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反思 阅读中成长

阅读中反思 阅读中成长

——六横镇中心小学教师全员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最是书香能致远。为贯彻落实区教育局下发的《普陀区教育系统全员读书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特制定六横镇中心小学教师全员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重点,以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开展以“阅读中反思 阅读中成长”为主题的全员读书活动,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开阔视野,更新智慧,努力使读书成为习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精神境界,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和学校办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进一步弘扬敬业奉献的精神。

2.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研究的氛围,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使教师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4.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增加教师的课外阅读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教师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设教师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三、推荐书目

根据教育局推荐的和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必读书目是指教育局要求全员阅读的教育书籍两本;不同学科专业书籍两本;教导处指定的儿童读物1本;选读书目指教师自主选择、比较爱好的书目。这些书目均由学校提供。

四、读书活动程序

(一)筹划阶段(20xx年12月)

成立校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宣读各学科读书活动计划;根据区教育局读书方案制订学校读书活动方案。

(二)实施阶段(20xx年1月1—11月份)

学校领导读书项目组、各学科组根据活动方案组织实施。

(三)总结评估阶段(20xx年12月)

领导小组组织交流评估;召开读书活动总结会;布置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五、读书活动策略

(一)读书管理落实“双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毛华杰

副组长:贺苗

成员:王华秉、李开斌、徐焱杰、曹媛、乐盛

2.读书活动有保障。

学校保障教师阅读书籍购买经费,根据阅读书目,购买一定数量的书籍;保证一定的培训经费和奖励经费,供读书活动使用。学校建立有关读书计划的管理、评价和激励等规章制度,把读书情况纳入常规管理,及时检查总结、量化考核、反馈指导,确保读书活动取得实效。

(二)读书方法“坚持双原则”

坚持个体研读与集体阅读相结合原则;坚持活动与反思相结合原则。

1.个体研读。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研读,精读的力争读深、读透,读有思考,读有感受,并且要读写同步,每月至少写好两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

2.集体阅读。确定师生集体读书的时间为每周二、四中午12:00——12:50分;教研组根据计划再组织集体阅读与交流,写摘记、谈感受、谈收获、谈疑惑。

3.实践写作。新课程呼唤教师的反思行为,要求教师做到“勤读、勤做、勤思、勤写”,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读书笔记。

4.开展活动。根据本校实际,将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1)为切实落实教师读书活动,全体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选定自己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专著,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

(2)与校本研训相结合,把教师读书计划纳入校本研训计划。开展每周教师例会前5分钟发言活动。学校教科室结合校本培训制定每周教师例会前5分钟发言活动计划,确定发言内容与发言人。

(3)通过校教师博客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的兴趣,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读书。

(4)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读书计划与教研室下发的学科读书计划制订好教研组学科读书计划,开展读书沙龙活动。

(5)开展读书评比活动。

A.读书笔记展评活动(20xx年9月)

B.读书心得评比活动。(20xx年9月)

C.教师读书故事演讲比赛。(20xx年12月)

六横镇中心小学教导处

20xx年12月

附件1

阅读中反思阅读中成长

阅读中反思阅读中成长

阅读中反思阅读中成长

 

第二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三支一扶”政策是与时俱进的改革新内容,当我想要把这先进的理念转化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时,许多难以消解的困惑又就此产生,如理念和操作之间的完全割裂,新的教学理念并不能自动带来教育实践和教育行为的改变,新的理解并不等同于新的行为模式。因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早已根深蒂固,如习惯于按照自己教案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习惯于当知识的传授者等。那么,先进的教育理论怎样才能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让教师能真正从先进理念中受益?我开始反思:什么才是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最佳途径?怎样帮助我们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成功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反思的结果让我决定就从“反思”入手,帮助我们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转变教育观念,为反思打好理论基础

我校多次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的讲座,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三支一扶”政策中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请大家对实际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评议,对最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帮助教师重新理解教育事业,如“孩子是如何学习的”、“对孩子来说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最有益的”等。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学前教育理论书籍,学习学生心理学、教育学,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为教师进一步的反思打好理论的基础。

二、学会发现问题,是教师进行反思的最佳切入点

教师必需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具备对教育教学现状和教育理论的敏锐力,具备随机调整教育行为的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进行反思、解决问题、调整自我。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主要分两步走:先思考一些示范性问题:如孩子在洗手时,为什么总是不认真,我对照实际,思考是否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为什么我没发现?我进行反思,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大家一起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两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开始积极的思考,并且努力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三、开展对话式教研,为我的反思提供平台

在教研活动开始前,我首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捕捉自己认为值得反思、值得研究的真实教育事件,并将其记录下来。这些“事件”可以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学习情况,也可能是自己的教学行为;有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尚未有效解决的教育问题,也可能是某个教育问题的解决过程的直接记录;可以是即时记录的“事件”,也可以是事后记载的“事件”;可以是一个单独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系列相似或相关的“事件”。记录时可借助于纸笔,也可以借助照片、录像或者儿童的作品等。教研活动中,先对“事件”进行解读和反思,然后向同伴“公开”, 大家展开讨论,在讨论和交流中集结他人的智慧一起进行反思和研究。有时,我们利用手机拍下教师的日常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适宜性行为的分析,将教师的实践作为一面批判的镜子,反射出自己行动的影像,引导大家自我反思和分析本次活动的体会与不足,进行自我否定批判性的评价,引起其他教师的关注和争议,共同寻找解决问题

的对策。有时我也在教研活动中让大家谈谈工作中的困惑,或者分享别人好的经验和方法,为我在工作中创设平等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在我与别人的对话式教研活动中,提倡培养保持坦诚、质疑和释疑的态度,即不怕提问,不耻下问,营造一种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畅所欲言的、听者无怨的同事关系。

四、创造机会,引导不断强化反思的过程

(一)注重利用各级各类研讨活动,提供反思的机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教育科研、教学改革等领域的研讨活动异常活跃,这就创造了有利于强化反思过程的各种机会。近几年来我校组织教师多次参加各类重大课题研讨活动,借助组织各种研讨活动的机会,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观摩、参与、交流论文等,从而强化了不断反思的过程。

(二)激励引导及时总结提炼反思的成果。这样的一些反思往往是思维火花的瞬间闪烁,只有及时加以捕捉,并加以深化,才可能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我提出明确的要求,一定要勤于动笔、动脑(人脑和电脑),“强迫”自己多提出几个“为什么”,要及时形成书面材料(纸面的或者是电子的),通过交流促进提高。

(三)要让自主、主动的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营造氛围或创造机会,说到底仍然是外在因素起作用,如何真正让反思实践成为自主、主动的一种研究意识和能力,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归根到底要尝到反思实践的甜头,如把所书写好的教育笔记推出来,进行交流。我通过一次次地反思,渐渐地明白,课改并不一定要绞尽脑汁地去想一些新

花招,真谛就在实实在在的点滴的生活中,就从更新教育理念、反思教育行为入手。

经过一段时间反思活动,我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室里没有了对孩子思维的压制,多了与孩子的对话和交流;没有了呵斥孩子们的声音,多了对孩子的理解和鼓励。反思让我更辨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今天和昨天;反思是对过去的一种思考,从中可以汲取教训,也可以总结经验,只有经过反思以后的认识,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思想。正如我们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反思,就有提升。虽然我的反思刚起步,实践步伐还不够老练,但反思研究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我的教师生涯已经开始在反思中进步和成长。反思虽然由一件件小事引发,但我期望通过一次次的反思所带来的脑力激荡,使得教学理念更接近支教政策所提倡的境界,进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最终促进全面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