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

 

第二篇:《桃花源记》表格教案

1

桃花源记表格教案

桃花源记表格教案

2

3

桃花源记表格教案

4

桃花源记表格教案

桃花源记表格教案

5

6

桃花源记表格教案

一、课文补遗

1.关于桃花源

陶渊明借桃花源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北宋的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桃源行》的诗中写道:“虽有父子无君臣”,惊叹桃源中的民主平等,诗中流露了对世外桃源推崇备至的感慨。

无独有偶,1516年,英国的莫尔也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岛:这里财产公有,人人参加劳动,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一百年后,意大利人康柏内拉也构想了一个美好的太阳城: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压迫,男耕女织,不论从事哪项工作都受人尊重,人人过着幸福生活。

2.关于《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王勃之于滕王阁,李白之于敬亭山,崔颢之于黄鹤楼,柳宗元之于永州,范仲淹之于岳阳楼,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苏轼之于黄冈赤壁,莫不如此。但他们写的都是实景,而桃源仙境却是虚构出来的。以一篇诗文虚构一个仙境而令游人神魂颠倒,在中外都是少有的。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桃花源记并诗》问世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此后,游者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

3.桃花源考证种种

山有“小口”若有光,良田美池口中藏。

渔人有幸数日客,享尽桃源美味香。

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历代注家蜂起,诠释接踵。人们非常关切文中的桃花源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说庐山康王谷者言之凿凿。康王谷,俗称庐山垅。从现在的星子县城乘车至隘口,然后沿着通往庐山的南山公路北行数公里,在一处叫观口的地方弃车步行,即可进入庐山垅。这是一条长达7公里的绝密坳谷,“整个垅中,峰岭对峙,联绵延伸,东靠着最高汉阳峰,西临于长岭马耳峰,森林掩映,溪泉沿流,竹木清秀,花草烂漫。屋舍靠山近水,碧荫遮盖村庄,阡陌纵横,水田旱地,男女耕耘,一展世外桃源景象”(《庐山旅游介绍》)。进谷的“葫芦口”极狭,一踏进谷口,溪声林滔便扑面而来,但见青山高耸,古木参天,溪水随山势而转,小路傍溪涧而进。山重水复。曲折蜿蜒,头顶现出一线蓝天,循溪傍小道山行二、三里,山势渐缓,眼前出现一片村落。田园葱翠,“屋舍俨然”,鸡犬之声相闻。倘若是在春天进山,则夹岸桃花灼灼,香气氤氲,云雾融和着袅袅炊烟,如丝如带,一路鸟语花香,宛如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一般。

庐山垅这片幽深而狭长的谷地,史、志上称作康王谷。宋《南康军图记》载:秦灭楚时,楚怀王之子康王避难谷中,秦将王翦追赶甚急,幸而天降大雨,康王得以脱险,从此隐居谷中,“不复出焉”。康王谷即因之而得名。另据《星子县志》亦如是载,至今山谷尽头,尚有一处村落叫“半山康家”,村中还有康氏的人家居住。康王谷中,不但秀丽的风光与《桃花源记》中描述得一模一样,而且楚康王避难的故事与陶令笔下“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数语正吻合。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庐山山南一带,对谷中的风光和康王避难的

7

掌故一定非常熟悉,所以他以康王谷作为生活原型,构想桃源情境,进行艺术创造,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应该是当信勿疑的。

持江苏连云港者信誓旦旦。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脉的宿城西麓,亦被人们称作陶令笔下的桃花源。那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除了翻越虎口岭,与外界无路可通;其中,川原坦荡美丽,山畔竺篁摇曳,山脚拐弯处通向高公岛,与《桃花源记》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考查史实,陶渊明确实曾到这个地方。

近年,湖南的桃源洞,也被人们称作桃花源。桃源洞位于桃源县城西南15公里的水溪,它俯临沅江,背倚青山,松竹垂阴,景色绮丽。唐代开始在此建有寺观。清光绪年间,曾重修“渊明祠”,并顺着山势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建造了桃花观、水源亭、缆船洲等。

有的学者认为,桃花源并非作者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地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写真。其依据是,东晋文人刘敬叔在《异苑》中记述:“元嘉初,武陵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县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素有对桃花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习俗。

其实,上述种种说法都反映了一个事实,人们都有一种慕名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家乡与历史上的名人有点“沾亲带戚”。据统计,在神州大地上,被疑为桃花源原型的地方一共有十余处之多。

二、焦点争鸣

1.文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应断句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原句断句,似乎语句简短,排列整齐,有节奏,但是翻译起来不仅费劲,而且难通。后一句断句符合语法,语意清楚,读起来并不拗口,译文可为: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流两岸,(岸边)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

2.教材中的三个“外人”不是同指。第一个“外人”应指世外之人,即源中人的服饰仍保持秦世的样式,渔人看到后认为如世外之人。

三、课文赏析

1.《桃花源记》的艺术魅力

作者写桃源境界并不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是幽深奥秘,迂回曲折。 开始写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溪流,不知有多少里程;沿溪的两岸有一大片桃林,不知有多宽多长;在林尽水绝之处,有一座大山,挡住去路,人世间好像到了尽头。再仔细一看,山有一小口,钻进洞内,刚刚能通过一个人,走数十步,忽然开朗起来。作者所写的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是一个无人区,十分洁净、清新、美好,它隔断了现实社会喧嚣污秽的生活,为桃源的隐蔽幽深作了过渡性的描写;同时,为读者进入桃源境内造成心理上的准备,不致使人感到突兀。

在进入桃源后,作者的描写也极有层次:先写田园风光,辽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纵横的田间小道,美好的池塘,垂阴的桑竹;然后再写桃源人民的服饰、劳动、情操、意趣。从远到近,从田间风光到社会人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同时,作者以曲折的手法写出渔人的行进过程,一会儿水路,坐船逆水;一会儿山路,钻洞爬山。当乘船沿溪走得忘了远近时,作者用“忽逢桃花林”一转,就把读者带到一个美丽静谧的桃花仙境;再当渔人钻进漆黑狭窄的洞内,感到绝望疑惧时,作者以“豁然开朗”的神来之笔,又把你带到一个开阔、恬静、优美的田园乐土,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

作者这种跌宕起伏的笔触,使读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之而变:当你进入桃

花林时,它使你“喜”;当你走到水穷路绝的隘口时,它使你“疑”;当你钻入桃

源见到一个和谐安定的理想之国时,它使你“惊”;当你再想去寻访这个境界时,

它使你“迷”。这一喜、一疑、一惊、一迷的种种复杂情感变化,正是作品所产

生的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力量。

(《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版,作者:苏者聪)

2.《桃花源记》的寓言式解读

《桃花源记》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最为世人传诵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他

晚年根据其家乡江州一代人民,为生活所迫而“逃亡去就,不避幽深”的事实,

并结合前人有关追求美好境界方面的思想材料,以及自己多年的乡居生活经验,

加以想像、虚构而成。文中通过渔人访游桃花源经历的记叙,成功地描绘了一个

处处充满欢乐气氛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是作者代表小私有生

产者对造成战乱和贫困的封建社会提出的抗议,它反映了广大人民希望用自己的

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是最为常见也最为权威的一种解读,我以为这篇作品不仅描绘了“桃花源”

式的理想社会,它还有相当深刻的寓意。

在这篇文章中,渔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既是桃花源的游历者,

又是桃花源故事的第一叙述者。作者巧妙地借助渔人的行踪。将庸常污浊的现实

生活与超凡脱俗的理想世界沟通起来,渔人是惟一到过桃花源的现实中人,要想

证明桃花源是一个真实的存在,首先就要证明渔人存在的真实性,然而作者对渔

人的介绍甚为暧昧,虽然告诉读者渔人游历桃花源的时间是“晋太元中”,却又

不指明具体年月;虽指明渔人所在的郡县是“武陵”,却又不告诉读者姓甚名谁,

家住何方。作者的闪烁其辞表明了他极为矛盾的心态。他既想让人相信实有其事,

又惟恐他人知道太多而步渔人后尘。为了劝戒好事之徒不要前往探寻桃花源,作

者在文中给出了两个重要的事实:一是渔人再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二是南阳刘子骥,“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

渔人再往,尽管“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究思原因,应是对渔人背信

弃义、不守承诺的惩罚。桃源中人对渔人是热情坦诚而又友好的,家家好酒好菜

热情款待,让一向为生计犯愁的渔人,好好享受了一回酒食无忧的快乐生活。临

别时,他们对渔人并未提太高的要求,只一句“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他们认

为并相信渔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诚信相比,渔人无疑是

浅薄而功利的。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此不讲信用,背信弃义的渔

人,当然是不可能再找到桃花源的了,这是渔人应得的教训,同时也表明了作者

对渔人的批判态度。渔人的奇遇是作者所向往的,但渔人的言行却让作者陷入深

深的忧虑。污浊的尘世可否还有值得信赖的高洁之士?像刘子骥这样的“高尚

士”,其动机就不值得怀疑?作者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让刘子骥有去的计划,一

方面又让计划无果而终。作者的矛盾源于对污浊现实的不信任。作为一个可以缓

解精神苦闷、忘却尘世烦恼的世外桃源,作者不愿让任何“外人”去破坏。因为

桃花源不管是真是假,是虚是实,都是作者心中的真实。文章以刘子骥的传说作

结,并非是为了借助历史上的实有其人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而是突出了作者对

刘子骥这样的所谓高尚人士的质疑,从而将文章的中心转移到对渔人人品的否定

来表明作者对渔人的批判立场,以达到劝戒世人的作用。渔人因为不守信用,所

以应该得到教训。其寓意不言自明:为人要重承诺、守信义,否则必遭惩罚。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