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3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3课时)》

教学设计说明

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   黄缨  梁成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在前几节课中,已学习过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函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生在此过程中,已学会用列表、描点的方法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并积累了如何从图象的角度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另外,学生在初二学过图形平移变换的知识,这些知识储备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备了掌握本节知识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本节课中,他们可以联系初二已学图形平移变换知识,运用图象变换的观点把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定的平移变换,从特殊到一般,得到二次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在上两节课,学生进行了列表、画图等操作活动,引导了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来进行归纳整理;学生已初步具备自已通过画图,直观地探索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方法.在本节课中,学生可以继续沿用上节课的活动经验来进一步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二、教学任务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制定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画出特殊二次函数的图象,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能理解它们的图象与抛物线的图象的关系,理解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作图的能力,观察、类比、归纳的能力,以及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建立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表达式之间联系的必要性,发展几何直观.经历观察、猜想、总结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图象之间的关系,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分析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验证的过程,根据“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5个环节:①提出问题,引入新课;②合作探究,发现和验证;③启发引导,形成结论;④巩固提高,拓展延伸;⑤当堂检测.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注重关注整个过程和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第一环节: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回忆一下:

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

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它图象可以由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2、提出问题:我们已学习过两种类型的二次函数,,知道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y轴,顶点都是原点.还知道的图象是函数的图象经过上下移动得到的,那么如果将函数的图象左右移动呢?它左右移动后又会得到什么样的函数形式,它又有哪些性质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问题.

设计意图

复习前两节课内容,唤醒学生的记忆,并提出问题,为下面的教学作准备.

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发现和验证

探究一:的图象和性质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37页上“做一做”,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1、 完成下表:

观察上表,比较的值,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的图象.

同伴交流:你是怎样作的?

3、结合图象,议一议

交流: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当取哪些值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取哪些值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

4、结合初二图形变换的知识,能否用移动的观点说明函数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呢?

5、猜一猜:的图象是怎么样的?它的图象与的图象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画图验证一下!

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二次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并且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就得到的图象; 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就得到的图象.

设计意图:

通过填表、画图等活动,在帮助学生获取感性材料的同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索、发现规律,揭示结论.

先猜测,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再画图验证,亲身经历探索函数性质的过程.

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图象,再交流探讨作法和探讨性质,教师注意学生画二次函数图象的规范性.

同伴交流时,教师注意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图象特点,同时注意小组内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图象和图象之间的比较、表达式和表达式之间的比较,建立图象和表达式之间的联系.

探究二:的图象和性质

1、小组活动:

(1)合情推理:由二次函数的图象,你能得到的图象吗?你是怎么样得到的?

(2)画图验证后寻找规律,说一说图象的变化将引起表达式如何变化,以及表达式的变化将引起图象如何变化.

(3)议一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有什么关系?

2、总结规律,填写表格:

 

(1)a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2)对称轴是直线x=h

(3)顶点坐标是(h,k)

设计意图:

经过前期的探索,学生完全有能力推测出表达式的变化会引起图象的何种变化.因此,先让学生合情推理,再画图验证,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和感悟能力.利用图象,直观地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思考,积累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最后,总结规律, 有效地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并形成自己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理解.

注意事项:

在学生自觅知识、自悟性质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建立二次函数图象与表达式之间的联系,是否理解表达式的变化将引起图象的何种变化,或者图象的变化将要引起表达式的何种变化.

第三环节: 启发引导,形成结论

总结:目前为止,二次函数图象我们共研究了哪些类型?从解析式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从图象来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

 

   当h>0时,向右平移|h| 个单位长度                 当k>0时,向上平移|k| 个单位长度

   当h<0时,向左平移|h| 个单位长度                 当k<0时,向下平移|k| 个单位长度    

第四环节: 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1、 指出下列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必要时画草图进行验证:

                        ⑵

                          ⑷

2、对于二次函数,它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3、 怎样由的图象得到函数的图象?当取哪些值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取哪些值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

拓展提高:

1)若抛物线y=-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

2)如何将抛物线y=2(x-1)2 +3经过平移得到抛物线y=2x2

3) 将抛 物线y=2(x -1) 2+3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抛物线y=2(x+2) 2-1?

4)若抛物线y=2(x-1) 2+3沿x轴方向平移后,经过(3,5),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   _.

设计意图: 练习基础题,及时对全班同学进行巩固,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 由于学生层次不一,练习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五环节: 当堂检测

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八分钟的当堂测试.

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检测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

四、教学反思分析

三维目标分析

本课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第三课时,学生在前几节课中,已学习过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函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生要在这节课中,在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图象,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性质.这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提高,又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基础.同时, 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系数由常数转变为参数,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特制定以下三维目标:第一个层面是基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会画出特殊二次函数的图象,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能理解它们的图象与抛物线的图象的关系,理解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第二个层面是过程和方法: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作图的能力,观察、类比、归纳的能力,以及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层面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建立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表达式之间联系的必要性,发展几何直观.经历观察、猜想、总结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法分析

要想根据图象对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积累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握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本质,建立函数观念.虽然本课内容多,学生要列表、画图,归纳性质,但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活动,一定要在学生经历画图、观察、概括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觅知识、自悟性质.另外,为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进而比较准确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要尽可能多地运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因此,这节课采用的学法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画图、图象观察、列表对比、自己发现结论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教法分析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验证的过程,根据“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5个环节:①提出问题,引入新课;②合作探究,发现和验证;③启发引导,形成结论;④巩固提高,拓展延伸;⑤当堂检测.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注重关注整个过程和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由此,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本课时还课堂于学生,在开放的前提下,让学生经历动手画图、合作交流的过程,给学生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力,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的几个注意

学生在猜一猜的环节中,可能猜想的结果或许很多,老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要引导学生画图验证,从而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形成自己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和感悟能力,加深对数学学习的体验,进一步突破重难点.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图象和图象之间的比较、表达式和表达式之间的比较,建立图象和表达式之间的联系, 是否理解表达式的变化将引起图象的何种变化,或者图象的变化将要引起表达式的何种变化. 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二篇:2.2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第2课时) 教学设计3

第二章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2课时)》

教学设计说明

广东省深圳市桂园中学  刘晓莉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经历过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关系的过程,并学会了用描点法作出函数图象的方法.在本章第一节课中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经历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了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第二节课又学习过并能够独立作出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掌握了二次函数y=x2y=-x2的一般性质.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将讨论形如的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它和学生前一节课学习的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如何在已经学习过的类型上通过变化学习新的类型?具体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利用描点法作出函数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能正确说出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能够作出函数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能正确说出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

2.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

1.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达到对抛物线自身特点的认识和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2.在利用图象讨论二次函数的性质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合作交流,以便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进而比较准确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重点:作出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的图象的关系,的图象性质.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  复习引入

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二次函数图象的形状、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的变化情况分别是什么?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与我们已经作过的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二) 合作探究(1)

先作二次函数的图象,再回答问题.

1.   在同一坐标系下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与同桌交流

2.   他们的对称轴、开口方向、顶点坐标相同吗?

3.   当x<0时,随着x的值增大,y 的值如何变化?当x>0呢?

4.   当x取什么值时,y的值最小?最小值是什么?你是如何知道的?

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

(三)课堂练习(1)

1.函数        图象开口方向______,对称轴________,顶点坐标_____;

函数         图象开口方向______,对__________,顶点坐标_______.

2.二次函数y=ax2 (a≠0)的图象经过点A(1,2),则函数y=ax2的表达式为________;若点C(-2,m), D(n ,4)也在函数的图象上,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

3.  已知点(1,y1),(2,y2),(3,y3)在抛物线y=4x 的 图像上,则y1, y2, y3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

已知点(-1,y1),(-2,y2),(-3,y3)在抛物线y=-3x2 的 图像上,则 y1, y2, y3 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

(四)合作探究(2)

1.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形状相同吗?

3.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4.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5. 图像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图像?

总结出二次函数的关系

一般地,由的图象便可得到二次函数的图象:  的图象可以看成的图象先沿轴整体上(下)平移|c|个单位(当从c>0时,向上平移;当c<0时,向下平移c)得到的.

因此,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与的值有关.

总结二次函数k的性质

(五) 课堂练习

1.函数y=4x2+5的图象可由y=4x2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y=4x2-11的图象 可由 y=4x2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2. 将函数y=-3x2+4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可得y=-3x2的图象;将y=2x2-7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可由 y=2x2的图象.将y=x2-7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可得到 y=x2+2的图象.

3.将抛物线y=4x2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式是             .

    将抛物线y=-5x2+1向下平移5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式是          .

4.抛物线y=-3x2+5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        ,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        ,当x=     时,取得最       值,这个值等于          .

5.抛物线y=7x2-3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        ,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        ,当x=     时,取得最       值,这个值等于          .

6. 二次函数y=ax2+c (a≠0)的图象经过点A(1,-1),B(2,5),则函数y=ax2+c的表达式为         ;若点C(-2,m),D(n ,15)也在函数的图象上,则点C的坐标为             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

填表:二次函数的性质

(七)布置作业

习题2.3     3题、 4题

四、教学反思

1.要发掘教材,参照课本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所教学生使用的材料;

2.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每堂课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在函数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效果更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