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护河镇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护河镇关工委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

汇报材料

20xx年9月

今年以来,在市、县关工委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镇关工委以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着力营造关爱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在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当涂县中部,大公圩北面。总人口3.2万,辖六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20xx年,全镇共有流动儿童91名,留守儿童523名,其中父母双方外出、寄养祖辈的有309人(其中75%为在校学生)。全镇“五老”结对关爱的留守儿童405人,参加结对关爱的“五老”人数为384人。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随着我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随之而来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相对缺失,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上缺少照应,行为上缺少管教,学习上缺少辅导、亲子关系相对疏远”的状态,面临着道德、心理、教育、安全等诸多问题的考验。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扎实开展了一系列行之

第 页

有效的工作,切实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困难和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营造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和教育、公安、民政、卫生、文化、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部门都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主动配合、协力推进,基本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覆盖到边,监护到位,关爱到人”的留守儿童动态管理网络。一是以村(居)委会、留守儿童监护人、代理监护人和代理家长为主体,建立了家庭监护网络,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安全的监护;二是以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建立了教育管理网络,重点负责对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生活管理;三是以基层组织为主体,建立了帮扶保障网络,重点解决好留守儿童的生活困难;四是以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为主体,建立了权益维护网络,全力保障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五是以妇联、关工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和“五老”等社会组织为主体,建立了社区爱心网络,全方位关心留守儿童。同时,为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关爱留守儿童理念,倡导关爱留守儿童,及时表彰、总结和推广基层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创造的新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努力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坚持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全面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推进教育公

第 页

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工作,努力创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是深入调查摸底,建好信息台帐。针对我镇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变化这一实际,20xx年,我镇妇联全面展开了留守儿童调查统计,掌握了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习成绩、日常行为等信息,并对已统计在册的留守儿童建立了成长档案和联系卡,详细登记了每个留守儿童的姓名、表现、家长姓名及联系电话、寄宿地址及托管人姓名、电话、与留守儿童关系等内容。二是创新活动载体,探索多种管护方式。首先,建立“信息交流绿色通道”,为外出务工的父母与子女构建交流的平台。我镇联系当涂县电信部门,在部分学校建设“校讯通”工程,利用“校讯通”,建立留守儿童信息互通平台,留守儿童可以利用“校讯通”直接和外出务工家人进行相互交流。目前,我镇护河初中建设的“校讯通”工程使用率较高。其次,通过“五老”结对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活动进校入村(居)委会,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结对帮扶,从物质上给予留守流动儿童以关爱,更重要的是帮扶留守、流动儿童学习和生活中的薄弱环节,鼓励他们发奋图强,引导青少年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第三,通过建设“留守儿童活动室”,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环境,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为促进留守、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我镇“留守儿童活动室”自20xx年8月份投入使用以来,组织各类较大规模活动10多次,读书人次1000余人,活动室

第 页

每周六面向全镇儿童开放,受到了广大留守、流动儿童的欢迎,同时也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好评。第四,加大投入,20xx年暑期,我镇在护河初中校内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一所,同时完善了相关制度,成立了少年宫的领导管理组织,扎实有序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少年宫”成为我镇“关爱工程”的重要阵地,受到各级领导、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依据少年宫的建设实际,我们专门聘请了护河初中美术、音乐、体育指导教师及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暑期在少年宫工作,他们分别成立了相应的辅导队伍,人数都在20人左右,其中大多为留守儿童。辅导教师为孩子们登记造册,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做好每天来宫孩子的考勤,确保孩子们每天高高兴兴到校、平平安安回家。暑期两个月,辅导教师每天坚持到少年宫进行辅导(因高温或台风预警为师生安全考虑停掉的几天除外),为农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过一个充实、快乐的暑假默默地付出。第五,各村委会通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场所的建立,加强对农家书屋、体育民生工程建设场所的管理,使之成为留守儿童寄托情感、学习娱乐、增进友谊的乐园,引导留守、流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同时,镇妇联、共青团联合司法、教育部门广泛设立青少年维权岗,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关工委和教育部门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补习,传授防水、防火、防电、防疫和防交通事故等知识。第六,完善扶困助学机制,加大扶贫助学力度。我镇多方筹措资

第 页

金,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活补助资金和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资助力度。20xx年,我镇以镇妇联牵头,继续做好“春蕾女孩”的关爱活动;联系社会力量,开展“爱心妈妈”进校园活动;今年“六一”期间,市县领导先后两次来我镇开展慰问活动,领导的关怀,更加激励着我镇留守儿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着力改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生活、学习条件。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的要求,我镇于20xx年开始实施了校安工程、校舍改造工程及新建项目。截止目前,累计投入近千万元,完成了护河初中、青山初中、护河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加固工程;护河初中学生住宿楼、教学楼新建工程以近尾声,即将交付使用;护河初中新建食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护河初中新建住宿楼,可解决留守少年儿童住宿百余人;筹建护河初中食堂项目建成后,可极大改善留守儿童就餐条件。

(四)支持早教点的建设,确保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我镇目前有幼儿园两所,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两所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与初创时相比有极大改善,办学规模基本能满足我镇学龄前儿童的入学需求。一方面,学龄前留守儿童都能够就近入园,解决了众多家长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幼儿学前教育项目的实施,使大部分留守儿童养成了较为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提高了听说普通话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展示自我的意识正在形成。早教点的活动有助于幼儿集体观念的养成,相当一部分

第 页

留守幼儿存在的孤僻、胆怯、怕生、自私等不良性格得到了明显改变。

(五)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网络。为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我镇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成员单位联系会议,专题研究讨论留守儿童工作,借助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一是“代理家长”模式。全镇各学校、社区分别建立了“镇-村-社”、“镇-校-班”三级两线调查网络体系,积极组织“代理家长”采取赠送生活学习用品等方式,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据各村统计,目前,我镇已有40多名优秀妇女担当着72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她们用女性特有的爱关爱着结对的留守儿童。二是“留守儿童之家”模式。全镇各中小学校,配备“家长式的教职员工”、辅以“家庭式的学校管理”,学校具备了“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内涵,形成了“家校一体化”管理,“家园化”的氛围,让留守儿童到感受了家的乐趣、家的温暖。三是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各家长学校每学期组织留守儿童给外出家长写信、定期与代管人沟通等活动,让外出家长及时与孩子、老师和代管人进行沟通,尽可能对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还原”,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截止目前,我镇共建立家长学校四所。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我镇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家长、学生和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验总结不足。我镇留守儿童工作起步较早,成效明显,但对于经验总结稍显不足,外界好的模式也更有待我们学习。

第 页

二是合力仍需加强。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个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的“希望工程”,需要全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从目前情况看,各部门对这项工作都有一定的积极性,但还存在“各自为阵,单兵作战”的现象,工作合力不够。

三是关爱方式不多。大多数单位重物质关爱,轻精神关爱,通常是捐点物品、买点东西,往往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对留守儿童精神及心理上的关爱方式略显简单。

四是创新力度不大。目前,各部门对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较少,大多是发动社会爱心力量对留守儿童进行义务帮扶,普遍缺乏持续动力,各种帮扶措施难以长久。

五是留守儿童专职管理人员还缺乏配备,留守儿童管理专项资金渠道尚未建立。目前,我镇镇、村“留守儿童活动室”、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还没有配备留守儿童专职管理人员,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均为兼职人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所需经费尚无专项渠道,也较大的影响了留守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帮扶力度,认真借鉴外界好的经验和做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协调各行政村、街道(居委会)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教师、“五老 ”队伍、志愿者、优秀家长等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作用,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兼职工作队伍,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共同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协调妇儿工委成员单位,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确保关爱留

第 页

守儿童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继续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教学条件。

三是加强工作考核。加强对各村委会、街道、各部门的工作绩效考核,适时开展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评比表彰、经验交流等活动,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及时协调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宣传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和推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好的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第 页

 

第二篇: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蔡桥乡中心完小

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我中心完小现有留守儿童167名,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问题历来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现将学校留守儿童工作开展简单总结如下:

一、学校高度重视,组织协调到位。

学校拟定详细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成立了以王保民校长为组长,学校德育、教学、少先队等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班子、行政、班主任、辅导员的绩效考核中。

开展教师与留守儿童“手拉手,一帮一”的结对子活动。王保民校长亲自带头,学校班子行政、班主任、辅导员及科任教师全员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体系。要求结对子的教师定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各班级、中队成立关爱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在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的组织下广泛开展手拉手活动,发动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建立师、生两级帮扶体系。

完善留守儿童建档工作。每学期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统计,班级、学校建立两级留守儿童花名册;对留守儿童进行跟踪管理,为每一位

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二、教育突出重点,创新关爱主题

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社会原因,部分留守孩子在行为、心理上存在或这、或那的问题。但是,在留守的孩子身上也有许多优点、闪光点,比如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独立能力普遍优于一般孩子。所以,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我们突出两个重点,创新一个主题。

两个重点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好习惯养成教育;一个主题是展示留守风采。我们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安排心理辅导教师每周定期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进行心理干预,通过班队会、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知识教育,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心理方法,通过对留守儿童的有效心理干预,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同时,我们把“展示留守风采”主题作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切入点,让留守儿童优先参加学校的合唱团、书法、美术、音乐等兴趣小组,通过学校的社团活动,培养、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大力发掘留守儿童中的优秀代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三、丰富活动载体,教育润物细无声

我们组织策划了“爱心关注留守,展示真我风采”、“手拉手,暖留守”等主题活动,邀请了留守儿童监护人、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活动中,努力为留守孩子创造美好的成长环境。活动中,一方面,我们突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表演、演讲、书法绘画、体育竞技等比赛创设了丰富的展示留守儿童风采的舞台,让他们在活

动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找到关爱,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会、班会活动。同时,我们加强对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学分体系。要求各班级、大队辅导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更加细心、耐心、富有爱心,做到润物细无声。

四、营造美好环境,建设留守乐园。

在校园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通过校刊、班刊、旗台、主题活动等阵地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建设留守儿童快乐家园。目前我校专门为留守儿童设有留守儿童办公室、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活动室等功能室,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乐园,让留守儿童家长无后顾之忧。

五、学校牵头家庭,社会协调配合

最后,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我们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强化教师家访制度,加强和学生家长、临时监护人的配合;同时,加强了和关工委、妇联、团委及社会各界的联系,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片健康成长的蔚蓝天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