胡乱地选择,这样会出笑话的。

6、简答题的第一问,同学们多数没读懂意思,一句话相当于问了两问,结果多数人只回答了半坡居民或者半地穴式等,后一问“屋子的特征”,多数学生只能回答河姆渡居民的特征。第二问祭奠黄帝的原因,多数同学回答了黄帝与其妻子、部下的贡献,三分之一的同学能回答出“人文初祖”,但是给分不太合理,4分有点太多。第三问,学习大禹治水后的启示,大约有一半的同学能得上分数,本来这种题目是白给分的,但是就是有人不够珍惜,也是给4分太多。

7、材料分析题的第一问基本上错的少,因为老子的思想与老子的著作,同学们大多知道的;第二问法家的思想与影响,同学们多数答得不全面,前者是按照意思相近来回答,后者是只答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多数没写“君主专制”;第三问墨子的思想和意义,多数同学能答对,少部分学生把“兼爱”“非攻”写到一块儿;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得不全面,时代特征,多数人失分了,因为参考答案与课本上不一致。

8、探究题的第一问很可能造成学生正反两方面来分析,因为题目问两者的看法认同哪一种?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多数学生回答成功了,也有部分学生说出失败的理由,所以丢分可惜;至于第二问写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大约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能全面写完,只是给分才3分,有点低,就是通过这道题看到242班几位学生几乎是由错白字连成句子的。最后一问谈学习商鞅变法后的启示,2分,本来又是白给分的,结果多数学生要么是回答不靠谱,要么放空白,大约有三分

之一的学生能拿上分数。

三、从学生学情上分析:

所谓的两个实验班240(1)、240(2)班,用成绩来衡量,优秀率还是比较可以,不及格人数占到全班十分之一左右,他们大概有点没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如果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来看,学生还是对历史课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应该不成问题的。

胡老师教的243班,从成绩来衡量,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及格;从课堂跟的程度也就是这些学生容易开小差儿。

剩下的的几个班,暂且及格人数占全班的三分之一多,其余的正待提高中;从课堂跟的程度来看,拿242班能用错白字连成内容的学生,充分说明原本识字困难的学生课堂上也在跟着。主要是多数学生基础薄弱,会念的也不多,倒不是从学生身上找借口与托词的。

四、历史老师集体分析改进的措施:

1、继续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引导学生积极配合课堂学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平时课堂上用好课时练中预备好的学案,要求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3、继续发放休息日的自主学案,老师做好批阅工作、讲解工作等。

4、继续在历史胡组长的带动下做好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活动等。

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达到培优、助中、扶差的目的。采取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与思想,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首先当教师的要有足够地信心引导学生一起前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