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资料

血流变报告单一般有2个低切粘度,1个中切粘度,1个高切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等指标。各项指标反映出血液的浓稠性,粘滞性;血浆粘滞性;血细胞聚集性和血细胞的凝固性。它们既是独立的指标,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一)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非一过性增高所致的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称为血液高粘滞综合征。一般分为五种亚型:(1)血液高浓稠型: 
多见红细胞压积增高;
意义: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表示血液浓而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山病等。(2)血液高粘滞型:全血粘度增高; 血浆粘度增高; 全血还原粘度增高; 红细胞压积增高;  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意义:常见于下列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脉管炎、肺心病、结缔组织疾病活动期、白血病等。(3)红细胞的聚集增强型:血沉增快; 血沉方程K值增加; 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 红细胞电泳变慢。如:脑梗塞、心机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红细胞的刚性增强型:红细胞的刚性指数增高; 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增高;如:镰状血红蛋白症、酸中毒症。(5)血液高凝固型:
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 血小板粘附率升高; 血小板聚集率升高;
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均增加。
 (二)血液低粘滞综合征:  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非一过性降低所致的血液粘滞异常综合征称为血液低粘滞综合征。如: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等。  一般来说,低切粘度和高切粘度的变化是平行的,但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可以有相反的变化,如全血粘度正常,血浆粘度偏高,建议医生让病人加查纤维蛋白原,血脂及其它血浆蛋白项目,以明确原因。如果低切粘度高,让病人加查红细胞聚集,血小板及血浆蛋白指标。如果是单纯的粘度增加,使用活血化瘀,输液等治疗方法。 与检验医学网血压、血脂、血管硬化度等指标相比,血液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特点是不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血液处于高粘滞的指标项目愈多,各指标异常程度愈高,意味着血液处于高粘滞状态愈严重,最终都会使脏器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可造成缺血、缺氧、酸中毒、出现微循环障碍。 
许多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出现之前,往往已引起若干血液粘滞因素增高,这标志着无症状病程已经开始。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进行综合分析,找不到明显的原因时,进行跟踪检查,尽可能查出潜在的疾病,进行早期防治。

1、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低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病愈重值愈低。

4、转铁蛋白(TF):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感染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5、胆汁酸(TBA):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

曾经发生过有一小孩,在门诊查血小板只有40×109/L,因此马上住院治疗,但住院后3天再查结果正常,因此患者提出“没有病还让我们住院,花了住院费,影响了上班工作”,提出赔偿。结果查找原因是由于采血时小孩静脉难找,采血不顺利,造成血液有部分凝集,肉眼又看不到微小凝块。这种微小血液凝集,造成血小板的聚集,计数结果偏低的现象。
为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护师采血时作到一针见血,采集顺利,抗凝要充分。2、实验室要仔细观察血液是否有凝块,结果偏低的结果要复查。
3、临床医生见到偏低的结果,要结合临床,与医学检验网临床症状、体征不相符时要复查。

目前血液分析仪已成为全血细胞计数( complete blood count, CBC)的必备仪器,它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提供了更多的相关实验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笔者就此提出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

1 购置仪器还是购置检测系统

1. 1 检测系统 按照过去的观念,添置设备就是按性价比来选购仪器。但是随着对检验管理的完善,政府对检验科开展的每个检验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卫医发〔2006〕73号) (下简称《管理办法》)指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什么叫检测系统?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明确指出:完成一个检验项目的检测所涉的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消耗品、操作程序、维护保养程序等的组合称为检测系统,若是人工操作,还必须包括操作人员。

1. 2 购置检测系统的重要性 检测系统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精密度、准确性和溯源性,但临床实验室对每一检验项目都做检测系统评价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厂商除了提供仪器外,还提供了配套试剂及配套校准品,也规定了操作程序,形成了可靠的有溯源性的检测系统。上世纪90年代美国FDA、欧盟有关部门己经明确规定,在申报产品许可证时,不再是一台仪器的认可,而是要整个检测系统的申报与www.med126.com认可。用户按规定的检测系统(即封闭系统)去检测病人标本,质量是有保证的。长期实践证明,只有形成固定的组合的检测系统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购单一的血液分析仪还是选购具有溯源性评价的检测系统,是传统与当今理念的区别,笔者认为选择后者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

2 操作人员的正规培训

2. 1 正规培训的内容 仪器要靠人操作,操作人员的水平将决定检测系统能否获得正确的结果,所以正规培训十分重要。目前的状况是:购买仪器后工程师很快来安装,一般都不做校准,也没有写详细的安装报告,仅仅教会操作人员简单操作,能打出报告就算数,最快的只有半天。显然这样的培训是不能达到要求的。由于操作人员没有受过正规培训,往往是只会操作不会校准,仪器日常保养也得不到保证,一般只在出现故障时才找厂家工程师。笔者认为正规的培训应该有:规范化的培训教材,正规培训过的教师授课和带教,应该讲授仪器原理、出厂性能指标、操作、校准、质量控制、结果分析、仪器维护和评价等,并作好岗前培训记录,经过考试合格发给上岗证。

2. 2 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由于血细胞分析仪使用单位面广,生产厂家多,各厂仪器型号不同,原理也不一定相同,笔者认为目前比较现实的办法是:仪器生产厂商应将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作为自己售后技术服务任务之一。通过培训的上岗人员应该掌握定期校准、分析质控结果、解释报告、日常保养、小故障排除等技能和书写仪器使用过程中的一切记录,这也符合《管理办法》对质量保证和减少仪器故障的要求。通过对客户的正规培训后,仪器返修率必将明显降低,达到供方与用户的双赢。除此之外,参照卫生部卫计发[ 1996 ]第216号《关于加强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规范对操作人员培训和管理,建议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有计划地实施一些对检验科常用仪器的统一培训与考试。

3 血液分析仪检测后的复检

3. 1 复检标准制定 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后的复检,国际血液学专家组推荐了41条自动CBC和DC的复检标准,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也对血细胞计数复检标准做了释义。自动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复检规则的制定,对我国各级临床实验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血液分析仪测定的结果仅仅是过筛而己,在目前我国还没有具体的复检标准的情况下,各实验室应根据仪器类型、型号以及工作人员知识水平拟定出符合实际的复检标准
 

,落实到岗位,列入操作手册( SOP,又称作业指导书)中,严格执行。除了镜下复检外,还应包括一些手工方法的验证。目前仍有不少单位没有执行复检。《管理办法》第五条提出了临床实验室要按照“安全、准确、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七项原则办事”,这既是行业准则,也是检验工作者的行为准则。按此准则,一个合格的检验工作者应该用高度的责任心做好血液分析仪检测后的复检工作。

3. 2 加强检验人员显微镜下训练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盲目依赖仪器的思想日益严重,大大削弱了显微镜下训练,以至体液中的红、白细胞也辨认不清,疟原虫漏检时有发生,报告中见不到红、白细胞

形态学的描述,连中性粒细胞毒性病变也从报告单中消失,漏检、漏诊、误诊的现象屡有发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显微镜下检查,仍是一种形态学检查的基本方法,在一些疾病诊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血细胞的形态检查仍然是CBC的主要内容,也是检验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应该通过常年的训练和累积,熟悉掌握。

4 合理使用三分群、五分类血液分析仪

五分类比三分群的血液分析仪增加了一些新的参数,特别是血小板计数更可靠,前者取代后者是必然趋势。但是目前也出现一些假的五分类仪器,应注意识别。选择什么样的仪器应结合科室的设置要求、仪器的价格和病人经济承受力综合考虑。目前不论是三分群还是五分类,其白细胞分类结果均为“初筛”,而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价格及消耗试剂的成本均较三分群血液分析仪高出许多,因此,如将三分群的血液分析仪校准好、管理好、认真操作、做好复检,在一些中小医院也是可以获得临床、患者满意的结果。现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比较多,群众承受能力有限,应坚决反对为经济效益而盲目求大、求洋的做法。

5 加强与护士招聘网临床的沟通

5. 1 提高检验报告的应用价值 血液分析仪所提供参数至少10余项,有的多达40余项,但不少临床医生只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量,对其他参数价值并不了解也很少应用,这是最大的浪费。为此,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学术交流,不定期地为临床科室的医生和护士举办专题讲座,帮助医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以提高检验报告的应用价值,使实验数据能真正用于临床的诊治工作中。

5. 2 加强自身学习与研究 检验人员不但应该会操作各种仪器获得数据,而且还应该懂得一些临床知识,熟悉各项测定结果的临床意义,才能达到与临床交流的目的。为此,检验人员必需加强经常性学习,扩大知识面,如:首先要弄懂血液分析仪每一个参数的临床意义及各参数间的关系,最好将自己在实践中的实例和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使交流更具有说服力。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调查制定适合本地区血液分析参数的参考区间。另外,新出现的参数,有些尚待进一步论证,或者扩大使用范围,这些都是很好的科研课题。通过科学设计、仔细调查、认真记录、数据处理及分析总结,不仅提高自己专业水平,而且成果可用于临床,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血糖监测的五个最佳时段
并不是所有时段的血糖监测都有必要,了解血糖全貌,只需记住5个监测时段。
第一个时段:测空腹血糖,可以看出头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第二个时段:测餐前血糖,可以及时发现低血糖,指导患者调整将要吃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药物的用量。
第三个时段:测餐后两小时(从吃第一口饭开始算起)血糖,许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并不高,但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已受损,受高糖刺激后反应较差,餐后血糖会明显升高。
第四个时段:测睡前血糖,可以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睡前血糖小于6毫摩尔/升,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大于50%。
第五个时段:测凌晨3点血糖,可以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因为夜间胰岛素缺乏可以引起空腹高血糖。
用胰岛素的患者,开始时每日血糖监测至少5次,达标后可每日2~4次;使用口服药的患者,血糖达标后每周

问:UF如果报告RBC阳性是否要用显微镜确认?如果RBC全部溶解,UF-100会怎样报告RBC?

答:UF作为尿有形成分检查的筛选工具,主要特征是快速定量、准确提供许多临床有用的信息。如果仅仅RBC阳性,略超出阴性设定值Negative limits,而无其他项目异常,RBC-info属正常红细胞,直接报告并无不可。研究实践表明,干化学和UF都是阴性的尿样,镜检的阳性率只有3.52%,而且是结晶和霉菌等。国内不少学者意见为可以直接报告。正常人群的正常值参考范围请参阅《临床病例研究2》(P13~P14)由各医院实验室自行设置。当RBC大量出现的阳性尿样时请注意是否出现结晶、细菌以及酵母菌YLC的数量,因为在有形成分UF精细定量流式检测方法上,放置超时的尿样导致RBC假性升高常会见到。特别是有RBC-info显示有内容时,建议镜检确认。只要标本中有完整的红细胞的存在,UF仪器就可以正确地测定。如果有怀疑溶血,干化学试纸的“隐血”项目的测定和UF的RBC就有交叉互检作用。UF中的未溶解红细胞数量(non-lysed RBC#)和比例(non-lysed RBC%)的降低与医学全.在线RBC-info的不出现也有尿样溶血的逻辑提示作用。因为non-lysed RBC%低于40%则不提示RBC-info。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未溶解红细胞比例non-lysed RBC%的降低和溶血是吻合的,这种交叉互检的知识应该让临床医生了解。此时还应注意观察总粒子数 TOTAL COUNT.,如果超时尿等,结晶大量增加。 问:当UF在检测红细胞时出现假阴性时如何解释? 答: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极少出现,如果出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问题①标本有无放置时间过长,引起RBC溶血;标本中红细胞有无溶血,可用试纸法辅助验证。也许是真正的潜血阳性样本,没有红细胞。但此时第二界面的non-lysed RBC%的应该降低。②用UF-check,QC检查仪器的工作状况和敏感度,激光和电压有无偏移或波动;仪器有无线性漂移的情况,使很低的红细胞浓度检测偏离。③注意标本是否会弄错;④特殊病例和特殊情况下,RBC不易被染液染色或被其他染料染色,影响出正常结果。出现此种情况有,例如接受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病人,由于尿中有荧光染料,会明显影响UF的结果。这种情况最容易给检验人员带来一头雾水。此外,⑤服用过可以产生荧光染料类似作用的药物和抗菌素,其他还有甲苯,汞类防腐剂,酒精,福尔马林,戊二醛等影响了体外尿样本中红细胞的检测。这种情况和第④点类似。 问:粘液丝会影响管型的测定吗?为什么病理性管型有时会有假阳性? 答:由于尿道炎性刺激产生的粘液丝,尽管数量很少,但有时也会影响到管型的准确检测,这是因为尽管粘液丝形态和产生机理不同,但的电阻抗信号和透明管型相仿,并且也无很强荧光强度信号,大量粘液丝存在会误计为透明管型而致生理性管型计数假阳性。此外尿路感染的患者尿样细菌和白细胞应该有增加。 有时劣质尿试纸条脱落在尿液中的纤维丝,会出现管型假阳性。此时建议用户换用试纸条,或先做UF后做干化学。

1、试剂空白:

    由于生化测试测量的吸光度为相对吸光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所有终点法的测试都需要把试剂本身的吸光度扣除。试剂本身的吸光度就是 试剂空白。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样本换成蒸馏水来测量。

    在传统手工方法中,每次测定都要做至少三个管:测定管、标准管、空白管。其中空白管是试剂加蒸馏水,测出来也就是试剂空白。因为 操作环境、仪器状态、试剂稳定性等变异,所以要求每次都要测定试剂空白,称为实时试剂空白。

    在全自动分析仪上,大体上是模拟手工操作。但许多全自动分析仪为追求速度,在设计上采用一些折中方法来测定试剂空白。以日立全系 列生化仪为例。该系列分析仪是做不了实时试剂空白,因为它们全是先加入样本后加试剂,为了折中,只好在定标时做一个试剂空白,保 存起来,需要扣除试剂空白时再减这个预先保存的值。这种做法,对于比较稳定的试剂来讲,对结果影响不大。

     通俗的讲,日立的仪器工作流程中首先是将标本加入到比色杯中,然后依次加入R1试剂、R2试剂,所以试剂空白在每个测定项目曲线 中是无法看到的。但是7170从CALIBRATION中是可以看到的,S1ABS就是代表试剂空白吸光度,在CALIBRAT ION画面里的下方找到Reaction Monitor(反应监察),www.med126.com其中STD(1)就是代表试剂空白反应曲线.为了减小误差,日立仪器会连续做两次测定,所以你看到 FIRST和SECOND两条,计算时是取他们的平均值。做试剂空白目的之一就是观察试剂是否稳定,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对于日立 的这种试剂空白测定很多仪器都采用这种方法,也叫做试剂空白校准。

    总的说来,自动生化仪上的试剂空白一般表现为零点吸光度,该吸光度是通过校准确立的。

2、样本空白:

    由于溶血、脂血、黄疸等情况,会导致样本本身的吸光度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对样本本身吸光度的测量,即样本空白,可以去除这 方面的影响。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试剂换成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来进行测量。自动生化仪上,很难界定样本空白。 与消除样本空白有关的大约有如下几点:

    a).在双试剂测定时,加入试剂1和样品后的吸光度可一定程度上扣除样本空白,所以有单试剂不能扣除样本空白的说法。
    b).现在优质的试剂的抗干扰能力都比较强,比如有些双试剂,R1加入后先和样本孵育一段时间,将血红蛋白、脂肪、胆红素等反应 掉,再加入R2开始测定反应。www.med126.com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消除样本空白。

    c).现代全自动生化仪大多采用双波长测定.双波长测定的原则是根据干扰组分和待测物质吸收光谱的峰形特征,选择两个波长和 ,使干扰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等,而使待测物质在两波长处的吸光系数有显著差别。以两波长分别测定分析溶液的吸光度, 以两个吸光度值之差(△A)计算。这也可以扣除一部分样本空白.

    d).有些仪器,例如日立系列,有专门的“血清信息”功能的设置。做法都是单 独占用一个空白通道来计算,这也叫做样品空白校准。

3、水空白:

    比色杯在加入水以后的吸光度。水空白的意义主要是对光路系统进行检查和校正,如光源,比色杯等,同时在计算中起到消除“杯差”的 作用。日立7060中的Cell Blank(杯空白)测定的就是水空白。

中国医院协会《20##年患者安全目标》之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主要措施包括:

一、临床实验室应根据所在医院就医患者的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二、“危急值”报告有规定的可靠途径,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三、“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四、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规定,并认真落实。

“危急值”也称为“Panic value”。“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这是一个表示危及生命的试验结果,因此就把这种试验数值称为危急值。例如,当血清钙<1.75mmol/L时出现全身性痉挛的危险性极高,而>3.4mmol/L时出现高血钙危象的可能性很大,过高和过低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这两个数值可以看做血钙的高、低危急界限值。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检验科主任刘勇:“危急值”报告规范医疗行为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不仅仅取决于实验中因素。许多实验前因素也可严重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并有可能误导临床,此部分占总分析误差的50%~70%。而这些实验前因素是不能在实验中纠正的。因此会出现检验结果与药学招聘临床症状明显不符的情况,甚至达到危急值时,患者的生命指征仍处在基本正常范围。此时在排除实验误差的同时,应考虑验前因素的影响。虽然实验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标本采集不当是临床上应注意的主要因素。标本采集不当,若不及时甄别,有可能误导临床,影响治疗。除样本采集不当的原因外,还有标本保存不当,放置时间过长未及时送检等。

“危急值”出现后,检验者首先要确认检验过程是否正常。确认无异常环节,核准者应即刻告知有关医生或护士,了解病情及标本采集情况,如与临床病情相符,结果可以发出。如果结果与临床病情不符或标本采集有问题,应重新采标本复查。对于检验结果过低或过高的标本,即使过程全部正常,但与临床沟通得不到证实者,应重新复查并注明该结果已经复查,建议临床再重新留取标本复检,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记录》上详细记录,注明临床反馈信息。

嘉宾点评:医院要建立危急试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以适合于本院危重病人的需要,要关注来自急诊室、重病监护室、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标本。医院临床检验部门要建立起对检验结果中危急值确认、复核和报告的制度与程序,并要了解临床患者处理情况,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黄文方:“危急值”管理需加强干预,要保障“危急值”管理工作的落实,医院和检验科都应建立有关部门规章制度,才能达到质量保证的目的。我科对有关工作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并不定期检查记录,住院总不定期到临床征求意见。凡是相关项目的结果超出紧急界限值时,必须作如下处理:

一、再次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二、复检标本,

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三、立即报告临床科室,在报告结果前应询问护士标本采集是否正确,并要求接电话人立即转告值班医师。

四、该结果如与病情不符,请立即重新采集标本免费检验。
 

五、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做详细记录。

目前,“危急值”应用的管理在我国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危急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医院有关部门不重视。第二、许多实验室没有建立或没有完善的“危急值”制度、试验项目,有的没有制定“危急值”的界限值。第三、报告时间要求不明。第四、报告记录不全。第五、临床对“危急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电话人不愿意告诉姓名,接到结果后因某些原因未能及时向值班医师传达。

嘉宾点评:医院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应该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重点是追踪了解危重患者救治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运作情况评价的结果,预期将在今后医院管理评价中作为对临床检验部门功能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胡丽华:检验报告分秒必争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检验“危急值”的作用已日益凸现。3年前,我院在国内较早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一整套检验“危急值”相关制度。目前,我院生化检验中“危急值”的检出率为2.19%,接近现发达国家的检出率(约3%)。前不久,一位内分泌科的糖尿病人出现肩部疼痛,检验发现患者的心肌标志物中肌钙蛋白等项目明显升高,当即电话通知病房当值医生,遂立即邀请心内科专家紧急会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类似患者的救治需要分秒必争,赢得抢救时间就可能使患者重获新生。

20##年,我院新建了检验科24小时急诊快检中心,实现了“划价-采样-检验-报告”一站式服务。该中心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除特殊项目外,几百种检验项目均可在1小时内发出报告,使门急诊检验报告时间大幅缩短,方便了患者就医,缩短了患者候诊时间。该中心不仅是我院门急诊检验的中心,也是检验“危急值”报告的中心。根据近几年我院对“危急值”检验项目的跟踪,反馈分析和总结,目前确定了40余项“危急值”检验项目。

嘉宾点评:当危急界限值一旦出现,就要求检验科人员紧急通知负责治疗的医护人员,医生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开始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从危急值的出现到对患者进行治疗,要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制定出具有危急值意义的试验项目和界限值,以及一系列应该采取的措施,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

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仪的机型有很多种,如AU400、AU640、AU1000、AU2700等,可适应于各级医院的选用。由于各项技术性能较好,故障率也很低。所以在我国各级医院普遍使用。虽然机器型号大小不同,但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功能、机械构件、控制电路以及操作系统都大致相同,所以它们的故障也有很大的共性。如我院的AU400和AU640分别都出现过如下所述同样的故障(以AU640维修为例)。

故障现象:显示器显示试剂盘温度过高,并报ER2152故障,并提示“DSR CHECK TIMEOUT”,即试剂盘温度控制系统与卫生招聘网计算机通讯超时中断,操作系统处于停止状态。

按使用手册提示,关闭计算机系统。检查主机与计算机的通讯导线连接情况。重新启动计算机,但故障依旧,操作系统仍不能进入“STANDBAY”准备操作状态。

故障检修:检查发现主机背板上,试剂盘制冷系统供电空气开关REF、15A已动作跳开。厂家工程师认为试剂盘恒温制冷系统故障,并报价5万余元。由于厂家维修大都是整件更换,报价较高,所以我们决定自行维修。

打开机器背板,拆下MV2115试剂盘恒温系统控制板。测量电源输出接插件J2(203)1、2脚半导体制冷部件阻值,正向阻值为25Ω,反向阻值为35Ω,属正常范围。这样就可以排除半导体制冷部件损坏的可能(AU400此阻值为75Ω左右)。通过上述测量可基本判断故障应在MV2115试剂盘恒温制冷控制板上。

试剂盘恒温控制板MV2115是由温度控制电路和半导体制冷器开关电源电路两部分组成。温度控制电路主要由运算放大器C1458、LM348和比较器C339组成(IC与原图纸有所不同)。J6(205)接插件为外接±15V直流,供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工作电源。J5(201)为试剂盘温度传感器接口,常温时阻值为2k左右,温度为-8℃时为417k左右。J4(204)接插件是与计算机通讯接口,将温度信号送至系统CPU让其实时显示试剂盘温度状态。J3(202)接插件与固态继电器SSR控制端相接,直接控制试剂盘半导体制冷器工作电源的开与关。

半导体制冷器开关电源电路主要是由电源补偿控制器FA5331P和场效应开关管2SK2257组成。主机电源变压器次级输出的100V交流电源,经REF、15A空气开关与J1(200)电源输入接插件相接。通过隔离变压器送整流桥D1整流,经C3820UF/200V电解电容和L2电感滤波与场效应开关2SK2257漏相相接,其G极受JC1电源补偿控制器FA5331P8脚控制。再经变频控制和D2再次整流,转换成一个高度稳定的高频直流与J3(203)电源输出接插件相连。经固态继电器SSR触点来控制供半导体制冷器工作;另一路是送降压变压器T1,将100V交流转换成12V交流,经整流桥D3整流变为14V直流(AU400是100V交流转换为21V交流,经D3整流为26V直流),供IC1电源补偿控制器FA5331P工作。

FA5331P是利用均流的方式来保证开关电源电路来稳定的运行。它可使其电源的功率因数达到99%,同时还具有欠压和过压过流等保护功能。由它控制的开关电路可空载运行(芯片的空载电流仅为90μA)。这样电源承接负载与否可由温度控制电路灵活控制。FA5331P的10脚为芯片工作电源输入端,与整流桥D3正端相连;9脚为芯片副电源,经R15与D3正端相接;7脚为芯片直流电源接地;13脚为参考电压输入端;15脚为振荡器时间常数输入端;4脚为过压保护输入端,该电压从+130V的输出端,经R12、R13、R14串联接地后的分压取得;6脚为振荡器电压误差放大器输入端,该电压也是引自+130V输出端,经R9、R10、R11、VR1串联接地分压取得;8脚为振荡器激励输出端,经R6与场效应开关管2SK2257G极相接,对开关管进行脉冲宽度调制,来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目的。

由于温度控制电路工作在低电流、低电压状态,一般很少发生故障。但开关电源部分输出电压高(130V)、负载电流大(515A),再加上试剂盘制冷控制系统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所以产生故障的可能性较大。

首先检测MV2115试剂盘恒温控制板上的场效应开关管
2SK2257上的G、S极间电阻。其正常在路正向阻值应为60Ω,反向阻值应为450Ω,而检测发现其正反向阻值均为0,说明场效应开关管2SK2257上的G、S极已击穿短路,由于ZD2稳压二极管27B3与医学全在线其G、S极并联,所以它也被击穿短路。拆下这两个元件,换上两个同型号的元件,再次检测其在路正反向阻值,均在正常范围。

由于开关电源可在负载开路的情况下正常运行,所以我们将MV2115试剂盘恒温控制板做通电实验,将J1(200)接插件与100V交流接通,检测其输出接插件J2(203)的1、2脚两端电压,为+143V,因为此时未带负载,所以其输出电压略高于+130V。经检测无误后,将MV2115试剂盘恒温控制板装上,开机机器工作恢复正常。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 ,自2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的核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活动,明确了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医患双方保护自身利益的机制。伴随临床医师对功能检查客观数据的增多及依赖性,医院检验科必须引起注意,重视自我约束,自我保护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如下就个人学习《条例》后如何应对,略谈一二,供同道们参考。

一、学习《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意识。

《条例》对医疗事故作了明确定义“: 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与医学招聘网检验科有关的法律含: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药品管理法、母婴保健法、职业病防治法等;与行业有关的法规含: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在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关键是了解和掌握相关规定,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检验科必须建立健全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资料的规范化、文书化、档案化管理;各种仪器操作手册的科学制定;检验流程全过程应记录在案等。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手册等文件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实事求是,一旦形成文字,就必须严格执行。同时要建立监督机制,确保遇有纠纷和诉讼时,有证可举,举证即胜,使之有效的保护自身的利益。

三、标本采集、交接、保留、处理

检验流程中,涉及到检验科的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个部分。相对而言,内部质量较易控制,外部活动涉及临床环节过多,质量较难控制。往往结果受质疑而逐一排除疑点时,发现许多问题是由外部即检验前的不规范而造成的。如留取尿液标本时,由水代替。(尤其是精神科患者,再采集标本时更要防范) 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集中签收标本;

2.讲解患者准备方法;

3.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4.创造良好的标本运送条件和方法;

5.严格执行标本交接手续;

6.及时正确的处理标本,并规范登记;

7.检验科的监控工作。

标本的质量直接左右检验结果,如:血清钾的测定,因为细胞内的钾较血浆中的钾高20倍,故标本绝不能溶血。标本采集后应及早检验或分离血清后保存,否则钾离子细胞内逸出,影响结果。同时标本是最原始、最直接的证据。《条例》第十七条、第二十八条(四) 均对处理医疗事故时的留样做出了规定。检验科应建立一般标本与重要标本的留样时间、方式记录及启用程序。

四、确保检验质量,杜绝医疗事故

检验质量是检验流程中的重中之重,控制此点,远离医疗事故,把握此点,必须严守以下几点:

1.仪器设备,试剂及耗材

购置器材(仪器、试剂、耗材) 应索取厂商的相关证明(营业执照、许可证、注册证等) 。应尽可能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原装试剂。否则应经过严格评价、试用,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实验仪器的校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量值的溯源,保养等工作既要有科学依据,又要有完整的实验记录。对领来的试剂、试剂盒、耗材等要登记品种、数量、规格、失效期,并由专人妥善保管,定期检查。

2.人员素质

从业人员应对工作负责、思想品德端正,职业道德良好,并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者,方可上岗。检验科要有计划安排相关人员做分层次,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内部的讲座和经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规范操作,一丝不苟

检验科所用的所有检验方法都应该有操作手册,应符合实行工作情况并为操作人员所熟悉和遵守。严格按操作手册规定程序进行操作,随时核对检验结果,严禁弄虚作假,编造数据与结果,严防差错事故。准确、及时发送报告单,对可疑结果应重复核查,并与临床联系。遇到生命临界值的检验结果或特殊意义的结果,立刻向专业主管和申请医师报告,并作好相应的记录。严守操作程序
 

至少有三大优点:

① 检验结果准确;

② 对患者高度负责;

③ 提高自身利益保护程度。

五、端正服务态度,认识服务对象

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与www.med126.com工作质量并存。“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临床医疗和科研为宗旨,及时准确客观的报告检验结果,并为临床医疗和科研提供必要的咨询”。是临床检验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标准;对患者一视同仁,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报告时间,是临床检验工作者切实的责任。研究和认识自己的服务对象(或称服务群体) ,读懂患者的“心理学”,对防范实际工作中故意“制造”的假标本大有裨益。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理解和要求越来越高, 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所以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就我们检验科的工作性质而言, 是较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科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第二章第十条: 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等。所以检验报告单的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所在。我们检验人员对患者的标本进行各种项目的分析和检测, 而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举证倒置的出台, 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有纠纷发生或患者投诉, 检验科的重点就是检验质量问题。

比如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 项目收费的合理性等, 这时检验科就必须有证据证明各项操作是规范的、结果的报告是及时的、收费是合理的。那么, 检验科如何来防范这些医疗隐患, 如何应对“举证”, 就此笔者有一些看法和建议供大家来探讨。

1.规范的操作规程是检验科工作的根本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所称的医疗事故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了操作规程, 而规范的操作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的根本。所以, 我们不但要建立严格的SOP( 操作规程) 文件( 内容包括标本采集、运送、贮存的要求。实验方法、原理、步骤、试剂和仪器、实验工作条件、标准物、干扰物影响、分析物参考值、质控措施等等) , 而且还应当严格地去执行。这一全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操作规程的严格实施是举证的重要依据。

2.做好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

室内质控主要是用来监测所用仪器的性能及试剂质量好坏、操作是否规范。而室间质控是用来考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并做好记录, 有项目失控时应做好失控分析、失控纠正措施和记录。优良的质评也是举证的重要依据。

3.认真做好急诊检验工作, 及时为患者提供快、准、优质的服务

因未能得到及时的检验报告而耽误诊疗引发的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如大出血患者如能得到及时的交叉配血是抢救患者的最好办法; 心梗、急腹症时, 要求有快速的分析报告来指导诊治。检验结果能否准确、及时地报告也反映了实验室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现在我们科室已经做到了常规项目限时报告, 急诊项目及时提供给患者或临床科室, 实行了全天抽血和接受标本。对生命危及值有及时报告和登记。为患者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服务。

4.应重视检验结果的原始记录

各种检测项目的结果是有法律效力的。医疗工作存在高风险和不可预测性, 而使原始记录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假若某个医务人员因更改结果而引发医疗纠纷, 如果检验人员没有做好原始记录, 就会出现责任不清等问题而招来麻烦。所以各项目结果的原始记录要认真记录, 如仪器型号、试剂批号、有效期、阴阳性对照, 标本接收等等, 这也是检验工作的一部分, 是反映检验质量管理的直接证据。因此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使其规范化、科学化, 举证责任势在必行, 至关重要。

5.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 有客观的、主观的, 也有人为的如标本采集错误, 名字张冠李戴; 标本留取的时间不正确; 或者采集后放置时间过长; 或者用错采集管等等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而引起医疗纠纷。因此, 在报告单上必须注明本结果仅对所测标本负责, 这一点我们已经做到了。接收标本时, 对不合格的标本应退回。当检测结果不符时, 要与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临床进行必要的沟通联系并建议复查。由于标本放置过长有些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对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 要按要求正确保存。检验报告单要书写清楚, 对结果描述要科学严谨。报告单上检验者的签名最好用手工签写, 核对无误后再发出报告为妥。

6.加强工作责任心
 

, 加强与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临床科室的联系沟通

检验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部分。提高检验质量是检验科工作的重点, 为临床科室提供快速、准确的检验结果是我们检验工作者的职责。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每一份标本, 我们都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对待, 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也常遇到临床医师指责我们检验科工作服务不到位, 结果不准确等现象。这时我们一方面先检查自己的工作是否做好,另一方面主动与临床医师联系沟通, 信息交流以取得互相信任, 一起正确地分析结果。如果是我们的工作未做好, 则应虚心听取及时改进。对阳性指征结果要为患者保密, 不泄露患者隐私, 以免引发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

总之, 检验科要主动、积极地适应时代的挑战, 切实加强工作责任心, 随着“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的深入, 作为医务人员不仅在主观上、动机上, 还要在客观上、效果上努力维护患者健康, 对患者不产生伤害。转变服务模式和理念, 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及时、准确地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可信的检验结果, 这样才能有效地防范、杜绝医疗纠纷, 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检验科常见差错与处理经验探讨

来源:检验医学专题网 更新:20##-8-29 医学检验网

检验科常见差错与处理经验探讨: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与医学全在线其息息相关的检验学也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期,检验医学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1]。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对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每一项检验的得出都要经历从采集标本到出报告的诸多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差错,造成不良后果。为了提高检验科工作效率,降低差错发生率,笔者对所在科室常见差错进行总结.并提出预防意见,现报道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与医学全在线其息息相关的检验学也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期,检验医学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1]。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对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每一项检验的得出都要经历从采集标本到出报告的诸多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差错,造成不良后果。为了提高检验科工作效率,降低差错发生率,笔者对所在科室常见差错进行总结.并提出预防意见,现报道如下:

1检验科常见差错及发生原因

1.1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面存在的差错

① 标本采集不准确:未按检验标本采集要求进行标本采

集,由于所采集标本混入杂质、采集量不准确等导致检验标本达不到要求而造成检验误差或错误。例如抽血时,由于抽血速度太快等原因,致使血液红细胞变形、破裂等.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嘲。② 标本预处理不当:由于一些检测的特殊性,标本采集后要按要求进行预处理.以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例如有些检测需要在标本中加入抗凝剂,检验人员常因为忘记放入抗凝剂或者因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按操作标准和程序放入抗凝剂,而直接影响检验结果。③ 检验操作不规范:由于某些检验操作对标本、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检验仪器操作繁琐,检验人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检验差错,包括实验参数设定不准确,操作次序颠倒等。例如:血糖测定未及时分离血清,红细胞内糖酵解作用使结果降低。

1.2检验设备问题所致差错

① 设备操作中易出现的错误:为了适应f临床要求,检验科新设备不断出现,检验人员对所购置的仪器各部位性能、工作原理及显示信号的含义不清楚,导致错误操作。有时还存在未使用仪器说明书中指定的试剂或更换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试剂时,没有依据要求改变参数,导致差错。② 设备保养中易出现的错误:没有按要求对仪器进行正确保养,例如每一次实验完毕,未按要求正确冲洗管道或冲洗时液体量不足;仪器内部零件的老化、磨损未及时发现或发现了未能及时更换,引发结果不准确。由于工作量小,试剂开盖后放置时间过长失效,导致结果错误,或者所用试剂与仪器设备要求不符,有时会对仪器造成一定的损害。

1.3检验人员素质低和责任心差所致差错

由于检验科工作人员粗心,导致的差错也较为常见.常见的有检验报告中存在错报、漏检、漏报,没有严格执行核查制度

2防范措施

2.1重视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一环.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要求,正确采集标本,避免使标本中混入杂质,确保所采集标本符合检验要求。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对所采集标本进行预处理,并确保预处理的质量。例如:尿常规检查标本应新鲜,主动询问患者检查期间是否服用药物,以免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粪便标本不得混入尿液或其他物质。应取黏液、脓血等病变部分。送检时间不得超过1 h。隐血试验应连续检查3 d,要及时检验.以免降低敏感度。

2.2防范因检验仪器和试剂原因造成的差错

检验仪器操作者在上岗前,应首先接受系统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测定方式和方法,各种信号显示的含义以及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选择与设备要求相适应的实验试剂,更换试剂时,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根据要求重新设置实验参数,切勿使用不合格试剂。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保养,避免因设备老化和设备灵敏度下降导致的检验差错发生。

2.3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及心理因素导致差错的防范措施

工作中,检验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严谨、认真、负责,以确保检验质量。当发现问题时,应积极分析,主动查找原因,并重新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工作量较大的情况下,一定要克服劳累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做到对每一份标本负责,为每一位患者负责。

3差错管理

要根据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检验管理质量保证体系。为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提供文件依据,使检验过程标准化、程序化。检验科应建立严格的质量自查体系,确保每份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医院质量管理小组要根据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检验质量管理的要求对科室的工作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对发现的缺陷和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及时改进,防范医疗缺陷发生翻。
 

重视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与护士招聘网严格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严密的组织、高素质的工作群体,才能确保高水平的医疗质量问。基本技能培训方面,要把重点放在对各种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所选择的方法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如何正确设置仪器的参数、如何校准和熟悉仪器敏感度等的培养上圈。此外,还可通过开展科室知识讲座、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外出进修学习等多种渠道对工作人员进行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学习兴趣.使检验人员的素质满足医院发展和医学教研工作的要求。

检验科发生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与预防性管理

来源:检验医学专题网 更新:20##-8-29 医学检验网

检验科发生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与预防性管理:检验科经常碰到的医疗纠纷有两种, 一种是本科人员与医学招聘患者的直接纠纷, 另一种是检验科与临床科之间的纠纷, 而后一种纠纷实际上是间接与患者的纠纷。由于检验科工作的特殊性, 二种纠纷的预防处理都显得非常重要, 否则不但影响病人的就医检查利益, 而且影响检验科与临床科之间的配合理解, 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损失。现将引起检验医疗纠纷的原因与预防性管理措施探讨如下。1.引发检验医疗纠纷的原因 由

检验科经常碰到的医疗纠纷有两种, 一种是本科人员与医学招聘患者的直接纠纷, 另一种是检验科与临床科之间的纠纷, 而后一种纠纷实际上是间接与患者的纠纷。由于检验科工作的特殊性, 二种纠纷的预防处理都显得非常重要, 否则不但影响病人的就医检查利益, 而且影响检验科与临床科之间的配合理解, 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损失。现将引起检验医疗纠纷的原因与预防性管理措施探讨如下。

1.引发检验医疗纠纷的原因

由于检验科较少直接面对患者而是面对病人各种各样的标本, 因标本的来源涉及面广, 中间环节多, 容易引发检验医疗纠纷。根据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比较重要: 一是检验科原因, 二是临床科原因, 三是患者原因。

1.1 检验科原因

检验科是预防检验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各种标本送到或采集到检验科, 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证标本检测结果的可信、可靠和准确。常见引发纠纷的原因有:

① 标本采集知识不够,回答临床询问有误, 造成错误采集, 引发纠纷;

② 标本验收不仔细, 不合格标本没有及时发现并反馈临床, 影响及时发出检验报告, 并使临床护士和检验人员的责任难以确定, 各执一词引发纠纷;

③ 标本预处理不到位, 纤维蛋白漂浮于血清中, 影响加样的精确度, 导致结果不准;

④ 标本离心时速度过快,离心管破碎造成病人二次抽血, 使临床和病人都不高兴;

⑤ 业务不熟练, 操作不规范, 检测程序颠倒,结果错误;

⑥ 试剂保存不当, 过快降解变质, 影响检测准确性;

⑦ 仪器安装、搬运和校准期间用人工法替代检测存在人为误差。

1.2 临床科原因

临床科原因包括医师开申请单, 护士采集标本和卫生员传递标本原因。

1.2.1 临床医师常见原因:

1.2.1.1 医师开检验申请单缺乏完整性和正确性, 患者姓名填写错误或字体过于潦草, 病人找不到自己的化验单。

1.2.1.2 患者年龄未填。当同名同姓同性别, 检验项目一致的情况下有时要依靠年龄区别化验单和标本发生困难。

1.2.1.3 患者性别填错。性别填错不但引发病人不满, 而且部分检验仪器具备根据性别提供参考值的分项功能, 由于性别错误可导致结果误解。

1.2.1.4 临床诊断未填或填写不完整。因检验人员不了解病人临床表现, 在核对检验结果时一方面根据质量控制评价结果准确性, 另一方面就要依据临床诊断的提示, 筛出一些结果变异大的标本进行复检, 若没有临床诊断做参考, 筛查复检有困难, 易造成结果与临床不符, 如果临床又没有及时反馈,等标本处理掉才提出问题, 就只有再抽病人标本,不但增加费用, 而且易使病人不满。

1.2.1.5 科别填写错误。此情况常见于轮科医师,如有的医师从内科系轮到外科系后没有及时调整习惯, 开申请单仍写内科系名称, 致使报告被送到内科系, 医师找不到检验报告, 责怪检验人员, 双方互相埋怨。

1.2.1.6 该检查的项目漏检, 例如三大常规是住院病人应检查内容, 但据了解, 有的病人没有做大便常规, 有的没有做小便常规, 还有少量病人三大常规都没有做,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存在举证资料不全的问题, 会给医院带来损失。

1.2.2 护士方面常见原因: 临床科护士负责大部分标本采集, 正确采集标本对预防纠纷至关重要。由标本采集引发的纠纷原因常有:

① 正在输液的病人, 需要检查生化、血细胞等项目, 有的护士在输液的同肢体抽血送检, 造成检验结果较大误差, 如输含糖液体时造成血糖结果升高, 输含K+液体时造成K+结果升高, 这样的结果, 有经验的技师会通知临床重新抽血复查, 虽然把住了报告质量, 但二次抽血病人心中不满意, 另一方面经验不足的检验人员会把这样的报告发给医生, 如果正好又碰上缺乏经验的医生, 这个检验结果会对医师产生误导;

② 护士抽血时倒错标本管造成标本张冠李戴, 结果错误;

③ 抗凝管使用错误
 

, 例如错把肝素抗凝管用于血凝试验抽血, 或抽血气标本时把血气标本顺便推在血凝试管中, 造成凝血时间检测失败, 影响医生用药甚至延误病人的手术时间。

1.2.3 卫生员方面常见原因: 临床卫生员主要负责检验标本的传送, 常见引发纠纷的原因有:

① 标本泼撒, 试管打碎使无法检验造成病人二次抽血;

②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者其他原因, 泼撒了张三的标本把李四的血倒一点来补充, 更危险的是曾遇到一名卫生员用水来补充标本, 造成标本严重溶血不能使用;

③ 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致使蚊虫叮咬, 灰尘落入并长霉。这些标本都将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 病人原因 检验对象是标本, 标本来自患者体内, 患者准备不好直接影响标本质量。患者方面常见原因有:

① 患者状态不稳定, 在激动、恐惧、劳累、受冷空气刺激状态下采血检验, 会使血细胞和酶类结果升高而影响医师判断;

② 患者饮食不当如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高色素、饮酒等在12 h内检测血液项目, 均有多项指标漂移不准确;

③ 患者用药的影响, 如服用甲状腺素治疗甲减的同时使血糖检测结果升高, 药物毒副作用可使肝、肾功能指标升高, 药物化学作用可干扰实验方法, 如V2C具还原性可以使尿糖检测由阳性变阴性等。按照严格的要求, 做检查前最好停药2~3d, 但实际上难以做到。因此药物造成的检验结果不稳定常使医生、病人甚至检验人员对检验结果疑惑不解, 也常引起争执和纠纷。

以上几类情况, 是我们在工作中常碰到的问题, 它们造成了检验质量缺陷, 引发了不少纠纷, 因此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预防纠纷的防范性管理

2.1 规范和健全管理制度

这是维护工作井然有序的保证, 检验科除了建立与医师招聘网其它科室相同的管理制度外, 还根据自己特点制定符合本科实情的相关制度, 并在运行中不断补充, 逐步完善, 这些年来我们建立、补充了如下制度。

2.1.1 标本采集验收制度, 其中明确规定采集验收标本的查对内容, 收取标本和拒收标准, 争取将差错消灭在工作初始阶段。

2.1.2 各专业组工作制度, 其中明确规定各组检验标本每个环节必须遵守的规矩、程序、使之成为杜绝差错与纠纷的第二关口。

2.1.3 检验与临床沟通制度, 规定检验结果特别异常和不好解释的时候, 要及时与临床医师和护士沟通, 询问病人和标本采集情况, 必要时报告临床主任和护士长, 把差错堵在双方的了解和沟通当中。

2.1.4 质量管理制度, 规定每专业组每天室内质控的次数、项目、允许误差范围和失控纠正措施以及室间质控的项目、次数、时间, 公布成绩并实施奖罚办法。用质控对比检验结果, 加强堵住差错的关口。

2.1.5 报告核对制度, 规定报告发送前检验者和审核者双查双签。急诊报告可单签名, 但要经检验和审核两道关才发报告, 形成杜绝差错纠纷的最后一道关口。

2.2 建立安全的医疗行为体系

2.2.1 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 为做好医疗安全工作, 预防医疗纠纷提供组织形式上的保证。

2.2.2 进行经常性规范医疗行为教育, 利用早交班, 业务小组长会, 全科科务会等时间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及专业知识, 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 不断树立现代实验室工作的行为准则。

2.2.3 结合实际学会分析处理纠纷, 寻找问题的症结, 科学客观地进行分析发生纠纷的原因, 而不是推卸责任互相埋怨或简单了事, 从问题和纠纷中长经验, 长知识, 把工作做的更好。

2.2.4 定期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 定期进行各专业组工作讲评, 定期与科室技术人员谈心交流,互相勉励互相帮助。

2.2.5 建立投诉记录和咨询服务记录, 不断反省工作中的缺陷, 总结工作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有问必答、有错必纠。以医疗行为的安全规范, 保证医疗质量的安全。

通过这些措施和管理, 我们感觉科室纠纷在减少, 服务能力和质量在提高, 与临床科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关系。许多临床科主任、副主任和护士长以及医生、护士反馈给我科的检验质量问题和各种信息
 

, 使我们有的放矢地解决了不少问题, 制定了改进措施, 保证了工作质量, 因此保持与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临床科室相互沟通协助, 可以共同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 有效预防和减少检验医疗纠纷。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经验体会

来源:检验医学专题网 更新:20##-8-29 医学检验网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经验体会:1.质量控制工作要从基础做起1.1 玻璃器械的质量。应选用名牌、信得过、刻度准确的产品。玻璃器械的清洗, 对检验结果的精密度有很大影响, 严格的洗涤、消毒工作制度和程序, 是玻璃仪器清洁的保证。1.2 质量控制工作的好坏与卫生资格考试网仪器、设备有直接关系。仪器的使用、保养、维修、校正等, 都应严格按照要求去做, 定期检查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仪器的稳定性误差要< 1%, 重现性要< 0.5%,

1.质量控制工作要从基础做起

1.1 玻璃器械的质量。应选用名牌、信得过、刻度准确的产品。玻璃器械的清洗, 对检验结果的精密度有很大影响, 严格的洗涤、消毒工作制度和程序, 是玻璃仪器清洁的保证。

1.2 质量控制工作的好坏与卫生资格考试网仪器、设备有直接关系。仪器的使用、保养、维修、校正等, 都应严格按照要求去做, 定期检查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仪器的稳定性误差要< 1%, 重现性要< 0.5%, 比色杯误差要< 0.5%。精密仪器专人管理, 专人使用。

1.3 质量控制人员要不断提高基本操作技能, 精通业务知识,技术熟练, 工作责任心要强。人为因素对结果影响尤为突出, 不断学习, 不断进取, 提高本身素质, 也就提高了检验质量。

1.4 选择实用性、可靠性良好的试验方法。要求统一操作规程、统一量具、统一标准品。定期标定试剂, 严格执行操作规定, 不得随意更动。

1.5 室内质量控制血清的应用, 要求操作者小心开瓶, 加人新鲜蒸馏水至规定刻度, 加盖后旋转小瓶, 切勿摇动, 防止产生气泡, 待冻干血清完全溶解半小时后开始使用。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去做。

2.质最控制工作要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2.1 提高检验质量的关键是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室内质量控制。每天坚持做室内质控, 将测定的结果在图上做好记录。通过质控图能直接看出误差的所在, 帮助了解误差的来源和性质。一旦出现失控现象, 必须要查明原因, 及时进行纠正。参考WHO推荐的RCV制定出本室的RCV, 月终绘出质控图, 算出本月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以充分发挥质控图在日常工作中监控作用。

2.2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 进行反馈质控。向临床医师宣传质控的意义和方法, 解释各个项目的允许误差的范围,征询临床医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当临床对检验结果有疑问时, 应及时对标本进行复查。分析总结, 找出差距, 在日常工作中加以修正和改进, 逐步提高日常检验工作的精密性和准确性, 取得临床的支持和信赖。

3. 参加室间质控的评价

质量控制工作可以对本身的业务取得较宏观的鉴定与评价。通过统计资料对本单位的工作质量有所了解。室间质控的重要目的是解决准确度的问题, 这一准确度是室内质控所无法解决的。参加室间质控, 可以凭借室间质控所反馈的信息, 可以不断的出现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并加以改进, 提高工作质量。

有关白细胞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来源:检验医学专题网 更新:20##-8-29 医学检验网

有关白细胞的知识,你了解多少?:白细胞知多少?白细胞是一个很大众化的话题,因为到医院看病经常会做化验检查,而最常做的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中最多用途的就是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因此公众有必要对其进行初步的了解,储备相关的基础知识。白细胞俗称白血球,是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血细胞。白细胞在人体中担负许多重任,它具有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的作用,机体伤病的损伤治愈能力,抗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对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人身体有不适时,经常会通

白细胞知多少?

白细胞是一个很大众化的话题,因为到医院看病经常会做化验检查,而最常做的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中最多用途的就是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因此公众有必要对其进行初步的了解,储备相关的基础知识。

白细胞俗称白血球,是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血细胞。白细胞在人体中担负许多重任,它具有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的作用,机体伤病的损伤治愈能力,抗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对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人身体有不适时,经常会通过白细胞数量的显著变化而表现出来。因此到医院看病很多情况下需要化验血常规,现在医院血常规化验多采用仪器,常有20多项指标,在很多时候医师往往首先关注的是白细胞(WBC)是否改变。白细胞是一种非常特殊且重要的细胞,因此了解其相关的知识非常重要。

说到白细胞的变化首先是数量的变化。正常人白细胞总数在(4.0~10.0)×109/L,也就是人们口头所说的4000到1万。其实在这个数值上下0.5×109/L,也可考虑大致正常,因为这和人们的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成年男女一般都在这个范围内,且性别之间没有太大不同,但是儿童和婴幼儿则完全不同。新生儿出生时白细胞数量可达到(15~20)×109/L,在随后的一周中可降至15×109/L左右,在2岁以内可达到(10~12)×109/L,在5岁以下儿童也往往高于成人水平,平均值在8×109/L左右,以后随着年龄的长大,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其实白细胞还可以细分为五种类型,使用仪器或人工方法对这五类细胞分别计数,被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这五类白细胞中嗜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1%~5%,嗜碱性粒细胞不超过1%。有关白细胞分类检查的相关内容将在后续的文章中介绍。

白细胞总数高于10.0×109/L通常被认为是异常,是被非常关注的问题,这种升高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我们可以不必担心生理性因素造成的暂时性升高,但是绝对不能忽视病理性增高。白细胞生理性增高往往有以下情况,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冷热水浴后、酷热和严寒、紫外线照射、妇女月经期和排卵期、妊娠期(特别是妊娠20周后)、产后、吸烟者、情绪激动、刺激、儿童剧烈哭闹等因素都可导致白细胞数量增高。此外在安静和放松状态下较低、活动和餐后适当增高、下午较上午偏高,一天之内的变化甚至可相差一倍,因此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应尽量保持在平静状态下,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检查,其结果才更具参考价值和可比性。

白细胞病理性增高非常重要,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判断。急性细菌性感染白细胞会迅速升高,而且和感染程度呈正比。例如患者常因感冒、发热、咳嗽、疼痛等症状到医院看病,医生多通过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初步判断是否因细菌性感染而造成以上的临床症状。白细胞升高往往意味着患者症状因细菌性感染而导致各身体器官和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的感染、炎症、组织损伤等情况,因为白细胞是一类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可以看作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防线,当发生感染时,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会迅速出现(表现为白细胞数量的增多),吞噬入侵人体的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而且这种细菌性感染程度往往与医师招聘白细胞数量升高成正比。而白细胞不升高往往被看作是病毒入侵导致的感染,白细胞升高呈幅度较小、缓慢的状态。此外各种组织损伤、外伤、手术后、急性失血、中毒、恶性肿瘤、急性中毒等白细胞也会有明显升高,但这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其他检查手段进行判断和分析。

白细胞升高最严重的问题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也就是血液病,其白细胞常会明显升高,其升高幅度可以是正常人的数倍或数十倍以上。此类患者不仅白细胞数量出现明显改变,更重要的是其质量发生重要变化,大量幼稚细胞出现在外周血液中。白血病有许多类型,可分为急性与慢性,此时不仅仅要看白细胞数量,还需要做血涂片甚至骨髓穿刺检查、流式细胞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才能确认。

当白细胞数量低于4×109/L时被称为白细胞减少,但其临界值往往设定为(2.5~4)×109/L,也就是说低于2.5时肯定考虑为异常。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长期接触放射线、各种理化因素导致的中毒、肿瘤的化疗和放疗、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等都会导致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当然这些疾病的诊断还要依靠其他的检查手段才能确定。应该注意的是,当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低于1.0×109/L时,非常容易发生感染、反复感染,且疾病治愈较为缓慢,甚至可以引发败血症,此时一定要引起患者本人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