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与调研讲座

http://acem.scu.edu.cn/new/images/logo.jpg

灾后重建与调研讲座报告

姓名:张永红

学号:2012141491168

班级:土木五班

日期:2014.7.9

                                            

一.(2014.6.30李碧雄老师讲授地震的发生机理及地震中的建筑结构)

在李老师的讲授下我了解到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从讲授中知道组成地壳的板块在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的边界区域因为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应力,当应力达到摩擦阻力时,地壳即会反弹至应力为零的位置,而板块在运动中相互震动,因此产生地震,地震又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地震,平时发生的地震大部分为构造地震。

从李老师的课件中我了解到在地震中,生命财产损失主要是建筑物的倒塌造成的,因此在结构设计时,要特备注意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反应特点。具体的反应特点有:墙体倒塌、弱柱强梁、连接处的破坏、结构布置不合理导致短柱的破坏等。有些建筑物直接建在断裂带上,因此地震发生时有些建筑物直接被撕裂,一般断裂带上的建筑物破坏的更为严重,因此在实际建造时要避免建在断裂带上。除此之外,地震发生时可能伴随着山体滑坡,整个山体滑移直接把建筑物埋在地下,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建造时要进行勘察,对山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再选址进行建造。下面几幅图为汶川地震中的典型的破坏模式。

第二层房屋直接被压溃,上层建筑直接压下来,旁边位于断裂带上的建筑整体坍塌。

处于断裂带的某民用建筑的破坏,注意到因为地震使得原本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建筑,因地基的相对运动,偏房高出正房好几米。

60d52696609e256abda1356368278000.jpg地震之后的建筑物倒塌情况,很多建筑物的年代

早,当时的规范不能满足抗震要求

某学校的教室破坏.jpg

某学校的坍塌,主要是预制板与纵向结构的连接薄弱处导

楼板坍塌

多层住宅的破坏或倒塌源于构造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

SDC10158

梁柱节点的破坏,规范要求抗震中强柱弱梁,而实际中表现为弱柱墙梁。

DSCF6342大量框架倒塌源于弱柱墙梁,造成严重的后果。

楼梯间本是逃生的重要通道,但在汶川地震中很多建筑物的楼体坍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DSCF4329地震时楼梯间的坍塌,学生逃生过程中伤亡惨重

绵竹汉旺某学校教学楼

体会:在地震多发的地区在设计时一定要按国家相应的标准进行抗震设防,同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达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目标。除此之外,还要合理的布置结构,具体表现为:

1.    如何实现强柱弱梁机制,目前国内的抗震设计规范对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有一系列的抗震加强措施,如对框架柱设计内力的放大调整等,希望达到“强柱弱梁”的设计意图。但从国内外历次震害及此次汶川震害的情况看,框架结构绝大部分破坏情况为柱端节点破坏,极少有梁端破坏情况,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柱截面普遍偏小,而框架梁截面偏大,同时由于有楼板作用,梁、柱刚度未能达到“强柱弱梁”(2)规范中对柱子的内力值进行了调整,采用了放大系数法,但实际设计中梁配筋经常存在超配的情况,加之楼板实际会与框架梁一起承担相当比例的内力,因此在实际的梁柱配筋情况下,梁柱的承载力未能真正达到“强柱弱梁。

2.    改进加强楼梯间的设计,进一步提高楼梯间构件的安全度。楼梯间本应是重要的逃生之道,但在汶川地震中楼梯破坏非常严重,因此在以后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应加强楼梯间的构造措施要求;另一方面,在进行设计计算分析时,要对楼梯间构件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

下图所示为几种典型的地震破坏模式。

二、(2014.7.2钟声老师讲授岩石、混凝土的破坏过程)

   钟声老师主要讲授了岩石、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及其信号探测、数值试验、光学信号特征、应力场、声发射及光学信号对比分析。

我们知道混凝土、岩石是土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材料,它的力学行为的研究对土木工程领域十分重要。混凝土、岩石是一种非均匀的材料,组织中有微裂隙,是典型的类岩材料,具有脆性性质。类岩材料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有1.如何对类岩材料结构的复杂性态进行描述?2.不同尺度的缺陷引起的裂纹的相互作用对类岩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有何影响?3.破坏形态是怎样的?4.破坏时会伴随哪些信号产生,能否成为破坏征兆?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方法可归结为如下三个:理论模型、物理实验、数字模拟。从老师的讲授过程中我知道破裂指:应力达到一定数值之后,引起材料某一部位内聚力的丧失,使已经存在的裂纹扩大,而破坏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失效的状态,通常金属材料的失效称之为屈服,而脆性材料如岩石的失效称之为破坏。工程中的破坏指构件不能承担赋予它的功能。对类岩材料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的:强度理论→发展到断裂力学,认识到仅仅靠强度理论不能很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考虑构件内部缺陷和荷载导致的损伤累积对构件性能的影响→损伤探测技术和疲劳试验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发现了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破裂不再被视为一种状态,而视为一种材料劣化过程。研究类岩材料的破裂就是研究它的破裂过程,它有以下特点:1.系统相互作用,岩石破裂之后,系统的稳定性就被打破了,整个系统的特性控制着破裂过程。2.岩石、混凝土是不断的同环境交换能量和物质的开放系统,都是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宏观系统,都有自己的演变历史。类岩材料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强度理论、本构理论、微细观统计力学。我们知道很多宏观的破裂现象是由微观的裂纹累积起来的综合表现,这些裂纹没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只能用统计规律来描诉。损伤力学的基本思想就是来描述材料在外荷载的作用下内部缺陷的存在使材料劣化的过程。

     损伤过程及其探测:目前一些研究已经显示出岩石破裂过程中会辐射电磁信号,这些电磁信号与含水量、破裂强度、加载率和破裂状态有关。此外,试验还发现电磁信号与声发射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市面上也有一些探测仪器,能够检测到这些信号。

类岩材料破裂研究的尺度问题:目前研究从组成类岩材料的矿物晶粒、胶结物以空洞、裂隙集合的微体,这个集合体是微观的平均,可认为包含缺陷。

类岩材料破裂应力场、声发射及光学信号的对比分析,主要来说明类岩材料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和破裂机制。

体会:通过钟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类岩材料的失效形式以及目前对它的研究状况,我对类岩等脆性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2014.7.7张新培老师教授汶川地震之后的思考)

    张新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分析、中小学砖砌体结构教学楼震害分析。

  1、从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多层框架结构震害表现为:对框架柱主要是柱头、柱脚处,柱身震害相对轻微一些,下图是一些在地震中的震害情况,各种各样的框架柱损害情况。

IMG_0297

二层框架柱头的严重损坏   柱头、柱脚均严重损坏

究其破坏原因有以下几种:柱端的混凝土开裂,箍筋没按要求设置,造成混凝土受到的约束作用没有,因而产生一裂就坏的现象。

IMG_0248IMG_0276框架梁的损害主要有梁端的损害、以及梁端和跨中均损

    

梁端的损害             跨中轻微损害

其原因还是有混凝土开裂、箍筋的原因及梁中部的构造原因。

未标题-1IMG_0300在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在地震中,梁柱节点的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框架梁柱节点损害

其它的损坏如楼梯的损坏在前文已经叙述,故不再赘述。

损害情况分析:箍筋是导致框架柱两端损害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混凝土。箍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箍筋加密区间距不均匀或局部箍筋间距过大或未按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加密钢筋,第二、箍筋锚固不足。因此在以后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楼梯损害的原因及改善措施在上文已经叙述。

天河广合 0什地五方02.汶川地震中砖砌体结构教学楼震害分析。在汶川地震中,许多砖混、砖木结构的教学楼遭受了中创,使许多学生量伤亡。                        砖木结构的纵墙开裂         内横墙倒塌引起屋盖倒塌

兴隆学校0

教学楼的纵墙开裂   

从上面的图片知道,砖木结构的破坏主要是山墙的倒塌导致屋盖塌下来。山墙破坏的原因主要是山墙平面内外缺乏有效的约束。平面内无圈梁、构造柱,平面外侧与木架没有有效支撑,如果要避免倒塌就要注意上诉地方。砖混结构的分析在前文已经叙述。

四、2014.7.9闫慧群老师讲授高层结构与减隔震

    闫老师首先给我们讲授了地震的发生机理,地壳在不断地运动中,各个板块之间因为运动相互挤压错动,引发剧烈的震动,称之为地震。近几年来,地震的活跃度越来越频繁,因此在新时期研究结构对地震的反应特性非常必要。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但在建筑抗震设计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在高层建筑中设置摩擦阻尼器,通过摩擦耗散地震能量,目前国内应用的较多的是基础隔震技术,它是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建筑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设置足够安全的隔震系统,由于隔震层的隔震、吸震作用,地震上部结构近似平动,结构反应的剧烈程度大大降低,能较好的抵抗地震。国内外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隔震技术是国内建筑抗震设计的新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样,当今世界有很多造型奇特的建筑,它们体现了人们审美的变化,但同时对结构设计人员提出新的挑战,造型越奇特,意味着结构布置面临的困难也越多,因此在新时期,结构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加以创新,才能使结构设计迎来新的春天。

总的体会:通过老师们一系列的讲座,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主要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特点以及各种措施来保证地震中的建筑的要求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作为一名在不久的将来从事结构设计的工程师来说,在大学时代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胜任以后各种各样的结构设计工作,推动国家结构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献上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调查与决策——《灾后重建中对口支援问题研究》

调查与决策——《灾后重建中对口支援问题研究》总第371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39期

灾后重建中对口支援问题研究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造成巨大损失,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按"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建立了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帮助灾区加快恢复重建。为运用好这一机制,促进"两个加快",我室组织力量先后到什邡、绵竹、都江堰、彭州、松潘、崇州等地调研,形成了如下报告。

一、主要进展

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要求,我省制定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实施意见》,对18个省市对口支援我省18个重灾县市的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一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18个对口支援省市的全力支持下,通过各重灾市州、各受援县市的密切协作和艰苦努力,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援建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一)对口援建项目进展顺利。各支援省市积极与受援县市协商,采取开工一批、准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办法,滚动推出援建项目,扎实做好后续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援建项目早日开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积极磋商、统筹协调,想方设法克服建设用地、建材保障等困难,在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加快援建项目的实施进度。截至20xx年11月底,各支援省市已经确定的对口支援项目3126个,其中:已开工援建项目2755个,占总数的88.13%;已建成援建项目1211个,占总数的38.74%。援建项目中确定的对口支援资金总额681.83亿元,其中已投入资金共计355.67亿元,达到总额的52.16%。

(二)民生项目成效显著。18个支援省市根据灾区的实际需要,积极帮助灾区编制实施规划,提供建筑设计和技术咨询服务,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和加固修复咨询工作。开展岗位培训,帮助灾区劳动力提高就业能力,积极组织现场招聘会,为灾区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积极开展支医支教活动,帮助灾区群众解决就医、子女就学问题,并组织力量帮助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抚慰工作,帮助灾区部分干部群众恢复心理健康。广泛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为灾区群众解决冬季御寒等问题。特别是去年,对口援建省市为灾区捐赠棉被202.1万床、棉衣裤298.6万件、其他衣物70.9万件,为确保灾区群众安全、温暖地度过灾后第一个冬季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灾区造血机能逐步形成。在双方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四川省开展了"感恩致谢、产业承接、投资促进、加快重建、加快发展"灾后重建大型招商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支援省市企业与我省受援地区已签约产业合作项目400多个,总投资1800多亿元。其中:广东省援建汶川签约70个合作项目、总投资357.85亿元,浙江省援建青川签约75个合作项目、总投资308.39亿元,北京市援建什邡签约54个项目、总投资666.86亿元,重庆市援建崇州签约110个项目、总投资322.3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实将促进灾区造血机能的形成。

二、主要做法

(一)各支援省市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对口援建工作。18个支援省市明确表示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举全省(市)之力,把灾区人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抓,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对口援建任务。各支援省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不顾灾区余震不断、道路险阻,先后亲临地震灾区视察灾情,研究制定对口支援方案。一是强化组织人才保障,建立健全对口支援机构。各支援省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对口支援领导小组,设立日常办事机构和前方指挥部,选派工作能力强、乐于奉献、作风过硬的援建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到灾区一线工作,帮助灾区抗震救灾,参与编制重建规划,制定援建方案,落实援建项目,组织援建项目的实施,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制定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援建工作规范有序。为使对口支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好项目、用好资金,各支援省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确保援建工作的有序推进。上海、湖北等省市制定出台了灾后重建项目管理规程、援建专项资金拨付流程和管理办法、社会捐赠资金归口管理办法、援建工程项目实行廉政合同书等规章制度,确保工程优质、程序规范、管理科学、干部廉洁。三是克服自身困难,坚持援建目标任务不动摇。20xx年下半年,灾后重建刚刚展开时,正是国际金融危机日渐蔓延和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时期。18个支援省市的实体经济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保增长的压力都很大。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坚决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急灾区人民之所急,千方百计保证资金需求,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援建进度,确保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

(二)我省积极主动,全力配合做好对口援建工作。20xx年6月18日,省政府成立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组,负责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并具体负责对口支援情况收集、问题调研、协调服务及日常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建立了省对口办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内部责任分工,建立了重大问题协调制度、日常工作联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办公室工作制度,为对口办规范、有序开展工作做好制度保证。迅速建立起与支援方、受援方、联系厅局、重灾市州等的工作联系。收集、印制对口支援通讯录,建立起通畅的联系渠道。建立了对口支援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收集、整理和报送相关信息,全面反映对口支援进展情况,为国家和省领导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及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二是协调解决对口援建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省主要省领导、分管领导通过主动上门走访各对口支援省市驻川机构,与18个对口支援省市驻川工作机构负责人座谈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对策措施。与此同时,我省对口办及有关部门积极奔赴各省市对口支援前线指挥部和受援县市调研,了解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就援建项目落实情况、对口支援方式、援建项目管理、建材供应、援建车辆免费通行等重大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及时向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汇报并提出建议,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督促责任单位及时解决。三是开展慰问、感恩致谢、重建招商等活动,为灾区产业重建创造条件。去年中秋、国庆节和今年"5·12"一周年前后,省委、省政府领导分别带队赴重灾区看望和慰问援建省市驻川机构的援建人员,去年下半年还到18个省市开展感恩致谢和重建招商活动,为灾后恢复重建创造有利条件。四是加强对口支援宣传报道。我省建立了对口支援工作网站,与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保持紧密联系,及时组织相关新闻报道,营造良好建设环境。

(三)援建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实效推进对口援建工作。18个省市根据自身的优势及受援方具体情况,经过援建和受援双方充分沟通、协商,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援建工作,整个援建方式呈现出灵活多样的鲜明特点。总体来讲,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采取以"交钥匙"为主的援建方式。即援建项目实施由支援方全面负责,工程竣工后移交受援方使用。如上海援建都江堰:在援建中注重突出"民生、公益、基础、功能",制定了充分符合灾

区实际的长远科学规划,始终坚持形态服从功能、建设服从规划、进度服从质量,确保质量第一,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优质工程、可持续发展工程,交出的工程都是人民放心的工程。河北援建平武:河北省将平武的龙安、南坝、响岩、平通4个乡镇重建作为重点,统一实行"交钥匙"工程,由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4市作业主,统一规划、连片重建,并负责项目招标、施工、监理等工作,最后将4镇新城整体移交给平武县。建立基金带动当地发展是河北援建的一大特色,河北省已提供的1亿元农房重建基金和1亿元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放大效用非常明显。二是采取"交钥匙"与"交支票"两者相结合的援建方式。这是大部分援建省市采取的做法。如辽宁援建安县就是实行以"交支票"工程为主、部分项目"交钥匙"的援建方式。凡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援建项目,均由辽宁援建方统一实施,此类项目总投资3亿多元。重庆援建崇州:既有"交钥匙"和"交支票"项目,又有合作共建项目。重庆市援建资金的70%由支援方负责安排援建项目和建设,建成后交付受援方使用;30%的援建资金由受援方按规划要求自主安排项目并负责建设,支援方参与监督。河南援建江油:实施的第一批项目主要由江油市政府或相关部门作为业主负责,今年实施的第二批项目则调整为"交支票"与"交钥匙"相结合的方式,即对于87个投资额较小的项目仍由江油市负责项目组织实施,而其他17个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的重点工程则由河南省相关部门作为业主实施。在采用前述两种方式的同时,援建省市高度重视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着力产业援建,增强灾区自我造血能力。如江苏援建绵竹:重点建设绵竹江苏工业园、高效农业示范园、汉旺无锡工业园。其中江苏工业园将建设成为绵竹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西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汉旺无锡工业园采取利用社会资金主导园区建设的路子,引进企业建立工业园区开发公司,由开发公司作为当地政府和援建方建设平台,利用优惠政策推进园区可持续发展。广东援建汶川:大力促进汶川的产业恢复,通过组织贸易合作洽谈会等市场化运作方式,与汶川县初步达成了建材、矿产、医药、旅游等方面超过30亿元的项目合作意向,漩口工业发展区恢复重建和广东-汶川工业园的建设项目正全速推进。浙江援建青川:制定了产业重建规划,提出"建设一个工业园区(川浙产业园)、培育两个特色基地(种子种苗、农产品加工)、构建三个绿色通道(农副产品、劳动力、旅游)、重建四个市场服务体系(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重建物资、农产品)"的基本思路,并为永久性住房建设以及恢复产业提供信贷担保。山东援建北川:将在北川建设北川-山东产业园区,以解决从老县城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安徽援建松潘:除了突出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现代高原新城外,为支持松潘的产业发展,安徽援建方和松潘县正在协商设立对口支持松潘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补助、贴息、奖励、担保等形式鼓励安徽企业参与和支持松潘发展,重点支持特色农牧产品养殖和矿产品加工,以及旅游市场开拓。

虽然对口支援工作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对口援建工作快速推进的问题。主观方面:部分受援地方对重建政策宣传不够,一些受灾群众对援建工作不够理解、配合与支持。客观方面:建材供应保障仍有困难,部分道路保通难度大,部分项目因城镇布局调整而影响了援建进度,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次生灾害和气候条件影响部分地区重建进度,山区县乡重建用地困难,等等。上述问题,需要我省有关方面和支援省市认真研究、密切配合,尽快加以解决。

三、主要启示

(一)坚持集中力量,因地制宜。对口支援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体现,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同时又不搞一刀切,充分发挥18个兄弟省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央统一领导和协调,将赈灾任务分解到各省市。18个兄弟省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灾区重建为己任,为受援地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无论是重建规划的设计,援建模式

的产生,还是产业发展方案的出台,都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援建方和受援地两方的实际。举全国之力,聚万众之心,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二)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作为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是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民生优先则是贯穿于对口援建方方面面的一根红线。18个兄弟省市的援建工作,都强调把保障民生作为对口支援的基本出发点,从灾区群众的生活生产需要出发,尊重民愿,体现民意,优先解决与灾区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优先考虑帮助解决灾民住房等生活急需的条件和设施,优先启动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竭力让灾区群众安居、安定、安全、安心,共享援建和发展成果。

(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对口援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政府既要责无旁贷地主导,又不能大包大揽,应尽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重建的积极性,并提供参与的便捷通道。鼓励社会参与,利用市场机制,不仅能够集聚更多的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还可以有效地减少腐败和投资浪费。

(四)坚持长期合作,促进共赢。对口支援必须切实调动双方积极性,充分发挥援建省市与受援地的各自优势。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在全面恢复和提升灾区综合竞争力的同时,探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双方谋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互利共赢。例如,双方在开拓两地市场,促进经贸、物流和旅游合作,加强人才、技术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已经取得成效并将大有作为。又如,长三角、珠三角的援建方给我省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在体制改革方面学习了成都城乡统筹改革的经验。在此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创建更为紧密的交流合作,促进长期合作。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抓紧完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我省各受援市州和县市,要严格按照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范围以及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目标任务的要求,不提过高要求和标准,积极与各支援省市协商,尽快完善剩余援建项目的实施方案,并抓紧落实。同时,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各受援地方要加大对重建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受灾群众更好地理解、配合与支持援建工作,充分调动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进一步协助做好援建项目的前期准备、质量管理和施工保障工作。我省各有关部门、各受援市州和县市要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省市的技术力量优势,进一步加快援建项目规划、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加快项目审批。积极做好征地、拆迁、施工道路、施工用水、用电等配套工作,努力为援建项目尽早开工创造条件。加强安全、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援建项目建设规范、施工安全、质量可靠。切实做好人才、建材、配套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工作,进一步组织好建材生产和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和临时干预,确保重建的需要。

(三)进一步加强对口援建省市的联系和沟通。继续坚持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对口支援省市驻川机构座谈会,加强信息报送、沟通和交流,及时反映对口援建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组织开展支援方和受援方之间、援建省市之间的经验总结和交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调研、强化服务,共同研究、协调解决援建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同时,要继续做好对口援建省市人员来访、来川接待服务工

作,切实关心对口援建干部、建设人员的生活情况,主动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

组长:萧少秋

副组长:李季

成员:李辉(执笔)胡科茂 叶全

刘福敏(执笔)王喜梅

(提供单位:

发布时间:2009-12-15 录入用户:admin-swzy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