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校本课程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的几点思考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课程是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

一、科学校本课程目标和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国家在作课程计划时应该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1)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2)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3)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后或过程中,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4)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实验的学校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在社区有良好的声誉;二是要有足够数量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水平较高、学科教

学质量好的科学实验教师。三是学校要有专业实验室、信息多媒体教室还有科技教学的实验器材、设备和软件;四是学校应保证实验教师在实施科学校本实验中接受岗位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

二、校本课程实验教材建设

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正确把握原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本班学生知识能力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因为教材是部分专家经过反复推敲,反复研究确定下来的,特别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新教材应该说对课改思想和课程标准都作了比较好的诠释。但几个专家的思路毕竟有他的局限性,任何版本的教材肯定不能适应所有地区的学生,所以我们不可能机械套搬教材原来设计,只能把教材看着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提供的一个教学思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最好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思路,结合学生既感兴趣又相对熟悉的生活素材来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跳一跳”就能抓住应掌握的知识,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加强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学教材是目前双语教学实验的当务之急根据各地的不同环境和特点组织编写适合本地的校本教材并研制开发相应的教学用具和软件。

三.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实验课堂模式的建议——课堂小班化

1、 小班型课堂有待开发

小班化,是一个提供合适的实验、操作环境的好选择。小班型通常指班级内学生人数在15—25人之间。小班化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转变教育观念,即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标,为21世纪培养身心健康的创新人才。所以,小班化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发生革命性变革,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尤其适合科学校本课程教学。实施小班化教育,首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老师交往,得到老师的个别化教育,能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其次,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第三,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双方共同学习探索,发现规律,教学相长。当然,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落实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应该让每个学生享有老师同等的关怀。师生的交流机会增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对于科学校本课程来说小班型既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又为学生在学科知识的领会提供了可能。尤其科学课、劳技课等一些实际动手操作的课程。众所周知,中国学生的卷面考试是非常拿手的。无论数学、物理竞赛中国学生的成绩都是排在前面。但是实际操作、运用就不行了。而小班型课堂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和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小班型教学环境的创设。

⑴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意味着每个学生占有较为充足的单位空间。为了提高教学的现代化程度,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我校给每个教室配置了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可滑动的黑板,以及与书本配套的教学软件,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⑵教室内环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和谐互动,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取长补短,拓宽思路,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的。而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的基本形式。可变式课桌,活动式教学,使小班化的合作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室地面铺设地板,师生需要时席地而坐进行教学,游戏。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室的环境美化也是学生愉快

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允许学生自己将喜爱的作品随时展览,可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⑶良好适当的人文环境是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有效条件。教师素质是开展科学校本教学的先决条件。一颗宽厚博大的爱心,用合适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能产生任何现代教育技术所无法到达的境界。科学校本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在小的班型中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主。让他们各主其事,各展其能。

3. 小班型课堂实施的可行性

⑴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为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可能。随着学生数目的减少,小班型,是一个必然趋势。

⑵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小班化教育有所依据。民主的、现代的教育思想是小班化教育的思想基础,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运动使小班化教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新视点。

⑶人们观念的变化为小班化教育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现在,更多的家长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的很满。在课外孩子们学习各种各样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基本都是小班型的补课。并且,补课的效果都很好。

但是,为什么英语、数学、语文等课程还在外面补课?是学校的老师水平不高,教得不好吗?问题在于,补课的形式都是以小班型出现的。教师可以照顾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个性特点等,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才能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动、主动有个 性地发展。基于此,对于屡禁不止的校外补课现象,倒不如变堵塞为疏导,变排斥为引入。在学校内实行小班授课制。因为总体来看,整个城市的各种学习班的集合,只要加以整合和系统化,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学校机制的雏形了。

4. 学校小班授课存在的问题

小班化教育改革需要经费支持:小班化教育不单纯是一个教育研究项目,它需要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进 行综合调整,需要足够的教育经费的支持和投入。可以由政府提供专项资金,也可以适当增加学费。毕竟学生在学校以外参加的各种学习班,其资金总额比学费要搞出许多倍。之所以很多家长仍然趋之若骛。是学习成果显著。那么何不把各种小班补课集中在学校,使家长真正承认学校,也使学生真正收益于学校。毕竟学校的设施比较全面系统。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辽宁· 抚顺市实验小学

何 景 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