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及其例文

新闻信息之述评及其例文

述 评

述评:述评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反映社会热点或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例:

公开曝光劣质商品好

梁长春

国家有关部门对广东、山东、吉林三家酒厂生产恶性杂质酒事件予以公开曝光,好得很!

劣质商品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而出口的劣质商品还严重影响国家的声誉。近几年,劣质产品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其重要原因就是约束机制不健全。一些生产劣质产品的厂家,不怕罚款,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曝光。因为劣质商品一经曝光,企业面子便"栽"了,商品牌子便"砸"了。为此,有的企业往往感到委屈。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虽然只有千分之几或万分之几不合格,而在他们身上则是百分之百的倒霉。

公开曝光劣质商品,不仅可以将其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维护消

费者的利益,而且有利于促使企业猛醒,重新掂量产品质量的分量。80年代中期广州的"万宝"电冰箱质量问题曝光后,企业痛定思痛,重新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加强了企业管理,强化了质量保证系统,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便是一例。

公开曝光劣质商品,应成为一项监督企业产品质量的制度。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已开始定期将商品检测结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公布于众,让消费者知道什么商品合格、什么商品不合格。这种做法值得称道。

 

第二篇:述评范文

“天体大十字”预言宣告破产

姜 岩 南振中

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证实,8月18日没有发生特殊的天文现象,更没有发生地球毁灭这样的大劫难。世界各地的人们像往常那样度过了平静的一天,“天体大十字”这一“末世论”预言宣告破产。

400多年前,法国的诺查丹玛斯写了一本名叫《大预言》的书,其中提到19xx年地球将出现大劫难。到了本世纪70年代,日本人五岛勉对这本书进行了解释,说在19xx年8月18日太阳、月亮和九大行星将组成一个十字架的形状,并称这种“恐怖大十字”将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灾难。

法国里昂天文台专家鲁特利对本社记者说,他不知道有8月18日“天体大十字”一说。在与里昂天文台的其他专家共同核对过行星位置排列后,他说8月18日太阳系行星位置排列不但没有组成所谓的“大十字”,而且根本没有出现任何特殊的排列。

在五岛勉的家乡日本,18日是一个极其平凡的日子,没有重大的天灾人祸。当地新闻界和老百姓根本没有把五岛勉的预言当回事儿。日本国立天文台宣传部部长渡边润一副教授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18日这一天,九大行星的排列并没有构成十字架的形状。即使九大行星排列成十字架形,也不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对地球的引力远不及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天体大十字’预言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英国阿马天文台台长、著名天文学家马克?贝利教授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18日是普普通通的一天,“天体大十字”预言不攻自破,这再次证明该预言纯属无稽之谈。他指出:“行星的位置排列与地球上所发生的日常事件之间是毫不相关的。”英国拉瑟福德?阿普尔顿实验室的行星研究专家艾伦?彭尼博士指出,由于行星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比月球对地球的作用小得多,行星的排列从科学上来说对地球根本构不成什么影响。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新闻官玛丽?科伦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美国人不相信这些邪说,人们像往常一样工作和生活。”在美国俄勒冈医科大学从事研究的旅美研究人员杨爱玲博士说,我们应当相信科学,不要相信那些毫无根据的异端邪说。

北京天文台副台长赵刚说:“从科学家的观点来看,18日的天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严俊指出,每到世纪末都有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散布一些耸人听闻的言论,19世纪末也有类似“世界末日”的说法,事实证明这种预言非常荒谬。

(新华社国际部19xx年8月 18日)

[资料]8月 18日“天体大十字”会给地球带来劫难的说法,是诸如此类的“末世论” 中最具蛊惑性、流传也最广的一个,蒙蔽了一些缺乏科学知识的人。这篇稿件正是为了驳斥这些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的谬论而组织编写的。这篇消息在不足一千字中,集中了国内外许多专家的访谈,让专家说话,让事实说话,使谎言不攻自破。此稿信息量大,第一手采访材料多,时效性强,结构紧凑,材料取舍得当,是一篇精心雕琢而成的佳作。

新华社国际部在8月初给有关分社去电,要求他们对8月18日到期的“天体大十字”预言进行跟踪报道,以弘扬科学精神,批评“末世论”。8月 18日,新华社总编南振中再次强调“天体大十字”预言破产这条新闻的重要性,认为应当用精品意识采写这条稿件,并在当日清晨打电话给国际部,安排组织报道。国际部利用国外与国内采编力量的综合优势,在短短一天时间里,驻巴黎、东京、伦敦、华盛顿的科技记者进行了大量采访,搜集了许多专家的意见和普通人的反应,并在第一时间将稿件发回。与此同时,国际部科技编辑室的记者在国内采访有关权威人士,

包括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和中科院院士何柞麻。编辑将全部材料精心雕琢,最后形成了这篇驳斥“天体大十字”谎言的有力文章。

“东北现象”引起各方关注

新华社北京19xx年3月20日电(记者赵玉庆 刘广军 马义)经济发展曾经居全国前列的东北三省近年来工业生产步履维艰,去年黑龙江、辽宁和吉林工业增长率分别倒数全国第二、第四和第五位,经济效益也处于落后地位.这一异常情况正在引起各方关注,称之为“东北现象”。

据统计资料表明,19xx年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仅比上年增长0.6%,与全国平均增长70%的水平相差甚远;预算内企业实现利税下跌25%至45%,明显大于全国平均185%的降幅.今年头两个月工业生产虽有回升,但仍未摆脱困境。

东北是我国的"工业巨人".论实力,东北三省拥有大庆、鞍钢、一汽等1700多家国营大中型企业,占全国总数的1/7强,机械、冶金、石油、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论条件,东北三省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经济可谓得天独厚. "工业巨人"步履蹒跚、行动迟滞的反常表现,催人深思:

——东北工业结构"一头沉",重工业产值占2/3,产品多为大型机械装 备和基础原材料,当国家压缩基建规模,实行经济调整时,便显得船"沉"难掉头,适应不了市场的急剧变化。 ——大中型企业比重大,国家指令性计划任务重,经营机制缺乏活力.产品平价调出多,原材料则议价购进多,去年仅辽宁省因"高进低出"就多支出了30亿元。

——骨干企业大多建于"一五"时期,为国家建设奉献了"大半辈子",而今已"青春"耗尽,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由于无力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2/3的设备落后于全国先进水平。

有人形容东北是一个"被链子锁住的巨人",锁住了手脚,也锁住了思想.在商品经济的舞台上,东北明显没有南方沿海开放地区活跃.去年东北三省为启动市场举办的一些展销会,唱"主角"的多是外地企业,本地企业反倒只是"跑跑龙套".同样在东北,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沈阳电缆厂、哈尔滨锅炉厂等一批先进企业锐意改革,脱颖而出,但有些企业还没有摆脱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迈不开搞活的步子. "东北现象"已开始唤起9900万东北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经济领导部门和经济理论界引起很大震动.他们普遍认为,重振"工业巨人"雄风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扎扎实实地搞活大中型企业.为此,黑龙江省已经制定了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八条措施,吉林省也开始实施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大动作".辽宁省正在组织经济界、企业界人士探讨"东北现象"的深层次根源,进一步解放思想。

国庆放长假 消费掀热潮

新华社记者 索 研 贺劲松

今年国庆放假7天,不仅乐了百姓,也乐了商家。“假日 消费”掀起热浪,消费市场红红火火。

在天安门广场,来自贵阳医学院附院的田强对记者说, 今年国庆假期长,他有时间坐火车来北京旅游。他粗算了一 下,这次少说也得花费5000元。他说,他的同事们都纷纷利 用国庆假期到外地旅游,从贵阳到北京、昆明、海南等地的 车票、机票在节前一下子紧俏起来。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国内部副总经理陈基胜告诉记者, 10月1日至4日,这个旅行社接团、发团人数比今年春节增长 了50%以上。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魏小安估计,全国近50 00家国内旅行社在国庆期间都忙得“不亦乐乎”,国庆期间, 确实掀起了“南来北往”、“进城下乡”的旅游热。

各地旅游部门汇总的情况表明,今年国庆期间旅游“热 度”明显比春节期间高。今年春节期间,出门旅游的人次就 超过1800万,旅游花费140多亿元。这还不包括庞大的个人旅 游消费。虽然目前国庆期间出游人数、旅游花费还没有统计 出来,但肯定比春节多。

来自交通部门的消息同样令人欣喜。10月1日到7日,全 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347.8万人次,比春运多42.4万人次, 客运收入超过6.7亿元。北京铁路局仅增开的54列临时客车 就增加收入上千万元。

在首都国际机场,10月6日、7日出租车发送量超过4000 辆,比平常多了1/4。信发出租车公司的张师傅说:“出门 旅游的人这几天都往回赶,所以活儿特别多,过去在机场排 队拉活少说也得等5个半小时,这两天4个小时就跑一趟。” 国庆期间,各大商场生意同样红火。北京赛特购物中心 10月1日营业延长到凌晨2时,营业额大幅上升。北京西单商 场日客流量达到10多万元,日销售额也都在500多万元以上。 其中照相器材日销售额达四五十万元,比平常翻了一番。 文化、体育消费也明显升温,京城长安大戏院的多场戏 票在节前就被抢购一空,各家体育场馆健身场地也告“客满 ”。

有关人士指出,今年国庆的消费热浪,让旅游、交通、 商贸等部门看到了国内“假日消费”巨大的市场潜力。只要 各方面多动脑筋,早作准备,携手开发适应节假日市场需求 的产品和服务,“假日消费”必将带来更大的商机。 《人民日报》 (19xx年10月12日第1版)

相关推荐