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总结

看到第八页了,嘿嘿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04年多选)

社会学创立的条件: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的积累。

二、社会学创立、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一) 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有(06、05、04、04、03、03、02单选)

1.奥古斯特·孔德。孔德有“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孔德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

2.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是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两个方面展开的。 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严复《群学肆言》《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

(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有(04、06、06、05、04选择题目)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阐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规律,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

2.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功能分析是涂尔干的主要贡献。 代表作:“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3.马克斯·韦伯。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他由此将社会行动分为不同的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或情绪的行动、传统的行动,韦伯还对科层制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学创立的主要贡献。P7-8

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

一、社会学发展中心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l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并没有最先在欧洲形成独立的学科。社会学得到长足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学科是它传到美国以后发生的事情。(选择)

l最早将把欧洲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学教授萨姆纳。(选择)

l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首推芝加哥学派。(选择) l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萨姆纳、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选择)

芝加哥学派的重要学术贡献:开拓现代城市社区研究;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创建符号互动论。(简答)P14

二、战后西欧社会学

战后欧洲社会学的特点为:

(1)趋向制度化,有较多大学与科研机构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研究;

(2)研究重心转向现实;

(3)研究课题与社会学理论的多样化;

(4)受美国社会学的影响。P16(简答题)

三、苏俄社会学

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等人的主观社会学、列宁、普列汉诺夫、布哈林、斯大林等人的社会学观点和主张。(选择题)

四、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l识记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其代表人物:

(1)传入时期(1891-1911),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康有为、严复。

(2)成长时期(1912-1927),代表人物有余天休、陈达等。

(3)建设时期(1928-19xx年),代表人物有晏阳初、李景汉、许仕廉、张鸿钧等。

(4)中断时期(1952-19xx年),社会学专业与研究被错误地取消。

(5)恢复重建时期(1979-),19xx年得以恢复重建,到现在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代表人物有费孝通、雷洁琼、田汝康等。(02年4月单选题目考察邓小平同志的讲话。) ?重点识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选择题目考察。

?重点把握芝加哥学派的学术成就,简答题目考察。P14

?重点把握战后欧洲社会学的特点,简答题目考察。P16

第三节 社会学本土化

一、社会学本土化的概念:本土化就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社会学的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P21(名词解释)

二、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

l识记中国倡导社会学本土化的主要人物:许仕廉、孙本文、吴文藻和费孝通。(04.4单选3考察费孝通关于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观点。)

l重点掌握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做法:

1、应当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研究与教学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4、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

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本章历年考核重点总结:

l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l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

l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

l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l 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践与发展

l 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

l 科层制(04.4名词解释39)

第二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社会学研究什么有多种意见,至今未有比较一致的意见。这众多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分属于三大类型:

第一类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人。其中孔德、斯宾塞在研究整体社会时,强调的是一般社会现象,而涂尔干则强调特殊的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这种观点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马克斯·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这两类观点对后世影响至深,后世的许多看法多为这两类观点的变形或混成。马克思主义派的社会学者中,既有主张第一种类型的观点的,也有赞成第二种类型的。但他们都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为指导的,都赞成马克思的下述观点: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至于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作是第三大类,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本书综合各家意见认为,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重点)

二、社会学的特征 (06\05\05单选题目)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范式主要是:从生活出发,形成理论,再回到生活中去。

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是:

1、整体性:从整体性角度考察、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

2、综合性:综合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相比,它不是专门研究某一专门社会现象,而是研究所有社会现象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二是,社会学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它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中去寻找规律性的。

3、实证性:社会学创立之初就特别强调实证。

4、应用性:社会学是应用性极强的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学知识贴近生活;社会学关注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不仅政府可以用,团体可以用,一般个人也可以用。

第二节 社会学的功能

一、研究功能(06.4.5/05.4.34/04.48)

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和规范性功能的任务是分别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将会怎样”,“应该怎么办”。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传统社会学研究注重描述性功能,现代社会学把规范性研究看作是自身的最终目的。

二、教育功能

社会学所提供的社会知识,实际上是现代国家的公民常识。它的教育功能,一是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二是帮助人们合理选择,作好职业准备做好日常决策,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

三、社会管理功能

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是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学以社会为其研究对象,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是社会学的一大突出任务。

中国社会学的一项突出任务,就是要研究如何保持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怎样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建立规范;其二是提供模式;其三是反馈信息。

四、社会批评功能(02.4.20)

社会学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前进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提出克服或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这种研究称之为社会批评。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界定

社会学研究方法也称社会研究方法,所谓研究,是指以科学的态度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

(一)筹划阶段

包括选题、建立研究假设、制定调查工具、组织人力、筹集研究经费五项工作。

(二)实施阶段。

将研究方案付诸实行,依据研究方案的要求去收集资料。

(三)总结阶段

其任务是分析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三、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06.4.6/05.4.6/04.4.9)

(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二)实地研究

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社会实验法

社会实验方法是在已有社会理论或假设的引导下,按照实验设计的模型,有控制地设置某些条件和变量,直接观察、记录、分析这一研究对象前后变化的一套办法和程序。

(四)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主要是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06.4.36/05.4.36)

(一)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定量分析

定量方法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质与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在社会研究中二者缺一不可。因而在实际研究中,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常配合使用的。

第四节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可以简要表述如下: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

二、结构功能理论(06.4.7/03.4.29多选)

结构功能理论是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创立的现代结构功能论。他提出了社会行动的三个要素:目标、情景和规范。

帕森斯从宏观的角度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来看待。社会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为文化、社会、人格和行动有机体四大系统,他们相互依存,围绕着人的社会行动和组织而构成一个整体。

三、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总是存在着各种矛盾与冲突,社会在冲突中得到发展与进步。冲突理论大多注重权力问题,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围绕权力而角逐的竞技场。冲突理论来来源于马克思,代表人物有科塞、达伦多夫等。

四、交换理论(05.4.7)

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他们把经济学的商品交换原则推广到社会行为,认为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利益交换。

五、符号互动论

1、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布鲁默和欧文.戈夫曼。

2、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人们运用符号互动的结果。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对客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取决于他们对客体赋予什么样的意义。

本章历年考核重点总结:

l社会学的特征(06\05\05单选题目)

l社会学的功能( 02.4.20 /06.4.5/05.4.34/04.48 /05.7.46论述)

l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l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l结构功能理论

l交换理论

l定量方法(05.4.36名词解释)

l定性方法(06.4.36名词解释)

第三章 社会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涵义与特征(识记、领会)

(一)社会的涵义(04.4名词解释37)

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二)社会的基本特征(06.4.32/02.4.36多选)

①社会以人为主体,人是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

②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人是特殊的自然,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就不会有人,更不会有人的社会。

③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的要素很多,但需要经过人与人的交互作用才能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系统。

④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超越了自然状态,是特殊的自然。

二、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了解)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观(领会、应用)

(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第一,人是社会的主体,但社会不是单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二)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所谓劳动,是指人用来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精神)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活动。劳动是一种永恒的自然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特殊表现形式,它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

1.劳动是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决定力量。

2.劳动在改变自然的同进,也改变了人类自己。

3.劳动是社会向自然吸取物质资料、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唯一的一种途径。

4.劳动是全部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正是人的这种需要,构成了人们行为的动力,是人的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人的行为动力不是直接来源于生理需求和本能,而是来源于需要的活动。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生产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同时认为,人的需要是相对的、有层次的、不断发展的。恩格斯把人们的需要分为三种:对生存资料的需要、对享受资料的需要和对发展资料的需要。

(四)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它的存在、发展和更替,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其涵义有:

第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独立于人们意志之外的客观实在。

第二,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

第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

(五)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社会观

迄今为止,只有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才是科学的社会观,其原因有:(1)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主要缺陷。(2)马克思以前的历史学和社会学至多是积累了片断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中的个别方面。马克思则指出了对各种社会形态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的周密的分析。(3)马克思指出了以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完整的科学体系,是任何其它社会观无法比拟的。当然,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是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而不是封闭的、僵化的。

第二节 社会结构

一、个人与社会

社会是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互动构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就是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表现为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性的四个体系。

(一)角色人格体系(06.4.37名词解释)

?角色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现实生活中,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发生关系,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是社会网络最小的纽结。

?角色中的职位是非人格化的社会规定,而角色扮演是人格化的。人格包括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三种要素,它给角色以个性活力。

(二)价值规范体系

价值标准是人格的三要素之一,包含在角色人格体系之中。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是角色人格体系的核心要素。规范就是标准,规则和模式,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等。

(三)全体制度体系

为了角色行为的有序性,人们设置了权力。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他人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权力设置和维持秩序的功能是通过制度实现的。

(四)行为交换体系

个人以角色的名义与他人或群体建立关系网络的内在依据,是为了满足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人的行为是需求满足的角色表现。人的行为如何满足需求呢?行为通过交换才能满足需求。交换式经济学家的术语,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将人的一切关系都视为交换关系进行了分析。交换与分工相连,分工与权力相关。交换、分工与权力编织着一个不断增长并贯穿整个社会过程的网络。

二、社会关系

(一)什么是社会关系(03.4.2)(识记、领会)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人的社会关系首先是先天的关系,包括出世以前就由父母准备好的一切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其次是后天通过自己创造性的社会行为逐步建立的关系。

(二)社会关系分析的社会学视角(识记、领会)

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一定生产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社会关系体系,因而社会学可以依不同的标准或根据不同的目的将其划分为一些相互关系的研究视角。

1、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05.4.41简述)

初级社会关系一般由这些特点,历史上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简单和初步的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是人们之间交往最密切、相互最了解和最有影响的关系。

次级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初级关系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但其与初级社会关系的划分并非是绝对的。

2、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

结合关系即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对立关系是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

3、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03.4.25多选)

血缘关系是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社会的发展又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地缘关系是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它是人类第一次大分工的产物。业缘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在血缘与地缘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的产物。

(三)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识记、领会)

1、逐步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

2、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加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建设。

4、加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用法律形式保护已经建立的新型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

三、什么是社会结构(05.4.37名词/03.4..41名词/02.4.16单选) (识记、领会)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关系。

科学的社会结构是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分析的出发点是人类社会生活需要,以及产生的物质生产活动。

西方社会学对社会结构分析的最重要的理论是柏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理论。

?最基本的社会结构范畴是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上层建筑、阶级结构、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等等。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

结构之上的意识形态和与此相同的各种制度与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结构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民族结构是指社会的民族成份、分布状况和发展程度。阶级、人口、家庭结构在以后相关章节中有详细介绍,在此从略。

第三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一、人口资源(识记、领会)

(一)什么是人口资源(识记、领会)

?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资源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口资源的自然属性是作为同其他生物群体一样的生老病死等特性;人口资源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口的生命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另一方面,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总是在一定的婚姻家庭形式中进行的。

(二)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人口数量是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世界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出现的。

?人口的过快增展也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三)人口质量(识记、领会)

人口质量也称为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二、自然资源(识记、领会)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环境资源;二是生物资源;三是矿产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特点

首先,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其次,自然资源潜力的无限性;第三,自然资源的系统性;第四,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三)自然资源和社会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只有通过不断开发和利用掌握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才能世代延续。因此,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同时看到,人类也改变着自然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这种依赖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04.4.46论述) (识记、领会)

(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

?从人与自然的矛盾来看,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原来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他动物一样处于由斗争又互助的自然系统之中。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使得人类发掘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对自然的空前破坏。

?从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矛盾来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可能以个人为单位各自孤立地进行,人们必须在互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取得成功。这种更深层次的利益分配,财产占有、资源环境的掠夺等造成了利益冲突。

(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⒈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 ⒉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

⒊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利,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拥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

⒋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

⒌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 历年考题重点总结及预测:

本章内容从02年到06年考察11次之多。其中简答题1次;论述题1次;名词解释5次;选择题4次。

?社会的涵义

?社会的基本特征

?个人与社会

?社会关系

?什么是社会结构

?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一、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一)文化的概念

综合各家之见解,文化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本书所讲的是广义文化。

(二)文化的特征(06.4.8/06.4.9/05.4.8/04.4.10/04.4.11)

(1)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或衍生出来的。

(2)文化是人们后天学习获得的;文化是通过后显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文化是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人们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

(4)文化具有累积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和创新过程。

(5)文化是多样的,特殊性是文化的本质。同时,不同文化间也具有共性。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

二、文化的构成要素(识记)

(一)物质形态要素

(二)精神形态要素

(三)语言符号要素

(四)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三、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一)文化结构(05.4.9/03.4.26(多))

文化体系是由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文化模式组成的。

1.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如茶文化中,茶叶、饮茶的动作等都是茶文化的元素。

2.文化集丛是由一组在功能上互相整合的文化元素组成的一个更大功能单位,如茶集丛、酒集丛等。

3.文化模式有两种意义,一是按照文化特征的不同,把各民族的文化看作是不同的文化模式。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模式是把不同的文化互相区别开,这是文化模式的特殊意义;另一种涵义的文化模式是指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在功能上互相关联、依存而构成的文化整体,任何文化都是如此,所以是普遍的文化模式。

(二)文化功能(05.4.32)

1.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文化整合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①价值整合。这是整合功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②规范整合。规范因价值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

③结构整合。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

2.导向功能。整合功能维持社会秩序,而导向功能则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在社会导向中的功能是:

①提供知识。

②协调社会工程管理与目标。

③巩固社会导向的成果。

3.负功能 。文化不仅有正向功能,而且有负向功能。前者是文化的正向整合功能的表现,后者是负向的非整合功能的表现。正向功能保持社会体系的均衡,负向功能破坏这种均衡。

第二节 文化的规范体系

一、习俗

(一)习俗的起源和形成(04.4.13)

?习俗,也称民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

?习俗植根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首先,自然环境影响习俗;

其次,习俗还和社会环境有关,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阶级阶层的人们会有不同的习俗;

再次,习俗,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二)习俗的功能

?习俗是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社会规范,它的调整范围最普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这是任何其他社会规范无法相比的。

?从习俗作用的方向上看,对社会发展来说,有其积极作用的,也有起消极作用的,还有的习俗作用是中性的。

?其作用的性质取决于某种需求是否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习俗的作用是积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关系不大的习俗的作用是中性的。

二、道德

(一)道德的概念(06.4.10)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二)道德建设

治理国家从来就是靠法治和德治两手的。中国现阶段的道德建设,一方面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又要弘扬时代精神,有所创新。

三、法律

(一)法律的本质与特征(05.4.10)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具有如下特征:

公正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守法,任何人违法犯罪都要受到制裁,犯同样的罪,受到同样的制裁,不能因人而异,否则法律便失去了准绳的意义。

强制性,法律的强制性表现在违法必究上,也表现为执法机关的判决和裁定具有强制性上。

(二)法律的社会功能

1.惩罚功能,法律的惩罚功能是对违法犯罪分子说的。

2.威慑功能,一旦犯罪就会受到法律制裁的威胁,从而使得犯罪分子打消犯罪的念头或停止犯罪的准备活动。

3.教育功能,通过在制定、司法过程中使得公众有机会参与其中,从而起到教育公众的作用。

四、宗教

(一)宗教的概念

?从本质上说,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里的歪曲反映。从文化上讲,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等于一体的复合体。

?宗教包括神灵观念、仪式、组织、物质设备和教徒等要素。

(二)宗教的功能

宗教具有如下的正向功能:

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

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三)宗教和邪教的区别(05.4.45简答)

①宗教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扬世界末日,贬低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

②宗教的神是超人间的,宗教教义有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它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作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

③宗教宣扬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害人,以残忍的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

第三节 文化交流

一、文化交流的过程

(一)文化交流的概念

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二)文化传播(04.4.37名词解释/02.4.35多选)

?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文化传播是一个过程,美国人类学家林顿将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1)接触与显示阶段;

(2)选择阶段;(3)采纳融合阶段。

?从地理空间来看,文化传播是以信息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根据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两递减的规律,靠近信息源的地方,传入最多,影响最大,接受也可能最多。距离信息源越远,信息量越弱,被接受的可能性越少。

?人是文化传播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媒体;书籍和其他大众传媒以及网络技术等都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媒介。

(三)文化采借

文化采借,有译为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文化采借的标准主要有有用性、符合或者接近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性格。根据这两个标准,文化采借一般是物质文化采借先于精神文化采借。

(四)文化冲突(06.4.41名词解释)

?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冲突不仅表现为有组织的文化冲突,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的文化冲突;此外,文化冲突的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具有阶级性。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中西文化交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后来的唐朝开辟的第三条丝绸之路,元朝除了商贸往来及人员交往之外,还有通婚,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后来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迫打开,与洋人进行不平等贸易等。

?直到19xx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扩大了中西文化交流。我们逐步走上了平等的交流。 历年真题考点总结与重点预测

?文化的特征

?文化的结构

?文化的功能

?习俗的起源和形成

?道德的概念

?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文化传播

?文化冲突

第五章 社会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涵义(02.4.48简述)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一个人都是两种属性的统一。而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2)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3)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二、社会化的主要功能(04.4.35多选)

⒈文化传承功能。社会化的功能之一,就是实现人类文化的传承和转移,包括前人的文化向后人的纵向传递,社区文化的横向渗透,以及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⒉社会稳定的功能。社会化的最后的结果,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为他规定好的规范办事。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既是社会化的成果,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⒊个人自我完善功能。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观念、态度、性格与习惯等,使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人的自我完善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二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只有通过社会教化,才能使个人有一个完美的自我观念,并把对自我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尽可能地协调一致。

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05.4.42简答/03.4.47简答/06.4.11/05.4.11/04.4.14/02.4.33多选)

从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基本需求来说,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

(一)生活技能社会化

生活技能社会化是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

(二)价值观念社会化

价值观念社会化是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三)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的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人培养和训练成为有政治意识和为特定社会发展发挥作用的社会成员。

(四)行为社会化

行为社会化是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规范的行为模式是从小灌输和培养的。

(五)角色社会化

?角色社会化,即使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社会化就是个人通过角色学习的过程。社会化对人的角色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清自己角色类型的能力;二是健全角色扮演得心理状态;三是全面理解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四是明确角色目标。

第二节 社会化的类型与过程

一、社会化的类型

(一)基本社会化(06.4.12/04.4.15)

所谓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基本社会化是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为一级社会化。其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性成熟;二是社会性成熟。

(二)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为二级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之所以必要是因为, 其一,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其二,是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其三,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

其四,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

(三)再社会化(03.4.8)

?再社会化也称为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主动再社会化;二是强制性再社会化。

(四)正向社会化和负向社会化

所谓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所谓反向社会化,使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二、社会化的过程(04.4.16)

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社会学家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主要有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划分法:婴儿期、幼儿期、幼儿后期、学龄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期、成熟期;和哈维格斯特的六阶段划分法: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早期、中年期、老年期。

第三节 社会化的条件

一、生物因素

?社会化的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有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这些生物因素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是个人社会化的生物学上的基础,为“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提供了可能性。

?社会化的生物因素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生物因素主要表现在:人的身体结构;人的组织特殊的大脑;人具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系统;由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活动,而语言又是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杠杆。

二、环境因素(06.4.33多选)

环境因素指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全部社会环境,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场合:(1)家庭: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2)学校:对个体进行系统社会化的地方;(3)伙伴群体:可以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下,无意识地接受社会化;(4)工作单位,工作单位也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5)社区,社区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社会化的各个方面。(6)大众传播:当今社会大众传播对个体的社会化影响越来越大。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个人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知识的内化与积累,是一个以教化和互动为前提,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实现的过程。个人在生活实践中一般是通过

(1)观察学习

(2)角色扮演

(3)知识积累等环节实现社会化的。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06.4.46论述)

一、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每个人的社会化都有一定的目标,每个社会也总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造就其成员的。社会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社会合格成员。我国的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接班人。

?社会化目标的确立,有其基本的依据。首先,社会化的目标总是与人们生活的一定社会相联系,社会合格成员,必然是社会发展和进步所需要的人。其次,人的社会性特征,是通过不同社会群体的解体逐步实现的,社会合格成员的资格,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群体合格成员的形成反映和体现出来的,所以,社会化的目标往往也表明群体对其成员的期待。再次,个人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主体,所以社会化不得不考虑人的因素。

?社会化培养的社会合格成员,其根本标准就是能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角色。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化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一切属性,既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审美能力等。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就开始产生的一种美好向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成员的成熟标志,把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总体标志。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必将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就现阶段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当代人的全面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历年考题重点总结及预测:

?本章为重点考察章节,02-06年共考察15次之多,其中简答题3次,论述题1次,选择题11次。

?要点

1.社会化的含义

2.社会化的主要功能

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4.社会化的类型

5.社会化的过程

6.社会化的环境因素

7.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界定

(一)社会互动概念(识记)

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行动。

(二)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06.4.34多选)(领会)

?构成社会互动,一般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的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所以基于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进一步对社会互动作如下界定:所谓社会互动,就是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基于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关于社会互动的理论观点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三种理论:符号互动论、拟剧论和常人方法学。

(一)符号互动论(识记、领会)

符号互动理论的很多关键思想都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最早的著作中作了论述。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符号互动理论解释为:第一,我们通常用符号来代表一些事务,这些符号都是能够由意义地代表另一事务地,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地;第二,我们针对我们对符号的意义来采取行动;第三,我们对彼此的行动有所反应之前,经历了一个内在阐释的过程。

(二)拟剧论(识记、领会)

?拟剧论使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是戈夫曼。

(三)常人方法学(识记、领会)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加芬克提出了常人方法学这一词。

?常人方法学的基本假设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常人方法学是对一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形式

一、交换

(一)交换的概念和构成要素(06.4.39名词解释) (识记、领会)

?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互动的表现形式是交换。

?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换言之,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的的行动。 ?按照这个定义,构成交换应该有四个要素:目标、付出、回报和效益。

(二)交换的类型

交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质的交换和非物质的交换。

(三)交换存在的社会基础

交换主要是有社会差异引起的,在社会中,处于交换行为中的各方都以自己的所有物为手段,以对方的所有物为目的,因而才有了交换。

二、合作

(一)合作的概念

所谓合作,就是指在社会互动之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二)合作的类型(06.4.13/05.4.13/04.4.17)

按照合作的发展程度,可以将合作划分为四种类型:

1.自发性合作,这种自发的合作直接产生于某种情景下的实际需要,有时它直接体现为相互的援助行为。

2.制度化的传统合作。当自发性合作逐步发展为稳定地社会习惯,而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合作以后,我们把它称为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3.指导性合作,指的是双方在具有权威地位的第三方的指导下一起完成某项工作。

4.契约式合作,指的是个人或群体之间达成协议、以契约或类似契约的方式进行合作。

三、竞争

(一)竞争的概念(05.4.14/04.4.18)

?竞争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可见的方式。

?和冲突不同,竞争关系的是目标而不是对手,竞争都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的,有些规则强调的是参与,认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通常在竞争中打败竞争对手不是主要目的。和冲突相同的是,竞争的一方达到目标,而另一方面临失败;但是和冲突不同的是,在很多情况下,打败竞争对手并不是主要目标。

(二)竞争的类型(识记、领会)

⒈竞争可以从社会互动的角度作如下分类:个人和个人之间的竞争、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竞争、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

⒉从社会互动的内容和目标来看,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经济竞争、政治竞争、科技竞争等。

四、冲突(识记、领会)

(一)冲突的概念

?冲突是合作的对立面,主要是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

?冲突的根源也是因为某种社会资源的稀缺。

(二)冲突的类型

冲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冲突显性的冲突方式,我们可以将冲突划分为:

⒈争论,包括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观点的对抗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发生的口角。 ⒉拳斗和械斗,拳斗和械斗都属于无力上的、肉体上伤害的冲突形式。

⒊仇斗,是一种特殊的冲突方式。通常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暴力冲突。

⒋战争,是社会集团之间使用先进武器与技术摧毁对方物质设施和成员肉体的一种互动行为。

其他,除了上述冲突形式之外,还有诉诸法律等其他形式的冲突。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符号

一、语言(识记、领会)

(一)符号和语言的概念

?所谓符号,指的是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是符号,面部表情、手势或其他身体语言、图形、数字等都是符号。 ?语言指的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

(二)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作为社会互动中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它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自明的。通常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价值观、文化规范和其他各种观点。

?语言使我们赋予世界以意义。

(三)语言的多样性

现代社会的语言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语法、不同的发音方式,而这些和言语者的社会互动密切相关。

二、身体语言

(一)身体语言的概念

非语言的互动有两种重要的形式:身体语言和个人物理空间的处理。其中身体语言指的是用身体代替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或方式。

(二)身体语言的种类

?身体语言中最令人注意的是面部表情和手势。面部表情可以直接展示情绪的变化。 ?手势语等其他动态身体语言就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可能有不同的规定。

?身体语言除了动态的语言表达之外,还有静态的身体语言。静态的身体语言指的是人们保持某种状态的姿势。

三、个人空间(识记、领会)

(一)个人空间的概念

?社会互动的另外一个表达方式是利用个人空间来表达某种意义。

?所谓的个人空间指的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

(二)个人空间理论(06.4.15/05.4.15/04.4.29)

?人类学艾德华.T.霍尔在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突出的。

?霍尔提出了个人空间的理论。他认为人们相距的远近代表了不同的情感距离,因此他认为存在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

⒈亲密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45厘米)以内的距离。

⒉个人距离,是指相距18英寸(45厘米)到4英尺(约122厘米)。

⒊社会距离,是指相距4英尺(约122厘米)到12英尺(约365厘米)以内。 ⒋公众距离,是指相距12英尺(约365厘米)以上的距离。

第四节 社会网络

一、社会网络的定义和特性(05.4.46论述/04.4.41简答)

研究社会互动的一个角度是研究人们所述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从这个界定出发,社会网络具有以下特征: ⒈社会网活动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

⒉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⒊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

⒋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是具有效益的。

⒌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很多网络是在我们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但在不少社会,建立网络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个关键词汇。

二、社会网络的形态及其功能

社会网络的形态是多样化的,从个人建立社会网络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组形态:

(一)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从个人进出该社会网络的难以程度的不同来区分。有的社会网络比较排斥新成员的加入或者对新成员的加入有严格规定,一旦进入这样的社会网络,也很难退出该社会网络,这样的社会网络就是封闭形态的,反之,就是开放形态的社会网络。

(二)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从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的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就是由人和人的联合产生的,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密切、稳定,那么这个社会网络就是相对稳固的形态;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松散联系在一起的,那么这个社会网络就是相对松散的形态。

(三)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在社会网络中,人们的交往往往都是以互惠互利为平等原则的。这是个人愿意建立或维持某个社会网络的直接动因。互惠互利的平等原则使这些互动明显呈现出一种互利形态。

历年考题重点总结及预测

?本章为重点考察章节,02-06年共考察12次之多,其中简答题1次,论述题1次,选择题10次。

?要点

1.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

2.交换

3.合作

4.竞争

5.个人空间

6.社会网络的定义和特性

第七章 群体

第一节什么是群体

一、群体的涵义和特征(02.4.44名词解释) (识记、领会)

一般认为,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它是社会和个人的中介。

群体共有5个特征:(1)有一定数量的成员。(2)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5)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连续性。

二、群体的类型

(一)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04.4.38名词解释/04.4.19) (识记、领会)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是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这是社会学群体研究中最经典的分类之一。

?初级群体又称作为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初级群体具有规模较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烈等特性。

?次级群体又称作为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

(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识记、领会)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正式群体也就是社会组织,其具体内涵,将在下一章详细论述。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不同,它不是由上级社会结构组织起来的,而是在成员个人倡议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一般说来,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如朋友群、游伴群等。非正式群体既存在于正式群体之外,也可以在正式群体内部形成。

(三)内群体和外群体(识记、领会)

内群体和外群体是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这连个概念由萨姆纳在《民俗轮》一书中最先提出。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而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属于外群体。

(四)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识记、领会)

参照群体和成员群体是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成员群体也就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彼此互相影响。参照群体是指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参照群体不是人们所属的群体,而是个人心目中想要加入或理想中的群体,它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常常是参照这个人的目标或标准。

(五)大群体和小群体

?大群体和小群体是以群体的规模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大群体一般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的群体。典型的大群体是如阶级群体这样的利益群体。

?小群体则是指那些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小群体的主要特征是:成员之间有面对面的联系,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成员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保持着直接的思想沟通;具有共同认可的群体规范。

三、初级群体(识记、领会)

(一)初级群体的涵义和特征(06.4.41简答/06.4.16/05.4.17)

?初级群体作为由面对面对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总体上分析初级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⒈规模小

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⒊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

⒋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⒌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初级群体的类型

1.家庭 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级群体。

2.邻里 邻里是地缘关系基础上结成的友好往来、守望相助的共同体。

3.伙伴群体 伙伴群体是指以性格、志向、兴趣、感情、个性等因素为纽带结合而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三)现代社会中的初级群体

在现代社会,初级群体的功能出现了衰退和外移的现象。人们参与初级群体活动越来越少,初级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的联系减少,彼此的依赖程度降低,交往的时间缩短,造成初级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变得松散。

第二节 家庭

一、家庭概念和特征

(一)家庭的概念(05.4.39名词解释/03.4.43名词解释)

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一般说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是形成家庭的基本关系。

(二)家庭的特征(识记、领会)

著名社会学家威廉.古德在《家庭》一书中对家庭的共同特征概括如下:

一是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

二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既他们并不都干同样的事;

三是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

四是他们共享许多事物;

五是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父子关系;

六是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共同分担义务,相互保护,相互帮助。

(三)家庭的基础——婚姻

家庭一般从婚姻开始,婚姻是家庭建立的基础。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男女两性的差别以及人类所固有的性本能是婚姻的自然属性,但婚姻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有其精神的社会属性。

二、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一)家庭结构类型(识记、领会)

?家庭类型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它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 ⒈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⒉主干家庭。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⒊联合家庭。联合家庭是指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⒋其他家庭。其他家庭是一些完全的家庭,如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等。

(二)家庭功能(06.4.42简答/04.4.42简答/05.4.31多选)

?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功能主要有:

1.规范性行为功能

2.经济生活功能

3.精神生活功能

4.教育功能

5.抚养、赡养功能

(三)家庭生命周期(02.4.43家庭的生命周期)

?家庭的生命周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一定的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过程。家庭生命周期一般按照家庭人口变动等主要时间划分。

?我国社会学界大都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

?家庭生命周期可依家庭人口变动等主要事件分为建立阶级、发展阶段、继续抚育阶段、收缩阶段、空巢阶级、消亡阶段。

三、我国家庭的现状与建设

(一)我国家庭的现状

现代我国家庭模式与西方家庭模式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亲子关系的对应方式不同。在西方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但子女对父母却没有赡养义务,亲子关系是一种单向传递,称“接力模式”;但在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与赡养关系是对等的,称“反馈模式”。

中国家庭发展也呈现出一些同西方家庭发展某些相类似的趋势。第一,家庭规模趋于缩小。第二,家庭功能有所变化,消费功能增强;生育与抚育层次提高;精神生活功能逐步增强;家庭的事业功能不断扩大。第三,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即认识到家庭的现代职能与功能。

(二)现代家庭建设

加强家庭建设是家庭发展的客观要求。家庭建设包括家庭物质生活建设和家庭精神文化建设。家庭建设:

(1)必须同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相适应

(2)必须量家力而行

(3)必须着眼于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利益群体

一、利益群体及其特点(06.4.17/05.4.16)

利益群体一般是指在社会利益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利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

利益群体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群体的一些特征:

首先,利益关系是利益群体的核心关系。

其次,群体规模具有不确定性。

再次,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多样性。

二、利益群体的主要类型(04.4.20) (识记、领会)

?从群体目标特征上,可把利益群体分为经济利益群体、政治与社会权益利益群体、社会公众利益群体三类。从群体组成形式上,可把利益群体分为机构性利益群体、社团性利益群体、自组利益群体三类。

?在各类利益群体中,自组利益群体应当予以重视。自组利益群体是指那些没有正规组织、由于某种共同利益需要而集聚在一起的人们所组成的利益群体。那些以“关系网”为基础的利益群体,大都属于这一类型。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三、利益群体的相互关系

?利益群体相互作用的原因,一是各种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现代社会利益关系的整体性。

?利益群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社会各利益群体的权利需要与义务承担之间的矛盾运动,一般表现为协调和不协调两种形式。

?利益群体的相互作用,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利益调节制衡机制的推动力。 ?协调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关系,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调适各种利益群体的关系,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其矛盾和对立的性质;其次必须了解利益群体的类型及特点,明确社会主导利益群体;最后还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政策保证。

四、既得利益集团及其调控(识记、领会)

?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既得利益集团的最大特点在于,在缺少足够的社会监督的条件下,既得利益集团会倾向于维护少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经济生活领域中,既得利益集团现象也严重存在。

?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既损害了人民利益,也败坏了执政党的形象。

历年考题重点总结及预测

?本章为重点考察章节,02-06年共考察15次之多,其中简答题2次,名词解释5次,选择题8次。

?要点

1.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2.群体的类型

3.初级群体

4.家庭的概念和特征

5.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6.利益群体及其特点

7.利益群体的主要类型

第八章 组织

第一节 什么是组织

一、组织的概念(06.4.40名词解释)

组织概念有三个内涵,一是状态与结构,二是过程,三是实体。本文是讲作为正式群体的组织,其定义为:组织是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达到特定的目标,有计划的建立起来的结构较严密的制度化的群体。

二、组织的特征(04.4.21/03.4.9)

组织的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特定的目标体系,所谓的组织目标就是组织试图实现的一定事物的期望状态。目标是组织的灵魂,没有目标,组织既不能产生,也不能生存;

2.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有权威体系和科层化的管理来协调与组织群体成员的行动。

3.成员的角色化,即组织中的成员都是处于特定的地位,他们是依据与正式地位相一致的角色去行动;

4.有正式而明确的规范约束全体成员的行动;

三、组织过程

组织过程是指组织的动态运行过程。组织过程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决策、沟通和控制。

(一)组织决策

组织决策是组织领导或具体管理者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决策的内容包括:选择一个全面的战略思想;确定各个阶段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设计组织结构;挑选人员;不断根据新情况制定各种新的政策和规范;评价成果等等。 现代组织愈来愈倾向于将比较重大的决策交由集体决定,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二)组织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联络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交换情报的过程。沟通是组织合理的决策和控制的基本前提。

沟通从沟通者的目的上可分为工具式沟通和满足个人精神需要的沟通;从沟通的结构渠道上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三)组织控制

控制是控制者设法使被控制者保持或改变其行为状况,从而达到控制者既定目标的过程。 组织控制从控制方式上,可分为正式控制、非正式控制和自我控制;从控制手段上,可分为诱发性、强制性和自发性控制;从控制过程上,可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决策、沟通和控制是彼此统一和有机联系的三大组织过程。

第二节 组织理论

一、科层制理论

(一)合法性统治类型

科层制(又译为官僚制)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

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纳为三种纯粹类型:传统型、魅力型和法理型。

1.魅力型。魅力型统治建立在某个英雄人物、某位如有神授天赋的人物的个人魅力基础之上。

2.传统型。传统型统治建立在人们对于习惯和古老传统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基础之上。

3.法理型。法理型统治建立在正式制订的规则和法令的正当性基础之上。

(二)科层制的特征(06.4.44简答/05.4.18)

所谓的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科层制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2.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3.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4.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5.照章办事

(三)科层制的优点和弊端(06.4.18)

?科层制的最大的优点在于,相比较其他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效率高。

?但是科层制也包括一些缺陷,一般认为,科层制组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

1.形式主义

2.繁文缛节

3.用人困境

4.人情味欠缺

5.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二、组织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二)人际关系理论(03.4.32多选)

(三)组织行为理论(04.4.22/03.4.12/02.4.9)

(四)权变理论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组织格局

一、三个部门的界定(06.4.19)

?当代的社会科学领域,许多学者赞同并日益重视一种三个部门的组织分类方法,即根据它们获得资源的方式、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质以及提供的方式,把社会上的众多组织归为三大部门: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它们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组织格局。

?所谓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所谓私人部门,是指为私人所拥有,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得各类工商企业组织,也称为私有部门。

?在政府组织和私人组织之外,还有一类组织,例如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等。他们既不是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下属组织,又不追求组织拥有者的私人物质利益,他们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一般统称为第三部门。

二、私人部门(05.4.43简答)

(一)私人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

?私人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私人物品

?私人部门的组织由私人作为投资主体,其权益归私人所有,其组织资源因而亦属私人资源 ?私人部门的组织目标在于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市场是私人部门实现目标的竞争性活动领域,也是私人部门的主要调节机制

(二)私人部门的优势和缺陷

1.私人部门的效率优先

2.市场失灵

?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在市场上获得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私人部门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常常不考虑生产的外部成本

?消费者并不总能尽可能低的价格获得尽可能好的产品或服务

?虽然一般认为市场是提供私人物品的最好机制,但是如果依靠私人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画,那将会造成公共物品的严重不足

三、公共部门(05.4.19)

(一)公共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

?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公共物品。

?政府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能。

?公共部门掌握的资源属于公共资源。

?公共部门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二)公共部门的优势和缺陷

1.公共部门的优势

?提供公共物品

?向社会的弱势人群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为,以防止其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足来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约束私人企业组织的行为,减少企业行为产生的外部影响。

2.政府失灵

?公共部门主要响应多数人的需求来决定公共物品的提供与否,因此社会上占多数的人群对某些公共物品的需求就不易获得满足。

?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是普遍性的,对社会成员都是一致的,但事实上人们的需求不尽相同,所以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在使某些人满足的时候,另一些人却可能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需要获得多数人的赞同,所以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正式讨论和民主表决。

?人们常常发现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在规模、质量、成本、责任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

四、第三部门

(一)第三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

?第三部门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第三部门组织独立于政府组织

?第三部门组织不以营利为组织目标

?第三部门组织是自主管理的自治组织

?第三部门组织依靠组织成员的志愿参与

(二)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第三部门可以提供公共部门尚未提供的公共物品

?第三部门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部门组织可以向弱势群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

?第三部门组织常常是更可靠的物品和服务提供渠道

?第三部门是公民参与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部门是倡导公民意识和志愿精神的实践领域

历年考题重点总结及预测

?本章属重点考察章节,02-06年共考察13次之多,其中简答题2次,名词解释1次,选择题10次。

?重点内容:

1.组织的概念 2.组织的特征

3.科层制理论 4.组织管理理论

5.三个部门的界定 6.私人部门

7.公共部门

第九章 社会制度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04.4.24/03.4.5)

(一)什么是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组织规范体系和物质设备是制度的外在形式。根据这一认识,我们把社会制度定义为: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二)社会制度的起源与基本途径

?关于社会制度的起源,社会哲学家曾进行过许多探讨,如卢梭和杜林就分别用“社会契约论”和“暴力论”来解释社会制度的起源。

?从人的需要的角度去探讨社会制度的起源以及匠人满足需要的手段和途径结合起来,无疑有一定的道理。

?社会制度的形成,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一是自发形成,即从民俗升格为民德,再从民德发展为制度。二是立法产生。

二、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02.4.37多选)

社会制度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总体社会制度或者社会形态;二是社会不同领域或方面的制度;三是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社会学注重从第二个层次上研究社会制度。其构成要素包括价值标准、规范、组织和物质设备。

(一)价值要素

?价值要素也称为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价值标准是人格和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是制度的灵魂,通常用来阐释制度的目标与功能。

?价值标准归根结底是由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具有差异性,人们的价值标准也有相应的差异。

(二)规范要素

?规范就是标准、规则和模式,是一系列有关角色行为的规定,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语法规范等。

?我们在这里将规范分为公开规范与隐蔽规范两种。

(三)组织要素

组织要素是社会制度的实体部分,是价值和规范的载体。组织要素包括组织领导、职能机构和组织成员。

(四)设备要素

设备要素是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设备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象征性的物质设备;另一类属于运行性物质设备。

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04./03/06)

(一)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

本书中使用制度这一概念时,是指包括价值标准、规范、组织和物质设备等要素在内的复合体系,其中价值标准是核心,而且是与权力设置和一定历史秩序相关的价值标准。

(二)社会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权威力量

制度是非人格化的,没有直观性,不讲人情,一旦违反它,就会受到惩罚。

(三)社会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差异性

从本质上讲,社会制度是各种社会力量交互作用的产物,通常具有比较完整的规范体系、组织体系和工具体系,只要这些社会力量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平衡,社会就可以保持稳定。但是,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社会制度的物质基础和表现形式会有差异,这是社会制度的差异性。

(四)社会制度具有抑扬性

作为模式化的制度对原有的互相矛盾的规范和行为就会有抑有扬,在抑扬之间找到平衡点,这种平衡点充分表现制度的公平性。

四、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02.4.52论述)

(一)行为导向功能

为了使人们的角色行为保持一定程度的协调和一致,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连续性,社会总是通过一系列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社会制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二)行为调控功能

社会制度的调控与整合功能是行为导向功能的强化和延伸。社会制度通常通过鼓励及惩戒等方式来调适角色关系,消除社会运行的障碍,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促使社会行为有序化。

(三)文化创新功能

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整合力量,通过保存和传递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使之得以世代沿袭,并在空间上得到普及和发展。

(四)社会化促进功能

社会化从制度的层面来看,社会化是制度化的过程,从社会化层面来看,制度化是社会化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分类(03.4.24多选)

? 按照社会制度形成的方式,把它分为自发产生的制度和根据客观历史需要而有计划建立的制度。

?根据社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个性形成产生的影响,把它分为本源制度和派生制度两种。

?按照社会制度的具体性质和作用,把它分为婚姻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具体的类型。

二、家庭制度

?家庭制度是关于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它的内容主要由婚姻制度以及相应的习俗礼仪、生育制度、亲子制度、父母与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家庭财产继承制度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组成。

?家庭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繁衍人口、禁止乱伦、提高人口素质。

三、经济制度(06.4.21)

?经济制度是社会以限制、调解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主要由经济法规、条令、经济组织条例及其职能和性质的规范等方面构成,是关于生产要素的分配,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制度。

?经济制度起源与人类生活的需要。

?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2)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的规定;(3)对社会经济运行中交换活动的规定;(4)对市场运行的规定;(5)对经济活动中相互承诺的规定。

四、教育制度(05.4.22)

?教育制度是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可续,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机构的综合。它的目的主要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科学技术代代相传并使之发扬光大,通过人的素质培养促进社会进步。

?教育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育制的功能可以从显性功能和潜性功能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和分类,所谓的显性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二是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即把人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三是文凭功能,即确定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功能;四是社会选择功能。 ?教育制度还有许多的间接功能,也就是所谓的潜功能。

五、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国家权利如何产生、如何行使和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布并强制执行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

?政治制度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规范社会秩序;二是管理公共事务。

六、宗教制度

?宗教制度是包括宗教观念、信仰、宗教仪式以及宗教组织形式在内的规范体系。

?中国的宗教组织是多民族信教群众自己的爱国联合组织。

第三节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一、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及其创新规律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就是指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根源;其二,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直接原因;其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制度的变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规律性大体表现在:

一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二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三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四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建设与创新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逐步健全与完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制度规范的不断健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规范化、法律化的制度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从事具有开创意义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确立了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空间,极大地调动和释放了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3.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制度体系,引发了社会制度结构的一场重大裂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

4.总之,如果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实现了制度变革的结构性突破,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建设与创新的重大成就,则表明中国从制度层面生初步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社会激励结构,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和支撑。

三、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未来走向

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具有转型时期的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和政府在体制创新中的权威作用加强。

其次,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在制度创新中重新定位。

最后,调动劳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历年考题重点总结及预测

?本章属重点考察章节,02-06年共考察10次之多,其中简答题2次,论述题1次,选择题7次。

?要点:

?社会制度的涵义

?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社会制度的分类

?经济制度

?教育制度

第十章 社区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一、社区的概念(05.4.44名词解释)

(一)社区的定义

社区通常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具体地说,居住于一定地区里的具有共同心理联系并彼此交往的人们,就构成为一个社区。每个社区都有特定的人口和特定的地理区域,其居民之间有着他们共同的制度、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重要的社会交往。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

?一般来说,社区的构成有人口、区位、经济、文化、组织等五个基本要素。

?从本质来说,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也就是社区的构成要素。其基本要素有人口、地理环境、经济程度、文化和组织等。

1.人口是构成社区的主体。

2.区位是社区得以存在的客观前提。它包括社区的地理条件和物产、矿藏等资源条件。

3.经济是社区赖以维持生计的要素。它包括作为社区营生基础的物质生产和提供社区日常生活消费的各种服务。

4.文化在构成社区生活方式中起重要作用。社区文化是指流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文化现象,它包括各种信仰、规范、制度、习俗、生活方式以及显示当地特点的方言和象征等等。它从思想和心理上对社区成员起着维系作用,并使社区成员借以把本地人和外地人相区别开来。

5.组织是维系社区成员和安排、推动社区生活的重要手段。社区的组织包括正规组织与非正规组织。

二、社区的功能

社区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1)经济生活的功能,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功能,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是与社区的经济要素的活动相对应的。(04.4.25)

(2)社会化的功能,社区的社会控制功能具有使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的重大意义。

(3)社会控制的功能,社区的社会控制功能具有使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的重大意义。

(4)社会参与的功能,社区是居民就地直接参与社会事务和活动之所,他们往往通过参与社区事务来参与更大的社会事务。(06.4.22)

(5)社会福利的功能,社区的社会福利功能的特点在于:它所提供的都是就地直接及时的帮助。

三、社区横向格局和社区纵向格局(03.4.14)

社会系统探究法把社区视为许多的个人、群体、机构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网络来分

析。这种探究法还提出了社区纵横向格局的概念,用以分析社区体系与宏观社会体系的关系。 本理论的代表人物R·沃伦,他认为现代社区发展取向是,社区的内聚力和自主性日益削弱,社区发展越来越依赖大社会。

(一)社区纵向格局

所谓社区纵向格局是社区内各种社会单位或次体系同社区外诸体系之间的结构功能性联系,体现了地方社区与大社会的联系。社区纵向格局的特点是其中的组织关系带有更多的法理性、计划性和科层制的特点。

(二)社区横向格局

?所谓社区横向格局是社区各种单位或次体系彼此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这种结构关系主要通过社区内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方法来维持。

?社区横向格局的特点在于社区个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义地缘关系为纽带,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在功能上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由此形成一个社区组织体系。

四、社区研究的发展

(一)类型学研究(02.4.7)

?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类型学研极,他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分析了“社区”和“社会”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形式的类型。

?滕尼斯认为,“社区”的联系是“自然的”、“本质的”、“有机的”,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强大的情感纽带,彼此之间亲密无间,相互认同,沉浸在共同的世界之中,具有明显的“我们”意识。而“社会”的联系则是“人为的”,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丧失“我们”意识,而只存在“我的”意识,每个人都把自己视为独立的个体,互不关心,彼此冷漠,没有深厚的感情联系,只是通过契约来达成彼此之间的交往,他人之时个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二)区位学理论(06.4.35/02.4.27多选)

区位探究法着眼于把社区作为一种空间关系或地域单位来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古典区位理论与新正统区位理论之分。

古典区位理论即本世纪20至30 年代芝加哥学派所提出的人文区位理论,它借用生物学进化论的原理来研究都市环境的空间格局,强调土地利用的竞争是社区生活的主导过程,决定着社区环境各部门相互联系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区位功能。该理论创始人R·派克认为竞争是社区生活的主导过程,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新正统区位理论力图在新的基础上复兴古典区位理论,提出以“人文区位结丛”四要素:人口、技术、环境和组织及其相互关系来分析社区。这四者相互关系当中,人口与其它三项关系最重要。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何雷、O·邓肯。

(三)社区全貌研究

?美国学者林德夫妇在社区研究中开创了以小城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所谓全貌研究,就是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联系。

?林德夫妇通过研究发现,社区的各种社会生活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社区中的其他制度、其它组织机构等密切相连。要深入研究社区必需全面地观察社区,综合性地分析社区。

(四)中国的社区研究(04.4.40名词解释)

?中国早期的社区研究最初多在外籍教授的指导下进行。

?中国学者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乡村建设运动器具。

?后来先后有吴文藻、费孝通等人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二节 社区类型

一、农村社区

(一)农村社区的概念

农村社区,也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题构成的同质性较高得地域性生活共同体。所谓同质性,是指社区各个成员具有相同的社会性质,包括相同的职业、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

(二)农村社区的特点

农村社区具有如下特点:

1.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

2.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3.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4.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二、城市社区(02.4.47简答/05.4.23/04.4.26)

(一)城市社区的概念

城市社区,又称都市社区,是指以从事各种非农产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二)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城市社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产生的基础。 ?现代城市的真正发展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城市孕育了工业革命,工业化也刺激了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三)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

?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 ?城市社区中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城市社区中,人机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城市社区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四)城市的郊区化

?城市的郊区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的中心向城市边缘的郊区迁移和发展的过程。

?城市郊区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

?郊区化是符合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或多或少地解决了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住房短缺等问题。

三、集镇社区

(一)集镇社区的概念

集镇社区是一种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连接两者的桥梁,是一种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社区形式。

(二)集镇社区的类型

?县城镇,即一个县的中心。

?中心镇,即县城范围内的次级中心。

?一般集镇,即一个乡的中心。

(三)我国集镇社区的特点

?集镇社区起着桥梁中介的作用。

?人口结构比较复杂。

?集镇经济的自筹、自主性。

?集镇社区的地理环境优势。

?集镇社区城乡结合的社区文化。

(四)我国小城镇的发展

?小城镇是联合城乡的纽带。在我国,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剩余人口的重要手段。

?小城镇是城与乡、工与农的结合部,它的发展对加速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社区发展

一、什么是社区发展(05.4.40名词)

?社区发展是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发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社区发展就其实践活动而言,可以追溯到工业化社会的初期。

?社区发展概念主要在二战以后由联合国倡导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

二、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一)社区发展的目标

社区发展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社区发展的任务目标,即通过开发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寻求各种援助,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共同需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二是社区发展的过程目标,即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社区发展的原则

?民主原则,即社区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

?需要原则,即应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为重点,特别应从解决社区面临的迫切问题入手。

?自力原则,即要求社区居民挖掘自身潜力、自力更生。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社区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应是来自社区基层群众,然后由政府有关部门加以引导和支持。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原则。

三、中国城市的社区建设(06.4.23)

(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进程

?社区建设,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我国社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建设在中国目前方兴未艾,政府和公众都认识到,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可以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的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人民群众能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二)中国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我国的社区建设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以及从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迁的性质所决定的。社区建设在中国的提出和广泛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来计划

经济体制下的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要求。

(二)中国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在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制赖以存在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位制逐步消解。单位制的逐步消解对城市社会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单位的功能型转变要求新的体制和机制来实现从单位剥离出来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而社区则可以承担从单位中剥离出来的许多社会功能,成为各项社会政策的实现场所。

?因此,从本质上看,中国社区建设是对传统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历年考题重点总结及预测

?本章属重点考察章节,02-06年共考察13次之多,其中简答题2次,名词解释2次,选择题9次。

?要点:

?社区定义

?社区的功能

?社区横向格局和社区纵向格局

?社区研究的发展

?城市社区

?什么是社区发展

?中国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一、什么是社会不平等

?广义的理解认为社会不平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狭义的意见认为,社会不平等是指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

?本书主张从广义角度理解,即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差别,包括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二、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一)卢梭的思想

?1775年初,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问世。卢梭在书中鲜明地论证了人类不平等地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之上的。

?但可惜的是卢梭未能对与次相联系的分工进行讨论。后来的斯密和马克思对分工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论述。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十分丰富,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

?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

?从自然分工到真实的分工是质的飞跃。

?与真实的分工出现的同时,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

?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向分离。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⑥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分工的发展具有矛盾的性质,一方面它促进了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将社会某一集团和个人,终生固定在特殊的狭窄的活动范围内。

(三)涂尔干的思想

1893年涂尔干发表了《社会分工论》专著,以不同于经济学的社会学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分工形成地社会根源以及分工特有地社会功能。

三、社会分层的诸种概念(04.4.44简答/03.4.49简答/06.4.24)

(一)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

?阶级是指依据社会资源地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地社会集团。

?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地层次划分,二是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社会分层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化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二)种姓、种族和等级

?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化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制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

?等级是指按照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其普遍特征是:它不仅严格限定了等级成员的权利,也明确规定了等级成员的义务,并由此而建立了明确的社会秩序制度。

(三)性别和年龄

?性别是指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年龄是自然产生的生命过程,是一种先赋地位。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一、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持久的影响。

?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

?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

?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是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

?阶级的划分并不排除社会分层的方法。

(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02.4.8)

?阶级划分的条件。韦伯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划分为五个:有产阶级、知识阶级、行政管理人员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社会分层的标准。韦伯主张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项标准来进行社会分层。

?韦伯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异同。二者都认为阶级是与经济相联系的。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本质注重的是生产关系,韦伯关注的市场关系;马克思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韦伯研究社会分层,其目的是调和阶级的矛盾和冲突,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韦伯试图用多元标准来不从马克思主义的单元标准。

二、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

?意大利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帕累托19xx年出版了《普通社会学总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精英阶级理论,成为开创西方社会分层研究的另一位先驱。

?社会是个异质系统。帕累托认为社会是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社会情绪、经济生产和政治组织三个循环系统构成的,它们是协同作用、波澜起伏的变化发展的。

?“精英”理论。帕累托指出的“精英”是个中性概念,意指社会上最为杰出的人才,又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英是指那些在各种活动部门中得到最高指数的全部人员,不分性别和类别。狭义的精英是指处于特殊地位的统治者。这样,经营阶级一分为二,执政的精英和不执政的精英。精英阶级的构成和地位不是恒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中的个人的升迁或沦落都是可能发生,而社会的平衡状态则会在这种变动中得以维持稳定。帕累托提出了精英阶级的循环理论。

三、当代社会分层理论(05.4.24/04.4.7)

(一)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19xx年,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斯和莫尔发表了《分层的一些原则》,阐述了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观。

?布劳和邓肯合作研究,在19xx年发表《美国的职业结构》一文,论述了“职业地位”及其对社会分层的意义。

(二)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与功能主义的倾向相反,冲突论强调冲突在不平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R.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分层的起源在于这样的事实,即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个人或群体都要强制奖惩。这种事实能力意味着权力关系的存在。

?冲突论者认为,武力或强制性的安排是社会分层存在的要素。

(三)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进化论是对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折中,其代表是格尔哈特.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分层理论。

?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在社会分层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整合,又有竞争,两者可以结合起来对社会分层作更准确的分析。实质上,他认为社会为了求得生存需要的基本资源是按照功能主义者的方式进行分配的,即吸引难得的天才担任重要的角色。但另一方面,社会的声誉资源-即不是生存必需的资源-则是通过相互竞争的集团之间的冲突来分配的。也就是说,社会分层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有必要地鼓励难得的天才,另一方面是由于竞争和冲突。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研究的意义

?今天,我国处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期,阶级、阶层关系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需要加强研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伴生出新的阶层,他们虽然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但他们彼此的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因此,正确认识各个阶级、阶层的地位与归属,正确地处理各个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与矛盾症结,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

1949-19xx年期间,我国的社会分层,不仅存在阶级的划分,同时也存在事实上的阶层划分。

(一)经济和政治相结合为标准的划分

19xx年,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农村进行土改,农村划分了地主、富农、上中农、中中农、下中农、贫农和雇农等阶级阶层。1954-19xx年,城市也进行了阶级、阶层的划分。这种阶级、阶层的划分标准日益演变为政治标准,并理所当然的成为国民先赋的政治身份,长期制约着一个人的发展。

(二)身份制为标准的划分

?社会学在探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时,运用了身份和身份制概念,认为1949-19xx年时期,我国社会分层的标准形成了身份制的体系。

?身份是指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但这里使用的身份或身份制却不同,它不完全是由先赋因素决定的。5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户籍、工作单位和人事管理等一套非财产所有权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制度体系,成为身分制。

?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有两大特点:第一,它以城乡划界,把人固定在自己的出生地;第二,户籍与劳动用工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和生活资源供应制度相配套。

?单位制度。单位是指机关、团体或属于机关、团体的各个部门,它是将个人和国家直接联系起来的制度化的中介,是中国经济、政治生活的基层组织形式。总而言之,国家或集体控制的资源通过单位实行再分配,基本上都沉淀再各种各样的单位之中,个人的各种需求也只有在单位中才能得到满足。

?人事管理制度。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把社会成员划分为干部、工人和农民等最基本的三类。

三、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分层(04.4.33多选)

(一)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过程中产生的现代社会关系结构的一种根本性变革是从身分到契约的转变。传统社会结构是一种以身分为中心的凝固的社会结构形式。现代社会是以契约为纽带的开放社会。

?19xx年,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也从“身分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

(二)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由过去的二元的阶级结构,以及严格的户籍、单位和人事管理制度控制,迅速地进入大规模分化和重组时期,产生了新的阶层。 农村阶层结构地变动;

城镇阶层结构状况;

军人阶层;

社会边缘阶层。

第四节 社会流动

一、什么是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地移动。这种变动可以是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向另一个阶级或阶层地转移,也可以是同一个阶级阶层内部地职业或一般活动空间等方面地变动。

(二)社会流动的意义

社会流动是社会变迁地一种反映。

合理地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地。

首先,社会化发生产客观上要求实现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基于个人出身的地位获得模式正逐步被基于个人业绩的现代模式所取代,社会流动成为个人取得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第三,社会流动加强了个人才能和成就与其他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造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社会的活力;

第四,社会流动有利于加强各个社会集团之间的联系。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和模式(06.4.25/05.4.25/04.4.28/04.4.33)

(一)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

?自由流动是指那种不是由于体制的变化而是由于个人特殊的原因,如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

?自由流动是指那种不是由于体制的变化而是由于个人特殊的原因,如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二)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所谓垂直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

?水平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同一等级的不同位置之间的横向移动,这种流动不会造成人们社会等级序列地位的改变。

(三)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

?代际流动是指子女相对于其父母来说的地位的变化。

(四)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

在竞争式流动中,作为公开竞争目标的较高的社会地位,需要通过追求者自身的努力去获得。赞助式流动则不同,较高的社会地位不是个人通过竞争可以直接获得的,它需要由已经获得了较高地位的人根据某种既定的标准来授予。

(五)个人地位获得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提出了一个美国社会中的地位获得模式,如下图,这个模式强调了本人受教育程度对获得新职业的重要意义。

三、我国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06.4.47论述)

(一)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

?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式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

?城镇化是社会流动的又一强大动力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社会流动的巨大推力

(二)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

?人口因素

?自然因素

?地区发展因素

?制度因素

?政策因素

?个人因素

同时,需要认识到的是社会流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历年考题重点总结及预测

?本章属重点考察章节,02-06年共考察11次之多,其中简答题2次,论述2次,选择题8次。

?要点提示

?社会分层的诸种概念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当代社会分层理论

?社会流动的类型和模式

?我国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一、偏差行为的概念

?所谓偏差行为,就是指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地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

?偏差行为的具体界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偏差行为的相对性源于社会规范本身的相对性。

二、偏差行为的类型(03.4)

(一)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偏差行动、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和偏差文化。

?偏差行动是指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

?偏差习惯是指个人行为嗜好不被社会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偏差心理是指因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偏差文化是指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二)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为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违章行为是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

?违规行为泛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

三、偏差行为的功能(05.4论述/04.4)

(一)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二)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有助于社会预警

?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偏差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及其根本缺陷

?生物学解释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它假定有些人天生及时不守规矩的人,因而主要着重于寻找偏差行为者的个人胜利特质,尤其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意大利隆布罗梭最早提出了生物学解释,此后的美国学者谢尔顿和英国医生出查理斯.戈林也从生物学的角度对行为偏差进行解释。

?生物学解释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无法区分产生偏差行为的生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界限,也无法指出生理特征和偏差行为之间的实际联系。

二、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05.4.38名词/06.4/05.4/04.4)

?社会学解释更强调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偏差行为的影响。

?解释偏差行为的主要社会学理论有失范理论、文化传递理论和标签理论。

(一)失范理论

?“失范”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概念,指社会行为规范处于非常模糊不清或基本失效的一种社会状态。

?默顿认为存在两种社会规范,一种是社会对个人所追求目标的规范,比如获得财富和好名声等,另一种是对个人追求目标所使用的手段的规范。为题在于社会在提供目标和提供手段二者上有可能使断裂的,即社会成员接受了社会规范的目标,但却无法获得实现这些目标的合乎规范的手段,这时就产生了失范。

?社会失范会使人们处于失范性紧张状态,为了缓解这种紧张,默顿认为人们可以能有五种适应方式,其中有尊从者、创新者、形式主义、退缩主义和反叛。

(二)文化传递理论

?文化传递理论,也成为雅文化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偏差行为者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他们不是偏离了社会规范,而是遵循着所在团体的社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只是因为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

?文化传递理论由此将社会文化分为两种类型: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所谓的主流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亚文化则是指在和主流文化并存于社会的,大那时非主导性的、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亚文化中人们的正常行为在主流文化中就可能被视为偏差行为。

(三)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标签理论认为,人人都可能会有超出常规的、与众不同的行为,但如果没有被人注意或没有被社会处罚,就不会被视为偏差行为者。反之,如果被人发现,并被社会的权力集团所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被贴上了偏差行为的标签。因此偏差不是某类行为的本质特征,而是其他社会成员将社会规范和制裁手段施加于行为者的社会后果。

标签理论不仅解释一种行为是如何成为偏差行为的,而且关注社会规范是如何应用于个人身上从而制造出偏差行为者的。

美国学者莱蒙特意识到并非所有对社会规范的破坏行为都导致被贴上偏差行为的标签。于是他区分了两类偏差行为:初级偏差和次级偏差。初级偏差指所有打破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不管是否已经被贴上了偏差行为的标签。如果一旦人们的这种行为被贴上偏差标签的话,它就成了次级偏差。

第三节 社会控制

一、什么是社会控制(04.4.45简答/02.4.45名词/02.4.50简答)

(一)社会控制的概念

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指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从社会控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控制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二)社会控制的特点

?普遍性。社会控制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社会控制总是存在的。

?规范性。所谓社会控制的规范性,是指社会控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朝着设定的目标来实施的,社会控制的目标就在于使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规范化,使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可预测性。

?多重性。社会控制作用于社会成员的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三)社会控制的必要条性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性。

其次,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

第三,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所谓失控,就是指社会虽然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但却并未有效地作用于社会成员,导致社会成员可以不顾社会规范为所欲为。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06/05/05/04)

(一)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所谓宏观控制,是指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

所谓微观控制,是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

(二)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所谓制度化控制,是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制度化控制在整个社会的社会控制方式中占重要地位。它包括法律控制、宗教控制和规章控制等。

所谓非制度化控制,是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

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控制有时候是统一的,有时候是不统一的。

(三)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外在控制是指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

内在控制是指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相对于外在控制,内在控制对个人而言是主动的、积极的。

(四)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

积极性控制是指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

消极性控制是指利用惩罚性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

三、社会控制的方式(02.4/02.4)

1.法律是由国家强力推行的,对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法律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

2.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3.道德最初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套辨别是非、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标准。它是由习俗发展而来,以后经济治阶级的提炼和整理,成为教化人们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和控制方式。

4.宗教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解释的产物,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有着很强的说教性。统治阶级利用宗教教义诱导人们安分守已、积德行善,因此,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

四、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03.4.52论述/02)

社会控制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社会控制是对个人的社会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并非对个人所有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对于纯粹个人的行为不存在给予控制的理由。

社会控制可能限制了个人的绝对自由,但没有限制个人的相对自由,个人相对自由是在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实现的。

社会控制的不适度,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社会失控和社会过控。社会“失控”是指社会虽有一系列规范,然而并未作用于社会成员,社会成员可以不顾社会规范而为所欲为。社会“过控”是指忽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一面。过控和失控都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交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也有助于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历年考题重点总结及要点提示

?本章为历年重点考核章节,02到06年共考核18次,其中名词解释2次;简答题2次,论述题2次,选择题12次。

?要点预测

?偏差行为的类型

?偏差行为的功能

?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

?什么是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的类型

?社会控制的方式

?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界说

(一)社会问题的涵义和构成要件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引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的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一般认为,社会问题的形成有三个条件:第一,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第二,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正常的社会生活;第三,这种失调引起了相当多社会成员的关注。

(二)社会问题和个人困扰的区别

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社会学想象力》一书中,把社会问题视作为公众问题,认为公众问题与个人困扰不同。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第一,个人困扰必须和个人的自我联系在一起,而社会问题所牵涉的事情超出个人的局部环境,超出个人的一己生活领域。

第二,困扰只涉及个人,社会问题涉及公众;

第三,个人困扰具有个人特点,社会问题具有公众特点。

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06.4.45简述)

普遍性 特殊性

复杂性 群体性

二、社会问题研究的几个理论(05.4)

(一)社会病理学

社会病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社会有机体理论,它将社会比作生物有机体,并按照医学模式,把符合自然法则因而也符合人们道德期望的社会安排视为“健康的”,而把违背道德期望的人和事物视为“病态的”。

(二)社会解组理论

?社会解组理论盛行于20世纪20、30年代。所谓社会解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对约束个人的行为失去效力,社会既不能提供给人们以预期的奖赏和回报,也不能对违规的行为以惩罚。

?社会解组由三种形式:一是无序状态;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

(三)价值冲突理论

?价值冲突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大萧条和二战之后在40、50年代占据了社会问题研究的主流地位。

?价值冲突理论认为,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既得利益的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通的立场、态度,因此在采取某个行为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矛盾和冲突,而这种矛盾和冲突往往发生在群体之间。

?这里理论的持有者认为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倡研究社会实际存在的利益关系。

?价值冲突理论认为有三种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中存在的利益与价值分裂的情况,一是交涉;二是达成协议;三是使用权力。

(四)行为偏差理论

行为偏差理论把社会问题看作偏离社会规范的偏差行为的结果。关于这一理论我们在第十二章第二节已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五)社会建构理论

社会建构理论认为,不存在客观意义上的社会问题,所谓社会问题是人们主观建构出来的,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因此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家真正面对的研究对象不是社会问题本社,而是某种情况如何被定义为社会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及其客观条件。

第二节 当代社会问题

一、结构性问题

是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老龄化问题、城乡差别问题、社会福利问题、劳资纠纷问题、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教育不平等问题、种族问题、民族问题、恐怖主义等等。

(一)腐败问题(04.4.47论述)

?什么是腐败?所谓腐败,是权力的滥用,即不正当地利用政府和公众赋予的权力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

3.美国政治学家阿诺德.J.海登海姆在“对腐败性质的分析”一文中将腐败的界定分为三种。一是以公共职位为中心的腐败。二是以市场为中心的腐败。三是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的腐败。

4.腐败问题的现状,腐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之中,存在于同一个国家的各个历史时期。

5.腐败问题的危害。有专家归结出了腐败的7种危害。实践也已经证明,腐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最大危害。

(二)恐怖主义(06.4/05.4/04.4)

?恐怖主义的性质。联合国章程认为恐怖主义是亚国家组织或秘密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的,由政治目的的,通常故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

?恐怖主义要素及其主要恐怖活动。一般认为恐怖主义具有政治性、暴力性、不可预测性和象征性四个要素,其常见的恐怖活动主要有:

(1)爆炸; (2)绑架; (3)暗杀;

(4)劫持飞机;(5)写恐怖信或打恐怖电话;

(6)网络恐怖活动等。

3.恐怖主义组织

大体可以分为五类:

(1)民族主义恐怖组织;

(2)极端宗教恐怖组织;

(3)极左翼恐怖组织;

(4)极右翼恐怖组织;

(5)黑社会恐怖组织。

二、偏差性社会问题(06.4)

一般指个体偏离或违反一定社会行为规范造成的社会问题。

(一)毒品问题

?什么是毒品?根据19xx年3月4日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问题的现状。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吸毒人数居高不下,发展中国家吸毒者不断增加,初次吸毒年龄普遍降低,青少年吸毒人数日益增多,奴性吸毒者有增无减。

3.毒品问题的危害。毒品泛滥,有百害而无一利。首先,危害身体健康;其次,破坏家庭和睦;第三,败坏社会风气;第四,腐蚀政权组织;第五,妨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二)家庭暴力问题

?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家庭矛盾冲突的一种极端表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暴力是指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包括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狭义的家庭暴力是指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其中包括妻子对丈夫的暴力,但最常见的则是丈夫用武力或胁迫手段,侵犯妻子的人身权利,对其肉体和精神造成伤害的强暴行为。

2.美国的家庭暴力状况。美国是经济最发达,强调人权高于一切的国家,也是家庭暴力最严重的国家。

3.我国的家庭暴力状况及其特点。全国一些省市相继制定了一些反对家庭暴力的法规、决定,增强了惩治家庭暴力的可操作性。

4.现在的家庭暴力与过去相比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首先,家庭施暴者设计各个阶层;其次,夫、妻胡殴现象增多;最后,家庭暴力的攻击性增强。

三、自然性社会问题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部分物质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的自然运动,通常称为“自然变异”或“自然事件”。其形式有缓变和突变。

?我国是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社会损失惨重。

?自然灾害具有潜在性、突发性和有限性三个特征。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防治

一、社会问题防治的性质

?社会问题的防治,实质上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调动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因素,组织相关部门,分工协作,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科学技术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对潜在的或显露的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减少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

?上节叙述的三大类社会问题,前两类即结构性社会问题、偏差性社会问题是既可能防又可能治的,第三类自然性社会问题可能治但能否防呢?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不可抗拒的,但是社会的人在这些自然灾害到来之前并不是不可作为的。

对于社会问题既要注重治理,也要重视预防,这里讲防治,明确区分预防与治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问题的预防比起治理意义更大、更深刻,当然难度也更大。

二、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

?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和民众的安全感。 ?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损失,物质和精神的损失。

?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做好社会问题的防治,可以改善、提高有关机构的应对能力和效率。

三、社会问题防治的理论依据

首先,社会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是可以认识的。

其次,人类社会集聚了大量社会问题防治的经验和理论,为制定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和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再次,世界和各国内部管理体制存在抑制社会问题的机制,为社会问题的防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最后,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为社会问题的预防提供了国际条件。

四、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

(一)全球性思想

社会问题防治的全球性思想,就是要把社会问题的防治放在全球环境中进行考察。

(二)全局性思想

社会问题防治的全局性思想,也就是要把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任务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社会问题防治的情况,是全面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尺度。

(三)长期性思想

社会问题防治的长期性思想,就是要认识到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和反复性,要有持久战的意志和毅力。

五、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措施

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任务的实现,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文环境和民众素质、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问题的防治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战略措施。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发展科学技术。

?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历年考题重点总结及要点提示

?本章从02年到06年共考察7次,其中简答题1次,论述题1次,选择题5次。 ?要点提示: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社会问题研究的几个理论

?腐败问题

?恐怖主义

?偏差性社会问题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与特征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社会变迁是社会关系及其基本形态的变异。社会变迁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即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体系;

二是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

三是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二)社会变迁的特点

1.必然性。社会变迁是社会运行过程中一种必然的现象,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变迁总的趋势是前进的,即由低级向高级、落后向先进的方向运动,社会发展是揭示社会变迁总趋势的范畴。

2.前进性。社会变迁总的趋势是前进的,即由低级向高级、落后向先进的方向运动。社会变迁是一个不断前进的社会历史过程,而社会发展是揭示社会变迁总趋势的范畴。

(二)社会变迁的特点

3.非直线性。社会变迁的具体道路并非直线式的,往往有曲折,呈波浪式的态势。在社会变迁的具体过程中,有发展与进步,也可能停滞与倒退,但停滞与倒退一般是短暂的、有限的。

4.全面性。社会变迁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是一种全面性的变化。

二、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04.4/02.4/02.4)

社会变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社会变迁可以分为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社会进化具有长期性、缓慢性、渐进性与局部性等基本特征。社会倒退是社会局部或整体,从已经达到的较高发展阶段向较低社会阶段变化的过程。

(二)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和特点,社会变迁可以分为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是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社会革命则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三)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社会变迁可以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整体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果。局部变迁是社会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

(四)按照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社会变迁可以分为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自发的社会变迁指被动地参与或盲目地顺从社会变迁。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或控制社会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原因(05.4)

?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社会变迁的另一个原因,是社会阶级或阶层需要的增长,以及利益冲突。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也是导致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4.社会变迁的再一个原因,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必然导致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从而带动物质文化及社会的整体的变迁。

5.意识形态的改变也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6.人口状况的改变也是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7.外敌入侵、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社会变迁。这种变迁往往不是导致社会前进,而是后退。

四、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是由人参与的,不是一种完全自然的过程。人们自觉参与社会变迁过程的主观基础,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 ?实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必须正确认识与揭示社会运行的具体机制;必须充分了解人们的现实需要;必须对社会需要系统进行调节。

(二)社会发展计划

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制定自己的社会发展计划。

社会发展计划首先考虑的是社会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包括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总的目标和各个社会发展部分的次一级的分项目标。

社会发展计划还要厘定一套复杂的社会发展指标。社会指标的功用在于更精确、更科学地监测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过程。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计划使用的社会指标包括四大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条件。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社会现代化的内涵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的社会整体变迁,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一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现代化的转变是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转换,是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几乎涉及人类活动和人类思想的一切领域。

?社会现代化主要可分为下列几个方面: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民主化;普遍的都市化;管理科层化;社会结构分化;人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世俗化。以上七个方面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缺一不可。

(二)社会现代化的特征(06.4.43简答/04.4/03.4)

?社会现代化规模巨大,转变激烈,影响深远,一般有下列四项特征:

1.现代化是一项革命进程。

2.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全球性进程。

3.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4.现代化不是全盘“欧化”或“全盘西化”的过程。

二、社会现代化理论(04.4)

(一)帕森斯的模式变项

现代化理论是本世纪50年代由美国一批社会科学家首先创立,以帕森斯为首的结构一功能学派提出?°现代、传统两个对应概念,建立了传统的农业社会和现代的工业社会两个极端模型,来阐述社会变迁的过程。帕森斯的理论是受韦伯和涂而干影响的结果。帕森斯提出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模式变项,主要有:

1.情感方面:情感性--情感中立;

2.义务方面:扩散性--专一性;

3.规范方面:特殊性--普遍性;

4.地位方面:先赋性--自致性;

5.利益方面:集体--个人。

上述五项极值中,前五点合并就是传统社会的极端特征,后五项合在一起就是现代社会的极端特征。

(二)信息社会论

“信息社会论”。代表人物与著作:托夫勒及其《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及其《大趋势》。信息社会论认为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因信息科技的发展,“地球村”已形成,整个社会以知识价值论为基础,而不是劳动。托夫勒还认为,第三次浪潮的信息化革命能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不定期带来机遇。

(三)“后工业社会论”

“后工业社会论”。代表人物与著作: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及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贝尔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并认为人类正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后工业社会是知识和技能的社会,服务性经济是其明显的特点,科学家与工程师是社会的关键集团,知识是社会发展的中轴。

(四)“风险社会论”

社会风险是社会难以承受的损失或影响。具体来说社会风险是指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和社会冲突的不确定性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风险是社会政策与现代化进程中可以预见,可以控制的现象,应通过可取得预防性行动与制度化措施加以规避,德国社会学者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指出:“风险”概念直接与反思现代化相关联。

三、中国的社会现代化

?1840年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上的一个重要标志。19xx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历史才出现了转机,中国才真正进入现代化的准备和建设阶段。

?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具有如下特点:

?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第三节 全球化

一、全球化的涵义与特征

(一)全球化的涵义

?“全球化”一词是近几年来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全球经济活动趋向于广泛的跨国化、生产力的国际化,世界各国家经济越来越紧密联系。

?现阶段的全球化的主要形式是经济全球化。

(二)全球化的特征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二、全球化的发展阶段与表现(06.4)

(一)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从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

第二阶段:开始阶段。从18世纪中叶直到19世纪70年代。

第三阶段:起飞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第四阶段:增强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直到现在。

(二)当前全球化表现

?以跨国公司为主的经济全球化

?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

?信息全球化

?政治的多极化

?文化全球化

全球性问题要求人们在实现自己本国利益的同时为实现世界的共同利益承担责任,每一个国家都要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

三、全球化与中国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根本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避免。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中国越来越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在经济上,我国经济同国际市场逐渐接轨,进出口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外资在投资与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2.在政治上,中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接触,融洽了曾经因冷战而冻结的关系,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多极中地一极。

3.在文化上,“思想解放”运动为全球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入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全球文化同中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机遇。

(二)目前面临的挑战

1.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和“边缘”的地位。

2.在政治方面,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它们的恐慌。他们处处对我国施加压力、制造麻烦。

3.随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二是西方一些腐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4.国家安全方面,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并不乐观。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加入WTO,其中关于入世的利弊得失似乎已有共识。加入WTO会给我国内的部门带来巨大的效益。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会给一些部门带来挑战,特别是农业、汽车工业、银行业、保险业和电讯业等。其次,入世后,最大的风险其实不是关税锐减,不是市场准入,而是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面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首先,必须明确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以此为制定全球战略的前提。

其次,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展自己。

第三,增强综合国力以确保国家安全。

本章历年试题总结及要点预测

?本章从02年到06年考察13次,其中简答题1次,选择题12次。

?要点预测

?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

?社会变迁的原因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社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社会现代化理论

?全球化的发展阶段与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