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重建调研和工程报告

 

     

 

  

    地震灾后重建调研和工程报告

  

                            姓名:

                                专业:

                                     学号:

        日期:

  20##年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难以估计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一瞬间天堂变地狱,成为国人永远的痛。近几年来大地震也是屡见不鲜,20##年10月31日20时2分,台湾花莲发生里氏6.7级地震,20##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2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对于间接经历了芦山地震的我来说,地震给人带来的第一感觉就是恐惧和慌张,面对地震灾难,只有去认识和了解,合理设计和修建房屋,才能将地震损失降到最小。

  地震简介

板块边界运动形态使得板块边界地区的地壳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应力,一旦超过他的抵抗阻力时,地壳即会错动反弹至没有应变的位置,板块在运动中相互摩擦而震动,这就是地震。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换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我国主要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四川的地震主要集中在龙门山地震带上。地震主要分为四大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地震。

  地震危害

纵观历史,每一次大地震都给人类的生命,身心,生活方面带来巨大的损失。地震的突然性和预报技术欠发达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随着城市化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水泥等的应用也增加了地震的危害性,同时,地震对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方面造成的破坏也是难以估计的,煤气管道破裂,大型储气设备被震毁,容易引发城市火灾,可见防震形式十分严峻。地震也给个体带来巨大的伤害,除了死亡群众外,大地震过后都会产生大量残疾人,他们承受着身体的痛苦,虽不至于失去生命,但他们生活却变得异常艰难,经济陷入窘境,除了物质和躯体伤害外,还给人心理造成了了巨大的冲击。在地震失去亲人或者自身致残都可能导致价值信念,性格等的改变,引起社会不安定。最后,地震最基本直观的破坏:房屋倒塌,道路破坏,地表破坏(山体滑坡,堰塞湖等)。

  如何减轻地震危害

下面就要讨论如何减轻地震所带来的危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提高预警能力,选择合适建设场地,提高工程结构抗震能力。

 一. 提高预警能力。在大地震发生几秒后发出警报,抢在地震波到达之前为人们留出可能的逃生时间,这是地震预警希望做到的。地震预警,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地震预测与地震预警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在地震发生之前进行,后者在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进行。地震预警系统并不能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但它能在地震发生之后,告诉那些可能受到影响地区的人们地震波到达的时间。例如北京的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7秒内发出地震预警警报。但是,因为法律层面的空缺和成本问题,地震预警系统在推广方面遇到了问题,这是亟待解决的。

  二.选择合适的建设场地。地震的发生会使建筑物遭到严重的破坏,地震中的地质运动会直接使建筑结构发生破坏,而且地质条件也是建筑物破坏的一个原因。所以在抗震的预防中,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场地做好认真的选择。
  1) 应选择对抗震比较有利的地理条件,比如地势开阔、地质坚硬的土地,这样在地震的过程中,地基土的沉陷程度就会小一些,就会有效的阻止建筑物的坍塌现象。
  2) 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比如地质较软、容易液化、河岸和山坡边缘以及状态明显不均匀等地段。如果建筑物建设在上述地段,一旦发生地震,建筑物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是倒塌。当然在无法避开的情况下,也要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
  3) 不应该在危险的地段建造房屋建筑物,危险地段就是指在地震中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陷等自然灾害并发的地段,那样就会加大地震对房屋的破坏程度。另外,建筑场地土的刚度大小和土的覆盖层的厚度也是影响建筑物受震害的主要原因。大量的研究调查表明,土质越坚硬,被盖层越薄,建筑物受震害的程度就会越小,反之则会越重。

  三.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对汶川地震的灾后调研来说明。

   1) 砌体结构:汶川地震时,乡镇自建房倒塌大多由于没有正规的设计和施工,墙体薄,砂浆强度低,导致墙体承载力很低,无圈梁和构造柱使得房屋整体性较差,这些因素使建筑物容易在地震中倒塌或破坏。位于绵竹的三层民房大多预制板间无连接,无构造柱和圈梁,墙体布局混乱,荷载传递路径不明确。多层砌体住宅破坏来源于构造不合理或施工质量问题。此外,大量教学楼倒塌,由于窗间墙承载力低,延性差,预制板楼盖在调研中发现层数越高的楼受地震破坏越严重,构造合理,施工质量过硬的砌体结构完全可以抵御大地震。鉴于砌体结构仍是广泛使用的结构形式之一,高烈度地区应严格控制砌体结构的层数和高度,应将城镇建筑纳入国家标准规范体系,并加以落实,严禁无圈梁和构造柱等结构缺陷。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柱上下端出现塑性铰,现行规范要求“强柱弱梁”,而受损结构则表现为“强柱强梁”,另外大量框架结构破坏倒塌源于“弱柱强梁”。“弱柱强梁”高估了梁端的内力,低估了梁端的实际承载力,轴压比规定高,导致柱子过细,梁柱承载力极差偏低。短柱是框架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短柱的破坏程度明显大于其他构件,短柱的成因大多由于设置填充墙,短柱因为刚度大吸收地震作用大,,而且变形能力小。所以要在规范中加强对竖向刚度变化打的量化控制。并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尽量避免形成短柱,否则应保证短柱的承载力和延性。

  3)混合结构:结构体系混乱是导致大量混合结构破坏的关键,钢筋混凝土梁柱和砌体墙体混合称重时,因两类结构刚度的差异,加之荷载传递路径不明确,底层破坏严重。汶川地震中大量该类建筑倒塌或严重破坏,建议在高烈度地区禁止使用。底框抗震砖墙过渡层普遍破坏严重或完全坍塌。目前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不能反映地震作用下过渡层实际受力状态,建议在现行规范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过渡层的抗震承载力和延性。

  4)在汶川地震时,楼梯的坍塌导致学生在逃生过程中伤亡惨重,很多教学楼其他部分屹立不倒,唯有楼体坍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板凳式楼梯的破坏程度比较严重,大量的折线形梁式或板式楼梯在折角处严重受损。在新建施工中,施工缝处普遍发生剪切破坏,建议改进施工方法。地震作用对楼梯的影响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楼梯对整个建筑物空间的抗侧力作用,二是地震作用对楼梯构件设计的影响。由于楼梯是地震时重要的逃生通道,建议相对于主体结构,提高楼梯间的抗震水平。对于抗震表现不佳的楼梯形式应进一步研究,提高其抗震能力。

  总体来说,我们要重视抗震概念设计。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考虑对抗震有利的建筑选型和结构布置,避免软弱层和薄弱层,协调好结构刚度,质量和强度的关系。注意结构的整体性。高烈度地区应严格控制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

 地震来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发生。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建筑物,构造物受到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分为12度。3度,少数人有感;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摇摆;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房屋破坏,水坝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破坏。所以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的最好方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在室内避震时,身体应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室外避开人流,不要拥挤乱涌,不要随便点灯火,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地震时注意的5条注意事项:

  1)保护家人和自身的生命安全,地震的剧烈摇摆约1分钟左右。请躲在结实的桌,台等下面,保护头部。

  2)地震时应立即关闭火源,若起火应马上灭火,关闭火源能防止灾害扩大。应养成习惯,及时小地震也要关闭火源。

  3)不要慌乱跑到室外,胡乱的跑到室外很危险。认真确认周围情况后,再从容行动。

  4)打开门以确保出口,混凝土建的公寓等,有时会因为地震的摇动而使房门歪斜而打不开,请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5)在室外应保护头部,躲开危险物体,在室外遇到地震时,应注意围墙倒塌,窗户玻璃或招牌掉落。应道安全建筑物中或空旷地带避难。

 

第二篇:大门调研报告(1)

小学校门及入口设计

调研报告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学

设计题目: 雅安灾后重建某小学校门及校前区设计

学生姓名: 刘砚

         学    号: 201412010130

调研对象: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北门级西门

指导教师: 张哲

20##年5月16日

目录

一、大门的概念......................................................... - 2 -

二、从风水学角度看大门......................................... - 2 -

三、校门的案例......................................................... - 3 -

1.手绘“建筑老八校”校门(图片)................. - 3 -

2.现场调研实例:................................................. - 3 -

(1).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北大门.................. - 3 -

(2).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西大门.................. - 5 -

(3).优秀小学校门设计................................ - 6 -

四、结语..................................................................... - 7 -

小学校门及前区设计

摘 要】 大门是建筑及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特点的建筑类型。作为校园的入口建筑,校门的构成元素,校门的职能范围,校门的环境关系,校门的影响因素等都在不断的变化及延伸。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及历史,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对于灾后重建小学,校门更加承载着学校更多的精神及寓意。

关键词】  灾后重建小学   布局   功能   交通   形式    审美 

一、大门的概念

“门”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是分割有限空间的一种实体,它的作用是可以连接和关闭两个或多个空间的出入口。从建筑的构成上来说,他界定了两个空间和连接两个空间的建筑物。

按装置可分为外门与内门。

二、从风水学角度看大门

从风水学角度来看,大门是建筑的总出入口,是人和气出入的咽喉。正如古风水书所云:“阳宅首重大门者,以大门为气口也。”大门若开的好,常年会紫气东来;大门若开的不好,轻者诸事不顺,重则犯煞遭殃。

大门的三个最佳方位:

一是开中门,也称正城门或朱雀门。建筑以门前为明堂,如果前方有一宽敞绿荫、广场、池塘、停车场等,即为有明堂。门适宜开于建筑前方中间。

二是开左门,也称青龙门。如住宅前无明堂,则以开左方门较佳。因为左方为青龙位,青龙为吉。此外,风水学以路为水,如果宅前道路右边地势高,左边地势低,地气以右方向左方流去;或大门前方有街有走廊,右方路长为来水,左方路短为去水,上述两种情况宜开左门来收截地气,称为“青龙门收气”。

三是开右门,也称白虎门。风水学一般以开右门(白虎门)不吉。但如果大门前方有街或走廊,左边地势高,右边地势低,地气从左方向右方流去;或左方路长为来水,右方路短为去水,此两种情况宜开右门来收截地气,称为“白虎门收气”。

三、校门的案例

1.手绘“建筑老八校”校门

 


2.现场调研实例:

(1).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北大门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北大门坐落于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位于交通干线之上。此处交通发达,距离商圈较近,周围有密集的车辆及人群。

校门前有约20×6m禁止停车区域,保证了校前区的宽阔及行人安全。进门后左右两侧分别为一片荷花池供观赏,同时与校门和谐相应。

校门、校前区及进门后的荷花池、学府广场等都严格遵循轴对称。中轴对称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把对称性与空间艺术形式合理地融合起来,使建筑本身既富有美学表现力,又顺应力学规律,这样就可以使建筑最终达到适用、安全和美观的目的。

校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门卫值班室。门卫室门宽1.6m,门高2.3m;室外窗高为1.2m,室内窗低距地面0.9m,方便门卫坐与窗口向外观察。(如图3-2)

门卫室为两层,一楼为值班室及卫生间。卫生间尺寸约为2×2m。二楼为休息室,设有桌椅及床。

(2).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西大门

川大望江校区西大门临马路较近,车流及人流较多。校前区有约14×5m禁止停车区域。进入校门后,为两条双行道,两侧布有草坪及绿植。双行道中间设有站岗处,可用于门卫站岗、收费、登记等用途。

校门两侧设有各设有门卫值班室,各为一层。门高2.1m;室外窗高1.1m,室内窗低距地面1m。

不同于北大门的中国传统古代建筑对称美,西大门为现代主义风格,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简洁。体现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简约和实用,但又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3).优秀小学校门设计

3

 以上三所小学采取永久式顶盖。不同于多数大学采取对称式设计,选择流动的线条,为家长等候学生提供方便,同时也使观赏者感到放松愉悦。具有小学校门的特点。

均设有大小门。大门用于学生上下学,大人流通通道;校门用于小量人流,周末节假日可只打开小门,方便通行。

都设有简单大方的门卫值班室。将校训校徽等题写在校门墙上。

四、结语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及相关资料查阅,本着“灾后重建,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小学大门及周边环境、与校园文化、城市特点、经济技术间关系进行考虑。

针对天全县仁义乡中心校情况,设计风格应简约、大方、美观,风格统一,应体现学校的性质。注意学校主出入口大门、警卫室外立面及大门两侧部分围墙设计,并体现出入口大门、警卫室外立面及大门两侧围墙三者相互关系。校门风格要与学校设计方案统一,处理好校门及校前区车辆人流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