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万家中学

2012、12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校的现代化进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变革是寻求变化的,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工作重心之一是聚焦学校内部运行机制,这要求我们做到完善决策机制,重视管理创新;调整机构设置,降低管理重心;提高管理实效,前移管理阵地;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绩效管理;建立责任制度,实行反馈激励,充分调动中层干部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校有限的人、财、物等达到最佳组合,发挥出最大的质量效益和社会效益。鉴于以上认识,我校几年来从全面提升学校竞争能力入手,创新学校管理,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制度,从而使学校驶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我们构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构建以现代办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目标为核心,以现代育人模式为保证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的教育制度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作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基础教育必须设计面向未来的教学制度系统,以从根本上改善和发展人类自身,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学生。为此,我们对学校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全新的系统设计。

(1)创新办学理念。一是确立学校的核心理念,我校的核心理念是“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展个性,创造卓越”。核心理念明确了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的理想追求。二是德育理念。我们的德育理念是:超越教化,心灵耕耘。德育理念明确了德育的模式思路和

特色。三是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用教学科研创造教学奇迹,用教学高科技创造教学高效益。我们力图引导教师超越传统,实施科研兴教,科技兴教。四是学习理念:用生命激情学习,用科学方法学习。旨在引导学生激发生命激情,创新学习模式,追求一流发展,从而拥有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

(2)创新培养目标。针对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创新意识、生存能力弱、动手能力差的现状,我们提出了“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强化六大能力培养。努力为学生作好四个准备。即:升学的准备,就业的准备,成功人生的准备,走向社会的准备。

(3)创建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备的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力的现代教学模式。达到既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又重视学生的智慧潜能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努力形成没有师生隔阂的平等教育模式,没有差生概念的教育模式,没有单纯说教的教育模式。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着力以知识为本、以发展为本、以能力为本。还学生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天性在校园大放异彩,让学生在校园、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在继承学习的同时学会自主式学习、发展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反思性学习,让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要获得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更要收获人生智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创造的主人。

二、构建以全面目标系统为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以全员考评为保证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我们认为,一所学校要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前沿,规划学校的长远发展,构建发展目标体系,确立每一步的发展计划,并以此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凝聚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力量。为此,我们把管理的切入点放在办学目标的设计上:一是学校长远办学奋斗目标。二是阶段发展目标。包括学校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学校发展包含:办学规模、设施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服务、校园安全、办学环境、社会形象、办学效益。教师发展目标:包括专业发展与职业声望发展两个方面。学生发展包括品德发展、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发展、学科水平发展等六个方面。三是学期工作目标。包括学科教学目标和班级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目标包括:学生满意率、后进生进步转化率、零失败率、优生率、合格率。班级学生发展目标包括:巩固率、满意率、行为规范合格率。学生“五个一”(每人一个管理岗位,参加一门活动选修课,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一个研究课题,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个性发展率、零失败率、后进生转化率、优生率、合格率等。 为了保证学校目标体系的全面实施,必须有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战术的全面推进措施:为此,我们着力强化两个操作环节。

一是建立全面、全程、全员质量管理系统。所谓全面管理就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教师培训、行政、后勤工作进行全面设计并全面进行质量控制。紧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中心,将凡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都纳入强化管理的范畴,努力达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考评,并通过建立集中

决策,分头把关,快速反应,迅速落实的管理运行机制和构建由责任制度体系——督导评价体系、反思反馈体系构成的运行机制,达到开放、科学地管理学校。

二是建立全员业绩考评系统。全员业绩考评体系包括三个有机统一的环节:①建立考评体系结构。从对象上分为团队考核和个人考核两类。团队考核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各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考核促进部门职责的全面履行和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二是通过班级、年级、教研组的考核促进教师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凝聚整体发展意识。个人考核分干部、教师、职工三类。考核要素包括过程质量、业绩、职业责任和道德,工作态度等综合因素。目的是促进教职工综合素质的发展和事业价值的增值,并形成个人、团队、学校的利益共同体。

②建立全员业绩考评的方法体系。主要体现三个原则。一是公开与开放原则。用开放考核资讯的办法、创造公开、公平的考核环境。考核的结果强调证据,考核的结论与被考核人见面。二是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用量化体现准确,在定量的基础上定性让每个职工在考核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反馈与修改原则。考核结果实行公示,允许申诉和复议。

③建立激励体系。一方面建立全员全程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努力使考核的资源最大化共享,实现人力资源的综合管理,使考核的结果成为评奖、晋级、评职、聘任、进修、评优、福利分配和聘任的基本依据。

三、构建以诚信办学为指导,以创造学生、家长满意的优质教育为核心,以学校、社区、家长、政府共同促进学校发展为保证的开放与闭合相统一的管理系统。

我们认为,诚信办学、建立学校的公信力对于学校来讲既是一种“形象”、一种品牌、一种信誉。更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此,我们始终坚守诚信办学的原则,努力塑造学校的诚信品牌形象,一是建立学校的诚信体系,包括坚守对社会的庄重承诺,决不作虚假广告,不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坚守对政府的承诺,坚持依法办学,依法行政,决不搞欺上瞒下;坚守对家长的承诺,努力教好每一个孩子,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自主的发展,决不乱收费;坚守对学生的承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服务。二是注重塑造、展示、和宣传学校形象。通过开放日、教育成果展、公开教学、新闻媒体、公关活动等多形式多途径展示学校的良好形象。

为了保证诚信办学原则的落实和优质教育的实现,我们致力于建立学校、社区、政府、家长的伙伴关系,并通过建立六条学校工作的支持系统来构建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共同体。

一是家长系统。我们成立了专门做家长工作的家长工作部,管理目标是使每个家长成为学校的伙伴和朋友。主要工作有:学习海尔经验建立售后服务体系,为每个学生建立发展档案,并不定期与家长反馈情况和征求意见;推行学生成长报告制度,老师每半月一次与家长

交流沟通;发放家长意见卡,每周反馈家长意见并24小时作出满意回答;建立各地市家长联谊会定期下去征求家长意见;成立家长学校,开办家长报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和理解度。

二是党政系统。努力争取党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

三是社区系统。与当地派出所建立警校共建点和治安室。

四是兄弟学校系统。与本地幼儿园、小学建立广泛的友好关系。

 

第二篇: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特征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特征

朱怡华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政策研究室

基础教育领域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改造工作,由于这一改革的深刻性、系统性、复杂性及独特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基础教育管理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

●深刻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仅触及到相关各方利益的调整,也触及到人们在传统学校制度下长期形成的诸多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态度与期望,甚至是对固有文化的改变。

●系统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仅涉及到学校,还涉及到政府、社会(家庭、社区、市场、服务中介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改革都必须在整个制度的整体设计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基础教育学校类型多种多样、办学水平层次各异,也体现在不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等方面。

●独特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必须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借鉴制度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但学校又不同于企业,“现代学校制度”改革不能照搬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方法与模式,而必须结合学校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在先进理念、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

(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理念与特征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以学校发展为本” 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机制的改革,必须体现“现代学校发展”需求和“现代制度”理念。

1、现代制度的理念

与传统制度不同,现代制度体现的是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特征,其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促进人获得自由、创造性与发展,并通过降低资源配置和使用成本,创造经济价值。

——经济学的分析:制度具有有效配置资源、降低成本的功能,有效的制度体现了组织方式的理性与效率;

——管理学的角度:好的制度应具有激励组织成员,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1

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功能;

——文化学的视角:制度是思想的物化,是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法理学的反思:积极的制度不应该约束人,而是使人获得自由和幸福; ——教育学的分析:制度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对人具有教育意义。

2、现代学校发展需求

现代学校发展,一方面要求政府、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又要求学校自身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整合和运用校内外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积极设计学校发展策略,并予以落实。

(1)现代学校发展需要政府提供相对公平的政策、法制环境,这是促进学校良性竞争,激发学校积极挖掘自身潜能和培育自身优势的重要前提。公平竞争的环境,是现代学校发展首要的外部条件。

(2)现代学校发展是主动性、自主性发展,而主动办学、自主发展,需要政府转变角色和管理方式,减少对学校办学过程的不必要干预和控制,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多元办学,办出特色与个性,并依法管理学校、保障学校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3)现代学校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需要校长转变角色和管理方式,依法治校,与教职员工、社区和家长代表共同设计和推进校内制度建设,做学校文化的领导者,赋予教师应该享有的教学自主权,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4)现代学校发展是内涵式发展,需要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与传统学校相比,现代学校更注重内涵建设,所依靠的资源主要不再是硬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主要包括招聘、使用、激励、培养与培训等方面。在中小学,改革校长遴选与教师人事制度,培养名校长、名教师的过程,其实也是现代学校发展的过程,因为两者是共生的。

(5)现代学校发展需要拥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品牌课程或教育项目,这是现代学校在教育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现代学校对“顾客”——学生及其家长的服务水平,主要取决于学校所开发与实施的课程。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就是加强教研组建设,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2

(6)现代学校发展是开放性的,需要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需要获得社会、社区、教育服务中介机构的支持。只有面向社会、市场开放的学校,才能把社会、市场中的教育资源整合到学校中来,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提供可选择的优质服务。为此,必须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市场投资人士发展教育中介服务产业,尽快建立教育资源市场。

(7)现代学校发展需要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资源的价值,把相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方面,以提高办学效益。现代学校经营不仅仅需要校长更新办学理念,更需要机制与制度的保证。学校内部经营机制的建立健全,既是与学校办学体制密切相连的,也是与学校内部财务制度直接相关的。

(8)现代学校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并且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和需求。通常,现代学校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规范化阶段;二是个性化阶段:三是核心化阶段。这三个阶段,对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学校教研与课程创造的优质水平、学校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体制、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等方面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9)现代学校发展需要在区域整体规划中发展,立足于区域发展需求,同时要树立全国眼光、国际视野。上海服务全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对上海中小学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吸收国际教育最新理念,借鉴国际课程与评价方式,加强对外省市和外国学生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等等,都是上海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现代学校的重要方面。

3、“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现代学校建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不完全同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基本特征。

第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规章制度制定,而是对政府、学校与社会三者关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重构,是对三者在促进现代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职责权利方面的重新定位。

第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并非一定要以产权变更为前提,也无所谓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而是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探索“产权管理、运营和监督相对分 3

离”,学校办学“权力、义务和责任相统一”,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主体是政府、学校与社区、教育服务中介等社会组织,但主要目标并不是政府、学校与社区本身,而是政府、学校与社会所构成的制度环境。换言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直接目标不是组织本身,而是组织所处的制度环境。虽然组织内部的制度也要产生变化,但那是制度环境优化的结果。

第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现代学校发展,但却需要政府率先改革,挑战自我,转变政府角色与职能,改革对学校的领导方式,通过“改造政府”来激活现代学校的发展。

第五、“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是自上而下的制度理论构建,而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的制度改革实践。这项改革既需要市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同时也需要区县和学校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没有区县、学校自下而上的配合与探索,现代中小学制度建设将会变得艰难而没有多大价值。

第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需要文本的规定,但更需要文化的支撑,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文化变革,它要求政府、学校结合自身组织特点,再造组织文化。只有当政府、学校形成了现代政府文化和现代学校文化,教育行政官员、校长与教师具有了现代管理理念与行为思维方式,“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最终才能得以实现。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特征

4

(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目标、价值与基本原则

1、目标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形成能够支撑、保障现代学校发展的内外部制度环境。其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实现政府在现代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角色、职能转换,建立公共教育服务职能完善、依法行政、有战略眼光的责任政府;推进有利现代学校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出台,从而为学校和校长的发展拓展空间,激发他们主动办学、自主发展的活力与能力

——提高学校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联手的多渠道、立体教育网络,实现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在学校中的整合,使学校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并满足学生家长、社区的教育需要,使学校回归社区。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建成一批办学有特色、有个性的优质学校,并培养和造就一批新时代的名校长、名教师。

——形成政府鼓励社会进行教育中介服务投资、各类组织和机构依法为学校发展提供资源与服务的教育资源市场。教育资源市场主要包括资金市场、人才市场、物资市场,以及学校发展战略咨询与策划、校长与教师研修与培训、现代教育技术产品开发、学校教育书报期刊出版与发行、学校发展水平鉴定评估与认证等教育服务市场。从而使学校不仅能够通过市场获得资金、人才、物资的资源配置,也能通过市场获得先进理念、知识、技术、产品与鉴定评估等方面的服务。

2、价值

现代中小学制度建设的根本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学校发展的制度需求。具体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促进教育公平:建设现代中小学制度,首要的价值就在于政府为所有学校提供相对公平、公正的发展条件与环境。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政府改革,建设公共服务政府,也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还是实现学校之间公平有序竞争、激发学校办学积极性、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提高管理效能:现代学校制度所要建设的政府与学校,在注重公平的前提下,更注重绩效、效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一 5

个重要趋向就是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开始转换为新公共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模式认为,现代组织更关注结果和产出而非投入,即关注管理的效能。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在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学校效能也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改革趋向。效能与效率不同。只有效率而没有效能的管理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正如政府再造大师奥斯本所说:“你需要的是廉价的学校,还是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呢?”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特征

——引入竞争机制:构建现代中小学制度,有利于把竞争机制引入基础教育领域,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促使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寻找、培育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也有利于改变学校办学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的现状;另外,在现代中小学制度建设中,包括社会上的教育中介服务机构在内的各类组织都可以直接或与政府合同委托的形式,为学校发展提供服务,这有助于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服务领域,从而与传统学校制度相比,既能够减轻政府的负担、节约管理成本,也能够为学校提供可选择、多样化的、符合学校实际发展需要的优质服务。

——整合教育资源:在构建现代中小学制度过程中,不管是让学校回归社区,还是培育教育资源市场,都有助于把社会和市场上有用的教育资源整合到学校中来,以为现代学校发展提供物质、精神资源支持,从而提高学校办学条件、丰富学生课程,推动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涵建设。

——降低办学成本: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在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能的同时,也有利于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简单地说,现代中小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现代中小学制度中,很多本 6

来不该由政府管的事情还给学校来做,从而能够减小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成本,诸如不必要的会议成本等;很多可以由市场来做的事情交给或委托给市场、社会专业机构来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运作,从而可以减小政府的成本;另外,好的制度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学校主动办学、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从而能够减少政府的督察成本。对于学校内部来讲,科学、民主的校内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内部消耗,并且能够用很少的管理成本起到激励师生员工积极工作的目的。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特征

3、原则

基于上述目标、价值,构建现代中小学制度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公平与效率原则:制度作为一种规则,由于体现着某种价值判断,因而直接关系到公平性问题,同时,制度作为一种规则,由于引导着相关当事人的行动,因而又直接关系到行动的效率性问题。中小学制度同样如此。并且,现代政府是公共政府,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责任为全体公民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与服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同时,教育发展的实际特点是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办学校,必须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所以,在构建现代中小学制度过程中,不管是政府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还是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都既应该保证制度(规则)的公平性,又应该通过制度来提高做事效率。值得指出的是,公平与效率两者都是制度具有的功能,并不完全矛盾,可以有机统一到促进现代学校发展这一根本目的上去。

——合作与竞争原则:构建现代中小学制度,既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基础教育领域,让学校在竞争中寻找办学优势与潜力,办出特色与个性,提高办学水平, 7

但这并不是不需要学校之间的合作。实际上,现代学校发展是开放式的,资源共享式的。学校设施设备、课程、优质师资、先进改革经验等学校资源的共享,对于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行政与市场原则: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是公共部门管理的两大重要手段。传统学校制度主要依赖,甚至滥用行政手段,而没有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因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需要政府利用市场手段为学校提供公共服务,利用市场手段去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但行政手段也是必要的,在薄弱学校建设、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就可以利用行政手段予以支持。就学校内部制度建设来讲,同样如此,校长可以在学校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但行政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

——区分服务责任与服务方式原则:构建现代中小学制度,要求政府、社会中介为学校提供服务,但应该区分清楚服务责任与服务方式。比如,政府有责任为学校提供某些公共服务,但政府可以不直接为学校提供公共服务,而是与私营部门、社会教育服务中介签定合同,委托社会中介为学校提供公共服务。也就是说,有些学校教育问题是需要政府解决的,但解决的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可以由政府直接解决,也可以由政府委托社会教育中介机构解决;可以由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解决,也可以由政府发挥市场手段来解决等等。

——区分组织结构改革与组织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是一场全面、深刻的改革,但它是有重点、重心的,而不是把一切有关政府、学校与社会中介的改革内容都纳入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体系中来。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应该把重点放到制度改革上,即学校发展的内外部制度环境上,而不是学校组织结构、政府组织结构等。当然,可能会有所涉及。但如果把现代中小学制度建设的方向错移到组织机构改革上的话,不仅使学校制度改革难以推行,阻力更大,也解决不了组织机构问题。

——区分政策(制度)制定与政策(制度)执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不仅仅要求政府、学校制定制度,也要求他们去执行所制定的政策、制度。现代中小学制度建设,进行制度创新,不仅仅是制度制定的问题,也要执行、落实制度。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区分政策(制度)制定与政策(制度)执行,还有一层重要的含义就是:作为现代政府的教育领导、现代学校的校长,不仅仅是执行上级 8

部门制定的政策,也要根据实际特点和环境变化,创造性地制定、修改政策,以解决政府、学校内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层有序推进原则: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不仅涉及到政府改革,也涉及到学校、社会中介等多方面的改革;不仅涉及到学校发展外部制度环境改革,也涉及到学校发展内部制度环境改革。并且,这些不同层次的改革都不可能短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过程。因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应该分层有序推进,在不同的层面上同时展开,并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予以推进。根据上海各区县教育发展不平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基础不同的情况,可以先考虑在基础较好的区县、学校进行试验,在试验区、试验校取得一定经验之后,再在全市推广。试验区、试验校的试点工作,应该坚持自愿申请、选择不同侧重点的原则进行,允许不同区域、学校在基础较好的项目上进行重点推进。

——上下联动推进原则: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在学校内部,不仅仅是校长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因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需要上下联动推进。政府对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学校内部制度改革要相互配套、有机结合,形成推进点。

——内外协力推进原则: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情,也涉及到社会各界的事情,因为教育资源市场的形成有赖于社会投资者、经济学人士、社区管理部门的支持。因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应该内外协力推进,充分发挥社区、社会中各方力量的支持。因而,现代中小学制度建设应该在市政府、区政府的支持下进行。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