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课堂中的话语霸权

正确处理课堂中的话语霸权(一)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伙伴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相遇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教育,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新的理念,演活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平等的合作者。

合作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的对话,意味着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此,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平等交往的场所。要真正做到把课堂的话语权还与学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建立起相互信赖的我—你关系。教师不仅要身体走近学生,更要把心贴近学生,这样,才能把自己当做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与学生一样有困惑,一同去研究,一起去收获。

其次,教师要改变自身的话语方式,采用学生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生活化语言,创设开放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同时为合作的展开提供操作的平台。

再次,在合作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以真实的、完整的人格亲临现场,以真诚的、开放的心态彼此相待。课堂中,当碰到自己不清楚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真的糊涂”,真心地向学生请教,就是碰到自己清楚的问题也可以“假装糊涂”,将解谜的过程推给学生,这样不但能极

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也就自然愿意把困惑向老师倾诉,愿意把自己的收获与老师分享。这一切唯有在老师放下尊贵的架子,坦然面对来自学生的挑战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时才会出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是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合作下,展开自主学习的场所,教师不应当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的漂亮词藻下淡化教师的职责。而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共同学习、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中,一步步奔向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

所以,必须要还话语权给学生。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在教师的暗示、努力下,首先让学生知道“我”在学习中的权利,并促其萌发自我维权意识,教会学生自尊和他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那么,即使学生在自由发言中出错了,也不会有学生讥笑、嘲讽,因为学生也知道人的学习就是在不断地尝试错误中前进的,表达我的所思所想和倾听别人的意见都是“我”的权利和义务。 摘自欧阳芬主编的《做专业的教师》

 

第二篇:快乐汉语课堂

快乐汉语课堂

新课程标准,为了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教学得兴趣,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汉语教师要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采用快乐教学法授课。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适时表扬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6?8?6?8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二、认真倾听激趣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学生终生发展延伸。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这种学生多讲、老师多昕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与渔”“操练捕鱼”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和热烈,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