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0-20xx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龙坪四小:苏锦丽

学期已结束了,我以诚恳的工作态度完成了期末的数学检测工作。现将年级本期的数学检测卷面评析简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共有34人参加,及格率100%,其中优秀有30人,占88.2%,良好的有2人.及格有2人.总分3165,平均分92.5,整体来说比较满意。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对学生的成绩统计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在计算部分、立体图形的认识及整时半时的认读,这部分丢分较少。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重视。从他们的差异性来分析,班级学生整体差距比较大的,说明同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检测结合试卷剖析,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错误类型:

1

第一、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加减号看错等。

第二、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2、典型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学生对填数和数物体掌握较好,但在写十位是4,个位是5,这个数时学生丢分较多。

(2)比较题:有比较长短,有比较轻重,训练较多,失分较少。

(3)方向与位置: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这部分失分较多.

(4)连线:把观察到的立体图形和各自的名称用线连起来及根据钟面的时间连出相应的时间,这部分得分率100%。

(5)计算:掌握的较好。

(6)解决问题:有提问题写算式、有根据问题写算式、有既提问题也写算式,一部分同学理解能力差,提出的问题与所写算式前后矛盾,导致失分较多。

三、问题与分析

(一)存在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整体观察题目的意识和习惯不够,对题的特征缺乏敏感性。

2.没有认真看题,漏题写错都有发生。

2

3.学生对生活中的事情发展顺序不清晰。

4.应用题中知道答案,但漏写算式,还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 5 、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及时的将知识加以明晰,进行完整的归纳,让学生形成清晰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我们在教学中应在学生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联系,对比找出应用题的不同点,给学生总结规律性的方法,也就是说,该归纳的一定要及时总结归纳,强化理解,记忆训练的东西一定要到位,要落到实处。

6、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后续发展,要有大的数学发展观,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要有适当的延伸和补充。

(二)教与学的反思

1.在处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要有“优化”意识。 新教材注重算法思维,鼓励算法多样化。但教师们在处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必要的优化”意识不够,缺乏适当引导和具体指导。

2.在计算教学中,缺乏“变式”,忽视题与题之间的沟通联系。 “变式”是通过具体背景(包括表述方法等)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与领会相应数学知识的本质。在教学计算例题时,教师还是较多地关注计算程序操练和结果正确性,较多的是同一水平层次的单题练习,而缺乏必要的“变式”,忽视题与题之间的沟通联系,不利于学生理解计算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对运算结果的敏感性。

3

3、忽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自觉判断、选择合适的应用、计算策略的意识与能力。

新教材不单独安排应用题单元,而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即在教学中与计算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呈现方式上,也不像过去那样单一采用文字叙述形式,还通过对话、图表等形式呈现信息。这样的编排是要摆脱过分强调数量关系、类型的状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淡化类型,要求学生在解决应用问题时更多地从运算意义出发进行思考,而不是死扣类型,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思考能力。不过分强调数量关系,只是不强调把一些名词抽象出来让学生去机械套用。对如何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即分析方法缺乏必要的指导;误认为不要数量关系了,忽视引导学生对解题思维过程的解释与表达。

四、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测试情况分析我们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严格遵循课标,灵活处理教材。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把教材当作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重视现实生活中所蕴藏着的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善于驾驭教材,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

2、营造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4

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4、做好帮差补缺工作。

5、配合语文老师加大学生的识字量,能写更多的汉字。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优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后进生铺导,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通过这次的检测反思,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到:

1、加大题型的训练,多加强学生语言口头能力的培养和书写能力的训练。

2、以后多出一些新颖,多样化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3、培养他们分析问题,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4、培养他们认识做题的好习惯。

5、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爱学习,爱数学的自信心。

6、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5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查质量分析

一、考试情况:

一年级在籍人数273人 ,参加检测人数272人,到考率为100%。试卷满分

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全年级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99%。 从学生做题情况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的内容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为依据,命题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查一年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内容覆盖面广,题型全面、多样。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试题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部分,其中知识与技能为首位。只有通过知识与技能这个载体,才能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本次期末试题以体现“双基”的基本题为主,占卷面成绩的85%左右,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于基本运算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数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没有运算繁琐的计算题。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和模仿,而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实践,体现数学的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次期末试题中,就有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现实性,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

3、重视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本卷精心选材,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如:第四大题“我会画一画”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4、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让学生在统计中、在上下车图中、买玩具图中解决问题。这些活动具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感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一)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好。

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是一年级下册学习的重点,同时又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内容。试卷中第三、六题都设计有计算,90%的学生计算得了满分,说明教师教学扎实,训练到位。从学生的填空题得分率高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较强,对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好。

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强。

在第六题“我会解决问题”中,试题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这部分试题是本学期所教学的基本内容,学生的得分率很高,反映出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创新思维活跃。

试题中有一定数量的灵活、开放的题目。比如:第二大题“我会填空”第7题的第③小题“有一些5元、10元、20元的人民币,爸爸需要55元,可以怎样拿钱。(请写出一种拿钱的方法。)”。学生的解答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见,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我们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的创造思维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

4、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

从试卷看,90%的学生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较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很多教师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了学生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

(二)存在问题

1、审题不够认真造成错误。

这次考试主要问题是孩子们对学习不“细”。目前大部分的孩子在学习数学时的最大困难是无法“审题”。什么叫审题?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去看懂题目的要求,明白题目要求自己去干什么。如:“我会填一填”中的第3小题,有些学生在没有明白题意的情况下,就随意填,造成丢分。

2、应用策略的意识不强。

本次测试实践操作这部分丢分比较严重。如:“我会填一填”中第6小题,左图中:圆有( )个 ,三角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正方形有( )个 。有些学生图形数量就没有认真数,填错了。分析原因,我认为他们数图形的方法没掌握好。

3、学困生扣分严重。

4、在灵活题、开放性题的失分比基础题多。

四、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凡是学习成绩显著而且稳定的人,一般来说都是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并不知道如何自觉、主动地来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是什么。

①书写及相关能力指导:每天让孩子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练习数字的书写。特别提醒:A、每个数字在书写时是有笔顺要求的。B、请注意孩子的握笔方法及书写姿势。

②识字训练: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所以我们在安排习题时尽量以图画为主,但是依然免不了会遇上一些文字。所以在适当的时候还是需要我们让孩子有意识地去识记(不一定要求会写)一些必要的字、词。

③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挖掘教材例题、习题的营养价值,培养学习能力。数学知识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推理形成的系统严密的学科体系。提供多样的活动方式,通过学生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结果,促进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

2、加强解决问题教学。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生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模型的构建和优化,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新教材强调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弱化了数量关系,导致了许多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很好的理解提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渗透。

3、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对优生要提高要求,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让他们学习、发展。对差生要有更多的关怀,尽可能做到作业面批面改,及时指导,使及时他们掌握当天学习的内容,并做到多鼓励多表扬,帮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尝试在班级开展生生互助的学习方式。

20xx年6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