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学习心得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研修体会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材料专业首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全面进入专业领域、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课程。它概念多、学科知识面宽、应用基础理论广,既包括基本原理,又涉及工程实践应用,无论是学生学起来,还是教师教起来都相当有难度。通过学习顾宜教授及其教学团队讲授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本课程的教课规律,熟悉了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油了更深入的了解。

要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内容,讲授内容要有详有略,有舍有取,对基本概念应讲透,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精讲,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体。在本课程中,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大纲,重点讲授晶体学基础、晶体缺陷、相图、扩散及相变等基本知识,对其它内容,例如凝固、固体材料的结构、材料的表面与界面、金属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材料的变形、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固体材料的电子结构与物理性能、材料概论等知识,采用引导自学或简单介绍的方法,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相关知识。部分内容在材料物理专业的其它课程中会做详细讲解。由于学时不断减少,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重点突出,兼顾各知识点。

《材料科学基础》各部分内容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上课之初一定要把该门课程的各部分内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说明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教学过程中,从一个教学内容转到下一个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做好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工作,因为它起到贯通内容完整性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讲解晶体缺陷时,一定要求学生对晶体结构知识全面掌握,而在讲解扩散与相变时,要求学生对晶体缺陷知识熟练掌握。在授课进度安排上,一定要保证前一部分内容已经熟练掌握,才能安排后续相关内容的学习。

为了解决这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内容多,概念多,理论性强的问题,除了授课时要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课外多做习题外,更新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理解与记忆,帮助学生学习,将是重要的途径。以往课程教学手段主要是采用课堂面授方式,利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生动丰富地讲透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学面也很窄。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形象生动的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知识进行学习和讲授,此外给学生讲授一些自己在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或者课题,并用本课程的哪些知识进行了解决和做出的成果,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提高感染力。

现代教育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即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材料科学发展迅速,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适当安排部分章节让学生自学。学生通过查找相关参考书籍,总结概括自学部分的知识要点,然后分小组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材料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其次,要结合生产实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最后要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安排中,在开设基础实验、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多开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学名师是如何讲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并且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会。作为年轻教师,通过学习顾教授的课程,加深了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学习和系统的串联,为以后的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和在头脑中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第二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试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试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试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试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试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试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试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试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试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试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