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总结与反思

课改路上 且行且思

——课改总结与反思

初一级部 武厚英

一、对课改的认识:

1、新课改唤醒我们对学生的看法:学生是人!是有潜力的人,是成长中的人!

2、新课改更新了我们教学的看法:教学就是教师创新性地导演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二、我的做法

本学期开始我校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首当其冲。为了更好的推行课改及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的大潮中。认真看了胶东课改的录像资料、细致学习了肥城市教研室下发的课改资料选编。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改的精神,探索并初步制定了“四段六环”的零距离教学课堂模式。倾听了梁晓盈老师执教的探索课,老师们都感觉到新课堂的魅力:新颖、独特、有活力。3月28日,赴孙伯中学进行高效课堂的交流。回来后,老师们都跃跃欲试,每人都试着把新理念、新模式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新一轮的普听课,老师们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变化:学习主动性更加积极了,更有兴趣了;同学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竞争意识更强了。我也不甘落后,讲了一节示范课。同时,我也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的开发推介会,我的校本课程《写规范字,作正直人》有幸成为本校校本课程之一。每周三下午我与同学们相约课堂。

三、我的收获

新的教学模式施行以来,我校老师和学生在课改中收获了成长,品尝了课改带来的快乐。 追求民主的课堂,让生命在课堂上相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没有民主平等的关系就不可能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可能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可能有小组展示的丰富性、多样化,不可能有创新的思维火花闪现。所以首先要求老师要有爱心、耐心、包容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和表扬学生在课堂中的闪光之处,用智慧的语言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乐于参与。不管说得对与不对,做得好与不好,都不会受到批评,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主要动力。我们的老师有一颗包容孩子的心。

让学生平等表达。课堂不只是好学生的舞台,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有一席之地。既有让好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多种想法的机会,也有让领悟力慢的学生回想的时间,有说话的机会。我们的老师有一颗关爱孩子的心。

小组之间有了竞争意识,同学们更加积极上进。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交际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反思。在课堂中经常听到“老师,我还有一种想法”“我的想法与他的不一样,我是这样想的”“我想问:??”我们的老师有一颗欣赏孩子的心。

学生的自主参与、生动丰富的表达,不仅显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显示了师生的平等相融,更显示了浓浓的课改文化氛围已形成。

2.追求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让生命在课堂上绽放。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课堂是展示师生课改活力的窗口。半年来我们不断地追问,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一节有效的课应当是让学生感到快乐的课,感到有用武之地的课,感受到成功的课。教师要通过、小组学习、质疑问答、交流展示、达标测试、评价反馈等,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绽放。

四、我的困惑

1、在课堂上,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而只是说“我认为??”“我觉

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

2、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小嘴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就失去了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

3、优秀生在老师不断的表扬声中信心十足,表现欲更强;而大多数学生却战战兢兢,他们不敢多嘴,,怕说不好不能给小组挣分,给自己和同伴带来一些不快。干脆充当看客,什么也不说。

4、这种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教师要怎样才能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何了解小组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

五、我的想法:

1、再掀学习课改文件、领会课改精神的热潮。

利用在假期课余时间重新学习肥城教研室编写的白皮书、我校“四段六环”的零距离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教师上课规范、学生上课规范等材料,更好地指导课堂实践。

2、各班利用班会、和课活时间领着学生学习《学生上课规范》,学生的学习、小组长的学习、 小组的评价再培训,切实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自主预习、合作学习,怎样精彩展示学习效果,怎样进行小组评价等,以便学生更好参与学习、主宰课堂。

3、积极组织小组的学习、讨论、全方位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小组评价,做好阶段性总结并评出明星小组、优秀小组、进步小组等获奖小组,更好的激励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4、规范学案编写。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撰写学案,并做好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5、做好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工作,解决教师的精讲精练。

走进了课改,与课改同行,我们不能说“不”,也不能避重就轻,我们只有迎着课改,思考着,改变着,步伐坚定地前进着,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把课改之路走到底,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课堂的有效、高效。

 

第二篇:课改总结与反思

课改回顾与反思

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坚持贯彻各级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联系本校实际,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校本研究,边学习边实践,及时反思调整,认真积累总结,使课改实验扎实、有序地开展。现将我校课改以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教研,提高教师素质。

我校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师任课情况,成立学科教研组,各教研组每期四个研究子课题,每月一个,围绕每个子课题每月集中组织四次活动,分散活动不限,月末结题,由教研组长写出结题报告,每学期开展十六次组内集中活动。

每月一个研究子课题的研究过程是:

(1)围绕子课题的理论学习一次,可在教育报刊、杂志中查找。参与教师业务笔记记录每次不少于五百字。(2)围绕子课题的听课或观摩优质课教学光盘两次,要求有听课记录、公开课评价表、评课材料。(3)围绕子课题经验交流活动一次,要求口头交流后上交经验材料一份。

为了确保研究的有效性,我们加强了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力度。每学期初,教研组认真梳理整合教师的教学困惑,组织教师进行课题征集。各教研组针对所征集课题初订计划,期末交总结。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周教研组活动让教师针对困惑,深入反思,精心准备发言,谈经验、说方法,交流感受。此外,学校还多次组织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课观摩活动,

教师通过观摩研讨,交流心得,反思总结,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二、互助听课,集体备课

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关键,管理制度是保证。上课、听课、评课是学校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

结合我校实际,我校成立互助听课小组4个,学校每月初对互助听课活动作出具体的安排,要求每人每周组内相互听课评课两节,以小组为单位落实互助组的各项活动的开展。每月结束时有小组长综合教师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月小结。

我校对互助听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组长组织听课、评课后,要做好活动记录。

评课前,执教者先谈自己教学设计思路或介绍授课后的体会,然后由评课者对课堂教学情况作深入讨论分析。评完课后,组长应对执教者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指导。

评课要以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做指导,从执教者对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对学生的关注与了解,对教法的选择与应用,对学法的指导与训练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且能抓住重点,说在点子上,评在要害处。各组可以结合每次活动的研究重点进行专项评课与研究。

集体备课,立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组内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前熟悉当次备课活动的教材,并在主备教师说课后,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集体备课时,除主备教师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课后记录好教学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三、构建模式,优化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效率,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展示、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结合校情、师情、学情,生情我校全体师生在长期不懈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探索出了一套“预习、展示、点评、检测的四环节教学模式”并逐步完善这一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四环节”教学模式,力求打造优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四环节教学模式将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大体分为四个基本环节:第一步、充分预习,第二步、交流展示,第三步、点评升华,第四步、当堂检测。

第一步、充分预习

课前教师出示学习目标,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按照要求,认真预习新知识,低段读、说、演、练。中高年级要求记录预习笔记。每天做为家庭作业来布置。变过去那种布置当天所学知识的书面家庭作业为对新知识的预习作业,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

主动预习,积极学习的好习惯。各学科预习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各有侧重。

数学学科:知识储备,复习与新知识点相联系的旧知识点;知识衔接,前后知识过渡,巩固练习;知识呈现,预习新例题;知识理解,巩固所学新知;知识总结,理解定义概念,总结数学规律;知识迁移,学生命题练习;知识疑问,据学质疑,课外拓展。

英语学科:复习旧知,巩固新单词、对话、句型;听录音,跟读,自学新词,拼读,识记;听录音,跟读,自学对话,情境表演;单词,对话达标测评,巩固练习。

综合学科:科学课,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动手探究,搜集相关材料,提前实验验证;品德课,多渠道搜集社会信息,自主整理;省情礼仪课,提前阅读了解,搜集相关知识,动手实验或操作;书法艺术课,提前进行仿影或描红,初步把握字的间架结构,熟练写字方法。

预习形式:课外自主预习与课前合作预习相结合,课外家庭做业自主预习,认真记录好预习笔记,整理汇集相关资料。课前合作预习,小组或班级内部相互交流,完善预习笔记。

第二步、交流展示“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才生灵光。”在学生课前全面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以组为单位分解学习目标,明确展示任务,小组展示,在展示交流中学生的感性知识相互碰撞。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不断优化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各小组以自己所展示内容为契机,引领大家向纵深学习,促使学习内容的提高与生成。

展示方式多样:语文学科,朗读,讲述,评说,演讲,表演,歌唱等;数学学科,学生讲题,点评解题的关键和解题用到的知识点,点评自己和其他同学在解题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结由题目的解答得出的规律;英语学科,创设活动型课堂,学生听,说,读,写,画,唱,演,玩,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综合学科,讲述、评说、动手操作,情境模拟,实验验证,书写比赛等。在各种方式的展示中探讨学习重难点,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学生的不足与困惑。

交流展示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展示,每个学生都发展;重视过程,在每个发展点上,让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有与人交流,沟通的机会。

第三步、点评升华

课堂上穿插于学生交流展示的过程当中或学生交流展示之后。

第一阶段:学生点评。让学生互相点燃思维的火花。小组展示,组员补充、点评,提出自己正确的意见,更深一层的理解、体会与看法。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发表,全班同学交流点评,生生互动,在各种观点的交流碰撞中,启思明智,达成共识,内化升华。

第二阶段:教师点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帮学生拔开心头迷雾。针对交流展示环节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恰当,及时的参与、引导与解疑:

当学生展示不到位时,教师可采用追问的方式进行点评,从而得到圆满的解答。

当学生展示由于受自身学习水平,生活经验局限而出现失误,困惑或理解缺乏深度时,教师及时引导,点拔,纠正,在适时的调控、总结中,让学生展示活动更有序,有效,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

尤其是针对班内均不能解决的问题,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内容的关键处、以及学生争论不休的问题更要进行重点点评,点拨、解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从而引领学生在对知识的梳理归纳中,内化升迁,达到学习上豁然开朗的更高层境界,提升自学效果,全面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第四步、当堂检测

课堂教学之末,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习重难点,易混点,易错点,设计题组,可通过问答,书写,小组竞赛,演练等不同形式检测本节学习效果。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当堂矫正。

四、新课改中的困惑与反思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得到了改善,课堂教学的模式有了突破,改变了学生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存在着诸多困惑:

1、合作讨论的时间与完成教学任务的矛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符合现代的科学教育思想。但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往存在顾虑,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教师往往精心安排合作探究活动,但精彩的课堂活动之后,必要的练习量却受

到了一定影响,虽然有形式多样的练习,但在练习的数量,题目类型的丰富程度上较以往稍有差距。大量的练习只能排在课堂之外。怎样既能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又能按时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下大功夫,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矛盾。新课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一些示范课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活动、游戏等掌握了教学内容,整堂课生动有趣,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良莠不齐,教师既要重视优等生的发展,又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需要,难免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不到充分体现,今后,应当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探索的空间与环境,逐步调整教学思路,放弃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提高学习兴趣。

3、教材内容与考试之间的矛盾。本次课程改革的教材内容较老教材相比改动较大,图文并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材深度变小了,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但有些必考课程中的试题出现了超纲现象,部分知识面稍窄的学生不善于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差,造成考试成绩下降,影响了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因势利导和激励,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多给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按照各级课改实验计划进行了积极、

认真地探索与实践,各年级学科教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和谐发展,已逐渐适应了新课改快速发展的步伐,教学理念日趋先进,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成熟,今后,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要上下将继续努力,全力以赴,推动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教育再做新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