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行动方案

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区教育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相融共进。一方面随着校安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学校的繁重任务正在进行,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样化的优质教育的需求格外强烈。建设好每一所学校,管理好每一所学校,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成为教育“转变教育质量增长方式、调整教育结构”的重要内容。推进我区教育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必须提供配套的制度保障。根据全教会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尊重教育发展规律,针对高新教育发展中基本的、重大的、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有效整合行政、研究与实践等各方力量,通过制度改造、制度重建等方式,构建思想理念先进、法规依据充分、具体运行正常、实践成效显著的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活力不断增强、特色品牌大量涌现,本土化教育家不断成长。

二、主要目标与总体部署

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预测变化和创造变化。文件化的系统是 1

具有集体智慧和能力的虚拟人,管理控制的是这个虚拟人,从而形成了对事不对人的环境。有了这样一个管理平台,可以使人的经验和能力得以传递,使管理得以延伸和留存。经验不断形成文件,管理便走向成熟。

(一)主要目标

用1年左右时间,推进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明确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探索建立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逐步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二)具体任务

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三大板块”。核心内容是:“法人治理、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责权明确、管理科学”。“两个层面”:一是政府层面的制度,如现代学校的举办制度、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制度等;二是学校层面的制度,指学校内部的各类管理制度及其与家庭、社区关系的制度等。“三大板块”:一是调整政府与学校关系的制度板块,二是调整学校内部关系的制度板块,三是调整学校与家庭及社区关系的制度板块。

2

——调整学校与政府关系的制度板块,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退出微观管理,加强宏观管理,实行“管、评、办”分离。主要有政府教育管理、教育投入、教育督导与评估等具体制度。

——调整学校内部关系的制度板块,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和学校内部制度系统。包括学校组织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文化制度等具体制度。

——调整学校与家庭、社区关系的制度板块,形成“社区(会)、家庭与学校的互动机制,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包括家长、社区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制度,推进家校合作等具体制度。开发并形成社会对教育的支持、服务与监督系统。

(三)实施原则和行动策略

1.实施原则

(1)政府依法监管原则。把学校还给学校――政府尊重法人地位,尊重学校应有的办学自主权。

(2)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使学校体现现代学校与现代教育特征――建立现代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学校内部制度与文化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与文化支撑。

(3)社会民主监督原则。让学校回归社会(社区)――引入“顾客”意识与“公众监督”意识,让学校真正认识自己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职能;学校要善于在社会与市场中发现需求,谋求支持,整合资源,主动发展。

2.行动策略

3

人的觉悟一方面是通过教育(知识内化为修养)提升;另一方面是在制度下产生。制度的功能是使每一个成员受到激励和鼓舞从事对个人和集体(社会)有益的活动。制度创新就是管理方式的改变。

(1)观念引领――建起先进的制度观念基础。形成现代民主与法制理念,形成现代教育观、师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等,使现代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奠定先进观念基础。当前,最重要、最紧迫、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认真学习全教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用新的思想观念武装头脑、指引行动。

(2)抓好结合--在实践中融合创造。借鉴与创新相结合。一流的管理是创造变化,二流的管理是适应变化,三流的来管理是被动变化,四流的管理是顽固不化。组织成熟的标志是制度的能力而非个人的能力。管理所需要的,不是经验丰富的人,而是变革速度最快,学习能力最强的人。

上级指导与学校自主管理相结合。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想到了、设计到了,但常常做不到,其关键问题出在对人的管理上。管理是软科学、硬功夫。学校要形成自己办学的主心骨,胆大不妄为、随波不逐流,同时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智慧,建立在专家委员会支持下的校长领导制度。

工作与研究相结合。管理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道。管理是技术,技术的价值在于增效,必须形成各方面的操作规程与 4

细则;管理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将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也可简单说:把想到的写出来;按写出来的去做;把做过的记下来。

实验与推广相结合。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思路进行,制度经过精心设计一旦确立,就应当有它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运行过程中可能仍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要进行行当的微调。一个单位、一个地方成熟的制度经验需要转化为更大范围的共享成果。因此,要抓好实验与推广工作,使点上的经验在面上推开,面上的问题在点上得到解决。

(3)重点突破--部分重大制度有实质性突破。制定高新区学校工作规程,健全教育决策咨询制度,规范政府与学校基本关系,推进依法治教,全面提高教育公共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规范制定中小学校章程,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相互支持的新型学校治理结构;推进校本发展性评估,建立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校长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现代课程制度等关键性制度,全面激发学校活力。

(四)总体部署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和“行政主导、学校主动、专家引领”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总体部署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10月前)。成立现代学 5

校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研究小组与专家小组等;聘请法律顾问;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研究的总体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做好现代学校制度实验的思想、组织、人员、经费等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与推广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7月)。全面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工作,突破重大制度,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基本框架,并在实验基础上稳步推广。

第三阶段:总结与深化阶段(2011年8月—12月)。全面反思与总结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经验与成效,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为现代学校制度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主要制度与工作分工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涉及区域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面临的突出问题,涉及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与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德育研究、教育方式、教育评价、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以及通过行动研究形成有效的制度,初步实现高新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目标。

(一)政府层面侧重:借鉴重庆等省市的经验,加强我区教育督导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我区教育监督和教育执法机制,解决教育违法违规现象监管的问题。管、办、评分开。独立行使教育督导职能。

1.区域性重大教育教学问题决策咨询、论证制度(主题:做到决策富有前瞻性、先进性、可性性与实效性。关键词:调查 6

论证、法律法规、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民主与科学、政策修正)

2.全区教育家长协作委员会工作制度(主题:让社会名流、群众代表参与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关键词:管委会为主体,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教育督导专家参加,依据章程工作)

3.全面加强专职督导队伍建设(主题: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对促进教育发展的规范、引领、监管作用。关键词:上下联合、专兼结合、委托评估、结果使用)

4.高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评估。(主题:权威部门准确把握高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关键词: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评估报告、反馈公布)

(二)文化教育局层面侧重。对学校只起宏观调控、引导、督查作用,变对学校的“外控式”、“直接微观管理管理”为“宏观化、间接化”管理,促进校本化自主管理。组织内部的问题有两类,一类是聚敛式的,问题答案越多、越明确,应当放手让下属去做;另一类是问题发散性的,答案越来越多且相互矛盾与排斥,则需要领导者权衡决定,领导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和服务。领导者的位置:队伍不大,站在前面;队伍壮大,站在中间;浩浩荡荡,站在后面。

1.建立(落实)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主题:培养与造就教育家型校长。关键词: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专家型校长特征、具体认证办法、使用与交流、准入与准退机制) 7

2.中小学校长定期全员培训制度(主题:在培训中提高领导力。关键词:培训范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跟进、培训考评)

3.校长及后备教育干部培养制度(主题: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培养领导人。关键词:选拔条件、范围、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考核认定、后续使用)

4.高新区校长职级制深化实施方案(主题:坚持和完善校长职级制评价。关键词:校长职级设立标准、职级产生办法、职级比例划分、职级待遇动态调节)

5.高新区校际(幼儿园)联盟运行制度(主题:建立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的校际发展联盟。关键词:联盟范围、联盟主题、目标任务、联盟方式、成果期待)

6.高新区学校发展性评估指导方案(主题:引领与指导学校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关键词:自我规划、自我运行、自我约束、自我评价)

7.教师专业发展化发展与评价制度(主题:引导不同类型的教师快速成长。关键词:成长状态特质、成长规划、基本路径、标志性台阶、诊断评价)

8.高新区文化教育局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主题: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打造全区优秀教师队伍。关键词:校长聘任制度和校长职级制度、教师准入、流动与退出机制、全员聘任制、优质优酬的分配制度)

8

9.名师、名校长、名品牌跟踪培养制度(主题:用更多一流人物与经验创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关键词:特征界定、选拔甄别、培养路径、配套政策、宣传提升)

10.创新型、学习型、实践型、服务型局机关建设制度(主题:把文化教育局打造成一流的教育团队。关键词:靠一流的创新成果获取指导工作的本领、靠不断学习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靠深入的实践将思想、理念与政策落实到底、靠精诚的服务团结全区干事创业)

(三)学校层面侧重:认真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各校要把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主题与核心,制度建设必须考虑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落实课程方案,是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否有利于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全面和谐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有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1.学校自我发展规划(主题:把群体智慧融入共同的创造发展中。关键词:共同愿景、具体规划、自己选定目标、自己进行调研、自己选择伙伴;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自己分析原因,自己评估总结)

2.学校安全与应急预预案制度(主题:将一切发展置于安 9

全保障的前提下。键词:安全内容、保障措施、组织建设、应急处置)

3.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规程(主题:将高质量落实到每一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关键词:总体原则、教学行政管理、课程计划、教材开发、日常教学、闲暇教育、考核评定)

4.教学质量评估实施办法(主题:基础教育质量保障行动 关键词:常态下的教学质量、学科质量标准、达标策略与办法、过程监控、诊断矫正激励方式)

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质量监督体系,扩大家长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定期向师生、家长、社区报告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接受家长、社会和上级部门的质询,定期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督查,以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5.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度(主题:全方位将育人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关键词:育人规格、育人途径、育人方式、育人方法、育人成效、育人经验、典型案例)

6.八大类学生群体特殊教育制度(主题:让不同类别的学生均得到健康成长。关键词:类别特征、强化长项、弥补缺陷、问题解决、形成规律,特殊班级的组建与管理)

7.以特色育人为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制度(主题:校本课程是特色育人的心脏。关键词:课程目标、开发原则、主要内容、课程形态、实施方式、效果评估)

10

8.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制度(主题: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

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关键词:不同方面――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文化、团队文化、课程文化等;基本标志性――)

9.教师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诊断与评价制度(主题:给教师

工作作出发展性评价。关键词:诊断方法、评价体系、示范典型)

10.教师校本研修创新行动制度(主题:在学校中实现教

师的共同成长。关键词:校本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方式――个人规划、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学校支持)

11.智慧型班主任的发现、培养制度(主题:让教育行为

充满爱意与智慧。关键词:教育事件、分析诊断、理念支撑、实践策略、活动跟进、经验生成)

12.校长办学理念生成、实践与提升制度(主题:创造个

性化优质教育品牌。关键:办学理念、生成过程、实践广度深度、品牌设计、品牌创造、品牌提升、品牌宣传、品牌创新)

13.学生评教、议教制度(主题:让来自学生的反馈成为

改进教学的一面镜子。关键词:评教指标、评教方式、评教时机、信息采集、反馈改进)

14.重建教学常规制度(主题:用成熟的常规保证教学工作

有序、有效运行)

15.学校教代会实施程序与办法(主题:运用教代会制度将

学校决策贯彻下去。关键词:成立组织、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群众认可)

11

16.社区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主题:让每位家长由看客变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者。关键词:产生办法、职能定位、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效果反馈)

17.建立适合现代学校建设的人事制度(主题: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双向选择、聘拒自由、按需择优的人员聘用制度。关键词:按需设岗、自主用人、竞争优先聘用的机制,形成“职务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

四、组织架构

(一)成立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总顾问:鲁 强

组 长:丁希辉

副组长:张光福 路吉民 闫早平 刘爱娟 王克峰

牟延华

成 员:各学校校长、文教局科室负责人

(二)聘请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建设工作法律总顾问与法律指导专家

法律总顾问:待聘

法律指导专家:待聘

(三)成立现代学校制度行动研究小组

组 长:张光福 路吉民

副组长:李 静

成 员:文教局科室负责人、各校校长。

12

主要工作:①提出高新区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建设总体方案;②开展各类重大教育制度研究;③全程跟踪实验过程,开展实验指导工作。专家小组工作由现代教育制度办公室牵头。

(四)成立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建设工作协调小组

组长:刘爱娟

成员:王 超 李金乐 于起超

(五)成立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建设专家指导小组

专家:曹红旗 徐友礼 崔秀梅 潘永庆 贾玉德

韩金绶

工作:对高新区现代学校制度研究、实验与建设进行专业

指导。专家小组工作由现代教育制度办公室牵头。

五、主要任务与工作安排进度表

(一)文化教育局主要任务与工作安排

1.召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讨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与任务,部署相关工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此项工作由宣传科、人事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办公室共同负责,其他各相关处室积极配合。

2.研究制定几项重大教育制度。区域性重大教育教学问题决策咨询、论证制度;全区教育家长协作委员会工作制度;全面加强专职督导队伍建设;高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评估。研究制定《关于制定学校章程的指导意见》。规范学校章程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通过程序及实施机制等,全面提高学校规范管理水平; 13

研究制定《关于改革与完善中小学学校治理结构的若干意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独立、相互支持的原则要求,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发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学校治理结构;研究制定《高新区中小学校本评估办法》。此项工作由督导室、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办公室共同牵头,教研室、基教科、学前教育中心、基础教育科、人事科、计财科等业务科室共同参与。 3.确定实验校与实验区,协调与指导实验工作。实验校:以高新区实验学校、北海学校、双语学校、东明学校、清池小学等为实验学校。鼓励支持学校形成共同联盟进行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鼓励与支持非实验校结合区情、校情努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4.开展各类专题研究。根据实验工作需要,前期开展以下主要专题研究:高新区学校制度现状研究;国内外学校法及其对高新区的启示研究;高新区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变革与完善研究;校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小学课程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教师培训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各项专题可实行委托研究,以市内外高水平研究力量支持我市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5.组织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贯穿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过程。与校长及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特别是与海外培训相结合,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引导校长和教师立足高新,学习、借鉴国内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先进经验,以高水 14

平的培训工作推进我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此项工作由教研室、师训科等部门共同牵头,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参与。

(二)实验校的主要工作

1.研究制定实验方案。根据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围绕实验内容研究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内容、思路与保障条件。实验方案于10月完成,并经科学论证后报上级主管部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办公室备案。

2.全面开展实验工作。2010年11月,实验校全面进入实验阶段,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实验与建设工作。各学校要根据实验工作需要,努力为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工作提供经费、人力与时间等方面的保障,特别要保障各类研究经费与培训经费。

六、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应注意处理好的四对关系

1.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中,校长要确立“以人为本”和“以校为本”的管理理念,正确处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实施“人本管理”和“校本管理”,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团结奋斗。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使学生,同时也使教师,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校长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实施人本管理。校长要确认学校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发展人、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公民,管理的重点是能动的人,管理的动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尊重人, 15

信任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解放人。营造和依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彼此信任、尊重、理解的关系来进行管理。 2.规范发展与特色创新的关系。尊重教育规律,坚守传统教育中的常识,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人类许多理念已经成为常规,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不动摇,使教育教学符合这些教育科学的人间大道。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继承的目的在于创新,往深处扎根,往高处发展,把许多做对的事情做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更精、更细,更符合师生利益,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生活的时代特点是发展提速、结构调整、体制转轨、利益重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带来评价体系多极,评价标准多元。我们要开放胸襟,虚心学习国内外新理论、新经验,把人家的理论与经验当成自己的营养和水分去吸收,在自己的办学实践中克服浮躁,克服急功近利,沉心静气融合创造,抽枝展叶、开花结果。

3.全面建设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现代学校制度与机制建设,涉及面宽广,每一个方面都必须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不利于学校发展的观念性、体制性障碍,用心思考、积思广益,然后付诸行动,但学校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时全面到位,要本着急用先建、缓用改建、不用后建的节奏,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16

4.教育行政督导与学校自主发展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着眼于办教育而非办学校,将以过去对学校发布行政指令的直接管理、包揽一切,转变为运用法规、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把学校该拥有的自主权放给学校,同时主要通过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为学校的自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按照“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指导,教育督导部门要积极促进两个转变:一是区教育局要从指令性管理办学为主转变到以宏观管理、指导学校制定自主发展规划、组织专家评审“规划”及“规划”批准后通过指导、协调、服务促进“规划”的实施为主上来,突出为基层实施规划服务;二是区政府督导室要从政府任务型的督导检查为主转变到以跟踪督导、过程督导、指导检查学校发展规划达成度为主上来。学校层面和区级层面运行模式的结合,形成了“以学校发展为本”教育行政管理运行模式的基本框架。

附件1: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项目招标书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