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

《纽约时报》关于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摘 要:批评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具体的文本分析, 揭示权利阶层如何运用语言来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动, 以维护和获取支配和控制产生的各种利益。媒体语言是传播者在语境中用于表达特定意图的话语,直接或间接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服务。从分类、互文性等角度对新闻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有助于揭示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结构和权力关系。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在现代生活中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它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途径。但新闻报道并不总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它隐含了作者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结构及权力关系。对新闻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有助于揭示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结构和权力关系。本文以《纽约时报》关于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的报道为语料,从分类,互文性以及情态三个方面对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以期揭示美国对于此次事件的态度,以及美国对华意识形态。

一 新闻传播

意识形态是指“那些能够用来建立、保持和改变社会权力、控制和剥削关系的世界某方面的呈现”(Fairclough,)。语言不仅反映社会现实,而且参与建构社会现实。特定语境下的言语行为,往往能反映讲话人在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结构。而作为公共话语的新闻话语,并不是一种自然透明的媒介,而是在语言的外壳下起操纵作用的社会化意识形态的反映。黄旦(2005)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一书中指出:“任何新闻业生存并且依赖一定的政治制度,它们不能没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利益。”新闻报道虽然以事实为基础,但其内容不可能完全是世界的真实反映。在Fowler(1979)看来,新闻话语“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称作‘观点’的东西。而这种观点根植于社会。”即新闻报道往往是为维护国家利益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倾向性报道。许多新闻语篇看似客观公正,实则含而不露地表达各种意识形态意义,对读者产生可潜移默化的影响(辛斌,2005)。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以新闻为主导的传播途径深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国媒体虽然纷纷宣称新闻自由、客观、真实、公正地报道事实,但实际上,在这看似客观公正的背后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的操控。通过分析新闻作者为达成其服务国家的目的而选择的特定的语言形式,从而可以揭示其隐含的意识形态结构。

二 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欧,首先由语言学家Fowler,Kress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其主要理论来源是Antonio Gramsci的霸权理论(文化霸权),Louis Althusser的意识形态理论,Foucault等人的社会分析理论等。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色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意识形态以及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王雯,2010)。邹慧民(2010)等人曾说:“批评话语分析致力于揭示语言和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积极参与当代各种社会具体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所涉及的主题有:政治话语、意识形态、种族主义、全球化、经济话语、广告和推销文化、媒体话语、性别、机构话语、语文教育等。”(董又能,王晶晶,2012)

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代表人物,Fairclough在其《语言与权力》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批评话语分析”的概念。他把话语定义为“作为社会实践的语言使用”,把语言看作是社会的一部分。Fairclough认为话语是由“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是三个维度构成的统一体。其中文本是话语实践的产物,话语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一种产物,文本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话语实践来实现的(王泽霞,杨忠,2008)。他认为语篇是作者在形式结构和意识形态两方面进行选择的结果,所以批评话语分析应该包括三个基本环节:1)描写语篇的形式结构特征;2)阐释语篇与生成,传播,消费它的交际过程的关系;3)解释交接过程和其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辛斌,2008)。

Hali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批评话语分析在方法上的主要源泉。Halliday认为语言有三个基本功能,分别是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语言的概念功能与语言的及物性系统相对应,人际功能是由语言的情态系统来体现的,语言的语篇功能与语言的主位系统相对应。批评话语分析者认为,研究新闻中能够体现意识形态意义的语言形式可以从语言的三个基本功能入手,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分析语言的及物性系统,情态系统以及主位系统来体现新闻报道的意识形态结构。

除Fairlough之外,van Dijk以及Wodak等人也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van Dijk重视认知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用,认为尽管在话语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但这二者之间通过个人和社会认知这个介质发生联系, 而认知正是许多CDA 研究中所缺失的环节。Wodak注重从历史的角度考察问题和分析话语,认为只有将话语置于社会实践的历史中研究, 话语分析才有意义,也才有可能。

批评话语分析学家认为,“语言与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说话者的话语选择都是有意或无意地受一些原则支配的,即建立在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董又能,王晶晶,2012)也就是说语言形式取决于社会功能。由于意识形态通常通过“自然化”的方式转变成非意识形态的“常识”,即意识形态具有习惯化以及相对隐蔽性的特性,所以要考察新闻报道的描述中有意灌输的某种意识形态,就要认真分析新闻文本中的语言使用情况。

本文将从分类,及物性以及情态三方面分析《纽约时报》关于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的报道,以期揭示美方媒体在在报道中所隐含的对华意识形态结构以及为维护国家利益中所作出的努力。

三 对《纽约时报》关于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报道的分析

外媒报道,4月11日,菲律宾最大军舰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与中国数艘海监船发生对峙,原因是菲方宣称对该海域拥有主权,并企图抓捕停靠在那里的中国捕鱼船。中国驻马尼拉大使馆发声明指出,一艘菲律宾军舰当天非法进入中国海域,中方要求其立即离开。美国《纽约时报》对此次事件在第一时间作出了报道。

3.1 分类

语篇的分类系统指语篇对人物和事件的命名与描述,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王雯,2010)。Leech(1983)提出词汇有七种意义,其中包含了词汇的概念意义以及情感意义。他指出:“当词语的情感意义处于主导地位,而概念意义居其次时,读者或听众便不大可能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会‘上当’。”(董又能,王晶晶,2012)。以下例子就体现了《纽约时报》在词汇选择所进行的考虑。

(1) 例(1)是《纽约时报》在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刊登的相关新闻的标题。新闻标题是新闻语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高度浓缩的语言提示文章最主要或最值得注意的内容,为广大读者浏览起着“点睛”的艺术(赖彦,2009)。2012.4.11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捕中国渔民,中国海监船及时制止后,双方随后发生对峙。《纽约时报》随后报道了以例(1)为标题的新闻。首先,标题中“sea”的选择,模糊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并为明确指出事件发生在中国的领海还是菲律宾的领海,这看似公正严谨的说法其实是作为菲律宾盟友的美方对中国一再重申“黄岩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隐性对抗,也就是说,美方并不承认黄岩岛附近的南海海域属于中国,也就否认了,中国渔民在黄岩岛附近打捞的合法性。其次,在这则新闻标题中,“Philippines and China”的语序,也说明美方在此次事件中,其实是更倾向于菲律宾的。

(2)The current naval standoff began Sunday when Philippine surveillance aircraft

eight Chinese fishing boats near Scarborough Shoal, an outcropping of rocks 124 nautical miles west of Luzon Island in the Philippines.

(3)At about 7:20 in the morning, the boarding team started to conduct a board, search and „

(4)„and found large amounts of corals, sizable quantities of giant clams and live sharks in its„

(5)„blocking the Philippine Navy vessel’s access to the fishing boats inside.

例(3)中,“spot”一词在正式语体中,指在军事中“定位敌方位置”。说明菲律宾在事件一开始就将中国普通渔船提升到了敌方势力,将南海海域定为战场,而在新闻前文中,报道重申了美方与菲律宾的盟友关系,将美方与菲律宾摆在了同一战略位置上。所以在这里,新闻虽是指明了菲律宾的嚣张,其实也暗含了美方对中国的挑衅。(4)中“search and seizure”的选用交代了菲律宾强行登陆中国普通渔船只是为了证实怀疑的例行检查,试图维护其目的的正义性和合法性,从深层含义上,依然是对“黄岩岛附近南海海域属于菲律宾”这一说法的肯定。(5)中,“compartments”的选用则是从侧面衬托中国渔船的非法性。(6)中“blocking”的使用,使美方再次巧妙而隐秘地与菲律宾站在了一起,将中国海监船制止菲律宾抓捕中国渔民的正当行为描写成了“妨碍公务”,俨然将中国塑造成非法占领他国领土的“小人”形象。

3.2 互文性

克里斯蒂娃(1969)在《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中,第一次提出“互文性”的概念,认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引和转换。”(周善,2011)互文性是文本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文本都不同程度地与其他文本或话语发生联系。而新闻报道被认为是具有高度互文性的文本,新闻作者往往将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而来的信息糅合在一起,组成新的新闻文本。这样,新的新闻文本中必然会有与之相关的文本的痕迹。作者引用一段话,表明上看来是使某个事实更具有说服性,实际上是阐明或者强调自己的观点。在Fairclough看来,新闻报道通常含有这样几种引用:直接引语,间接引语,Slipping以及UNSIG. 以下的(7)就是引用的一则例子。

(7)when (7)中,《纽约时报》部分引用了中国官员对于事件起因的陈述,作者引用的这段话,表面上强调这是中国官方的原话,证实其无可争辩性,实则是揭示原话的意味:这只是中国官方一家之言,而且隐含了美方对这种说法的不认同。

3.3 情态

情态系统表达人际意义。西方传媒经常运用表达“可能”、“也许”、“大概”等意义的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来模糊言辞(王雯,2010)。

(8 that Beijing’s harsher tone could be a tit-for-tat after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Rodham Clinton stood on the deck of an American warship last November in Manila Bay

《纽约时报》在这里使用了“some analysts”以及“speculate”这样的字眼,含糊其辞,看似给出了极具权威的新闻来源,但其实只是作者假借模糊新闻来源来表达个人或其所代表利益集团的观点。而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新闻来源又将中菲矛盾升级为中美矛盾,将中国与美国对立,扩大了中国对美方的不满,在深层含义上,这是再一次对“中国威胁论”的老调重弹。

五 结语

新闻报道宣称以事实为基础,但通常都隐含着作者所试图灌输给读者的意识形态。通过对批评话语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隐含的意识形态结构和权力关系,从而更好的辨别新闻报道的真实含义。

参考文献

[1] Fair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 [M] London: Longman. (1989).

[2] Fairclough, 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M]. Longman Group Ltd, 1995.

[3] Van.Dijk, T. News as Discourse [M] Erlbaum. (1988).

[4] Volosinov, V.I.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M] New York: Seminar Press. (1973).

[5] 董又能,王晶晶. 英语新闻的批判性话语分析[J]. 湖北大学学报,2012(2):133-136.

[6] 郭松. 新闻批评的新视角——批评话语分析核心概念的解读[J]. 新闻爱好者,2010(4):24-25.

[7] 黄红娟. 新闻报道中常见隐喻的主观性负面意义[J]. 新闻爱好者,2010(3):121.

[8] 赖彦. 新闻标题的话语互文性解读——批评话语分析视角[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1):78-82.

[9] 罗菲. 新闻语言体现的新闻主观性倾向问题[J]. 新闻爱好者,2011(9):55-56.

[10] 黄蓓,文旭. 意义的心智之维——作为表征主观性的意义[J]. 外语学刊,2012(2):1-5.

 

第二篇:话语分析

《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读书报告

1.引言

这学期我所读的第二本关于文体学方面的书籍是《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该书由王得杏编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话语分析是现代语言学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语言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当前语言学界很多人关注的课题。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们从不同侧面视图揭示话语结构特征和内在运行规律,使它日益成为语言学中一个包罗万象的研究领域。本书既评介各种话语分析途径的理论观点,又综述近期各种研究途径的研究成果,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各种话语分析理论的本来面貌。该书还概述了近些年来国内一些研究人员在话语分析研究,尤其是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使用问题的研究成果。

该书发表于1998年,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是这本书对话语分析进行了较为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他述评了各个研究途径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全方位的介绍了话语分析这门新兴学科。

在下文,读者先介绍该书的内容简介,评价该书的优缺点,再谈读者的对重要部分的理解。

2.该书的简介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源流、跨学科性,并列出了关于话语分析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界说如哈里斯、威多森、拉波夫、斯塔布斯、法索尔德和莱文森等。

第二章集中探讨了言语行为理论,内容涉及哲学背景、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赛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奥斯汀认为句子有的是用来陈述事实的,而有的是用来实施行为的。这种实施某种行为的句子叫施为语句。他认为施为语句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才能成功地实施某种行为。他把这种条件称为“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到后期奥斯汀又把言语行为分为三大类即:以言表意的行为、以言施事的行为和以言取校的行为。后来赛尔又补充道以言实施行为时参与一种受规则支配的行为。而这种规则被分为调节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赛尔还从以言实施行为的必要充分条件中抽象出以言实施行为的结构。

第三章分析了谈话隐含。本章先介绍了格赖斯的谈话隐含理论。要理解该理论必须首先理解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他认为谈话的参与者必须遵守这样一条基本原则:在交谈中“按需要作出应有的贡献”(Grice, 1975: 45)。具体内容体现为下面四条准则:量准则、质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如果说话人违背了任意一条准则就好产生“言外之意”即隐含含义。如反讽、隐喻、换叙和夸张就是利用质准则产生的谈话隐含。后期格赖斯又将谈话隐含分为不根据特殊语境就能推导出来的隐含即一般性谈话隐含和必须从特殊的语境才能退导出来的隐含即特殊性谈话隐含。

本章的第二部分是布朗和莱文森提出的礼貌语言问题,该理论最核心的概念是面子“face”,人们有的行为时威胁面子的的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礼貌是通过言语表示对别人的面子的尊重,人们经常用消极礼貌策略和积极礼貌策略来减少对于说话人或听话人这两类面子的威胁。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还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准则。他认为话语越有利于听话人那么该谈话的礼貌程度就越高,而具体的准则则是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海姆斯的话语文化学,主要内容涉及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话语规则以及社会交往的膨胀理论。

第五章讲述的是谈话及其策略。谈话结构的研究工作是由Sacks和Jefferson开创的。该理论被称为Conversation Analysis。该理论涉及许多重要的概念,如话轮转换、相邻对、修正机制和话题。话轮转换系统包括两部分即话轮构造部分和话轮分配部分。相邻对以谈话双方分别接连发出的两段话语组成。如果应答语的范围与始发语相匹配,那么应答语的这个结构就是可取结构“preference organization”。而预示序列是一种可以识别的隐含着要终止谈话的话语,结束谈话要靠这种序列来协调啊。Sacks认为谈话话语的特征之一是存在着处理话轮转换失误的修正机制。而话题的选择、引入话题以及在谈话中发展和改变话题的策略是谈话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第六章探讨了话语分析的语言学途径。主要内容涉及课堂话语分析、衔接与连贯、话语标记、叙事话语和论证话语。第七章也是本文的最后一章关注的是跨文化交际,主要内容包括话语策略、语用失误和英语与汉语的语用差异如在称呼、问候、介绍、寒暄、告别、请求、询问、提议和道歉。

3.该书的评价

3.1 该书的优点

该书由许多优点。首先,该书从多视角研究话语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传统的分析方法是从语言本身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入发音、词汇、句法、篇章等。而本书并没有从这些层面入手而是从各个视角着手。这些视角主要包括语言哲学、社会语言学、人类学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等。其中言语行为理论从语言哲学角度入手,谈话隐含和话语文化学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从人类学语言学探讨了谈话研究。这些视角有助于人们从各个角度了解分析话语。而从各个角度的这种排版方式使该书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纷繁而不杂乱。同时这种编排方式充分体现了话语分析的跨学科性,在对每个理论和概念的讲解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其他学科的方法或理念渗透到了话语分析这个学科,这能真正有助于扩大我们分析话语的视野。

第二,该书在每一章节的组织中都先从辨析概念入手,给一些重要概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在具体的讲解时辅之以一定的例句来讲解分析的方法,能让读者更加透彻的理解话语分析的知识。

该书从各个角度阐释了话语分析,对概念的界定明晰,对方法的讲解透彻,让人们对话语分析有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读完该书之后,明白了要分析话语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选择了改角度之后,该采用哪些术语阐释文本。如如果选择了谈话隐含理论,就要分析文本中哪些话违背了合作原则,是怎样违背的,而这种违背产生了哪些隐含的意思,他如何帮助人们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性格等。

3.2 该书的不足之处

人无完人。这本书也有不足之处。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他对各个理论进行了全面地阐释,然而作者没有谈及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理论如何运用到具体的各个文本或文体的分析之中。我们是对该理论有了较为全面地了解,但并不是十分清楚该理论的应用。

4. 读后感

在所有的会话分析的理论中,我最为感兴趣的是第三章谈话隐涵理论和第五章谈话及其策略。在谈话隐涵理论中主要包括合作原则理论(cooperative principle)和礼貌面子理论,而谈话及其策略主要关注的是权力和话轮转换(power and turn-taking)。

4.1 谈话隐涵理论

我们先来看下合作原则理论。美国哲学家保罗.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原则旨在解释会话意义。他提出自然语言有其独特的逻辑关系。他认为会话的最高原则是合作,称为合作原则。在合作原则下,人们应该遵守以下四个准则(maxim),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违背准则就会产生会话含义。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即:

1)----violate the maxim—隐瞒他人而对准则的暗中打破

2)-----flout the maxim----说话人明显不遵守合作原则

而在具体分析文本时,我们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

1)有哪种准则被打破了,

2)是通过违背还是违反

3)违反的背后有无暗含意思,是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下礼貌和面子理论。礼貌指的是Model person为满足面子需求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人的言语行为本质上使一些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s)。讲究礼貌既是要“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也就是说遵守以下六条准则即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而在分析文本时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

1)礼貌是不是相互的?

2)人物是怎样做到礼貌的?

3)又是如何减少面子威胁行为的?

4)有没有不礼貌的例子?

5)如果有,又是如何实现的?

4.2 权力和话轮转换

话轮(turn)是Sack等提出的理论概念,Edmondson,W.(1981)用这个术语来表示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在会话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称为说话者的机会;二是指一个人作为讲话者时所说的话。 在刘虹的《会话结构分析》提出了两个衡量话轮的标准:一是,说话者是否连续,即在一个语法语义完成序列的末尾有无沉默。如有沉默,那么说话者的话就不止一个话轮。二是,是否发生了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如果发生,就标志着一个话轮的结束和下一个话轮的开始。

Sacks等认为话轮转换系统包括两部分即话轮构造部分(包括词、短语、分句、句子)和话轮分配部分(有两类:一是有现时说话人将下一轮话轮分配给所选择的下一个说话人的方法;二是谈话参与者自选为下一轮说话人的方法)。我认为如果说话人说的较长,即话轮构造部分为分句、句子等,那么这个人一般有较强的表达欲望,他总是在试图争取什么。而在话轮分配方面,自我选择作为下一轮说话者这种情况较为频繁地发生在低位平等的谈话参与者之间。话轮转换经常出现在话轮转换的关联位置(TRP)上。谈话的参与者们一般通过判定TRP或预测现时说话人可能说完话的时候进行自我选择。如果没有在TRP争取新一轮的话轮,强行开始,那么此人要不是太无礼,要不就是权力太大。所以我认为在文本阅读时应该注意1)现在的说话人在别人没有给参与者提供充足的TRP,他是否一直保持发言权;2)谈话的参与者有没有争取新一轮的发言权,他是怎么争取到的;3)谈话者有没有放弃发言区,他又是怎样放弃的。要更好理解话轮分配部分应理解预示序列。预示序列是一种可以识别的隐含着要终止谈话的话语,结束谈话要靠这种序列来协调。邀请预示序列、请求预示序列和宣布预示序列等。

话轮转换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话题。话题的选择、引入话题及在谈话中发展和改变话题的策略是谈话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谈话中经常出现的话题的特征主要有四个,即话题的提出、话题的确认或接受、话题的展开和听话人的评价。有时候双方都想把话题引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而出现“话题冲突”。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谁最后控制了话题。

Sack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对话中的一些基本特征,然而他对文学文本的批评没有直接的模式。中国学者俞东明在《英语戏剧文体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了话轮分析的模式,他认为该模式应包括五个以下方面:

1)话题的提出和控制

2)话轮的长度(说话者所说的单词的数量)

3)话轮类型:发话、反应(initiative or responsive)

4)话语打断(interruption)

5)话轮控制策略:预示序列 (pre-sequence, ) and space-making strategies

话轮替换模式与会话力量之间有明显而广泛的联系。他相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谈话中具有影响力的说话者拥有的话轮最多,所说的话轮最长,引导着双方之间的交流,控制着谈话的内容及谁什么时候说话,并且可以打断别人。所以这种分析方法一般都能体现出说话人之间权力的不平等。

一般说来,有权利或有影响力的人:

1)话轮最多

2)话轮最长

3)开始话题

4)控制话题

5)打断当期说话人

6)不用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称呼语

7)把话轮分配给他人。

在具体的文本分析过程中,应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对话,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即统计出每个说话人的话轮的数量,话轮的长度(平均多少单词),话轮的类型(是发话还是反应以及各自的次数),对话被打断的次数,话题转变的次数等。通过这些数量的对比分析,发现说话参与人权力的不对等,分析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从而从语言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文本的主题思想。这个过程也就是先确定语料,然后再description---interpretation---evaluation的步骤。

5.总结

我个人认为话语分析尤其是话轮角度非常好。它能让人从一个与传统文学分析方法不同的、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文学文本,它能用数据有力的说明人物之间权力的不对等,也能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虽然这本书没有将分析话语的理论与文本的分析相结合,但它能让读者对话语分析的基础理论有个清晰、全面地了解。事实上,这是一本入门的好书。如果对最基本的理论都不懂,又何谈用这个理论来分析文本呢。

参考文献:

刘虹,《会话结构分析》

俞东明,《英语戏剧文体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英语百人百论,1993。

王得杏,《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