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消防工程师20xx-案例总结

20##年消防案例总结

汽车库建筑
答题常见点:汽车库建筑防火注意事项

1.汽车库是指停放由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建筑物。

2.复式汽车库是指室内有车道、有人员停留的,同时采用机械设备传送,在一个建筑层里叠2~3层存放车辆的汽车库。

3.汽车库不应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时,病房楼的地下可设置汽车库。

4.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喷漆间、充电间、乙炔间和甲、乙类物品贮存室。汽车库内不应设置汽油罐、加油机。

5.汽车库周围应设环形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物的一个长边和另一边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宜利用交通道路;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

6.地下汽车库内顶棚、墙面、地面和隔断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均应为A级。

答题常见点:汽车库建筑-安全疏散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情景描述中汽车库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以下要求:

1.该汽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

2.该汽车库内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3.该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0m。

4.该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60m。

5.该汽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总数不应少于2个。

6.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7.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答题常见点:汽车库建筑-构造防火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情景描述中汽车库的构造防火应符合以下要求:

1.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应采用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不燃烧体楼板与相邻部位分隔。

2.防火墙或防火隔墙上不宜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

3.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和楼梯间应分开设置。管道井、电缆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电梯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采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4.该地下汽车库内的汽车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坡道的出入口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设置甲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停车区隔开。当汽车库和汽车坡道上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可不受此限。

答题常见点:汽车库建筑-防火分区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情景描述中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故其地下一、二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为4000㎡,地下三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为2600㎡。

答题常见点:汽车库建筑-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汽车库的分类应根据停车车位数量确定,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情景描述中汽车库应为Ⅰ类地下汽车库。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液体储罐区建筑
答题常见点:液体储罐区建筑防火注意事项

1.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最近的储罐外壁外缘算起,但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至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2.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与地下式储罐,不应布置在同一防火堤内,且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防火堤内。

答题常见点:液体储罐区建筑-可燃液体储罐区防止液体流淌措施

可燃液体储罐区防止液体流淌措施。该储罐区应采取以下防止液体流淌措施:

1.该储罐区的每个防火堤内,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

2.沸溢性液体储罐与非沸溢性液体储罐不应布置在同一防火堤内。

3.甲、丙类液体的地上式储罐或储罐组,其四周应设置不燃烧体防火堤。防火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堤内的储罐布置不宜超过2排,单罐容量小于等于1000m3且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储罐不宜超过4排;

(2)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对于浮顶罐,防火堤的有效容量可为其中最大储罐容量的一半;

(3)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

(4)防火堤的设计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0m,且其高度应为1.00m~2.20m,并应在防火堤的适当位置设置灭火时便于消防队员进出防火堤的踏步;

(5)沸溢性液体地上式储罐,每个储罐应设置一个防火堤或防火隔堤;

(6)含油污水排水管应在防火堤的出口处设置水封设施,雨水排水管应设置阀门等封闭、隔离装置。

答题常见点:液体储罐区建筑-防火间距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甲、丙类液体储罐区与室外变电站、锅炉房、架空电力线、厂外道路、厂外铁路线,及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1.当甲类液体和丙类液体储罐布置在同一储罐区时,其总储量可按1m3甲类液体相当于5m3丙类液体折算;该可燃液体储罐区总储量按折合成甲类液体计算:

2713×2÷5+800×2+600=3285.20(m3)

该储罐区的储罐与西侧室外变电站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现状最小防火间距为114m,符合要求;该储罐区的储罐与锅炉房(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甲类液体固定顶储罐区与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防火间距的规定增加25%确定,即不应小于50m,现状该储罐区的储罐与西侧锅炉房的最小防火间距为114m,符合要求。

2.甲类液体储罐与架空电力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0倍,丙类液体储罐与架空电力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20倍。3#汽油储罐、1#重油储罐与北侧架空电力线的最近水平距离分别不应小于22.50m、18m;现状以上最近水平距离分别为56m、54m,均符合要求。

3.甲类液体储罐与北侧厂外铁路线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35m、20m,丙类液体储罐与北侧厂外铁路线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30m、15m。现状,3#汽油储罐与北侧厂外铁路线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分别不为64m、35m,1#重油储罐与北侧厂外铁路线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分别不为62m、33m,均符合要求。

4.甲类液体浮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立式储罐直径的0.40倍,该储罐区3#和4#、4#和5#内浮顶汽油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均不应小于4.80m;现状3#和4#、4#和5#内浮顶汽油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均为11m,符合要求。

5.丙类液体地上式固定顶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立式储罐直径的0.40倍,该储罐区1#和2#地上式立式固定顶重油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9.60m;现状1#和2#地上式立式固定顶重油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5m,符合要求。

6.不同液体、不同形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关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防火间距规定的较大值;故该储罐区1#地上式立式固定顶重油储罐与3#内浮顶汽油储罐,及2#地上式立式固定顶重油储罐与5#内浮顶汽油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均不应小于9.60m;现状;以上防火间距均为19m,符合要求。

答题常见点:液体储罐区建筑-可燃液体储罐区选址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甲、丙类液体储罐区应设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宜设置在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甲、丙类液体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当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带时,应采取安全防护设施。甲、丙类液体储罐区应与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及办公区分开布置。

答题常见点:液体储罐区建筑-可燃液体储罐区选址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汽油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为闪点小于28℃的液体,属于甲类液体;重油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为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属于丙类液体。

一类高层住宅建筑
一类高层住宅建筑防火注意事项

1.住宅建筑是指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简称住宅。

2.塔式高层住宅是指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其长宽比小于2,同时疏散门到疏散楼梯的距离小于10m。

3.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

答题常见点:一类高层住宅建筑安全疏散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住宅建筑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以下规定:

1.该住宅建筑为塔式高层建筑,其居住部分的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2)剪刀楼梯的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墙分隔。

(3)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2.居住部分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3.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4.居住部分的住宅户门或其他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当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时,不应大于40m;当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不应大于20m。

5.居住部分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6.居住部分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居住部分单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2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30m;首层每个疏散外门的净宽均不应小于1.10m。

7.居住部分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单面布置房间的住宅,其走道出垛处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

8.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

9.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4.50㎡,与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10.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和部分开向前室的住宅户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11.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当煤气管道必须局部水平穿过该住宅建筑的楼梯间时,应穿钢套管保护,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12.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座,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屋顶的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

13.地下室与地上层的共用楼梯间,应在首层与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14.居住部分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10m。



答题常见点:一类高层住宅建筑防火分区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住宅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下表规定。

1.地上部分和地下一层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2.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本表规定的2倍。

答题常见点:一类高层住宅建筑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住宅建筑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1.属于商业服务网点的小型商业服务用房与住宅和其他用房之间隔墙的耐火极限均应大于2.00h。

2.地下二层汽车库与地下一层之间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答题常见点:一类高层住宅建筑商业服务网点

商业服务网点是指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商业服务用房。

该用房层数不超过二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采用耐火极限大于1.50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大于2.00h且不开门窗洞口的隔墙与住宅和其他用房完全分隔,该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应分别独立设置。

答题常见点:一类高层住宅建筑类别和耐火等级

情景描述中该住宅建筑的地上建筑层数为20层,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为一类高层居住建筑”的规定,该住宅建筑的建筑分类为一类高层居住建筑,其耐火等级为一级。

超高层建筑
答题常见点:超高层建筑防火注意事项

1.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2.重要的办公楼是指性质重要,建筑装修标准高,设备、资料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损失大、影响大的办公楼。

3.避难层顶棚、墙面、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4.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高层公共建筑、高层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单元式住宅和高层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时,应设1台;当大于1500㎡但不大于4500㎡时,应设2台;当大于4500㎡时,应设3台;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答题常见点:超高层建筑屋顶直升机停机坪

当建筑某楼层着火导致人员难以向下疏散时,往往需到达上一避难层或屋面等待救援。在超高层建筑的屋面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可便于直升机从建筑顶部实施救援,是一种可行的救生措施。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在屋顶平台上的停机坪,距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等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m。

2.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每个出口宽度不宜小于0.90m。

3.在停机坪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消火栓。

4.停机坪四周应设置航空障碍灯,并应设置应急照明。

答题常见点:超高层建筑消防电梯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塔楼应设消防电梯,地下七层至地上十七层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3台,地上十八层至地上一百零八层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2台。

消防电梯的设置位置便于接近和进入的的情况及其安全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

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4.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5.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8.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

9.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10.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答题常见点:超高层建筑避难层

避难层是发生火灾时,人员逃避火灾威胁的安全场所,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塔楼应设置避难层(间),其设置楼层、高度和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民用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3.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人/m2计算。

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5.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

6.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

7.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8.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h,照度不应低于1Lx。

答题常见点:超高层建筑分类

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

建筑分类: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体育馆建筑

答题常见点:体育馆建筑防火注意事项

1.体育建筑是指作为体育竞技、体育教学、体育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活动之用的建筑物。

2.体育馆是指配备有专门设备而供能够进行球类、室内田径、冰上运动、体操(技巧)、武术、拳击、击剑、举重、摔跤、柔道等单项或多项室内竞技比赛和训练的体育建筑。主要由比赛和练习场地、看台和辅助用房及设施组成。体育馆根据比赛场地的功能可分为综合体育馆和专项体育馆;不设观众看台及相应用房的体育馆也可称训练房。

3.体育建筑等级分为特级、甲级、乙级、丙级四级;除特级体育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外,其他体育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

4.体育馆比赛、训练部位的室内墙面装修和顶棚(包括吸声、隔热和保温处理),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当此场所内设有火灾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室内墙面和顶棚装修可采用难燃烧体材料。固定座位应采用烟密度指数50以下的难燃材料制作,地面可采用不低于难燃等级的材料制作。

答题常见点:体育馆建筑安全疏散

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体育馆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以下要求:

1.体育馆的观众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3.体育馆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体育馆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 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每排不宜超过26 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0m时,可增加1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2)体育馆观众厅外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3)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

(4)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1-4的规定计算确定。

注:表中较大座位数档次按规定计算的疏散总宽度,不应小于相邻较小座位数档次按其最多座位数计算的疏散总宽度。

(5)疏散楼梯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楼梯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20m,转折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20m。

(6)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

(7)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cm 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cm。

答题常见点:体育馆建筑防火分区

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体育馆的防火分区划分应符合以下要求:

1.体育建筑的防火分区尤其是比赛大厅,训练厅和观众休息厅等大空间处应结合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和使用要求加以划分。

2.体育馆的比赛场地和观众看台之间无法进行分隔,因此可以做为一个防火分区考虑,而观众休息厅和周边赛事用房可做为另一个防火分区考虑,这样既考虑了体育建筑空间的特殊性,又可以避免观众厅防火分区面积的无限扩大。

3.一、二级耐火等级体育馆地上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体育馆观众厅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

答题常见点:体育馆建筑耐火等级

情景描述中体育馆的主要用途为举办地区性比赛,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该体育馆的建筑等级应为乙级,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商业中心建筑
答题常见点:商业中心建筑防火注意事项

(一)地下商店营业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其以下各层。

(二)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

2.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3.确需设置防风雨蓬时,防风雨蓬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室外开敞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

(三)防火隔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隔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

2.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入安全出口,门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4m。

4.防火隔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不应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四)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走道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2.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3.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4.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答题常见点:商业中心建筑-安全疏散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大型购物中心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2.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地下一层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有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因该建筑地上建筑层数超过2层,故其地上部分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因该建筑地下室仅为1层,且其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故其地下室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4.该建筑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

5.该建筑商店营业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上述规定增加25%。

6.该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该建筑商店营业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7.该建筑的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8.该建筑地下一层设备用房及物业管理用房区域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75m计算确定;该建筑地下一层及地上各层商店营业厅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均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的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的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或以下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

9.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人/㎡):地下一层和地上一、二层为0.85,地上三层为0.77,地上四层为0.60。

10.该建筑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金属栅栏,当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窗口、阳台等部位宜设置辅助疏散逃生设施。

11.该建筑疏散用的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不应敷设可燃气体或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如封闭楼梯间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则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12.该建筑地下室与地上层的共用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13.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作为安全疏散设施。

14.客、货电梯宜设置独立的电梯间,不宜直接设置在营业厅内。

答题常见点:商业中心建筑-防火分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大型购物中心的防火分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该建筑地上各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不应大于2500㎡,地下一层设备用房及物业管理用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不应大于500㎡;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2.当建筑仅在首层设置商店营业厅时,符合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且其内部装修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的条件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0㎡。

3.该建筑地下商店营业厅,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应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时,其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

4.当该建筑地下商店营业厅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火分隔:

(1)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该室外开敞空间的设置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

(2)防火隔间。该防火隔间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在隔间的相邻区域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3)避难走道。该避难走道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其两侧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且在局部连通处的墙上应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4)防烟楼梯间。该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