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实训报告

成本管理会计实训报告

一、 实验名称

成本管理会计实训

二、 实验目的

《成本管理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实训目的是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熟练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成本管理会计实训,可以强化我们的动手能力,使我们能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熟悉现代成本管理会计工作各环节的内容,熟练掌握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加深对成本会计理论的理解,提高专业兴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实验内容

我们这次的成本管理会计实训主要是上机进行软件的模拟。

上机实训的内容包括七大块:第一,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实训;第二,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实训;第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实训;第四,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实训;第五,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实训;第六,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实训;第七,综合实训。

具体内容如下:

四、实验原理

会计专业是应用型专业,成本会计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成本会计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针对企业中不同的生产特点、组织形式、管理要求,进行综合成本核算与分析,以便学生真正掌握成本核算的具体内容。

五、实验过程

☆我们这次的实训时间短、内容多,虽然在实训周之前已经上了几次上机课,但是我们的任务仍旧很多。因而,我还有一些实训没有及时完成。

☆每做完一题都可以查看当题成绩

☆上表所列的是我这次实训的完成情况。有一些由于系统的问题没有得到满分。如一些要加¥没加,不要加的¥却要加。

☆由于时间紧张的关系,老师没有开放第八块内容

☆当然,在这一周的实训中,我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成本管理会计本身就比我们以前学的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要难,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我们而言,直接就用软件来模拟的实训,着实加大了难度。在做第一章的时候还觉得很轻松,没什么难的,而且比起前两个学期的会计手工模拟,更显得轻松了。然而越到后面就越觉得难了。首先是眼睛的疲劳,每天要对着电脑6个小时左右,而且全是数字;其次就是本身的题目越来越多、越来越难。越往后面做,就越觉得自己掌握的太少,翻书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还要不断地请教老师和同学。比如说在做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实训时,直接分配法倒是轻松地拿下来了,但是一次交互分配法却像一只拦路虎一样。其中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实训耽误了我很多时间,好不容易把题目弄懂了,也算出了答案,结果提交答案的时候,系统提示仍有错误。我想了很久也找不出出错点,请教了老师也没能发现错误。最后在同学的帮助下才发现是基本生产车间的金额小计中,根据合计应该是70629.38,但是输入这个数据会出错,应该输入70629.88才对。当然,这是系统的问题,类似于这样的系统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四舍五入和我们常用的方法就不一样。

☆另外,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两个最大的问题。第一,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掌握的不是特别的牢固。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也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第二,我在做实训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在写记账凭证的时候,不是忘了画线就是忘了写羊角,在填写账簿的时候,也常常忘了用红笔标注。这些都是不熟练和粗心的表现。

☆虽然在实训周结束前,我并没有完成所有的任务,但是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加深了我对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解。

六、心得体会

☆经过一周的实习实训,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可以说,成本会计是对一个人的耐力与细心的高度考验,从数字计算到报表输出,再到数字分析,每一个过程都是哪么的复杂与繁琐,所以一定养成细心做事的习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周紧张的实习,使我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了现代成本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加深了对成本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更加熟练,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鉴于鄙人才疏学浅,认识上有许多不足,要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真正结合仍需加强训练,并投入更多的实践。

 

第二篇:成本管理会计第三次讨论小组报告

净亏损=-775万元

4.计算两种成本法下净收益的差额,并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所得税=100*25%=25

完全成本法:净收益=100-25=75万元

变动成本法:净收益=-775-25=-800万元 差额=875万元

完全成本法是按准则要求编制报税用的,按完全成本归集产品料工费和期间费用,最后是“以存计耗”(所有成本最后全部凝结在存货项目上)用期末数减期初数倒挤出本期存货成本; 而变动成本法把所有成本费用一并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了;于是两个差的部分就在于未销售出去存货凝结的固定成本上面,一般情况两个表的利润差额都是单位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数。

5.结合本案例简要说明完全成本法及现行要求按完全成本法对外提供会计报表的优点及缺陷。

缺点:掺杂了人为的计算上的因素,使得利润的多少、销售量的增减不能保持相应的比例,因而不易为管理部门所理解,不便于为决策、控制和分析直接提供有关的资料。

1.关于利润与产销量的联系

采用完全成本法算出的利润多少与销售量增减不一致,无法促使企业注重销售,根据市场需求以销定产,避免盲目增产。

2.关于决策分析

采用完全成本法,无法提供创利额这一指标,揭示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无法进行量本利分析,为企业短期的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提供所需数据。

3.关于成本管理和业绩评价

由于完全成本法讲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给成本管理带来了问题:

一是固定制造费用的分配增加了成本的计算工作量,影响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是产品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划分,使成本控制工作变得复杂;不利于各部门业绩的评价。

4.关于企业的短期决策

因为在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时,其利润的变化理应同销售量的变化同向。但是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的多少和销售量的增减不能保持相应的比例,因而不易被人们理解,不利于短期决策、控制和分析工作,甚至会片面追求产量

优点:

1.鼓励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

因为产量越大,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会越少,从而单位产品成本随之降低。

2.有利于编制对外财务报表

由于完全成本法得到公认的会计原则的支持和认可

3.符合公认的会计原则

完全成本法是从价值补偿角度计算成本的,不论是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都计入到产品成本中,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耗费,因而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便于编制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核算中确定盈亏的重要依据。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次讨论小组报告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次讨论小组报告

临时工工资 1,760

小食品销售成本 1,180

座位票价及数量:

单价 6 元的座位 200 个;

单价4 元的座位 500 个;

单价 3 元的座位 300 个。

上座率为50%,各档次的入座率是一致的

其他收入:

小食品销售额每月为 3 880 元。

节目单中广告带来收入 3 360 元。

外地访问团演出及收支情况:

演出 25 场,愿意将其一半戏票的收入来交付场租。

估计 25 场演出中有10 场可满座,另外 15 场入座率为 2/3。

票价比剧院平常出售的票价每级分别降低 0. 50 元。

剧院管理委员会照常支付剧院的空调及灯光费和剧院雇佣的全职工作人员及演员的工资。委员会估计小食品销售和节目单的销售水平不会有变动。

要求(1):从财务角度考虑,剧院管理委员会是否应该接受访问团的请求?

请用相关的计算加以说明。

承租前:

收入=(6x200+4x500+3x300)x50%x20+3880+3360=48240元

支出=2800+1650+5150+8000+1760+1180+4800+17600=42940元

利润=48240-42940=5300元

承租后:

收入=(5.5x200+3.5x500+2.5x300)x(10+15x2/3)x1/2+3880+3360=43240元

支出=5150+8000+1180+4800+17600=36730元

利润=43240-36730=6510元>5300元

所以可以接受访问团的请求,予以承租。

要求(2):假设如预测的那样访问团承租的 10 个场次满座,请问委员会要达到下面的目标,剩下的 15 个场次入座率应为多少?

保本点(P191)也称损益平衡或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费用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达到当月的保本点:

设入座率为X。

则有(5.5x200+3.5x500+2.5x300)x(10+15X)x1/2+3880+3360=36730

解得X=42.56%

即剩下的15个场次入座率应为42.56%。

和当地剧团演出的利润水平一致:

设入座率为X。

(5.5x200+3.5x500+2.5x300)x(10+15X)x1/2+3880+3360-36730=5300

解得X=62.19%

即剩下的15个场次入座率应为62.19%。

要求(3):还有哪些其他非财务的因素影响委员会的决定?

1.政策因素

该剧团的节目是否符合当地的法规政策,因为不同地方有着自己特色的地方法规,比如宗教,民族等方面的条例,委员会在决定是否接受剧团请求时,应该综合考虑。

2.社会因素

因为该剧院是由镇政府所拥有,是属于公共文化机构,应该为本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如果该剧团及其节目不为本镇居民所喜欢和接受,则应该考虑拒绝剧团。

3.剧团资质

主要是看剧团是否符合剧院接受外来剧团演出的条件,以及该剧团是否有能力保证每场演出的进行。

4.外地访问团的声誉情况如何

5.行业风险因素

6.经营风险因素

7.管理风险因素等

知识点归纳:

完全成本法: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完全成本法又称“全部成本法”、“制造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广泛用于成本核算,财务报表)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广泛运用于成本管理会计决策)

(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二)产品成本以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由于成本构成内容不同,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产品成本总额和单位产品成本低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成本;而期间成本则正好相反。

(三)销货成本以及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次讨论小组报告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次讨论小组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