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视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手机电视发展趋势的市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元器件的体积日趋变小。于是,人们开始考虑将许多种不同的电子产品融合在一个手持终端中,手机成为了其中的一种终端选择。人们将MP3融入手机,满足了人们听觉的需求;将数码相机融入手机,满足了人们对图像获取的需求;现在人们希望能将电视接收功能也融入手机中,满足人们的视听享受。

二、调研目的

了解消费者对手机电视的认知和电视手机业务的兴趣,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为电视媒体、移动通信运营商及手机终端设备生产企业提供市场信息。

三、调研方法

采取网络调查方式,通过网上问卷手段来收集信息。采取整群抽样,按相等比例在31个省级市抽取50000个样本单位。

四、调查范围

全国31个省会城市,调查对象是18至45岁年龄段的上网者。

由于网络调查对样本控制的局限性,因此,调研结果的可靠性上存在一定误差,此结果仅供相关产业部门参考。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电视手机业务在20##年后将会有飞速发展

目前的电视手机业务主要集中在流媒体手机。根据赛迪顾问对国内智能手机终端的销量监测数据,20##年智能手机销量为132.6万部;20##年销量为255.8万部;20##年第一季度的智能手机销量为79.1万部,全年的销量为575.1万部。其中可以支持流媒体播放的智能手机约占88%,即20##年与20##年大约共有730万部智能手机可以实现流媒体播放。

单位:万户


图1   中国电视手机用户数发展预测

在今后的几年中,流媒体电视手机用户数会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增加而增加(图1),20##-20##年随着3G牌照发放、广电与通信网络的进一步融合,以及20##年奥运会的影响,流媒体电视手机用户数会有飞速上升,相应的市场规模也会扩大(图2)

单位:亿

图2  电视手机市场规模发展预测

另一方面,我国移动数字电视标准还未正式出台,新型电视手机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实现商业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最近两年内,其起步发展比较缓慢。赛迪顾问预测到20##年左右新型电视手机标准的整体技术水平会相对成熟,初步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并且在随后的几年中会缩小与流媒体电视手机用户规模上的差距。

(二)潜在消费需求很大

电视手机业务在未来几年内的高速增长也会同期带动终端产品的发展。随着移动运营商对流媒体业务的推广,手机用户对支持流媒体播放的手机终端的需求也会相应地增加。对于新型电视手机而言,可以实现的功能会高于手机原本的通信功能,在经过起步阶段以后,发展速度将高于现有流媒体手机的发展速度。

在针对电视手机的潜在使用行为的调查中,有超过88.82%的消费者选择了“希望试试看”,只有4.88%的消费者表示对电视手机没有兴趣。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消费者对电视手机的期望很高,并乐意尝试。因此,电视手机需求潜力很大。

(三)手机电视业务任重而道远

1.应用技术尚未完善

目前,全球共采用了三种移动数字的电视标准—DMB—T,DVB—H,ISDB—T。基于这三种标准,电视手机的实现方式也有三种,但是每种方式目前都有其各自的限制。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用户对目前的三种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并不敏感,认为未来最具发展前途的实现技术,三种技术各自占到30%左右。而用户比较关心的还是终端的价格和节目内容的价格,在问题的七个选项中,这两项分别占到19.77%和32.02%(图3)。对于手机电视的评价,有超过60%的用户认为是“很有前途的无线应用”;19.77%的用户认为在最近的1~2年比较难有作为;只有8.38%的消费者不看好这项业务。

手机电视业务的商业应用除了受到网络传输的限制外,在终端产品上也尚未成熟。手机电视使用单独的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软件即可播放,但由于软件提供厂商都是针对不同的手机开发不同的视频流软件,导致各手机之间相互不兼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而DMB—T型电视手机终端产品目前只有三星和LG推出的屈指可数的几款型号。DVB—H型和ISDB—T型的终端产品在技术上落后的就更多了,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一款DVB—H型电视手机。

2.产业政策尚不明朗

不同于先前的音乐、收音和计算功能,手机对于电视节目的接收涉及了两个自身已经高速发展的产业。在国内,这两个产业有各自的监管机构和行业约束政策。

20##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意见》中,广电总局表明了积极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立场,要求“积极跟踪广播影视科技和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大力开发对广播影视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新产业”。“手机广播、电视手机、移动电视、宽频电视”等,这些新媒体也被认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增长点。可以说,《办法》是目前在移动电视和电视手机领域相关度最高、针对性最强的一项监管政策。虽然其具体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还有待检验,但已经表明新生的移动电视市场不再是监管的空白地带。虽然广播电视行业与通信行业在政策监管上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交叉,但在具体的实施中,移动通信企业与广播电视企业处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似乎还是在各自开展各自的业务,各自组建各自的网络,双方并没有进行过深层次的接触。

3.运营模式尚未确定

对于移动电视而言,主要有两种商业模式:一类是移动电视的广播商业模式,目前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上安装的移动电视就属于这种模式,其主要收益来源于广告;另外一类就是电视手机的商业模式,所提供的内容主要满足个人的兴趣需求。基于以上两种商业模式,可以引申出两类运营模式。

广播式电视手机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完全的广播式节目传送模式,就是将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终端变为手机终端。在网络传输上,可以完全脱离移动通信运营商,由广播电视运营商自己独立完成。用户只是将这种电视节目作为现成的广播节目来收看。主要收入来源于用户的开通费用和广告费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完全被动地接收信息,和人们平时收看电视的方式没有区别(图4)。

图4  广播式电视手机传输过程

点播式电视手机运营模式

点播式电视手机是现在“SP---运营商”合作模式的一种延伸。在电视手机业中,提供内容服务的SP,需要经过国家广电总局的审核通过,用户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定制由SP制作的电视节目,用户掌握对节目内容的选择权。这种模式的赢利方式与现在各种数据业务的赢利方式相同。需要协调的因素比较多,并且还会涉及电视节目内容的版权问题。

在国内,电视手机业务还刚刚起步,运营模式和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各个相关的利益群体对产业发展的倾向也不尽相同。广播电视运营商更倾向于第一种模式,与用户端的交流更为直接一些。而移动通信运营商希望能够通过通信网络来完成电视手机的传输,同时认识到通信网络带宽的限制,也愿意与广播电视运营商一起合作。因此赛迪顾问认为,这两种运营模式将同时存在,主要的区别将集中在内容的针对性和提供形式上、

六.调查结论

2006一20##年随着3G牌照发放、广电与通信网络的进一步融合以及20##年奥运会的影响,电视手机用户数会有飞速上升。

不论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制造商,在针对电视手机业务的用户消费行为调查中,消费者对能在手机中实现电视节目的视频播放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未来潜在的巨大市场使得各大厂商跃跃欲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视手机未来的发展,需要产业链,甚至整个产业生态系统中各个厂商的共同努力,克服技术、产业政策以及实际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电视手机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关于手机APP的市场调研报告

关于手机APP的市场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孔秀华、彭结梨、苏超文、阮仕杰、、吴志慧、林唯勤

(一)前言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手机应用的火爆起源于APP store,归根到底是因为苹果的整个产业布局和运营,现在全世界大量的APP,有来自大公司,工作室,也有个人开发者,太多的应用,让一个可怜的APP在发布之后,立即消失在茫茫应用海洋里面,如何更好地对自己开发的APP做好推广显得至关重要了,当然,你开发的应用首先是一个不会让用户所摒弃的(简单粗暴的除外)。

手机应用市场从20xx年在全世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苹果产业圈的迅速崛起,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迅猛发展,从国外到国内,各大平台,各大手机厂商,数以万计的应用开发者,代理商,广告商,运营商,渠道商都围绕着APP应用展开博弈,市场到处充斥着对手机互联网未来的期待。

(二)市场分析 1、当前市场环境

(1) 20xx年手机App市场状况可以用两个词语概括:遇冷和洗牌。

(2)手机应用经过快速发展之后,正陷入多重尴尬:手机应用同质化加剧,已经从“长得像”:使用方法、内容提供等用户体验,发展到“想的都一样”:设计理念、运营模式等原始创意的雷同。并屡现“刷粉”、“僵尸应用”等损害行业发展的现象。

2、竞争环境

App开发竞争严酷已成红海 :“App刷票”,近来移动互联网领域一个炙手可热的新名词。意指由专门的团队在苹果App Store这类软件商店中,通过使用大量账户下载和评论某款应用,使其排名迅速攀升。“App刷票”背后则是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

3、发展前景

APP市场巨大移动应用预示着新经济时代到来。随着苹果IOS和谷歌安卓两大智能移动平台操作系统的流行,APP(智能手机中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市场正进入加速发展期, 只要企业真正适应用户需求,找到用户“痛点”,APP产业未来盈利前景将是乐观的。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xx年1月份,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台

式电脑的3.80亿,手机已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说明APP具有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也催生了众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开发者进入移动应用的开发领域,app市场潜力巨大。

(三)市场推广和营销 APP推广指是一种通过手机应用推送、传播的移动应用推广方式,所传播的信息影响受众者的意识、态度以及行为从而形成营销结果。由于APP推广具有网络媒体的一切特征,能够随时随地接受信息、分享信息,所以它比互联网信息传播更具优势。APP推广主要有以下的特点:成本低、用户粘性、精准营销、品牌实力、随时服务等等。

我们通过做调查问卷了解到手机APP推广的相关数据,以下是我们的调查问卷的结果: 在我们的调查用户之中,

超过80%的受访者是智能手机用户,说明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是相当普及了,所以手机APP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

其中有21.69%的用户对手机APP非常了解,超过72%的用户对手机APP比较了解,只有不到7%的用户是对手机APP不了解的,说明当前大众对于手机APP的了解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大多数手机用户平时经常使用的手机APP数量都在10个以下,这说明真正受欢迎的手机APP是不多的,很多手机APP的推广力度都不够,而且手机APP的实用性和吸引力都不高,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多加努力;

超过66%的手机用户是通过手机内置或者购买手机时卖家预装才接触到这些手机APP的,有38%的用户是通过朋友推荐接触到手机APP的,超过75%的手机用户都会通过自行摸索下载手机APP,只有不到5%的用户是通过弹出来的广告接触到这些手机APP的,说明当前手机APP的推广方式还需要不断改善不应该过分依赖广告;

对于手机APP的下载方式,有接近80%的手机用户主要是通过PC上的手机管理软件来下载手机APP的,有10.84%的用户会通过手机APP应用商店下载手机APP,有9.64%的用户会直接上手机APP的官网下载手机APP,这说明大多数手机用户都是因为担心手机流量而选择通过PC来下载手机APP,在我们中国消费者中会直接上APP应用商店下载手机APP的用户还是比较少的,也有用户是通过直接上手机APP的官网下载APP的,主要是担心从其它地方下载到的手机APP是盗版的或者有其它很多不安全因素,所以手机APP的安全性还有待提高;

如果下载的手机APP需要付费下载,只有8.4%的用户觉得是合理或者非常合理的,有43.37%的用户觉得是不合理的,有48.19%的用户要看情况决定,这说明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喜欢免费下载的手机APP,比较难以接受付费下载APP,如果有免费版的肯定不会选择付费版的,这是大多数手机用户的心态,所以手机APP最好是提供免费下载会比较受欢迎;

对于要付费下载的手机APP,60.24%的手机用户可以接受的合理价格是1元以下,39.76%

的用户可以接受的合理价格是1到10元之间,没有人愿意接受下载10元以上的手机APP,看来手机APP的价格不可以定的太高,否则消费者很难接受;

对于当前使用的手机APP,有1.2%的用户表示一点都不满意,有57.83%的用户表示一般,有40.96%的用户表示满意,但是没有用户表示非常满意的,这说明当前手机APP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还需要不断努力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对于手机APP的发展前景,有63.86%的用户认为前景非常好,有34.94%的用户认为前景一般,只有1.2%的用户认为没有发展前景,所以大多数用户还是很看好手机APP的发展的,未来手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多数用户认为手机APP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主要在于扩大交友圈、扩展学习渠道、方便工作、给无聊的生活增添色彩以及其他的,说明手机APP给我们普通手机用户带来的用处还是很大的,以后还可以做的更加强大;

我们的受访者认为手机APP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在于界面设计简介大方、运行速度快、功能多样化、通用性增强和推广力度欠缺等方面,说明当前的手机APP还有很多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需要更加重视手机用户的需求和喜好,才可以做出更加受欢迎的手机APP。

以上就是我们的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反映的一些问题,只是希望对于手机APP的推广和改进有一些建设性的作用。

手机APP的推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利用微博

微博是所有能近距离沟通大量用户的最佳方式,没有之一。同时微博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视。所以,给你的应用注册个微博帐号,同时留心那些微博上的意见领袖、话题制造者、评测网站之类的帐号,尽量和他们取得联系,这是APP推广最常用的方法。

免费效应

对应用产品进行限时免费促销同样是行之有效的APP推广手段,GetJar推出了“GetJar+”这项试点工程,让开发商供应无广告、无注册要求或其他附加条件的高级应用,然后GetJar会付钱给开发商,在某一特定时段,将这些应用无偿供应给网站访问者,并通过在线广告收回成本。

投放广告

网络广告对推动流量、提高知名度都很有效。

A.PC网络广告:硬广、富媒体广告、搜索广告等。

B.移动广告:最早比较知名的是google Adwords的移动版,但是之前一直受限于移动网络的发展,随后google收购Admob,从而开始了移动手机网络广告,当然我们应该还看到的是Apple的iAD迅猛的发展。国内做的移动广告平台也很不错,应用可以通过应用使用形成的网络里面去进行APP推广,这样的好处是,精准匹配用户群。付费方式可以按照

CPM、CPC、CPA进行付费。[4]

合作推广

换量互推主要靠推广者的人际关系,并需要在开发者应用里能推荐其它的应用或站点,通过一比一的换量方式进行互推,结果也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此类推广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应用开发者间的互换带来的浏览量并不均等,那便存在持续合作的风险了。

付费推广

付费包括内置付费推广、按量付费等模式。

在App还没盈利的初始阶段,大量的付费推广并不明智。首先,做好基础推广,包括利用微博、免费效应、投放广告灯,其次做好创意推广的营销策划,最后赋加付费推广,针对部分个别应用的盈利模式好,值得投入推广成本的项目,付费推广是最快的推广模式。 APP营销 是App能否获得广大用户下载和注册使用,并最终成功的重要因素。App营销的渠道包括应用商店、广告联盟、手机应用媒体、手机应用论坛等。

以ios APP为例:

最有效的营销手段:刷榜、限免、aso优化、换量,特定类型产品可以利用好微博营销。用户除了付费之外,另一个价值就是传播,大部分产品(除了社交类产品)属于用户只会因为产品的质量而去传播,本身要求比较高,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设置门槛要求用户分享。 应用运营前做哪些准备:

(1)ASO(应用商店优化)准备

应用权重可能的影响因素:应用使用状况(打开次数、停留时间、留存率)新应用,或者刚更新会有特殊权重,下载状况,评论数,评星。

关键字匹配:影响搜索结果的要素:标题(255字节),关键词(100字节),收费插件,开发商,汉字算一个字节,可以把竞争对手的品牌词都列进去,描述内容对搜索结果没什么影响。

(2)LOGO优化:logo是对点击率影响最高的因素,直接影响产品能走到的高度,工具类以纯色为主,主色2-3种,如果有生活中的物品做参照再好不过了,立体和质感很重要,游戏类以人物头像进行突出。

(3)AppStore详细页优化:

描述,显示五行,前三行最关键,对用户转化有一定影响,和大部分渠道合作会要求在描述前面加上他们的信息,虽然可惜,但是不能吝啬。

截图,突出核心功能点并加上一些描述,不要单纯只是画面截图。

评论,通常来说评星数会是评论数的3-4倍(除非应用内有引导用户区appstore评论),虽然评论务必得刷,但是不要刷太过了。

(4)开辟应用推荐,无论在什么位置,但一定要有,这是资源交换的筹码。

(5)设置收费,刚开始的收费让运营的余地大很多。

正式上线之后:

(6)刷榜:在上线之后刷一点收费版,造品牌,让业内和用户都看到你,在之后的合作会容易很多,据说解决网先刷后付,不过价钱略贵,这个我没有操作过。[3]

(7)发码:同样是造势的,投稿并提供码给测评站发文章,和佐佐卡,搞趣之类的做发码活动,不会有太多直接下载,但是对后面铺垫很重要。

冰点降价:和发码同一类型,网易有做冰点。

(8)限免:真正的战斗开始了,限免无疑是真正的第一波带量的渠道,所以选择好合作方比较关键,的限免第一阵营几家:搞趣,iapps,苹果园,软猎,网易。

推送力最强的是搞趣,尤其是他们的特约,如果产品好的话,冲榜肯定没问题,但是他们要求比较高,所以和他们的商务搞好关系很重要,其他的几家联合限免效果也都还不错。

(9)资源交换:主动给渠道商一些资源位,能帮助你在和他们的沟通中获得更多主动,刚开始你能提供的量肯定是很少的,所以就谈按天算吧,换量比较麻烦,一般也不是特别乐意做。

(10)广告投放:做过一轮限免后资源交换后,有钱的可以开始做广告投放,好的渠道不多,有米,多盟,admob算是比较优质的了,尽量按cpa来做,能谈到3.5块就很不错了。

手机APP营销的成功因素:

第一条因素:赠送其有价值有特色的服务或产品。 在所有的广告当中,最强大的词就是免费,当年的360,hotmail都是这么起来的。

第二条因素:如何让传播更加方便快捷。 在当今社会化媒体的时代,百度分享,加网的分享,通通要用上。必须要精简你的营销信息,让他便于传播,一定要是文本格式的。才能像火一样迅速燃烧起来。

第三条因素。利用他人的善意的动机。你一定要搞清楚别人为什么要复制你的信息,传播你的信息能带动他人的什么欲望?一定要把你的营销策略搞清楚,并建立在共同的动机上面,那么你就成功了!

第四条因素:利用现有的人脉和圈子。据研究资料表明,每个人都有50个高质量的人

脉可以利用,只要你喜欢社交,你的50个当中又能生出多少个。。所以说 世界是很小的。要学会把你的信息传播给你的亲朋好友,就能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

第五条因素:提前准备相当的服务器,因为病毒营销式的背后会给你带来很多的流量,可能将挤垮你的服务器,那时候流量就白白丢失了。

第六条因素:病毒式营销要学会借刀杀人,利用别人的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 写一些新闻投稿到大型的网站上,一则新闻就能引起数百家媒体和网站的转载,并造就成千上万的读者。利用别人的网页成为你的营销利器,消耗的是他人的资源而并非是自己的。

(四)盈利模式

App的市场已经快要爆炸了,开发者如何捞钱?运营者如何掌握最新的商业模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也许有人会问App的商业模式不就是〝收费〞或〝免费但附广告〞这两种?,当然不只这么简单。所以光是收费或免费,其实都还有种种衍生的组合。而这些不同的组合与变化,正是创业家与开发者得以由其中获利的方式。

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创业路并不好走,尤其是只做app市场的企业,需要更快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才能不被吃掉。谁也不能一直烧钱!

模式一:单纯出售模式

单纯出售模式是最单纯的盈利模式,即开发者制作App,透过App Store或Market销售给使用者。在这种模式中,根据“单价×销售量=总额”公式,将单价或销售量或两者同时提高的方式,使所得的销售额极大化。但假如某个App对特定族群来说是很有用的,但对于大众来说也许不具吸引力,那么即使以降低价格的战略也难以赢得市场,相反,把价格定高一些,并组合促销策略,透过正确的宣传方式,如广告、人员推销等将App的相关信息适时、准确、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市场,虽然销售量有限,但是因为单价够高,整体销售额也许更有利。且因为单价高,之后还有打折促销的空间,进一步吸引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抢便宜。 模式二:广告模式

广告模式,即APP开发商通过网站向广告投放主收取相应的广告费用以盈利。这种单纯的盈利模式,关键是提高网站流量,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愿意支付登告广告费用。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在广告主与开发者之间,通过Apple或Google这两大广告代理投放平台,开发者为使用者提供所求的App应用程序,吸引大量的使用者登陆网站下载应用软件,使广告商被其中大量的人流量所吸引而愿意在App网站上支付广告费用。所以,这一模式的获利主要就是靠广告,因此要为使用者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尽可能冲高App的下载量以吸引广告主眼球。所以如果可以结合使用者有需要的服务例如信息或情报,一来需求已经存在,二来广告媒合效果也会更明显。

模式三:收入组合模式

收入组合模式,又称“带路鸡”模式,是单纯出售模式的延伸,即为借由其中一两项特别便宜的产品以吸引消费者上门,再顺势同时卖其他的产品给消费者。这种模式的本质是提高店门的人流量。在App的领域中,开发商通过提供免费App应用程序下载,吸引使用者眼球,使大量使用者在网站逗留时,将与之功能相关的应用程序罗列在使用者眼前,提高使用者的消费欲望,使使用者愿意付费购买开发者开发的多款App应用软件。这种产品组合模式为了让使用者了解更多APP软件信息,更多的是组合广告促销模式。

模式四:持续推出更新附属功能模式

持续推出更新附属功能模式,是指在主程序之外,持续推出可以额外付费下载的附属功能,如游戏的新场景或是拍照软件的新滤镜效果等,让收入可以持续增长。这是经过APP软件引入期之后,赢得了大量使用者青睐,从而延伸软件主程序功能,或是丰富或是完善,使体验过主程序的使用者愿意付费下载主程序新的功能。同样的这种模式也可以让主程序的费用是$0,再搭配广告模式,或是运用收入组合模式的心理效果。

模式五:月租费模式

月租费模式是指只要使用者持续使用,随着时间流逝就要定期付出费用。或者说,使用者在持续使用App时定期支付金额给开发者。这种模式的变形也许绑的不一定是时间,而是使用量。而订阅内容也会是可以运用此一模式的方式。

模式六:二次运用模式

二次运用模式可以理解为开发者开发的App产品A销售给某些使用者之后,重新组合或修改为产品B之后又可以卖给另一批使用者。真实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漫画杂志定期会把其中的连载集中再推出单行本,因此卖杂志时赚一次,卖单行本时又赚一次。而这种模式在App领域除了内容之外,也可以成为持续推出更新附属功能模式的变形。例如游戏在持续推出新场景(持续推出更新附属功能模式)后,隔一段时间再把其中比较受欢迎的场景组合之后推一个特价包,借以吸引尚未下载的另一批顾客。

模式七:平台媒合模式

平台媒合模式是指开发者的App提供的是媒合使用者与企业,而除了App的功能之外,也可以借用其他网站的API甚至user graph,例如LBS服务就可以发展出这类模式—媒合在地商家与正好人身处当地的消费者。对于商家来说,平台媒合模式比起单纯的投放广告也许更加精准,因此甚至愿意投资更多的预算。

模式八:代为开发模式

代为开发模式是指开发者纯粹做代工开发,帮有需要的企业制作。这也是相当单纯的模式,就是帮有需要的企业代为开发App,虽然可能营收有限,但是可以作为维持组织固定营收的方式之一。甚至有机会与上述的模式四、模式五、模式六混搭运用。

模式九:授权模式

授权模式是指开发者使用由其他内容供应者授权,使用其内容作为APP的内容。内容与信息不一定要由开发者自己产生或者只能使用open的内容,也可以以取得授权的方式与其他企业合作,同样的,此一模式也可以与上述的模式四、模式五、模式六混搭运用。 总结:无论是一次性的出售亦或是持续性的提供使用,都有赖于App本身能为客户带来的潜在价值。如何向顾客表达产品特点,如何提高品牌附加值,是App开发商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在当今App产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逃离“红海”,发现“蓝海”,用新理念为客户带来新价值是App开发商的成功之路。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手机APP的市场分析、市场推广和营销以及其盈利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大致了解到了当前手机APP各方面的情况,希望对于手机APP的运营和发展会有一点点建设性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