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化实验指导书 (1)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

主撰人    解军波

审核人   

天津商业大学 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零零九

前     言

1.实验总体目标  

天然药物是人类防病治病药物的一个重要来源。提取、分离天然药物中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是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主要是学习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⒉ 适用专业年级  制药工程专业 三年级(第五学期)

⒊ 先修课程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⒋实验环境

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70%。 实验室的噪音、防震、防尘、防腐蚀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在室内开展的检定项目之检定规程。

5. 实验总体要求 

提取、分离、纯化、鉴定是贯穿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全过程的基本操作单元。正确掌握和灵活处理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是训练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工作习惯,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熟悉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鉴识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能够进行日常的天然药物研究工作。

6.本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为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作风及保证实验质量,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实验讲义,明确实验目的、要求,防止实验盲目性,讲求实验质量。

2、实验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进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有关数据。要善于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研究实验中的问题。

3、重视安全操作,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时要小心谨慎,避免事故发生。

4、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清楚、简练、整洁。

实验一   从三棵针中提取、分离小檗碱与小檗胺

 

三棵针为小檗属(Berberis)植物,种类繁多,是黄连、黄柏的重要代用品。根中含多种生物碱,有季胺类生物碱,如小檗碱(Berberine)1.2—3%,根皮含3—5.5%,少量巴马亭(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g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有叔胺碱,如小檗胺(Berbamine)0.45—3.84%,尖刺碱(Oxyacanthine),异粉防己碱(1sotetrandrine)等。

    小檗碱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对菌痢、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小檗胺有升白、降压、利胆及镇咳等作用,对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疗效较好。

    一、实验目的

    l、了解小檗碱,小檗胺的结构与性质,掌握提取分离方法。

    2、了解小檗碱,小檗胺的鉴识反应及薄层色谱鉴别。

    二、实验原理

l、小檗碱(Berberine)又名黄连素

    黄色针晶,能缓缓溶于水(1:20)、乙醇(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乙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及氯仿。

    2、小檗胺(Berbamine)

     白色或无色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中,可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

    本实验的提取分离原理是:小檗碱、小檗胺的硫酸盐易溶于水,小檗碱的盐酸盐难溶于水,小檗胺的盐酸盐可溶于水,游离的小檗碱为季胺碱可溶于水,游离的小檗胺是叔胺碱,难溶于水。因此,将植物原料用稀H2SO4溶液浸泡,然后用石灰乳调至pHl2左右,小檗碱游离而溶于水,小檗胺含酚羟基成钙盐也溶于水,粘液质及过量硫酸生成不溶性钙盐而沉淀析出,再加NaCl,并用盐酸调pH8左右时,小檗碱成难溶性的氯化小檗碱而析出,小檗胺游离析出,最后利用氯化小檗碱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性质与小碱胺分离。

    三、实验内容

    (一)小檗碱与小檗胺的提取分离

    取三棵针粗粉100克,置1000毫升三角瓶内,加700毫升0.2%(V/V)的H2SO4溶液,80℃下浸泡2小时,纱布过滤,置滤液于大烧杯内,搅拌下加入石灰乳至pHl2,静置30分钟,抽滤,滤液中加入计算量(8%W/V)的NaCl,静置,待沉淀完全后,滴加浓HCl至PH8~8.5,于80℃热水中保温半小时,静置,抽滤,所得沉淀于60℃以下干燥,称重,置100毫升烧杯中,加入30倍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趁热抽滤,滤液内含小檗碱,沉淀为小檗胺的粗品。

    (二)精制:趁热向上述滤液中滴加浓盐酸,调pH至2,静置盐酸小檗碱沉淀析出,抽滤,60℃以上干燥,即得盐酸小檗碱。

    上步所得沉淀,60℃以下干燥,称重,置50毫升烧杯中,加20倍量乙醇加热溶解,加入2%活性炭,再加热煮沸5分钟,热过滤,滤液蒸除乙醇,剩l/4量,冷却,滴加蒸馏水至不再析出沉淀为止,用5%NaOH调pH8—8.5,80℃水浴加热5分钟左右,放置,抽滤,干燥。

    (三)薄层色谱

  层析板:硅胶G板,110℃,活化半小时。

  展开剂:氯仿—甲醇—氨水(15:4:0.5)

  样品:氯化小檗碱乙醇液

    盐酸小檗碱标准品液

    小檗胺乙醇液  

    小檗胺标准品液

    显色:碘蒸汽或改良磺化铋钾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用硫酸浸泡时,硫酸的浓度以0.2%为宜,此时生成的硫酸小檗碱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若加入过量,小檗碱就形成酸式硫酸盐,水中溶解度就降低(1:100),影响小檗碱的提取量。

    2、冷浸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也不宜过多,否则浸出的杂质量也相对增加,冷浸一般24小时可浸出92%的成分,所以浸出两次即可。

    3、在pH~8.5时小檗胺沉淀较完全,但不易凝聚,故80℃保温,使凝聚而沉降。

    4、小檗碱精制时调pH至2,是为了使小檗胺等叔胺型生物碱留在溶液中除去,以便得到较纯的小檗碱,操作时若溶液己冷却析出结晶,就应加热成澄明溶液再用盐酸调pH2。

实验二   甘草酸的制备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的原理

2、熟悉高速逆流色谱、中压制备色谱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等方法制备甘草酸,并进行鉴别

三、实验要求

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让学生熟悉高速逆流色谱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四、实验准备

复习天然药物化学中的相关知识,预习相关方法和相关事项。

五、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HSCCC利用了一种特殊的流体动力学(单向流体动力学平衡)现象。其原理是基于样品在旋转螺旋管内的互不混溶的两相溶剂间分配不同而获得分离,因而无须任何固体载体或支撑体,能达到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分离和制备,并且可以达到几千个理论塔板数。与其他柱色谱相比较,它克服了固定相载体带来的样品吸附、损失、污染和峰形施尾等缺点。

2、甘草酸:本品为白色粉末,有甜味。分子式及分子量:C42H62O16 822.92 。熔点220℃,有特殊甜味, ,溶于热水和热的稀乙醇,不溶于无水乙醇。

 

六、实验条件

TBE-300A型高速逆流色谱仪系统、中压色谱系统、旋转蒸发器、真空泵、真空干燥箱、熔点测定仪

分液漏斗、烧杯、表面皿

反相硅胶(SP-120-40/60-ODS-B)、乙酸乙酯、甲醇、乙醇、正丁醇、丙酮、盐酸、氨水皆为分析纯,蒸馏水、

甘草药材  甘草酸对照品

七、实验步骤

1甘草酸粗提物的制备:

取甘草药材100g,粉碎,过筛(40目),用95﹪乙醇(1:4)超声提取三次,每次45分钟。合并提取液减压抽滤,旋转蒸发仪浓缩得褐色浸膏。在浸膏中加2﹪NaOH溶解,过滤,滤液用2﹪HCl酸化至不再有沉淀生成,过滤,滤渣用冰水洗涤后用真空干燥器在50℃下干燥,得甘草酸粗品。

2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2.1供试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甘草酸粗品100mg,溶解于10ml乙酸乙酯-正丁醇-水(5:1.5:5)上层溶液中。

2.2分离纯化:

将供试液注于色谱仪中,收集相应部位,回收溶剂,得纯度较高的甘草酸。

分离条件如下:固定相  乙酸乙酯-正丁醇-水(5:1.5:5)(氨水适量)

              流动相  乙酸乙酯-正丁醇-水(5:1.5:5)(氨水适量)

              流速    1.5ml/min             转速    1000rpm

              温度    25℃             检测波长 254nm

3中压色谱分离:

3.1  装柱  取反相硅胶500g, 于105℃活化2h后,取出放置室温即可装柱。柱子采用干法填充,填满整个柱体,不留死体积。

3.2取第3步所得甘草酸,取10ml丙酮溶解,上样,泵人中压柱柱头,以甲醇-水(50:50),25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254nm波长检测,收集相应部位,真空干燥,得甘草酸纯品。

4测定紫外图谱,鉴定。

八、思考题

1高速逆流色谱选用分离溶剂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2天然产物的纯度测定常用的方法?

九、实验报告

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清楚、简练、整洁,数据处理符合分析要求。内容包括:实验名称、目的要求、实验原理、仪器与试药、操作步骤、实验结果、讨论。

十、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

   注意仪器的安全操作

 

第二篇:《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

实验指导书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适用专业: 制 药 工 程 课程代码: 7302130 总学时: 总学分: 编写单位: 制 药 工 程 系 编 写 人: 杨 文 宇 审 核 人: 何 宇 新 审 批 人: 袁 永 俊 批准时间:20xx年 3 月 6 日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目 录

前言……………………………………………………………………………………………… 2 实验须知………………………………………………………………………………………… 2 实验一 黄柏中小檗碱的提取(7302130-1)……………………………………………… 4 实验二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7302130-2)…….………………………………………… 6 附录一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精制方法………………………………………………………… 9 附录二 常用干燥剂性能的说明……………………………………………………………… 14主要参考文献 ………………………………………………………………………………… 17

- 1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一、前言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整个天然药物化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

1. 通过试验,检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得更加牢

固。

2. 通过试验,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

天然药物化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

在实验中,重点是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以下技能:

(一)提取分离方面

1. 要求掌握常用的经典方法的原理及操作。其中包括液 - 固提取法(浸渍、渗漉、回流提取等)、

液 - 液萃取法(简单萃取法、梯度萃取法、反流分布法)、重结晶法等。

2. 掌握纸色谱、柱色谱(包括吸附柱、离子交换柱等)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二)鉴定方面

1. 化学方法

1. 掌握一般定性反应在鉴定中的用

2. 掌握重要衍生物(乙酰化物、甲基化物生物碱盐类等)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结构鉴定中

的应用。

3. 了解重要降解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2. 光谱方法

了解 UV 、 IR 、 NMR 、 MS 在天然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目前要求学员能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 UV 、 NMR 波谱、蒽醌的 IR 以及麻黄生物碱的 NMR 谱特征。

二、实验须知

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挥发性、易燃、有毒、有腐蚀性、刺激性、甚至爆炸性药品,试验操作又常在加温加压等情况下进行,需要各种热源、电器或其他仪器,操作不慎易造成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事故。但只要加强爱护国家财产和保障人民生民安全的责任心,提高警惕,消除隐患,注意实验规则,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实 验 规 则

- 2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1. 试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原理和操作规程。随时记录试验应记的项目,以作正式报告。

2. 试验前应清点并检查仪器是否完整,装置是否正确,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试验时不准做无关

的事情,严禁吸烟,不得擅自离开,并应随时注意反应情况,仪器有否漏气,破裂等。

3. 药品仪器都是国家财产,须节约爱护使用,公用物品,用完后立即放回原处。不可调错瓶塞,

以免污染,仪器要洗刷干净。

4. 操作易燃性有机溶剂,回流、蒸馏、减压蒸馏时,不能明火直接加热,要放沸石或一端封死的

毛细管,若在加热时发现无沸石则应冷却后再加,防止爆沸冲出。减压系统应装有安全瓶。加液时应停火或远离火源,一般无漏气开口,冷凝水要通畅。起封易挥发溶剂瓶盖时,脸面要避免开瓶口慢慢启开,以防气体冲脸上。

5. 有毒具腐蚀药品应妥善保管,操作后要立即洗手。勿粘及五官和创口,以免中毒。

6. 实验中,有毒气或腐蚀性气体发生适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必要时可戴好防护用具进行工作。

7. 若将玻管插入塞中时,可在塞孔中涂些水和甘油等润滑剂,用布包住波管使其旋转而入,防止

折断割伤。

8. 试验台上不放无用的药品、仪器,在实验时要做到水槽、仪器、桌面、地上清洁整齐。

9. 试验结束时,应将门、窗、水、电、煤气关好,室内打扫干净,并清点仪器后方可离去。

安全防火须知

1. 实验室存放易燃性有机溶剂时要远离火源,不得超过 500ml 。

2. 在进行易燃性有机溶剂实验时,一定要按着操作规程进行。不可将易挥发、易燃性有机溶剂倒

入水槽或废液缸内。

3. 烘箱内不能烘盛有易燃性溶剂的器皿。

4. 消防器材,沙箱、石棉布、灭火器等应放在方便固定的地点,不能随意移动,均应处于备用状

态。

5. 万一不慎着火,要沉着冷静积极抢救,应立即切断室内电源和火源,用石棉布将着火部位盖严,使其断绝空

气而熄灭。或是火势情况选用适当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在实验室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较好,它具有不腐蚀不导电之优点。

在实验室中常发生的事故如下,应予以特别注意。

1. 蒸馏或回流加热时,发现未放沸石,未等溶液冷却就补加沸石,结果溶液冲出瓶外于是引起火

灾。

2. 蒸馏易燃物时,忘记通冷凝水,大量蒸汽逸出亦易引起火灾。

3. 蒸馏易燃物时塞子漏气引起火灾。

4. 用三角烧瓶作减压装置的受器结果炸裂。

5. 加压操作结束后,放气太快,使压力记冲破。

6. 使用真空干燥器时,用完就直接开干燥器的放气阀,结果使泵内的机油被吸到干燥器中,样品

被污染。

7. 实验室水槽易发生用抹布和碎拖布条堵塞而造成水灾。

- 3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黄柏中小檗碱的提取(7302130-1)

小檗碱(berberine)属于季铵型生物碱,为黄色针晶,能溶于水,在热水和乙醇中溶解度较大。难溶于丙酮、氯仿或苯,其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尤其是盐酸小檗碱难溶于冷水(1:500)、易溶于热水。小檗碱及其盐类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临床上用以治疗菌痢和一般炎症。

小檗碱主要存在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中草药中。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 掌握从黄柏中提取、分离、检识小檗碱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渗漉法、柱层析在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1. 小檗碱的提取。

2. 小檗碱的精制。

3. 小檗碱的检识。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渗漉筒[可用矿泉水瓶代替,需配与其瓶品大小相应的带玻管橡皮塞,并准备螺旋夹(可调流量,不是止流夹)以控制流出速率]、水浴锅(请检查是否可用)、真空泵(请检查是否可用)、温度计、小层析柱、烘箱、烧杯、胶头滴管、抽滤装置(布氏漏斗、抽滤瓶)、橡胶管/乳胶管、玻璃棒。

黄柏、石灰、中性氧化铝、95%乙醇、丙酮、盐酸、食盐、漂白粉、次硝酸铋、碘、碘化钾、二氯化汞、冰醋酸、氢氧化钠、硅钨酸、蒸馏水、氢氧化钙或氧化钙(可用桶或盆子加水配成石灰乳,静置后即饱和石灰水)。

纱布、滤纸、卷纸、乳胶管、pH试纸(事先剪成小块)。

四、实验原理

小檗碱属季铵碱,其游离型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其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小,利用小檗碱溶解性及根据黄柏中富含粘液质的特点,首先用石灰乳沉淀粘液质,用碱水自黄柏中提出小檗碱,再加盐酸使其转化为盐酸小檗碱,使其沉淀析出。

五、主要技术重点、难点

1. 技术重点:渗漉操作。

2. 技术难点:柱层析操作。

- 4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六、实验步骤

1. 提取: 装渗漉筒:渗漉筒用纱布垫底,用铁圈、铁夹将渗漉筒固定在铁架台上,旋紧下口乳胶管上螺旋夹。

称取黄柏粗粉(若为饮片应适当破碎)50g,置烧杯中,加入石灰乳搅拌均匀(加入量:使药材刚好被润湿而无多余液体为宜)。装筒时边装边用玻棒压紧,平整,使筒内药材均匀一致,装筒后表面上盖一圆形滤纸,滤纸上面用几块干净的小石块压住,加500ml饱和石灰水(缓慢沿器壁加,尽量保持高于药材部分的液体无色),浸泡2小时后渗漉,控制流速5ml/分,收集渗漉液500ml,加入渗漉液体积7%(W/V)的食盐,搅拌后放置过夜,析出沉淀,抽滤(抽滤前勿摇动沉淀;可先用滴管将绝大多数上清液吸出后再抽滤),沉淀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抽干后于80℃干燥,即得盐酸小檗碱粗品。

2. 精制

(1)将粗品加入适量(约60-80ml,可逐渐加,以溶为度)沸水中于水浴上溶解,趁热过滤,滤液于水浴上加热至澄清后,加浓盐酸调pH2-3,搅拌后放冷,用滤纸抽滤,沉淀用蒸馏水洗至中性,80℃干燥,即得盐酸小檗碱结晶。

(2)柱层析

吸附剂:中性氧化铝(化学纯);

洗脱剂:95%乙醇;

样品液:取盐酸小檗碱结晶溶于少量95%乙醇中。

干法装柱(装柱量为柱长的2/3),上样,用95%乙醇洗脱至无色,洗脱液于水浴中浓缩(勿用电炉)至小体积(约10ml),放置析晶。

3. 检识:

(1)生物碱的一般鉴别反应

取少量精制盐酸小檗碱,用酸水溶解,分成四份,分别滴加以下试剂:

a碘化铋钾试剂(Dragendorff试剂),观察产生沉淀的颜色;

b碘化汞钾试剂(Mager试剂),观察产生沉淀的颜色;

c碘化碘钾试剂(Wagner试剂),观察产生沉淀的颜色;

d硅钨酸试剂(Bertand试剂),观察产生沉淀的颜色。

(2)小檗碱的特殊鉴别反应

a取盐酸小檗碱约50mg2ml溶解,滴加1%心准备)3滴,振摇后观察颜色变化;

- 5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b取盐酸小檗碱约50mg,加5ml水,水浴热溶,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混合均匀,放冷后过滤,滤液中加丙酮3-5滴,观察产生沉淀的颜色。

七、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报告应按教务处规定的格式进行写作。

2. 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独立地完成实验报告。

3. 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简单扼要的书写实验原理,不提倡抄写实验指导书。

4. 应结合具体的实验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不提倡纯理论的讨论,更不要从其它参考资料中大量抄录。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则,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小心操作,细心观察,详细记录。

3. 上述生物碱沉淀试剂宜新鲜配制;注意若产品纯度不同,则颜色反应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九、思考题

1. 如何测定所得到的小檗碱的纯度?

2. 如何鉴定小檗碱的化学结构?

附 试验中所用试剂的配制方法(由实验中心准备):

1. 碘化铋钾试剂:

溶液甲:次硝酸铋0.85g,加入蒸馏水40ml和冰醋酸10ml,充分搅匀。

溶液乙:碘化钾8g溶于20ml蒸馏水中。

临用时取甲乙二液各5ml,加入20ml冰醋酸及60ml蒸馏水混合,用棕色瓶保存。

2. 碘化汞钾试剂:

取二氯化汞1.35g与碘化钾5g,分别溶于60ml和10ml水中,将两液混合,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3. 碘碘化钾试剂:

将1g碘和10g碘化钾,溶于50ml蒸馏水中(可加热助溶),再加2ml醋酸,用水稀释至100ml。

4. 硅钨酸试剂:

硅钨酸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10%盐酸使呈酸性即得。

5. 氢氧化钠试液:

取氢氧化钠4.3g,加水溶解成100ml,即得。

- 6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7302130-2)

槐米系豆科槐属植物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临床作止血药用,其中所含主要成分为芦丁(rutin)。含量高达12-16%甚至更高,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调节毛细血管渗透性,临床上作毛细血管性止血药,作为高血压症的辅助治疗剂。

芦丁为槲皮素-3-芸香糖,为淡黄色针状晶。含3分子结晶水,mp174-178℃,无水物mp185-192。在冷水中溶解度小(1:10000),冷乙醇中为1:650,在热水或热乙醇中溶解度较大,分别为1:200和1:60。此外,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微溶于醋酸乙酸、丙酮。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 掌握酸碱法提取黄酮苷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一般鉴别方法。

二、实验内容

3. 芦丁的提取。

4. 芦丁的精制。

5. 芦丁的检识。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电磁炉(或电炉,但请注意安全)、烧杯(或不锈纲碗)、水浴锅、真空泵、温度计、抽滤瓶、布氏漏斗、烘箱、乳钵、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三用紫外层析仪、点样毛细管、薄层用玻璃板(长20cm,宽5cm)、薄层层析缸、薄层喷雾瓶、刻度吸管(0.5ml、5ml)。

芦丁、石灰、盐酸、氢氧化钠、95%乙醇、活性炭、碳酸钠、ɑ-萘酚、浓硫酸、镁粉、三氯化铁、三氯化铝、硫酸铜、酒石酸钾钠、薄层硅胶(硅胶G或硅胶H)、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500ml。

棉花、滤纸、卷纸、广泛pH试纸(剪成小块)。

四、实验原理

根据芦丁结构中含多个酚羟基,显酸性,能溶于碱水,而难溶于酸水的特性,将其从植物材料中提出。也可根据芦丁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解度,采用水或醇提取。

五、主要技术重点、难点

1. 技术重点:碱提酸沉法。

2. 技术难点:重结晶操作。

六、实验步骤

1. 提取:

称取槐米20g,用乳钵研碎后投入盛有200ml沸水的1000ml烧杯中煮沸2-3min后,加入石灰乳调pH8-9,微沸30min(注意添加水,保持原体积并维持pH8-9),趁热用棉花过滤(亦可用卷纸抽滤),滤渣再加入100ml水,加石灰乳调pH8-9,煮沸30min,趁热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在水浴上加热至 - 7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60℃左右,加浓盐酸调pH4-5,放置后析出沉淀,用卷纸抽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洗至沉淀为黄色),抽干,即得芦丁粗品。

注:煎煮实验,若为电磁炉则用不锈钢碗,若为电炉则用烧杯(可垫石棉网)。

2. 精制:

将粗品称重后,加蒸馏水120ml加热至沸,以20%碳酸钠(由实验中心准备)调pH8左右使其溶解,用卷纸抽滤,滤液加浓盐酸酸化至pH4-5,析出沉淀,用卷纸抽滤,干燥,称重,得芦丁精品。

3.检识:

(1)理化反应:芦丁属黄酮苷,具有黄酮苷的反应通性。

a. Molish反应:取少量芦丁于试管中,加0.5ml乙醇溶解,加等量1%ɑ-萘酚乙醇液(由实验中心准备),摇匀,再沿试管壁加入0.5ml浓硫酸(小心使用,加后勿振摇),观察两液界面的有无紫色环出现。

b. Fehling’s反应:取少许芦丁于试管中,加少量热水溶解,加入斐林试剂1ml,沸水浴加热,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产生,如无,则加入浓盐酸1ml,水浴加热半小时,观察有无沉淀,如有,过滤除去,滤液加入氢氧化钠试液调至弱碱性,再加入斐林试剂1ml,沸水浴加热,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c. 盐酸镁粉反应:于试管中取芦丁少许,加乙醇5ml,水浴热溶,加镁粉少许,再滴加浓盐酸数滴,略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d. 三氯化铁反应:取芦丁少许,溶于水或乙醇中,加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滴,观察颜色变化。

e. 三氯化铝反应:取芦丁乙醇液滴于滤纸上,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然后喷1%实验中心准备),再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荧光。

(2)薄层鉴别:硅胶G板(铺板后晾干,用前105℃活化30min),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酸-水(8:1:1)(由实验中心准备)。取少许芦丁,溶于少量甲醇中,点样量10ul,(若有芦丁对照品,配成0.5mg/ml的甲醇溶液,点样量10ul,),展距约15cm,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甲醇溶液,置365nm下观察斑点数目、颜色,并记录Rf值并绘图。

七、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报告应按教务处规定的格式进行写作。

2. 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独立地完成实验报告。

3. 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简单扼要的书写实验原理,不提倡抄写实验指导书。

4. 应结合具体的实验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不提倡纯理论的讨论,更不要从其它参考资料中大量 - 8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抄录。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则,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小心操作,细心观察,详细记录。

3. 上述生物碱沉淀试剂宜新鲜配制;注意若产品纯度不同,则颜色反应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九、思考题

1. Molish反应鉴别的是芦丁的什么结构特征?

2. 如果某化合物的上述检识反应都呈阳性,能否证明该化合物就是芦丁,为什么?

附 试验中所用试剂的配制方法(由实验中心准备):

斐林试剂:

溶液甲:1.93g硫酸铜溶于100ml水中。

溶液乙:34.6g酒石酸钾钠及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临用前,甲、乙二液等体积混合,如甲或乙不透明,可先过滤后再混合。

附录一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精制方法

在我们的实验中,常常需要应用很多的有机溶剂,这些溶剂用过以后就会混入许多有机及无机物质,并带进了很多水分,除去这些杂质和水分后,这些溶剂就又可以重新使用了,因此,再生溶剂也是贯彻增产节约的具体表现,在分析和色谱实验中对溶剂的纯度要求更高。一般重蒸的溶剂或市售工业品均不可直接应用,必须进一步精制,否则将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将各种溶剂的再生和精制方法分述于下:

一、石油醚

石油醚是石油馏分之一,主要是饱和脂肪烃的混合物,极性很低,不溶于水,不能和甲醇、乙醇等溶剂无限止地混合,实验室中常用的石油馏分根据沸点不同有下列数种,其再生方法大致相同。 沸 点 比 重

轻石油醚 35-60℃ 0.59-0.62

重石油醚 60-80℃ 0.64-0.66

汽 油 80-120℃ 0.67-0.72

- 9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汽 油 120-150℃ 0.72 -0.75

再生方法:用过的石油醚,如含有少量低分子醇,丙酮或乙醚,则置分液漏斗中用水洗数次,以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部分,如含有少量氯仿,在分液漏斗中先用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

精制方法:工业规格的石油醚用浓硫酸,每公斤加50一100克振摇后放置一小时,分去下层硫酸液,可以溶去不饱和烃类,根据硫酸层的颜色深浅,酌情用硫酸振摇萃取二、三次。上层石油醚再用5%稀碱液洗一次,然后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如需绝对无水的,再加金属钠丝或五氯化二磷脱水干燥。

二、环乙烷

沸点81℃,性质与石油醚相似,再生时先用稀碱洗涤。再用水洗,脱水重蒸。其精制方法将工业规格环乙烷加浓硫酸及少量硝酸钾放置数小时后,分去硫酸层,再以水洗,重蒸,如需绝对无水的,再用金属钠丝脱水干燥。

三、苯

沸点80℃,比重0.879,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丙酮等在各种比例下混溶,纯苯在54℃时固化为结晶,常利用此法纯化。

再生方法:用稀碱水和水洗涤后,氯化钙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工业规模的苯常含有噻吩、吡啶和高沸点同系物如甲苯等,可将苯1000毫升,在室温下用浓硫酸每次80毫升振摇数次,至硫酸层呈色较浅时为止,再经水洗,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79-8l℃馏分。对于甲苯等高沸点同系

物,则用二次冷却结晶法除去,苯在54℃固化成为结晶,可以冷却到0℃,滤取结晶,杂质在液体中。

四、氯仿

沸点6l℃,比重1.488,不溶于水,易与乙醚、乙醇等混溶,在日光下易氧化分解成Cl2、HCl、C02及光气(COCl2),后者有毒,故应贮在棕色瓶中。氯仿在稀碱水作用下易分解产生甲酸盐,在浓碱水作用下则生成碳酸盐。

再生及精制方法:医用氯仿含有1%酒精作为安定剂,以防止它的分解,可用水洗涤,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61℃的馏分,贮于棕色瓶中。

五、四氯化碳

沸点77℃,比重1.589,极性很低,不溶于水;工业规格的四氯化碳中常含有2-3%二硫化碳,其 - 10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除去方法取1000毫升四氯化碳加5%KOH乙醇溶液100毫升,60℃加热三十分钟,冷却后,用水洗涤(氯化钙或固体)分去水层,再用少量浓硫酸振摇多次,直至硫酸不变色,最后用水洗涤,氯化钙或固体氢氧化钠脱水,加石蜡油少许后蒸馏可得精制品。

(附注)氯仿和四氯化碳脱水干燥时,切忌用金属钠,否则将发生爆炸事故。

六、二硫化碳

沸点46℃性质与四氯化碳相似,纯的二硫化碳为无色液体,味香,有毒性,市售工业规模的常含硫化氢、硫氢化碳等分解产物因而其味难闻。二硫化碳久置色变黄。精制时先用金属汞振摇,再用饱和氯化汞冷溶液振摇,最后再用高锰酸钾液洗涤后蒸馏而得。

七、乙醚

沸点35℃,比重0.71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11%。用过的乙醚常含有水及醇,如用水洗涤损失很大,可用饱和氯化钙水液洗涤,同时又可去除乙醇,再以无水氯化钙脱水干燥,重蒸即得。

乙醚久置于空气中,尤其是日光下暴露,则逐渐氧化成醛,酸及过氧化物。当过氧化物达到万分之几时,蒸馏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过氧化物的存在可以用碘化钾溶液与少量乙醚共振摇生成游离碘而检出,其除去法可用稀碱液,高锰酸钾液,亚硫酸钠液顺次洗涤,再用水洗,干燥,重蒸而得,贮存时加少量表面洁净的铁丝或铜以防止氧化。

另法除法少量醇类可在乙醚中加少量高锰酸钾粉末和1-2块(10克左右)氢氧化钠,放置数小时后,在氢氧化钠表面如有棕色的醛缩合树脂生成者,重复这一操作直至氢氧化钠表面不生棕色物为止,然后将乙醚倒入另一瓶内,加无水氯化钙脱水,重蒸而得,如须绝对无水的,再将金属钠压成钠丝加入,瓶塞打孔,附一氯化钙管,放置为了减少蒸发,在氯化钙管上安装一根一端拉成毛细管的玻璃管以与外界相通。

八、丙酮

沸点56℃,比重0.792,与水、醇能任意混溶。

再生方法:丙酮中如含有多量的水时,可加食盐或固体碳酸钾等盐类,盐析成二层,分去下层盐水层,上层丙酮液蒸馏收集54-57℃馏分,再用无水氧化钙脱水干燥重蒸。

精制方法 、

1.一般工业用丙酮,常会有甲醇、醛和有机酸等杂质,精制时加高锰酸钾粉末回流,所加的量应使丙酮一直保持紫色,如不加热,放置3-4天也可,加热后冷却,滤去沉淀,加无水碳酸钾或氯化钙脱水干燥,蒸馏收集。

- 11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2.如丙酮中混有少量乙醇、乙醚、氯仿等溶剂,精制时加二倍量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振摇,生成亚硫酸氢钠丙酮加成体,再在其中加等量的酒精,析出结晶,过滤收集,顺次以酒精、乙醚洗涤,干燥。将此结晶与少量水相混合,加入10%碳酸钠或10%盐酸使加成物分解、滤液分级蒸馏,取丙酮之馏分,再加无水氯化钙或碳酸钾脱水干燥,重蒸而得。

注意:丙醇不宜用金属钠或五氧化二磷脱水。

九、乙醇

沸点78℃,比重0.79与水能任意混溶,蒸馏时与水共沸,共沸点78.1℃,共沸混溶液含水4.43%为95%乙醇。

再生方法:先在用过的乙醇中加生石灰(氧化钙),每立升加25-50克,加热回流脱水后,分级蒸馏,收集76-81℃的馏分,含醇80-90%。再置园底烧瓶中,加计算量多一倍的生碳,回流五小时,再蒸馏收集76-78℃的馏分,可达98.5-99.5%。

如须绝对无水者;可用下列二法之一:

1、99.5%乙醇l000毫升,加27.5克苯二甲酸二乙酯和7克金属钠,放置后蒸馏得无水乙醇 C6H4(COOC2H5)2+2C2H5ONa+2H20→

C6H4(COONa)2+4C2H50H

2、98%以上的乙醇60毫升,置于2立升的园底烧瓶中,加入5克金属镁,0.5克碘,使发生反应促进镁溶解成醇镁,再加900毫升乙醇,回流加热5小时,蒸馏可得100%乙醇。

(C2H5O)2Mg+2H2O→2C2H5OH+Mg(OH)2

如用以紫外光谱分析,要求较高,普通发酵乙醇常混有少量醛和酮,无水乙醇用苯共沸蒸馏所得者常含有苯、甲苯,均不宜于光谱分析用。其精制法如下:95%普通乙醇l000毫升,加人25毫升12(NH4)2SO4,在水浴上迥流加热数小时以除苯及甲苯等杂质。蒸馏,初馏分50毫升及残馏分l00毫升除去。主馏分中加硝酸银8g,加热使溶解,溶解后再加入粒状氢氧化钾15克。迥流加热l小时,此时溶液从粘土色的AgOH悬浊液变为黑色的还原银粒凝集沉淀下来。此反应约需20-30分钟。如果黑色沉淀生成很早,表示能被氧化的物质存在较多。蒸馏后的溶液再以少量硝酸银和氢氧化钾(1:2W/W)加入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没有黑色沉淀生成为止,再继续加热三十分钟,蒸馏,初馏分约50毫升及残馏分约100毫升除去。主馏分收集,但有可能带入微量的碱和银离子,会促进乙醇的氧化。应重蒸馏一次,由此法制得的乙醇含水3-6%在206nm外透明,200nm处有末端吸收。

十、甲醇

- 12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沸点65℃,比重0.79,能与水、乙醇、乙醚、氯仿作任何比例的混溶,不与水共沸,利用分馏法可得99.8%的浓度,绝对无水的甲醇,可用镁和碘的方法制得(同乙醇项下)。甲醇有毒,对视神经有损伤,应用和操作时应注意。

精制方法:工业规模的甲醇中,主要含丙酮和甲醛杂质,可用硫酸汞酸性溶液与甲醇一起加热,使丙酮生成络合物析出,或碘的碱性溶液共热使醛或酮氧化成碘仿,然后再分馏精制。

注意甲醇不能用生石灰脱水,因CaO能吸收20%甲醇,CaO、CH30H、H20为一平衡,完全脱水不可能。

十一、乙酸乙酯

沸点77℃,比重0.90,含水的乙酸乙酯在日光下会逐渐水解为醋酸和乙醇,精制时以5%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饱和氯化钙溶液分别洗去醋酸和醇再以水洗、分级蒸馏取乙酸乙酯馏分,再经无水氯化钙脱水干燥后重蒸一次,或在乙酸乙酯中加少量水,每500克加2克水,蒸馏,水和乙醇在第一馏分中即被蒸出。

十二、醋酸

沸点118℃。冰点16.5℃,比重1.06,纯的醋酸(99-100%)在较低温度时结成固体,故又称冰醋酸,其精制可用冰冻法,即冷却至0-10℃醋酸结成结晶,分去液体,结晶加热复重熔化,再经冷冻一次,可得水醋酸。

醋酸中如含有乙醇和醛等杂质,可在醋酸中加2%左右的重铬酸钾(或钠)后进行分馏,若含有少量水分则加适量的醋酐后进行分馏,收集l17℃-l18℃的馏分。

十三、吡啶

沸点116℃,比重0.98,能与水、乙醇、乙醚等混液,和水共沸,共沸点92-93℃,吡啶中的水分可加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放置,分去析出水层后,再加固体氢氧化钠至无水层分出为止,蒸馏,收集l16℃馏分,为无水吡啶。

十四、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

沸点153℃,比重0.95,能与水、乙醇、乙醚等许多有机溶剂任意混溶。二甲基甲酰胺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故含有水分的二甲基甲酰胺,不能用分馏法除去,可加无水碳酸钾干燥后,蒸馏精制。 - 13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附录二 常用干燥剂性能的说明

化学干燥剂可分二类,一类是与水可以生成水合物的,如硫酸、氯化钙、硫酸铜、硫酸钠、硫酸镁和氯化镁等。另一类与水反应后生成其他化合物的,如五氧化二磷、氧化钙、金属钠、金属镁、金属钙和碳酸钙等,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化学干燥剂是一种酸或与水作用后变为酸的物质,也有一些化学干燥剂是碱或与水作用后变为碱的物质,在用这些干燥剂时就应考虑到被干燥物的酸碱性质。应用中性盐类作干燥剂时,如氯化钙,它能与多种有机物形成分子复合物,也要加以考虑。因此在选择干燥剂时首先应了解干燥剂和被干燥物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容,下面介绍一些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的性能。

一、氯化钙

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干燥均可使用。有干燥能力的是含二分子结晶水的氯化钙CaCl22H2O,潮解吸水后成为含六分子结晶水的氯化钙CaCl26H2O加热至30℃时成CaCl24H2O,至200℃恢复为CaCl22H2O,如加热至800℃则水分完全失去,成为熔融的氯化钙,可以用氯化钙脱水的化合物有烃类、卤代烃类、醚类,对沸点较高的溶剂,干燥后重蒸溶剂时,应将干燥剂滤出,不可一起加热蒸馏,以免被吸去的水分在加热时再度放出,它的缺点是脱水能力不强,并且能和多种有机物生成复合物,如醇、酚、胺、氨基酸、脂肪酸等,因此不可用作为醇等溶剂的脱水于燥剂。

对结构不明的化合物溶液,就不宜使用氯化钙来干燥。

二、硫酸钠

无水硫酸钠可用于中性,酸性和碱性物质的脱水干燥剂,对有机物没有反应,可以广泛应用,吸水后成为带有十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钠Na2SO4·10H2O,但脱水能力弱而且作用慢,不能用加热来促使脱水,因为含水的硫酸钠在33℃以上又失结晶水,对于含水量较多的醇类不宜用作脱水干燥剂,适用于醚、苯、氯仿等溶剂,新买来的应加热焙干后使用。

三、硫酸镁

性质同硫酸钠,吸水效力强一些,与水生成水合物含七分子结晶水。

四、硫酸铜

制备无水醇时常加以应用,是相当弱的干燥剂。无水硫酸铜浅绿色,生成水合物质变兰CuSO45H2O,根据变兰的反应说明吸水过程在进行,故可用来检验溶剂的无水程度,CuSO45H2O加热至100℃失去四分子结晶水可以由此再生。加热温度不宜增至220--230℃否则就生成碱性盐类失去水合的效力。

- 14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五、硫酸钙

无水硫酸钙由石膏加热至160-180℃而得,如在500-700℃灼烧所得的无

水硫酸钙,几乎不能与水结合。它是强烈干燥剂之-,但吸水量不大,只能达到其全重量的6.6%,吸水后形成相当稳定的水合物2CaSO4·H2O,它和其它形成水合物的盐类不同,被干燥的有机液体不需要把它事先分开,可以放在一起蒸馏,甲醇、乙醇、乙醚、丙酮、甲酸和醋酸用硫酸钙脱水可得良好的效果。

六、苛性碱

苛性钠(NaOH)和苛性钾(KOH)是碱性干燥剂,适用于干燥有机碱类,如氨气、胺类、吡啶、重氮甲烷,生物碱等,作为干燥器内的干燥剂,用来排除被干燥物质挥发出来的酸性杂质时,应用更多,苛性钾的效力较苛性钠大60倍,对于酸性物或酮,醛等均不适用。

七、碳酸钾

无水碳酸钾的碱性比苛性碱弱,应用范围较广一些,除适用于碱性物质外,对醇类也适用。

八、氯化钙

俗称生石灰,也是一种碱性干燥剂,实验室常用来制造无水乙醇,因为来源方便,生成氢氧化钙不溶于乙醇,要得到绝对无水的乙醇,需要用过量很多的氧化钙,对1克水要5克块状氧化钙(理论量是3.11克)干燥有机碱液体也可用之,氧化钙不适用于甲醇,因CaO、H2O、CH3OH三者间与形成的复合物成一平衡,不完全脱水,而且要吸收20%的甲醇。

九、金属钠

金属钠有很强的脱水作用,广泛被应用于各种惰性有机溶剂的最后干燥,如用于乙醚、苯、甲苯、石油醚等,由于金属钠有可工塑性,脱水时可将钠块周围的杂质切去,用压钠机压成条状故入置有溶剂的容器内,这样使金属钠与液体接触的表面大大增加,不致由于金属钠含有的杂质在钠块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妨碍进一步与水作用,必须注意对CHCl3,CCl4及其他含有-OH,>C=O等反应性强的官能团的溶剂都不能用金属钠脱水,含水量多的溶剂也不能用,因为钠遇水发生爆炸,易引起危险事故。

十、浓硫酸

浓硫酸是一种酸性干燥剂,由于它对许多有机化合物的腐蚀性限制了它在干燥上的应用,因此硫酸多半应用于无机物或作为干燥器内的干燥剂,对于气体,并不是所有中性和酸性的气体对硫酸都不起作用,硫酸除了酸的作用外还有氧化作用,例如溴化氢遇到硫酸将大部分被氧化成溴,干燥器内以硫酸为干燥剂的应用很广,但是真空干燥器内应用硫酸应十分小心,因为它在1毫米汞柱的压力下有 - 15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一部分要挥发,它的蒸汽与干燥物质就能起作用,放在干燥器内的硫酸不需要纯的,在硫酸中可加1%硫酸钡(18克硫酸钡加在一升硫酸内,比重1.84)。当硫酸吸水浓度降低至93%时,即析出BaSO4、2H2SO4·H2O的针状结晶,当硫酸浓度降低至84%时,(H2SO4·H2O)变成很细的结晶,如果我们发现有细小的硫酸钡结晶出现时,就应该换新硫酸。

十二、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即是磷酸酐,吸水后生成磷酸;它的脱水反应是不可逆的,在酸性干燥剂中它的效力要算最高,可用于一般固体,气体和惰性液体的脱水。碱性物质或有羟基的化合物不宜用五氧化二磷来脱水。它的最大缺点是吸水后表面生成一层很粘的磷酸妨碍它的进一步的干燥作用,必须注意五氧化二磷中常含有少量的三氧化二磷,此物大量地与热水作用将生成很毒的磷化氢。

2P2O3+6H2O——PH3+3H3PO4

十三、硅胶

二氧化硅与少量水(2-10%)结合形成的胶状硅胶(SiO2XH2O),称为硅胶,呈无色透明玻璃块状,其中有无数目不能见的细孔,籍毛细现象吸收湿气,发挥干燥能力,常用为气体干燥剂,吸水硅胶外观无变化,为了便于观察,可加COCl2盐,干燥时呈兰色,吸水后呈淡黄色(COCl2用量少时则退色)。 再生时将硅胶铺在器皿中成一薄层,故人烘箱150-180℃加热小心勿超过200℃。

下面是各种干燥剂按效力降低的次序排列:

第Ⅰ类 第Ⅱ类 第Ⅲ类

1.P2O5 10.Mg(ClO4)23H2O 16.H2SO4(95%)

2.A12O3 11.CaO 17.CaCl2(工业无水)

3.B2O3 12.CaCl2(无水) 18.CaCl2(颗粒)

4.BaO 13.CaBr2 19.ZnCl2(熔融)

5.Mg(ClO4)2 14.NaOH(熔融) 20.ZnBr2

6.KOH(熔融) 15.Ba(ClO4)2 21.CuSO4

7.H2SO4 22.MgSO4

8.硅胶 23.Na2SO4

9.CaSO4

上述三类干燥剂,每一类在干燥空气时,于25-30℃以l-3升/分的速度通过,结果在干燥空气中残留的水分各为:

- 16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20xx修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第一类(1-9) l×10 --1×lO毫克/升

第二类(10-15) 1×10 -2--l×10 -1毫克/升

第三类(16-23) l×10 -1--1×10

主要参考文献 0-5 -3毫克/升

1.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第一版),李嘉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2. 《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黄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3. 《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兰州大学化学系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85

4. 《中药化学实验》,成都中医药大学内部教材,2003

- 1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