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 学 进 度

月    日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及  课  时

3.1-3.2

1

1、长江之歌

3.5-3.9

2

2、三亚落日-练习1

3.12-3.16

3

5、卢沟桥烽火-7、聂将军

3.19-3.23

4

习作2-9、词两首

3.26-3.30

5

10、螳螂捕蝉-练习3

4.2-4.6

6

12、夜晚的实验-14、学会合作

4.9-4.13

7

习作4-15、天游峰的扫路人

4.16-4.20

8

16、最大的麦穗-练习5

4.23-4.27

9

18、广玉兰-20、古诗两首

4.30-5.4

10

习作6-21、莫泊桑拜师

5.7-5.11

11

22、理想的风筝-24、明天

我们毕业

5.14-5.18

12

习作7-我的成长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5.21-5.25

13

复习迎考

5.28-6.1

14

复习迎考

6.4-6.8

15

复习迎考

6.11-6.15

16

复习迎考

教 学 计 划

一、 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1. 学习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朗读方法

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2) 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

并养成习惯

(3) 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4) 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

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2. 汉语拼音

  巩固汉语拼音

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 继续练习钢笔字、毛笔字

4. 口语交际

(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 能当众说话

做到语句比较通顺

有礼貌

(3) 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

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5. 阅读

(1)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能不出声

不指读

一边读一边想

(3)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知道课文的大意

(4) 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

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

初读课文

提出疑难问题

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 习作

(1) 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

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2)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3)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

认识破折号

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

共25篇

习作7篇

练习7个

1. 关于阅读

  本册教材大体上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组织单元

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风富

体裁多样

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

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

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

  本册课文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办法

全册共安排生字222个

其中要求写得为147个

其余的22个生字只要求认识

三、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7人

其中男生26人

女生20人

  学习态度端正

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成绩稳定、优异的

还属女生居多

但男孩子相对而言

脑子比较灵活

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比较迅速

课上思维活跃

发言积极且质量较高

但也有个别男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育

  学习习惯很好

学习成绩稳定、优异的学生有:宁天畅、倪梦雪、陈雪、孙梦、高婷婷、徐俊锋、何明星、赵雅文、郭招娣等

共计10人

  学习习惯不错

但学习成绩不够稳定的学生有:李杨、李森、王诗睿、姜涛、王顶尚、王纯、王厚栋、姜衍坤、陈雪、阎雪等

共计10人

  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学习习惯不好

而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肖芳芳、杨杨、孔芮、孟晓清、刘欣雨、张伟龙、袁苑、俞亚楠、朱桂君、王力群、汤宇等

共计11人

这些学生还有待于老师和家长的进一步加强管理

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

针对本班孩子的整体情况

特提出一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

1.要坚持不懈的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方面

我要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培养;另一方面

对本套教材以往所提的各项学习习惯也要常抓不懈

始终抓紧、抓实

务求达到预定的目标

2.要坚定不移的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我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

以讲助读

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

指导学生原原本本地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让他们能"读得进

记得住

用得出"

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

在平时

多开展读书、摘抄活动

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从而促进他们多读书

读好书

3.要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

注重读写结合

循序渐进的进行作文教学

   既要按照每次习作课的要求

切实指导学生领会有关习作知识与要领

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

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借鉴的艺术规律;既要充分发挥课文在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等方面的示范作用

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言语交际的实际进行表达训练

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平时

多鼓励学生

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励他们竞争

例如采用选取范文加星制和展览式等

4.写字方面:加强对学生写字方面的指导

培养学生临摹字帖的好习惯

指导他们用钢笔写字

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美观、入体

多开展一些竞赛性的活动

如写字比赛、书法之星评比活动

1、长江之歌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

歌声雄浑

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

纠正字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

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

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灌、溉:左窄右宽

因笔画较多

写时要紧凑些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通过朗读课文

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

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

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

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

(3)默读第1节

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

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

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

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

长江很长

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

从西至东

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

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

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

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

长江从远古走来

向未来奔去

时间跨度很大

长江永远不会停息

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

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

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

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

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

长江就像母亲一样

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

所以

"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

1.同学们

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

学完了这首诗

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

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

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文献摘录:

   《长江之歌》: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

王世光作曲

胡宏伟作词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

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

注入东海

全长6300千米

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

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

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

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

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

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

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

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

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亚落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

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3、自主阅读

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意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

今天

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

板书: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

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

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

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

(参考)

美妙绝伦 硕大无朋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朋 玫瑰 涨溢

一盏 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软软

(2)指名读

注意"硕"" 盏"是翘舌音

"硕"的韵母是"uo";" 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

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

握:)赤朱丹彤 悄然无声 硕大无朋 美妙绝伦 收敛

3、指名读课文

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3-5节)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

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度课文

1、自由轻读

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

然后交流

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 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2、读一读

再抄写4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

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

导入新课

今天

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

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

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

(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

带风情

)(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

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

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

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

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 软"等叠词的运用

"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

"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

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

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

的确"真有诗意"

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

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

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活跃了一天的太阳

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a 、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

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

抓住关键词语

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

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

变得温和起来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

变得温和起来

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a、轻读这一组句子

比较哪种写法好

好在哪里?b、指名说

(板

书:像灯笼)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精读第三段

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继续精读第三段

1、读夕阳"在海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2、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

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

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

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

最后像跳水员那样

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

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

向人们道了"再见"

A、小组合作研究: a、品读感悟

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

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

选派代表

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

(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

而且写活了

使读

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

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 看落日的神情

请画出有关语句读读

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通读全段

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5、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

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播放课文录音

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综合实践活动:之(1)组织学生阅读补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之(2)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择自己感

兴趣的问题

查阅资料

进行课题研究

板书设计或教后感

像孩童

2、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台的海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揭题:

1、同学们

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

沿海城市很多

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

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

先写上面的点

接着写中间的横

最后写下面的点

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1、看画面

听配乐朗诵

说说自己的感受

2、是的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

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2) 指名读课文

评议纠正

(3) 理解词语

4、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

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字时

要注意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

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

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

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

烟台的人勤劳、能干

教学难点:

一、复习: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主要写了什么

过渡: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谁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作者是怎样具体为我们介绍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呢?细读课文

二、学习第2自然段

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

还写了什么

分层

(海

人)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

看看题头的照片

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

(突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

感受寒流袭来时

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

(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

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4、通过读

你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的?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

再在小组内试背

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

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整体读

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

评议结果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

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

体会冬去春来

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

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

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

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

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第1-4自然段

3、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并能模仿造句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

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关键词句

感受烟台海的壮观绚丽

人的勤劳能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冬、春、夏三季中

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2-4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1、自渎第5自然段

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

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一到立秋这天

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

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

较之昨日

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从"渔家驾船出海了

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一般的地方

冬天是萧条、冷落的

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又显的那么凝重

(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

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三、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联系全文

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

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说是一幅画

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

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

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总结全文:

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一介绍

比谁介绍得好?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五、作业:

1、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

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蓬勃、充实

2、写一个片段

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3、烟台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严寒

      春  活泼        勤劳播种

      夏  宁静        人海相依

      秋  高远        充实忙碌

     "画""背景""舞台"〈----〉"活剧"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入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解课文的条理

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

山河壮丽

有许许多多迷人的胜地

今天我们跟着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到浙江的金华双龙洞去游玩

好吗?

2.介绍叶圣陶;文章选自《小记十篇》

3.听课文朗读录音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小黑板

检查生字词的认识与理解词语

zh ch唍g t抧 sh乷 w乶 y俷 yu俷

浙 江 呈 现 臀 部 稍 微 蜿 蜒 源 头

(注意提醒:"浙 呈 稍"是翘舌音

2.开火车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⑴读后适当评议

着重纠正读音

⑵出示思考题: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双龙洞?(游览)

②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景物?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③给课文分段

(六段)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

用教师口述学生齐答的办法学完这一段

这段课文告诉我们:作者游览的时间是在(四月十四日);游览地点是(浙江金华北山的双龙洞)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组词

臀( )稍( )蜒( )蜿( )

臂( )梢( )蜓( )婉( )

端( )甸( )缓( )抑( )

瑞( )句( )援( )仰( )

3.多音字

系 j ( ) x ( ) 调 di刼 ( ) ti俹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的特点以入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一、检查复习

1.《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游览的顺序)

2.作者分别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景物?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二、导入新课

1.哪几小节是写作者在途中看到的景物

2.指名计课文2-3节

思考:

⑴沿途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⑵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色?

3.逐题讲解

讨论:

⑴提问:①沿途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山 花 树 水)

②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色?

山 盘曲而上

花 多 有精神 ㈠看到这种画面

作者心中的情绪怎样?(兴奋、愉快)

㈡指导用兴奋的语调读课文

特别要读好第二节最后一句

水 宽 窄 流连 声音 水为什么会这样变化?(随着山势)

⑵小结:在满山树木、花草山石的一片明艳中夹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溪流

并不时地发出不同的声响

这幅画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板书: 美)这一段的第一句话与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溪流与双龙洞的关系

⑶齐读课文第二段

体会途中美丽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接着我们来到双龙洞洞口

看到了洞口以及外洞的情景:

1.指名读第三段

思考:

⑴课文哪几句分别写了洞口和外洞的情景?

⑵洞口与外洞分别有什么特点?

⑶从哪些词句反映这个特点?

2.逐一思考并讨论:洞口 (板书 宽) 外洞 (板书 大)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从外洞到内洞的唯一通道是什么?(孔隙)

2.指名读第四段

思考:

⑴作者是怎样写这个孔隙的?(分层:四层)

⑵孔隙有什么特点?

3.读后讨论:

⑴作者是怎样写这个孔隙的?

第一层 发现孔隙 第一句

第二层 孔隙大小 2一4

第三层 进出孔隙 5

第四层 经过感受 6一10

⑵孔隙有什么特点?(窄)课文是怎样写这个特点?

①"孔隙"指很小的洞

裂缝说明"窄小"

②"小船"这个"小"字突出"窄小"

③进洞方法正因为窄小才采用的

④第四层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孔隙窄小?(贴)"贴"能不能换"躺"?为什么?("贴"说明孔隙低得不能再低了

)还有"挤压、稍微、准会"是写什么?(感受)孔隙如此"窄小"

进洞的方法又是如此少见

所以作者感到怎样?(好奇)

3.带着好奇的心情读第四层

4.指导背诵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填上合适的词

( )的映山红 ( )的石钟乳( )地流( )地移动

3.造句

时而......时而......时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内洞的特点以入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节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一、复习旧课

1.指名说出去金华双龙洞路上、洞口、洞外有什么特点?

2.背诵课文第四段

并说说孔隙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五段

进了内洞

作者看到内洞有什么特点?

1.指名读第五段

思考

2.提问:

内洞有什么特点

找出有关词语

①暗(一片漆黑

什么都看不见

提着汽油灯只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

余外全是昏暗)

②奇(各种各样的石钟乳石笋

还有双龙)

③深(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这里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点?(奇)课文怎样写内洞的奇?(洞顶的双龙、石钟乳和石笋)作者为什么写双龙?(点出了双龙的由来)石钟乳和石笋有什么特点?(变化多端

颜色各异)"变化多端"是什么意思?"颜色各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

也很值得观赏"?(说明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本身就多姿多彩

奇特好看

越看越更加趣味无穷

3.小结

三、学习第六段

最后讲乘船出洞

作者为什么略写出洞呢?(重复)

四、总结全文

1.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见闻

生动地描绘了洞中奇丽的景色

通过记叙表达了作者是怎样的思想感情?(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2.研究写作方法:

①课文按游览顺序来写

(明线)

②课文中还有一条暗线是什么?请找出来

读一读

(板书:泉水)

(从深黑的石洞进内洞

再经过外洞流出洞口

然后随着山势流下山去

③小结:这两条线索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

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

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3.试着给课文列提纲

①讨论

     ②练习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回答书后的问题

3、多义词: 端正 进步   端上来 十来进  两端 进货   开端  进工厂

4、造句

无论......都......              时而......时而......时而......

5、填空

(1)本文在结构上安排了两条线索

一条是        

一条是       

(2)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听到

板书设计:

4、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1  童年趣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过写童年趣事表现童年的美好

要突出"趣"

2、选择一两件最有趣的事写下来

内容具体

有真情实感

3、记事的内容具体

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中心明确

教学重、难点:

所写的必须是童年生活里最有趣的事

还要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同学们

大家都

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

你看

那会飞的

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

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

老师让同学回

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

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

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

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

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

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

(要有稚趣

要有意思

要有发现

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

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

可以是钓龙虾

可以是玩泥巴

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

1、先在小组内说

2、全班交流

教师适当点评

五、出示写法指导

1、重点写清楚这件事怎么有趣

有意义

2、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要细致

3、按一定顺序记叙

4、写完以后

多读几遍

仔细改一改

六、快速习作

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

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

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

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

只要抓住"有趣"二字

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

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七、学生自改

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

在自改过程中

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

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

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

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

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

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

指导修改

⒈指导学生读习作

师生共同评议

⒉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⒊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三、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写什么:童年趣事

      怎么写:1、要写得有趣、有意义

          2、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3、这件事给你的启示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这节作文课

我运用"读评写"的作文教学模式贯穿整个课堂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努力做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教学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因此

我在一开课时

就与学生谈话

并通过课件展示

既增加了趣味性

又为学生随后的习作做好了很多的预设和铺垫

二、注重课前参与

课中交流

  读例文

评例文是"读评写"作文教学模式的法则之一

通过读、评例文

让学生对本次习作有所了解

为自己进行习作打下基础

为此

在课前我就让学生参与到其中

既提前分担了教学任务

又给予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机会

到课中

则提供学生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

这一环节学生既能动脑想

又要动口说

进一步给了学生锻炼的机会

三、诱发兴趣

引导真情流露

  兴趣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

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

感情的词语

"习作也是一种情感得到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

评议例文后

通过播放富有情趣的课件

引发学生情感兴奋

开启学生心扉

随着画面回到自己美好的童年时代

然后引吐学生内心真情

作文素材得来全不费功夫

做到"为情而造文"

让"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实现

 5、卢沟桥烽火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学会本课生字

了解多音字"爪""咽""处"的读音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3、按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归纳段落大意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

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1、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归纳段落大意

2、训练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教学难点:按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指名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资料)

3、教师总结学生课前对"九一八事变"了解的情况

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

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

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板书9课题)

4、解题:指名读"烽"(fēng)

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

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自学生字词

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

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

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

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

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1、交流自学心得

进行"友情提醒"

伪左窄右宽

妄:"女"中的"一"最长

2、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语言材料

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会圈画重点词句

帮助了解和感知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圈画关键词语

感受敌我双方的表现

激发强烈的爱憎感情

教学难点:按照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

抓关键词语

帮助读书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汇报圈画出的描写时间的词句

理清学习思路

 "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

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

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

①"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

出示地图

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东部

华北:我国北部河北

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

通过看地图、朗读

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朗读

②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

 (4)齐读第一段

小结: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

讨论:历史上"卢沟桥事变"又被称为"七七事变"

那天(2)细读第二段

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

(3)按 "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三个时间

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

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交流并相机板书:

①1937年7月7日深夜

敌军                     我军

全副武装                 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狼狈                      举、冒

出示:"震耳欲聋"、"吼叫"、"疯狂"

指名读

体会出日寇的残暴

问:面对着如此残暴的敌人

我军"同仇敌忾""冒着炮火"

你仿佛感受到我守军怎样的气概呢?(不畏强敌

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勇之举、英雄之气)

指名理解"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读这些词语

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呢?

分角色朗读敌我双方举动的句子

③当天晚上

敌军                     我军

抱头鼠窜                 悄悄

可耻下场                 英勇顽强

填空:(          )的日寇侵略者   (        )的中国守军

指导朗读

(4)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① 听录音

加深印象

  ② 看板书

同桌互相复述

   ③ 指名复述

(5)小结: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

三、继续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

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

我军将士同仇敌忾

奋起反击

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惨败

自由读.

重读"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大批"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

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①序幕:本指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

用以介绍剧中人物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

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序幕"在本问指什么事情的开端?(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端)

你们知道

中国军民是怎样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呢?

(引导学生联系所看的抗日影片或图书来理解)

四、指导复述

1、明确复述要求:第一要有顺序

做到条理清楚;第二要内容具体

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还可以加上自己根据课文所想像的内容;第三要有感情

复述时表情要丰富

还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2、各自根据复述提纲

练说

3、同桌对说

全班交流

评议

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

像荼(茅草的花)那样白

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板书设计:              5、卢沟桥烽火

敌  军   我  军

  ①1937年7月7日深夜

敌军          我军

全副武装      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敌  军   我  军

③当天晚上

抱头鼠窜        悄悄

可耻下场       英勇顽强

狼狈         举、冒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半截蜡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课文分段

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

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

读通课文

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

检查字词:     

厄运:厄

困苦

灾难

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

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

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

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通过朗读课文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

勇敢

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

勇敢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

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

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_____时

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

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

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2、那么

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引入新课

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三、学习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

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

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

)、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

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

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

从中体会到什么?圈画重点词

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

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

你这么大声说出来

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

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

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

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

真是了不起

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

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

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

)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

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旁白

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6、布置任务

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

给一点合作的时间

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

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7、演员表演

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

仔细听他们的语言

还要观察什么呢

自己动脑看吧

简评:主角演得怎样?

四、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

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

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

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

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

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

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

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

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重点提示:娇声

理解

(博得敌人的好感

这样一来

当她提出要求时才不会糟拒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

小小年纪便懂事了

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

谁能当回杰奎琳

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

联系当时情况的危急

联系她说的话

谁能猜出杰奎琳此时一定在想些什么?再读她说的话

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镇定、道晚安)给你个机会

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

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

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

5、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讨

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

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

旁白注意不要喧兵夺主

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6、挑选两组表演

下面同学作评委

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7、简评

结合评最佳主角奖

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结合简评配角奖

感谢你们的演出

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凶残的但又尚有些人性的德国鬼子

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伯诺德一家的机智、勇敢

结合品品文末句子

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

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

(出示)

五、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

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

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

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六、总结延伸

今天

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读读演演

其实

在第二次世界期间

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

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

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

好吗?

板书设计:          

             6、半截蜡烛 

            夫人快乐( )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    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

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

指识聂荣臻将军

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一生功勋卓著

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

(板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弄懂它们的读音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

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

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

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聂荣臻 残忍 无辜 照料 流露 惊恐

       和蔼 小勺 拘束 拽着 至仁至义

(2)指名读

帮助学生正音

齐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

罪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

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

最最仁爱

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

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并给生字正音

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文

给课文划分段落

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小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

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

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

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

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

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

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字词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是分几段来写的?

二、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

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时间、人物和事情

2、理解课文第二段

激发思考:聂将军是如何对待这两个日本孤女的?

(1)理解第2自然段

读读

想想

议议: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

是怎么做

怎么说的?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

想想

议议: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和蔼地说......一口一口地......喂......")(讲读时

指点观察插图

加深理解)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

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第二段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理解课文第三段

(1)理解第4自然段

"然而"表示什么意思?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2)理解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聂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信中这段话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从这段话中

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

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4、理解第四段

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联系上文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

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三、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

你有什么想法

四、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格魅力

五、作业设计:

1.请写出十大元帅的名字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发生在__________时期

故事中的________在四十年后又来到中国

是为感谢__________________而来的

3.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人民为仇敌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消息传来

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

"在信中日本人民会对聂将军说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

以一个日本国民的身份给聂将军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找奶

             关心

             喂饭

     聂将军          "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照相

          送归

             放梨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2 一件好事、一件趣事、一件错事......

第一课时

习作要求:

1.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写一篇文章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内容要具体

语句要通顺

3.题目自定

4.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习作重、难点:内容要具体

语句要通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你一定有想告诉别人的事情

比如

游了风景名胜

参加了公益活动

学会了某种本领

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事写下来

注意做到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二、明确要求

题目我知道

这是一篇记事类的记叙文

事也叫事情

由于我们的身边都发生过许多事

所以

写事的作文内容极为丰富

要写好这次习作

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习作要求

确定作文范围

文中写的事一定是发生在暑假里

特定的时间不能变

2.选择恰当材料确定写作目的

选写在文中的事要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告诉别人的事

暑假是漫长的、也是丰富的

在暑假里你肯定经历了不少事情

如:外出旅游

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某项本领

懂得了劳动的艰辛......肯定有一些事情在你的脑海中经常浮现

先想一想再从中选择一件最感兴趣的事写下来

三、指导选择材料

这次作文应围绕哪个词来写?(趣事、错事、好事)

什么样的事才事趣事?指名答

假期里

我们经历的趣事可能很多

该怎样选择?(应选择印象深刻的)

讨论交流

评议选择材料情况

确定作文材料

分组交流

围绕"你准备写一件什么趣事

这事为何有趣?来讨论

全班交流

评议选择材料情况

四、指导写法:

1、在事情发展过程中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

神态

心理活动等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

2、练习说趣事、错事、好事

五、进行说写

运用写法

1. 同桌练说

互相交流

互相提示

2. 学生练习写作

教师巡回辅导

六、大家评议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

指导修改

⒈指导学生读习作

师生共同评议

⒉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⒊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三、誊写作文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先让自己下去预习

再由学生上课讲给老师听

最后老师给予指导与总结

                

8、三打白骨精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

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

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

先变成(   )

又变成(   )

最后变成(   )

都被孙悟空识破

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略)

三、再读课文

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

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可以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全文分三段

三次怒打为一段

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

首、尾各一段

共分五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

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

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

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嗅、凝视、吆喝、举、打、识破、追赶)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

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

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

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

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 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1.完成作业题1、2、3

2.熟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学会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

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

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一、三、四、五段

教学难点: 熟读课文

回答课文第1题的几个问题

进一步理解课文

提高认识

按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徒弟、诡计、妖怪、金箍棒、识破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

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

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

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

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

读后评价

老师点拨

5.根据课后第2题的提示

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     │孙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 唐僧阻挡 │

   ├────┼───────┼──────┼─────┤

   │ -打  │        │       │     │

   ├────┼───────┼──────┼─────┤

   │ 二打  │        │      │     │

   ├────┼───────┼──────┼─────┤

   │ 三打  │       │      │     │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

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

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

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

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

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

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 (本来意思是:做人要慈善

要有同情心

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店僧人妖不分

善恶不辨

不应该对敌人讲慈悲

)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

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

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

把故事推向高潮

.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

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

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

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复述"-打"经过

①复述的要求:(1)内容正确

不丢主要内容

妖怪想吃唐僧

变成村姑

一打:悟空识破妖怪

打妖怪

妖怪逃

唐僧责怪悟空

②语言简洁(说得具体在这儿不作要求)

③语句通顺

用词得当

学生试着复述

师生评议

2.复述"二打"经过

3.复述"三打"经过

五、作业

1.熟读全文

2.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词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朗读课文

背诵《如梦令》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这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如梦令》

理解词的意思

2.能对《如梦令》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词

(板书:9、 词两首)

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学生可根据"预习"或搜集到的有关词的资料自由谈

3.读读这两首词

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二、学习《如梦令》

1.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

(2)简介李清照

这首词的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

她擅长于白描

语言明白如话

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如梦令》是她的早期作品

 

这首词的格调清新而又明快

从中可以看出女词人早年曾经有过的幸福的生活

可是

到她43岁这一年

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她逃难到了江南;不久

丈夫赵明诚又病故

随着生活境遇的变化

她的词也显得悲凄了

以后我们将会读到的

2.简介时代背景

3.解题:"如梦令"是词牌名

它与音乐曲谱有关

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

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

词牌名如梦令

属于小令

因为它只有33个字

今天我们开始学词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

原来也称曲、曲子词

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

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

词早先都是入乐的

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

所以作词又叫"填词"

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

叫"词牌"

例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如梦令";有时作者也根据内容另给一个题目

叫"词题"

例如下一首《西江月》

本来就有一个词题

叫《夜行黄沙道中》

说到词

一般只提词牌

这是一千多年来的习惯

 

4.自学

(1)自由读

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

通过查找资料

借助注释

理解词的意思

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

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4)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诗句

想象画面

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意思

然后可欣赏插图

(5)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

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

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三、布置作业:背诵并抄写《如梦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渔歌子》中的3个生字

2.朗读《渔歌子》

3.理解《渔歌子》的意思

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渔歌子》

理解词的意思

2.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检查《忆江南》背诵情况

二、学习《渔歌子》

1.简介作者

2.解题

渔歌子

词牌名

3.自学

(1)自由读

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

通过查找资料

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

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

可以补充、更正

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②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③教师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

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

色彩本来极其鲜明

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

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

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

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学习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

记住字形的

2.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蓑"字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能够背诵的就把两首词都背下来

2.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

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

爱好画画的同学

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附:板书设计                  9、词两首

           如梦令         李清照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教学反思:使学生感悟这两首词的魅力所在

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

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

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

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读、议、赏、用等方式激发学习情趣

帮助学生"走近古诗词"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

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

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两首词的意思

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两首词的理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10、 螳螂捕蝉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螳螂捕蝉)认读"螳螂"两字后齐读课题

谈话导入: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个古代寓言故事

讲的是一位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

劝阻了国王攻打邻国的事

那么

"螳螂捕蝉"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能国说服国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

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

多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

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2、检查下列词语的理解:"不堪设想、乘虚而入、自由自在、恍然大悟"

(1)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

后果将不堪设想

(2)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

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3)听了少年的这番话

吴王恍然大悟

指名读句子

联系句子理解词义

指名说

集体讨论

乘虚而入:趁着空隙或趁人没有防备时进入

不堪设想:堪:能够

不能想像将会再成怎样坏的结局

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3、 针对前面对课文质疑的几个问题

指名发言

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

看看写这个故事的起因的是哪些自然段

写经过、结果的是哪些自然段

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组成小组相互讨论交流

起因(1):吴王决定要攻打楚国

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

经过(2-11):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

巧妙地劝说吴王

结果(12):吴王听了少年的话

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分段熟读课文

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 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述"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

2. 理解"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有顾到自己身

后正隐伏着祸患"

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

3、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教学过程:

一.讲述"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

1. 请同学们翻开默写本

我们先来听写几组词语

  ①蝉         悠闲          自由自在

  ②螳螂       拱着身子      前爪

  ③黄雀       伸长脖子      啄食

  ④少年       弹弓          瞄准

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读题)《螳螂捕蝉》

3. (出示插图)我们来看这幅图

看着图

再根据我们刚才听写的这些词语

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吗?先自己说说看

(学生练说)

4. 指名学生说

评价

再请人说

(①学生边说边贴板书:蝉

螳螂

黄雀

  ②如有学生说到寓意

及时予以肯定:你能想到这是一则寓言故事

并把它的寓意告诉大家

你很会思考

如没有学生说到寓意

就及时提醒:这是一则寓言故事

每一则寓言故事都会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这叫做寓言的寓意

如果你能在故事的结尾点明寓意

就会讲得更好了

贴板书:一心想眼前利益       没顾到身后隐患

5.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这则寓言

二.学文明理

1. 在本文中这则寓言是一位少年讲给吴王听的

它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又是怎样讲述的呢?让我们认真地来学习课文

首先我们来看看学习要求

2. (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地、认真地朗读课文的2--12自然段

①找一找:在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中

你认为最精彩的是哪一句话

把它画出来

并说明理由

②想一想:吴王从少年的话中"悟"出了什么?

③评一评: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位人物

请你对他做出简要的评价

(并从书中找出理由)

(提示:①可以在书上做批注

        ②各自完成任务后

如有时间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老师将讲给你们5、6分钟的时间自学

请你要抓紧时间啊

3. 自学

4. 全班交流

1) 交流第一个问题

(①出示重点句:"蝉

螳螂

黄雀

他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②朗读:真是画龙点睛的一句话啊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 交流第二个问题

(①贴板书:楚国

吴王

其它诸侯国

吴王终于明白了:不能像蝉

螳螂

黄雀一样目光短浅

只顾眼前利益

要顾及身后祸患啊

 ②贴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要顾及身后祸患    读一遍)

3) 交流第三个问题

(①交流的重点应该是少年的智慧

提升:勇敢要有智慧的支撑

一个好主意想要成功

还得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

恰当的时机

这就是计谋

少年就是一位有勇有谋

充满智慧的人

 ②读重点句:这两位人物都有令人喜欢的地方

但无疑少年是作者更加赏识的一位

因为正是它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吴王明白了:做事(学生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要顾及身后的祸患

5. 朗读训练

1) 现在你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你喜爱的人物

凭着你对这个人物的喜爱

朱老师相信

你一定能把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读好

2) (出示要求)读一读:把你喜欢的这位人物说的每句话都有感情地读好

3) 学生自读

4) 指名读

评价

再读

教师参与读

5) 齐读:老师读旁白

喜欢少年地站起来读

喜欢吴王的坐着读

三.拓展

1. 同学们

学习了这一课

你有什么收获啊?最好能联系实际谈一谈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要顾及身后祸患

学会智劝

 深明大义

知错就该)

2. 同学们谈的都很好

我相信学习了这一课

又一个道理已经铭记于你们心中了

读重点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要顾及身后隐患

3. 补充寓言

"螳螂捕蝉"既是一则有趣的寓言

又是一个能启迪人的智慧的故事

你还知道那些寓言故事吗?

四.布置作业

请你仿照《螳螂捕蝉》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件事与一则寓言结合起来

编写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

文献摘录:

  寓言故事是根据刘向《说苑》中的有关记载改编

既是寓言故事

书中的人物都是寓言形象

有的还是假托的

不宜过多介绍史实

强调它的真实性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书要有选择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

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教学重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

学习新课

1. 默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

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使什么

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指名读文章

3. 轻读课文

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

可以分为几段?

4. 评议课文使怎样写的

以问题作过渡

总领下文

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

三、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选择读物

板书:

                 优秀的文学作品

获取更多知识

11、读书要有选择  名人传记

                 科普类书

                 工具书

                        

教学反思:

                                                             

   

习作3  写读后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作读后感

教学重点 :明确特点

明确引、议、联、结的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明确特点

联系实际谈感受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

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

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

指引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

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

或者一段语录

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

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

当我们把些这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

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板书:读后感)

二、引导学生明确:"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

1、 导语: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一种

它除了具有议论文的共性外

还有鲜明的个性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读后感"可分为两大步骤来完成:一是"读"

二是"写"

(板书:读、写)

2、 引导学生明确"读"的要求

哪些地方使你激动不已

哪些地方使你感慨万千都不要放过去

要反复读

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实质

联系自己生活的实践

加以对照、比较

3、师讲述: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你的感受可能很多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

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

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

最好是突出一点

深入挖掘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之

感受越深

表达才能越真切

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引导学生读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提练感点:⑴齐宣王爱听竽乐合奏

使南郭有机可乘

反对官僚主义

提倡调查研究

了解情况

才能鉴别真伪

湣王:"好一一听之"赞齐湣王的改革 

改革大锅饭

势在必行

⑵南郭周围的人:与南先生朝夕相处

明知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也不揭发他

不该相安无事

反对做老好人

反对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四、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

因此

读后感以"感"为主

要适当地引用原文

当然引用不能太多

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

在表现方法上

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

事例不宜多

引用原文要简洁

在结构上

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

从中引出"感"

在着重抒写感受后

结尾又回扣"读"

五、进行说写

运用写法

3. 同桌练说

互相交流

互相提示

4. 学生练习写作

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

指导修改

⒈指导学生读习作

师生共同评议

⒉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⒊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三、誊写作文

教学反思:通过讲解

学生读后感的内容显然是丰富多了

首先小作者们注重在读文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小作者以自己现实生活状况与书中人物一一进行对照

能联系个人实际

也有的联系社会实际及教训来切身地谈自己的体会

12、夜晚的实验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4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知道吗

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那么

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一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板书课题

齐读

看了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实验?怎样做实验?结果如何?)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画出生字

读准字音

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生字词

相机正音

(2)指名试读课文

并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敏锐:感觉灵敏

文中指目光尖锐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领域:区域、范围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薄膜:像膜的薄皮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找近义词帮助理解)

3、通读课文

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4、指导分段:

(1)默读思考:课文哪一部分记叙了斯帕拉捷夜晚的实验情况?

(第2-6自然段)(

(2)交流分段情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

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家对超声波的研究

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质疑问难

三、精读第一段

同学们

如果请你们来写斯帕拉捷实验的情况

你想先让读者了解什么?

(起因

即他做实验的缘由是什么)

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样

这也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

1、播放课文录音第一段

2、出示: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

引导学生就看到这句话进行质疑

(什么现象?好奇什么?)

3、默读

口头填空:斯帕拉     时

常常看到      现象

产生好奇:                                    

4、齐读

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

观察细致

对常见想象敏感

好奇心强

(1)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

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2)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

5、指导朗读这两句

突出重点词语

读好疑问语气

表现斯帕拉捷强烈的好奇

四、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

抓住关键词语

感悟课文的语言材料

2、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

抓住关键词语

感悟课文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斯帕拉捷着手进行实验啦

实验的情况应怎样来写?(重点写

具体写)

二、精读第二段

1、默读

思考:斯帕拉捷共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①         蒙上眼睛               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

                        ②         堵住鼻子             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③       全身涂满油漆          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④         堵住耳朵              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2、一系列实验

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

而不使人觉得重复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

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一次实验?(第一次)

3、轻读2、3自然段

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

交流

点拨

(指导读有关语句并概括)

(1)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

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

实验的结果

斯帕拉捷的思考

师生问答:时间--?地点--?做法--?结果--?思考--?

(2)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

不由得惊叫起来

"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3)"瞎子"加上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

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

指名复述

评议

5、默读第4-6自然段

思考:与第一次相比

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交流

(先概括

再读有关语句)

(1)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

(2)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

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

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

(3)第6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发现

6、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

体会斯帕拉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

指名读

齐读

7、小结: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了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

终于揭开蝙蝠夜8、从这一段的叙述中

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勤于思考

大胆实验

不怕失败

不断探索

打破沙锅问到底

不达目的不罢休)

8、指导复述实验过程

⑴、分部分复述

⑵、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

体会斯帕拉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

指名读

齐读

小结: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了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

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

从这一段的叙述中

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勤于思考

大胆实验

不怕失败

不断探索

打破沙锅问到底

不达目的不罢休)

指导复述实验过程

借助板书

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

同桌试述

指名复述

评议

2、完整复述

指名复述

评议后各自练习复述

三、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7自然段

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

"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说说句中引号的用法

(视线能穿透黑夜

看到黑暗中的物体

通常耳朵只会听到声音

而蝙蝠却能像听到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

2、  引读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作图揭示其中奥妙

(2)把自己对"超声波"的认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超声波")蝙蝠的(喉咙)  蝙蝠的(耳朵)物体("超声波")

4、齐读课文最后一句

说说读懂了什么

(实验造福了人类)

5、交流:读了这一部分

你又受到什么启发?(科学家前赴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

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

我们也应当努力学习

勤于钻研

立志造福人类

6、复述第三段

四、总结课文

复述全文

1、课文记叙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

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

告诉我们

正是这次实验

引起科学家对超声波的研究

使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它带来的巨大恩惠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

在思想上受到启发的同时

在写法上肯定也有不少的收获

谁想说说?

板书设计:

12、夜晚的实验

                     蝙  蝠 :   凭什么 ......  (做法   结果

                     斯帕拉捷            思考   发现)

                     原来是 ......         超 声 波

                                        巨 大 恩 惠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给文章划分段落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给文章划分段落

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

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

2、揭示课题:板书:9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二、自学课文

检查自学效果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学会读课后的生字词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层次

给课文分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教师及时正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轮读课文

及时正音、练读

(4)指明说说各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5)引导分段:哪鞋部分写了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

第一段(1-3)写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千百年来

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4-8)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人们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9)要开发海洋

首先要保护海洋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激发热爱大自然

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

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默读第一自然段

画出中心句

(板书: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

画出有关语句

(学生回答)

3、海洋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指名说

教师引说:正是因为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4、海洋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呢?指名说

正是因为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

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同时

又--(敬畏海洋)

5、引读第三自然段

6、指导朗读

(读出人类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复杂心情)

7、过渡:

千百年来

面对喜怒无常的海洋

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但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还会望洋兴叹吗?通过下面的学习

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8、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

9、人们是从哪几个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10、课文是怎样写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

小组讨论交流

同时师生互动板书

(1)人类"能源危机"

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

(2)人类"食物匮乏"

导致到海底索取高蛋白食品

(3)人类用较少的金钱

获得较大的电力

(4)人类遇干旱

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

(5)人口增长

必须拓宽生存空间

11、朗读第二段

12、现在

你能说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了吗?

(根据板书

概括地说一说

13、齐读第三段

思考:

(1)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

珍惜海洋资源?

(2)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

学生思考后回答

二、总结全文

教师号召:海洋遇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

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

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板书设计: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利发电            保护珍惜在先

      淡化海水

缓解水荒      开发利用在后

      建设海底城市

      ......

文献摘录:

    海洋是一个"蓝色的宝库"

如果把整个地球上的海水加以提炼

可得到5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铜、1.37亿吨铁......可以说陆地上有的

海洋里都有

而且有许多是陆地上蕴藏不多

而又难于提取的稀有元素

估计海底石油可采储量达一千多亿吨

  在海水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及矿物中

数量最大的是食盐

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5亿吨

若按这个数字消费

海洋里的盐可用5亿年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学会合作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给文章划分段落

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8  学会合作

2.齐读课题后

提问:你们都想知道什么?(课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必须相互合作?怎样才能与人搞好合作?)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孤立  典范  悠扬  倾泻  和谐  协作  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钥匙  嘴唇 倾泻 协作 瓶子 牺牲  一幢  顾名思义  情不自禁

(2)指名读

注意读准带点的字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

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

交响乐团:大型的管弦乐演奏的团体

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组成

参加者能达上百人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

分自然段读课文

5.默读课文后分段

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

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

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

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理解第一段

   

激发思考:作者围绕合作

首先谈了什么?

自由朗读第一段

找出文中的重点句

联系生活实际

理解:

"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

"不论......也不论......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通过对上面句子的理解

举出在实际生活中"合作"的事例

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通过第一段的学习

归纳演说词的语言特点

小结:这一段说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

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2.理解第二段

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个事例

随后播出一段交响乐录音

学生置身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之中

乐止

介绍交响乐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而成

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呢?

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

从这个事例中

同学们明白了什么?

(2)理解第5自然段

读读

想想

议议:

这个实验的目的、要求、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联系课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

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

"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

"这句话说明了么?

从这个事例

你明白了什么?

(3)理解第6自然段

读读

想想: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结:文章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

说明只有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才能合作得好

提问: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

作者举了两个事例

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不够

因为只举前一个例子只说明合作需要有协作精神

而后一个例子是说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

只有举两个例子

才能把问题说得很全面)

3.理解第三段

自由读

谈谈你对既要"竞争"

又要"合作"的体会

三、总结全文

四、指导学生练习演讲

板书设计:

14、  学会合作

       协作精神

         怎样合作?

           自我牺牲精神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4  观察一次科学小实验《烧纸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有顺序地仔细观察一次科学小实验的演示过程

2.学会有条理地具体地记叙一次科学小实验的经过

3.初步懂得这个小实验的科学道理

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条理地具体地把实验经过写下来

教学难点:注意实验经过要分层写

揭示小实验科学的道理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明确学习任务

(1)启发式谈话:同学们

今天作文课我们将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烧纸船

(2)质疑:读了题目

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学生自学课文第一部分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出示:有条理地具体地说一说、写一写科学小实验

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2.演示实验

揭示科学道理

(1)学生默读第二部分

明确观察小实验的要求

(2)出示第1个思考题:老师做的是一个什么小实验?实验前做了哪些准备?

老师分别摆上实验器材

请学生一一描述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量词)

(3)出示第2个思考题:实验分几步?每一步实验是怎么做的?

教师按照实验步骤一一做具体演示

①架好三角架

三角架上放上纸船

在纸船内倒满清水

②酒精灯放置于纸船下面

然后点燃酒精灯

③让学生观察纸船的变化

纸船有没有被烧掉

第三步时

教师创设情境:当纸船烧至3-4分钟时

请学生上台用手试温

然后等水快沸时

再请学生上台试温

引导学生观察上台试温同学的神情、动作、语言

(4)出示第3个思考题:想想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什么科学道理?

突破难点:先让学生说

当学生表达不能到位时

教师作必要的讲解

3.口述实验经过

(1)回忆实验演示的经过

(教师可以重现实验演示动作)

(2)说说每一步实验是怎么做的?(四人小组讨论)

(注意抓住实验时的一系列动作词)

(3)学生自由练说实验经过

(4)指名说

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条理地具体地记叙烧纸船小实验的经过

2.文章初步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教学过程:

1.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指名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

2.指导当堂书面作文

(1)再读观察小实验的3个思考题

教师点拨:一个思考题的内容可以写一段

开头先交待实验前的准备;然后写实验的经过

注意要把实验分几步写具体

并能抓住实验时的一系列动作来写;最后揭示小实验告诉人们的一个科学道理

(2)学生独立习作

教师巡视

对困难生加以个别指导

3.交流、讲评

(1)定稿后

指名学生读自己的作文

读后评议

(2)各自修改作文

4、佳作欣赏

5、誊写作文

魔棒点灯:你能不用火柴

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

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

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

用玻璃棒蘸取后

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

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滴水点火:水能灭火

难道还能点火?

实验:取干燥的蔗糖粉末5克与氯酸钾粉末5克在石棉网上混合

用玻璃棒搅匀

堆成小丘

加入过氧化钠3克

滴水

半分钟后

 小丘冒出白烟

很快起火燃烧

烧不坏的手帕:用火烧过的手帕居然完好无损?

实验: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

然后轻挤

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

放到火上点燃

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

使火焰熄灭

这是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原理:燃烧时

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

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热而蒸发

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

因而手帕烧不坏

雪球燃烧:雪球也能燃烧?燃烧的当然不是真正的雪球

而是把醋酸钙溶液放到酒精中析出的醋酸钙就象白雪一样

制成球状

点燃即燃烧

实验:20毫升水加7克醋酸钙

制成饱和醋酸钙溶液

加到100毫升95%的酒精中

边加边搅拌

就析出象雪一样的固体

空杯生烟:空的杯子里冒出白烟?实验:两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

一只滴入几滴浓盐酸

一只滴入几滴浓氨水

转动杯子是液滴沾湿杯壁

随即用玻璃片盖上

把浓盐酸的杯子倒置在浓氨水的杯子上

抽去玻璃片

逐渐便能看到满杯白烟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

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一、二两小节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给文章划分段落

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 启发、揭题

1、 启发学生回忆:同学们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

去多名山风景秀丽

如: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它们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你曾经游览了哪些名山?游览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2、 揭题、设疑:看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

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

路人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能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

二、自读课文

1、 一读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读准生字字音

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

2、 二读要求:在读通顺的基础上

做到流利地读

要有一定的速度

3、 三读要求:默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

做上记号

准备质

疑三、检查自读效果

1、 点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答疑解难   3、理清课文脉络

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

四、再点名分段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中

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1、 在一片(  )中

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

颇有节奏地从岭下

的竹丛中传来

(清静  寂静)

2、 茶、很热

很香

仿佛一股暖流

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  )了

(沟通  畅通)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

一直(  )我回到住地

(跟着  伴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训练

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难点:

1、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

掌握事实材料

学会辩论

 

2、仿照课文写一个身边的人

教学过程: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你知道了什么?

1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

(板书:天游峰)过渡: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天游峰的险峻

出示:句子(板书:天游峰:险峰 九百多级  游客: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2作者在险峻的天游峰上认识了一位扫路人

(板书:扫路人)这位老人每天清扫着九百多级的台阶

当同学们学到这时

大家有许多的想法

一位老人每天清扫着九百多级的台阶

我们简直不感相信

但他的确这样做了

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一辈子在这座山上清扫路面

难道他就没有一点儿厌倦吗?为什么老人能有如此的力量

是什么使他这样精力充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认识认识这位--(板书:的)(读题)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继续学习新课

1、自由读课文

自己去认识一下这位老人

再介绍给大家

2、出示图片

学生介绍老人

(由总体到局部按顺序介绍)

3、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

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对于老人外貌的描写为什么要分开写呢?这样写会不会显得写作没顺序?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读到这你会有什么疑问?是什么吸引了作者

使他要仔细打量老人?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体会体会

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扫路人的工作累吗?再次朗读天游峰的险峻

他为何说"不累"?老人是如何说的?指名读

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老人对山的喜爱之情)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老人说的轻松自在

而作者却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他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引读)读到这

你有什么感受

想说些什么?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段

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

将第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进行对比朗读

进一步感知理解

体会扫路人乐观、开朗、攀登不止的精神

并提高认识

明白:只有爱一份事业

才会从中乐此不疲

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人那份开朗、自信

看出他对山的深厚感情?找找有关语句读一读

听到这

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引读)30年后

我再来看您!"

出示

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组织读议

启发思考:"30年后

我照样请您喝茶!"30年后

他们能相聚吗?

老人怎么说的?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老人有一颗对生活满自信、开朗、豁达的心)

4、小结: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

他深深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

你能读出作者的心情吗?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联系人物的性格特点

指导学生用自信、爽朗的语气来读

现出老人的精神风貌

5、总结全文

6、四人小组分角色读全文

填空:本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已有( )岁人

他每天早晨( )

傍晚( )

他早该退休了

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他喝的是( )

吃的是( )

呼吸的是( )

而且还有( )作伴

这是一位( )的老人

作者从内心(  )他

三、作业设计:示练笔要求:1、"30年后

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

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

写一段话

2、选择你熟悉的一个人

抓住他的外貌特点

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写一段话

四、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      险峰

      游客        望而却步    半途而废

      扫路人      不累        扫上去       扫下来

      开朗       自信                      时间紧张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最大的麦穗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给文章划分段落

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有一天

他让他的学生们到买天里去找最大的麦穗

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

那么

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这些问题大家肯定想弄明白

是不是?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

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

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3、指名回答问题

四、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

想想可分几段

每段讲了什么?组成四人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 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 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

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

为什么?

(可"填"严肃、不容置疑"

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

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

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

不能东张西望

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

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

不能东张西望

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二段

1、自由读这一段

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通过反复朗读

体会其中的意思

2、指名读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谈谈你的初步体会

3、结合学生发言

出示下列句子

体会其中含义

出示:

这时

两手空空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

无数株小麦晃着脑袋

似乎在嘲笑他们

(1)指名读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此时此刻

他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两手空空?结合弟子们摘麦穗过程中的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来时体会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

进一步体会含义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

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米亿年 刚刚摘下的

")

(1)指名读

(2)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不是

"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

但不一定碰见

即使碰见了

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

"最大的一穗"是指学生们摘到手中

后来又扔掉的

(3)小结:是呀

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

在麦地里寻寻寻觅觅

最终一无所得

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4)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怎样?读一读体会一下

"说"字前可加一个什么词?(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这段话

4、指导朗读第二段

注意读好难句子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事来教育学生们

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他的学生们听懂了吗?下面我们学习第三段

二、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

评议指导

2、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从老师的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默读这一段

找出能说明道理的重点句子

并想想其中的意思

3、指名说句子

出示:

追求应该战士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指名读

指导读出句子的重点

(2)请学生联系实际

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理解

(3)最后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

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

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遇

完成当前的任务

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

一事无成

三、名言延伸

巩固所得(名言送出)

1、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

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

--达尔文

2、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3、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

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巴尔扎克

4、许多人对待机会

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

然后让沙粒掉下

一粒接一粒

直到全部落光

--托马思·莫尔

四、朗读全文

整体感悟

现在

苏格拉底的"麦穗"故事已经成为世人处世的一种经典理论

或者说叫"麦穗智慧" "麦穗哲理"

让我们通读全文

将它也作为今天我们所收获的一束"饱满的麦穗"吧!

板书设计:

16、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要抓住机遇

文献摘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苏格拉底一生好谈论而无著述

他的言行常见于其他人的一些著作中

亚里士多德曾指出苏格拉底在逻辑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归纳和定义的方法

在伦理学方面

苏格拉底是最早强调知识和行为有联系的人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山谷中的谜底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课后四个生字

理解本课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给文章划分段落

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

1、学生读课题

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2、山谷中有什么谜底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看

3、听课文录音

二、 由读课文

围绕下面要求自学:

1、试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三、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注意纠正字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说说"始终、苍翠挺拔、摧毁"等词语的意思

四、 再读课文

初知课文大意

1、魁北克山谷在哪里

那儿有个什么谜?是谁揭开了迷底?

2、你读懂这个谜底没有?两个旅行者说的话你能读懂吗?

学生读后讨论

五、 作业:

1、书写课后三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读懂课文

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

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

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

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二、 精读课文一、二段

1、轻声读课文1、2节

说说这两节写了什么?

2、指读"山谷没有......惟一能引人注意的是......"

感悟这句话对于强调这一奇异景观和揭示课题的作用

3、 默读课文第三节

边读边画关键词

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两个旅行者揭开谜底的经过

出示小黑板

(1)"由于特殊的风向

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

"这句话什么意思?

让学生想象一下山谷中下雪的情景

(2)"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则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

雪松依旧保持苍翠挺拔的英姿

"

引导学生反复读

重点感悟"弹性、反弹、依旧保持"等词语

使学生领悟有"弹性"是机动灵活

能够应变的重要条件;而及时"反弹"才是"弹性"的重要性能

"弯曲"只是暂时的退让

事应变的一种策略

最后能"仍旧保持苍翠挺拔的英姿"这才是"弯曲"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

(3)"就这样反复地积

反复地弯

反复地落

反复地弹......不论......始终......"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感悟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过程与艰辛

读"反复地积"

要想象暴雪之大、之狂;读"反复地弯"

要体会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

和在承受的同时适当退让的策略;读"反复地落"要引导体会"退让"策略的成功;读"反复地弹"要感受雪松不屈不挠的精神

"不论......始终......"一句

要让学生领悟雪松是强者、胜利者

三、 精读课文第三段

1、指读"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以求反弹的机会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第三段

结合自己的经验

说说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3、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体会一切都是为了"战胜"

最终的追求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

四、 迁移练习

1、用下面的词语写两句话

(1)由于......                                                      

(2)终于......                                                      

2、以"雪松的启示"为话题

谈谈自己对本课的感受

然后写下来

4、 找揭开自然之谜的故事读读

板书设计:

                        有弹性

                  雪松

17、山谷中的谜底        既敢于正面抗争

又懂得退让

                  其他树木:缺少对付逆境地办法

没有"弹性"

                  生存的空间就越来小

文献摘录:

  女贞:木樨科

常绿灌木或乔木

叶对生

革质

卵状披针形

平滑无毛

初夏开花

花白色

排成顶生圆锥花序

核果椭圆形

熟时蓝黑色

果实人药

称"女贞子"

性平、味甘苦

功能补益肝肾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5    成长的烦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2.理性地正视自己的同时学会关注他人

3.训练学生"听"(学会倾听)、"说"(口语交际)和"写"(用情写作)的能力

进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活动过程:

听歌曲《小小少年》--烦恼随时间而来

智慧也随时间而来

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成本"

(一)"少年尝尽愁滋味

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列举烦恼清单

记述烦恼之最

畅诉烦恼根由:

1、列举你的烦恼清单

记心灵日记

可交由你最喜欢的老师、最知心的同学、最信赖的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等)阅读交流;

2、记下你的最烦恼的故事;

3、构建烦恼小屋

承载心灵畅诉--悠悠烦恼大家谈:(时间:1节课)

a、教师朗读丰子恺的散文《给我的孩子们》

学生倾听;

b、学生谈感受;(师过渡语:同学们

从丰子恺老先生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成人世界里也有太多的无奈和苦恼

我们天真无邪的生活

是他们的希望

而我们也有似在夹缝中生存的苦恼

既想要大人似的主张

又想有孩童时的烂漫

因而花香时节

又伴雨零落

莫名的烦恼

丝丝缕缕绵延而来

现在就让我们将它们倾倒于此

让它们凝固!)

c、学生畅诉烦恼:概括说明自己有过哪些烦恼(烦恼清单)?详尽讲述自己最烦恼的一个小故事;说说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要求:吐词清楚

语意连贯;实感真情)                                                                                                                                                                                                                                                                                                                                                                                                                                                                                                                                                                                   

d、包装"烦恼"礼品盒: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拟人或排比或设问或夸张等)将"烦恼"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作用形象地描绘出来

如:○1我的烦恼是天空里的云朵

时不时就要遮住明丽的阳光

让我不得不生活在它的阴影里

②我的烦恼是游丝缕缕

剪不断

理还乱

没来由

别是一番苦味在心头

f、觅知音行动―――完成礼品盒的包装

互赠享受

(二)"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举杯就相知

"―――讲述名家烦恼

倾听他人愁苦

放飞自我忧虑(师语:烦恼的感觉有如吃怪味豆

酸、辣、苦、涩味味俱全

挥之不去

不招即来

似风伴雨

如影相随

小小心田

何以堪载?让我们走进名人世界

看他们是否也有这样的曾经

1、讲述各自崇拜的名家伟人的成长经历中的烦恼故事

感受他们的心理变化

认识烦恼的存在必然;

2、采访成年人(爸爸妈妈或老师或当地有名望的人)的少年时期和现在有没有烦恼?是什么烦恼?当时是如何对待的?现在又如何评价当年的那些烦恼?然后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记录;

3、了解小时侯是谁把你带大的?他(们)都经历了哪些苦?以及在你的成长过程中

最令他们生气和感动的分别是哪一次?(可以由父母写);

4、整合上述材料

在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

明白:烦恼伴着成长而生

也将促进我们的成长

关键在于当你遇到烦恼时如何去解决;

5、我们的烦恼统计公布(附数据)

(三)、"心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收藏平凡感动、顿悟精彩瞬间、编辑成长快乐:

1、将第(二)个环节里的"2、采访成年人(爸爸妈妈或老师或当地有名望的人)的少年时期和现在有没有烦恼?是什么烦恼?当时是如何对待的?现在又如何评价当年的那些烦恼?然后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记录;"和"3、了解小时侯是谁把你带大的?他(们)都经历了哪些苦?以及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最令他们生气和感动的分别是哪一次?(可以由父母写)"的内容整理规范;

2、在影集里把自己在不同时期最具个性的照片选出来

分别给它们拟一个题目

用最精彩的语言、最深刻的感受概括出生活的瞬间顿悟

(时间:两周)

3、阅读上述材料

记下你的快乐成长的篇章

要有真情实感;

4、最后将这些所得整理成集

要求开辟丰富的栏目

科学而合理地排版

设计有创意的封面

取出富有个性的集名(如"花伴人生"、"花瓣人生"、"青苹果乐园"等)

用最工整、漂亮的正楷钢笔字书写

(时间:1节课)

5、周末和父母一起读集子

6、交流保持快乐的方法:有正确的人生目的、不自私、向别人学习快乐、培养幽默感

附烦恼统计数据:1、学习的烦恼:2、个人的心情、身高、体重的烦恼:

3、 交友的烦恼:4、生活上的烦恼:5、家庭、性格的烦恼: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

指导修改

⒈指导学生读习作

师生共同评议

⒉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⒊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三、誊写作文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广玉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初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1、给课文分段

理清脉络

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难点:正确分段

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观察、积累知识 

课前组织学生认识广玉兰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广玉兰的花、叶

让他们去"看"、"摸"、"闻"

了解它们的特点

强化创新意识

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为学好课文做准备

二、 再现情境

激发兴趣              

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

再投影出玉兰花、叶片实物图

引导学生回忆亲眼见过的广玉兰

说说它的花的特点

叶子的特点及广玉兰的生长特点

三、初读课文

(一)播放课文录音

欣赏课文内容

(二)提出自学要求:放声读书

借助拼音

读准字音

画出描写、赞美广玉兰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三)小组合作

交流讨论

1、明确学习任务:

(1)读准生字字音

记住字形

(2)读通课文

(3)讨论画出的词语

小组交流、讨论理解词义

2、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1)认一认:涵   蕊  凋  

(2)理解部分词语

孕育:怀孕、生育

内涵:本课指花的特点

质感:事物的本质给人外观上的感觉

(四)教师再次让学生自由读文

读后提问:你最喜欢读哪一自然段

为什么?全班交流

四、理清脉络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广玉兰的?可分为几段?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1)第二段(2--5)第三段(6)

五、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

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理解作者喜爱、赞美广玉兰的原因

3、能通过对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句子的朗读及广玉兰图片的欣赏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

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教学难点:

理解广玉兰的美和它旺盛的生命力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对广玉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广玉兰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过渡: 广玉兰给你们留下了这么美好的印象

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美丽的广玉兰

一起去细细的欣赏一番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自由读课文2到5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能够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

细细品读

(学生自主学习)

二 、教学第三自然段

(一)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广玉兰具有旺盛生命力的?

 交流:"远远看上去

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

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数世同堂""生生不息"是什么意思?(一代一代的繁衍

不停息)

那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仔细想一想

"数世同堂"在文中怎么理解?(在文中指在同一棵树上有各种形态的广玉兰)

2、细细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边读边想

你看到了哪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生交流)

3、在这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中

你喜欢哪一种呢?能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吗?先介绍给你的同桌听吧

4、学生交流

师展示多媒体课件

相机点拨

5、引读:因为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

在同一棵树上

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所以

远远看上去

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6、新的生命正在繁衍

一代一代永不灭绝

这就叫--生生不息(板书)

对这个数世同堂

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有了形象的了解后

相信读好它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

四人一小组分工合作读

一会儿比比看哪组读得最好

7、指名读

师生互评

8、在刚才的阅读中

大家都显得那样投入

这些优美的文字

如果能变成自己的语言

不就更好了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形态试着背背看

9、好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第一句我来

下面的大家自己选择喜欢的背

最后一句一起来

好吗?(配乐)

过渡:你们深情并貌的诵读让老师眼前也仿佛出现了各种形态的广玉兰

含羞待放的鲜嫩可爱

刚刚绽放的清香四溢

盛开的洁白柔嫩

凋谢的还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远远看上去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是一株美丽的树

更是一棵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树

 让我们走进这株美丽的树

看看在绿油油的叶丛中的广玉兰又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三、教学第二自然段

1、在绿油油的叶丛中的广玉兰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洁净、高雅)(多媒体展示课件)(板书)

2、从哪些语句看出它洁净、高雅的特点的?"我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

 a 这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广玉兰的花瓣的?

 b广玉兰花瓣的色彩和质感是什么样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质感呢?有点玉琢冰雕

多媒体展示

看一下玉琢冰雕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和广玉兰比较一下

有什么不同?)

 c 广玉兰具有独特的美

白中泛青

柔中寓刚

富有弹性

广玉兰美得连作者也"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了"

但我们可以通过深情并貌的朗读来表达对它的赞美!能读好吗?自由读--指名--齐读

四、教学第四自然段

1、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广玉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秋冬时节......"

过渡:你还能从哪些语句看出广玉兰的叶子也很有生命力的?

  "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

始终透着生气

透着活泼

"

A 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板书)

B "透着生气

透着活泼"怎么理解?

C 你能读好它吗?

2、广玉兰的叶片从外形上看

又是什么样的呢?老师这就有一张广玉兰的叶片

你能看着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咱们再来看看书上怎么写的吧

3、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记住这张充满生机的绿叶吧!

五 总结

1、广玉兰的确美  (指板书)

作者在绿油油的丛林中散步

总会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

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

 远远看上去

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

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密集油亮的叶片终年不败

始终透着生气

透着活泼

2、刚才听了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

老师都沉浸在美的境界中了

你们呢?喜欢广玉兰吗?

3、让我们一起大声的赞美

把我们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

六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幽香

  18、广玉兰          洁净 高雅

                      生生不息

(旺盛的生命力)      终年不败

教后反思:

广玉兰这篇散文

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

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此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

比喻贴切

尤其对广玉兰花、叶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

教学时

我主要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来开展学习活动

感悟广玉兰的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加深体会

领悟文章的中心

让学生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美的能力

课文描写广玉兰花的不同姿态是教学的重点

我就首先从这一点切入

通过读姿态、找姿态、说姿态、看姿态、再读、背诵等方法

突破教学重点及难点

同时有效地利用多媒体

引领学生走进广玉兰的世界

         

         19、夹竹桃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

引导观察:

1、同学们

今天这节课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

请看

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ā)竹桃)没错

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

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

让我们齐读

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

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

说说你的想法

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

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

你觉得她怎样?

4、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

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

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课文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投影

指名朗读

(2)正音

齐读

   

平舌音:簪、参、差;  翘舌音:乍;  前鼻音:簪、参、冠、缤;   

后鼻音:荇、棠、奉;  多音字:参、差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

没有抵触

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

本课指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朵可以与之相比

三、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

2

朗读第l自然段

完成练习:

(1)夹竹桃不是__________

也不是___________

但是对我说来

它却是_____________

(2)练习用"不是......也不是......却是......"说话

3.为什么说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组织学生讨论

4.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认识文章的中心句

(这句话既能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

又是文章内容的总括)

四、指导书写

1.提示注意点

榆:右边"人"要罩住下面的部分

冠:"元"的竖弯钩要包住"寸"

菊:"勺"的横折钩要包住"米"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有感情的朗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在自读自悟中

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

品味课文的语言

2、借助画面

感受意境

指导诵读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借助画面

感受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夹竹桃图片)有这样一种花

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

开得泼泼洒洒

充满无限生机

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最艳丽

更谈不上名贵

但它却算得上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它就是夹竹桃

二、自读课文:

1、看了这些图片

你肯定惊叹于它的美丽

去读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

你更会深深地爱上夹竹桃

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

昨天

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

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

回忆课文的大意

2、学生交流大意

3、在季先生笔下

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花"

(板书:花)

4、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

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花"的自然段

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

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

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

5、学生讨论:第2、4、5自然段

6、过渡:咱们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

大意自现

那么

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

去欣赏她、品味她......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

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

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

自读自悟

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学生交流讨论:(联系画面)红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4、看到这样的景象

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邀请几位"诸葛亮"出主意)

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

这么美的文字

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

看画面试背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

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

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

2、自读自悟

这段写了什么

夹竹桃花期很长

(用最简练的文字来概括)

3、用"~~"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词句

自读自悟: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是怎样读出花期很长的

4、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5、讨论:(1)、又开出、又长出(注意这句话中句号若是改成省略号就更准确地说明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3)、无不奉陪

(课件出示文字

6、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

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

无不奉陪"这句话时

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

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百多字

十四种花

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

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离题"的内容呢?(课件展示十四种花

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6、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

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

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

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

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7、自由练读

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

全班交流

指名朗读

读后评议

请四位学生分句读

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

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

试背

五、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

花期之长韧性可贵

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

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

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剂催化剂

引发了我许多幻想

1、自主学习:(出示要求)

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读了作者的幻想

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交流:

3、汇报:

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①指名回答

"你站在它下面......"

叶影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花影迷离(模糊)

②请用朗读将我们领入情境中去

③教师叙述:朦胧的月色下

夹竹桃花影迷离

叶影参差

浓浓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袭来

你顿时恍惚了

产生了许多的幻想

④齐读

看哪些同学已经进入了情境

读了作者的幻想

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次幻想?有感情地朗读

①(想象丰富、意境美、用词准确、描写生动有情趣

)指名读

②自由练习朗读

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③可以分享读

邀请同学和你一块朗读

体会分享的快乐

④配乐齐读

尝试背诵

将美好的画面记在脑海里

配乐背诵

4、这种由眼前景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我们常会用到

请看图

欣赏日光下的夹竹桃

展开幻想

仿照句式说话

先自己想

再分小组交流

汇报

5、再次背诵

四、总结:

既不名贵

又非最艳丽

却成了最令人留恋

最值得回忆的花

这就是夹竹桃

让我们记住它可贵的韧性

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幻想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

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

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

教学过程:

一、总结课文

1.默读课文

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2.朗读第1、6自然段

弄清课文"总一分一总"的结构

3.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夹竹桃是作者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5自然段):分写夹竹桃开花时的景象

花期之长以及作者产生的想象和幻想

第三段(第6自然段):总结课文

点明作者爱夹竹桃的原因

4.画出文中描写几幅图景的文字

仔细品味

体验衬托和想象的妙处

(1)雪火相容图

(2)一年三季

花开花落

万紫千红

(3)月光下的夹竹桃

二、指导背诵

1.熟读课文

2.指导方法

3.学生试背

三、感情朗读

完成练习

1.回答文后问题

2.课后完成背诵

板书设计:

19、夹竹桃

              

                                   可贵的韧性

                    爱  夹竹桃

                                   产生许多联想

文献摘录:

  夹竹桃

一种常绿灌木

有对生叶或三枚轮生叶

呈披针形

夹竹桃原产热带亚洲

为我国各地常见的观赏植物

夏季开花

花呈桃红色或白色

夹竹桃的叶、花、树皮有毒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

背诵《石灰吟》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

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

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

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

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吟

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

作者于谦

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为官清廉

不畏强暴

深受人民爱戴

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

后却因此受屈被杀

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

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

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2)正音:焚fen

是前鼻音

 锤chui

是卷舌音

不是平舌音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

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

(1)逐字逐句理解

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锤:敲打

击:撞击

若:好像

等闲:平常事

人间:人世间

(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

调整词语顺序

逐句说说句子意思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看图想像意境

体会感情

师启发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

会怎样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

(用高亢、赞美的语调来表明诗人的坚贞、高洁的志向

5.学生练读

指名试读

齐读

6.小结并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墨梅》

背诵《墨梅》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

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

感受梅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

突出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

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教学重难点:凭借诗歌内容

感受梅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

突出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

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教学过程:

一、学习《墨梅》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

字元章

号煮石山农

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

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

顾名思义

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

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

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自学

(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

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

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

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

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

如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

(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

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

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

这里指纯洁的人品

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

人间

C.诗句的意思

(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

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作者这样描写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

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

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

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

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

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

联系非常自然

也很有情趣

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

以物喻人

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1、背诵《墨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

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反思:

                                                             

   

21、莫泊桑拜师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生字

理解相关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

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3、能感受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

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世界上什么家最难培养?

2、揭示课题

简介莫泊桑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自学生字词

2、分自然段读课文

正音

3、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引导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哪些词语写出了莫泊桑热爱写作?(用"酷爱"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四、小结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查找并开始阅读莫泊桑的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

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2、能感受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

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学难点:

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师范读课文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第一次求教的情况

①默读课文

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从这句话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朗读这一句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

3、交流第二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

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莫泊桑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④指导朗读福楼拜的话

(用"滔滔不绝"说一句话)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4、交流第三次求教的情况

①自读课文

找出老师最关键的一句话

②这次老师是又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③这些话说明福楼拜是个什么样的人?

④莫泊桑有什么样的反应?说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⑤指导分角色朗读

4、小结延伸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

思考:莫泊桑是怎样做的?

2、指导朗读

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同桌分角色朗练读课文

五、述说感受你领悟到了什么?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整理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21、莫 泊 桑 拜 师

       莫泊桑               福楼拜

    焦急万分虚心求教   功夫还不到家

要肯吃苦勤练习

    一无所获再次求教   怎么没什么好写呢?

    全神贯注坚持观察   光仔细观察还不够

还要能发现特点

文献摘录:

莫泊桑

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

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

他的短篇小说自成一体

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1880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即引起轰动

他还写了《一生》、《骏友》等小说

教学反思:

                                                            

   

22、理想的风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进入情境

1、多媒体放映课件:春天

一个残疾人拄着拐杖放风筝的情景

配上课文第一段的录音

2.师:在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里

在这欢乐的放风筝的人群中

这个残疾人拄着拐杖、抓着线绳、追着跑着

是那么的快乐

你们想知道这个残疾人是谁吗?(想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这个残疾人的故事

4.板书课题

齐读

问:看了课题

联系刚才的画面

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

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

生1:我读懂了课文是从上课和放风筝两个方面来写刘老师的

生2:我知道了刘老师上课十分认真

......

学生汇报时相机板书:刘老师 上课  放风筝

师:同学们读得真仔细

读懂了这么多内容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做好标记

(三)、再读课文

提出问题

1.学生默读课文

2.学生质疑.

生1:为什么作者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

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生2:为什么作者要选上课和放风筝这两件事来写刘老师呢?......

师:同学们这么善于发现问题真不错

我们先不要急着解决这些问题

老师想请大家分小组讨论

进行梳理

找出课文的中心问题

只要解决了中心问题

其他的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3.分小组讨论、梳理问题

4、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板书中心问题:

(1)课文为什么以"理想的风筝"为题?

(2)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

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

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

初步懂得一

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

要热爱生活

2、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

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

系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

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

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

初步懂得一

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

要热爱生活

教学难点:

1、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学生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老师配乐朗诵课文第一段

每逢这时候

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刘老

师的身影

我印象中的刘老师什么样呢?

1、同学说一说

然后找同学把文中描写刘老师的语句读一读

2、刘老师的腿如何残疾的我不知道

只是清楚地记得他曾笑着说过

(1)笑声和酸涩矛盾吗?(笑是因为觉得新鲜没有一个残疾人这样说

酸涩因为刘老师太不幸了

同情刘老师)

(2)尊敬刘老师什么?(尊敬刘老师乐观的生活态度)(板书:生活)

二、 就是这位靠圆木拐杖支撑身体的刘老师

在晴朗的日子

课余时

在操场上

带我们放风筝

那情景使我至今难忘

1、找同学读这件事

2、默读并批注

刘老师的言行等

从中你体会到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课件)

他笑着

叫着

拄着拐杖

蹦跳着去追赶线拐

喊着:"你们不要管

我自己来

"他终于气喘咻咻地抓住线拐

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同学发言

抓住人物的语言

动作

神态

说一说自己体会到内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他不但亲手放飞

享受劳动的欢乐

而且还在不断克服困难

享受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

他感到他生命的力量

(板书:生命)

3、看课件(这部分内容写的是什么?)作者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

一个年过五十深有残疾的老师

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

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

同学说一说后

课件变色字出现(强烈的爱与追求)并(板书:强烈的爱   追求)同学有感情朗读

齐读

老师总结学法:抓人物言行品味

抓作者的感受品味

这是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自学剩下的两件事

三、 刘老师还爱什么?从另外两件事

运用上面的学法

说说刘老师是怎

样一个人?爱祖国

爱学生

(板书:爱事业)分角色朗读第三件事

四、刘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课件:课文每一件事的最后一句话)我考入了历史学系

我知道了应如何面对困难

学会爱别人

关心别人是多么令人难忘和感动

我也不得不思考一个正常人应如何面对生活

五、所以在作者的心中

他非常爱刘老师

并且每想起就会想起那操场上

1、放飞风筝的情景

读最后两节

提出不懂得问题

2、出示第十一自然段

理解"行走

微笑";"一架又一架"

3、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

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

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

题目

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六、出示:刘老师啊

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第思念你......﹑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完成填空练习: 思念你

(放音乐)     思念

         思念你

         ......

学生在书上写一写

然后在班内读一读

七、让我们来听一首歌

送给许许多多像刘老师一样的人

(在歌声中

请你想象

如果苏叔阳三十年后又见到了刘老师

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22 、理 想 的 风 筝

  

         刘老师   强烈的爱  追求

                   

           生活生命 事业

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授课过程

我认为自己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在课始

我配乐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把学生带入了情景

和后面的衔接非常自然﹑和谐;课中抓住了重﹑难点

通过默读思考﹑画批﹑讨论交流

指导有感情朗读

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的方式

理解了课文内容;在课文的结尾处

我运用了齐读的方式

增强了气势

使感情达到了高潮

并且在结尾部分进行了小练笔

运用排比句式

进一步让学生回顾全文内容

表达情感

达到了读写结合的目;在课终

我又播放歌曲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像三十年后

也饱经沧桑的作者苏叔阳

又见到刘老师会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为课下续写打下伏笔

23、孔子游春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揭示课题

1、"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

认清生字字形

读通每句话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借助工具书

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  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

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

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

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难点:

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

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

泗水河边桃红柳绿

草色青青

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

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

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

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

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

练习说话:(       )是她(     )的(     )(       )是她(     )的(     )(       )是她(     )的(     )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

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

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

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

思考: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

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

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

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

就是用坏了

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

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

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图上有哪些人

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

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 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

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板书:             23、孔 子 游 春

                哺育生灵--有德行

                流必向下--有情义

  看水、议水    穿岩凿壁--有志向      真君子

                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弟子言志        有福同享

                  不好表功

文献摘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

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

曾修《诗》、《书》

定《礼》、《乐》

序《周易》

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教学反思:

                                                            

   

24、 明天

我们毕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清脉络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清脉络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

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

你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

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

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2、作者在小学毕业时感慨万千

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明天

我们毕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读顺每句话

]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

纠正错误

(2)了解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

眷恋憧憬朝夕相处博大精深

3、读课文

想想课文可分几段

每段写什么

1、学生思考

2、集体讨论

第一段(1)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

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段(2--5)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

更不会忘记进敬爱的老师

第三段(6)写等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

大家再来母校相聚

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

4、分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5自然段

2、会用"天真烂漫""凝聚"造句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

体会同学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一、复习、导入

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

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1)"眷恋"是什么意思?眷恋什么?美丽的校园、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2)还会眷恋什么呢?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

(3)为什么呢?为什么深深眷恋美丽的校园?为什么深深眷恋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为什么深深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二、学生分小组讨论

相互启发

教师巡视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回答

(2)欣赏画面

体会校园的美丽

引读:我还清楚地记得

6年前

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

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

......

(3)校园这样美丽

可明天就要毕业了

你想对母校说什么?带着对母校的热爱、眷恋之情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听录音

欣赏录象

(2)出示句子: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1)"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课文描写了怎样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从清晨跨进校门、早操、上课、中午的写字、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方面体味校园生活的五彩斑斓)

(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年过去了

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

懂得了怎样做人

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

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

我们怎么能忘记!

(1)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校园生活这样多姿多彩

你能通过朗读

表达出母校的热爱和赞美吗?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交流

(2)出示句子:在我们的心目中

你是天使

你是大树

你是海洋

(1)联系课文

理解为什么说"老师是天使

你是大树

你是海洋

"

(3)你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绩也离不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

你有切身的体会吗?

过渡:在这离别的时刻

敬爱的老师

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欣赏音乐)

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

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炽热的心跳

(1)交流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

总结:明天

我们就要毕业

我们眷恋美丽可爱的校园

(因为)它是那样诱人;我们眷恋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

(因为)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

(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

你是天使

你是大树

你是海洋

让我们同唱一支歌

说声"谢谢

母校""谢谢

老师""谢谢

亲爱的同学"

六、讲读第三段

1、漫步美丽的校园

作者看着6年前亲手栽下的小树

产生了一个心愿

是心愿呢?

2、出示: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

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

大家再来母校相聚

再来看看我们的老师

道一声"老师

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

(1)"栋梁"是什么意思?

(2)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材、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

七、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4、 明天

我们毕业

       6年的学习生活  学到了  懂得了  更感受到了

         敬爱的老师  是天使  是大树  是海洋

                眷恋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7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

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迁移运用《明天

我们毕业》疑问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习作

3、通过写作

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

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

围绕中心选题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事例

表明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校其他人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引导审题

1、看到题目

你先想一下

你的心理话要对谁说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认真思考一下

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个人

4、讨论小结:这就是说文章要有个明确的中心

此外

还要注意"话别"

所以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

1、怎样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

又要有真情实感呢?我们先看文章的片断

这是吴小亮写给传达室沈伯伯的

我们来看看他写的怎样?

2、自读例文

思考下列问题:

(1)例文主要写了那些事?

(2)从这几件事中

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沈伯伯怎样的思想感情?

(4)联系例文和课文《明天

我们毕业》思考:你的文章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教师相机板书:

表达真情实感       具体事例      典型场景

4、教师总结

四、指导选材

1、同学们已经想好了要写给谁了

请大家回顾一下

在你六年的学习生活中

这个人给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具体事例吗?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你的感情?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或场景来表达你对这个人的眷恋之情

4、集体评议

教师点拨

五、完成习作

1、学生写作

教师个别指导

2、指名读习作

集体评议

指导修改

3、誊写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7

表达真情实感

具体事例

典型场景

教学目标:

1、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

并能说出它优劣的所在

2、能根据同学的特点

用比较生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能感受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

教学重点: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

并能根据同学的特点写赠言

教学难点:能选取合适的内容

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意

课前准备: 学生:广泛搜集、阅读有关赠言

选择几则自己喜欢的赠言背诵下来;制作一张精美的赠卡

教师:了解学生中流传的赠言

选择几则典型的抄录下来

制成录音;准备几则自己写的或从其他资料中找到的优秀赠言

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出示课题

你认为在毕业临别之前

什么东西最能表达你对同学的情谊

最具有纪念意义?(小礼物、贺卡、赠言等

根据学生讨论

相机出示课题--毕业赠言)

2、通过课前的阅读

你认为毕业赠言该写些什么?(怀念、劝勉、警戒、希望、回忆等)

[这个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阅读资料所完成的知识的初期建构

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

3、提出听辨要求:

我从同学们的毕业赠言中选了几则

请大家听听

哪几则写得比较好

哪几则写得不够好?为什么?(播放录音

附录音内容:)

(1)丁侃: 你的文章"凤头豹尾"令我钦佩不已

相信进入中学以后经过努力

你的口才也能像你的文笔一样清新、流畅

--同学 俞康康

(2)叶凯航: 我送你一个168

祝你财源滚滚

一路发!发!发!好友葛强

(3)王政达:愿你是航船

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愿你是水晶

永远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愿你是雄鹰

经得起生活中狂风暴雨的考验

                         --同学  胡世

(4)胡舒婷:

今后的学习就像山路一样坎坷

你不要被困难打倒

要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相信自己

你一定是最棒的!

同学 张和清

(5)邵韦蔚:

祝你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同学 潘谱丞

[这里选取的都是同学自己的赠言

具有更近的真实感

能够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

4、听后同桌自由讨论

5、全班交流

教师从旁相机点拨

总评:第1、3、4则抓住了同学的个性特点

有针对性地写出了对同学真诚的希望和祝愿

第2则不符合小学生的身份

挣钱不能作为学生努力的方向

第5则是套话

没有抓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

针对性不强

小结:从刚才几则赠言中

你认为赠言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可以写同学的性格、品质、兴趣、理想等) 在语言表达上

可以用上什么方法? (可以适当应用比喻、比较、排比、对偶等等) 

《写毕业赠言》

(一)明确互写赠言的目的

  六年级的小学生

毕业在即

毕业以后

同学们可能升入不同的中学

此时想到相相处多年的同窗好友即将分手

大家不免恋恋不舍

正因为许多同学都很珍惜这份同窗情谊

所以这阶段不少人都准备了一本毕业纪念册

邀请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上毕业赠言

这毕业赠言可要珍藏几十年

怎样才能把毕业赠言写得更好

给同学留下更美好的回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大家说说为什么要相互写毕业赠言?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讨论总结

明确赠言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回顾学习生活

赞美同学情谊;

2、展望美好未来

表达真诚祝愿

(二)欣赏范例

明确赠言撰写要求

1、教师提供赠言条文

大家共同欣赏

(1)两千多个日子的相处让我们互相了解

尽管吵过

闹过

但此刻回忆起来的竟都是我们互相鼓励、携手同进的情景

愿我们永远珍藏这份美好的情谊

(2)临别时

我送你一片洁白的帆

不要问我们是否重逢

既然选择了海瀚的海

那就乘风破浪

踏上新的征程

驰向蔚蓝的远方......

(3)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

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

对社会越有益

"让我们向着各自远大的目标奋力攀登吧!

(4)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巨石

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

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让我们做勤奋不懈的水滴

成功的花朵终会向我们开放!

3、师生共同归纳

(1)从写法上看

赠言主要可分为哪几类?

①从来源上看

有引用型

自撰型;

②从内容的侧重来看

有赞美情谊型和表达祝愿型;

③从表达手法上看

有抒情型和说理型

(2)赠言的基本要求: 一条好的赠言一般要求做到:   

①语言要规范

语言要完整通顺

用词要恰当

②语言要优美

语言富有形象性

传达真挚感情

能打动人

③语言要精练

赠言一般不能太长

二三句话即可

所以写时要多推敲

多提炼

④语言要有人情味

赠言能发人联想

给人启迪

以尽量少的语言传达尽量多的意思

4、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为某位同窗好友写一条赠言

×××同学:

  往事如歌

一件件如歌的往事织成了一片片彩色的天空

一个个带着喜怒哀乐的顽皮音符连成了一段优美旋律

唱出友谊万岁

唱出真情永远!

                                                ×××赠

                                            ××××年×月×日

  学校只有一个进口

却有无数通向不同道路的出口

到底选择哪一个?不要昂首问云

也不能靠别人恩赐

只有运用智慧

放开眼光

加倍努力把握自己

才能找到哪个属于自己的出口

                      毕业前夕与×××同学共勉×××

    小结:赠言从格式要求上看

主要能表明赠给谁

赠些什么话

谁赠的、赠言日期这几项

所以其格式可以考虑为书信型、短文型两种

(三)自由选择

实际运用

自由选择同窗好友

交换毕业留言本

互相写赠言

 (孙春福)

  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

即将与朝夕相处六年的同学分别

相互之间自然有一种留恋

有情感要抒发

教师抓住学生相互写赠言的现象

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写赠言的活动

在活动中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赠言

学生写赠言

通过互写赠言加深同学间友谊

习作内容源自学生

情感蕴藏于学生心中

学生有表达的愿望

有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习作不是负担

而是自主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中

教师是搭台者

为学生交流情感搭设舞台;教师是导航者

教给学生情感交流的方法;教师是激励者

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

让其尽情抒发对同学的祝福

    活动

使学生习作实践回归生活

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特定时刻独特的感受

                                      

《环境调查》(实践活动作文教案)

  教学准备:

  课前用一个月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社会环境

并做适当的调查、及时记录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

以往咱们写作文

总是在教室里闭门造车

其实

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因此

此次作文我们就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去调查

到生活中去寻找作文素材

众所周知

20##年是世界环保年

水、大气、森林等资源日益被人们重视

咱们此次调查也以此作为主题

  在一个月前

老师就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

围绕环境保护问题开展了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去考察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苏州的环境状况

今天

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的实践经历

谈谈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互相启发

(二)   交流实践感受:

1.  环境保护包括多方面的问题

那么

你们小组以调查什么为主题?

(请同学们交流:

河道--水环境;绿化、噪声--居住环境;

化工厂、助动车与汽车尾气--大气环境)

2.  确定调查的主题后

大家又是怎样做的呢?

(教师事先了解学生调查进展

估计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1)          首先组织组员观察

找出自己身边环境的优劣

(2)       接着

又作深入的调查:

看:看看这儿的环境怎么会成这样的

看居民、行人的行为、生活情况

听:采访一些居民

从中了解环境现状的原因及人们的感受、看法

拍:拍一些照片

作为资料

更令人信服

(3)       然后分头查阅有关资料

请教有关专家

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们的危害

(4)       最后小组讨论

结合看到、听到、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思考、讨论

明白污染的

危害

想该怎么办

(5)       在日记中写一些随感

3.  下面请同学分组交流实践过程、收获及思考:(按主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相互补

交流中可把有关文字、图片、录音资料展示出来)

(三)指导习作:

苏州人一向以"人间天堂"自喻

通过本次调查

我们看到天堂还有不少阴影

苏州

的环境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大家看了、听了、搜集了资料、思考了

这么丰富的经历就是我们最好的写作素材

那么

你准备以什么形式写呢?

(学生交流

最后形成共识)

记叙文:写实践活动的经过

写自己的感想

突出保护环境的主题

童话:以小河、小鱼、小鸟、大地母亲等为主人公

写出水、大气污染的危害

调查报告:写调查的主题、时间、对象、方法、有关情况、结果和自己的思考

(综合

素质训练上介绍过怎么写调查报告)

演讲稿:从调查所观察到的写自己的感受、评论

号召大家保护环境

保护地球母亲

倡议书:针对蒋家浜的环境问题

想一些整治对策

号召周围居民人人行动行动起来

维护环境的整洁优美

要求街道加强管理

(三)   习作实践:

作为六年级同学

除演讲稿和调查报告外

以上文体咱们都曾接触过

今天咱们着重

学习如何从生活中找素材

至于怎么写

今天不作规定

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只要和这次环境调查的活动有关

下面就请同学写作文

先写片段(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等都行

  交流习作片段

教师和同学起评议(重点看学生是否写出自己的感受

(四)   总结:

校门外的社会调查丰富多彩

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这次环

境调查实践活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同学们走出校门

既了解了社会

搜集了写作素材

又学会与同学合作

还学会与人交往

收益不小

下节课

请大家完成整篇习作

并尝试通过自己、同学、老师、家长等多方力量修改

习作

  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

实践性是其与生俱来的固有的属性

然而

传统习作教学却严重地忽视了这一特点

割断了语文教学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联系

忽视了习作教学的生活性

使学生的习作失去了源头活力

成为脱离生活实践的机械语言运用训练

正如学游泳不可离开水

学语言也不可脱离开学生的社会生活

刘国正先生曾说过:"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

应是多孔的海绵

透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生活息息相通

这样

会使教学充满生气

使语文训练多趣而有效

"

  本案例中

教师在习作教学上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1.开放的习作渠道

教师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教育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学生走出课堂

走上社会

围绕"苏州的环境"这一主题

用眼观察

获得感性认识;上街采访

了解百姓心声;上网查阅

收集丰富的资料......教师构筑了开放的习作环境

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

积累了体验

积累了素材

学生内心积聚的情感需要表达

而习作成为学生表达的需要

  2.自主的习作空间

在学生通过活动

获取丰富的资料后

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习作的空间

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只要和这次环境调查的活动有关

学生根据自己实践活动的积累和个人的兴趣特长

可以写记叙文

讲述自己调查环境的经历与感受;可以写童话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对环境污染的看法;可以写调查报告

用数据与事例科学地展示环境被破坏的危害;可以写倡议书

呼吁社会保护环境......习作的内容、体裁、题材都由学生自主决定

学生是习作的真正主人

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一个月活动后的真实的情感体验

??

??

??

??

2

  随时留意身边有无生意可做,才会抓住时机.着手越快越好.碰到不平常的事发生时立即想到赚钱,这是生意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