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廊坊师范学院 李荣敬

摘要:这是一名在校女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来访者由于认知偏差导致内心焦虑,宿舍关系紧张,无法专心听课,学习效率明显下降,社会功能受到影响。通过对该来访者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解释和分析,并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角色扮演等方法对该来访者进行咨询,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认知方式过于绝对化,并加以改正。经过四次咨询后,其焦虑情绪消失,和舍友关系有明显好转,学习状态得到改善,咨询效果明显。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认知失调、焦虑、合理情绪疗法

一、 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来访者:李某,女,22岁,汉族。家住唐山,父母务农,爷爷早逝,奶奶五一去世,有一弟弟,家境一般,家庭和睦。李某现为外语系专接本一年级学生,学习刻苦;五官清秀,身体发育正常,家族中无重大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李某出生在唐山一农民家庭,家里两个孩子,她和弟弟,一家人幸福和谐。父母都很孝顺,受父母影响,李某自小也很懂事孝顺。奶奶卧病在床,父母一直陪在奶奶身边精心照顾,她也经常帮奶奶洗衣服、洗床单,给奶奶喂饭,村里人都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家里没有发生过重大变故。但是来访者性格有点内向,不愿与人多说话,也不愿意向别人透露自己家里的事。来访者在学习上也很刻苦用心,高考失利只上了个专科学校,但是经过努力顺利接本,学习依然很刻苦。

3、精神状态

来咨询时,李某穿着整齐,但是面容憔悴,情绪不太稳定,看上去焦虑,内心体验痛苦。

4、身体状况

学校体检无重大躯体疾病,一个多月来以来时常很晚都睡不着觉,食欲下降,偶尔出现头痛症状。

5、社会功能

学习效率下降,不愿与人交往,在宿舍里变得更加沉默,宿舍关系紧张。

6、心理测验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总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超过SAS标准分分界值15分,属于中度焦虑。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总粗分48分,标准分60分,超过SDS标准分分界值7分,属于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去想,舍友说那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总觉得舍友话里有话,感觉很委屈,心里很痛苦,情绪稳定不下来,偶尔会头痛,晚上老是失眠,休息不好,上课无心听讲,自己简直要崩溃了。

2、个人陈述:

五一的时候奶奶去世了,因为在家办理丧事比其他同学晚回校一周,我只和导员请了假,并没有和宿舍的人说,回来后我也没告诉他们奶奶去世的事。有一次在和一舍友吃饭时,她问我五一怎么回来晚了呀,我就跟她说了奶奶去世的事,但是她却说:“哦,你奶奶去世了呀,我怎么没看出来呀!”当时我就问她什么意思,她说没什么意思,只是随口一说,但我特别气愤,总觉得她是在说我不孝顺,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在家里别人都是夸我很孝顺的,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心里特别难受,总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是个不孝顺的人,我问过她不知多少遍了,她还是说没别的意思,我就是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要这样说我,这段时间以来我的状态一直很差,上课老是走神,晚上经常失眠想这件事,我现在实在是崩溃了,很痛苦,希望您能帮帮我。

三、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1、咨询师观察到的:

来访者走进咨询室时,衣着整齐、得体;面容憔悴,在谈话过程中情绪有些激动;尤其当讲到奶奶去世,同学说那句话时,很伤心,失声痛哭,但谈吐逻辑清晰、自制力完整,有很强的求助愿望。

2.同宿舍同学的反应:

李某对事挺爱较真的,很固执,有时候挺小气的,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学习成绩很好,也很用功,上进心很强。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资料的收集,该来访者目前状态如下:

(1)精神状态:焦虑、抑郁。

(2)生理功能改变:睡眠质量下降,偶尔头疼

(3)社会功能状况:学习效率下降、宿舍人际关系紧张

对该来访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刺激引起的,来访者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抑郁、焦虑、痛苦等);

2.来访者的不良情绪持续一个多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来访者的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功能未严重受损,但效率下降。

4.内容未泛化。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来访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短,而且问题只局限对舍友的那句话上,并无明显泛化,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症相鉴别:

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而该来访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为常形且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身体状况良好,无家族精神病史,生物因素不明显

2、社会因素:误解了舍友说话的意思,与人沟通交流不顺畅

3、心理因素:来访者较内向,性格敏感、遇事较真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来访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调整来访者的认知,帮助其正确理解舍友的意思,缓解不良情绪反应,促使其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学会宽容、理解他人,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通过同来访者协商,决定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来访者的焦虑症状。

1、原理与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就是: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来访者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来访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本案例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似乎是由于舍友说话不友好,对自己有意见才导致了焦虑的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是来自来访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所引起的,比如,来访者存在:“她说那句话就是说我不孝顺”,“凭什么那么说我呀我一直都很孝顺的”等一些不合理信念。因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减少或消除其消极情绪和行为。

2、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⑴来访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⑵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访者;

③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①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④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

3、咨询的时间与费用:

(1)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2)咨询收费:校内咨询不收费。

(3)心理测验:校内测验不收费。

七、咨询过程

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与来访者的沟通和对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与来访者协商决定咨询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1、咨询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诊断阶段。

第二阶段:咨询阶段。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

2、具体咨询过程:

(一)第一次咨询

时间:20xx年7月1日

目的:

1、收集资料;

2. 建立积极信任的咨询关系;

3. 确立来访者的主要问题;

4、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测验并初步进行心理诊断;

5、与来访者共同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定,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向来访者强调咨询内容的保密性原则。

2.与来访者进行摄入性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来访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3、与来访者协商后进行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4.反馈心理测验结果,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与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

5.与来访者经过认真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

(二)第二次咨询

时间:20xx年7月8日

目的:

1.进一步巩固咨询关系

2.让来访者理解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及治疗过程。

3.引导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使来访者认识到自己存在着不合理信念,才是导致她现在的烦躁焦虑情绪的直接原因,并引导来访者改变其错误认知。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角色扮演法

过程:

1、咨询师向来访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原理和工作程序。并举例说明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模型

2、启发、引导使来访者认识A、B、C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谈话(节选)

咨询师:同学说“你奶奶去世了,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来访者:我觉得她是说我不孝顺。她的意思明摆着是在说“你奶奶去世了,怎么没有看出你悲伤呢?”没有悲伤那肯定是不孝顺呢,孝顺的孩子奶奶去世一定会很悲伤的。我觉得很委屈,我对我奶奶这么好,你凭什么说我不孝顺呢?!也觉得气愤,你怎么能这么对待我呢?! 咨询师:那你觉得你舍友的话还有没有其他含义呢?

来访者:没有。

咨询师:那我们现在再把当时的场景复演一下好吗?你扮演你的舍友,我扮演你本人,你演得越逼真越好,希望我们能真实地还原当时的情景。希望你能好好体会一下你舍友说话的意思好吗?

来访者:好吧。

(情景再现:来访者和舍友正在餐厅进餐。舍友突然问了一句:“你家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怎么晚回来这么长时间呀?”答:“我奶奶去世了,耽搁了几天。”问:“你奶奶去世了,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呢!”来访者反问:“你这话什么意思?”答:“没什么,我只是随便一说。”)

咨询师:恩,演得很不错。你觉得咱俩的表演和当时情境相似吗?

来访者:恩,还行吧,当时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咨询师:那你刚才饰演了你的同学,有什么感受吗?

来访者:我现在觉得她好像也没有讥讽我的意思。(低头)我现在也搞不清楚她到底是什么意思了?(沉思)

来访者:我问过她好多次了,她到底什么意思。她总是解释说没有别意思,只是随口一说。但我总觉得她说的不是真话,后来我又问过几次,都说没有别的意思。后来我把她给问哭了,她拉着我的手连声说:“求求你别问了,真得没有别的意思。”可是我(沉默)…… 咨询师:你似乎还不太相信她.

来访者:恩。我还是觉得她是在说我不孝顺。我本来以为过几天就没事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想到她那句话就难受,总在想是不是宿舍人都像她那样认为我不孝呀?我觉得自己没救了,我完了。我真想快点把自己医好,我想要原来的我。我真得很无助,您一定要帮帮我。我总担心自己好不了。眼看考试越来越近了,我心情一直也没有调整过来,看不进去书,心里好难过,只能眼巴巴地干着急。

咨询师:看来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

来访者:嗯,我特别怕别人议论自己。尤其是怕别人说自己不孝。我们老家有一个人由于家庭矛盾骂他父母,当地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他,都说这人是“畜生”、“浑蛋”。我爷爷去世得早,我奶奶把我爸爸抚养成人,让他成家立业,又把我带大,我能不孝顺吗?我父母孝敬老人在当地都是出了名的。

咨询师:嗯,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奶奶去世了,你一定很悲痛。

来访者:嗯,我心里非常难过,(眼泪夺眶而出)所以我晚回来一周,怕心情太坏了影响学习,也想在家多陪陪我爸妈。回来后我就装着没事人,该干什么干什么,没有料到出了这样的事。(啜泣)

… …

3、布置家庭作业

(1)让来访者回去后,先找宿舍的其他人或者自己平时要好的朋友谈谈,假设那是别人的一段经历,问问他们会觉得说那句话的人是什么意思。然后写下来,反复体会。

(2)当来访者再因此事烦恼、焦虑时,自己用角色扮演法-空椅子技术再次还原当时的情景,反复体会舍友的意思。

角色扮演法是指咨询师要求来访者扮演特定的角色,借以了解来访者的内心冲突或外在行为,为来访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空椅子技术是指在角色扮演中,借助两把椅子来解决人与人之间或人头脑中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

具体做法是:让来访者坐在一把椅子上扮演自己,然后再坐到另一把椅子上扮演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和反应,再接着坐回自己的位置体会他人的评价与反应,直到得出一致的结论或评判。

(三)第三次咨询

时间:20xx年7月15日

目的:帮助来访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帮助来访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通过分析发现,来访者对舍友的话存在不合理的理解才导致了他情绪的困扰。

谈话(节选)

咨询师:经过一周时间的练习,你对舍友的话有没有新的理解呢?

来访者:回去后我认真的完成了你给我布置的作业,我问过其他同学了,他们好像并不像我那样认为,他们大都觉得是那个人是把痛苦掩饰起来了,没被发现而已。然后我经过反复情景再现,也越来越觉得好像舍友真的没有别的意思了,可能是我多想了。

咨询师:看到你有这样的进步我很高兴,你挺聪明的。(微笑)

来访者:微笑

咨询师:其实导致你这段时间情绪失落、焦虑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此,是你在对舍友说的话的理解上出现了认知的偏差。

来访者:这让我和她的关系变得很紧张,在来咨询之前我恨不得见到她就想问问她她那样说到底什么意思,现在她总是在躲着我。

咨询师: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事情的症结所在了,我相信你们会回到从前的,你是个聪明人。给你讲个故事吧:相传有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盐,为了两个儿子,老太太整天愁眉不展。每逢晴天的时候,老太太就唠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喽!”于是为大儿子发愁;每逢雨天,老太太则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呀!”于是为小儿子发愁。一来二去老太太整天愁眉苦脸,日渐憔悴。幸亏遇到一位智者点拨了这位老太太:

“晴天好晒盐,你应该为小儿子高兴;雨天好卖伞,你应该为大儿子高兴。只要你转念想想,还有什么可愁的呢?”,这么一想,老太太果然变得快乐起来了。

来访者:微笑,点头。

… …

布置家庭作业:

1. 写情绪困扰日记,具体内容包括:日期、诱发事件、不合理信

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得出合理信念、情绪的变化

2. 征得那位舍友的同意,好好和舍友谈谈自己前后对她那句话的

理解和内心的感受,争得舍友的理解和原谅,恢复正常的舍友关系。

(四)第四次咨询

时间:20xx年7月23日

目的:进一步巩固咨询效果,强化已树立的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法 测量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对求助者已树立的合理信念予以进一步强化,对其取得的进步作出积极评价

2.和求助者共同探讨对“孝”的理解,更有助于其放弃她的不合理信念。

3.测量数据:

(1)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总粗分36分,标准分45分,焦虑症状消失。

(2)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总粗分30分,标准分37分,抑郁症状消失。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来访者:

谢谢您这段时间以来的帮助与鼓励。在您的陪伴下,我现在感觉轻松多了,我和舍友关系也恢复了正常,再也不去纠结那句话了,现在想想自己当时真傻;现在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恢复了平静,情绪也平稳了,感觉自己好久都没像现在这样放松了。

2、来访者舍友:

李某总算放过了我(笑),听了她那天和我的谈话,我现在挺能理解她的,我们的关系有重新好起来了,我们又能像往常一样一起吃饭了。

3、心理测验结果:

(1)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总粗分36分,标准分45分,焦虑症状消失。

(2)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总粗分30分,标准分37分,抑郁症状消失。 测验表明:该来访者的焦虑情绪和由此引发的抑郁情绪都得到显著改善,二者都恢复到了临界值以下的正常水平。

4、咨询师评估:

通过电话回访,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目标:来访者彻底了消除其不合理的信念,生活恢复正常,和舍友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和谐。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第一版。

[2]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第一版。

[3]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第一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