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的认识说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厘米的认识

说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田小学:李萍

1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厘米的认识、用厘米量》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厘米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第二课时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厘米的认识”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量课桌的宽)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学生尺,指出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为今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知识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子量物质长度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出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2

2、学法指导: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他们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说教法。

1、创设情景。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前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四、说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情境导入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长度单位:新学期我们要买书皮包书,要知道数学书两条边的长短,怎么办?先来研究数学书的短边有多长呢?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具(橡皮、回形针、一角的硬币、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测量观察后发现测量结果不同,提出质疑: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短边,可是量的结果却不一样? 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如果我们要测量桌子宽的长度,再用小方块一个个去摆,你觉得方便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引出测量工具尺子。

(二)引导探究,训练技能

1、认识尺子。课件展示(不完整的米尺)

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么。知道尺上各部分的名称:刻度、刻度线、“0”刻度。接着帮助学生会看尺上的刻度,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扫清障碍。最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这里的设计从表象逐渐抽象出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认识1厘米。课件展示例题2

3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看一看: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2)指一指 :在尺上指出1厘米。

(3)说一说:尺上多长的距离是1厘米。

(4)比一比:借助边长1厘米的小方块用手比画1厘米,然后脱离小方块比画1厘米有多长。反复几次,让学生记住1厘米的长度。

(5)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课件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尺上指2厘米、5厘米和其它的几厘米。

让学生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4、用厘米量。课件展示例题3

第一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汇报量法(学生可能有以下量法)

第一种:从尺的0刻度开始量。

第二种:从尺的顶端开始量。

第三种:从尺的其他刻度开始量。

比较择优,从而明确:尺上有0刻度,就从刻度0开始量,如果尺断了没有刻度0,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量。不同的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二步:请你再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吧。学生测量后可能会说15厘米不到或14厘米多一些。那么它最接近几厘米呢?教师指出数学书的短边可以说大约长15厘米。

(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练习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发展性。

1、判断量法: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有没有从0开始量,有用断尺量的,可是读数时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通过这一题的训练,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4

2、测量比赛:课件出示四件物品,请四人小组合作,先估测再量出彩带的长、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粉笔盒的高,比一比哪组测得又快又准。学生合作进行测量比赛,之后反馈测量结果。

(四)、课堂总结,升华知识

第一步1、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第二步:2、拓展提高:前几天老师做衣服的时候,需要知道腰围一圈的长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师小结:其实人们为了测量更方便,不仅发明了直尺、三角尺,还发明了卷尺、皮尺等,课件展示(各种尺子),我们在生活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进行测量。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5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厘米的认识、用厘米量》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第二课时的内容。教材—63例题2、例题3和想想做做的第1题—第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知识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子量物质长度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出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课前准备:各种尺子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情境导入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长度单位:新学期我们要买书皮包书,要知道数学书两条边的长短,怎么办?先来研究数学书的短边有多长呢?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具(橡皮、回形针、一角的硬币、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测量观察后发现测量结果不同,提出质疑: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短边,可是量的结果却不一样? 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如果我们要测量桌子宽的长度,再用小方块一个个去摆,你觉得方便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引出测量工具尺子。

(二)引导探究,训练技能 P61

6

教学例题2(课件出示)

1、认识尺子。课件展示(不完整的米尺)

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么。知道尺上各部分的名称:刻度、刻度线、“0”刻度。接着帮助学生会看尺上的刻度,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扫清障碍。最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这里的设计从表象逐渐抽象出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认识1厘米。

(1)看一看: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2)指一指 :在尺上指出1厘米。

(3)说一说:尺上多长的距离是1厘米。

(4)比一比:借助边长1厘米的小方块用手比画1厘米,然后脱离小方块比画1厘米有多长。反复几次,让学生记住1厘米的长度。

(5)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课件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尺上指2厘米、5厘米和其它的几厘米。

让学生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学例题3(课件出示)

1、用厘米量。

(1)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汇报量法(学生可能有以下量法)

第一种:从尺的0刻度开始量。

第二种:从尺的顶端开始量。

第三种:从尺的其他刻度开始量。

比较择优,从而明确:尺上有0刻度,就从刻度0开始量,如果尺断了没有刻度0,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量。不同的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2)请你再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吧。学生测量后可能会说15厘米不到或 7

14厘米多一些。那么它最接近几厘米呢?教师指出数学书的短边可以说大约长15厘米。

(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练习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发展性。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判断量法

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有没有从0开始量,有用断尺量的,可是读数时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通过这一题的训练,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2、测量比赛,

(1)课件出示物品,请四人小组合作,先估测再量出语文书的长、练习本的宽、比一比哪组测得又快又准。学生合作进行测量比赛,之后反馈测量结果。

(2)完成想想做做第2——6题

(3)用断尺来量物体,课件出示

(四)、课堂总结,升华知识

第一步1、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第二步:2、拓展提高:前几天老师做衣服的时候,需要知道腰围一圈的长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师小结:其实人们为了测量更方便,不仅发明了直尺、三角尺,还发明了卷尺、皮尺等,课件展示(各种尺子),我们在生活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进行测量。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

8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厘米的认识、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厘米的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以后,我觉得学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倒学得还好,因为只是测量以厘米为单位的物体长度,再说教学过程中也很强调不要只是光想着从尺的一头量起,而是要从0刻度开始量,所以学生基本掌握得还可以。但在拓展练习中用断尺来量物体,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有了一些的困难。

本课最突出的一点,我觉得是今天通过了各种活动,如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记一记,说一说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长度的正确表象。如:在认识一厘米时,先帮助学生在尺上找到1厘米,然后举例不仅仅是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像2刻度到3刻度也是1厘米,再让学生说说,然后让学生看着1厘米用手势比划一厘米。最后联系生活,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也是一厘米。在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后,再让学生找找自己尺子上的2厘米,5厘米,10厘米。

仅仅依靠这一节课的活动操作我知道还是不够的,但我想,学生对1厘米一定有了一定的印象。在以后的课中,再多一些操作活动,我想对提高学生的估测水平一定是有不少的帮助的。

9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厘米的认识》教案

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册《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刻度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结合实际,实践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

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合

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

厘米的认识,

【难 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课件、尺子,测量用的信封。

【教学关键】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讲的是一个叫阿福

的人在做衣服的时候闹笑话了,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笑话吗?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二、动脑思考、质疑讨论

(学生看完动画)

师:大家看到了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小组先讨论一下,一会儿发言。(小组讨论)

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师傅和徒弟两人的拃不一样长

师:我们想个什么方法才能不再闹这样的笑话了呢?

生:应该用同一个人的手去量,应该用尺子去量。

师:对,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只有用同样的标准去量才能避免

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动手操作,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认识一下;请大家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

么?(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生:在尺子上有很多数。 (课件在尺子上出示0、1、2、3等数)

师:对,有数。你们按顺序自由地读一读(生自由读)

师:你们看,尺子上最左端的数是几?尺子上最小的数是几?

生:是0

师:0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那你们猜猜看,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课件闪烁“0”)

生: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师: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

刻度(板书)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尺子上还有很多线,有的长有的短

生:尺子上还有字母CM

师:线叫刻度线,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它一

般用来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吧。(板书:厘米),也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四、认识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师:把小手放到0刻度线上,从0刻度慢慢滑到1刻度,它之间的长度

就是1厘米。同学们用手从0摸到1,感觉一下,每相邻两条刻度

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指给同桌看自己尺子上的一厘米。

(同桌之间相互验证)你还能找出尺子上哪一段也是一厘米?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那从2到3,从3到4,从6到7,从9到

10是几厘米?

师: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长。

师:对,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其实,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

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认识。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1厘米是多长,下面我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

身边或在我们身上以及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呢?(学生们找,测量)

师:伸出你的左手,用右手拿尺子,将手指一个个的放在尺子了,看一下

哪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用你的手势来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学生比划大姆指的宽度为1厘米)

师:同学们知道1厘米的长度了,那你知道尺子上0刻度到4刻度之间有

多长吗?(生试着回答)

师:谁的方法跟他不一样了,如果从0刻度开始的右边对着几就读出几厘

米。

从0——7;从0——10;那么从2——8是几厘米?为什么是6厘米? 生:有6个大格

师:你能从你的尺子上找出哪一段是5厘米吗?(学生找,师巡视) 师:(强调从数字几——数字几)数一下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师:(课件出示)我们来看看徒弟的一拃有多长呢?一拃的长度是指从大姆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这段距离。

生:(生先估再答)12厘米。

师:徒弟一拃长12厘米,大家来估计一下师傅的一拃可能有多长?

(生估计并回答:20厘米)

师:这样我们也就知道了阿福的上衣之所以做小的原因了是不是?现在我

们知道了师傅和徒弟一拃的长度,你想不想知道你的一拃有多长?自己量一下,同位之间交流。(生测量并汇报)

师:(总结一边示范一边介绍)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

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物体右边对着几厘米,就读出几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纸条先估计一下黄纸条有多长,

生答再测量(白纸条、红纸条)

五、拓展

师:如果要量桌子的宽,又没带尺子,怎么办呢?

(生想办法并发言,用拃、指)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厘米量,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出色,老

师想请你们帮个忙。前几天,我做衣服的时候,需知道手腕一圈的长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可以用纸条绕手腕一圈,然后量出纸条的长度就可以了。

生:也可用绳子先量手腕一圈,再来量绳子的长度。

生:可用软尺。

师:对呀!大家真聪明,其实测量物体的长度还有很多工具,以后我们慢

慢学习。

六、练习测量

刚才同学们已经学会看尺子了,现在我们分组利用尺子来量一量

(1)每组桌面上有一个信封,听要求:请组长把里面的东西倒在桌面

上,小组成员合作找出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放在一起。比比哪组

合作的好、找的准。(教师巡视)

(2)谁想代表你组来说一说?那组有补充?(订书钉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纽扣的宽度、水彩笔的宽度、正方体的长度、柳叶的宽度??)

【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同学们听讲认真,回答问题积极,表现非常出色。

教师简介:

姓名:于敏 单位:山东省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

电话:0536-2330039 邮箱:sdgmym@163.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